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8: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09年竟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职业规划论文,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站。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职业规划论文,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政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站。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职业规划论文,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政府的立法保障、就业政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02.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4.黄永奎等.瓶颈与超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突破[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拓展计划 大学生就业
论文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还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已成为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校必须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是高校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贯彻和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做简要探讨。
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2002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Ⅲ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拓展计划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性素质的人才更受亲睐,但独特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鼓励学生自身加强实践能力的锻陈之外,高校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本质属性就充分突显出它的实践性特点。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提升。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艺术协会、心理协会等,并跨系跨专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他们多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通过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差,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承受挫折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卓慧,郑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实测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2]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高校持续扩招,导致社会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这样使得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尖锐。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十分重要。文章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及现状做出深入思考,现叙述如下:
一、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
就业创业实践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应用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运用,进入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就业或自主创业,为自身带来经济、精神及社会地位的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主要分为择业实践与创业实践两大类。
(一)择业实践
择业就业的过程,是大学毕业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为提高的择业就业能力,大学生必须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等。确保在择业过程中认清自己,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开展大学生择业就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现在的就业状况,清楚当前社会的就业严峻形势。从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高就业率。
(二)创业实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指的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现有的条件,筹备资金,寻求合作,在一定的环境下,自主创业以实现自我价值、不断成长的就业方式。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现状
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各个国家,中国国内众多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一些规模不大、设施不完善,对海外市场依赖性较强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宣布破产、倒闭。这就使得青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据有关调查表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依旧偏低。其中包含多种因素,有些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创业条件,包括资金缺乏及时间约束等两个方面。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不敢尝试自主创业,害怕风险。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从主观因素来说,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待人处事方面的优良品德。从而给企事业单位留下好印象,提高就业率。大学生需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客观方面来说,可以提高择业就业的基本能力,在就职前,参加岗位培训,培养就业意识,学习求职技巧,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等。大学毕业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之后,还需要在求职前对当今的用人单位做提前了解,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资料,有条不紊地按照步骤进行求职、面试、笔试。
(二)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开设有关自主创业的讲座、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流程和方式。其次,在大学校园中开创自主创业的平台,投入资金,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降低大学生在校内进行创业的门槛。学校可以创建基地,不断加强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接着,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创业的过程,提高其自主经营的能力。
(三)重视对实践经验的积累
各个高校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们应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和第一线去就业创业,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西部贫困地区人口不足的问题,还能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是提高青年大学生理性成长的有效方式。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大学生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竭诚为青年健康成长服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统筹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同时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当深入学习和观察科学发展观,树立坚定的信念,自觉地把事业融入到自己的生命当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抓住就业及创业实践的时机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世界,国外大量的企业公司不断涌入,作为大毕业生应当抓住时机,认清当下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大自身的就业创业理念,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上出色的实践能力,来适应目前的就业状况,成功就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及创业实践形式进行阐述、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其中存在着不足。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远谈不上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见解。
我国的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及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发展时期,就业指导内容较简单,指导对象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我们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高校对就业率都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就业率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和就业质量。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我们很难得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正相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才是正确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1.2指导对象狭窄,缺乏连贯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面过窄,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具体展开,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建立全程就业教育体系。实际上,这种就业指导通常存在一个观念前设: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是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将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会影响对理想工作的获取。
1.3就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教育不够系统、科学和规范,对就业教育工作研究得不够,就业教育没有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就业教育课亟待加强。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程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有待于调整。
就业教育的内容单调,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因而在开展就业教育时,以大量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深入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第二,重视技术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研究。
2.就业指导的创新研究
2.1建立以人为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一开始就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就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打破就业指导只面向毕业生的局面,将就业教育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状况、专业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课程教学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tl,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人士都要参与其中,即就业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2.3加强实践指导。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就业指导课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组织学生对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既可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同时,建立往届毕业生档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就业指导中,以实例教育在校学生。
2.4创业指导。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就导致了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依赖心理
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意志薄弱,缺乏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认真考虑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单位或就适合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寄希望通过家人帮助或其他社会关系实现就业,
表现出较强的就业依赖性。这种心态也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自认为有门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面对竞争,他们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消极、被动地等待。
(二)焦虑心理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十分普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和渠道,面对还不大成熟和完善的就业机制,大学生在?国家需要、个人志愿、有限的就业岗位、多样的就业环境和个人选择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职业选择中,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职业渴望,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大学生面对未来焦虑不安。这种表现在一些冷门专业大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大学生、工科女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焦虑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单位,能否胜任工作。他们渴望尽早落实单位,幻想着无需经过周折就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单位,然而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事与愿违。这种焦虑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常常表现出心理紧张,无所适从,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毕业环节的完成[1]。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当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不太吻合时,就表现出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面对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时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难以取舍,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三)自卑与自负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因为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不景气、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出自我评价过低,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敢竞争,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效果。与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他们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往往把就业的目标仅仅锁定在大城市、国有企业,而对于那些市县单位、民营企业则不屑一顾,甚至对用人单位提不合理要求等,这类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四)从众与攀比
从众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格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思想发展不成熟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缺乏个人主见,遇事随大流,表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千方百计挤热门,结果热门单位进不去,适合自己的单位也被别人捷足先登而失去了就业良机。攀比是大学生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求职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部分毕业生,见到别的同学被挑中,自己落选,就感到脸上不光彩,心里蒙上一层阴影,滋生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
(五)盲目心理
求职的盲目心理也比较普遍。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无法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类学生往往不虑及自身的能力、专业和条件,只追求时髦职业、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错过择业良机。一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毫无目的性,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因此,他们往往会参加各类招聘会。凡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他们就会前去应聘,这样简历投出了很多,可往往大都没有消息。因为盲目,没有目标,见别人忙于找工作,而自己不忙。心里不踏实,存在着浮躁、不安、无名的苦恼;还有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求高的心理,他们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赏识接纳自己。由于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最终导致择业受阻[2]。
另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求稳心理也是非常普遍。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倾向于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还有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大学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避免毕业生在认知方式上陷入非理性状态,将职业稳定绝对化。还有部分学生期待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这样的工作不是说没人碰到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但是碰到的几率是很低的。
二、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本文从社会教育、学校指导与教育以及毕业生的自我教育这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应对的措施。
(一)社会教育
一方面,正确的舆论引导对高校毕业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地方的就业政策,介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技巧、社会状况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民主、积极的家庭教育有助于毕业生独立、有针对性地充分就业;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使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稳定的职业,从而失去一些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少部分父母专制性强,使得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矛盾、难以决策等心理。因此,家庭成员和亲友除了给予毕业生的引导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让毕业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决定的环境氛围和机会。
(二)学校指导与教育
1.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指导学生求职和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找准自身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并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挖掘自己的各种潜能,努力提升和锻炼自己;通过职业目标的引导,能够自觉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的课程。这时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渐渐的从躁动和兴奋中冷静下来,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将来的发展方向了。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建立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调整、完善自己的目标,并做积极准备,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储备相应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大三加强实践、创业教育。开设一些创业指导课程,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载体,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另外,可以举办一些模拟招聘会,也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士开展就业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训练让大学生提前体验求职过程,了解社会需求,让他们有的放矢地为今后的求职工作做好准备,增加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心理指导与教育
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并能加以合理调适。这样,才不会盲目自信和自卑,才能克服一些就业的心理问题论文格式。通过成功求职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态,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3.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为今后的求职积累宝贵经验,同时还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价值标准。通过搭建专门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创业经验。
4.就业技巧的指导
就业技巧的内容包括求职目标指导、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有针对性地制作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材料、学会面试的文明礼仪和语言技巧等。掌握就业技巧可以调整学生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熟悉职业状况,以及提高求职成功率。如果你忽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必然会在竞争中吃亏。这方面,大学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事先武装一下自己,也可向有关的专家、老师咨询请教。另外,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它来自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三)毕业生自我教育
一方面,摆好心态,科学定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学生就业面试时到处碰壁,有的错过了应该抓住的好机会。这时需要毕业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视择业受挫的现实,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应养成客观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的好习惯,学会认识自身优势,了解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到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看重的。用人单位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很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一般来说,在学校和社会上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而这些综合能力又都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高校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职业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断完善心理素质,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规划好职业之路并为之努力奋斗,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加强学习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端正心态,根据形势,调整就业期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庆国,李祥印,刘强.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初探[J].青少年研究,2003,3.
[2]杨国欣.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其解决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社会性问题,文章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提出了提高和稳定毕业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也为数不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数字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就业率仍然有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和稳定大学生就业率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二、影响就业率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
1.社会因素
(1)人口众多,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国务院2004年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还有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特殊的国情使得就业环境日趋紧张。[2]
(2)大学扩招政策。大学扩招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作为短期的经济调节手段,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
(3)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尽完善,传统的人事制度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户籍、人员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一些规定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户籍制度制约着用人单位,使它们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大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甚至没有进人指标。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责权不清,就业政策相互冲突,许多毕业生就业政策难以实施。
(4)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以前,国有企业是我国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其生产经营还尚未走出困境,保持持续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压力,它们不可能拥有太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它们需要大学生但接收大学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5)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存在就业歧视。目前社会普遍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增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学历歧视,博士、研究生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不在考虑范围。事实上,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不相等的,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就业中,还存在着户籍、性别、经验等的歧视,尤其是女性要经历怀孕、生育和哺乳的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拒绝招收女性,这给女性求职带来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各地区需求毕业生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会多些,反之就很少。从各地就业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需求大,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较高,而在广大基层和西部需求的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上理工科相对比较好一些,而文科专业毕业生需求相对较少,造成文科就业率比较低。
2.学校方面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高校为了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增加热门专业和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导致这些专业重复建设,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紧跟市场的需求,加大调研力度,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
(2)就业指导不全面。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树立就业观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科学地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或者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就业指导老师业务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校时学习盲目,对自己没有长远的规划,综合能力不强,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3]
3.家庭方面
父母的认识观念传统保守,认为孩子大学毕业获得高学历后就能有高收入。而高校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又比较高,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大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偏见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大学生择业门槛很高,只有高待遇的工作才会考虑,而实际上自己又没有很强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浮躁不务实。[4]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增,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发展片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5]缺少对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的培养,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人才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很满意。
(2)择业观念陈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是大学生看重的重要指标,对广大基层与欠发达地方较少考虑。第二,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6]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看重国家编制单位,而较少考虑在工作中是否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以在国有单位工作,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收入工作,而不看重长远的发展。总体来说,毕业生期望在工资待遇高、稳定、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业,集中在非常少量的工作上,这样就加剧了择业难度。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稳定和提高大学业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1.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校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借鉴并引进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市场进行调研,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使课程有特色,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淘汰和增加专业,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新的、实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因此在课堂内除传授教学内容外,还要补充大量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注意扩展课程内容,能从理论的讲解延伸到应用领域,从一个专业联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行业渗透到另一个行业,进而开阔学生就业思路;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及时关注并检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部分课程章节让学生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就业面试时能展现出自信、沉稳的良好素质。[7]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指导,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一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大学各阶段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四年学习有收获,有目标,加快与就业市场接轨并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一年级,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的招考信息,并提供相应咨询。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就业后,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8]
4.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宽学生实践就业渠道
大、中小企业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和工作,而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和企业各取所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相结合。通过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畅通的渠道,培养更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观念,建立学校为主导,各系院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内声望高、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回母校举行座谈会并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掌握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提前向社会毕业生信息,及时把单位招聘毕业生信息公布,进行网上双向选择,使供需双方沟通更便捷,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9]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看重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侧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跟不上市场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践,不仅对以后的工作和环境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还能更好地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团队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得体,处理问题也更高效。只有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途径。高校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聘用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各年级进行分层次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创业型大学生再创造出更多的新行业和新岗位。[10]
7.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与西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以来,广大的基层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择业功利,选择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锻炼。降低期望值,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到西部和基层的工作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edu.163.com/special/00293I4H/mycosjiuye.html.
[2]谭秀环.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工作研究,2010,(16):64.
[3]邵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立足于择业观念的转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6).
[4]李艳彦,等.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
(12):52.
[5]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J].宏观资讯,2007,(3):155-156.
[6]张明胜.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浅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74-75.
[7]徐伟,苏瑛.完善专业课教学环节提高就业率[J].中国科技信息,2006,(6):172-173.
[8]黄光许.当前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23):495.
[9]尚恒志.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J].学术论坛,2009,(15).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媒介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57-02
一、研究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举步维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G20峰会结束标志着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低谷。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样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解和关注程度。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如何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
二、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文选择《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时间上本文选择2010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半年的报纸为分析对象,通过阅读2010年上半年的报纸找到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文章共计425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包括高职、大中专院校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对就业的限定包括了毕业生创业、当村官、考公务员、入伍以及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途径。另外本文拟与《中国青年报》在正常年份的就业报道进行对比,选取刊登在《新闻界》2009年第5期上的论文《框架理论下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以大学生就业报道为例》为范本,把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研究正常年份大学生就业报道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以充分展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特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报道分为四个类别:报道的版面位置、报道的体裁、报道的主要内容以及报道的地域。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整理如下: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是媒体极为重要的议题
表1《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版面分布情况(共425篇)
版面位置 篇数 所占比例
要闻 47 11.1%
青年话题 7 1.6%
综合新闻 53 12.5%
教育科学 19 4.5%
思想者 1 0.2%
共青视点 12 2.8%
大学生村官 72 16.9%
创业周刊 60 14.1%
职业教育 42 9.9%
青年调查 133.1%
青春校园 9 2.1%
两会特刊(三月) 11 2.6%
KAB创业教育特刊(三月末) 15 3.5%
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五月末、六月初) 26 6.1%
其他 38 9.0%
在2010年仅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报道数量就已经达到425篇,超过了2007年全年290篇的报道数量。由此可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介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周刊、综合新闻和头版上。2009年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创业周刊”则是《中国青年报》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固定版面。另外2010年3月“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年报》特别开辟了特刊对这次论坛进行全面报道。由此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或者媒体首先提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以及自主创业。《中国青年报》在2010年5月底和6月初开辟了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报道这次大赛决赛各方面情况,包括参赛团队的风采、参赛选手的感受、专家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这说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力图通过报道就业活动给大学生以信心。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更全面地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
表2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体裁分布情况(共425篇)
体裁 篇数所占比例
消息 199 46.8%
通讯 92 21.6%
深度报道 45 10.6%
图片报道 25 5.9%
评论 22 5.2%
其他 42 9.9%
从表2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上多采用消息和通讯这两种形式,而直接代表媒体立场和态度的评论体裁较少,仅有22篇。这与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年份相比变化不大,但消息的比重由2007年的51.72%降至46.8%,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呈现时选用了更多的报道体裁,图片报道被加入其中,并选用专访、自述等体裁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呈现。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多采用以树立典型的方式进行报道
表3《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内容分布情况(共425篇)
内容 篇数 所占比例
就业政策 45 10.6%
就业现象 68 16.0%
求职创业案例 96 22.6%
就业对策报道 74 17.4%
求职创业指南 27 6.4%
就业创业活动 65 15.3%
其他 50 11.7%
从表3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求职创业案例以及就业对策的报道。而金融危机前,“《中青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的解读和就业对策的报道”[1]。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媒体希望通过以积极典型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就业。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就业关注不均
由表4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地区呈现并不平衡,这与金融危机之前《中国青年报》“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较少关注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1]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表4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地区分布情况(共242篇)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北京 41 16.9% 山西8 3.3%
上海 7 2.9% 河南 14 5.8%
天津 6 2.5% 内蒙古5 2.1%
辽宁 9 3.7% 安徽 62.5%
河北 2 0.8% 江西 93.7%
山东 8 3.3% 湖北 93.7%
江苏 32 13.2% 湖南4 1.7%
浙江 26 10.7% 陕西6 2.5%
福建 10 4.1% 甘肃 4 1.7%
广东 15 6.2% 四川 5 2.1%
海南 1 0.4% 重庆 41.7%
吉林 3 1.2% 贵州 10.4%
黑龙江 2 0.8% 云南 4 1.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综观《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基本做到了全面客观的呈现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同时,《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创业周刊”中报道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多,忽视了创业过程中困难的报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的就业报道切忌片面化
同样的报道内容,如果有了辩证的报道艺术就能起到不同的报道效果。比如报道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如果只渲染应聘之艰难,就会给受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媒体同时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形势的分析,那么这样的组合报道就更具有服务性。再如《中国青年报》开辟了专门的创业周刊,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但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劣势,比如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很低,创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等。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要搭建起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桥梁
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媒体要客观准确的反映就业市场的状况。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也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媒体应尽可能全面的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面对仍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需要全面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可以搭建毕业生与社会的桥梁,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支持以及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