时间:2023-04-06 18:47: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图书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0引言
学校图书馆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图书馆员工和广大师生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只有我们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等各项事业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和管理,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学校图书馆贡献力量。
1学校图书馆应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放大图书馆功能,满足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各种需求。“放大图书馆功能”是针对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直接目的,而满足社会各界不断发展变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是间接的、面向社会的目的,为此图书馆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实施以人为本管理。
首先,在图书馆建筑布局上,从读者和图书馆员工出发,将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既达到方便读者的目的,又能让馆员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体现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其次,传统的图书馆“坐等读者”,好些的最多做到“有求必应”。但是在信息时代,这种模式是适应不了发展的。唯有发扬光大图书馆宗旨,“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开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让他们依赖图书馆,热爱图书馆,支持图书馆事业;而且图书馆员工因此增强信心和责任感,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
2提高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基础
传统图书馆在服务形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在图书馆不断被推广运用,正逐渐改变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和要求,如果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建设的规模和档次的同时,还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素质,加强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重视为读者创造一个环境优雅静谧、气氛融洽又和谐的学习环境,健全管理制度,改进服务态度,增强为读者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既有时代感又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和服务环境,这无疑会对提高读者满意度。
3实行学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措施
3.1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服务读者来实现的,服务观念、服务手段、服务方式贯穿于图书馆整个实践过程中。人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人的需求。
首先,尊重读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理念,尊重读者的平等人格、理解读者、方便读者,对读者一视同仁。不对读者设置不符合政策、不尊重人权的障碍,给读者提供对文献信息自由选择和平等获取的权利,实行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图书馆员工在为读者服务中,应谦虚和气、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动作稳重、作风严谨、工作细致,具有百问不厌、百拿不烦、百跑不倦的精神。工作上做到热心、精心、耐心、细心、专心。对读者充满关怀、友谊、谅解、温暖,以诚实的态度、周到的服务去感染、影响读者,让读者从内心对图书馆员工产生真挚的敬意和谢意。
3.2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已从封闭的环境走向无限广阔的信息空间,读者也由直接进入图书馆,变为通过电子网络间接进入信息空间的时代,这便向图书馆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图书馆员工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意愿和要求,利用现代化手段,对馆藏文献和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以方便读者利用图书资料、信息资源进行交流,汲取知识,拓宽视野,实现图书馆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及时为读者(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主动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师生)独特的信息需求。
闭架借阅的方式,给读者借阅带来诸多不便,也给馆员增加繁重的工作负担。学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实行开放式大空间格局,图书资料做到超市化大开架服务,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藏、借、阅一体化。开架服务使读者获得与藏书零距离的自由接触,让读者感到自由利用图书馆的乐趣,使“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体现。
最大限度延长开放时间延长开馆时间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最具体的措施之一。许多教师、学生在假期里也要继续工作和学习的需求。因此,学校图书馆应增加开放时间,寒暑假也应适当开放。
规章制度各种标识设计要人性化服务语言、规章制度、警示标语等都要有人情味。人们曾习以为常的“损坏图书加倍罚款”、“严惩偷书者”等标语体现了“人性恶”的假定,是一种完全背离“人性化”的人文理念,而“珍惜图书,爱护你的良师益友!”、“珍惜图书,就是崇尚知识!”、“珍爱图书,阅过无痕!”等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温馨提示,可以使读者在潜意识中觉得,爱护图书、遵守制度首先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涵养和品位,而不是为了避免惩罚。
3.3创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图书馆的库房分布和设施安放应充分考虑读者对其利用的方便程度,应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把最适用的图书资料放在读者最方便的地方。搞好新书介绍宣传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借阅。阅览座位充足,设备完整齐全,查阅快捷方便,借阅手续简单,空间宽敞明亮等。一个现代图书馆应该拥有满足读者在借阅、检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需的一切服务设施。应建立完善、稳定的电子检索系统,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检索途径,如关键词、书名、作者、索引号等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另外,除了为普通的读者提供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外,还应关照老、弱、病、残、孕、贫困者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设施,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的关爱精神和平等意识。阮冈纳赞图书馆五项原则中第二项:“书是供所有人用的”和列宁曾经说过“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中第二句都强调了图书馆是为一切读者服务的。面对弱势群体的读者,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因此,要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设施,让他们能像正常人那样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中的人文关怀是体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语:学校的图书馆应重视为读者创造一个环境优雅静谧、气氛融洽又和谐的学习环境,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改进服务态度,增强为读者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既有时代感又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和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文献;电子教学知识库
网络信息环境下,多数高校都要求教师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参考文献从原来的书面形式转为以电子形式为主,为了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利用大量时间搜索足够丰富的教学资料。因此,教师必须熟练运用计算机,具备较强的网上搜索技能,会使用教学软件,这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的宝库,也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具备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的条件,本文尝试从3个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
1设立图书馆电子教学知识库
当前,多数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教学参考咨询室,教学参考文献服务方式落后。教师必须到图书馆查找、复印教学参考文献。对于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教学参考文献服务已经滞后了,应当大力加强电子教学参考文献的建设和服务工作,设立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中心,建立电子教学知识库,并在图书馆主页的鲜明位置建立链接。对于使用率比较高的书面教学参考文献,图书馆应当提供其电子文本的网上阅读和下载服务。这样可以避免广大师生的重复劳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国内外不少高校图书馆都自建有电子教学知识库,利用知识库向师生提供电子教学参考服务。电子教学知识库的资源可以来自图书、期刊论文、免费的资料、统计数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视频剪辑等,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授课教师、授课大纲、进度、要求、指定教学参考文献的信息等。电子教学参考服务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参考文献复本需求量大的问题,通过网络上传、浏览和下载,使学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电子教学知识库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本校教师的课件,或他们提供的其他重要教学资源。广大教师不应该为自己的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保密,应该鼓励自己的学生和同事阅读自己的劳动成果。把这些重要资源贡献出来,放在图书馆的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它,才能使它物有所值。
国内外政府教育部非常重视电子教学知识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开通的主要教学知识库有:中国教育资源网()、中国基祝I:教育网()、中华教育资源网(hltp:///kejian.aso)、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o其中,中国开放式教育共享协会主要是高校精品课课件等内容的开放获取,目的在于推动高校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与国际接轨;前三者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免费提供课件、教案、设计、学士论文、软件等内容的浏览、检索和下载服务。此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信息网()、各省教育管理部门、各高校教学资源中心也提供一些教育资源服务和在线学习服务。
高校师生可以利用这些教学知识库搜集自己所需要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不过多数知识库资源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高校师生可以利用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专业门户太少。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开辟电子教学参考文献专项服务,配备高素质的馆员,收集、整理各学科教学参考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建设自己的电子教学知识库,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下载、个性化导航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各项服务。
目前,CAL1S中心已经着手组织各成员馆联合建设“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第一步由参建各校建立各自的教学知识库,同时把数据集中起来建立CALIS共享的教学知识库;第二步建设电子全文数据库,将各校教学知识库、教师精选的教材与教学参考文献数字化,供师生在网上检索和阅读浏览。这将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教学知识库。
2设立服务体系完备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中心
高校图书馆要成立专门机构,专项负责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对全校师生开放。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化配套建设、人员配备和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方面。
2.1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首先是大容量存储磁盘阵列、管理服务器和校园局域网的建设。其次是增加电子资源的馆藏量,加大数字化文本、随书光盘及视听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类型文献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研究。再次,还要加强对重要文字、图片、声像等信息的数字化工作,比如,“对于教师和学生常用的或处于热点研究的参考文献,在不违背版权法的条件下,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化的全文文献上网阅读、下载和打印服务”。最后,将这些加工好的电子信息通过网络链接提供给广大读者。当然,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要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比如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化和自建数据库一般适合于规模大、实力强的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改变那种认为只有将馆藏文献数字化和自建数据库才是数字化建设的观念。应该肯定,以购买方式获取商品化的数字资源为本馆所藏或所用,同样是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一种形式,而且应该是优先考虑采取的一种形式。”
2.2配备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
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中心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最有效的方法,配备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对师生开展教学参考文献的服务和导读工作。教学参考文献也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国外高等学校图书馆,教学参考文献服务中心设立的非常普遍,服务水平也比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配备高素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等高层次的服务工作。
加强图书馆和各院系之间的沟通,是加强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文献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建立图书馆教学参考文献采访小组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采访小组成员可以由学科馆员兼任,同时聘请各院系任课教师、学科专家等担任,这样可以提高教学参考文献收藏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任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专业领域内的基本参考书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最了解,可以由他们提供教学参考文献的书目和其他电子教学参考文献信息:学科专家可以保证教学参考文献的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图书馆馆员主要负责联络、采购或者收集、整理等工作。纸质文献经过馆员的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方便阅览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供师生阅览,使师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以阅览到最新、最广、最权威的学科参考信息。
2.3电子阅览室建设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使图书馆能以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能为多媒体教学和培训提供完备的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第二课堂。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师生可以利用该阅览室点播各种多媒体资料进行学习,可以浏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开展远程教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自主学习。为了配合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图书馆应配备具有各种多媒体设备的电子阅览室,并要求管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的道德心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对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能应付自如。
3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方式
3.1建立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系统
在图书馆主页建立“电子教学知识库”链接,让更多的人了解、利用好图书馆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同时可以在知识库的主页上建立“新到教学参考文献、教师推荐书目、专家推荐书目、基本阅读书目、拓展阅读书目、研究阅读书目”等链接;还可以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增进师生之间互相了解,促进教学相长。目前,国内虽然还没有专门的开发商推出有关电子教学指定参考资料的管理系统软件,但一些高校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相信随着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
3.2提供多媒体课件的共享和个性化导航服务
多媒体课件是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的重要内容,应该设立多媒体课件数据库和多媒体课件交流平台,让师生可以自由上传、下载多媒体课件。每位用户上传时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备某些关键信息,比如课件名称、作者、类型等。本校教师制作的课件是多媒体课件数据库的重要来源,高校都组织教师进行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或授课大赛,期间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浏览并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时间,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束之高阁,要让更多的师生看到它们。
电子教学参考文献因为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是学习浏览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重要资源,图书馆员要对其归类,建立分类检索途径,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导航服务。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论述了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和主要内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信息资源,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合理结构、全面系统、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提供高效和优质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信息资源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和重点工作,是衡量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及整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社会声誉,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的战略性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和情报资源中心,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学术机构,其职能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也为高校学科建设规划和学校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图书馆优质文献信息资源能够满足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对科技文献的参考、咨询、利用等需要;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最新科技成果,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科学选择研究课题,合理的凝练研究方向,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产出创新的科技成果。因此,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信息资源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支撑和保障,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必须加强对学校主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学科方向和特色进行研究,了解学校的学科布局和规划,探讨学校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和学科方向,构建适应本校学科建设的全面、系统、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努力开发和合理利用现代多元化信息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促进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高校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2.1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指导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该从本校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发展实际出发,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方向,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弄清学科和专业设置情况,了解学科发展规划和方向,根据学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有计划、全面系统收集学科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有序化,为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高质量专业化信息资源。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和科技创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了解本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为教师及时提供科研信息和发展动态,不断提高文献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的种类繁多,国际化程度也提高很快,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在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中,提高文献资源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国际化和数字化程度。近年来,新知识不断发现,新技术不断应用,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产生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兴学科,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产生的新兴学科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了解学校现有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情况,前瞻性地估计学科发展趋势,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提供文献信息资源。
2.2 与学科专家合作建设学科信息资源
高等学校的专家教授拥有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专业科技知识和较高学术水平,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敏锐的判断力,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特点决定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馆藏内容和特色。同时,专家教授们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者,他们需要不断地查阅最新文献,了解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避免重复性研究,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因此,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与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他们主动参加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建立教授和学术带头人选书选刊制度,邀请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推荐和选定科技新书刊和各学科需要的文献资料,从而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针对性。成立由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以及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及时研究和跟踪学科建设进展和了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准确把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共同商议和确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内容、特色和方向,收集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文献信息资源馆藏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无论是从办学机构数量或是质量方面,发展水平还是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教育,与院系培养相辅相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选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优质的人才。
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分析
2.1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模式
目前,图书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培养、联合培养、参与培养。独立培养是图书馆硕士教育的主要方式。
2.1.1独立培养
独立培养是学校承担硕士生的招生、管理、培养的全部工作,这类型招生单位主要有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另外,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的硕士点依托研究所作支持,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东南大学图书馆的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旨在发挥图书馆研究机构的优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积极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服务模式。
2.1.2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主要是指学校联合院系或图书馆研究所共同培养硕士生的过程。目前,采取联合培养的图书馆学教育比例是30%左右,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据国务院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了解到,“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一级学科,在“管理类”门类下分,其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并列二级学科类目。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作为“管理类”的分支之一,在知识结构上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交叉点较大,与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又比较偏离。所以,图书馆在与学院联合培养时,应注重吸收彼此的长处、取长补短。
2.1.3参与培养
参与培养是指图书馆参与各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图书馆只是辅助作用。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部分导师是由图书馆人员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点也有图书馆参与,还有青岛科技大学等。目前,很多高校都通过聘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硕士生培养教育工作,以提高图书馆学硕士点的教育质量和人才优势。除此之外,图书馆人员在达到一定层次后,还可以申请成为学院硕士点导师。
2.2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现状分析
笔者选取了8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硕士学位授予点进行分析调研,以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作为调查的切入点,对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这8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
2.2.1入学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招生录取的主要方式,也是考察人才选拔的重要门槛,入学考试是招生的关键和基础。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考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也能够帮助考生尽快地熟悉所报考专业内容。笔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选取了国内8所院校,搜索2014年“硕士专业目录查询”得到了最新的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信息。调查显示,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比较注重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主要考试科目是图书馆学基础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对学生数学的要求比较高,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能力。当然,思想政治理论和外语水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2.2培养目标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为本机构培养研究生所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调查发现,这8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集中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充分反映了社会对于德才兼备与专业水平要求的体现。1981年和1998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对硕士生教育相关要求的法例和条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详尽阐述了对授予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相关条例。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硕士生的培养还应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2.2.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调查硕士点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硕士点发展动向,也反映了该硕士点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需求。笔者列出了上述8所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最新的研究方向,以便分析与研究。图书馆理论和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偏重于理论知识。情报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情报研究、知识挖掘与数据分析、信息计量以及信息检索等,研究内容偏重于实际。
2.2.4地区分布
笔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得到,全国41个图书馆学硕士点和62个情报学硕士点的地理位置和所处区域分布是:华北27%、华东20%、西南20%、华中15%、东北8%、西北7%、华南3%。华北、华中、华东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地区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分布比较少。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作为“管理类”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无论是从考试科目、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相互间有较高的学科关联度,它们的发展方向也会逐渐趋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迅速壮大,也必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培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3.1继续加强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宣传与建设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近5年来,我国于2006年和2011年分别授予了第10批和第11批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申请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的院校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情报学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图书馆学。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图书馆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与教学设施。一方面,加强对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宣传与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本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和建设。笔者认为,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高校应加强对其投入与建设,以便推动图书馆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3.2图书馆培养硕士生要注重与具体应用和实践相结合
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他们的参与培养,提升了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的教学质量和人才优势。图书馆员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这是其他硕士点不可比拟的。图书馆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信息的集散地。它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馆员头脑中拥有海量的隐性知识。与此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作为硕士生的大课堂,他们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便尽快地熟悉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包括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用户需求调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参考咨询等核心问题。例如福州大学图书馆,在学生学习阶段把参与信息检索课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教给学生,一方面,充分考察和了解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模式不但提高了硕士生的自身素质,对图书馆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新的研究方向与原有研究方向相结合,协调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培养有了极大的转变,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学、计量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图书馆的传统知识和核心知识,造成了图书馆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新的研究方向层出不穷等现象。“8所高校图书馆硕士生研究方向”调查可以看出,图书馆理论和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硕士点主要研究的方向;情报学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情报研究、知识挖掘与数据分析、信息计量以及信息检索。当然,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未来的震荡》一书中曾经说过:“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在图书馆中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新的研究方向应与原有的研究方向相衔接,不能肆意地挤占原有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味地追求新的研究理念。这必将淡化图书馆学的学术成分,导致图书馆学的知识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硕士点建设的基础,导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硕士点的办学质量和标准。所以,图书馆学教育硕士点应积极、主动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重点围绕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学科发展,切实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并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复合型人才等。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制定专门的计划和目标,提高他们的知识视野和知识结构。并通过参加专项学术交流会、出国访问、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构建合理的导师队伍。
4结语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网络
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服务职能、转变服务观念、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便是一项新举措。
1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选派的具有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馆藏情况和信息资源利用手段、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信息素养、能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专业人员。学科馆员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和技术,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结合图书馆的职能。以学科专业为服务对象而开展的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高水平服务措施。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的新变化,不断提高馆藏质量、服务水平和文献资源利用率,使图书馆的服务更主动、更直接、更积极,让读者获得更满意的服务。
2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1)信息时代需要学科馆员的网络导航。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加深,读者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网络已成为读者获取、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这样不仅使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面广、出版分散,而且也使网络资源迅速增长、内容包罗万象、良莠共存、更新频繁,这就给读者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带来了很大困难,受到了很多限制。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向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图书馆多角度、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价值高、内容新、专业性强的网络信息服务。
(2)新形势要求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仅是培养各种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基地,也是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拥有一支具有某一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有信息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掌握馆藏文献信息和网络检索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专业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就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容,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做的更好,使宝贵的文献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3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方法
(1)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选派具有专业知识、熟悉馆藏的业务人员为有关院系的学科馆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使学科馆员制度顺利实行,图书馆应制订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规则。内容包括发展目标、人员组成、工作职责、馆员素质要求、管理机制等项内容。
(2)通过召开座谈会、广告宣传(馆报、馆刊、宣传栏等)、走访约谈、图书馆网页等方式公布学科馆员名单、工作职责、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电子信箱、QQ号等),尽快让院系的师生熟悉学科馆员,了解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及服务方式。
(3)学科馆员应当主动与所负责的院系建立联系,了解师生的阅读倾向和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应聘请每个院系的校图工委委员和资料员成为图书馆的联络员,协助学科馆员开展工作,保证图书馆与院系的联系畅通。学科馆员要为对口院系的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重点学科和科研课题建立资料档案。熟悉他们的学科专业情况,了解教学计划、科研进程等,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密集、效益显着的专业化、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
(4)建立学科馆员的管理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发展目标,定期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成效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对工作完成的好、业绩突出者给予鼓励和奖励,对较差者要找出不足,限期达标或培训提高。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入竞争机制,择优聘用学科馆员,使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平稳、持续的开展下去。
4学科馆员的职责
(1)经常走访、打电话与对口院系联系。了解该院系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情况以及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熟悉有关学科专业的科技水平、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学院科研立项、成果评价、课题研究提供查新、、专题检索及全程跟踪服务。
(2)定期向学院提供搜集、筛选、整理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新引进的文献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网络信息导航。负责试用、评价、推荐与学院学科专业相关的数据库、专业网站及其它电子资源,为师生方便快捷的利用这些资源提供帮助。
(3)积极开展读者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办讲座、培训指导、开设文献检索课、印发读者服务指南手册等。例如为新生讲授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讲座,使学生能够了解图书馆及图书馆的资源。学会利用这些资源;为高年级的学生及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使其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术;为教师介绍特种文献的检索和利用,特别是外国的特种文献,如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等等。
(4)学科馆员要及时了解师生的阅读需要和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反馈给图书馆的相关部门,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改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与方法。在购进图书、订购报刊、购买数据库及其它电子产品时,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供采购时参考,以保证重点学科专业文献的收藏率。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质量。
(5)通过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网上咨询站点,搭建学科馆员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平台,直接接受师生的网上咨询,解答读者遇到的问题,或以电子邮件、QQ聊天、BBS论坛等方式解答师生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和交流有关的议题,为师生传送获取的最新信息。
5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学科馆员制度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适应读者需求多样性的新变化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服务措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受人员素质、校情馆情、经费等多种条件制约。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开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总结提高和发展几个阶段,即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行。
(1)初级阶段。由于学科馆员刚刚从事这项工作,要有一个了解和探索的过程。要了解院系师生的专业和学科,也要熟悉有关的馆藏文献和网上资源,并向师生宣传和推荐。根据师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资源利用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
(2)提高阶段。随着师生信息意识的增强,学科馆员的工作也将向深入展开。学科馆员要参与到重点课程、重点学科和科研课题中去,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的进展和动态。为他们提供定人、定题、定向的跟踪服务和代查、代借、代译、代复制的全程服务。
一.图书馆管理学位论文的优势
目前,高校学位论文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档案馆单独管理,二是由图书馆和档案馆联合管理,三是由图书馆单独管理。另外还有少数高校把学位论文暂时保管在各系部。笔者认为图书馆对学位论文的管理有其自身优势:
1.图书馆有专门的采编人员,可以主动地收集、加工学位论文。
2.图书馆单独集中管理,遵照统一的标引和分类方法,有助于形成学位论文科学管理体系。
3.图书馆重收藏更重利用,能够真正使学位论文为教学、科研所用,为后续毕业生参考所用。
4.图书馆可以同时管理纸质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并提供书目式检索和网上多种检索方法。
二.图书馆管理学位论文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2.1重视学位论文的收藏、开发和利用
任何一项工作若要完成得好,首先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图书馆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并协调各分院、系积极配合图书馆完成学位论文的收集、管理工作。
2.2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论文呈缴制度、论文加工规范、论文管理规范等。版权问题和涉密问题是管理规范的重点。考虑到版权的问题,学位论文(特别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进行全文阅读和部分复印;对于涉密的学位论文,规定不准复印,除作者和指导教师外,原则上一律不外漏。另外,还要在管理规范中说明纸质论文保管的年限。
2.3及时收集、加工,及时入藏
学位论文收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在制定了学位论文呈缴制度的前提下,图书馆应掌握各院、系答辩情况并督促其及时呈缴论文,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入藏。对于电子版论文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获取,如利用FTP、电子邮件业务等,但同时要保证论文的完整性。
另外,为方便馆藏号的确定和后续管理,在制作论文封皮时要求:
1)文理分开,即文、理科专业论文封皮颜色区别开来,便于后续加工和管理、利用。
2)书脊处要体现学位授予年、论文题名、著者名和导师名。
2.4选择适合的分类方法,标准化著录
对学位论文进行标准化著录,一方面便于掌握学位论文的馆藏情况,另一方面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但目前我国由于没有统一的学位论文标准著录格式,许多高校都自行选择著录方法。笔者赞同一些图书馆同行提出的在用CNMARC进行著录时,尽可能多地增加检索点,诸如论文题目、作者、导师、专业、分类、主题等等,实现多种途径揭示文献信息,供读者检索需要。
2.5设(优秀)学位论文阅览室
为提高学位论文的利用率,建议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学位论文阅览室。考虑到数量过多的情况,可以改设优秀学位论文阅览室,或者将本科学位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分别开设阅览室。保证这部分文献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为科研和教学服务。但要注意对涉密论文的保护。
2.6注重电子版学位论文库的开发,实现网上多入口检索
与纸质论文相比,电子版论文具有节省存储空间、使用方便、检索快捷等多方面优势,因此对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收藏、整理和利用更符合实际需要,建立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要将Word文档转换成PDF格式,当前许多电子出版物都使用PDF作为标准格式;二是要建立全文检索系统,实现多入口检索。
三.学位论文馆藏号的选取
学位论文作为图书馆的一种特色馆藏文献,要有其不同于图书、期刊的专门馆藏号。便于管理和区分。以下就馆藏号的选取进行分析。
3.1可构成馆藏号的要素
1)分类号:采取与图书、期刊相同的分类体系,如中图法等,这样可以保证图书馆文献分类体系的一致性。
2)著者号:采用与姓名对应的学号来标识,并编制配套的著者索引。
3)学位授予年号:毕业年份,如:2010,能够反映出论文的新旧程度。
4)学科代码:按照学位论文作者所学的学科给出相应的号码,具体可参照教育部给出的学科代码表确定,或按学校自行编制的学科代码。
5)流水号:按照收藏的先后次序给出流水号,相当于图书的种次号。
6)培养单位代码:按学校分配的培养单位代码确定,不同于学科代码,前者范围更广。
7)导师代码:根据每名导师对应的校内代码确定。
3.2馆藏号的选取
3.2.1馆藏号选取的原则:
1)3.1中介绍的构成馆藏号的多个要素中,学位授予年号是必须的,因为它关系到学位论文的保存年限和替旧等业务流程,另外能够利用这一信息统计出当年毕业生人数。
2)为使馆藏号格式不过于复杂,可以不选用著者名和导师名,此信息在论文书脊处已经有体现。
3)各个要素之间可选择用“:”、“/”或“—”分隔。
3.2.2几种常用的馆藏号
1)分类号+著者/著者号+学位授予年号
这种馆藏号的优点是可以把相同类别的学位论文集中在一起,而且排架习惯与图书、期刊的排架习惯相同,既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也符合读者的查找习惯。但分类处理需要专业人员,加工过程会比较长,时效性差。另外,如果采用著者号,则要实现按著者检索时还需查著者索引。如:G256—060401009:2010或G256:张小萌:2010。
2)学科代码+流水号+著者/著者号+学位授予年号
这种馆藏号的优点是可以把同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论文集中在一起,流水号可反映每一学科的学位论文数量,操作简单,加工过程短,时效性强,不需要专门的分类人员。缺点在于需要建立专门的学科号码对照索引。如:0809:17—060401009:2010。
3)培养单位代码+流水号+学位授予年号
这种馆藏号的优点是可以把每一个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集中在一起,流水号可以统计每一个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数量,操作也同样简单,时效性强,不需专门的分类人员。缺点在于:当遇到培养单位名称变更的情况,要做具体说明。如:03—22:20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完全有能力单独保存和管理学位论文,并且在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学位论文的收藏情况和读者使用情况灵活选择馆藏号,对学位论文进行科学加工、典藏和管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学文.浅谈上海水产大学图书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和开发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第19卷第2期
2.张弦.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3期
3.张学宏.论高校图书馆电子版学位论文的保存管理工作——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5年第49卷第5期
4.葛杭.高校图书馆档案馆联合管理学位论文之研究[J].浙江档案2004(9)
1.有助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勤工助学工作的相关规定,使勤工助学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中责任明确,在岗位中做到有奖有罚,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学生的聪明才智,树立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同时,明确的岗位职责,避免了一些勤工助学学生职责不明确、劳动纪律差、工作不主动、随意性强等问题。所以健全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师生对高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为勤工助学工作正确定位,拓展勤工助学工作的内涵,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勤工助学学生的责任感、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
2.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勤工助学学生是来自学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既是读者又是管理员的双重身份,作为管理员,他们不仅能熟练地使用图书馆,同时能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图书馆,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在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作为读者,他们对读者更了解,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发现和理解读者的需求,更清楚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适不适合读者,这对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服务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有助于图书馆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学科化的服务策略,促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培养勤工助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勤工助学岗位为勤工助学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他们既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克服工作和学习两不误的双重压力,这使他们比其他同学的心理素质更好、更强,在对事情的规划上更全面、更周到;同时,在工作中通过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强化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教育,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层次与技术含量,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为他人服务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在和图书馆管理员共同工作过程中,可以得到馆员言传身教的帮助,吸收馆员好的工作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自已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财富。
二、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勤苦助学岗位是由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组成,每年因勤工助学学生毕业就会使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缺少学生,同时也有少数勤工助学学生因学习任务重而无法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所以每学期开始时勤工助学岗位都会出现大量的空缺,针对学生还未到学校报到,突然要招聘出现空缺岗位的勤工助学学生并让其正式上岗,成了图书馆的一个难题。为了不影响图书馆正常的工作安排,必须建立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根据学校参加勤工助学的相关规定,让贫困学生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选择各岗位的预备勤工助学学生,在对图书馆岗位出现饱和的情况下对其实行动态的管理,随时掌握其现状及动态,防止因勤工助学学生的忽然离岗而造成岗位空缺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勤工助学学生是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是提高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等进行考评,确定优秀、良好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公布考评结果。对工作突出而被评为优秀的勤工助学学生,图书馆应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颁发证书,同时应将其表现告知院系和上报学校,由学校对其进行通报表扬,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对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如实在严重者,除扣除一定的工资金额处,取消其勤工助学的资格。
3.建立勤工助学档案回访制度勤工助学档案是反映成员在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中的详途径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对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进行解读,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国家政策,对学生明确就业方向,选择就业目标上有着指导的作用。行之有效的心得交流和讲座可以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深入班级近距离地与大一新生进行交流,内容可以围绕“A.已毕业生刚进大学时的心态;B.自己的大学生活;C.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剖析;D.毕业后的状况;E.现在的感想;F.以后的打算。”等方面。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明白来到大学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奋斗的开始,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松懈,而是要继续奋斗。
三、就业实战训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校园文化 载体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文明传播的窗口;校园文化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应承担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这一规程强调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一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工作人员素质高,有条件、有能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具体而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提供丰富的资源。图书馆是信息资源聚集的场所,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音像和光盘等,这些资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又有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既有本土的中国文化,也有引进的外国文化。这些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博大的道德文化,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有“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徜徉书海之中,师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
2、提供优雅的环境。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物质文化层面上讲,它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无论外部设计,还是室内布局,都精致、合理,充分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图书馆室内书刊满架,墙壁上悬挂着名人字画,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并且图书馆一般都宽敞明亮,清新洁净,采光条件好,还配有阅览室,既可以借书又可以阅读。读者处在这样舒适、便捷、文雅的环境之中,定能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提高学习效率。
3、提供文明的服务。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能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员起着关键作用。图书馆员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礼貌的用语、微笑的服务让师生感到温馨惬意,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使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中互动交流。图书馆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奖惩制度等,这在规范图书馆员言行的同时,也对读者进行了约束,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图书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资源建设。高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学习和休闲中,既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这些单单依靠课本和课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利用图书馆进行完善和补充。图书馆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购置各种信息资源。这里面既要有各学科的专业书和相关文献,便于师生拓展学习,巩固和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政治、教育、文艺等类的书籍,以便师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品位。这些资源既要有纸质文献,又要有电子书、录音带、光盘等形式的电子文献。多种类、多样化的文献,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多样化的文献载体,使文献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总之,使资源结构更加合理。图书馆要对所有的文献资源进行把关,将那些内容不健康、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拒之门外,将那些正规的、优秀的资源引进来,让读者从中吸取积极的思想和文化,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环境建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师生的第二课堂,除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图书馆环境优美且充满文化气息。图书馆要不断完善馆舍内外的建设:馆外加强绿化,放置一些雕塑、花卉等装饰,从外部环境上吸引读者;馆内藏书的布局要合理,桌椅要整齐,灯光要柔和,色彩要协调,让人感到温馨。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沙龙和学术讲座等,吸引更多师生参与进来,营造一种美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体味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
3、提高馆员素质。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赛上专家明确提出:“当今,拥有图书和其他馆藏资料已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只有借助最现代技术,能查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对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量激增,信息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图书馆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观,以身作则,以人为本,爱岗敬业;二是提高业务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培训,掌握计算机、网络等新知识、新技能,修炼内功,与时俱进。经过努力,馆员集知识、技能、学术于一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4.发挥图书馆的环境和设备优势
图书馆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等,这些设施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藏书丰富的书库可以吸引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优雅、安静的书库可以增强自律意识、开展自我教育,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图书馆可以利用静态的环境来感染人、塑造人,同时,还可以用动态的活动教育人,比如图书馆可以通过读书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使人们在丰富的文化活动当中去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也去感受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充分体现图书馆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要不断地发挥的环境和设备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各种保障。
5.提高馆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如果说图书馆是开展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馆员则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馆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该不断地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锻炼馆员的各种能力,尤其是策划、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的能力和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的能力。发挥馆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开展。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了解别的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的需要,从而与之积极配合,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对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对现代大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淑芳,赵世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3)
1.1选题不合理
选题不合理是大学生毕业论文最常见的问题。尽管很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选题目录,可是很多学生在选题的时候还是会范一些错误,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论文的后期写作。比如选题过大不具有可行性,最终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是别从早已探讨研究过的题材写出来的东西都过时了,完全没有研究的价值;很多选题都没有一定的新颖性,只是为完成论文而写作,这与研究的创新性不符。
1.2缺乏创新性内容
多数大学生都是初次写论文,本身对专业知识就缺乏研究,要想写出很多有创新性的内容确实不容易,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多阅读,勤思考,用心写,多些实证研究少点理论探讨,还是能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的。针对某一主题如果引入瓣的研究方法或视角,比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新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创新。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要想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难度很大,发现新的理论几乎不可能,如果只是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又显得创新不够,但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细节的完善倒是可以的,进行一些实证调研,也算是一种内容上的创新,信服度也较高。一些综述性的论文往往以罗列他人观点为主,缺少总结分析,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也是不行的。
1.3支撑材料不够充分
论文的写作,第一步就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如果没有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大量阅读,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好。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或者下载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论文,这既保证了论文写作的目标正确,对于论文的论证也是强有力的支撑。从参考文献的数量上往往就可以看出论文写作材料是否充分,人类所有科研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成果,大学生毕业论文同样不能例外。参考文献除了数量要达到一定条件之外,新颖性也很重要,有的人参考文献都是三五年以前的,这说明这个主题近年来根本没人研究或者是资料收集太片面。
2.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些因素
2.1前期缺乏
系统培养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传授知识的教师和接受知识的大学生如何互动,教师考虑如何把知识以语言、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则要有效获取教师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可是我们的专业课从设置与讲授上都不够科学合理,这也就导致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上不来。比如很多专业课的知识更新不及时,有的教师自己对专业知识缺乏研究,只能照本宣科,这样也很难指望学生写出好的毕业论文。
2.2指导老师不给力
可以说大学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水平,包括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一个站在学科前沿的老师才可以引导学生写出有创新性的高质量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有专门老师负责指导的,指导老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水平高低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外,负责任与否也非常关键。有的导师在学生分配下来后就没与学生联系,每到学校催的时候才来找学生,学生想寻求帮助也经常找不到导师,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2.3论文写作进度跟不上
大四的学生都要实习,一般的学生都是重实习轻论文,总觉得论文用个十天半月就可以完成了。实习过程中学校的很多通知要求也不能及时转达给学生,比如前期的选题、开题阶段,学校一般要求不太严,往往到了检查阶段了,很多学生才想起毕业论文的事,如果实习任务紧的话,很多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再加上就业的压力很大,不少学生还要分出很多时间精力去求职,这些都导致了快要毕业了,大家才一起来写论文,这时才发现时间不够用了,老师指导不过来了,论文也只能应付了事了。大学生如何按学校要求的进度安排好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可以先选好题目、找好资料,在实习的时间慢慢写,最终回到学校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高质量的完成论文。
2.4图书馆与学生缺乏互动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里的重要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它是学校的文献知识中心,也是学校科研的基地,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做科研写论文都离不开它。当然,很多图书馆都是等着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精神,对读者的不重视,对自己资源不宣传,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到图书馆来,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睡在图书馆没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献检索课本应是所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可是一般的大学它多半是选修课,可是结果往往是没有几个人选它。文献检索可以说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只有这个基本功扎实的人才会是一个论文写作高手,因为我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谁也不可能凭空建设高楼。高校图书馆要把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当成一个主要任务来抓,定期开展高水平的代表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来吸引更多学生对科研的关注,还要定期开展一些相关培训,如数据库的使用、论文的写作等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到了快毕业时才匆忙走进图书馆,才想起要学一些检索知识,就是听了别人说写论文要去下载论文,这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3.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可提供的服务
3.1文献知识资源永远是图书馆的最大依仗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与利用文献知识的机构,收藏有大量文献知识资源就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要想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建设科学合理的文献知识资源收藏体系就是基本前提。如今是网络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已经取代图书馆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中心,可是图书馆对文献知识的拥有是互联网所不能取代的,也就是说图书馆拥有更为权威、系统的知识收藏体系,网络上更多的是信息,而非系统化了的知识。当然,在当今时代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也离不开网络,数字图书馆就是网络的信息海洋中重要的一分子。面对知识与信息的迅速增长,任何图书馆拥有的文献知识资源都只能是知识海洋的一小部分,尤其是一些小型公共图书馆,地方院校图书馆等,如何扩展自己的虚拟馆藏,把网络上的免费知识资源收为已用,这已经是决定图书馆资源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了。在有限经费的前提下,图书馆要在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选择上把握好尺度,既要拥有一定的纸质文献,这是图书馆的根本,也不能缺乏流通便捷的电子资,这是图书馆未来的方向。
3.2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有力保障
图书馆的要素除了文献知识资源,另一个要素就人,一个图书馆运转的好与差,资源与资金是前提,关键还是要看人。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安置人员扎堆的现象。要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空有大量文献知识资源与资金,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是不行的。除了对专业技术人才要进行大量引进,提高其比例之外,还要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提质改造,对学历低的进行学历提升,对技术能力不足的进行日常培训,鼓励大家评选专业职称,总之要让服务队伍科学合理化。
3.3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服务是沟通学生与图书馆的纽带
网络阅读的兴起确实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了大量分流,图书馆不要惧怕网络,充分溶入到网络中去。除了建设精美的数字图书馆门户,高校图书馆还要在校园内的相关论坛设立专题,让学生的意见可以反馈到图书馆,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利用图书馆中碰到的问题。针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或者是论文写作相关的数据库推广。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把本校毕业生的论文进行数字化,这些论文往往比起网络上的论文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更大。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学科馆员来充当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比如把各指导老师的基本情况与研究方向,承担课题与兴趣爱好录入数据库,一是可以及时为其提供最新资讯,二是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一下适合自己的导师。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