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8: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刑法研究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性道德发生的生理机制
性的生理存在是性道德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性的生理机制是性道德发生的首要机制。性的生理存在是指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性的物质形态和性机能,包括由染色体而决定的男女第一性征区别,由脑下垂体所控制的性激素决定的第二性征区别以及由性腺发育成熟而产生的要求。在这里,性腺的发育成熟和活跃程度,即要求是性道德发生的生理机制,是性道德产生的生物动能基础。
性道德作为人类对性意识、调控的自觉意识,首先产生于对本能的伦理判识中。这种伦理判识包含两方面道德内涵:
其一是的正当合理性。男女两性随着性机能发育成熟,自然会产生对异性的求。这是健康成熟男女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正当合理要求。的满足是男女身体健康、精神充裕的必要条件,两性的正当媾和是人类健全发达、繁衍延续的自然基础。正如奥古斯特?倍倍尔所说,的冲动“在正常发达的人类人人都有,到了成熟之后,满足这种冲动是生理和精神健康的根本。”生理机能的存在是一件科学事实,要求的正当合理性,是性道德发生的科学认识基础。禁欲主义的非道德性在于把看作是低级下流的事,否定的正当合理性,压制人的生理机能,剥夺人的自然权力。禁欲主义对性道德发生的危害是,造成人们生理欲求与道德意念的剧烈矛盾与冲突,带来压抑、恐慌、焦虑、自责、自谴等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直接影响人们性道德科学健康的生成。禁欲主义长期病态的压抑,甚至会扭曲人的性格,改变人的正常心理,引起人格分裂和心理变态。鲁迅先生就曾说过:“至于不得已而过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冷的性质者居多。欧洲中世纪的教士,日本维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内侍),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别的独身者也一样,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界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由此可见,正当健康的及其满足,不仅是人类自然延续的必然途径,而且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自然基础。的正当合理性是性道德发生的一个伦理判识。
其二是的自发冲动性。人类作为生物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要受到生物遗传和进化规律的影响而显现出自然性和生物性来。人类就是由遗传而获得的一种生物本能。它是由人的性腺和脑下垂体中的性激素在其中产生、传递、输导而发挥作用的,具有自发、自然、无意识的特征。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其他生物的机能一样,是生物有机体求生存和种繁衍的必要原动力,是生物有机体“生命意志”的最高体现,极具盲目性和冲动性,甚至包含着放纵性和野蛮性。这种性本能的内驱力对性道德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它可以冲破人格尊严的屏障,可以冲破法律道德的约束,可以使人的性意识、完全动物化,从而摧毁性道德的人化和理性根基。
马克思教导我们:“吃、喝、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唯一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对的生物本能,必须从人化和理性的角度加以限定和改造,必须以特定的性道德观念抑制的冲动性,约束的盲目性,规范的放纵性,改造的野蛮性,使人类性本能脱离动物的性吸引、性诱惑,升华为属人的性意识、。的盲目冲动性及其必须调控是性道德发生的重要伦理判识。
对本能的约束和限定,是人类性道德发生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原始社会对直系血亲性关系的禁忌是其典型,只不过它是通过生育实践经验和自然选择的感性认识而实现的。现代社会对本能的道德控制,则是基于人性的要求,基于人类明确自觉的性道德意识而发生的。因此,男女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但是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
二、性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
性的心理存在是性道德赖以存在的内在思想情感基础,性的心理机制是性道德发生的情感和情绪激发机制。性的心理存在是指人们通过各自内心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而感受到的性的活动和存在状况,它是以性的生理机制为内在驱动力,通过人的感官、情绪、思维而获得的性感觉、性知觉、性记忆、性想象、性情感、性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
人类两性关系虽然是基于生理原因而发生的一种关系和活动,但它绝非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过程,而是在生理活动基础上而发生的一系列生动活泼、高级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过程。性心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性活动中的体现。人的性心理活动由于受到个性气质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性心理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直接影响人的性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使同一社会的成员产生出有差异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性道德来。
性心理作为性道德发生的内在精神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性心理过程中:
第一,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
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发生,带来了青少年对性知识的兴趣与渴求,他们渴望了解两性在生理解剖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在性能力上的不同表现情况。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是性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性心理活动现象。在性道德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坦然对待这种心理意识,采取科学的、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性知识教育,让青少年通过公开、健康、科学的方式和途径获取有关性的知识,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同时辅之以性道德规范教育,把他们的性心理要求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轨道。如果青少年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要求,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千方百计以“不可告人”的方法和手段秘密寻找,私下窥探。这样不但不可能获得健康科学的性知识,还可能被黄色书刊、盗版光盘、网络系统上晦晦盗的性信号刺激、诱惑和毒害,使他们还没有了解科学健康的性知识、性规范之前,促不及防就迷路失足,甚至走上性犯罪道路。
第二,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和想象。
几乎每个成熟男女,在恋爱择偶之前,都在自己心里对未来性对象怀有美好的憧憬和想象,都有一个理想的人格模式。这种憧憬和想象主要表现了当事人对性对象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理想化追求,其中渗透着当事人对未来生活的设计以及对理想价值目标的期待。在性想象心理活动中,有两种偏差影响人们性道德的正常发生:一种是偶像崇拜,一种是绝对理想化。偶像崇拜是把某个明星人物作为自己性对象的理想模式和参照标准,并痴迷痴情到极至。偶像崇拜只重人的外表、外貌、外形,忽视人的内在、内质、内涵。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见外在光彩缺乏道德内涵的偶像崇拜,一旦碰上“理想”的性对象,就会情绪狂热难以自恃,在实践中难免上当受骗,自食苦果,使身心受到伤害。绝对理想化则是把性对象的标准定得太高,脱离主客观实际,在实践中又死抱理想化的标准不放,不肯做稍微的修改与调整。这种性心理必然导致择偶实践中的屡屡失败。其结果是有的人心灰意冷、丧失自信;有的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有的人孤僻古怪、自我封闭。凡此种种不良心理状态都影响性道德的正常发生。在性道德教育中,首先要肯定人们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和想象是一种积极的性心理活动,它表明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但是同时要教育当事人注意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设定和追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克服性想像中非道德主义倾向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第三,性本质的确认心理。
性本质是指作为男人和女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性本质的确认通俗地讲就是爱与被爱的心理要求。作为有性的人,任何单个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完善的,他们需要在异性身上确认自己独特的性本质,实现自己作为有性人存在的价值。而这种确认只有在爱与被爱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得到异性的真爱,同时付出自己的真爱,人们才能获得作为有性人的心理满足。黑格尔用哲学的语言阐明了男女性本质的确认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活着,双方在这种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自各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性本质的确认心理,蕴含着深刻的性道德基因。这种要求全部承受爱和全部付出爱的心理,使目标具体化、对象化,产生了专一性、排他性的道德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人曲解作为有性人的性本质,把滥爱、泛爱、甚至发泄等同于挚爱、真爱,结果使人的性本质堕落为动物的性本能,使性道德脱离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轨道,失去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的感情心理内涵。第四,互相愉悦获得长久幸福的心理。
人们在选择配偶时,总是要求外貌体态上互相欣赏;社会地位上互相接纳;感情心理上互相愉悦;思想精神上互相合拍;最终希望两人白头偕老获得长久幸福。这些性心理要求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要求。它对性道德的激发作用表现在:促使人们对异性的追求,从外在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转化为内在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促使人们对异性的追求,从外在的欣赏和愉悦,转化为内在的吸引和难以割舍。两性间互相愉悦希望获得长久幸福的心理,可以淡化金钱、物质等物化因素在性选择中的权重,促使人们追求两性在人生态度上的一致,生活理想上的合拍,道德观念上的契合,思想感情上的互融。这些都有助于两性关系中道德精神素养的生成,有可能产生出两心相愿、两情相依、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道德情感来。
第五,两性关系中维护尊严和名誉的心理。
两性关系中的尊严,是指人们对自己性存在的价值、意义和独立性的自我意识以及要求他人和社会对自己性存在的价值、意义、社会地位的尊重和肯定。两性关系中的名誉感是基于一定的荣辱、善恶观而产生的对自己名声节操的珍视以及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名声节操的珍重和保护。维护自己尊严和名誉的心理,是性心理中具有积极能动性的激励机制,它以强烈的情感和情绪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和荣辱观,促使人们形成自尊、自爱、自珍的道德心理,激励人们无论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抵御诱惑坚守节操。维护尊严和名誉的性心理是性道德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坚实的情感和心理基础,在性道德教育中应特别注意强化这方面的教育,使人们获得性道德发生的深刻强烈的内在动因。
丰富多彩的性心理活动表明,人类性关系早已脱离了动物界变成了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这种感情和心理活动是性道德发生的内在精神动力机制。健康正常的性心理及其满足,使性道德健康发生发展;而不健康的以及被压抑的性心理,如:性需要缺失、性心理饥俄、对异性的占有欲、玩弄异性心理、缺乏自尊自爱、性心理封闭自锁等都破坏性道德的正常发生,甚至使之产生畸变。从性心理角度入手加强性道德教育,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性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
性的社会存在状况是性道德发生的外在客观条件和社会机制。性的社会存在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性角色规范的综合作用下所显示的性的状况和特征。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的性道德都是以性生理、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在具体的性的社会存在中形成的。性的社会存在方式有多种,其中对个体性道德发生起重要作用的有三种:社会性道德环境、家庭性道德状况、同龄小群体性道德氛围。
(一)社会性道德环境
社会性道德环境的作用是个体性道德发生的重要社会机制。社会性道德环境对个体来说是一种既定的、先在的、不可超越的客观存在。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社会必然性和规约性。这种必然性和规约性从现实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婚姻制度、道德体系的性质和要求,就是说性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意识现象和上层建筑中的一个成分,它的本质和内容首先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上层建筑其它因素,如政治制度、婚姻制度、道德体系、法律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必然性与夫约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一定国家和民族在性关系、性问题上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行为惯例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承袭,就是说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是一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性活动历史过程中,关于两性关系的实践经验的积累,行为习惯的承袭、社会心理的沉积。性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习性特征和文化传统特征。性道德所具有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经由一定社会和阶级思想家的抽象和概括,便形成了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主流化的社会性道德。这种主流性道德以道德责任、道德义务、道德指令等他律形式和官方道德价值导向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并凭借官方宣传机构,通过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广为传播,从而对每个社会成员性道德的形成起到正面的引导、教育、熏陶、感召、约束和限定作用,有力地促进个体主流性道德的形成,维护着婚姻家庭关系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性道德中除主流性道德外,还有非主流性道德存在。非主流性道德往往是与主流性道德异质异向的性道德,常常是作为主流性道德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对社会具有逆动性,对婚姻家庭具有破坏性,对社会成员的主流性道德具有瓦解性。当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性道德是主流性道德,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社会文明、婚姻家庭美满、个体道德完善的美好性道德。与之相对立的则是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性道德。这些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性保守、性愚昧为核心的腐朽性道德强烈冲击着社会主义性道德,污染社会道德风气,严重腐蚀人的思想和灵魂,造成了一些人性道德上的迷惘误识,甚至沉沦堕落。因此,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性伦理观,坚决批判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性道德,努力净化社会性道德空气,是性道德教育中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二)家庭性道德状况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性道德水平、善恶荣辱观念以及行为举止、生活作风无时无刻不作用于子女的感官和心灵,影响着子女性道德的发生。父母性道德水平和家庭的性道德状况对少年儿童性道德影响的特殊作用在于,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耳濡目染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无意识的示范和模拟中进行的。它具有持续深入、具体细微、渗透性强、示范性强等特点。家庭性道德状况对少年儿童的性角色意识、性个性心理、性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念的初始定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关于性的开蒙和奠基作用,会在少年儿童的思想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直接影响着他们性道德的形成和行为的选择,有的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性道德状况,是少年儿童性角色社会化的最佳场所,将有利于他们性道德的健康发生和发展;而不良家庭性道德状况,会造成少年儿童性角色社会化的家庭缺失,必将对他们性道德的生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家庭中的性健康教育,提高父母的性道德水平,营造家庭中良好的性道德氛围,是社会性道德教育中重要的任务。
(三)同龄小群体的性道德氛围
同龄小群体是指由于生理年龄、思想观念、志趣爱好、行为习惯、人生理想、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一致或趋同,自然而然形成的以居住地和职业行业为依托的非正式小团体。它具有自发性、心理相融性、流动性和有核心人物等特征。同龄人小群体的成员,在心理上有强烈的依附性和归属性,在感情上有很高的亲密性和稳定性,在道德价值取向上有深厚的情感性和趋同性。小群体中不成文的道德信条,对其成员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同龄小群体由于年龄和发育阶段的同步或相仿,性问题、性关系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小群体内部特有的性道德价值取向和舆论氛围。由于同龄小群体形成的特殊原因和内部特点,使得他们极易受社会上腐朽性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小群体内的不良性道德舆论和氛围。这种不良舆论氛围对小群体成员性道德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其中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性道德观对其成员有很强的辐射力和控制力;各种晦光盘黄色书刊所宣扬的腐朽性道德对其成员有强烈的诱导诱惑作用;小群体内部成员的性道德状况使其互相之间有深刻的渗透和同化作用。有时小群体中的性道德观念并非代表每个人的意愿,但是个人对小群体从心理上的依附和从属,从感情上的亲密和稳定,特别是哥们义气的偏颇情绪,常常使他们服从小群体的性道德舆论,认同其性道德价值,长此以往小群体的性道德价值标准便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内在性道德观。
关键词:高职生;养成教育;方法途径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职教育中仍然很必要。高职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职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仍具有较强可塑性,对高职生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十分必要。
一、高职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年来对高职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针对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高职生在行为习惯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部分高职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缺陷。在被调查班级中,92%的学生为独生子女,其中30%的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表现为:社会阅历浅,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强;心理幼稚,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与人交往能力差,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其二,部分高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生约占35%。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厌学情绪;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刻苦钻研精神,知识基础不扎实;学习纪律松散,上课看小说,玩手机,闲聊,课后玩电脑游戏等,甚至缺课、逃课。
其三,部分高职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部分学生约占40%,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浪费现象严重,甚至某些学生有吸烟、酗酒、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
二、对高职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高职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我们坚持整体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采用以下养成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重引导,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教育乃一切教育之本。当代高职生正处于思想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经过接受基础教育,并且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发展完善,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思想理论储备不够,社会阅历较浅,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职生既可能在正确思想的教育引导下健康成长,也可能在错误理论和思潮的影响下畸形发展。他们在人格方面的这种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人格教育是高职生养成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在管理中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渗透,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其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重指导,规划美好人生
高职生作为当代青年的生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职生在上中学时的唯一目标就是考上大学。高考晋级后,离开了紧张的以他律为主的中学学习生活环境,进入了相对宽松的以自律为主的学院学习生活环境,由于没有及时制定下一阶段的新目标,导致学习和生活的茫然,一些同学精神追求错位,甚至沉迷于网络和物质享受,追求不良的精神刺激。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导致职业规划的迷茫。因此帮助和指导高职生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内驱力,就可以使他们变得积极向上。班级管理中,我们针对高职生职业规划迷茫、人生目标缺失的问题,加强教育指导,让他们对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就业前景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热爱所学专业,并把个人的专业理想升华到社会理想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疏导,培养健康情感情
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态度、情绪、感受以及信念等等,以促进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为目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情感发展的过渡期的高职生,其思想、情感、行为是复杂而矛盾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认识能力发展不协调;喜欢与人交往,但又容易自我封闭;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鉴别能力不强。这些矛盾很容易造成高职生情感方面的极度苦闷。而许多高职生不能正确地自我调节,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结交不良伙伴,染上不良习气。一些高职生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心理受挫,不能正视自己,易患失眠、心烦意乱等身体不适。针对高职生的这些心理困惑与障碍,我们充分利用课堂、网络、板报等渠道,针对高职生中存在的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加强不良情绪疏导,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及现实环境,引导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让他们在接触社会中学会交际,增长知识,磨砺意志。
关键词: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情感体验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新教材的兴趣”然而我们却常发现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对数学却兴趣不高,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却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把握七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特点
“良好的开端是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强烈,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二学期第七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一节课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学生能不能学好等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七章中“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画、剪、折方法,得到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再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可利用画、剪、折方法、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起始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
二、课堂教学力求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引入环节巧妙化。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圆锥,棱柱等几何体,提出这些几何体由哪几个面组成?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异同点?棱柱与圆柱的异同点呢?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创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卷、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用精炼的语言、语调的变化,设计合理的板书,优美雅观的字体,丰富的知识等来激发学生和学科兴趣,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4、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学生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恕、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们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喜悦;学生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数学具有自然性,实用性的特点,决定了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迷,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这些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很强,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同时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真正做到胜任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姝瑶.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J]才智,2009,2.
据报道,正在政大历史所博士班就读的张孟珠,在中正大学历史所攻读硕士期间,以探讨贞节作为清代及士大夫世界所力倡的道德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落差,成为社会控制工具,并据此研究结果撰写《清代贞节的实践及其困境》论文,取得硕士学位。
报道说,张孟珠毕业后,考入政大历史所博士班,在查询研究资料后赫然发现,东吴历史所居然有一本硕士论文和她的论文内容雷同。另外,林姓女博士生发表的单篇专文《赋性宣:清乾隆朝案之解读》内容,更是撷取她的论文精要。
张孟珠指出,她获悉论文遭盗用抄袭,透过关系要求林姓女博士生更正道歉,但林姓女博士生却毫无道歉、反省,还试图阻挠她追究此事,甚至宣称学术之路漫长,希望张孟珠有“智能”放手,不要因此弄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