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8: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营养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市某家医院2008年至2010年3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男51例,女47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年龄为59岁;其只小于50岁的有12例,50~59岁有40例,60~69岁有36例,70岁以上有10例。本组患者中有34例发生了并发症,其中出现了眼部的变化、血管的病变、肾脏的病变、皮肤的感染等。还有的患者合并了高血压、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冠心病等。
2营养干预方法
2.1合理的控制总的热量以维持标准的体重
糖尿病患者在恢复的期间所摄入总的热量最好是达到或者是维持理想的体重为最佳。降低总的热量能有效的降低体重之后改善患者的血糖值,降低胰岛素的抵抗。通常理想的体重使用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即: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针对糖尿病患者每天能量的供应应该结合患者的提醒、体力活动、病情的恢复情况等进行计算。从而做到个体化的治疗。
2.2要平衡膳食
在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中,平衡膳食是核心,同时还是对糖尿病进行营养治疗的基础。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要多样化,即要营养还要合理。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均匀的摄入蔬菜、水果、谷薯类、鱼、禽、蛋、乳等食物,不能偏食。在搭配食物方面应该做到:主食以粗细搭配,副食要以荤素搭配;第一,我国膳食中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来源,占总热能的50%~55%,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减少或者是禁忌单糖以及双糖的摄入量。如若患者比较喜欢吃甜食,应当选食蛋白糖、甜菊糖、糖精等甜食品。第二,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忽略脂肪,应当将体内的饱和脂肪酸控制在10%左右,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在300mg/d以下。如若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升高,其降低的措施主要是包括: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要降低糖类的摄入,增加运动量,禁止饮酒。第三,摄入的蛋白质要适量的选择优质的,主要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通常,正常人每天所需要的氨基酸量约为1g/(kg•d);若患者的肾脏功能为出现异常情况下可以考虑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超过0.8g/(kg•d),一旦患者的GFR开始在下降,那么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是不要超过0.6g/(kg•d)。第四,要丰富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的量,患者要戒烟并限制饮酒量;由于膳食纤维能有效的降低血糖并且还能改善葡萄糖的耐量作用,每天所摄入的量为20~30g,同时还要补充B族维生素,其中包括VB12,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补充VE能有效的防止微血管发生病变。针对老年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注重钙的补充以便于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恢复的阶段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锌、铬、锰等)。糖尿病患者在恢复期间尤其要避免饮酒、吸烟,因为饮酒可诱发高脂血症、吸烟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疾病。第五,患者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最好5~6次,再根据实况适当的加餐(主要是为了稳定病情,特别是在睡觉之前加餐能有效的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结果
本组的98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在干预之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的水平值明显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的增加。其具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饮食营养教育、干预已经越来越被糖尿病患者所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糖尿病膳食营养理论只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不仅能有效的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的安排膳食,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以上的康复情况来看,营养的膳食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甚佳。坚持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的水平值,同时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就英语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是不同于我们母语的一种世界通用语言,亦如汉语一样,有她厚重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性特征。英语教材内容蕴含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师,不只是为了教一种语言,而是领会这种语言,走进这种语言。语言的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性的。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发掘教材中能体现人文精神的素材,使人文素质教育与课堂教育内容有机结合。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个人境况得出要实现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可从以下方面来关注。
1.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素养”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想修养的总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即从教师而言,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从学生而言,那就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伯主张,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大部分,他认为“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我们对学生最起码期望值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人”,也就是“学会做人”。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因此,教师要能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从而能掌握交际最基本的工具——语言。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时,要把立足点放在人上,重视面向“使用语言的人”,关注他们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对语篇的把握。弗朗西斯?培根曾说:“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这正是完成交际手段的有效方法。为此,笔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就一些当下的热点问题用英语进行讨论:“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人教版九年级十三单元)直击环境保护,“Save the Sharks!”学生在讨论中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珍贵呀。他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这句掷地有声的口号,正是他们“成人”的号角!
2. 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英语学习要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受学生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交际”是很有难度的。倘若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这样的“跨文化”的交际,必会事半功倍。何谓“文化”,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可根据所要学的内容创设一个近似那样的环境。因此需要从很多的背景资料里精选符合内容特征的场景。这样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里,能使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时,首先构建一个温暖的场景,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妈妈和爸爸画像。“D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wo special days for parents in America?”然后点出两个西方最温情的“Mother’s Day”,“Father’s Day”两个节日。通过这样的内容,学生理解了西方是用“母亲节”、“父亲节”表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再让学生观看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电影《金色池塘》,既让他们接触了原生态英语环境,了解了外国文化元素,也使他们能更加理解父母,学会怎样与父母、学生、朋友相处。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3.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展现学生自我、悦纳他人、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英文名著,观看英文电影、新闻,关注外国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先由教师自己阅读英文名著,观看英文电影、新闻,和外国文化信息,然后适量地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只有懂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注能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展现自我、悦纳他人、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在英语教育中,只要能有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注,以学科知识完善他们的心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就能使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里,形成稳定的人文个性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英语教育的目标,更是笔者作为英语教师的最大教育追求。
文化培养意识是指在学习一门语言中,对语言背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沟通最为主要方式,而不同的语言恰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与交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学习,一种文化的交际形式。每种语言都拥有着一定的文化属性,同时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即使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与理解方式的不同使得在对语言的理解中,产生混乱,即英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必须使得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思维存在于同一的文化层面,而不是以中文的思想去看待英语,使得学习到的只是表象中自我封闭理解的语言形式。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作为一名老师要想真正去培养学生的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得其学习的外语可以与他人进行顺利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具有文化意识的培养性,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以流利的交流和构图去避免因背景不同的文化意识障碍。
而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文化意识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语言交流能够顺利达成的首要条件。因此,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应该重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应付考试,而是深层次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了解英语语言环境下的文化与中文相比的不同之处,善于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完成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书籍就是标准教材,这是学生接触的作为重要的书籍,如何在考试为主体的教育中,去传播文化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方向。在高中教材中许许多多都涉及介绍西方的文化,反应了文学饮食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具体的思想生活观念中的差异,并且可以自己对比分析,从对比分析中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一门语言背后的历史性与故事性。
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无法脱离课本的重要性,而老师的教学也尤为重要,在讲授的过程中,以课本具体内容和思想观念进行对比,如中外对待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态度,中外吸烟的态度,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这一种贴近生活,理解生活的状态,使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这是一个极为具体的方法,而这种教育方法则强调了老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授业。在课堂教育中加深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要性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提出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措施。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及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人生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英语所依附和产生的英语文化。目前,中国对各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避免地成了当前外语界的主要任务。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呢?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着不同的交际原则,这些交际原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们蕴含着文化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遵循什么样的交际原则上,常常会受到他们所依附的文化背景的干扰。
1.价值观念的差异: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它影响着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交际原则。比如说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相反,西方人更强调个人主义。例如英语某些单词既有褒义色彩,又有贬义色彩,由于中西两种价值观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如ambitious一词,我们常取其贬意,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多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
2. 礼仪习俗的差异:社会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一般包括称呼、问候、道谢、打电话、告别等。例如,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作为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按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外国人听起来就觉得很奇怪,有时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学习母语的那种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由于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全球化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遇到文化障碍是必然的。胡文仲教授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因此,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还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四、在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许多英语教师对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结构驾轻就熟。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就会感到自身的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到国外进修学习,亲临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氛围,耳濡目染,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作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当穿插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诸如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要让学生明白, 在交际中,不能死死抱住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因为, 即使使用的语法词汇都正确, 也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播放一些专门介绍社会情况的记录片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外语工作者认真探索,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6-18.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因此,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应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充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之外,还必须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高师院校英语教育的全面性与完善性,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推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必要选择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必然会向学生展示西方的文化、政治体制、风俗人情等等,学生可能会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消极思想的侵蚀。始终注重人文教育的开展,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严格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以一名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保障
师范院校教英语教育是一项耗时较长、任务繁重的复杂过程,开展与实施人文教育,能够全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往往能够保持不断求知与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即将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比较薄弱
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般是学习的文科,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但是,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而英语教学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不足,学生只是学习语言,其学习的目的也在于掌握一门语言技巧,没有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形成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心理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追求显性的成绩,而对于相对于隐性的人文素养却没有重视,英语学习中提高语音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目标。
(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意识在觉醒
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其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方面有了很大的觉醒,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作为学科专业的他们,与理工科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可以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使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地发展。在学习英语时,一些硬性的量化指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的,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软实力,才能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人文素养在提高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其人文素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哲学、历史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行业,而且还可以从事商务谈判、政治外交等领域,这就更加要求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过于机械化,要运用人文知识懂得变通。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英语老师不仅仅要具有标准的口音,扎实的语法知识,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要广泛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在英语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狭隘的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要讲授西方的文化给学生。
(三)在高师英语专业中,学生没有时间学习人文知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语言
在高师英语专业中,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平时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没能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在高师英语教学的大纲中,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提出是比较具体和明确的,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加强目标比较模糊,这导致学生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时找不到科学的指标加以评价。
三、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立足教学课堂,适度增加人文教育内容
课堂是高师院校开展英语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开展与推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开设中国文化知识课程(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等等、中国历史与国情相关课程等等),进一步充实学生人文知识储备。此外,学院还可以通过开展中国文学作品鉴赏竞赛、与文学院联合举办交流活动等等方式,扩展学校人文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英语属于实用工具的范畴,再加上高师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学教师,那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尤为重要。具体来说,高师院校要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加强与当地中小学的学校联系,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体会作为教师必须的技能、能力、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审视与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认同程度,减少学校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阻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山区支教,给予学生体验生活、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机会与平台,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与人身价值观。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新课改将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高中英语新课改所使用的教材有许多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的,采用了时下最新的材料,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对英语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个人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没有对文学作品强烈的兴趣,个人的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便是无本之木。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作品中的精彩点和闪光点,有意识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比较的方法去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例如,在高一的教学中,我在讲述第三单元有关圣诞节的作品时,向学生讲述了1897年美国《太阳报》上登载的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著名社论。它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充分理解了圣诞节的含义。那就是无论天气多么严寒,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友谊、爱情、亲情,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温暖的。另外,我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宗教对西方发展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客观地、辩证地认识到了宗教并非仅仅是精神鸦片。
二、 营造一种强烈的人文气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现在的高中生兴趣广泛,充满朝气,多才多艺,喜欢在群体中展现自己的才艺。我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这些英语活动包括英语竞赛、英语演讲、外国电影欣赏和文化背景讨论等。通过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
例如,在讲授美国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美国梦的由来以及美国梦在文学中的表现。由于我的讲述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课后许多学生围在我的身边,要求我进一步讲述美国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此外,高中英语老师还应该讲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网络和社团组织为学生营造一个交互和动态开放式的环境。例如,我本人开了一个博客,给学生讲述学习英语的方法、介绍英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许多学生都喜欢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并逐渐喜欢上了英语。另外,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我所在城市的外语角,鼓励学生去和外国人聊天。去过的学生逐渐了解到学习外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三、 民族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向中国的高中生教授英语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对话、交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明的结合与互补,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吸收,取长补短。27年前,英语学界的泰斗杨周翰先生说:“研究外国文学的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吸收别人的经验,繁荣我们自己的文艺,帮助读者理解、评价作家和作品,开阔视野,也就是洋为中用。”英语的学习不仅是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化,而是对自己文化的再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引导学生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优缺点。只有如此,培养的学生才能够既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和文化,同时又主动积极地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我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同学们分析了为什么西方的文化体现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中国文化则主要体现了中庸之道。课后,许多学生说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当今西方一些名人的所作所为有了逐渐的了解。
四、 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英语是人文学科,在本质上仍然是以人为中心的。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许多中学老师认识到了目前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亟待提高,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忽视了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据相关学者调查,许多中学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呆了多年之后,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关注时事,忽略学科前沿知识的耿总,自身的人文素养亦是亟待提高。英语的教学不单单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授,教师本人亦需要有思想、有灵魂和深入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需要有广播的知识面。“思想既可以武装教育者的行为,又可以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对于英语老师来言,仅仅把握好课本知识是不充分的。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如果想要充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就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信念,在业余时间里去学习西方的哲学、历史和艺术。只有深入理解了西方的文化、对西方文化精神有充分的领悟才可能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修养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学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语言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尽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方面的要求不能定的太高,但是,培养他们一定的文学修养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大有裨益。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所谓的文学修养,我想其最终表现为内身的气质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各种文化的熏陶是可以获得的。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许是由于受到标准化测试的负面影响,不少学校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如何扎扎实实地打好英语基础功,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等。我们的教师有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分析、训练以及考试技巧的介绍上,而对语言内容本身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史、哲、美等背景知识方面的介绍、评析则一概予以省略。从目前实用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当前外语教学的一种偏颇。笔者认为,一定的文学修养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是有好处的。
一、 加深对文章原意的理解
随着大学英语教材的逐步改革,英语阅读教材中直接从英美报刊中摘录的原文越来越多。在英语中,语言形式与内容有时是统一的,但有时却是矛盾的。在矛盾的情况下,如果不了解有关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或者说没有相关的文学修养,照字面意义去生硬理解,往往会造成望文生意的笑话。
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照字面意思理解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这只是理解了原文的形式。由于缺乏历史、文学知识,所以没有真正理解原文内容。考察一下英国历史,即可知道,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宗教斗争十分激烈,旧教徒(Papist),即罗马天主教徒(Roman Catholics)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徒(Protestants)推翻旧教政府后,拒绝接受旧教在斋日里吃鱼的习惯,以表示忠于新教。英语中“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
再如: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Lear: What dost thou profess? What wouldst thou with us?
Kent: I do profess to be no less than I seem;
To serve him truly that will put me in
Trust…to fight when I cannot choose, and
To eat no fish.
李尔问肯特“你是干什么的?你来见我有什么事?”
肯特回答说:“你瞧我像干什么的,我就是干什么的;谁要是信任我,我愿尽忠服侍他……迫不得已的时候,我也会跟人家打架;我不吃鱼。”(第一幕、第四场)。朱生豪先生在直译“我不吃鱼”时,加了一个注:“意即不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徒逢星期五按例吃鱼”。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在他《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将这个短语译成“他忠实得斋日不吃荤,凡事都循规蹈矩。”这样意译也许更容易让中国读者理解。
“play the game”“玩游戏”表示“遵守规则”。这也是从形式到内容意思转化的范例。
再如,有位大学教授有一天正在讲授文学课,快接近尾声了。他正沉溺于他所得意的英文诗歌欣赏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随即就开始把他们座椅上的活动扶手砰然地收下去,准备离开。
那位教授口若悬河正讲得起劲,突然受到学生的干扰,满怀不悦,于是举起手来说道: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消除“跨文化震惊”,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此,跨文化意识培养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借以说明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然后讨论了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运用技巧。当下对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偏重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对英美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有效避免沟通交流中出现误会和矛盾,最终有利于国际的合作。因此,公共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日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整体,它不仅包含思想观念、发明创造、人工制品、价值观念、信仰和艺术作品,还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政治体系、、法典法规等。实际上它包括我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物质生活方面。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语言模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决定人的世界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难以进行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其自身的文化。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我们就无法正确地理解、运用所学的语言。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在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围绕着语言知识来进行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授课的主要环节仍然是词汇的分析、句型的操练、语法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而较少关注语言以外的文化因素。学生记住了太多的单词,巩固了太多的语法,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下会经常犯语用错误,不能较好地应付日常英语交际。由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中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语言教学必须和文化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学习在本质上与语文学习是一样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在英语学习中也要欣赏英美文化中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英美文化作品的阅读,可以了解到英美过往的社会生活,其故事情节反映了社会百态,其塑造的人物再现了其民族的灵魂特点。如果细细品味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就能够对英美人在交际过程中的习惯有所把握,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终能够和谐交流。
公共英语教学在高校中的特点是,学生的英语课时少,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这就给英语教学设置了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英文经典作品赏析,让学生陶醉其中,意犹未尽,从而促进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重视内容导入,培养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词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含义之外,还应该充分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第二,口语教学。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营造真实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人情,掌握正确的与人交流的规则,避免问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尴尬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得体的交流,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第三,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文化信息的导入和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举办中西文化比较讲座,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高校公共英语是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这些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课程教学,对于英美文化等存在认知缺失。英语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一种交流工具,学生的专业不同,将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对英语的需求侧重也就不同。举办中西方文化讲座,可以让学生在短小的讲座中快速了解到文化差异,最终提升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
举办中西方文化讲座,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讲座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连续性。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公共英语教学,英语教研小组的教师要开展中外文化差异相关主题的系列讲座。这样,学生可以周期性地来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第二,讲座的主题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且对讲座内容的受益人群标明出来。这样能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听讲座,从而提高效率。第三,讲座的内容要由两大人群共同确定。一是高校英语教研组的教师,这些讲座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二是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这些学生选择的讲座内容是他们急需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讲座的主讲人最好能够请到外国友人,外国友人用英语开展讲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一举两得。在外国友人的讲座中,可以增加师生问答互动的时间,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外国友人的回答也具有时效性,避免学生用不标准的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四)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要有专门的时间来讲解,又要有细微的跨文化知识渗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就可以渗透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了解词汇的用法,还能够在日后的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lucky dog”这个词汇学习中,教师就要将中西方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差异进行讲解。西方一直将狗当作朋友,用“dog”这个词是褒奖。“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的意思是“爱屋及乌”。然而,在中国古代,狗在文化中的形象多数是贬义的,例如“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狐朋狗友”“走狗”等。当代中国人对狗的喜爱是人所共见的,但是语言的传承不能随意更改,这就会给当代学生造成误解。因此,教师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便于学生日后对英语的运用。
(五)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
学习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其英语功底参差不齐。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可以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援。选修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向导。在选修课中,教师要将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罗列,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多少内容需要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将各个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选修课上,教师要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注意事项,并且确定学生听进去且听得懂。只有这样,才算将学生“领进门”,为学生后续自己的“修行”奠定好基础。
(六)充分利用校内网电子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电子教学资源非常多。一方面,电子教学资源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电子资源可以助力学生课下自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要指导学生激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成绩,教师要对校内网上的电子资源进行细致整合,使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互联网上有很多适合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资源。例如美国的《一分钟英语》,就是将美国俚语的运用方法和产生背景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并且还配有风趣幽默的图片以及演员的情景表演。这样就能够在一分钟之内运用多种方式来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再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微课,在微课中可以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出来。教师要给微课取一个醒目的名字,从而有利于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M行学习。此外,在学校的互联网平台上,学生与教师之间要进行高效的互动。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来,教师尽快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光顾校内电子资源的频率,为学生了解和应用公共英语的电子资源做好铺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通过英文经典文学作品赏析来提高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从而为其跨文化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通过各种讲座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差异,进而在英语交流中能够“入乡随俗”,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要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常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单词大意和用法,还能够将单词用得更地道。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都大有裨益。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将跨文化意识培养有效地纳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李秀.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误区及其应对[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04):5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