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8: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探索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适时“问”,引起审美趣味,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受到意外和新鲜,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呢?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时都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歌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歌,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它!”这位教师将导入设计的非常自然,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使学生视觉、听觉获得美感,情感想象获得审美喜悦,又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然后适时的提问,激起探索兴趣,形成探索动机,最终使学生懂得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并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里。
二、引导“玩”,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判趣味是狭窄的。但适合这一年龄段的歌曲教材共同特点是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等。许多教师针对这一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训练;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教学活动……总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他们通过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我在进行《粉刷匠》这一课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玩”的乐趣与意义:《粉刷匠》是一首极富有儿童情绪,而且朗朗上口的儿歌。我在这一课教学中,用“开心”和“生气”两个形象各异的小纸偶为线索进行了对歌曲的感受、体现和创作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当进行到歌表演和创作这一环节时,并不是使学生通过肢体做简单的律动,这只是停留在了较为浅薄的层次,而应引导学生在这样浓厚的表演氛围中进行更深的探究,从中得到更深的道理。所以学生学会基本的“粉刷房屋的本领”后,①我扮成“开心”说:“同学们,你们都是勤劳的好学生!下面就让我们分工合作,把房屋彻底地粉刷一遍,让它更漂亮!好吗?”②接着大伙开始分头商量什么干;③这时教师引导:“谁来帮着粉刷窗户?”……“还有地面”……一下子同学们又活跃起来!通过这一次“刷房子”的劳动体验,学生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并懂得了“劳动最光荣”;④最后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巧用“cai”,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已逐渐普及,其教学优势也被人们认同。巧用“cai”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指导操作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如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并联想而成的。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的主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音的高低》教学中,一般会准备许多像玻璃杯、碗碟、易拉罐、筷子、可乐瓶、装沙子的塑料袋等这样的物品,然后让他们学想一想,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不施是个好方法,但我这有一件更出色的物品,你一定会选择它,它就是flash《怪味生日歌》!下面对这则“动漫”作简易介绍:8只大小不同的熊猫,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演奏方式庆祝朋友的生日。
请用鼠标点击右下方的“tv”图标可以完整播放。而当鼠标经过每一只熊猫稍加停顿时可单独播放每只熊猫发出的单音。由于作品的设计别有匠心,所以引入教学也就别有风趣。此作品可以在介绍乐器音色(乐器体积大小导致音高不同)或者乐队人员分工合作时趣味引入。(如图)随着多媒体电脑的迅速普及,它在音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的另一项技术——midi(musialinstrumentalinterface乐器的数字化接口,它包括:合成器、电脑音乐软件、音源、电脑、midi连线、调音台、数码录音机等周边设备)也加入到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行列。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与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结合,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试想,当学生已能够通过电脑摆弄mp3时,他们愿意坐在教室再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单一讲授吗?电脑音乐的加入,不但能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通过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且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得以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总之,作为教师一方面在加强知识和先进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探究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资料:
网上资料:《音乐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行探索》刘黎君
《小学低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陈安怡
纳西古乐是纳西族文化形态当下存在的重要载体,是纳西族重要的文化体现。从现代大众的视野重新审视纳西古乐,其有曲目老、乐器老、乐人老三个主要特点。
曲目老。纳西古乐中的很多曲目依旧沿用唐宋曲牌的音乐样式,从音乐脉络可以看出,部分音乐的唱腔来源于晚唐时期的道教音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纳西古乐实际上是明清时期逐渐从四川、南京、北京等地传入的洞经音乐。是专门为祭祀文昌帝君服务的道教祭祀音乐。
器乐老。纳西古乐所演奏的乐器均为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更有在其他地方早已失传的乐器在进行演奏,其中曲项琵琶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有人把这种乐器称之为纳西琵琶。纳西古乐的演奏乐器,无论是器乐的形态和制作工艺,还是乐器演奏方法均为最古老的,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研究价值。
乐人老。当下演奏纳西古乐的大部分人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目前能系统掌握纳西古乐演奏技法和曲目的几乎都是老人家,老乐人的表演也让传统的纳西古乐变的更古老。当然,近年来随着旅游发展也有部分年轻人加入到纳西古乐的传承队伍。
二、丽江本土流行音乐现状
随着社会变迁和丽江旅游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音乐环境,外来音乐人和本土音乐人从本土音乐中吸取养分,近年来创作出了一批丽江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收到音乐界和丽江人民的好评,传唱度也很高。如歌手土土的《醉了丽江》 和金甲劲松的《月亮花》,再有《美丽丽江》、《净土》等现代本土流行音乐令人眼前一亮,音乐创作突破传统的音乐审美,从民族审美的角度诠释地方民族音乐。
从表面上看,当下丽江整个音乐创作环境是非常好的,本土音乐人不断的致力于地方民族音乐的创作,另外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外来音乐人来到丽江,大量的音乐形式也涌入丽江,使得丽江的音乐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丽江都被接纳,一方面多元化的音乐生态环境让音乐创作有了较好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多元化的音乐也不乏俗气的音乐形态在影响着丽江音乐文化生态及丽江音乐文化形象。
当下丽江本土音乐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民族观念的保守,在音乐的演唱和创作中,不能站在较高的视野来进行,更多的是原生音乐的翻唱和改变,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创作和变现;再者外来的流行音乐的好坏不一,多样的音乐样式让本土流行音乐创作和变现要么不敢吸收要么吸收到了很多劣质东西。其次是在本土音乐创作中过于强调民族音乐的源文化,没有考虑音乐趋同化的现状。对于本土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更多的翻唱和再现,而非真真的调研创作,更多的是东拼西凑,导致很多本土音乐成为特产被好奇观摩而非真正的音乐传播。
三、纳西古乐的本土流行音樂实践
丽江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成为了助推丽江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原本相对封闭的民族民间艺术正在被运用、被传播,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中被运用,越来越多的开始从旅游的视角关注民间音乐,丽江纳西古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运用而推向大众,成为旅游世界的中消费文化。但是,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视野下呈现在市场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民族民间音乐,另一方面,也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影响,就纳西古乐来说,原本的纳西古乐的很多传统元素被弱化,被更多的现代流行音乐符号所代替,对民族民间的音乐保护和正向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
纳西古乐作为丽江传统的民间音乐,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尊重音乐本身,更多的从文化内涵中深挖,创作有底蕴的纳西风格的现代音乐。但是当下的丽江的音乐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音乐环境,作为世界的丽江,大量的国际音乐元素在冲击着丽江的音乐市场,特别是以丽江酒吧为代表的音乐,成为外界感受音乐文化的重要的内容,忽视了传统的纳西文化音乐,这个是现象是严重的影响到纳西古乐作为丽江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虽然当下已有一部分音乐人和文化人士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也创作和表现的一些作品,但是面对这个庞大的旅游市场和已经成形的丽江音乐文化,要改变当下民族音乐真正在现代音乐中有一席之地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过程。
四、古乐元素的现代音乐创作探索
丽江本土乃至社会各界的音乐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创新纳西古乐,希望其能够成为被消费的现代旅游产品,希望以大众审美的要求来发掘现代纳西古乐。对于纳西古乐的现代音乐创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一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进行音乐的创作。艺术的创作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再造过程,而非简单的符号组合,对于音乐来说也仅仅只是音乐的拼凑。对于纳西古古乐的创作,应该是从深层的文化进行发掘,进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多方面的结合,从文化中找符号进行创作,而非从形态上找符号,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现代民族音乐。
二是打造丽江本土自己的表演团队。作为本土文化典型代表的纳西古乐的表演,需要本土情怀的投入,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是有助于古语的表现的,这对于创作的古乐现代音乐也是一样的,对纳西文化熟悉的人进行古乐现代音乐的表演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需要打造丽江本土的表演团队。
三是打造、创建学术型的音乐监督(评论)队伍,音乐的建设和发展是离不开的音乐理论的支撑的。能建设一支具备本土文化知识的音乐评论队伍,或者说是音乐理论监制队伍,对于丽江民族音乐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对于纳西古语的创新和发展也是需要有一个本土的音乐监制团队进行评论和引导,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音乐作品呈现。
关键词:《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1303
一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有位专家谈到姓名与人一生的关系问题,他谈到好的名字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好处。我有同感。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刚刚在自学音乐学的阶段,到安徽省图书馆去查阅音乐刊物,而那里只有两种刊物——《人民音乐》和《音乐探索》。如今我猜想,那时,那里负责订阅杂志的人士,在查看订阅目录时,一定觉得《人民音乐》是属于广大人民的刊物,应该订阅;而《音乐探索》一定是对音乐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与探索的刊物,更应该订阅,就订这两份杂志吧。所以,刊物的名称对人们的感官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再如,有一天,我正在《黄钟》编辑部忙碌,一位作者打来电话询问投稿之事,谈话之余她突然问道:“你们刊物叫《黄钟》,怎么怪里怪气的?是什么意思?”我一时语塞。停顿一会,我试探着问:“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黄钟”?“她坦率地回答:“真的不知!”她的回答令我深思:在1987年,武汉音乐学院创办学报时,学院领导与专家考虑将中国古代十二律第一位的“黄钟”作为学报的名称,其隐喻为要将学报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刊物,但是,可能没有考虑到一些学术水平不是很高的人士的理解力吧?!
二
在我国,音乐类刊物的名称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直接以学校的名称为刊物名,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其二,较为直接地阐明刊物的性质,如《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其三,赋予新的寓意与内涵,如《天籁》《乐府新声》《黄钟》等。《音乐探索》属于第二类,直接阐明了是一本对音乐进行不断学术探索的刊物。其名称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因此,也正如前所述,安徽省图书馆毅然地接纳了她。
我与《音乐探索》发生联系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头一年。那一年的年初,我写出文章《对“百花潭铜壶”嵌错图象中乐舞文化的再认识》,由于“百花潭铜壶”是发掘于成都的文物,我便将文章邮寄给了位于成都的《音乐探索》。不想很快,《音乐探索》就在1990年的第2期刊登了该文。这使我万分欣喜,也大大鼓励了当时还是音乐学“新手”的我,使我对音乐学研究有了更积极的动力。
自那以后,我总是关注着这个培养着我、有很好名称的刊物。我常常仔细地观察其办刊特征,关注其学术动向。她刊登的一些文章,使我汲取到许多的学术营养,并常常成为我写作的“范文”。特别是在我2002年之初接手《黄钟》副主编的工作时,更在编辑工作中,常常翻阅《音乐探索》,从中寻找办刊灵感,学习其编辑工作的经验。
三
在编辑工作之余,我持续关注着《音乐探索》这一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型的音乐期刊,还曾对《音乐探索》2000~2007年间的栏目发文量进行过统计①,发现其有四个常设栏目:“技能技法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作曲理论”。这四个栏目发文量之和,大约占其总发文量的3/4。我想,这些栏目可能是《音乐探索》编辑们的偏爱吧,这也因此构成了《音乐探索》的办刊特色。此外,《音乐探索》中“音乐美学”“音乐史研究”“音乐文献学”三个栏目也非常有特色,虽然其发文数量所占比重不算大,但其所发文章的理论含量是《音乐探索》质量的至关重要的保证。就我个人而言,尤为喜好其中的“音乐文献学”栏目,我常常阅读这类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这类文章具有跨学科的非凡意义,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对交叉学科的关注,以及对音乐文献学在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与其他刊物相比,《音乐探索》还有“特稿”“专稿”“随笔”“音乐评论”“书评”“研究生大学生论文选”等栏目,这也许是《音乐探索》办刊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吧。
四
我发现,《音乐探索》发表的文章,无论在选题上,还是栏目安排上,都有一定的设计,特别是在近几年刊物栏目文章的发表中,重视对某一理论课题的深入探究,我以为,这对《音乐探索》理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学术支撑作用。
我常常感叹,《音乐探索》尤其重视“技能技法研究”栏目,其发文量始终占据第一位,内容包括“外国乐器演奏”(如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等等乐器及乐曲的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包括对我国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乐器与乐曲的演奏技术与乐曲处理)、“声乐演唱”(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等的研究。这个栏目不局限于对传统器乐(乐器)、声乐的技能技法的研究上,许多论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还上升到了音乐思维、音乐美学的高度。实际上,有些文章已远远超出单纯技能与技法的研究范畴,而进入到了跨学科的论述之中,这也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在努力打破单纯演奏、演唱技能技法的束缚,而具有跨越的编辑思维。
《音乐探索》的“民族民间音乐”栏目的总发文量不是很多,但近些年其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就其文章质量而言,它也是令人瞩目的重要栏目之一,其选题涉及古谱学、各少数民族音乐、古代调式、中国音乐的结构、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等。它尤为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如对土族、撒拉族、傣族、白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的研究,并上升到音乐与民族或民俗的关系问题。其涉及领域之宽广、内容之新颖,常常使人耳目一新。可见,《音乐探索》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关注,表现出编辑对文化多元性的重视,大大促进了《音乐探索》的选题与发文内容的多样性。
《音乐探索》“作曲理论”这一栏目近年来的发文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体现出当今编辑对此栏目的重视。从刊物的作者简介上看,该栏目的许多作者均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这也反映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显示出其在教学相长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类论文内容涉及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写作、调式理论、作品研究、节奏研究、音乐流派等等,有些论述还具有开创意义。这些文章的刊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对作曲技术前沿理论问题的热心关注。
五
我一直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决定各地域的音乐文化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地域的音乐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各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及地域文化状态。”②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音乐刊物之一,《音乐探索》理所应当地关注着这一地区的音乐发展,以及在历史上起到重要贡献的音乐家与音乐事件。
王光祈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学家之一,对我国的音乐学研究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音乐探索》对这位四川籍的音乐学领军人物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2003年,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这位音乐学的先驱人物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后,《音乐探索》便设立了“纪念王光祈先生诞辰110周年”栏目,不仅对会议进行了大幅度的报道,也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不仅如此,《音乐探索》在此前此后常常刊登许多关于王光祈研究的学术论文。可以说,在全国,在王光祈研究论文的发表方面,《音乐探索》表现得最为突出。
蜀派古琴亦称川派古琴,是形成于清代的我国古琴的主要流派之一。此琴派的主要艺术风格为躁急奔放、气势宏伟。创始人为琴家张合修,近代川派琴家代表人物有张孔山、杨紫冬、李子昭、吴浸阳、龙琴舫、顾玉成、顾梅羹、查阜西、喻绍泽等人。这一琴派的重要琴学著作有《天闻阁琴谱》《百瓶斋琴谱》等,代表琴曲为《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庵咒》等,其中又以《流水》《醉渔唱晚》等曲最为流行,尤为受到琴界的重视。在蜀派古琴研究方面,《音乐探索》发表过许多研究文章,尤其是在2003年,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蜀派古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后,即设立了纪念喻绍泽先生的专题栏目,显示出其对蜀派古琴及其名家的重视。
凡此种种,都体现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对本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视。我以为,一本刊物就应该特别重视自己区域的音乐文化,如果连自己都不关心本区域的音乐文化,那还能寄托别人去关心吗?!
六
《音乐探索》充满了灵秀之气,透露出蜀地文化清新灵秀的气质。就直观而言,这体现在其采用了别出心裁的异形本的16开设计上,并有着鲜艳的封面、绚丽的摄影图案,以及重要文章题目的封面提示。其开本及封面的装帧设计的独特性,可说是其非凡气质的重要标志。
综观《音乐探索》30年的办刊历程,正是由于其历届编辑们的不懈努力,使刊物办得越来越充满了朝气、灵气和虎虎的生气。它那不断攀升的学术质量,得到了学界的好评与肯定,故而在2007年底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行列,2010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在2011—2012年度中,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这是对《音乐探索》编辑们的最大褒奖。
作为编辑同行的我,为《音乐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音乐探索》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发展着,她鞭策着同为音乐期刊从业者的我,促使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素质,否则便会落后!
注释: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安排极为紧凑,主要包含:六场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专题讲座,分别由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和金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和贾国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甘璧华教授、叶国辉教授主讲;三场参会论文的交流与座谈(论坛共征集到30篇参会论文并印发了供交流学习的论文集);入选论文作者宣讲与评奖;两场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当代作品音乐会。
三位理论家和三位作曲家的六场专题讲座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我国当代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在和声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深入思考。樊祖荫教授的讲座《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调扩张技法研究》结合中国当代作品的创作实践,系统阐述了“调性扩张”这一现代调性与调关系的新概念,并对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运用五声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及其特征进行了论述;刘康华教授的讲座《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术特征》则对新音乐作品中在对“和音”和“音组”等现代和声语汇个性化运用中形成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以较有代表性的新音乐作品为例进行了分析与阐释;甘璧华教授的讲座《音粒子、音线、音块及其“对位效应”》探讨了这些既有别于传统和声、又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现代和声语汇在中国现代作曲家作品中的应用,并试图从全新的分析方法透析现代和声。
金湘教授、贾国平教授和叶国辉教授分别从自身创作出发,阐述了其独有的和声风格与创作思维。金湘教授对于内心音响的重视和“五度复合音程体系”的理论给与会者极大的思考,其富于艺术激情与人文关怀的理想主义创作观念也引起了极大的共鸣与感动;贾国平教授则通过对自己的作品《梅》和《翔舞于无极之野》的讲解,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习惯思维与序列主义等西方现代技法相结合带给创作的可能性与广泛空间。叶国辉教授的讲座《感知和声》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跨越了繁复的技术屏障,将作品中深邃的音响存在形式与人的感性直觉相对,体现了对音乐本体、作曲技术与主观认知的深入思索。
通过专家委员会公开投票选出的6篇获奖论文则代表了我国当今中青年音乐理论工作者在和声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与学术倾向。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童颖的论文《融古今于一炉――中国版〈大地之歌〉的音高结构研究》以对叶小纲作品《大地之歌》音高素材及其特征的精彩分析获得了一等奖;华南师大音乐学院教师魏扬博士的论文《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和福建师范大学李向京教授的论文《简练形态下的复杂理念――从瞿小松作品和声形态看其创作思维与美学观》分别对这两位当代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创作中最具个人特质的和声技法及其美学背景进行了深入阐发与透视,共同获得了二等奖;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刘晓江博士的论文《江文也早期钢琴作品的调域分析》、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孙志鸿博士的论文《贾国平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中的线化和声研究》、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娟的论文《核心音集在音乐构成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罗忠的作品〈暗香〉为例》分别从独特的视角,对江文也、罗忠、贾国平等三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代表性作品的音高思维及和声语汇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共同获得了三等奖。
此外,在参会论文的交流与座谈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具有理论思维、又与创作实践密切关联的优秀成果。如沈阳音乐学院王进的论文《论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西安音乐学院冯勇的论文《论音级集合[4―23]“和声张力”的特殊性》、首都师范大学肖武雄的论文《第二交响乐〈台风〉中的和弦设计》、汪恋昕的论文《大提琴协奏曲〈黎明〉的音高组织手法》、武汉音乐学院黄瑾的论文《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家技法结合的成功探索――朱践耳〈黔岭素描〉及〈纳西一奇〉之和声研究》、左云端的论文《线性思维下的动力与色彩――鲍元恺〈炎黄风情〉和声的深层结构》等,都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分析视角与理论工具关注了我国新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与风格的关系及其与中国民间音乐、美学传统及当代文化背景的关联。
两场精彩的当代作品音乐会展现了我国作曲家近年来在钢琴音乐和室内乐方面的成就,为论坛增色不少。在“中国当代钢琴作品音乐会”上,青年钢琴家陈洁]绎了陆培的《遥谣》、金湘的《黑与红》、朱践耳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杨立青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周龙的《钢琴锣》、陈其钢的《京剧瞬间》、陈怡的《八板》等优秀当代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跨度极大――从“”前直至近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几代中国作曲家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作曲技术、音乐观念和美学思想的]进。作为闭幕式的“中国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代中青年作曲家的创新与突破,这些作品有的尝试挖掘中国民族乐器的室内乐表现力(如许舒亚的《In Nomine (题献)II》、陈牧声的《品・相》、郭文景的《竹枝调》),有的则试图在西方室内乐组合的形式中彰显当代性、民间性与中国性的辉映(如沈叶的《音诗》、秦文琛的《太阳的影子VII》、叶国辉的《徒歌》、温德青的《痕迹III》),这些作品对]奏者构成了巨大的技术与理解的挑战,其完美的]绎也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家一流的室内乐表]水平。最后,为纪念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对和声研究与教学贡献巨大的桑桐先生,音乐会还专门献]了桑先生在1947年创作的小提琴与钢琴的《夜景》,这部我国最早的无调性作品是中国新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聆听这一作品使我们在缅怀先哲之时,备感前路修远,还需努力。
论文摘要:本文在阐述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写作音乐论文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以及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和帮助问题,以期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在社会大环境和培养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多数音乐专业院校中存在着注重音乐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轻视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加之在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训练,从而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和音乐表演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的音乐表演难以具有深刻的内涵,而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有什么样的意义、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乐表演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与写作等,都是笔者认为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
音乐研究与音乐表演均表现为一种以音乐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区别主要体现在创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音乐表演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演奏或演唱;音乐研究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语言和文字。两者之间相互推动和补充。因此,音乐研究能够促进音乐表演,对表演专业具体化的细节研究能够直接指导表演实践。
音乐研究从学科意义上讲,即音乐学,它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其研究对象正是音乐及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乐表演则既是一种再现的艺术,即它忠实地传达和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即它要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并由此富于音乐新的生命。因此,音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音乐表演的技能,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而且还要具备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解释和表现的能力;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要站在当今时代的立场上,运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对音乐作品的意义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填充和丰富它的内涵【sup】[2]【/sup】。
钢琴演奏家、理论家尤金乌德在《思考与演奏-对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一书中谈到:“对于音乐学理论,今天的表演艺术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见,当今的表演艺术家对于音乐学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纪演奏观念的改变。20世纪的演奏观念受到同一时期音乐学研究大发展的影响,崇尚二度创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础是种种历史的、结构的和风格的音乐学研究成果。这些对于种种音乐学研究成果的认知、理解以及在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被称为乐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名词,与乐感(music feeling)和乐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称表演艺术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纪教学观念的改变。20世纪讲究表演诠释必须基于对音乐文本的分析,而音乐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乐智。这是使得教学由口传心授向乐智的培养转变。教学逐渐从模仿过程变为揭秘的过程,即从谜面(谱面)通过乐智(音乐理论)走向谜底(音乐复原)的过程。
二、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
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音乐科研成果的论文,也可把表达音乐研究成果的论文称为音乐科研论文、音乐研究论文等等【sup】[3]【/sup】。作为音乐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既是对音乐研究成果的描述与记录,又是人们进行音乐学术交流的工具。
音乐表演专业写作类别,主要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和音乐教研论文。音乐表演论文是指表达声乐或器乐表演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更重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既是研究对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总结,又是对表演科学的理性认识与深层把握。音乐教研论文是教师对音乐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研究,表达音乐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从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笔者从事小提琴专业教学已有九年,结合自己写作专业论文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论文写作对自己演奏与教学的帮助与作用。
首先,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可以调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来探讨某些音乐现象和问题。同时,我们还会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所写题目的研究现状,掌握最新研究动向,从而对论题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体系化、系统化。这样就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力、思考力、分析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写作学术论文能培养和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术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我们的教学予演奏示范与科学表述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理论修养和学术修养。 转贴于
再次,音乐论文是进行音乐学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音乐学术交流、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音乐会、研讨会、录音、录像等,然而音乐学术论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为它是传递、储存信息的良好载体,是国内、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这种交流与传播不仅能提高音乐研究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广泛的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
最后,音乐论文写作的过程,能使我们主动建立学术意识,培养科学钻研的态度,并且逐渐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三、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
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应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运用已有的音乐学研究成果,对作曲家开展纵向、横向、原点比较。纵向比较即对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曲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寻找出他们间的影响、联系与传承;横向比较即对同时代、同国籍、同流派作曲家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原点比较即对一个作曲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作品的比较,既寻找联系,也寻究差异,从而使我们在把握作品音乐风格方面有所建树。
其次,对音乐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以手稿为基础,对作品进行不同版本的研究与分析,并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录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在演奏方法与风格诠释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再次,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将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研予教学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以灵感驱动,二者互相推动,相辅相成。因此,对已有的专业论著及同行发表的论文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主观的思考与探索,不断将教学方法的积累升华为教学理论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
综上,音乐论文是储存、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它不仅能广泛传播和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们从中汲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中,进行音乐论文写作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音乐不是技术,而是文化。我们只有在音乐研究中不断前进,才能使我们超越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音乐表演与学术境界,从而让自己的音乐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释
[1] 廖乃雄、罗传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学”词条.
[2] 张 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
[3] 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
参考文献
一、检索情况
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全文检索,相关的科研研究性的文献共有1589篇,其中期刊类714 篇 、学位论文有575篇、会议14篇、报纸62篇。以“社区音乐教育”主题搜索到157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篇名搜索到116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关键词搜索到45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主题搜索到84篇文章。
二、检索分析
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全文搜索,搜索结果数量不是很多,尤其是硕博论文非常少。所以笔者接下来所分析的文章是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主题搜索的硕博士论文结果。
与本文研究方向相似的文章有18篇,研究社区音乐教育的文章并不多,与西安地区相关的社区音乐教育的文献是没有的。总体来说,社区音乐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还是很薄弱。
通过与文献论文的比较,与笔者论文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不同。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自发性为主,作为社会音乐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本学科的研究中还相对比较薄弱,对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缺乏科学可行的理论指导。笔者论题立足社区音乐教育实际,以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托,以开发实践方案为主要目的,旨在推动相关研究和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是以曲江新区社区音乐教育为例,通过采用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了解社区所设立的针对小区居民的音乐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及设施、场地等。提出了笔者对这一现状的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使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和优质化。
(二)研究方法不同。笔者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和调研。积极收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文献,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使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相互对应,相互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对社区音乐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研究。并且积极参加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
(三)达到的目的不同。笔者研究的新区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居民素质相对较高,音乐教育活动可开发性强。再加上笔者多次调查和参加过社区的音乐教育活动。且因社区音乐教育开展不均衡,条件不达标,业主与开发商、物业沟通不足所造成的业主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状。故需结合实际调研活动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社会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提出社区音乐教育推广的基本思路。开发社区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结合高等音乐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校、区共建音乐教育活动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胡中立.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研究――基于上海部分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调查.[D].上海音乐学院 硕士.2012年
[2]宋艳玲.社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
[3]徐璐.北京市海淀区社区音乐多元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2014年
[4]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
[5]龚娜.音乐在构建社区文化中的多维度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11年
[6]王Z .西安社会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2014年
[7]马达.许冰.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2
[8]金世余.马达.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9]宋艳玲.马达.社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08/03
[10]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1/04
一、研究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
3、组织音乐剧校社团的同学们排练和演出,录制优秀儿童音乐剧光盘。
关键词: “2010年全国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 音乐美学研究 新维度
一、前言
音乐美学的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自19世纪20年代萧友梅开创音乐教育事业及对音乐的大力推广,中国有了专门的音乐院校、音乐教科书和音乐论著。青主的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的问世,开创了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的先河。近年来,音乐美学的研究论域涉及许多方面,诸如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的存在方式、自律论与他律论、音心对映论、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等,为创建中国音乐美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成长,音乐美学的研究在我国正向更广阔、更深入、更全面的维度和视野发展。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全国音乐美学会议,更是有力地推动了音乐美学研究的发展进程,而与此相关的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对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和音乐美学年会的举办,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11月19―20日,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举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2010年全国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各兄弟院校音乐美学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们。
2010年11月19日上午,开幕式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会议由宋瑾主持,张前、韩锺恩、罗艺峰、邢维凯、冯长春、刘承华、杨和平分别向大会致辞,并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进行了概括性发言。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会议在分会场就音乐美学课程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讨。20日下午,会议在分会场进行“自由论坛”研讨活动,由杨和平主持,罗艺峰、邢维凯、韩锺恩等各与会代表就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将研讨推向了。研讨结束后,会长韩锺恩做了总结性发言,对学科建设问题提出了设想,并对2011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音乐美学年会提出了会议论题和任务。在热烈的学术争鸣,以对下一次音乐美学会议和音乐美学发展的期待中,大会胜利闭幕。
二、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
对于高等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相关院系的音乐美学学科的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是这次会议论题的重中之重。张前教授对于目前音乐美学教材提出了十五个需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包含在几个大的框架之内:关于音乐本体的问题、音乐的功能和价值问题、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概念和关系问题、对现有概论性的音乐美学教材的讨论。韩锺恩教授在19日上午开幕式上,对其向大会提交的《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与教学问题讨论》论文纲要做了解释性发言,分别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案、个案分析、学科关切等七个焦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上海音乐学院的杨婧博士代为宣读其导师杨燕迪教授提交的论文《中国音乐美学教学问题讨论之我见》,其中针对普通的音乐系科学生、音乐学专业本科生、音乐美学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以及音乐美学研究生的培养与选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和看法。罗艺峰教授就“音乐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来自于学科性质”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冯长春教授关于高师音乐美学教学提出了几点感想,认为音乐美学教学中师范性的突出,重点在于对音乐美育理论的讲解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施从具体问题开始到一般原理结束这个基本策略;避免把音乐美学课开设成音乐欣赏课;希望编纂更富针对性的教材。刘承华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的教学应以理论思维和阐释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从知识性陈述转向学理性呈现,在授课时应注意强化问题意识、展示逻辑张力,以及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杨和平教授针对目前音乐美学教材与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及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认为音乐美学教学必须基于经验而超于经验又最终回到经验,必须以强化学科特性为己任,必须建立在人的音响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并强调主次轻重难易的层次。宋瑾教授以音乐美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音乐的美学”为出发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需要的人才,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学理的知和亲历的知,音乐美学的发展,应朝着多元并置的方向,依靠集体的力量,鼓励学生开拓音乐美学的领域,将视野扩展到世界音乐的广大领域。罗小平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程应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有自己编写的教材,能够因材施教,并将其作为这一课程的特色及最终追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彭永启教授以音乐美学课的实际教学及历史意义为出发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音乐美学的教学应该从观念上升到史论,从史论角度出发会更加切合实际。马卫星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推进了教育消费;应进一步探索针对大专、本科及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音乐美学应加入哲学关切。
杨易禾教授就课程教学及音乐美学的一些基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对于音乐美学课来说,教学对象是很重要的;音乐美学抽象思辨的属性,应该充分运用到表演美学中去;音乐美学课要保持贵族风格吗?临响是体验还是直观?音乐美学一定要形而下还是形而上?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参与研讨的代表们更深的思索与更热烈的反应。黄汉华教授认为目前的音乐美学教材种类繁多,编写杂乱,不能适应音乐美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于音乐美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建议编写出一本更加实用的教材。叶明春教授主张音乐美学应回到感性学;音乐美学课程在教学理念问题上某些题例表述不够简明。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立足本土,谈音乐美学学科如何与少数民族特色结合起来,在其独特的文化生态视野下认知与解构音乐美学教学的“方言”。
中央音乐学院何宽钊在其发言中讲道,法国是从初中就开设哲学课的,建议国内的音乐美学课也可以开始得更早些,且应从其他学科吸收资源;并提出问题:音乐美学究竟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音乐美学的任务是什么?等等。四川音乐学院陈思关于本科《音乐欣赏》教学中主体性建构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学生主体性建构中,首先要树立敏感意识;培养合理联想的能力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增强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能力,等等。武汉音乐学院汪申申关于开设音乐表演美学课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作曲专业应开设音乐美学基础课,并在其研究生招生时加入中西方音乐史的基础知识考核。陈新坤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应结合音乐作品的听赏,且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听不同的版本。周雪丰教授就音乐美学本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建议编写音乐美学科目的词条,以方便教学与研究。
四川音乐学院何弦则从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谈其课程所涉及的音乐美学的教学,认为音乐美学的教学对于学生是一种引导,而不是规定;并对音乐美学的生存方式提出质疑。西安音乐学院苏小龙结合课程目标,就如何使音乐美学课生动起来侃侃而谈,并对涉及音乐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音乐美学即美的音乐的学问和音乐的美的学问。
三、研究生的培养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各与会代表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讨论的热点。张前教授在会议发言及其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关于音乐美学教材编写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的一些回顾与反思》中,重点谈到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指导问题。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其关键问题在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和熟悉,且有一定积累并具有创新意义的题目,同时还要考虑与选题相关的文献的条件。通过学位论文的写作,既要使研究生学会如何写学术论文,又要锻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为论文确定题目后,进一步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材料的比较鉴别、辨别真伪及确定重点,最好编排出与题目相关的文献目录,并在头脑中时时构思写作提纲。进入论文写作时,应集中思想、精力、时间,进入写作状态,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将搜集到的资料上升为理论,并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与琢磨。最后谈到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应注意写好论文摘要、确定关键词、列好论文目次、注释及参考文献。张前教授所谈到的上述方法和意见,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邢维凯教授在会议发言及其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提纲《学术共同体在研究生论文选题与指导中的作用》中,总结了几点目前研究生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诸如导师研究领域对学生选题范围的限制、导师指导经验的不足、师生配比不均所导致的问题等,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与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学术思维定式有关。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思路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刘鸿模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了音乐美学方向研究生的入门教育问题,从分析近年来研究生新生的特点入手,进而指出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应明确学科性质、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目标,摒弃学生考研的功利目的,引导学生读书,通过读书培养对本学科的兴趣,并在读书的同时,安排写作与学术研究的任务,在此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刘鸿模教授还指出要注重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抄袭现象,凡是引用别人的文章内容,必须加以注释。罗艺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在研究生教学中应注意三个问题,即问题意识、材料功夫、写作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对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吉林艺术学院的孙佳宾教授在其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培养研究生的几点体会》中指出,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围绕专业方向,建立合理的结构化知识,拓宽知识结构体系;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开展问题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形成对相关问题的重新认识。
四、相关问题之“自由论坛”
在11月20日下午的自由论坛研讨活动中,各与会代表就音乐美学学科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及研究生的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踊跃的发言。罗艺峰教授就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与学生用书应分开;主张在韩锺恩会长主持下编写音乐美学关键词辞典,等等。韩锺恩教授就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诸如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的情况,考虑本科取消音乐美学基础课。此话题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中投进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众多不同的声音纷至沓来,其中反对者居多。马卫星教授认为,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不应取消音乐美学基础课,这一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拓宽就业渠道。黄汉华教授认为应该让本科生接受音乐美学基础教育,而不应使之成为贵族专业。刘鸿模教授认为,本科音乐美学基础课的设置是有必要的,同意杨燕迪教授提出的“音乐学专业的本科,《音乐美学概论》应是必修课”的意见。叶明春教授支持马卫星教授的看法,认为在本科生的教育中应保留音乐美学基础课,并且最好豪华版的与简明的通史性质的教材各一套,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何宽钊则就音乐美学研究方向的学生为何读书或者如何读书展开话题,认为这是比如何教学更重要的一个问题,主张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读书,要有一种探索追问的欲望。罗小平教授针对这个话题作出回应:认为要使学生有问题,必须老师先有问题。张前教授深感此次研讨交流的激烈与各参会代表的热情,以及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提出:下一届音乐美学年会仍旧以此为中心议题,希望各参会代表根据各自学校不同的情况编写讲义,并做汇报;研究生表演类专业可以考虑开设音乐表演美学。
论文摘要: 本文以学界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对该地区白族音乐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一、研究现状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着《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着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