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5: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科发展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 要]通过对国内有关旅游研究博士论文(包括博士后研究报告)与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和北关参与高层次旅
>> 旅游学学科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 以学术研究引领旅游学科发展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从2000~2009年《旅游学刊》载文统计探究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 试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浅议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与旅游学科体系构建 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旅游业发展变迁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及学科体系探讨 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 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二) 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 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 近五年国外旅游学研究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 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通过对国内有关旅游研究博士论文(包括博士后研究报告)与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和北关参与高层次旅游研究的学科类别、学科参与度及选题背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同时学科参与总体上分散但又相对集中的趋势都比较明显。文章最后就中国旅游学学科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旅游研究;博士论文;旅游学学科;中国国内;北美[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09―06
创新培养模式,利用各类资源,突出综合院校的优势
地方综合性大学动画设计专业教育在教学管理、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虽然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但这种模式与专业院校动画教育的模式相差很多,动画专业不能按照传统的地方综合大学的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综合性大学的教学主管部门在制订一系列教学规划时要进行充分调研,考虑到动画专业的实践性和个性化的教学特点,这就要求各综合性大学发挥各自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点,打造适应动画教学规律的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大多包括了文、理、哲、经、教育、管理等学科,学校的综合优势强,其动画专业的教育应该利用不同学科的资源优势,充分汲取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有利因素,发挥自身特色,为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合理设置课程结构,调整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培养学生自由发展
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独立学院,其在人才培养上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提出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侧重点。如,以动画专业、文学本科专业为蓝本,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等课程是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必须增加影视文学基础课;应确保核心课程的核心价值,核心课程在原则上应被控制在10~12门;总学分应控制在60分左右;应增加课程的深度,切不可“蜻蜓点水”。毕竟动画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类型,综合性大学教学主管部门在设置课程结构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动画这一门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可将原有的综合类优秀课程放置在选修课中供动画专业学生选择,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
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专业院校在动画教育上实行实验室制度,这种教育方式极大地适应了动画教育的特殊性。动画的制作工作量大、环节多,其创作、制作方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个人创作有很大差别。动画实验室与工厂的制作车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工厂车间里有车间主任、高级技师、学徒,一般采用师傅带徒弟的“生产+学习”模式,传统动画制作和教学模式与其非常相似。沃尔特•迪斯尼创办的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培养了很多动画高端人才,所以在动画教育当中适当实行实验室制度是有必要的。学生在入学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教师,进入不同的工作室,这是真正实现生产和学习相结合的动画教育模式。
摘要:本文首先从物流学学科发展、物流教育和物流实践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进而用两种方法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计,并对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物流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z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M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到如今已经经历十年时间,此次课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其力度是以往数次课改无法比拟的,对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用。学科教学论既是高师院校体现教师教育特点的重要课程,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然而,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课程——学科教学论,在现实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到师资水平的提升,成为影响新课改顺利开展的障碍。本文主要就当前学科教学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一、学科教学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离
当前,学科教学论的学者已经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取得了基本共识,即认为学科教学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样的学科定位正好符合其存在的价值和现实功能。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科性质定位不明确,所以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论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是分离的,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科教学理论的讲述,而鲜有对学科实践的关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所掌握的学科教学理论只是存在于头脑之中,而很少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并对其进行检验。这样只注重学科教学理论的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因为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学科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须知,“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
第二,过于重视实践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作为培养教师主干课程的学科教学论自然就承担起了与此相对应的任务,即培养教师进行“教”的技术和技能。这样,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科教学技能的培训师,学生则变异为技能的掌握者,这样的教学无异于动物驯兽员训练动物。这其实是将活泼、生动、复杂和多变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化为一种简单的训练。这是对教学论的偏狭理解,将教学论简化为“教论”,而且也是对“教论”的异化。
这种教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习得某种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便是通过反复的训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就是其具体的表现方式。这样培养出的教师与当前新课改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师有着本质的差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既进行了理论,同时也进行了实践,“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总学时太少、实习(练习)条件的限制,这门课变成了提纲挈领地讲理论,蜻蜓点水式地做典型练习,偶尔进入中学课堂去观摩的‘过场’课。”可见,这样的教学还是无法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同样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学科师资队伍薄弱
一般来说,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其一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科班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二是学科专业人员;其三是由具有丰富的中学教学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担任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在这三类人员当中还存在一类比较特殊的人员,他们活动于高校学科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之间。
对于这样的师资队伍组成进行分析,会发现一些问题。科班出生的硕士、博士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毕业人员,他们有着其他几类人员没有的学术理论高度,但是其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学科专业人员的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对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上略显单薄,有些人的学术研究方向甚至不在学科教学方面;第三类人员是典型的利用经验代替学科教学论的人员。而存在于三者之中的活动于高校学科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这类人员兼具了其他几类人员的优点,有着真正的学术实力,然而,这类人员在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就整体而言,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其直接带来的结果是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学术根基松软,学术底气不足,学术理论水平偏低。
3.自我封闭的学科发展环境
学科教学论发展环境的自我封闭主要表现为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表现为各门学科教学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形成各自为政、各守一隅的状况。如果翻开各门学科教学论教材,不难发现各门课程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固然说明了各个学科自身有着不同特点,同时也说明各学科教学论间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缺乏彼此的沟通及共识共建。即使同一学科的教学论教材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以地理教学论教材为例,现已经出版的数种版本的教材就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使人感到无所适从。这无形之中使该学科群处于分散状态,不能或很难形成集体合力,这对于学科教学论学科群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表现为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漠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多的学科教学论学者喜好在已有的学科教学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而鲜有能够扎根于中学教学一线的基于课堂教学的基础研究。正是由于研究者们漠视对原本是学科教学论理论产生的发源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所以在面对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基础教育领域,学科教学论很难解决现实中小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更不可能阐释其深刻的涵义,难怪学科教学论的有效性和价值性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诘难。
4.学科研究的简单移植
一门学科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模式,其中比较实用且行之快捷的方法就是移植。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它所直接移植的学科主要来自于教学论和教育学,尤以教学论为甚。
然而,当前的问题在于,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学科教学论建设过程中仍旧以这种方法为主,就有碍于学科自身的发展了。这里我们以学科教学论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例说明。大多数版本的学科教学论教材都是基于教学论学科内容体系编制而成,即人们所见的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目的论+学科课程论+学科学习论+学科教学管理论+学科教学评价论。诚然,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上位学科,下位学科在建制自身的学科内容体系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它的影响,但是这种建制不是简单的学科体系的移植和复制,而是在自身学科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借鉴、提升和创新。这样舶来的学科研究方法自然来得容易,然而却是以牺牲自身的学科特色为代价的,“特色是以学科定位的”,试想如果学科教学论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在教学论基础上冠以学科之名而无学科之实,那么其也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科教学论会出现“在理论上未能超越普通教育学的水平;在实践的层面上,又不及各科教材教法具体深入,似乎仅仅在教学论及教育学各部分内容的前面加上某学科的名称,这样困惑的原因吧。
二、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科教学论的性质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特性。因而,在教学中就要求,既要重视学科理论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即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身也源于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密切关系。理论总是为实践服务的,同时也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是产生理论的重要源泉。明确了这样的关系后,就有了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操作方式。首先,进行学科理论方面的教学,即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层面对学科教学进行宏观把握。其次,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学,即培养学生基本的教学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如何指导实践的,从而为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型的教师做好准备。
当然,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论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科教学论教学时间较少、实践条件不具备等原因,导致难于保证理论和实践的充分教学,这样就很难完成二者的统一。鉴于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作为学科教学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各种方式来保证二者的教学有充足时间,比如“整合教学过程,践行言行合一”及“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启迪”等,以此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学科教学论对于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提升师资队伍素养
学科教学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支持。针对当前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的构成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其走向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科教学论属于应用理论学科,其主要内容依赖于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积累。科班出生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在理论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比较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鉴于此,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可以让这些人员定期到中学教学一线任教,在教学中获得直接的教学体验和经验。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与教育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学科教学论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才能教好学科教学论。而单纯的学科专业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因而要对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习,并积极将所学的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学之中。此外,为了适应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手段更新速度加快的需要,学科教学论教师需要加强在职自修与专业培训,特别是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计算机等新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适应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发展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
3.开放学科发展环境
自我封闭的学科发展环境是学科教学论发展的死胡同,开放学科发展环境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加强两方面的联系,即横向的联系和纵向的联系。所谓横向的联系就是各门不同学科教学论之间的联系。各门学科教学论教师间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共同解决在学科教学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回答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提出的问题,这样各学科教学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团体,对于学科本身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所谓纵向的联系指的是各学科教学论教师要和中小学教师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对于学科教学论教师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检验教学理论和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渠道,也是联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论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应抓住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个有利时机,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科教学论发展和自身专业能力提升。
4.转变研究范式
传统学科教学论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简单移植,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导致学科教学论没有自身特色,这在前文已经述及。而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改变传统学科教学论的研究范式势在必行。
第一,由基于上位学科的简单移植向基于学科特点的创新转变。以往的学科教学论话语体系基本来源于其上位学科的教育学和教学论,鲜有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为此,有必要开展深入到基础教育一线进行扎根式的教学研究,在对众多鲜活教学实践经验、现象和问题的概括、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实打实的教学理论。这样的教学理论才是基于实践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所接受。这样的学科教学论才是真正有活力、有生命力和有特色的。
(一)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发展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过程中离不开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这种知识结构还应该是立体、开放和动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不同层次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配合和补充,使其在知识系统中能够更限的发挥各自的作用,为领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当前我国处于信息快速发展时期,这就需要知识结构要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从而能够做某对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不断的吸纳,吸取其精华部分。作为知识结构,当理论和实践不断发生变化时,其也需要随之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这样才能使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和合理,为领导者自身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的战略思维体系
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当中,其中战略性思维体系作为其重要的核心,其直接代表着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高低,对于一个领导来讲,其战略思维是否成熟,直接对其领导能力、领导方法、领导艺术和领导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发展的全局性、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带来较大的影响。领导者有了系统思维,才能放眼整体,总揽全局,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只有具备创新性思维的领导者才能够勇于破旧立新,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条的局限,不断提出新思想,创造出新理论,制定出新战略,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更好地领导科学发展。
(三)复合的领导力和叠加的领导艺术
在科学领导能力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复合的领导力和叠加的领导艺术,这两点作为重要的支撑而服务于领导科学发展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在具有复合的领导力和叠加的领导艺术后,才能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确保领导的科学性。这两点是实现科学领导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领导艺术主要包括运筹艺术、决断艺术、权变艺术、用人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讲话艺术、开会艺术等网。只有具备复合的领导力和叠加的领导艺术的领导,才可能成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领导。
(四)先进的领导伦理
先进的领导伦理是领导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领导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领导者,其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选择发展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存在各种利益之间的选择问题,这都是从社会发展角度出来会遇到的问题,如果领导者个人方面则会遇到权力观和政绩观的选择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选择时,领导者则需要拥有先进的领导伦量,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选择出现偏差。因此,要实现科学领导,就必须培育先进的领导伦理并充分发挥它对领导行为的导向作用。
二、结束语
论文摘要:从理论上对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个人观点,认为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基本保障是和谐发展;重要基础是实现学校优先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各行各业寻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样,它也是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1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大于挑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图书馆发展的永恒主题。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开拓创新就是要善于超前思考,敢于标新立异,通过探索图书馆发展规律、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运用图书馆发展规律,把握图书馆发展的主动权,激活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图书馆发展模式,提高图书馆发展质量。
2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在图书馆服务中,要以读者为本;在图书馆管理中,要以馆员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发展理念、战略理念,这是人的观念上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根本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发挥作用。总之,图书馆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服务理念,以自己的服务让读者感受到美好,体验到快乐,充实其知识,增长其智慧。
3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
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同样,促进图书馆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从布局调整转向功能提升,从重馆藏转向重读者,从重收藏转向重利用,从建大楼转向出人才。全面发展,一要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立身之本,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首要责任。图书馆服务育人的质量说到底还是体现在服务质量上。二要致力于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突出特色的关键是坚持科学定位,选准方向,不断创新,重点突破,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要致力于统筹协调。人才是发展之本,要坚持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核心;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是发展之源,要坚持为学科服务和教学科研服务;服务学校是发展之基,要坚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四要面向社会,致力于主动服务。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是适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扩招读者人数激增和文献信息资料价格猛涨的双重压力下,大学图书馆要想发展,必须寻求新的文献保障体系和服务手段来缓解矛盾。其中,走联合、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大学图书馆界人士的共识。大学图书馆要发展,就不能脱离社会、远离经济,只有面向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4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是和谐发展
4.1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停滞不前谋求和谐,只能是局部的和谐、暂时的和谐、表面的和谐,这种和谐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和谐发展必须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坚持以和谐保创新,以创新促和谐。和谐与创新既相互对立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谐,就是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建立秩序,维护公平,保持平衡。创新,就是要突破规则,打破平衡。超越现状,效率至上。和谐发展的关键点是和谐的平衡机制和创新的动力机制的有机统一。
4.2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利用矛盾、化解矛盾中促进和谐
图书馆的每一个环节、第一类群体之间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关键是能够正视矛盾、驾驭矛盾、控制矛盾和化解矛盾。
4.3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和”,而不是“同”。如果都是“同”,同则不继,则无发展。一种声音单调而不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有差异才能互补,才能百花齐放,做到孔子所倡导的“和而不同”。“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和而不同”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指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顺应图书馆发展规律,“不同”指图书馆要有自己独特的办馆理念;“和”指馆员之间、读者之间及馆员与读者之间人格的平等、合作的真诚,“不同”指个性张扬,健康竞争。
4.4构建和谐团队是大学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要和谐发展,关键要有和谐的团队。和谐团队可以为全体人员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价值观念统一在一个目标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使全体人员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谐的团队包括领导班子的和谐、党政工之间的和谐、领导班子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其中,位居首要的是和谐的领导班子,这是一个团队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班子成员应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堡垒。领导班子与馆员的和谐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要有较高的领导水平,深入基层,关心群众,能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为馆员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工作氛围。馆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和理解,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和谐的领导班子,加上和谐的馆员队伍共同组成了图书馆的和谐团队。当图书馆这个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道德追求,就能把全体馆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进而成为推进图书馆工作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超级秘书网
达成共识并成为行为规范。美国的大学领导者认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要在大学的领导层形成清晰的集中意识;但绝不仅仅单独由学校领导层做出最后决议;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应是学校发展和个人行为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全校上下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决策都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进行规划。同时还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短期目标,并创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监督体系以确保完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办学的能力。为引导大学正确定位,美国政府积极放权只做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高等学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政府的作用仅仅是把握战略方向,而具体战略定位和目标则由各个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政府虽然有立法约束,但真正的决策权依然归校方,校方在制定规划和决策时具有独立性,这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无限可能。
二、影响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原因分析
政府方面引导模糊而又简单僵化。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有权监督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且负责制定对其评估办法。这一规定没有考虑大众化教育时代所出现的分层、分类教育的现实情况。这导致我国许多高校不能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实现表面的标准化建设,忽略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而导致高校教学模式化、无差异、无特色,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降低了人才竞争力。此外,我国希望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积极建设“985计划”与“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这使得为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许多院校盲目扩大规模,丰富学科门类,片面追求学校外部结构的高大上,忽略学校本身的内部建设和提高。而一些新建高校更是盲目追求高目标,致使专升本、本科由普通升重点、争硕士点博士点现象层出不穷。当前高校的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学校是一个整体,是由高校领导、教职员和学生组成的大家庭。生存和发展是所有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每一个校领导、教工和学生应当关注的大事。高校的定位不仅要反映出校领导高层的意志,也要体现教职工的想法,更主要的是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的定位应达成全校共识后,进而得到全校教职员工在心理上的高度认同,并将其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最终实现定位中的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官本位和行政等级意识浓厚,对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人为本,平等自由的理念。没有教工的真正参与,高校定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情。具体制度出台后,缺乏教工的认可,从而造成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行不畅,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定位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为我国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人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如大同思想,在主张特色化高等教育的今天,仍强调同一的思维模式与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形成与其他高校不同的高校定位。再如,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道家闭关、佛教参禅,这些无一不采用自我反省的修养方式。现今的高等教育发展如果继续采取“自省”的方式,将因循守旧的思想贯穿其中,就不能及时关注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必然使高校在竞争激烈时代遭淘汰。此外,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轻器物、轻技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职业有偏见。长期的偏见,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分配不均,一些专业门庭若市,另一些专业却无人问津。
三、关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启示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关键词:“*”规划;科学发展观;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应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三个规划。目前,正是各级各类高校“十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即将届满、“*”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之时。如何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考虑正在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考虑在这一新的环境下大学各相关利益群体对大学的需求和期望”,①从各自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深入剖析学校在“十五”发展期间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困难以及“*”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提出能够充分体现各自学校“办学理念、优势和风险意识”的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基础、有高度、有新意、有特色的学校战略规划,从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应该说,这是当下我国高校所要共同应对和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战略
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首选战略。
(一)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营建特色、强化特色,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就国外的大学而言,无论是中世纪牛津、剑桥绅士式的博雅教育(1iberaleducation),还是欧洲大陆式的职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或是后来德国洪堡式的英才教育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特色;哈佛大学建校300余年,始终坚持“与真理为友”的校训;斯坦福大学在其对名牌教授还没有吸引力的时候采取以特殊待遇招揽尖端人才,把有条件的系科率先办成学术尖顶的“学术尖端”战略;耶鲁大学倡扬“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及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理念,等等。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卓有建树,与其所秉持的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是息息相连的。
就国内的大学而言,追求特色、选择特色、设计特色等,亦有着优良的传统。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率先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收并蓄等办学理念。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由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体制,等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
概言之,世界各国的大学形形式式、种类繁多,但无论是总结其成功的办学经验,还是探索其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维特维新,走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型的发展之道都是其优选战略,既是其工具理性层面的生存战略,更是其价值理性追求和哲学方法论导引层面的发展战略。因此,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而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仅是其“*”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其长期的战略选择。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从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校风学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人手,对学校的总体实力做认真的盘点性工作,进而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优势、强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项目、领域等进一步做强、做特,以特制胜,创构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特别出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及其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争取某些领域在国内外、省内外占有一席之地,直至占有学科与人才的制高点,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兼顾,综合提高
从另一角度讲,注重学校的整体联动,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亦是该核心战略的应有之义。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和指标。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逐渐兴起对大学的评价与排名,较有影响的大学(本科教育)评价,包括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英国的《泰晤士报》(Times)和《卫报》(Guardian)、加拿大的《麦卡林》(Macleans)、日本的《钻石周刊》、德国的《明镜》等报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行。概括起来,国外大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学术声誉、科研水平、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学生情况、财政资源、捐赠情况、留学生等。
国内大学评价稍晚于国外,比较有名的评价机构主要有,香港网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校友网等几家。综括起来,国内各评价机构对大学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声誉;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录取分数(生源)、毕业率、继续深造的比率、毕业去向等;教师资源,包括博士比率、教授比率、生师比等;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等。
不难看出,国内外大学评价指标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都包括学校声誉、学生情况、教师资源、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学术资源等通用性指标参数。虽然,这些评价指标还在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追求好的排名,但无疑,这些指标对其谋划“*”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各高校研究制定“*”的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参数,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实现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优选战略。
(一)重点突破,为所当为
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高校的整体而言,只有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学校和学科,才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赶超世界一流,或在某些领域抢占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高地,跻身国际同类高校、同行学科前列。对于国内各高校而言,也只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效益以及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各高校应自觉掌握和运用均衡的相对性和非均衡的绝对性的客观规律,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可以支配或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项目和领域作为增长极,力口以重点建设和发展,以实现其非均衡超常规的发展。(二)整体协进,和谐发展
强调非均衡发展,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或是发展路径上考虑,其本旨仍在于冀望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学校全局的均衡发展。各高校“*”规划的制定,既要注重守正出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又要注重整体联动、协调一致,向着科学、理性、和谐、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从学校的总体战略规划层面考虑,还是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子规划、专项规划与学校各分院(系、所等)的分规划等战术规划角度考虑,都要求以对“十五”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的监控与总结为基础,认真盘一盘各自的家底,看看其办学规模、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校园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实验室与图书馆建设等,有多少存量,块头有多大,与省内、国内同类兄弟院校以及其他高校相比,与国外同行学校、同类学科相比,哪些方面强和弱,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居于什么地位,发展空间与前景、趋势如何;看看还有哪些空白,通过挖掘或整合现有的力量或适度引进资源、增加投入,在“*”期间就可以上马和在较短时间内见效的,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保住优势和形成特色,哪些方面进行纵比可以上升几个台阶,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赶超国内或国际一流,等等,从而真正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开拓进取、积极可行的“*”发展的总规划、子规划和分规划。
要坚持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内涵和外延、结构和功能的均衡协同发展,确立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发展的一体两面以及调整结构类型为发展、追求效率效益同样为发展等发展观,既要有选择地注重量的扩张,开辟新的学科、专业、课程和项目,力争把蛋糕做大,以增加总量,又要注重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要注重现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与服务社会几大功能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加强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要注重各个类型层次的教育,如普通本专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等的统筹协调发展,多渠道为社会培养人才,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要巩固提高传统的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着力加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积极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融合与创新,实现各学科的共同提高和协同发展。
三、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
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必选战略。
(一)奋发进取,跨越发展
跨越式发展之道普适于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大学的发展,其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并校到成为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30年时间。英国的沃里克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建校到置身英国高校前列,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也只用了30年时间。香港科技大学从1991年建校到现在,也不过才14年,却已迅速成为国际知名高等学府,等等。上述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的新星和奇葩,固然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与其所采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可见,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一些大学的制胜之道。问题在于,我国的高等学校能否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于各自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笔者以为,只要不是盲目扩大、攀高、争强、求快,或者是重复“”式的一哄而起,而是直面挑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深人调查研究,把握发展机遇,确立发展目标,开拓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找准自己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注重跨越式战略构想的前瞻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可行性,抓重点创特色,是完全有可能既超越自己又赶超别人,在短时间内迈上几个阶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的。
(二)依循规律,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