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6 18:4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

第1篇

Derek是外语专业大四的学生,正着手写毕业论文,需要查找大量的英文资料。可他发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不能直接访

>> 互联网的自由与隔阂 “自由”的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的边界与自由 “互联网+”让城市更智慧 互联网让兼职更容易 互联网让“人群”更孤独 访问互联网NAT配置项目综合实训 企业互联网访问安全管理与应用 互联网访问行为管理系统的研究 互联网+“善”,更简单or更复杂? 互联网让人恐慌,互联网也让人自由 互联网释放新闻信息传播自由权 互联网:一条自由流淌的河 规范互联网账号,明晰自由与边界 互联网自由和中国特色 “互联网+海南自由行”的发展研究 略论互联网监管与网络自由 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谁更吸引你 互联网更诚信还是更不诚信 对“互联网金融”应持更开放的态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启动SocksCap32软件后,进入“SocksCap设置”窗口,在“SOCKS服务器”栏中填入“127.0.0.1”,在“端口”栏中填人“9050”,在协议部分选择“SOCKS版本5”和“由远端解析所有域名”并点击确定。然后在桌面上创建SocksCap32程序的快捷方式,使用的时候,将应用程序的exe文件或快捷方式拖到SocksCap32的快捷方式图标上,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Tor访问网络了。

五、如何在局域网中使用Tor

如果本机在局域网中,未使用公共IP地址,那可能还需要进行以下设置。在开始菜单中找到Tor程序组,选择“Torrc”文档,可以看到该文档就是Tor服务器的设置文件。在“HttpProxy”和“HttpProxys'’两行中增加“(本机IP地址):2456”,2456是Tor软件访问目录服务器的端口;如果访问局域网还需要密码,则在“HttpProxyAuthentieator”和“HttpsProxyAuthenticator”两行中增加“(用户名):(密码)”。最后重启Tor服务就可以在局域网中使用Tor了。

第2篇

一、引言

2013年开启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其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众筹、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等,这对传统金融冲击很大。第三方支付的牌照更加规范第三方市场。大数据模式下的阿里金融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民营银行发放贷款,更是采用电商模式开启贷款时代。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链接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便利,众筹平台的腾空出世让创业者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化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自己的产品,利用互联网积极实现O2O模式经营。而P2P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型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小额贷款模式。究竟P2P网络借贷给中小企业甚至是国家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就P2P网络借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

世界第一家Zopa网贷平台的出现开始了互联网化的小额贷款历程,我国P2P网络借贷借鉴国外P2P平台模式应运而生。我国P2P网络借贷经历了试水到蓬勃发展的阶段。

(1)P2P网络借贷业务模式。我国从2007年正式开启了P2P网络借贷时代,主要的业务模式有纯中介、债权转让和担保三大模式。纯中介模式是真正的互联网化借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拍拍贷出借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个人消费和企业经营,占比达到80%以上。拍拍贷的发展受网络借贷信用的限制,因而拍拍贷不再是纯粹的线上模式。在经营过程中引入社会因素审核客户,也会采用与一些机构合作发放贷款。人人贷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中实地认证标高达80%以上,比信用认证标多近75%的比例。债权转让的宜信模式让P2P网络借贷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债权期限和金额的拆分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分散风险。同时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吸引更多的客户,销售难度降低许多。然而投资者的风险有所减少,但平台跑路事件的频发,让投资者心慌。第三方担保和平台担保模式的出现实现了P2P网络借贷的3.0时代。陆金所属于平安集团旗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平安集团旗下担保公司给予投资者全额或部分担保。红岭创投则利用自身的平台资金为投资者担保。

(2)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截至2014年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高达1,575家。广东因地区优势以349家平台位居榜首。其贷款余额更是比2013年增长了287%,其中陆金所以贷款额95.1亿元排名第一。2014年全年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成交量2,528亿元,相比总成交量3,829亿元来说,2014年P2P网络借贷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据统计,P2P网络借贷的人均借款金额是40.12万元,借款金额最少3,000元。且大多数借款人集中在20~40岁之间。这可看出我国P2P网络借款主要服务人员是中低收入者。网络平台受欢迎在于低门槛、高效率、利率自定、平台中介、风险分散等特点。如2015年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几度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两年期定期存款也只有2.35%。如某投资者拥有10万元,银行一年期定期投资回报额为1,750元,而P2P网络借贷年化收益率按10%算,投资回报额可达10,000元。通常此类平台的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12%~18%之间,可见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巨大。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P2P网络借贷让中小企业看到了光明,融资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2014年的野蛮式增长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让人深思P2P网络平台是否是资金池,资金能否有保障。

(1)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最初P2P网络借贷平台归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管理,可该部门有自己需要管制的小额信贷机构。小额信贷机构填补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空白,对其的合理管制十分重要。小额信贷机构与P2P网络借贷都是小额贷款,但平台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有所欠缺。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规范P2P的发展,更是在2015年明确规定其归属银监会管理。银监会规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性,明确不得担保和做资金池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有人提议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颁发牌照经营。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2015年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两项意见,可见政府对P2P网络借贷发展的重视,但同时也可发现P2P的问题数量仍不少。且监管细则并未出台,行业协会的自律性也不强,政府亟须出台具体规定。

(2)贷款利率高。借款人和出借人均可通过P2P网站平台相关消息满足自身需求。很多人会认为线上的推广可节省相当大一部分成本,贷款利率相比线下的银行或是小额贷款公司应该要低。实际上,P2P网贷平台的利率高。平台的贷款利率平均在10%左右,但线上活动需承担担保,会收取管理费和担保费用。借款人的综合成本高达24%~30%,信用类贷款更是可能达到48%。2015年司法对民间借贷利率规定了24%和36%两个分界点。不超过24%利率,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率,超过36%的年化利率部分的利息属于无效,中间部分法院不做判决。这也无疑可以看出政府对P2P网络借贷高利率的认可。但中小微企业不能出现经营任何的不善,否则易有违约现象。目前部分P2P网贷平台的信用贷款的逾期率高达20%左右,小微信用贷款逾期率可能达到15%以上。

第3篇

首次回应跟父亲有关的提问

一些接触过朱云来的媒体记者说,朱云来有一条“铁律”,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曾在2014年互联网大会上三次拦访朱云来,其中一次甚至站在冷风中等了2个小时,可是仍未能“打动”朱云来,朱云来只是对这名记者说,“让你久等了”,并且明确告诉记者,他不会破例,不想有“接受采访”这个第一次。

由于从不接受采访,因此,除了在论坛等场合公开发表的演讲,媒体关于朱云来的报道很少,“即便遇到他(朱云来),他也是急着‘脱身’,回应个别问题时惜字如金,可是如金的这几个字往往非常重要,所以媒体也只能发点只言片语”,一位接触过朱云来的媒体记者说。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媒体就报道了朱云来的三段重要的“只言片语”。

其一是关于自己卸任后的“归宿”,这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10月从中金公司辞职后,就有评论人士称朱云来极有可能转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可是直到目前也没动静。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朱云来再度明确表示:“我个人并没有准备做任何事情,现在(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观察研究。”

其二是有关安邦独董问题,这更是一个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安邦保险提交给工商部门的工商注册资料中,从2004年10月至2014年9月,朱云来是安邦保险的董事之一。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朱云来明确表态:“(担任安邦董事)这个事情根本不存在,他们(安邦)一直没有(把我的名字从工商注册资料中)撤下来。”“我从没答应过(做安邦的董事)。”

其三就是父亲。当记者问他“88岁的父亲身体状况如何?”时,他回应说:“挺好,挺好。”

记者注意到,可查询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这是朱云来首次回应了跟父亲有关的提问。

儿时:捡了块破油毡布

挨了父亲耳光

1956年,与妻子劳安结婚。曾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说:“劳安在清华就读时,在校医院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女儿燕来;劳安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儿子云来。”

两人婚后不久,被错划为,劳安坚信没有错,没有与他“划清界线”。朱云来就在这样一个“”家中长大,而且还经常经受父亲的严厉教育。

2001年6月6日,来到清华大学,作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告别演讲时说:“我对儿女很严格,虽然他们没有上清华,但是身上有清华的精神。”

讲述了当年打儿子的经历:他(朱云来)还只有十来岁的时候,要在我们阳台上种菜,有一天,就捡了一块破破烂烂的油毡子放在阳台上,准备搁了土就可以种菜了。我一看见就跟他说,我们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随手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打他,也是最后一次打他。他跟我讲,他没有拿别人的东西,这块破油毡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当时很后悔打了他,但是也许是因为有点父亲的架子放不下来,我说:“那好,我不应该打你,但是我们要把这块油毡子送回去,不管它是别人的还是垃圾堆里的。”我就陪着他,把这块油毡子扔回垃圾堆上。

演讲中,透露出作为父亲的自豪:“他们(儿女)也很争气,后来我做上海市市长、副总理的时候,他们出去留学,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亲位居要职。他们依靠刷盘子、打工度过了他们的留学生活。现在都已经回到国内”。

择业是否受到了父亲影响?

正如所说,朱云来曾就读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后赴美国读书,199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气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芝加哥帝博大学会计硕士学位。

毕业后,朱云来并未从事过跟大气物理、气象有关的工作,而是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他曾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会计师,又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任投资顾问、高级副总裁。1998年,担任国务院总理后,他回国,进入中金公司。

朱云来“跨界”,从大气物理学转到会计学时,已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他的“跨界”选择以及后来的职业选择,是否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呢?对此,父子二人都未曾提过。不过,朱云来的姐姐朱燕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才在后来去国外转行做了金融,并开始接触学习银行管理。

跟朱云来相同,朱燕来也在金融领域工作。朱燕来说:“我们家家风还真是挺严格的,我父母一直比较强调做人的诚实正直,从小就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积极上进,有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中金时期:连他自己

是否姓朱也不讲

的家风到底有多严格呢?据媒体报道,在上海工作时,尽管身居市长位置,可他的外孙女每天都由其夫人踏自行车接送幼儿园。一天早晨突降暴雨,他的夫人依旧准备骑车送孩子。警卫出于安全考虑,用公车将小孩送去幼儿园。知道后,立即向市委行政处结清了汽油费。

据人民日报主管的《人民文摘》杂志报道,1998年,出任国务院总理后,曾经特意把儿女召集起来“训话”,“父亲如今当了总理,对你们来说不知是福是祸,你们要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这四个字的分量,在朱云来身上的表现之一就是他的低调。

据报道,朱云来进入中金公司初期是普通管理人员,努力保持谦和、低调,喜欢编写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细节的研究报告。有一年,中金向一家拥有70家子公司的某国有企业提供咨询,朱云来提交了500页的报告。走上中金CEO岗位后,朱云来更加低调。中金公司推出的5周年纪念刊物中,他是唯一没有刊出照片的高层。他的办公室也很简单,没有他和父亲的照片。

第4篇

一,中国社区银行的现存问题

(一)相关部门未能对社区银行进行有效监管

随着国际经济的融合和本土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银行开始布局社区银行战略,企图避开审批制度以达到扩张营业网点的目的。这就导致在营业过程中存在信用、操作、道德等底线被触碰的风险。虽然社区银行的设立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监管制度未能随之跟上,从而导致有效监管的强度被削弱、风险的可控性越来越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赵锡军副院长曾在一次采访种指出: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它不但为企业日常运转提供资金来源.还吸纳老百姓存款。因此他的运作不仅关乎着国家稳健的运行,还关乎民生问题。因此,银行的发展应把风险控制首当其冲,应该以合规为前提,稳健运行为主线的经营。根据银行的资金来源,90%的资金都出自于存款人,投资者只占10%,若不注意风险控制,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出了问题,最终要靠国家买单,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后果不堪设想①。

(二)社区银行特点未能有效发挥

现阶段,社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在这样的基础上衍生出的社区银行不能算是实际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其运行模式与传统的银行分支划分与运行相差无二,因此,只能称之为“准社区银行”或“社区银行的雏形”,相比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体系,我国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进步和很大的差距去弥补。而且某些商业银行开创社区银行的目的并非实现社区银行的内在价值,而是变相的通过社区银行来进行网点的扩张和另辟蹊径实现圈地的目的。因此,并未深层的考虑社区银行的本质特征和深究其在中国特色的市场上如何更好的经营和管理,社区银行的运用并没有突破信用贷款和私人理财等的现有模式,为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打开新局面。可以说,社区银行在我国虽然规模发展很快,各个银行都在竞相设立,但其发展还停滞在初阶段,在服务和产品上与传统银行模式相近,并未有所改进和突破同质化这一僵局,并不能提供给客户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实现其创立指出的价值意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的冲击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没有忠实的客户群体,没有新颖的产品服务吸引新客户,那么社区银行极有可能成为银行的新负担,据不完全统计,A商业银行北京地区的社区银行67%都未能实现正盈利。

(三)不能够明确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

社区银行,顾名思义,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其独特的金融服务和特色的金融产品吸引社区客户。传统的银行根据“二八效应”,主要以服务于中高端客户,而社区银行的出现就是弥补银行在低端客户服务不足的短板,但现阶段国内的社区银行仍以争取高端客户为主,并未实现其创立的真实目的。而且我国的社区支行并非自成体系,独立经营运行,所以社区银行并没有在其所属的商业银行发展大战略中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并没有跟上社区银行的发展,用明确的法律法规去限定社区银行的经营范围、服务对象、资金运用等,同时政府并未出台相应政策和优惠鼓励社区银行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大方向的推进,相较之前银行的收入减少、成本增加、利差变小,就刚产生出雏形的社区银行而言,很难按照其经营宗旨运行经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曾公开指出:不同的银行机构应深入分析各自的比较优势和资源支撑能力,在“全球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社区银行”中找准战略定位,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

(一)发展社区银行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治本性措施

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当前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创造了75%的新增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中央银行的<Q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8%,比上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③。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较大,因此重视不良率和以把控风险为主的商业银行不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尤其是在中小企业最希望受到银行帮助即在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它们就更不愿意向其放贷。站在银行的视角来分析这一情况,向中小企业放贷主要存在以下阻力:第一,利率的管制。政策导向总是认为放贷低利率就是“扶贫”,从而导致银行不愿意做贷款给中小企业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第二,风险的控制。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并不完善,为了降低信用带来的不良贷款,我国商业银行更倾向于用担保贷款、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降低不良率。

但社区银行与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一样,社区银行具有大银行所缺乏的决策灵活性、服务特色性、信息传递及时性等特点。这导致社区银行可以更好的与中小企业对接,以其灵活性和便利性与中小企业对接,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与中小企业相互促进。

(二)发展社区银行是完善我国银行体系的有效途径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16年12月末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约为城市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13.7倍。在商业银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五大行在同业市场中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相比之下,中小商业银行各方面相对较弱,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寡头垄断性质比较突出,且出现失衡,这一不良结果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和同业竞争力。表明我国仍以规模竞争为主要手段,距离成为成熟的市场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社区银行的服务体系可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大力鼓励发展社区银行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特质性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性,从而提高我国的金融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发展社区银行可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社区银行的目标群体就是中小企业,社区银行的出现可以更好的带动农村经济,针对农村的金融需求提供特有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建设提供其所学的资金需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而且社区银行可以更有效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其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以农村现有情况,衍生出适合农村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化。同时在不断开拓农村市场的同时,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开辟新渠道。

三,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策略

(一)准确定位,稳步发展

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区银行所拥有的资本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因此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是社区银行如何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生存的立身之本,面对大银行规模竞争和兼并压力,社区银行以积极发挥自己的灵活能动性和金融产品的异质性,将社区居民和中小型企业作为目标群体,而并与大银行目标一致,争取高端客户与大型企业。通过服务附近范围内社区中居住的群体和小企业,不断彰显自身的经营特色和扩大自己的品牌效益,与大银行形成互补,而非竞争。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且经济发展的“当地化”较为明显,社区银行可针对这一经济发展的特色,为不同的特色群体提供想对应得金融服务。

目前,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缺乏指导性的思想就会不断放大主观性色彩和投资改革的盲目性,这就产生了显著的资金外流的“虹吸现象”,即资金流向经济法的区域而非需要该笔资金的区域。而制约“虹吸现象”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④。而社区银行的出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的出现,且有针对想的投放资金可以提高资金的实用性和助力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突出特色,差异管理

我国银行的较为凸显的问题就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同质化。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其发展模式都几近一样,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产品开饭,又或是市场营销,都相对较为一致。但国家放开利率管理后,我国的利率逐渐市场化,银行的差异也逐渐显露,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对自己的市场竞争做一个SWOT分析,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准自己在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走有特色的服务之路。社区银行的发展应以“社区”为基础,即将老百姓的生活服务与金融服务相贴合,为社区中的小型企业和居民提供大银行无法提供的特色。例如,中小企业的创立初期,不仅缺乏资金的支持,其财务管理人才也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这就要求社区银行提供给他们的服务就不能仅仅为资金,还应该在资金的供给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金融服务,例如为其提供资金理财,资金运用,风险咨询等深度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需求也逐渐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社区银行的业务类型应该涵盖日常所需的业务类型,如存取款、结售汇和家庭理财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金融服务。

(三)发挥优势,强化合作

优势互补的合作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合作的主要方式。例如现阶段银行积极与互联网公司进行线上合作,互联网公司借助银行的资金优势和信用优势争取客户,而银行借助互联网公司的普及型导入新客户和进行业务推广,从而达到共赢。社区银行应加强多方合作,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导入新客户、丰富金融服务类型。以兴业银行为例,该银行为开拓同业业务,扩大同业市场分行,搭建了银银平台,并在银银合作联盟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行通过“柜面通”业务实现了与合作行互为,同时打起“科技输出”的策略,为中小合作银行建设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并提供数据托管和灾备等服务,平台合作向深度拓展。截止目前,参与合作的银行已增加至430多家。兴业银行的成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社区银行应以其网点数量的优势为基础,与规模较大的银行进行优势互补;以其决策的灵活性为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三农的大趋势下,与政策性银行进行合作;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从而为社区客户提供更为快捷简单的金融服务。

注释

①毛冉辉.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②向劲静.民生银行“梦想”破灭一社区银行探寻新路径.《中国商报》,2013.12。

③巴曙松.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重点一小微金融发展.《博鳌观察》,2013.01。

④蔡四平.制约“虹吸现象”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0。

参考文献

[1]祝元荣.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毛冉辉.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本文转自WWw. dYLw .nEt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3]岳艳青岛市社区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

[4]周爽我国社区银行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5]周莹光大银行长沙分行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

第5篇

关键词:混业经营;分业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77-02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浪潮的不断高涨,金融业务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自1993年12月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分业经营政策。这一政策是在我国金融业处于发展初期这一背景下制定的,对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在当今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国际金融业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分业经营,将会削弱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不利于我国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方面互相渗透,融合趋势不断加大,成立了诸如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大型金融集团公司。我国金融业务渐渐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说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依赖于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当前,现代金融理论侧重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行为进行研究。由于微观金融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分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业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弊端

1.专业过于细化,忽视金融业务资金融通的内在联系。传统的金融专业分为银行、保险、金融工程和投资理财等专业,实行专业模块教学。模块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忽视金融知识的融合性。比如,传统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分专业设置课程,这会导致银行专业课程很少开设保险专业课程,使得银行专业学生对保险学知识掌握得较少,不利于银行专业毕业生未来在保险行业中发展。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充分显示了金融各行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现在所谓的“专才”培养模式不符合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需求。

2.学生实践教学过于模块化,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前瞻性。一些本科院校,甚至是“211”和“985”院校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也缺乏前瞻性,过于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践教学与一些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没有多大区别,进行的金融实践活动基本上属于操作性、验证性实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前瞻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模块化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较快地适应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但明显不适应日益创新的金融业务对学生的更高素质的要求,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

3.传统分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验内容不适应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需要。传统的分专业的金融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在学校金融实践室完成的,一种是到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实习。现在,大多数院校的金融专业实验室还处于初级金融实验室阶段。虽然金融专业实验室模拟了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业务,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金融业务与现实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且不断创新发展。金融实践室的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了解传统金融的业务上,由于缺乏对前沿和创新业务的引进,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金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紧跟金融业不断创新的发展新步伐。到金融机构进行实训,目前是众多高校进行金融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业务能力。综合我国目前金融机构业务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多数高校学生是自己联系单位去实习,多数是为了找工作才去实习的,学校并没有具体的组织和管理,也没有相关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实习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实习后也没有系统的总结,这样的实践活动,其整体效果可想而知,不利于学生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深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了适应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人才的需要,要改变传统所谓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科院校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一些“211”和“985”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金融行业高端人才为目标,通过金融高端人才来引领金融学科和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不是“211”也不是“985”院校,但为了培养能适应未来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势的金融专业人才,学校进行了如下改革:①单独成立金融学院;②提出宽口径、厚基础、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③金融专业的招生实行大类招生,在大学前两年实行金融学通识教育,增开诸如《专业写作》、《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④将金融学本科专业申报为国家标准建设项目,以更高的标准规范实践教学这一环节;⑤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学院单独成立金融实践教学教研室,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2.在实践教学目标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为了适应金融业不断融合和日益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在设置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时,应该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为了使本科院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具备适应金融业不断融合和日益创新的能力,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包括:①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修正、拓展和创新的能力;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等多种形式来培养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③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3.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学内容规定着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实践教学目的的实现。对于金融专业来讲,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即以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为主的实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方面,即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学术科研活动,如案例分析、金融文献阅读和金融建模竞赛等。

4.在金融教学中,积极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使教育的目标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因而,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可以采用这种经过实践证明有效且可行性较强的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进行互补,达到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还可为学生提供到金融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其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研项目中,了解当前金融企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江日初.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实践、理论与制度变迁[J].经济师,2004,(4).

[2]袁凯.反思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第6篇

关键词:保险精算;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统计建模

一、引言

“保险精算”是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保险学等理论为基础,对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泛应用在保险公司保险研发、费率厘定、财务分析等业务中,在金融学、投资学、社会学等众多与风险相关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精算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保险精算”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1]。目前,“保险精算”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面向精算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2]同时,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的交叉学科,很多高校数学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等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授课内容略有差异,一般作为数学专业高年级选修课,在“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理论课程后开设[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数学系面向第一批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共54个学时,教学内容以利息理论和寿险精算学为主,课程考核由期末闭卷考试(70分)、大作业(10分)和课堂表现(20分)组成。4年来,教学团队听取专家和学生意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及时分析原因并改进,教学质量逐渐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成绩也逐年提高。2020年3月,“保险精算”课程将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两个专业,即面向学校全体数学专业学生开设。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如何定位、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与精算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有哪些优势,能够带来哪些机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任课教师应如何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

1.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

“保险精算”课程一般设置为高年级学生选修课,在此之前,数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养成了理性、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创新思维和统计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与经管类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论”“测度论”等专业课程能够加深对概率测度的理解;“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处理随机数据。因此在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过程中,数学专业学生追求深刻理解数学定义的本质和数学定理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例如,非寿险精算中三种常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被统一归为(a,b,0)分布类,其概率分布具有递推关系,从而得到经典的Panjer递推式。这一定理用于计算累计损失的概率分布非常重要。但定理的证明较为繁琐,深刻理解完整的证明过程需要较为扎实的概率论基础。多数面向经管类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将证明过程略去,仅介绍结论。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中给出这一结论的证明[4],对深刻理解(a,b,0)分布类和Panjer递推式有很大帮助,并且这一结论在精算学之外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数学专业学生概率论基础扎实,要求掌握其证明过程并不困难。

2.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强的统计建模能力

“保险精算”课程中经常使用历史经验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经验数据进行处理与运算,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非常必要。例如寿险精算中,估计被保险人在每年的死亡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人的生存分布十分复杂,无法使用简单的概率分布来拟合死亡率,因此寿险精算学中通常使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来拟合人的生存规律,即参考人身保险经验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可计算替换函数,从而计算各种人寿保险、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或责任准备金。目前拟合被保险人的寿命分布主要依据被保险人年龄、性别、保险性质、疾病史等因素。“大数据”时代下,未来的保险决策还会基于职业、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兴趣爱好和其他可能影响死亡率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进行分析。[5]熟练使用数学软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多维数据,在保费厘定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数学专业学生多数具有较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好的统计建模能力。目前高校数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如“数学实验”“应用统计软件”等实验类课程,以讲授Matlab、R、SPSS等数学软件使用为主,很多学生也自学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另一方面,数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方法类专业课程(如“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算法设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学软件处理海量数据。

3.对数学在保险学领域的应用感兴趣,课程关注度高

“保险精算”课程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与其他专业课或许并无特别之处,繁杂的精算符号运算和复杂的逻辑推理还可能带来学习畏难情绪。而数学专业学生一直学习抽象的数学理论课程,迫切希望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保险精算”在数学专业学生中广受欢迎,选课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选修课。从每学期教学期中检查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可见,学生普遍认为与数学理论课相比,“保险精算”课程内容具体形象,所讨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基础课中学习到的数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现实案例分析和开放式的实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快乐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数学与金融的交叉领域一直是许多数学专业学生的关注点,日趋火热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招聘条件中,都有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条件限制,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的进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培训课。相比其他课程,这样“一举两得”的课程自然会受到欢迎。

三、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薄弱,缺乏相关辅助课程

由于保险精算学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保险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是数学、统计学、保险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理应在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和保险学基础后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但高校数学专业一般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因此数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学、保险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少宽广的经济视野和经济分析能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经济、保险领域的概念术语经常无法理解,对保险实务中的政策、制度、法规也知之甚少。因学时有限,这些内容无法在课堂展开教学,主要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充。没有建立完整的经济学、保险学知识体系,不能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给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精算类课程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2.师资严重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保险精算学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该专业大多数学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风险管理领域就业,具有博士学位赴高校从事精算教育的人才非常少,且这部分人大多任教于国内一流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目前高校教师岗位大多数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因此面向数学专业“保险精算”课程师资严重匮乏,现有任课教师多是数学专业出身,精算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数学专业教师其自身的经济学、保险学理论基础同样薄弱,一般没有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的经验,有保险精算从业经验的则更少,教师对保险实务认识不足。正因如此,大多数课程内容以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对保险实务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缺乏本质理解,导致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精髓,影响教学效果。

3.部分数学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精算学不感兴趣

“保险精算”设置在“数理统计学”等前置课程之后,一般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高年级学生多数已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方向的差异容易造成对本课程认可上的两极分化。虽然保险精算方向受到多数数学专业学生的青睐,但仍有很多学生喜欢继续学习基础数学,偏爱数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还有部分学生拟从事软件研发等相关职业,偏爱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这些学生选修“保险精算”课程更多是为了完成学业的要求,缺少目标和兴趣爱好的驱动。若课堂内容选择安排不合理,例如单纯地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会造成无备考计划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不愿意花费精力补充课本以外的经济学、保险学预备知识。同时课程中繁多复杂的理论框架、难以辨识的精算符号、精密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过程和琐碎的保险实务背景也增加了课程难度,若缺少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

四、面向数学专业学生开设“保险精算”课程定位

1.不忘初心,为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服务

针对数学专业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偏离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应改变其培养数学理论研究人才和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初衷。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仅为了传授精算学知识技能,增加学生今后的择业路径,还要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统计建模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对于拟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学生,接触这门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精算理论、掌握精算技能、增加择业优势的过程;对于今后不打算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也不打算从事保险精算工作的数学专业学生,也应该能够从课程学习过程中,依托处理保险领域的随机数据、建立精算模型等训练,提升统计建模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在数学科研教学或者其他领域中。虽然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可以作为课程学习的动力,但不应该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不应将课程教学变成考试培训。因此,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应坚持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统计建模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对精算学中的数学模型、重要定理的证明过程、重要公式推导过程等应讲解透彻,不能因为“不在精算师资格考试范围内”就不重视精算问题的数学背景。为了坚持这一目标,应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4][6],而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以及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侧重精算学在保险实务中的应用[7],可作为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补充资料。

2.扬长避短,以自身优势弥补金融理论不足

学习经济学基础和保险学基础对掌握“保险精算”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面向数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课上介绍经济学原理或保险实务的政策、法规、制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自学这些内容。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也应鼓励学生尽早明确职业规划,建议有从事金融业方向职业规划的学生在低年级选修“经济学基础”“保险学概论”等辅助课程。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若不坚持自身专业特点,则无任何优势与精算专业学生竞争。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扬长避短”的教学方式激发数学专业学生潜能,充分利用其数学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学习精算模型巩固和验证已学过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利用统计学理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等实际问题来温故知新。通过构建精算实务中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统计建模能力和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寿险精算中由儿童寿险模型到“二孩时代”下的多元儿童寿险模型,由单因素、确定因素到多因素、随机因素的变化,由简单数据处理到“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的处理,推广、改进原有精算模型离不开深厚的统计学功底和数学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学生掌握精算学的数学原理后,再重新审视其依托的保险实务背景,就会对涉及的经济学、保险学的概念术语有深层次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实现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金融理论的不足。

五、基于优缺点分析和课程定位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不忘初心,扬长避短”就是要求教师坚持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统计建模能力和学习精算技能的教学目的。

1.加强“保险精算”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鼓励从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的数学教师系统学习金融体系课程,不断扩充知识面,关注保险领域的最新动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将保险与数学更好地结合。同时高校应该加大保险精算学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的进修培训与科研交流,建立高水平的金融数学与保险精算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2.动态更新教材和参考资料内容

坚持数学专业特色,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与经典的数学理论教材可以用十年以上的情况不同,选用保险精算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时效性。当前,保险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形势下产生了许多新的保险产品,几乎覆盖风险存在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保险经验数据不断更新和完善,保险定价考虑因素持续增多,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改进速度加快,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变化,保险规则制度不断丰富和改善,都促使保险精算学内容发生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落后于实际,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应时刻关注保险业最新动态热点,顺应学科发展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完善教学内容。

3.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学时有限,鼓励教师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并搭配“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软件,以节省课堂时间,减轻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负担,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需重点推导的精算公式不应一带而过,可以结合板书教学以加深学生印象;通过互联网资源建立联系群组,提供一个课下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和分享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保险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一定的实验学时,发挥学生编程基础良好的优势,指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处理保险经验数据,对各类险种的数学模型熟练编程并计算其各项费率。

4.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外内容

由于学时限制,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能完全覆盖全部精算学知识,“寿险精算”部分一般可以覆盖“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对于“非寿险精算”仅进行简单介绍,或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学习。若没有开设“金融数学”等前置课程,还需至少6个学时学习利息理论。在极其有限的学时里,教师应注重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主动学习课外内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外延式教学[8]。可以将部分课外自学内容以大作业或个人学术报告的形式加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中。

5.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虽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数学实验来模拟保险实务过程,但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方法是参加实践。高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接触保险实务的机会,邀请从事精算相关工作的人士与在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赴保险公司学习调研。鼓励学生参与保险行业的实习,争取与保险公司共建实习基地,获得宝贵的保险实务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就业机遇、展示择业优势。

6.借助优势学科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保险学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将保险精算与本校优势学科结合,充分利用规模庞大、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学科优势,探讨合作领域,打造特色课程,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例如,大连海事大学以航运为特色,2017年,学校为培养既懂航运又懂保险的复合型人才与保险公司联合开设了东海航运保险学院[9]。理学院“保险精算”教师团队以调研访学的方式,获得航运保险第一手资料,将航运领域的风险管理模式、航运保险实务的基本方法、经典案例、历史赔付数据等加入非寿险精算的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内容。

7.鼓励部分学生做保险精算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应鼓励即将攻读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硕士学位的学生,或者即将从事保险精算方面工作的毕业生,依靠任务驱动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对保险精算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例如讨论投保人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支付保费的情况,学生可就如何计算保费的现金价值分情况讨论缩短保险期限或者降低保险赔付金额或者其他措施的实施方案;也可对原有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或扩展,鼓励学生尝试结合时事热点,设计新型保险,尝试为新型保险定价;或将已有的保险产品改进完善,如设计以挂科为赔付条件的“大学生挂科险”[10],以不能完成学业为赔付条件的“毕业险”等。这些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性的尝试,是很好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研能力的平台。[11]学生也可以对精算模型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假设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如将保险公司的固定收益率假设条件放宽为随机收益率等。这样的统计建模训练不仅对打算从事保险方面工作的学生有益,对拟从事数学理论研究及数学与计算机结合方向学习和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