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22:2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产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木材生产计划的分解
根据各地林木资源数量可采资源总量、森林类别、林种、树种、经营类型、林龄等因素,将木材生产计划分配到各行政村。
二、木材生产计划使用方向
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中森林面积任务的完成,优先保证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中规划的林地小班,特别是境内国省县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为重点;农田防护林优于其他防护林;过熟林组优于成熟龄组。原则上减少其他类型的采伐。
三、审批申请及时间要求
采伐申请由林权所有人提出。经由村向镇林业站提报申请。木材生产计划的截止期限为10月末,10月末之后由县政府统一收回。
以“十”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 制种玉米在201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附表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附表2)。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附表3)、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000亩(附表2)。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 2015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附表4)。
关键词:小微企业;生产管理;策略措施
一、引言
在信息化的新环境下,加强小微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生产管理工作理念,创新生产管理工作方法,形成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有效消除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起与实践相符的生产管理工作策略与制度体系,切实完善生产管理工作措施,全面提高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生产计划管理的特征
(一)生产计划管理的动态性
生产计划是围绕着生产目标进行生产优化的过程,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顾客)的实际需求,实现对生产产品数量、质量、交货期限的管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建立,生产计划管理的动态特征越来越明显,只有使用动态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切实满足定货合同的需要,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在全面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当前生产任务的确定更加依赖市场,只有在全面进行市场信息调研判断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使用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年初制订的生产计划与生产实现过程计划有较大差异,只有使用动态化的生产计划管理方式,才能全面提高生产计划的管理效率,实现生产计划与生产可变动因素的有效结合,从而不断提高生产部门对市场信息反馈的能力,使生产变得有据可循,不断提高生产管理预见性,实现生产的全面管理。
(二)生产计划管理的敏捷性
随着生产管理任务的复杂化,生产管理不仅要保证质量,而且还要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只有快速地应对市场变化,及时地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反映,才能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只有注重优化生产程序,有效地随着任务订单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才可以根据生产能力情况,按需进行生产管理。为此,要按照现代订单管理的思想,进行全面策划,才能根据订单科学的安排生产量。企业生产管理的控制要充分的考虑不确定性的因素,使生产计划具有一定的柔性和敏捷性,提高市场反映速度,注重提高和优化生产计划速度的调节能力,从而在追加合同时能够有效的调动生产力,按期完成生产任务。现代生产工作更需要考虑生产成本,注重优化生产管理的细节,才能运用现代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从而实现对生产因素的全面调节与控制。
(三)生产计划管理的外因性
现代生产计划的调节应当更加注重外部因素,企业生产计划的变动往往是因为外部因素引发的,只有注重调节外部因素,才能提高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性。要充分研究企业生产链,实现在企业生产链基础上的信息全面反馈,要以生产主纽带实现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全面传递。要建立起商业往来的群体,在保持企业独立生产经营权的同时,建立起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才能够在全面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安排生产。应当切实提高企业生产人员的管理水平,注重考虑企业的外部生产动态,切实把握好生产的时机与外部关系,注重围绕着生产链审视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要保证生产相关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外部零件的及时供应,这样才能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全面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三、生产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条件
(一)科学的编制生产计划
为了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在全面分析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完善的生产计划,总结以往生产计划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改进和优化生产管理程序。首先,应完善生产计划制订的原则,按照科学化的目标体系进行生产计划配置。在生产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按照均衡、准时、节约的原则进行生产计划的制订。要重视实现生产计划的相互衔接,保证生产计划与原料供应,出货速度,生产周期与技术更新等相关因素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严格落实生产计划,达到全面生产管理的目标。另外,还要深挖生产计划问题的根源,在全面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找出影响生产计划执行不足的因素,采用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来消除传统生产计划中的问题。
(二)完善生产计划的体系
生产计划的编制至关重要。做好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要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生产计划编制的完备性。首先,从合同要求着眼,以产品的最终交货期为基本指标,实现生产工序与生产准备的全面管理;加强技术、设备、设施、原材料的优化,在科学进行人力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并且编制出网络性的生产计划图、表,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保证生产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要加强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以生产大纲为基础,合理结合生产工作的实际,与前期生产准备情况,月份生产计划的编制,当前具体生产任务等相结合,并且进行有效的调配划分,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有序进行。
(三)强化生产管理的精准性
为了提高生产管理有效性,必须提高生产管理的精准性,在有效消除浪费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利益的追求,从而保证在企业内部实现追求精益生产管理的目标。首先,强化生产很容易的目的,把生产管理迈向深层次,完善生产管理的体系。其次,加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生产管理的成本。第三,有效地减少生产的投资,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企业生产的因素。第四,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推动企业生产计划的全面完善,不断提高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消除市场不稳定因素影响。
四、小微企业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产时间相对滞后
目前小微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不能及时投产。由于生产与研发、原材料等部门衔接的不紧密,导致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技术难关,工作人员不熟练等实际问题,再加上订单管理的不足导致生产滞后。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合同签订有时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致使订单签订时间滞后,导致企业生产的过程周期延长,造成生产加工周期较紧。其次,企业生产的过程还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技术与人为因素较多,再加上生产工期相对较紧,造成现有的生产线进行生产的时间有限,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而且有些生产企业存在着生产监管不足的问题,往往要加班加点,从而给生产管理造成被动局面,严重影响生产管理的效率。
(二)生产流程管理不规范
企业有效的生产管理一方面建立在完善的生产制度上,另一方面建立在有效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上。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有些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首先,有些企业的生产部门划分的较为复杂,生产协作体系较为庞大,这都严重的制约了相关部门的协调性,不能有效地发挥出生产管理部门的协调作用,不利于形成生产统一体系,没能发挥出现有生产力量的最大作用。有的企业没能根据生产技术发展进行生产制度的改进,现有的操作方法与生产标准已经不适应新生产线的实际需求,没能严格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管理。有的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必要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导致企业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制约生产管理作用发挥。
(三)生产信息利用不到位
在信息化的大生产环境下,只有加强相关企业的全面合作,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小微企业缺乏必要的协作体系,生产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了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些企业缺乏生产信息的收集机制,没能全面掌握行业动态,不能在实现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交换中科学的安排生产任务。有的企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建立不完善,没能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数据分析,无法找出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的企业还没能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的平台,生产管理部门、工艺设计部门、物资供应链没能在同一平台上服务生产,导致数据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数据的准确性差,严重的浪费了生产资源,影响了生产工作效率。
五、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生产计划制订
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有效合理的安排生产,必须全面收集整理企业生产的数据信息,注重有效督促核查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现有生产管理运行模式下,围绕着各种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实现基础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综合有效运行。必须完善生产能效的分析工作,有效的分析生产成本与质量因素,在全面总结生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找出有效的生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计划。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完成各季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生产环节入手,围绕生产计划构建起必要的保障体系,为生产计划的执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及时组织考查各种指标体系,优化的考查整体系统,实现以往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
(二)创新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只有创新企业生产管理方式,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要突出生产管理的时代特征,引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操作,运用软件方法全面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同时加强生产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引入大数据的分析计算方法,有效优化生产流程。要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生产管理体制,实现生产管理运行机制创新,要把QC管理,ISO9000认证管理体系等现代生产管理方法融入到生产管理体系当中去。开展精益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调动职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把优化生产工作程序与职工利益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生产环境的软硬件水平,发挥出生产环境对提高职工生产效率中的积极促进作用。要按照快投入与快产出的原则,把精益产品开发与主动管理结合,不断拓展和提高市场响应机制。
(三)完善企业生产管理过程
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有效性,解决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必须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注重提高生产过程管理灵活性,解决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为主,提高企业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根据生产订单灵活组织开展具体生产活动。融入JIT生产方式,实现生产管理的准时性,做到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标。保证生产的平稳性,注重有效的降低生产管理风险。采用周期方法,全面跟踪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生产计划编制准确性,合理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六、结语
当前小微企业生产技术也越发复杂,影响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因素不断增多,只有注重使用全面管理的思想,围绕着企业生产工作的周期,切实审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全面调动生产过程中的基础上有效调动积极生产因素,才能提高生产管理的敏捷性,有效消除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木刚.生产计划于经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2]张斌,于明等.生产计划制定过程的分析及数学建模[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04).
[3]苏生.多工厂生产计划于调度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J].经济与管理科学,2013,(0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局的统一布置,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以富山、富民、富行业为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森林进城、园林下乡,促进镇村绿化向纵深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年度全区营造林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昌江区年度营造林生产领导小组:
三、营造林生产计划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年度营造林生产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迹地更新返林:各乡(镇)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宜林地在今冬明春务必还林。年全区迹地更新还林总任务3063亩,其中:荷塘863亩,丽阳350亩,区林场1000亩,鱼山450亩,竟成400亩。
2、长防林补植:任务235亩,由区林场完成。
3、油茶低改:由荷塘垦殖场完成,任务1500亩。
4、毛竹低改:由荷塘、区林场完成,任务2000亩,其中:荷塘1500亩,区林场500亩。
5、平原绿化2360亩:包括景鹰高速、206国道、生态路两旁绿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绿化,由路段村庄所归属的乡镇负责完成。
三、主要措施
1、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年度的营造林生产计划已分解到各乡(镇)场,希望各乡(镇)场要切实将冬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亲自抓,采取有力措施,把营造林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要从建设秀美山川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开创我区营造林工作新局面,实现我区在“十一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9.85%的战略目标。各乡(镇)场、区国营林场务必在年12月30日前完成各项造林的整地,在年2月上旬全面完成植树造林任务。
2、加强指导、做好服务
在营造林中,区林业局要组织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一是抓技术指导,避免施工中的盲目性,严格按照造林设计书要求施工;二是进行质量跟踪检查,严把造林整地质量关;三是在工作中推广新的实用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3、强化督导、抓紧进度
各乡(镇)场、区国营林场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质完成各工序,届时区政府将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任务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以及弄虚作假的单位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责令整改。
一、生产计划概述
1.生产计划系统的概念。生产计划系统是包括预测职能、需求管理、作业计划、材料计划和能力计划等相关计划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
2.生产计划系统的层次。生产计划按不同的层次可分为:战略计划、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按计划的时间跨度可以分为:长期生产计划:一般是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制定一次,属于企业的战略计划;中期生产计划:一般为一年,也即年度的生产计划,属于战术性计划;短期生产计划,也称为生产作业计划,任务主要是根据用户的订单,合理有效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个细节。
二、企业生产计划存在的问题
1.生产计划的预测性差。生产计划制定不但依据企业的订单,而且依赖于市场预测,市场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生产计划制定的有效性。从目前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生产计划预测性不好,生产中频繁出现插单现象,致使企业的人力、物力限于紧张状态。
2.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性差。企业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互通信息,导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工作衔接性差,数据的准确性不能保证,造成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的浪费,企业办事效率低下。如生产部门计划生产A产品100件,但没有及时通知采购人员,采购人员没有采购相应的原材料,造成无法按客户要求的日期交货,此时两个部门人员都忙于推卸责任,都说不是自己的错,造成恶劣影响。
3.生产计划的柔性差。由于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是依据销售订单产生的,生产部门没能充分考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使生产计划不具有柔性和敏捷性,在企业追加订单时,不能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
4.企业的生产计划执行效率低下。生产计划制定好以后,由于生产组织方式差,各工段的进度不一致,常会出现等工现象,生产计划执行率差。如缺包装箱等问题,造成生产现场库存堆积,不能及时发货给客户,有时甚至延迟交货。
三、优化企业生产计划的方式
1.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体系是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通过硬性标准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的生产计划活动实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要制定符合自己内部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体制与方法,不断促进理论创新与工作创新,推动生产计划管理的提高。建立各部门之间更加严密的配合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便使所有部门的制度体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组成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
2.加强生产计划的基础建设。生产计划的基础建设包括收集、整理与生产计划有关的各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以及来自生产车间的各个工段上的基础数据。并建立考核生产计划完成率的各项指标,用数据说话,才是考核生产计划运行好坏的强有力的依据。于此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生产计划预测的准确性。
3.在企业内部开展先进管理模式。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需求日益多变。产品开发周期和交付周期越来越短,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替代过去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4.加强员工素质建设。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通过自我申请和企业调研的双重方式开展培训,具体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培训课程设置上要有阶梯性、层次性、分阶段完成培训内容。聘请或者任用有培训能力的专业人才担任培训师,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
5.加强对生产计划实施的监控。企业可以开展日会、周会、月会的形式,把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对相关事宜进行讨论。日会参加人可以为各部门中层领导,对过去24小时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需要与之配合的部门。周会是对过去一周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相应地,月会是对过去一个月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并汲取经验教训。也可让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生产计划人员每天固定时间召开日会,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如紧急插单,缺零部件等事件进行讨论,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6.实现企业工程信息、管理信息、质量信息的集成。在先进生产计划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来达到企业工程信息、管理信息、质量信息集成的目的,从而把企业打造成为整体协调、全面素质优化的现代企业,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主要生产经营预期目标为:全年生产原煤200万吨,力争210万吨;掘进进尺1*米,力争12800米;洗精煤135万吨,力争140万吨;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原煤单位成本265.38元/吨,洗精煤单位成本285.96元/吨,实现利润5340万元。
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七六五四三二一,方方面面争第一”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五条发展道路,以建设“十化”矿井为发展方向,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三大园区,夯实六大基础,建立六大市场,实现九大提升,全面建设适应潞安发展要求、具有*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新型能化基地。
全年工作概括为“33669”。
一、实施三大战略
(一)“3+1”主业扩张战略
“3”即本矿原煤年产能提升到300万吨,“1”即善福联营煤矿产能达100万吨。
通过优化采区设计、实施村庄搬迁、改造环节系统、提升装备水平、创新采掘工艺,不断挖掘潜能,夯实发展基础,确保年内本矿产能达到300万吨;通过挖潜改造矿井、规范经营管理,确保善福联营煤矿年内产能达到100万吨,为20*年“3+1”主业扩张战略落实到位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开辟新的途径,力争近几年内再整合一个100万吨的地方煤矿,到“十一五”期末全矿原煤年产量达500万吨以上,实现“3+2”主业扩张战略目标。
(二)循环经济战略
依托煤炭资源,整合电力资源,挖掘瓦斯资源,不断延伸“煤焦化——煤电化——电气化”三条产业链条;一手抓生产,一手搞建设,精心打造三大工业园区,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模式,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
(三)企业改革改制战略
一是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稳妥、有序地实施主辅分离与辅业改制。坚持“人员不减、收入增加、补贴下降、效益提高”的原则,对主业以外的全部资产及主业中的闲置资产作为辅业资产进行剥离、实施改制,做到准备充分,方案合理,措施科学,实施有序,分离彻底,改制到位,为全面完成辅业改制任务奠定基础。
二是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将企业内部细分为六大市场主体,科学界定各主体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质量标准、材料经费、工资定额,确定试点,逐步推广,以产品和服务价格为纽带,进行月度单位收入结算,实现各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三是矿井关闭破产工作。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各项工作有效对接,切实抓紧抓好我矿关闭破产正式立项后的各项工作,争取年内列入国家关井破产正式计划,确保此项事关潞安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的工作早日落实到位。
二、打造三大园区
(一)五东焦化园区
在抓好生产组织、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的同时,积极协调沟通,落实规划方案,加紧加快弘峰焦化公司2#焦炉、化产项目、煤气输送及煤气发电工程建设,实现环保标准化、产品多样化、生产规模化、效益最大化,成为潞安焦化产业的示范园区。
(二)南丰电气园区
在做好矿井瓦斯抽采衔接、提升瓦斯抽采技术、确保目前两台机组平稳运行的同时,增加两台发电机组,上马余热利用工程,探索新的开发项目,实现瓦斯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把南丰电气园区打造成潞安循环经济的希望工程、效益工程、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
(三)西湾电化园区
依托弘峰焦化下游产品焦粒资源优势,改造现在生产设施,有效降低成本;尽快上马2#电石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早调研乙炔气生产项目和西湾闲置土地(1*.3亩)利用。
三、夯实六大基础
固本培元,挖潜改造,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水平,实现通风系统简约化、瓦斯抽采立体化、运输系统快捷化、供电系统最优化、监测监控集成化、选洗系统模块化。
四、建立六大市场
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建立企业内部六大市场管理体系:煤炭生产市场、煤炭销售市场、辅助生产服务市场、后勤服务市场、多种经营市场、人力资源市场。
五、实现九大提升
(一)加大投入力度,突出环节改造,实现原煤产能大提升
1、通风系统简约化。在抓好南风进风井井筒设备安装的同时,对北风井、南
丰回风井主扇进行改造,实现变三台主扇为两台主扇联合运转的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提高矿井有效风量。
2、瓦斯抽采立体化。在充分应用本煤层、裂隙带和采空区三结合抽放技术的基础上,对地面钻孔煤层压裂瓦斯抽采和地面钻孔动压采空区瓦斯抽采试验进行研究,全面构建矿井立体化抽采体系。
3、运输系统快捷化。对主井提升电控系统进行改造的同时,兼顾提升能力达到300万吨/年的方案,并力争付诸实施;完善78采区主运输及辅助运输系统(更换主胶带运输机,安装猴车等);建设高标准的运输大巷(更换道轨及电机车,完善安全设施等);改造和完善地面储装运系统(更换牵引绞车,改造选矸系统等)。
4、供电系统最优化。新建工业广场6KV变电所,彻底解决井上下供电系统不合理的问题;新建78采区变电所,解决75采区供电系统不合理的问题;对751#、753#变电所部分设备进行更换,以适应质量标准化精品矿建设要求,确保矿井供电的安全、可靠、稳定。
5、监测监控集成化。按照建设数字化矿井的要求,将掘进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离层人员静态观察改为动态不间断监测系统,在生产工作面安装矿压数据自动观察记录和传输系统,完善奥灰水监测系统,开发应用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完善通风、瓦斯、乳化液监测系统,改造生产调度模拟动态显示系统,建立信息集成、信息传输两大平台,实现各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6、选洗系统模块化。坚持生产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引进一流设备,高质高效施工,缩短新旧系统对接时间,新建240万吨/年重介-浮选工艺的模块型选煤厂,确保精煤选洗正常有序,新厂建设有条不紊。
上述环节系统改造确保10月份前全面完成,后两个月原煤生产、入洗具备300万吨/年的能力。
(二)科学组织生产,注重自主创新,实现煤炭生产集约高效水平大提升
在抓好7601主采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同时,对其他配采工作面进行超前安装布置,科学调配队伍,有序高效接替,合理进行配采;在51、75采区继续寻找工作面,创新和推广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积极筹建边角煤轻放队,做到精采细采,提高回采效率,不断挖掘优质煤炭资源潜力;推广强力锚杆支护技术,试验机载临时支护系统,研究破碎围岩动压期间高效快速掘进技术,缩短工序循环时间,提高掘进单进效率。
(三)创新管理机制,严格责任考核,实现安全管理水平大提升
深入开展“三常”(常讲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钟)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突出一通三防、雨季三防、奥灰水防治三个重点,坚决执行安全事故和重大隐患问责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的审批程序,健全源头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干部跟班制度、业务科室现场查岗制度、隐患快速排查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偏远作业地点和零散岗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过程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奖惩条例,扩大各业务、各专业奖惩范围,建立高激励、强约束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
(四)严细标准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大提升
认真对照公司精品矿井标准和要求,强化“质量就是人品”理念,实施质量标准化品牌制胜战略,强力推行“质量否决工作量”考核机制、“质量标准化一票否决”用人机制、“质量标准化评分与工资总额挂钩”激励机制,严格实行业务副总牵头包线、业务科室科长和副科长包面的包保责任制,加大质量标准化科技难题攻关和薄弱环节整改力度,实现点、面、线、区高标准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具有*特色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
(五)做实资源整合,做活多经产业,实现矿井综合经济实力大提升
一是开拓思路,高效运作,实现资源整合多元化。充分发挥我矿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在下大力气抓好善福联营煤矿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的同时,以“互利共赢”为原则,积极协调沟通,争取多方支持,加快股份制改造,确保全年原煤生产在60万吨以上,产能达100万吨/年。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积极探索买断、控股、参股等多元化资源整合的新路子。
二是以质取胜,以优搏强,实现非煤产业品牌化。非煤产业各厂点要严格原料进货,优化工艺流程,在产品质量上求精;把握外部市场需求,适应潞安发展形势,发挥现有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品种项目上求新;创新经营机制,高薪聘用技术、管理、营销人才,建立健全质量、产量、成本、效益激励机制,在经营管理上求活,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发展壮大经营规模。特别是要抓好五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地方资源、煤炭精细加工、矿山支护产品、矿山机械修造、建筑安装工程。
(六)完善考评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大提升
继续完善和推行“A+B”管理模式,考核范围覆盖全矿所有单位,考核人员涉及全体干部职工,考核内容由重点工作向基础工作延伸,对各单位领导实行月度工作业绩评价,深化责、权、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等业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继续推行绩效评价,进一步突出层次管理,细化目标责任,提升工作绩效,不断提高管理执行力。以“A+B”绩效考核为手段,促进内部六大市场良性运行,从而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质效。
(七)严格成本控制,挖掘效益潜能,实现经营质效大提升
坚持“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分层控制”的原则,将“以销定产,以产定耗,以购定资”管理流程贯穿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根据预算责任目标,对预算责任主体的成本、费用及资金进行源头控制;强化现金流动监控,规范预算分析,及时纠正偏差;结合经营实际,严格审批程序,审慎预算调整,形成全面、系统的立体预算模式和分析控制体系。同时,做到细化预算管理,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严格资金计划,为预算管理提供保障,形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计划相互结合和共同制约机制;建立以班组和个人为市场主体的内部核算体系,推行以利润为目标、以成本为基础、以买卖为手段、以财务核算为中心、以利益为动力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
(八)落实矿区规划,加紧加快建设,实现矿区整体形象大提升
按照“人与自然相和谐、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相协调、人文环境与矿山形象相映衬”的原则,不断完善矿区发展规划,继续优化职工生活环境。建成投运滨河公园,改建街心花园为旭日园,兴建工人村停车场,建设生活区综合商贸大厦,全面实施气改水暖工程,完善居民日常生活和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实现社区建设和国际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化。
(九)构建文化特色,引深主题活动,实现三个文明建设水平大提升
全面引深“三体”、“三实”活动,推行党委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针对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抓好特色支部建设,深化“五个十”典型选树工作;扎实推进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大力选树十大文明创建工程的示范点、示范区,展示*“三个文明”建设成就,努力向全国文明单位迈进。
第四部分影响矿井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影响主业发展的问题
一是矿井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煤质指数发生变化,工作面储量小,配采难度大,直接制约煤炭生产;二是为实现20*年“3+1”煤炭生产战略,20*年将进行重大系统改造,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产量不可能有大的提升;三是要保证7517、7802工作面正常开采,急需对/村实施搬迁;四是掘进效率低下,急需改善掘进装备、组建新的掘进队伍;五是租赁经营的善福联营煤矿在经营体制上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必须考虑改组改制、合法化经营。
二、制约发展园区经济的问题
一是弘峰焦化公司二期工程方案已确定,应尽快上马,早见成效;二是受电力和电价影响,新源煤化公司电石厂产品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无法与周边地区正在上马的同类型企业抗衡,应尽快考虑充分发挥公司内部供电优势,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关联贸易程序,提高经济效益。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各村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发展粮食生产列入村级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要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在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上来。要加强指导、检查和服务,对近来休耕、闲置的耕地鼓励农民进行复垦、复耕,严禁耕地抛荒、撂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完成。在千方百计稳定大宗粮食作物面积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扩大杂粮面积(大豆、玉米、花生)。各村要将生产计划及早分解落实到户,及早谋划,及早安排,抓紧春耕备耕工作,把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单产
各村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农田水毁工程,继续实施土地整理,重视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送村、入户、到田,重点抓好超级稻高产栽培。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水稻重点推广“一增二改三推”,就是要增加种植密度;改重施蘖肥为重施穗肥,改串漫灌为湿润灌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机械插秧。甘薯重点推广施足基肥和夹边肥,防治小象鼻虫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要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要结合当地实际,依靠科技措施,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优化耕作模式,实行合理间套种,扩大复种,引导“单改双”,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发挥科技增粮作用。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推广优质品种,提升优质品率
要进一步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加快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要立足于改善作物品质,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
【摘要】在现代造船企业中,生产计划管理是整个生产任务高效开展的关键,而在整个生产计划管理中,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又是整个生产计划管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确定整个造船任务能否高效完成的关键。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造船企业,必须在造船生产计划管理中切实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因而本文就现代造船企业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要点。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强化企业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造船企业;前期生产计划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27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当前,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在生产管理上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要想从船舶业制造大国蜕变到制造强国,在整个生产管理工作中,只有在生产前期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其与前期计划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成效。
1.现代造船企业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是在制造船舶之前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段内生产任务的完成而提出的相关计划,并为生产计划的完成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达到生产计划管理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必须开展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生产任务的完成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新时期背景下的造船企业,只有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造船企业中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造船企业中,传统的造船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而在信息时代中加强信息化的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要点
2.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管理方案的支持。因而对于现代造船企业而言,要想在生产管理中取得成效,就必须切实加强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在整个生产管理工作中,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又是确保管理成效的关键,所有的生产管理都是基于前期的生产计划进行的管理,为整个生产任务的实施和生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必须在确定前期生产计划管理方案时,切实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造船企业的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利用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各大模块和子系统,促进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而在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构建中,首先就应包含年度、季度、月度的任务系统,从而为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任务的提供方向,君是结合当前企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开展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其次,在确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生产计划后,为了实现生产计划,就应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化的管理,所以在构建任务系统的基础上,就应构建进度跟踪管理系统,从而利用系统对当前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分析生产计划没有按期实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前提出预警信息,及时的找寻原因并改进;最后,为了确保整个生产计划顺利的实施,在整个系统中,还应将设备、资源、人才以及生产全程的监控和生产计划的考核构建相应的子系统,为整个计划顺利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支持。利用设备管理系统,为整个船舶生产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利用资源管理系统,为整个船舶的生产提供相应的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利用生产过程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生产数据的分析,对当前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通过生产计划考核系统,为整个船舶生产绩效管理提供支持,促进企业生产考核体系的完善,最终确保生产计划得以顺利的实现[2]。
2.2在系统支持下促进前期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
在构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前期确定的生产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应在系统的支持下,切实做好船台计划管理、节点计划管理、大日程计划管理、中日程计划管理、小日程计划管理等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
2.2.1船台计划管理
为了缩短船台周期,提高船台的利用率,就必须加强船台计划管理。也是整个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的关键。所以就应在系统的支持下,加强对船台基本信息的维护,着力实现船台编码、名称和面积的共享,达到避免船台资源浪费的目的。所以在编制船台使用计划时,应结合船舶的吨位和占用的面积以及船台的使用情况和船东的交船时间以及船舶的计划船台时间,对船舶的上下船台日期进行计划,从而利用系统的船台使用计划图例及时地查询船台的使用计划和实际的使用情况,并在系统中将未来一段时间内船台安置的情况显示出来,从而为计划编制人员管理船台提供依据。
2.2.2节点计划管理
在船舶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接点往往较多。因而在节点计划管理过程中,应利用系统及时地查询船台使用的情况,从而对每艘船舶的船台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并结合上船台时间,对开工时间、交轴线、系泊、实验、下水、试航和交船的时间推算出来,从而为整个节点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指示,促进节点管理任务高效的完成。
2.2.3大、中、小日程计划管理
一是大日程计划描述的是各节点上关键工作项目的计划开始和计划完成时间。大日程计划的项目包含:开工到下料结束、分段制作、分段涂装、分段预装、船台合拢/涂装、系泊试验、扫尾。
二是在中日程计划编制时,遵循后墙不倒的原则,即合拢日期必须得到保证,根据合拢日期及合拢项目的工序,计算出合拢项目的计划开始时间;根据合拢项目的计划开始时间,及合拢工序的汇入缓冲日期,计算出前一道工序,及预合拢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依此类推,逐步计算出某个分段的整个中日程计划。
三是小日程计划的任务包一般由中日程计划的项目分解而来,描述了各生产单位为了完成中日程计划中的项目,而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3]。
3.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造船前期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作为现代造船企业,必须结合船东的需要,充分意识到现代造船企业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促进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生产管理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
[1]张俊毅.面向工程管理的现代造船生产过程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09.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全所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这一总体目标,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责任制保障、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农网施工和业扩施工中,施工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指示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对各自的安全生产负责。做到“三不伤害”杜绝习惯性违章,遵守劳动纪律,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认真执行“两票”和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对施工中发现的违章、违规行为,严格按照职工绩效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进行从严处理。
(二)加强安全规程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所里每个季度组织全所职工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技术规程的培训,提高每位员工的全生产知识和技术水平,使每一位员工在施工作业中,自觉遵守着规定,配带安全用具,细心听取工作负责人交待的工作(操作)任务。对于有违反安全规程及分工不明确时,以及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不得匆忙开工,对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有权制止并拒绝执行。
(三)加强线路、设备巡视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视检查力度,在做好春、秋检工作的同时,加大平时检查的力度,每位台区承包人员都要利用抄表的机会,每月对所承包台区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做好交通的安全工作,让每一位员工做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