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司工商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G•杰克•波罗格纳和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认为管理舞弊是由担负管理职责的职员从事的谎报公司或本单位业务水平的舞弊,其目的是从这类舞弊中寻求获得晋升、奖金或其他经济激励的地位象征的好处。他们将发生在企业内部的舞弊分为雇员舞弊和管理舞弊两类。管理舞弊,简单说来,是指管理当局采取不法手段,故意错报或漏报重要信息,生成误导性的财务报表,欺瞒投资者和债权人,以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近年来,各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钻法律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利润,虚减财务、费用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骗取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实则榨取他们的资金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二、提高审计质量对控制管理舞弊的重要意义
(一)审计对管理舞弊防范的必要性一直以来,审计师被人们称作经济警察和经济卫士,自然地,在对管理舞弊的防范方面,审计届必须起到表率作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中第四条规定[2],“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故意错报,包括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由此可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管理舞弊实施审计。
(二)审计对管理舞弊防范的有效性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审计,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加以关注。但是,由于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充分性和相关性是对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审计取证环节也就成为了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管理舞弊的审计取证的模式在不断地进步,已由最早的账目基础阶段发展到制度基础阶段,再到现在的风险基础阶段,但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显然还不够完美,存在局限性。
三、加强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审计防范
(一)正确的高层管理理念
1.企业应追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眼光要长远,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一味的以牺牲企业未来的资源为代价获取短暂的眼前的利益。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或者说管理者应该是有远见的,他制定的发展策略应该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之上的。一个真正意义上高素质的管理者,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一定程度上来讲应该是行业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
2.正确的认识财务报表于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只用一份正确客观反映公司业务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对公司日后发展策略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的。每个管理者当然都希望自身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指标是健康的甚至是优秀的,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可是通过舞弊等手段,粉饰出的虚假财务报表,纵使能骗取一些投资者和债权人投入资金,帮助企业暂时性的渡过难关,这个漏洞就会想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理性对待审计结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审计指出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为了给企业找的麻烦。审计出的问题恰恰是以前、现在或不远的将来会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管理者自身看待评价自己的管理成果,总是不能做到100%的客观公正,这是每一个自然人的本性也是不可能完全突破的局限性因素。而审计就如同照镜子,有机会通过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企业。企业应该珍惜利用每一次的审计结果,把审计当作是对自己的体检,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问题才可能帮助企业长久发展。管理者应该利用审计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自身还存在的管理方面的漏洞,及时地对管理制度和业务实施规范进行科学恰当的调整,使得内部控制更加健全。
(二)利用审计师工作
1.健全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当今实行的风险性审计模式的一个基础。只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的,没有漏洞可钻的,才能确保审计人员在严格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内部审计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这并不是可以通过空想就可以完善的,而是需要所有审计专家以及相关审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从发现的问题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起来的。不要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后就解决问题的表面程度上,在发现问题后,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寻到底是由于那个环节的制度或方法的缺陷的存在,才导致这个问题可能发生,进而建立更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彻底的杜绝同样问题的发生。
从宏观角度看,公司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北京零售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徐永强从行为金融学中管理者非理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了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企业存货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9年3月公布的道琼斯88指数股样本企业2004-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风险厌恶的管理者选择了更低的存货持有水平和更高的存货周转速度。行为金融学是结合了心理学和金融学的新兴研究领域,该文的研究将管理者非理性的行为融入到对企业存货管理行为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开拓意义。本文综合借鉴徐永强和步丹璐的研究,将高管薪酬黏性与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联系起来,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具有一定的进步。
2研究设计
2.1提出假设
根据最优契约理论,高管薪酬应当体现“赏罚分明”的特征:高管在企业绩效上升的时候应当获得薪酬上的奖励,而在企业绩效下降的时候同样应当受到薪酬上的惩罚,这样才能真正督促公司高管为了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努力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使得高管个人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因此,高管薪酬越是表现出较强的黏性特征,越是偏离了最优契约理论的要义,不仅会助长公司高管对自身利益的过度维护,而且可能滋生高管人员的工作惰性,因为他们无需为投资失败或经营低效而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因此,“重奖轻罚”高管薪酬黏性特征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下降。在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如下。H:高管薪酬黏性程度与企业营运效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2样本选取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已经或者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公司、未准确披露高管薪酬或其他数据的公司。剔除这几类公司之后,最终共得到464个样本公司。本文所用到的样本公司年报数据主要来自于CSMAR数据库,主要利用样本公司2011-2013共三年的相关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的处理主要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Excel办公软件。
2.3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模型以存货周转率(IT)为因变量,高管薪酬黏性(ECS)为自变量。借鉴王雅琴、徐永强、刘晓雪等研究,存货周转率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总资产规模、偿债能力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模型中添加销售增长率(SG)、销售净利率(ROS)、总资产规模(Size)和资本负债率(Lever)作为控制变量,另外补充控制代表公司基本特征的股权集中度(OC),并以行业(Industry)和年份(Year)为虚拟变量。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
利用SPSS19.0软件对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结果。高管薪酬黏性程度最小值为-2.49,最大值为14.33,平均数为1.04。高管薪酬黏性程度呈现负值的样本数为336个,约占全样本的24.14%,可见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只有少部分不存在黏性特征,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其他变量情况如表中所示,不再叙述。
3.2回归分析
根据所建模型,运用SPSS19.0软件对全样本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与高管薪酬黏性呈现5%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接受本文的假设。高管薪酬黏性本质上是对管理者的“重奖轻罚”,即公司业绩上升时公司高管获得薪酬上的较大奖励,而公司业绩下降时高管却并不会受到薪酬上的惩罚或者只受到较小的薪酬惩罚。这样的薪酬机制不仅会增加管理者的非理性和冒险精神,更加会助长国企高管的工作惰性,不利于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提高。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存货周转率与销售增长率和股权集中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资产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销售净利率的关系不显著,对提高国有企业存货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研究结论
经典的理论认为,对管理层实行股权激励能有效地将管理层与股东的长期利益统一起来,促使管理层为追求企业长期价值的增值而进行积极的技术创新投资。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及产出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大致形成了两种结论:一是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及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是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没有显著正向关系或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然而研发效率既不同于研发投入,也不等于研发产出,其实质是在一定的研发投入水平下,实际研发产出与帕累托最优研发产出的比例关系。因此,前述关于管理层激励对研发投入或研发产出影响的研究还无法使我们清晰地勾勒管理层激励与研发效率的关系。借鉴X效率理论的观点[23],本文认为企业研发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研发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即管理层的努力程度。管理层在研发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越努力,在同等研发投入水平下的研发产出就会越高。结合股权激励研究领域中的利益趋同假说和堑壕效应假说,本文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很可能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当股东授予管理层少量股权时,管理层便拥有了与企业长期绩效相关的股权收益,为了实现这部分未来收益,管理层有积极性进行企业创新活动,增加研发投资,但鉴于此时管理层股权收益占其总收益的比重较小,管理层仍然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企业短期经营绩效方面,以获得相应的货币报酬,相反,在研发活动上可能因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而导致研发效率低下,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股权收益占比相应上升,与企业长期绩效密切相关的研发活动成为管理层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层将有动力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努力改进研发效率,直至达到研发效率的最优水平;在第二阶段,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与企业最优研发效率相对应的临界点时,管理层将拥有足够能力抗衡来自外部股东及资本市场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面临两种抉择:一是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并努力增加研发产出,以获取可观的研发收益;二是在进行研发投入的同时,将低效率的研发归结于研发的不确定性,并利用自身对企业的控制权及信息优势,以研发资源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而根据经济理性假设,本文认为,相对于不确定性较大的研发收益而言,管理层更愿意选择后者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在此阶段提高股权激励水平可能无法产生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甚至有碍于研发效率的改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呈倒U型关系,即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存在与最优研发效率相对应的某一临界点,在此临界点之前,随着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在此临界点之后,企业研发效率伴随着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理论的观点,恰当的激励契约安排能有效缓解管理层自利行为所引致的问题,但不少研究也同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管理层激励方式都能获得预期的激励效果[25]。相对于与企业长期绩效挂钩的股权激励而言,薪酬激励一般属于短期激励机制的范畴。在薪酬激励前提下,企业短期绩效是决定管理层收益函数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管理层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关心企业的短期绩效,并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此外,在实务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则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也应计入当期损益[26]。所以,企业当期发生的研发支出,很可能因费用化的会计处理而降低企业的当期收益,并对管理层的预期货币薪酬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很可能会在压缩研发投资支出的同时减少在已有研发项目上的努力程度,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结果导致企业研发投资不足及研发效率损失,为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假设2: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负面效应,即货币薪酬水平越高,企业研发效率越低。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模型随着效率评价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以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为代表的“效率前沿方法”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目前效率评价的主流方法。与随机前沿分析相比,数据包络分析无需设定生产函数形式,从而避免了因函数设定错误而导致对效率的测量误差,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然而在分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时,由于数据包络分析只能采用两阶段法,其测量结果的无偏性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29]。相比之下,由Battese和Coelli提出的“一步法”随机前沿模型不仅可以同时考虑多个环境因素对效率的影响,而且克服了数据包络分析两阶段法的固有缺陷,故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借鉴Battese和Coelli[30]的方法构建以下随机前沿模型,以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2、研究变量早在1964年,OECD[34]在其的《为调查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所推荐的标准惯例》中即建议使用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来衡量研发投入,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35]。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学者认为,研发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生产过程,与当期研发经费投入相比,研发资本存量能更好的反映研发经费投入的实际情况。但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存量指标计量方法及折旧率并无统一标准,在借鉴Wang[37]、Cullmann等[38]、Thomas等[32]和吴延兵[10]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选择当期研发支出总额和当期研发人员总数分别作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R&D)和研发人员投入(Person)的衡量指标,并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32,39],专利(包括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包括新产品产量、产值和销售收入)是两类运用最为广泛的研发产出指标。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并未披露相关的新产品信息,且未被授权的专利也是企业研发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文采用专利申请数作为研发产出的主要衡量指标。进一步,考虑到研发活动的长期性,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普遍存在时滞效应[40],参考章仁俊和王俊峰的研究,本文拟以下一期专利申请数衡量企业研发产出水平(Patent),并根据模型需要对其取对数值。如前所述,股权激励(Mshare)和薪酬激励(Mpay)是当前管理层激励的两个重要方式。而鉴于管理层激励效应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这种滞后效应在研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何枫和陈荣[42]及姜涛和王怀明[25]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给予滞后一期处理。其中,股权激励采用上一期管理层持股比例表示;薪酬激励则以上一期管理层货币报酬总额表示,并转化为对数形式。最后,为准确估计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本文以2007年为基期,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管理层货币报酬等财务指标进行了消除价格变动影响的处理。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启示下[9,43,44],将企业规模(Size)、股权集中度(Con)、研发技术基础(VPatent)和企业年龄(Age)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研究模型之中,以避免其对本文实证结果的干扰。其中,企业规模以企业年末职工总数表示;股权集中度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研发技术基础以当年法定有效专利拥有总量表示;企业年龄则以企业实际成立时长表示。3、研究数据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发相关数据主要从2007年开始陆续披露,且大量研发活动集中在工业企业,本文首先选取2009-2012年的工业上市公司为初步研究样本,并按以下方法对初步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未披露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相关数据的公司样本;(2)剔除没有专利产出的公司样本;(3)剔除其他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4)剔除ST、PT公司样本。最后得到327家工业上市公司共1308个有效观测样本。样本数据采集方法说明如下:(1)研发支出总额。主要通过手工查阅上市公司年报所得,首先统计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研发支出总额,其通常以“研发费用”、“研发支出”、“研究开发支出”或“研究与开发费用”等项目列示;其次,对于没有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支出的公司,选用其报表附注说明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明细项目下披露的研发支出,如“研发费”、“技术开发费”或“科研费”等;再次,对于未在以上两处披露研发经费的公司,选用其报表附注说明中“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下披露的研发支出;(2)研发人员总数。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员工情况”中的“技术人员”或“研发及相关人员”予以认定;(3)公司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和法定有效专利拥有总量。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查询获得。其他数据均来自聚源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从表1对样本公司各主要变量分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研发专利产出的增长速度不够理想,2009-2012年各年平均专利产出保持在约58项的水平,其中,2010年平均专利产出达到样本期的最大值,随后在2011年锐减至49项,到2012年其产出水平才略有回升;另一方面,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和平均研发人员投入却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69%和14.46%。综合以上研发产出和研发投入两方面的数据,可以初步推断,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并不乐观,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前文所指出的仅仅以研发投入或者研发产出来衡量企业研发水平或能力的片面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激励的表现又如何呢?由表1可知,样本公司各年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基本维持在11.4%的平均水平,且存在略微下降的趋势;相比之下,管理层的平均货币薪酬总额却连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43%,这意味着薪酬激励仍是当前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最主要方式,而股权激励在管理层激励当中扮演着次要角色。据此我们认为:在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研发产出的下降可能是由“重薪酬,轻股权”的激励机制所致。当然,这一观点还有待于以下模型估计结果的验证。2、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表2是本文构建的旨在检验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关系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其中,模型(1)和模型(2)的γ值分别为0.826和0.655,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本文构建的随机前沿模型误差项存在明显的复合结构(vit-uit)。此外,两模型中的LR统计检验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而确保了模型整体估计的有效性。因此,本文构建的随机前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和解释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型(1)的估计结果可知,管理层股权激励一次项(Mshare)的估计系数为负,二次项(Mshare2)的估计系数为正,且二者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同时,根据股权激励一次项及二次项的系数可知,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32.72%的临界点时,企业研发效率达到最优水平,假设1由此得到验证。模型(2)的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薪酬激励(Mpay)的估计系数为0.24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假设2亦得到验证。3、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见表3)。一是替换控制变量,即以企业的年末资产总额替代年末职工总数作为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以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替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二是调整模型结构,即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替代原式(1)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避免因模型结构选择所带来的检验误差。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与先前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的实证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四、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尽管上述实证结果已证实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确实存在重要的影响,但我们仍无法确定在不同环境下此类影响的具体表现。因此,有必要从更深层次考察管理层薪酬契约在企业研发实践中发挥激励效应的基本前提和制约因素。虽然目前鲜有学者直接研究对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关系的影响因素,但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也可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研究线索:(1)转型经济体的国有企业有承担扩大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多重任务[45],使得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才能和努力与经营绩效之间可能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李春涛等[9]即指出国有产权会降低管理层激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吴延兵[10]亦发现当前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可能并不适于企业创新;(2)企业所处的行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研发战略选择及其执行效率,相对非高技术行业内的企业而言,高技术行业企业对研发更为重视,在此类企业中相关薪酬契约可能对企业研发更具激励效应[46];(3)考虑到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制度差异,一些学者研究了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研发的关系,且一般认为市场化改革可有效增进企业研发投入[47,48],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9]。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本文拟在研究模型中加入所有制性质(Own)、行业特征(Ind)及市场化程度(Mar)的分组虚拟变量及其与管理层激励的交互项,分别检验企业所有制性质、所在行业特征及区域市场化程度对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关系的作用机制。具体估计结果见表4。(1)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影响由模型(7)的估计结果可知,所有制性质与股权激励及其二次项的交互项(Mshare*Own和(Mshare)2*Own)的估计系数并不显著,说明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并未受到所有制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模型(8)的估计结果显示,所有制性质与薪酬激励的交互项(Ln(Mpay)*Own)的估计系数为0.114,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强。我们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主要由政府国资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国有投资机构任命,其目标利益结构复杂,他们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有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加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一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对研发效率的负面效应既包括研发投资不足引起的效率低下,也包括过度研发投资造成的效率损失。(2)所在行业特征的影响模型(9)给出了行业特征对管理层持股在企业研发中激励效应的估计结果。具体而言,行业特征与股权激励及其二次项的交互项(Mshare*Ind和(Mshare)2*Ind)的估计系数分别为2.661和-3.545,且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在两类行业中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都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它们的临界点和曲线形状却有所不同:就临界点而言,在高技术行业,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27.66%时,企业研发效率最高;而在非高技术行业,临界点即管理层最佳持股比例为35.89%,比高技术行业的临界点高8.23%;从曲线形状来看,高技术行业的倒U型曲线更为平坦,非高技术行业的倒U型曲线则更为陡峭,这意味着,与非高技术行业企业相比,高技术行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对股权激励水平变动的敏感性更低。对于上述实证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比于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对非高技术行业企业而言并不是其创造核心价值的唯一手段,管理层对企业研发有较强的排斥心理,为增强管理层的研发战略意识,克服研发投入不足倾向,必须给予其更大的股权激励力度,才能使企业研发效率达到最优水平;与此相对,高技术行业企业对研发的依赖性较强,其管理层所表现出的研发意识及积极性更高,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股权激励力度下所表现出的企业研发效率差异相对较小。另外,从模型(10)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行业特征与薪酬激励的交互项(Ln(Mpay)*Ind)系数为0.11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高技术行业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对研发效率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究其根本,我们认为: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活动的技术含量较高,管理层承担风险较大,而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层的风险规避意识,从而不难理解,相对非高技术行业企业而言,同等薪酬激励力度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效率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3)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根据模型(11)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市场化程度与股权激励及其二次项的交互项(Mshare*Mar和(Mshare)2*Mar)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说明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模型(12)的估计结果却告诉我们市场化程度与薪酬激励的交互项(Ln(Mpay)*Mar)系数显著为正(0.168,p<0.05),说明高市场化程度下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响较低市场化程度更高。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市场竞争越为激烈,为创造核心价值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区域内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及人力进行研发创新,然而限于研发的固有特性,其对企业的短期绩效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随着研发投入规模的提高而持续扩大,因此,与处于低市场化程度区域的企业相比,位于高市场化程度区域的企业管理层的货币薪酬会受到研发活动的更大挑战。
五、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改革的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为拓展中间业务,在电子设备、通讯网络、资金清算、电子银行和基金托管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还不高,丰富中间业务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空间还很大,如果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将有利于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扩大非信贷盈利资产,使现有以资产负债业务和存贷利差收入为主体的经营结构,向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结构转变。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商业银行了解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如果发起设立基金公司,有条件和能力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基金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财品牌,利用自身擅长的理财技巧,将不同产品进行有效组合,打造富有特色的金融理财产品,形成雄厚客户资源积累,最终走出银行业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层面。
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协议条款规定,现在距离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基金,进而过渡为混业经营,可以实现业务多元化,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实力雄厚,自己发起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拥有以下一些优势:第一,商业银行在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的几个领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第二,商业银行拥有先进的业务技术系统和资金清算的强大优势;第三,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拓宽收入渠道,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信贷领域;商业银行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可为基金客户提供全面、便捷的各项服务,通过结算、信贷、储蓄等服务手段,可以了解客户的投资需求、投资特点及其他相关信息。
三、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模式研究
1.以德国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直接下设基金管理公司来开办基金业务。商业银行直接以全资附属的方式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这种模式一般在混业经营的国家中较多出现。由于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对基金管理公司具有出资和控股关系,为了满足基金管理法规的要求,在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基金管理人的情况下,应有另一家商业银行来进行基金托管。
2.以美国为代表的由金融集团控股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来开办基金业务。该模式是由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在其旗下直接或间接设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托管银行等,形成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其特征在于基金公司完全独立于金融集团旗下的商业银行。从我国的国情和金融体系特点来看,我国银行走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模式最可行,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可以作为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的一个试点。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该模式开办基金业务,在法律和监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该模式符合目前分业监管的监管现状,监管成本较低4.随着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
四、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
截至200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已达24.5万亿元,M2/GDP的比例已达189%,是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但企业依然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以致民间融资异常活跃。中国金融管制过严限制了直接融资的发展,扭曲了社会融资的结构,同时也使全社会的金融风险集中体现在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并运作基金的风险不容忽视。就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而言,除了普通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外,还包括利益冲突风险、内部控制风险、联动风险等。1.利益冲突风险。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和托管基金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2.联动风险。联动风险指某子公司面临的风险会迅速传染给其他子公司和整个集团,使整个金融控股公司出现问题;同时,由于我国自2003年以后不再发行封闭式基金,现在商业银行设立基金也要设立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份额不固定,投资者可以自由赎回,其流动性问题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一旦商业银行基金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放大到整个银行的流动性上,从而引发整个银行的风险。
3.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指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利益。为了营销基金,商业银行内部部门之间利用关联交易倾斜资源,出现“利益输送”现象。“利益输送”现象在基金市场上表现的很明显。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管理着很多支基金,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把资源倾斜到旗下的某些基金,从而打造几只所谓的明星基金。
五、小结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只是混业经营的第一步,也是中国金融改革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单一银行体系向多元化市场体系过渡的过程中的一步。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结构严重依赖于间接融资的格局下,商业银行设立基金有利于优化银行盈利模式,探索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实现混业经营的银行发展模式。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几年来通过开办基金托管和代销业务,在人员培训、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能否给银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决于银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要真正做好基金业务,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商业银行与基金公司在利益分配、风险预警与隔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基金业务推动银行改变依靠贷款规模增长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促进中国银行实现向现代化经营模式的转变。
[摘要]2005年2月20日,酝酿已久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制定推出。这标志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本文试图对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意义、模式及存在的风险等几个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一、管理者收购(MBO)---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的制度创新方式
进入2001年以来,粤美的、万家乐、宇通客车、深圳方大等上市公司就股权转让一事先后的公告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这些公司的股权转让都涉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管理者收购(MBO)。据报道,还有不少上市公司正在着手MBO计划。可见,管理者收购已经走上我国资本市场的前台,作为一种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的制度创新,MBO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1、MBO及其发展状况
作为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管理者收购(ManagementBuy—outs,缩写为MBO)主要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的帮助来收购其所服务公司的股权,从而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管理者收购是资产剥离的一种形式,是主要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杠杆收购”,即LBO(LeveragedBuy—outs)。国外管理者收购的实践证明,MBO在降低成本、改善企业产权结构、激励内部人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美联储1989年的统计调查表明,MBO的融资额已经占了大型银行所有商业贷款9.9%的份额。到了90年代末期,MBO在美国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美国800家大公司中,管理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其中111家公司管理层所持有股份已占总股份的30%(接近于控股)。
近期我国进行MBO的上市公司中,从粤美的看,MBO是“一个政府逐渐退出,管理逐渐突现的过程”;从深圳方大看,MBO是“小老板”(管理者)享受到“老板”权益的变革。由此可以看出,MBO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作为降低成本的有效工具变得较为次要,而明晰产权或者说给历史问题一个交待变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从更大的范围看,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MBO在明晰产权的同时也不失为上市公司建立高管人员激励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预见,MBO将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缺陷,促进公司完善治理以及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2、我国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及公司治理中的缺陷与问题
截止2001年12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1154家,总股本为4820.4亿元。而其中流通股本仅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58%,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9.42%,并一直处于绝对控股水平。并且,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较为复杂,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流通股等多种股权形式并存。在这种股权结构的安排下,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各种股东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国家股东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所有者权能严重弱化。作为国有资产人的国家股股东(包括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国资局、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公司等)要监控其下级人,但由于国家股股东与其下级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激励制度的无效性等原因,国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体现其所有者的权利,形成了国家股股东权力缺位的问题。
第二,法人股东结构不均衡。一是关联法人是法人股东的主体;二是投资公司是第二大法人股东,使得相当数量的法人股份具有非银行金融的性质;三是诸如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微乎其微。目前,法人股东的国有成分仍占优势地位,但相对于国家股东其问题较弱。
第三,流通股股东对参与公司治理的兴趣不大。一是主观上绝大部分的流通股股东只对短期利得(即买卖差价)感兴趣;二是客观上的限制,流通股股东(大多为散户投资者)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现行法规也限制了个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使得他们一般都拥有企业较小的股权份额和极度的分散性特征,由于监控的成本与效益不匹配的原因,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因此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极小。
第四,内部职工股东也不关心公司治理。一二级市场的巨大溢价差额使得职工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兴趣也不大。另外,我国的内部职工持股制度作为一项福利措施可能并没有对职工起到想象的激励效果,这表现在:一是数额较小;二是只要具有公司正式的员工资格就可以取得股份。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绝大多数股份处于不流通状态且多种股权形式并存及实力分布极不平衡的产权结构,导致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以下主要缺陷:首先,国有股权所有者的监督职能处于弱化状态,政府为减少成本对企业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干预,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政府干预下的股东治理模式,结果使我国公司治理过程存在仍留有行政干预的痕迹,政企尚未彻底分离,政府行为的引入公司导致内部监控失去平衡,国有产权虚置导致内部人控制。其次,无法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与制约是通过有效率的公司价值评定、公司控制权转移以及其他一些制度安排(如股票期权等)来加以实现的。规范的股份制度与股票市场可以通过一系列市场手段,如公司控制权之争、故意接管、融资安排等来变动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别是转移公司的控制权,以新的管理者组织制度达到以强制性约束公司管理者的治理失误,迫使管理者努力工作的目的。但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运行机制下,国家股、法人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重较大且不能上市流通,因而占总股本比重较小的流通股在股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发生公司控制权的转移。
3、MBO—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的有效途径
通过MBO将上市公司过于集中的股权有偿转让给公司管理者,引起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使上市公司管理者通过产权制度的这一重新安排,获得所管理公司由于经营业绩提高使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升值的好处和参与公司剩余分配的权利,有助于公司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MBO公司往往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通过管理者对目标公司股权、控制权、资产结构以及业务重组来达到节约成本,并给投资者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目的。MBO和一般公司收购在内容和程序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MBO的主要投资者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和管理人员,他们往往对本公司非常了解,并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2)MBO主要通过财务杠杆来完成的,收购资金的来源需要大规模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显然,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于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公司在完成MBO后,其治理结构因产权结构的变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其资产结构中,管理者的个人资产比例大幅上升;在权利结构中,管理者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其资产所有者和公司管理者之间的委托链被内部化,通过管理者对公司的收购,实现管理者对决策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接管,从而降低公司委托成本;在公司实际运作中,由于管理者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比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他们会强化自我控制。因此,MBO实际上是对过度分权导致成本过大的一种矫正,同时强化了对公司管理者激励机制;对于非公有制上市公司而言,专业管理者的介入将推动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MBO可以有效促进非公有制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第二次创业和持续发展。
4、适当鼓励一部分上市公司进行MBO的尝试
现阶段已有3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大胆地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管理者收购计划(有的上市公司称之为经营者持股计划)。不少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新年度经营计划时,不忘加上一句“要建立健全对高级管理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对于实施管理者收购(MBO)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
因此,为达到使“上市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先行一步”,应适当鼓励一部分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用MBO完善公司产权结构,在促进公司完善治理的同时建立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上市公司的情况,以下三类公司可成为先行者:第一类是民营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将有可能成为MBO方面的主流。由于民营企业涉及的股权转让无须报财政部审批,不会牵扯到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因此,实施MBO的程序比国有上市公司相对简单。第二类是一些涉足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这些行业多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新兴行业竞争激烈,管理者的才能和组织效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实行MBO的可能性更大。第三类是一些行业竞争激烈,对于技术创新及更新速度要求较高的传统企业,如家电等行业。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不断探索和推进,以及股权激励法律法规的出台,将有更多处于传统行业的国有上市公司走上MBO的道路,促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国有资本的经营风险,从而为上市公司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二、MBO面临的问题
MBO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的许多空白点,实施起来尚有一定的难度,其面临的突出问题有:
一是政策风险,产权改革思想上还不够解放。
二是高素质管理者阶层不成熟,MBO是一个风险很高的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对收购主体即整个管理团队有很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且还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管理才能和资金力量方面均显薄弱。
三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体系上,缺乏MBO推行的制度保证。从国内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看,完全意义上的MBO,其合法性尚不能确定。具体到操作细节上如收购主体、融资等环节都有可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在具体操作中可引用的部分规定只是临时性的、地方性的和政策性的办法和条例,且各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不具备统一性和立法的权威性。特别是对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MBO涉及到国有股权的转让和国有股减持问题其政策障碍就明显多于民营企业,因此如果不能针对MBO制定相应的股权转让法规,必然会影响到它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四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机构发育不良是的融资难度大以及缺乏专业水平很高的中介机构。
MBO是杠杆收购,因此融资能否完成是整个MBO能否进行和成功的关键,但国内目前的融资环境较难满足这种需求,表现为:
第一,商业银行对具有较大风险的管理层收购,往往需要有充足的资产做抵押,而根据目前规定,收购方不能以被收购公司的资产作抵押,虽然国内已发生的几起MBO中都采用了银行贷款或民间资本融资,但毕竟是一种变通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既不允许也没有这个能力介入这种融资业务。目前出台的《信托法》使信托公司可以进行定向委托贷款,信托机构将有可能成为未来MBO融资的主要形式;
第二,融资品种少,收购方的风险和收益不能合理配比;
第三,MBO完成后的还款渠道单一,在国内的实践中,由于企业产权转让市场还很不活跃,MBO融资的还款来源主要依靠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而国外企业的融资还款来源主要是企业转卖或发行上市等产权转让收入、企业部分资产的变现、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
第四,由于我国MBO收购的股份均为非流通股,其价格的确定多以协议方式,因此公平地确认MBO中股权的转让价格,是防止出现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的流失、成功完成MBO的关键。具体的价格的确定则必须遵守严格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过程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进行评估和量化。而目前我国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
第五是在MBO完成后,如果监管没有跟上,上市公司有可能出现新的以高管人员为基础的“一股独大”,存在转移公司利益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职工发起的职工持股会或投资公司的法人代表一般为公司现有的高管人员,MBO完成后公司大股东与高管人员之间如何保持独立、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就成为了新的问题。
三、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大对MBO的监管
应该说,尽管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对管理者收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管理者通过融资收购所管理公司的股权,完成了管理者向股东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理顺产权关系、降低成本、建立高管人员激励机制,都具有有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者收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对它的实施过程和进一步发展还需在制度上进行规范,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创新过程中出现新问题。
1、尽快制定针对MBO的股权转让法规。
管理者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形式,但由于独特的收购主体使MBO具有不同于一般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监管部门应在准备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对MBO做出专项规定,对其收购主体、融资、股权转让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实施MBO的合法性。
2、关注收购价格的公允性。
从现有案例来看,大部分MBO的收购价格低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如,粤美的MBO中第一次股权转让价格为2.95元,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为3元,均低于公司2000年每股净资产4.07元,转让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是考虑了管理者对公司的历史贡献等因素而作出的决定,也不违反现有规定。但因为我国长期存在着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如何界定管理者对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贡献就成为确定收购价格的关键,同时,在确定收购价格时,如何保证对管理者原有贡献积累进行补偿,同时又不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就成为监管收购价格的重点关注点。上市公司应需要聘请具有专业水准及资格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一定的原则及方法进行评估,公平地确定MBO中股权转让价格的合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客观的交易价格,这样才能避免集体与国有资产的流失。
3、严格上市公司实施MBO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
从已经发生了MBO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有的没有披露交易价格,有的在收购的原因(意义)方面的阐述过于简单、笼统,没有针对上市公司各自的具体情况说明此次收购活动的原因(意义),有的虽然披露了收购价格,但对收购价格的确定依据未能做进一步说明。另外,在收购资金的来源披露上,一般都是披露为由受让方自筹或自行解决。我们知道,管理者收购所需的资金量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这个收购活动的完成是需要管理者通过融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管理者收购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的原因所在。为此,应要求上市公司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披露,详细披露收购原因、收购价格、收购价格的确定依据、收购资金的来源等问题。
4、监督MBO上市公司的完善公司治理,防止出现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
1.1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接受国家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不断变动,并对供求关系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具有较大的风险,偶然性相对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合理有效的采购管理能够规避价格风险,抵抗经营风险及减少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销售压力对铁路商业公司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基本能力。
1.2提升铁路商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较为强大的价格优势往往是建立在商品本身较低的采购成本上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铁路商业公司的最主要成本主要来自于商品本身的采购价格。在此前提之下,不断完善铁路商业公司的商品采购,能够有效提升公司本身的价格优势,不断提升铁路商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带动企业的高效运营。
1.3提高铁路商业公司的整体效益
商品的采购,特别是对大宗商品采取集中采购和集中供应管理,不仅可以增强铁路商业公司的议价能力,获得低于市场的平均采购价格,同时,由于采购数量大、配送较为集中,可以节约供应商的生产和配送成本,也使供应商获得更多的让利空间。铁路商业公司与供应商获得双赢,进而提高铁路商业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1.4提高灵活性
铁路商业公司的竞争能力之一是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购商品的准时交货与商品库存的控制都将影响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
1.5影响质量
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不稳定,将导致成本的提高和市场份额的丢失。
1.6有利于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
采购管理还将影响供应商的关系,进而影响到铁路商业公司业务的正常运作。因此,采购管理需要推动供应商不断满足公司需求,监控供应商日常运作,保持在技术、价格、交付、速度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加或保持公司效益,致力于采购管理的持续改善,寻找理解沟通的平台,发展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建立双赢的供应链关系。
2铁路商业公司采购管理的常用技术
2.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现象,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克西•希尔伯通提出。规模经济曲线告诉我们:生产的数量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在采购实践中,经常用到规模经济。采购的数量越多,获得的价格折让也就越大。在采购谈判中常常拿采购份额或者数量作为交换,就是为了寻求更低的采购价格。
2.2期货采购
对那些价格不稳定且波动非常大的商品,可以采取期货采购。期货采购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准确地分析价格趋势。在价格持续上升阶段,签订大单,保持战略性库存,锁定涨幅,防止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时候虽然库存增加了,但因为价格控制好了,总成本仍然较低。当价格趋于下降时,尽快消化库存,防止价格下跌带来的被动局面,否则库存将成为“烫手山芋”。期货采购的风险较大,通常应请示最高管理层之后再做出决定。
2.3联合采购
应对垄断供应最常用的采购技术就是联合采购。虽然“同行是冤家”,但是在共同面临相对垄断的供应环境时,“敌强我弱”,不进行合作可能连当“冤家”的机会都没有。联合采购让相对弱小的公司形成采购联盟,积少成多,可以增加对供应商的谈判筹码,获得更有利的交易条款。联合采购是竞合关系的生动体现。同行在市场销售时是竞争关系,但不妨碍在采购时进行合作,既竞争又合作,形成良性循环。联合采购通常是公司高层之间良好互动的结果,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具体的实施。
2.4合同管理
为什么需要采购合同?因为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必要的保障。有了采购合同,一是建立评价与支付机制;二是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令其正直行事;三是可追溯,便于审计;四是产生强制力,交易双方必须遵守条款约定;五是管理采购风险。要进行严格的合同评审。合同评审要由专业的法律人士去做,要么是公司自己的法律部门,要么是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
2.5库存整理管理
库存整理及管理也是商品采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压库资金的减低,使得管理者不断提升采购的合理性。一般来说,库存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以及联合库存管理3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同的优势,借助合理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采购资金,提升公司的整体库存水平。
2.6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在企业本身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对采购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销售过程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及品种等进行切合实际的监督,并建立依托实际情况的销售数据管理库,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借助合理的销售管理,实现对于商品采购的合理控制。
3当前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1采购的整体价格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走访调查,以及笔者的亲身工作经历发现,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铁路商业公司都缺乏合理而完善的采购整体价格管理制度。认为采购就是杀价,越低越好,所以片面强调谈判的技巧。实际上,在企业采购事务的整体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包括规章制度、原料价格等多重因素,绝非是单纯的线性管理。然而,当前绝大多数的公司都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采购结构职能划分不规范、人员配备相对不完善,进而导致了公司采购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有效的管理。
3.2采购的管控具有一定缺陷
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大多数铁路商业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价格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多数采购人员高度重视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美誉度、售后保障因素,使得企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忽视了公司整体的发展与利益,长此以往,极其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3.3采购人员的管理有待提高
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存在误区,认为采购人员管理就是经常更换采购人员,以防腐败。这种做法忽视了采购的专业性。采购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充满了技术与技巧,频繁更换采购人员不利于采购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3.4忽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片面地认为采购控制就是急催交货、慢慢付款,玩经济魔方。拿货的时候要求供应商赶快发货,而到付款的时候反而一点也不着急了,甚至供应商催款多遍也不理睬,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企业要避免这种错误倾向,应梳理新的采购思维,从传统的采购走向战略采购,尤其要具备战略采购的思想。
4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管理发展的建议
4.1建立与公司相适宜的各项制度
任何一家独立的铁路商业公司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经营模式。公司管理者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构建起一套合理而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价格、库存等多项因素,不断探究能够降低企业价格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整体方式。同时,要学会“审时度势”,及时依托社会及经济市场的变化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2发展和培育稳定的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
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不同于一般的采购,其对于稳定供货商的整体需求相对较高。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发展和培育稳定的供应商,保证货源整体价格低、质量高且售后服务到位,甚至可以依托本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实现对供应商“一揽子框架协议”的签订,实现铁路商业公司本身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4.3建立全面的采购信息系统
当今的经济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变化的社会,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起更为全面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明确整体职责,实现对于企业的合理有效管理,并能够辅助部门实现对于未来整体价格走势的研究和预测,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省心、更加“有底气”。
4.4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
采购管理并非简单的购买,而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公司要培育并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逻辑思维好、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优秀采购管理队伍。在对采购工作进行整体整改之前,要特别注意对管理人员进行基于采购工作诸多方面的强化培训,不断提升采购人员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公司整体采购能力的提升。
5小结
公司治理从产生和发展角度来分析,其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公司治理概念,主要是说上市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采取的监督和平衡措施。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对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进行划分和调整来,使得两者之间权责明确。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股东最大化利益,避免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出现利益背离现象。公司治理主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1]。 广义的公司治理概念,主要是说上市公司为了协调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股东、经营管理者、职工和投资意向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正是制度、非正式制度、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处理好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利益、权责问题,并促进双方积极努力为公司服务,防止权责不明导致的治理混乱。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以合理的股权结构为前提的。股权集中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有效实行监管,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都存在国有股权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的问题,很难保证国有股权人格化的形成。这就导致上市公司中的国有产权闲置。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从管理机制方面到管理力度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样不利于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约束,进而经常发生道德风险,造假、侵吞资产等腐败现象。这种内部治理主要依靠经营管理者进行控制的现象,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聘用和评估等竞争机制来实现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些竞争机制的评定标准主要是外部市场对公司控制权和价值的影响。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上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竞争机制也代表了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国家所占股份比重过大,而且这些股份又不能在股市上流通。上市公司由于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股的买卖不足而发生了控制权的实质性转变,这直接影响了敌意收购机制和竞争机制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
国有股所占比例大的股权结构保证了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充分实现独立自主。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其将部分资产改组上市以后,就会产生两套法人体系,这就会造成部分控股股东在市场圈钱的现象,给上市公司的资产造成影响,甚至损害了股份公司职工的个人能利益。两套法人体会对上市公司在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下发生了价值扭曲,并且误导了投资者,间接的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例如,湖北兴化的一个尿素企业,其生产的尿素一直被某集团公司以高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但是某公司不在对其产品进行收购,该尿素企业的业绩就出现大幅度下滑。在1996和1997年,该企业发行的股票每股收益为1元至3元,然而在1999年上半年,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就出现大幅下跌,每股股票收益为-0.243元,发行股票在价格1至4元的落差。这无形中对公司中小股票持有者造成不小的损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盈利主要是靠中小散户来实现的。因此,我国股票市场应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
目前,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本受到美国经济因素的影响供给比较充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国际资本市场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国际资本逐渐加大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入力度。我国目前逐渐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投入,将以前的国有控股转变为外资控股,并将以前的国有股票逐渐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甚至直接转让给国外投资者。为了让从国有控股向外资控股的转变变的更加平稳,就需要依靠被誉为中国“蓄水池”的基金,逐渐将这些国有股份消化掉。
1提出假设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高代表着公司拥有较高的变现能力;存货周转率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快,可获得较高的资金效益;应付账款周转率低,表明公司延长了利用信用融资所得资金的时间,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账款回收周期短,资金被占用的成本低;流动资产周转率高,对流动资产的利用就越好,盈利能力就越强;固定资产周转率高代表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作出以下假设:H1: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比率与财务绩效正相关;H2: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与财务绩效正相关;H3: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与财务绩效负相关;H4: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财务绩效正相关;H5: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与财务绩效正相关;H6: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为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
2相关性分析
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45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现金比率与总资产报酬率的系数值为0.266,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系数值分别为0.205、0.237,固定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报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的系数值分别为0.209、0.257,概率P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它们在0.05水平上微弱正线性相关。应付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系数值为0.292、0.348,存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系数值为0.521,其概率P值均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应付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在0.01水平上微弱正线性相关,应付账款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在0.01水平上低度正线性相关,存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线性相关
3回归分析
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在5以下,数值处于0~10的区间内,各自变量的容忍度都在0.1以上。这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模型不会因为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而出现失效或者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235+0.707X1-0.185X2-0.164X3+0.028X4+711X5+0.247X6由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得知:总资产报酬率与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总资产报酬率与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根据各自变量的P值可以看出,现金比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与总资产报酬率在0.1水平上有显著线性关系,其他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均不显著。本出的6个假设中,H2、H4、H5、H6没有得到验证;其余2个得到了验证,H1、H3显著成立。H2不成立,表示存货周转率过高会降低财务绩效,原因可能在于企业为了追求高存货周转率产生了赊销。H4、H5、H6不成立,表明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报酬率虽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资金过多地流向了外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减少了相应的现金流量,以致于减少了盈利。由以上分析可知,合理的存货周转率,合理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对于提高企业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二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措施
1加强对现金的管理现金管理制度的完善
现金日常管理措施的优化,能有效提高现金管理水平。包括定期核查库存现金,定期核查银行存款,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及时了解资金流向,保持合理的银行存款,进行合理的投资行为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等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通过经验模式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经验公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1±销售收入变化%)×(上年现金持有量-不合理占用)。企业也应合理采用实行这一模式来确定现金量。
2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存货的周转是否及时
决定着公司是否能收回成本获得利润。然而一味追求高存货周转率而盲目增加赊销是不可取的。所以,要加强存货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存货控制制度,不仅财务部门对存货的资金进行管理,仓管部门对存货的实物进行管理,共同对存货资金与实物的综合协调管理,这种制度可以让公司对存货的各方面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保证存货账实相符。其次,原材料采购要就近合理采购,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再次,要合理安排作业,控制在产品数量,控制生产成本。最后,要通过分析市场行情制订合理的销售计划,扩大销售。
3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
应付账款周转率越低越有利于企业利用其他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但是企业也应该慎重地做出决策。如果企业当前开展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但又缺乏资金时,就需要将生产活动和购置固定资产未来的收益,与延期付款失去信誉的风险结合起来考虑,在确定收益大于风险时,才能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避免将来出现因无力偿还资金而导致信用降低的情况。
4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进行赊销时
需要客户确认收货单据上的内容,并签字盖章,这是未来进行收账的证据。做好跟踪工作,了解客户的偿付能力。在赊销期间,要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根据以往的购货付款情况以及目前的财务状况来调整信用额度,在应收账款即将到期时提醒客户付款。如果应收账款已经逾期,不是客户的责任,就是企业没有做好信用管理工作。客户出现不能支付账款的原因可能是恶意拖欠或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暂时无法支付,或是习惯性拖欠等等。这时企业为了追回货款,可以采取法律程序或是与客户沟通等。当账款不能收回是企业内部原因时,包括企业没有对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估,盲目急切地想销除货物,或是没有做好后期跟踪时,企业就要完善自己的信用政策,通过与信用评估机构的沟通来了解客户的信用级别,决定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期限长短和现金折扣的大小。
5保持合理的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规模
不合理的流动资产规模和固定资产规模会导致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占用大量的资金,减少公司其他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量,企业资金短缺可能会导致企业倒闭,就更不用说有利于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绩效的优化。所以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规模。
6做好全面预算工作
摘要企业资金的管理对每一家企业或者公司都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每个企业存在差异,并且每个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型等等很多方面都相当复杂,这就提高了企业或者公司内部资金的管理难度。以何种方式来对上市公司的资金进行管理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就成为所有上市公司目前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多家上市公司所出现的资金管理问题综合后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企业资金管理企业经营利润对策
对每家上市公司来讲,最为重要的并且最需要管理的就是企业的资金。一个企业的资金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它的多与少、是否运作合理将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是否可以继续生存或发展。然而,目前世界上的多数上市公司在企业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都是企业需要逐渐进行完善的方面。
一、上市企业资金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盈余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家上市公司在企业盈余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是非常糟糕的,有的企业所做的工作完全与设想的相反。我国的上市公司多数认为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圈钱,用这些钱来武装自己,并想办法将这些钱变成自己的。在国外,企业的盈余管理主要是由这家企业的经理人来进行管理和操作的,但是我国一般是那些大股东进行控制的,这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并且这也可以使那些控股的股东拿盈余资金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2.企业资金管理方面缺乏预算问题
针对每家上市公司,在对资金的使用方面都需要提前制定一个计划,这样才可以使整个企业的资金不会出现断链的情况,资金计划是这个企业在运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多家上市公司都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多数公司在这一管理的执行只是注重形式,还有救是多数公司的决策层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没能动员公司各部门参与其中、而主要由财务部独立编制完成,预算缺乏执行与控制,这样会导致这类企业在资金上捉襟见肘,有时融资盲目,并导致出现很多闲散资金,这样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全面发展。一些企业的预算做的不是很精确,这样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这就导致了该企业只能通过短期借款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只是暂时的,企业的倒闭是必然的。
3.上市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家上市公司筹集了很多的资金,但是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没有用于花销这笔资金的工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没有对自己的生产状况所要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期,导致整个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货物没有销售出去,库存货物增加,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保管与维修费用也随之增加了许多,这也在无形之中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
4.上市企业的资金承受风险的防范体系不完善问题
目前,在我国,许多家上市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都未能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也缺乏建立一个投资风险的制衡机制,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上市企业在整个投资方面都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精确的评估,这样企业的管理者的主观人为因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管理者不可能每次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也会出现错误的时候,一旦决策错误,这将导致整个企业陷入瘫痪状态。
二、上市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1.影响上市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因素
上市企业的营运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可以将上市企业的营运资金分为很多类。(1)其中最为影响企业所持有的现金额度的因素是上市企业内部在日常生产管理当中所需要购买材料的现金支付活动或者是支付广告费等日常的开销;。(2)目前,在应收账款方面,影响上市企业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就是两方面的因素:一个主要方面是指上市企业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实力强的上市企业会面临很多的竞争,并且多数的竞争对手都是比较强大的,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就会采用赊销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3)在企业的存货方面,影响上市企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主要是为了保障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上市企业在整个生产和经营当中是非常需要有一定来那个的存货的,这样可以避免有时因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的企业停工现象的发生。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上市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价格的波动而采取的一种主动存货的方式,这主要是通过批量购置也降低存货的购买价格的。
2.需要明确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当中的所有关系
一般我们会认为,上市公司的信用度越高,那么这家企业营运资金就不需要那么多。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上市公司自身所持有的营运资金决定了它在社会上的信用度,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资金管理只是上市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很多时候在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度问题上,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牺牲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益的。
3.需要加强公司营运资金的测算
上市公司应当分年度,分季度,分月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这样的计划的制定可以通过使用ERP等相关财务信息系统来实现。上市公司还应当合理安排资金的收付,制定相对合理的赊销政策、培育公司良好的商业信用等,这样企业才可以和多家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从而为公司争取更低的融资成本,进而使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降低,最终实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上市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通过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可以完全提高上市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这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风险率,从而可以保证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上市企业在完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方面的主要措施有:(1)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各层级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确保预算组织的有效运行。建立横向应覆盖所有职能部门和单位,纵向应延伸到各基层班组。(2)企业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本企业预算的编制和预算修改程序。(3)加强预算控制。上市公司需要加强自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的支出,并且上市公司还应当就涉及资金支付的预算内事项、超预算事项、预算外事项建立规范的资金支付、授权批准制度和程序(4)要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考核。上市公司需要建议一套完善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机制,这样才可以保证公司的预算能够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执行。
2.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安全意识应当增强
每一家上市公司都需要不断地对资金的安全使用进行强化。在资金的安全使用方面,企业需要做到的是对资金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使用实现全方位的控制。在事前的控制主要是一个预防性的控制,通过这项措施要实现资金的使用权限以及使用职责的规范划分,这样可以防止企业资金出现滥用现象;企业需要规定内部资金使用的详细规则和事件处置程序的保障资金能按正常的规定进行使用;建立一个健全的资金内部控制,可以使整个企业的资金使用权力得到有力的制衡;在事中的控制主要是指,需要按照资金的预算和使用细则来对企业的资金实现动态的监管,需要对及时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在事后的控制是指对整个事件当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做出相应的评价,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3.对上市公司内部资金的日常管理进行加强
在这些上市企业内部,需要严格实行资金审批制度,只有这样,资金才可以出入有据,知其所用之处,并且在公司对于某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做决定的时候,要先由公司管理层根据要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授权、进行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并根据权限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才能执行,否则,可能出现公司资金为己所用的现象,也可能出现错误决定,从而导致公司倒闭。企业的管理者要对资金的出入等使用情况做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发现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资金的专项检查还可以发现资金在整个预算和执行的过程当中所出现或者即将面临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发挥公司的内部审核作用。
上市企业在预算方面对内部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建立资金支付岗位责任制,这样一旦公司预算出现问题,责任可以到人,也方便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以后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公司整体的发展。
总而言之,资金的有效管理是整个上市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上市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所在。这就要求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最总提高上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纹羽.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13).
[2]孔丽娟.加强上市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探讨.浙江金融.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