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5: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没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查显示,很多园林类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考评体系,也没有出台“双师型”教师与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考核等事宜相关联的细则,导致一些教师得过且过,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二)师生比例不合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少根据对黑龙江省5所园林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师生比普遍达到1∶20。近年来,学校已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和教师的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有一些仍很不平衡,师生比例最高的学校达到1∶31,师生比例最低的学校的也是1∶15。从高职教师承担的任务来看,不仅有传统的理论教学任务,还承担着指导任务。并且因为生师之间的比例偏高,导致高职高专教师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已倍感疲惫、精力不足,难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很多教师本身就缺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得到更好的补充和提升,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相对也就比较偏少。
(三)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的专业教师很少目前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尤其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没有比较健全的制度机制来制约,有些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的实践学习;学校与园林企业合作只是表面形式,校企合作的共同锻炼、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专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一线参加社会实践,每天都是满负荷的教学任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大约是50%。
二、以校企联盟理事会为契机,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措施
高职教育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来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类高职院校,为当地的一些园林企业单位输送较为优秀的技术型知识分子。这就要求打造一支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技艺优良,而且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3]。
(一)完善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再教育培训制度自主培训、校本培训和校外企业培训可以作为专业教师再教育培训的三种培训方式。加大经费的投入,每学期制定合理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与方案;按照计划分期分批地将专业教师分配到园林企业、苗圃、施工现场参加短期的技术技能培训、学历进修、岗位实践培训等。也可以通过校内聘请专家、国内参加学习班、国外出境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鼓励专业骨干教师申请第二职称,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
(二)建立健全专业教师挂职企业锻炼奖惩机制完善《专业教师下企实践锻炼管理暂行规定》《校企合作师资建设方案》等相关制度,统筹要求专业教师每学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实践不少于1个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为教师提供流动培养机制,将企业请到校园,让教师参与企业的运营,协助企业完成科学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任务。对于专业教师走入企业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表现不好的给以相应的惩罚。(三)加大校外兼职教师聘请力度,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以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着眼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技能熟练的人员组成兼职教师的资源库[4]。由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开展专题讲座及其相关的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兼职教师也可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以及教材的编制、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教学实践。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通,促进教师团队发展。培养专任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兼职教师即高级工程师为校外专业带头人。通过校外专业带头人提高高职院校校内专业带头人的实践技能。大力提升校内专业带头人的行业、社会影响力,使其尽快成长为具有高知名度的教学、生产、科研领军人物;利用校外专业带头人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同时提升校外专业带头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水平。
(二)应用型教学队伍建设成效学校要求以任务作为驱动,动员教师走进园林企业锻炼、实践、服务。如黑龙江生态工程学院生态工程系园林类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32人。通过考取职业证书,目前已有国家林业局考评员11人,2人获得造价员证,5人获得景观设计师证,1人获得国家二级建造师证,14人获得花卉工考评员证书。“双师型”教师由原来的20人增加到32人,形成了一支“名师+骨干教师”兼备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拥有如此的专业教学队伍,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因为教师获得了行业中相应的资格证书,证明该教学团队对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具有为企业行业服务的资格和能力。
(三)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黑龙江省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着眼点,特地聘请了行业专家、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具备熟练技能的人员等组成了一支大约3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由骨干、专家亲自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兼职教师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教材的编制和课程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
(一)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交易额增长速率一直保持快速提高的良好势头,并超过了GDP的增长速率。例如,就阿里巴巴“双十一”节日当天的交易额来看,2011年的交易额为33.6亿元,2012年为191亿,而2013年则达到了350.19亿。同时,这样的迅猛的增长速度也让人们看到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引擎。
(二)信息化快速发展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同样也离不开电子商务。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对生产计划、物资储备、采购供应、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等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监督。还有一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建立起独立的销售网站或是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应用搜索引擎、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营销。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交易方的支付结算与资金管理需求,商业银行提供了在线支付结算、快捷融资等途径,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更加便捷可靠。
(三)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2008年经济危机没有对我国电子商务造成显著影响,反而为它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发展模式发生演变,B2B与B2C产生整合,C2C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零售电子商务日益趋于平台化,追求种类齐全的综合平台和细分市场的垂直平台;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的共存,使得电商平台基本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局面。
(四)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应势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物流、电子支付两个领域的发展尤为显著,不仅规模快速膨胀,而且功能日益强大,竞争非常激烈。众多物流公司迅速建立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运送流水线,第三方支付牌照也为水电、燃气、物业、电话费等业务提供了更加便捷、完善的渠道。云计算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发展而得到应用。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围绕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派生,如网店开店指导、网店模特、淘宝美工等。
(五)跨境电子交易快速发展
全球一体化使得互联网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劲的链接。目前,我国作为世界跨境电子商务第一大国,正在完善跨境网络交易的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相关方面的政策保障,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使更多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网上外贸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电子商务形成新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通常集中于几个大型平台,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京东商城、聚美优品等。通过这些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营销的企业,不仅要接受传统的管理监督方式,即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还要接受电商平台规章制度的监管。因此,电商平台企业监管的存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这也为政府部门、电商平台、营销商三者的协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作为一个企业,它必须服从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并调整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者,它又要对交易平台中的各企业的资格、交易、信用、产品与服务标准等进行规范和认定,并负责行业培训和行业统计等工作的完成和监管。
(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法规环境、政策环境等。近年来,各部门围绕这些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电子商务打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12年是我国出台有关电子商务环境改善的举措最为密集的一年,对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八)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开展在线销售应用的企业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危机中,在而中部、西部地区在线销售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出现区域发展不均衡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环境因素的差异。
二、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促进拉动内需
我国消费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民规模的增大,电子商务逐渐拥有更大的拉动内需的坚实基础。网络零售种类齐全、产品新颖、价格低廉,刺激着我国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不断扩大着我国的消费市场。
(二)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而实现上述转变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集社会化、信息化、集约化等特点于一体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俨然已经成为服务业的核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相结合,还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从而加速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三)电子商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今时代以信息化为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对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思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思路。传统的资源配置是注重物质的聚集,而电子商务则主张信息的聚集,实现了门对门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也促进了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他们以电子商务为依托而聚集,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地区初步形成小规模城镇化的形式。
(四)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特色的发展
有的区域可能具有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文化,但却无法大范围推广。但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对自身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进行宣传推销,打造品牌优势,开拓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他们在不断发展线下交易的同时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这样足不出户就能拓展更大的市场。
(五)电子商务促进制造业升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世界各国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产品。但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增长日以下滑。于是,制造业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转而转为产品内销。电子商务平台为制造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销售平台,促进了制造业从外贸向内销的转型。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数量和种类的要求,也使得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变得更为便捷。线上销售在价格、质量及个性方面的竞争,也使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创新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
(六)电子商务促进创业与就业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且不说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招纳相关人才来对电子商务工作就行后台的监管操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品和服务的企业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操作,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办网店就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开办网店不需要专门的办公地点,免去了房租的困扰,不需要大量的库存,资金投入小,操作简单,吸纳和带动了许多就业者,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献。
三、强化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应该从技术、经济、法规等方面入手,积极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全面优化电子商务环境。尤其是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缓慢地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引导资金的合理利用,鼓励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对电子商务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还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完善网络设施,加强互联网网络建设,形成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政府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职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都应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电子商务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要完善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监控与防范能力,还要保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者的资料信息、资金等的安全。另外,电子商务企业还要明确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真实、详尽的资料,严格把关准入原则,防止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加强电子商务安全宣传,提醒居民提高对网上交易的警惕性,要通过合理规范的途径进行交易。
(三)完善物流系统及电子支付机制
物流和电子支付领域是保障电子商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完善物流及电子支付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并强化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有效举措。物流企业要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建立起严密的配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系统;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电子钱包、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构建新型支付机制。支持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有序运行。
(四)建立健全信用保障机制
电子商务是线上交易,除了“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基本无法做到和线下交易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了监督交易各方的守信行为,必须完善信用保障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业务信用档案等方式,可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
(五)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育
高校要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应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和客观需求,着重对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对电子商务学科的重视,注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应该对员工实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员工都能参与企业线上营销的策划与管理,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六)通过电子商务宣传特色产品和文化
鼓励各地区将本地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宣传,制定品牌战略,提高地区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投资,为地区特色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1.1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本文使用C-D生产函数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及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区域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区域投入包括资本和劳动力,构造出生产函数。式中:为统计误差,系数分别是DK、FDI、L增长对GDP增长的估计弹性。截距项表示个体影响的差别。其中GDP用各地区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来衡量。DK表示各地区的国内投资(亿元),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去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计算。FDI即为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L代表各地区的劳动力投入(万人)采用各年度年末就业人数总数衡量。本文采用2002~2012年江苏13个市的数据,将江苏省分为三大区域,苏南5市(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苏中3市(包括南通、扬州、泰州),苏北5市(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分别对上述三个区域采用广义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以此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1.2计量检验本文通过估计FDI对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增长的具体效果,并据此分析各个区域吸收外资情况差异。同时比较国内投资与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差异,来找出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运用Eviews7.0软件对计量模型(4)进行估计,本文得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级市的三个面板数据,其结果如表2、3、4所示。对苏南5市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FDI对GDP的增长有很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为0.141,且在t=0.0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DK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比外资的影响系数更大,为0.358。方程调整后为0.967434,F值为208.9451,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表明苏南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具有很高的拟合度,能对此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计量苏中3市的地区数据中,FDI的系数为0.069,DK的系数为0.458,并且都对GDP的增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分别在t=0.05和0.0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模型同样显示内资的对区域经济增长要大于外资的影响。这可能是外资相对于内资的规模较小的原因。方程调整后为0.993330,拟合度相当好,F值为864.7418,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在对苏北5市的计量结果中,FDI对GDP的增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为0.063,在t=0.0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DK的系数为0.42,表明在经济增长中,外资的确起到了作用,但是相比于内资而言影响力相对较小。方程调整后拟合度相当好,F值为563.9200,说明苏北的面板数据方程整体显著,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1.3结果分析针对以上各个模型的计量结果,本文进行了如下分析:(1)江苏各区域的外资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由上述计量结果可知,三个区域的FDI系数均为正,且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其中苏南的系数为0.142,苏中的系数为0.069,苏北的系数0.063。这表明苏南地区FDI每增加1%,GDP将增加0.142%,苏中地区FDI每增加1%,其GDP将会增加0.069%,苏北地区FDI每增加1%,其GDP将会增加0.063%。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先进技术的传播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2)从FDI边际产出的回归系数看,苏南的数值最大,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小。这说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省内呈现较大的差异,FDI对苏南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其他区域。由于在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地理位置优势方面的差异,苏南的外资配套体系更为健全,从而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此后又通过外资存量和资源集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进而FDI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而苏中和苏北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外资在经济差距的扩大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3)江苏省各区域的内资也都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系数分别为0.358,0.458和0.42,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并且都远远大于其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这表明在江苏区域经济中,内资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外资,内资对江苏省经济的贡献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江苏内资实力雄厚,国内企业发展良好有关,其整体资金的整体规模大大地超过了FDI。由此可见,重视内资发展,合理的布局省内国有和私营企业也将大大促进经济发展。(4)从各区域的劳动力系数看,苏南为0.579,苏中为1.901,苏北为0.889,且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由此可见劳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在数据中可以发现,苏南的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明显不如苏中、苏北地区。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不难解释,由于人力资本的发挥与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苏南更多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对劳动力的依赖大大降低,因此劳动力贡献值就相对较少。然而苏中、苏北大量劳动力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其劳动力的产出效应就更明显。
2江苏省各区域利用外资协调经济发展的建议
上述面板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省内各区域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逐步缩小江苏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应坚持协调发展为本,动态发展为核心。下面对如何合理利用FDI,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优化布局生产力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2.1要实现苏南引资侧重点和引资方式的转变投资领域的拓展是苏南地今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重心。政府要更多吸纳高质量和高层次的外资,而不是一味追求外资的数量。这样的外资具有更强的溢出性和带动性。苏南应优先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如微电子、IT、生物医药等产业,引导FDI有秩序地进入,提升外资质量。同时,采取鼓励先进技术、允许适宜技术、限制传统技术的技术引进方针,确保FDI转移技术的较先进性。
2.2改善江苏省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分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为了促进外商投资逐步转向苏中、苏北地区,应努力提升公共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建立高效便利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以缩短与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的地理距离。可以通过省财政资金拨款和国家贷款以及其他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来充实投资硬环境的资金。其次要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比如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完善公开化的市场机制,规范现代化进程等等,达到降低外资进入的制度成本,优化投资软环境的目的。
2.3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首先,必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强苏别苏北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整体人力素质,吸引更多的FDI。政府需要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产学研结合机制,在吸引人才方面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一)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
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区域货币分布不均。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其货币乘数较低,因此在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的算法下落后地区非配到的资金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缺少资金支持就无法进行当地招商引资以及各项基础建设,对经济落后地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发达地区本就有能力进行自建,再加上大量的货币被分配到这里,其建设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扩大,此消彼长的建设方式不断拉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二)再贴现政策
就目前我国再贴现政策而言仍旧不够完善,使用的仍旧是相同的利率政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的票据难以实现不同地区的同化,很多时候难以发挥票据的一些基本功能,例如票据的融资功能等。票据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这种想象尤为明显。经济落后地区难以实现融资,经济建设以及市场发展受到阻碍,造成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三)金融机构分布不均
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外资银行、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在东部发达地区银行遍布,银行种类多,数量也多。而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只能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带看到银行分布。金融机构的数量决定了当地的融资能力,由此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融资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发展以及地区建设上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常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当地企业以及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缺少银行的支持,对自建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而言想要获得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明显不太实际。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在经济落后区域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基于原先统一的金融政策造成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必须针对性制定区域金融政策,以此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构建,投入大量政策性资金。例如我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国家应该颁布区域性金融政策,首先明确当地政策性银行的首要职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应该被主要应用与区域经济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应该为地区预留相当一部分的建设资金共当地的区域建设,保证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资金。在西部地区建立专属于当地的金融机构,旨在为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例如一些当地的开发银行或者投资金融机构,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融资,保证稳定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二)完善经济落后地区金融市场体系
落后区域的经济水平建设不仅要为当地建立专门的金融组织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组建统一的金融市场,以此带动当地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分割,在东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国家有能力统一金融市场,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通过金融市场统一促进东部资金流入西部,在东部资金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实现资金在西部的有效利用。统一金融市场后还要在西部构建区域金融市场,提高当地金融市场的层次性,从而根据当地企业层次的不同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建设。
(三)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
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在宏观上掌控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加大对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助于中央根据区域发展的市局需求分配资金。另外中央可以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率、贴现率等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增加经济落后区域的货币分配量,保证其经济水平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我国目前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等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加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建设。
三、结束语
(一)P(计划)阶段:发挥区位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在PDCA循环模型中,P即计划是整个循环的开始同时也是整个循环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计划阶段的得失直接影响和制约后续循环的效果与结果。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对河北沿海地区的区位、现状进行战略管理SWOT分析工具,根据其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河北沿海区域临渤海、近京津,成就其腹地广阔与华北和西北对外开放窗口优势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京津地区的“极化”效应;具有良好的矿产、油气等战略资源潜质,但水资源的匮乏与环境承载力的降低却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其发展提供重大契机与机遇,但京津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思维与地方保护主义使双方合作难度系数增大。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区域发展相对缓慢除却其自身在资源、环境上的局限,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京津地区“极化”效应的影响。因此在规划上,应该着重注意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强调顶层设计的宏观规划,采用目标管理的SMART标准,统筹区域经济资源并发挥特色与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用系统论的视角,在服务业上应该继续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与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现有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旅游产业,使其良性发展;物流方面大力发展港口工业,完善交通路网的建设;在工业方面则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京津地区、日韩国家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引进人才方面,积极吸引京津地区高校的入驻,以教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文化与创意、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人才流动缓解人才流失。
(二)D(执行)阶段:全面与贯彻并重的执行关于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孟卫东(2013)等曾通过对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博弈分析模型对其经济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增强河北沿海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政策制定的程序性与灵活性;提高政府公信力;协调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行政管理协调化与政策一体化。刘邦凡(2013)则通过对河北沿海区域政策非一致性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政府应该在政策一致性的基础上改善治理理念与方法,并更加注重政策客体的反应。整个PDCA循环在本质上是动态的、持续的,因此指导河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政策也应该是连续的、动态发展的。在计划阶段,制定的政策具有宏观性、包容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加大政策的针对性。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在具体实行产业政策计划中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产业重组原则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重点发展造船板、桥梁板、高强度轿车用钢、硅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适时建设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政府方面更应该保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公信力,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物流与公路、海洋港通网的建设,以保证其产品原材料与成品的运输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同时在吸引京津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应当考虑到本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为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制造障碍,不以损害人居环境为代价。
(三)C(检查)阶段:查找漏洞,及时反思同志曾经说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怠工的最妙方法。”如果仅对既定规划不加思考地执行,同样也是一种对政策的曲解。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同样需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反思。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检查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政策是否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是否是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与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检查工作应该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采用短期检查与长期检查相结合,运用上级检查、组织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解决与反思。仍以沿海区域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目前钢铁产业的重点项目有首钢京唐钢铁二期,石钢搬迁改造项目,马城、大贾庄、司家营铁矿开发。这些项目的落实势必会给当地产业技术革新与淘汰落后产能带来发展契机,但是铁矿石的供应情况、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相关物流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日益提升的产能需要;此外,钢铁产业属于耗能与污染较大的产业,大规模钢铁产业的集聚是否会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的集聚是否会带来同质化经营竞争而产生内耗都是应该检查与反思的问题。从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如铁矿石的开采、运输、冶炼等一系列生产环节进行梳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与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纳入政府对企业监管项目并重点监管,形成制度性规范,优化流程管理,提高钢铁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A(行动)阶段:动态、持续的质量改进“A阶段为两步:一是标准化,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标准化;二是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决策者偏好多样性与相机决策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政策程序性与灵活性,但无论是程序性还是灵活性,最终的目的都是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把全程循环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障碍纳入到下一个循环中。PDCA循环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封闭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逐步上升的螺旋路径,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不是一蹴而就或短期见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发展中不可解决的障碍,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或发展契机。以河北沿海地区钢铁产业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例,二者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PDCA循环圈,但是又相互嵌套在河北沿海区域经济的大PDCA循环圈,正是由于钢铁产业在PDCA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PDCA存在循环的必要性。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PDCA循环不仅关涉到河北沿海地区与其腹地,更是京津冀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其重在应该建立起发展规划的长效机制,并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与政策法规来保障实施。从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央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环渤海”概念匿迹到三次提到“京津冀”,都明确地传递出国家战略的调整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地位的升级,更是在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沿海地区勾勒出长远可行的规划与制度保障,进而推动更高层次的PDCA循环。
二、结论与建议
1.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在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活跃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熟悉生产、能够正确使用先进设备、运用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优秀人才队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端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正是区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体现了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参与到企业的应用研发中,负责技术课题的具体攻关部分,为其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难题,弥补企业技术开发方面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区域产业进行技术革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第三,高职教育对于产业结构的具体调整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失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再培训,通过这些优质高效的训练提升其再就业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这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高职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会推动高职教育更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工更加明确、细化,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综合能力、较好的素质条件等,这必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逐步调整,迫使高职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其与区域经济的相关联系认识不足,即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意识,没有认清区域内各用人单位才是其应该提供最终服务的具体对象的事实。这种认识上的不足,造成高职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于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其通过自身的高新技术优势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旧照搬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其理论基础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就业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样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使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缺失。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职教育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和转变,时刻保持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步。
3.专业设置未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专业是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对接点。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积极调整其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盲目设置专业、同类专业重复性高、针对性不足、专业优势不明显等,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养的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却没有相应地更新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上的滞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对接机制不完善。
各级政府在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有效对接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具体的调控机制不完备,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入、有效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办学缺乏活力、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
第一,高职院校要准确认识并区分高职教育存在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之中,找准高职教育向前推进的侧重点,并针对地区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面向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高职院校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培养能够处理生产、服务乃至管理等方面问题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工学交替、订单制作、打包配送、任务驱动、项目导入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
2.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第一,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中,通过宏观调控,给予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不同的指导,有步骤、有深度、分阶段地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发展战略,让高职教育也实现自身的区域化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优化区域政策环境,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积极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企业为了获得所需的专门人才,应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请进来”,让高职院校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应当“走出去”,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过程中,以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四、结语
相关概念的界定
价值链定义。价值链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年)提出的。他指出,每家公司均是在设计、生产、营销、传递与辅助相关产品时开展的一系列项目的集合体,这些全部活动均能够通过单项价值链加以说明。公司价值的创造须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所构建,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基本性的活动与辅的活动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有生产作业、内部后勤、外界后勤、市场、营销以及服务项目等,而后者则主要涵盖有购置、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司基础设备等。上述各异却相互存在着关系的生产销售活动,即构建起创造价值的实时流程,也就是价值链。制造和销售分离的定义。本文中所指的制造和销售的分离并不是针对公司销售产品的范畴展开的区分,而主要基于国际视角来区分集团公司下各个分企业的职能与功能加以分离,也就是根据生产和销售的职能区分构建单独核算的职能企业。具体而言,生产公司专门负责的是生产与制造产品,营销企业专门负责的是产品的营销和市场,二者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与独立性的特点,通过相互协调配合的方式展开营销。区域产业链定义。区域产业链的概念定义代表学者是陈朝隆。他指出,区域产业链是指某类特定区域内所构建起的产业链条或是链段,是整条产业链在确定区域范畴的一种形态。他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深入地把区域产业链的定义加以诠释,指出区域产业链属于一类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机构,其运作与发展的主要规律与地区发展与产业机构运作的基本规律相关。不足的是,就有关区域产业链出现的层面而言,并未把产业链与区域产业链二者加以有效地分离。区域产业链的主要构成是被视作经济行为的主体链环,其链接方式主要是串接。产业链的流程是不同公司内部产业通过联系与缔结之后所产生的。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新型国际劳动也得以分工,并呈现出相应的区域经济逻辑化的特征:第一,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所具有的动力更为多元化。不单拥有数量丰富的低廉劳动力,同时涵盖了功能完备的市场吸引力、优惠的招商政策、低廉的土地成本、交通运送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贸易政策的改变等。第二,技术发展与全球化的向前推动深化了国际劳动分工的级别与水准。和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特征的新型国际劳动分工相较而言,ICT产业变成新型的国际劳动分工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新型国际劳动分工的一个核心推动力。第三,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日趋明显,电子信息与通信等在西欧、美日等国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后工业化为主的国家也面对着相似的问题,经过国际范畴的布局协调,维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实力,变成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区域的首选对象。第四,新型的国际劳动分工解构了以往只是生产制造流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推论。研发、管理、营销与服务等各个生产业活动和生产制造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变成价值链创造的一个核心步骤而被纳入至新型的分工系统内。第五,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然而更为关键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金融资本跨界式的流动,领先的交通运送技术确保国际价值链区域经济的合理配置,包括市场原料、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市场的国际化配置,从而提供更为完善的国际化生产网络系统。综而论之,新型的国际化分工系统体现出多层次化的特征,涵盖了多种产业及其产品在制造与销售方面的分工情况,同时也包括了相同一种产品中各个增值步骤的多个领域的分工情况,此类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国际化价值链中区域经济的多种分工的范畴、潜力与深度,同时打开了提高生产率提升与促进经济递增的新型格局,从而使得原先国际化价值链分工系统更趋逻辑性。上述研究系统构架的前提是价值链的总结以及商品链的定义,在此前提下辅以空间与网络等定义,从而在更为广泛的研究系统中诠释当下国际生产组织出现的新改变,形成当下全球化和区域发展分析的关键性研究构架。这种宏观性的构架正体现出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
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的分离理论构建
建构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分离的理论模型。分析一个包括两个不同国际化区域的经济体单位,其中一个区域位于发展中国家,其表示参量为o;另外一个区域位于发达国家内,其表示参量为c。全部的经济主体兼具生产者(涵盖有品牌商)与消费者的双重角色,能够表达成生产方-消费方(或是品牌方-消费方)。假设经济主体的集合是一个连续统,全量表示成参量M,其中的区域o与区域c所表示的经济主体数量参量依次是Mo与Mc,且有Mo=Mc。而在此经济体系内有两类最终的商品x与y能够生产与消费,全部的经济主体均对它们有着消费偏好。出于满足消费的目的,他们能够自主性地生产或是由市场环境加以购置。结合相关的研究目标,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假设:商品x与y包括了两个生产程序,其一为制造组装程序,其二为品牌营销程序。其中,前者的目的在于生产产品,后者的目的则是销售产品。假设品牌营销程序所达到的功能是减少商品买卖的双方主体在交易时所产生的交易开支。须留意的是,若经济主体只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即x与y时,品牌营销则无存在的需要。反之,若生产方-消费方并不进行品牌营销,而仅仅通过专业品牌方加以提供,那么此时能够被视作生产方-消费方过渡至专业品牌方购置品牌方面的服务,此时即出现品牌服务的相关交易活动,此流程自然会出现交易的成本。学者庞春将此营销活动视为一类交易,据此构建起一个内在分工的一般性均衡模型,并诠释交易服务的内涵。根据他的建模理路,本论文将品牌营销流程(相应的经济主体是品牌商)纳入到基础性新型的古典模型系统结构中,并依次用x与y参量(x与y均不低于0)来表示生产方-消费方对两类消费品的自给量参量,同时用xs与ys(xs与ys均不低于0)依次表示生产方-消费方对两类制造商品的供给量参量,用xd与yd(xd与yd均不低于0)依次表示生产方-消费者对两类制造商品的所需量参量。相应地,依次用r、rs和rd(r、rs和rd均不低于0)表示品牌服务项目的自供量、供应量与所需量参量。制造商品x与y(相应于制造组装流程)、品牌服务项目的生产关系式依次表示为(相应于品牌的销售流程,此处假设x与y两类制造商品对于品牌服务所提出的要求是一样的)o;x+xs、y+ys和rs依次所表示的是制造商品x、y与品牌服务产量的参量。此处须假设的是制造组装流程的生产效率的系数一致,同时固定化的学习成本亦一样,也就是依次的参量是φi与a(φi与a均大于0);品牌销售流程的生产效率系数与固定化学习的成本参量依次表示成ηi与b(ηi与b均大于0)。还假设如下:各个区域生产流程的生产效率系数存在着差异性,主要的表现是区域c就制造组装程序中对应着并不高的生产效率,至于品牌销售程序上则拥有不低的生产效率,函数式为ηo<ηc,且φc<φo。从而可以推导如下:(4)从上式(3-4)可知,区域o就制造组装程序而言拥有外生的对比长处,而区域c就品牌销售程序则拥有外生比对的长处。因为制造组装程序归属为低端的生产程序,品牌销售程序则归属为高端处的生产程序,因此假定制造组装程序的固定化学习成本少于品牌销售程序,也就是b>a,那么参量Lx、Ly与Lr则依次表示经济主体应用于x的制造组装程序、y制造组装程序以及品牌销售程序的劳动份额参量,就是专业化的水平情况。假设经济主体相应的禀赋制约性函数式表达为:(6)其中,上述式子中的px、py与pr依次表示制造商品x参量、制造商品y参量以及品牌服务参量r相应的价格。借助于柯布-道格拉斯型的效用关系式来表达经济主体效用函数式如下:(7)上述式(7)保证了经济主体所加以的多元化的消费偏好参量。为了使得便捷且没有失去一般性的特点,假设经济主体对于x与y的消费品拥有一样的偏好,也就是α=0.5。若并不是自给自足类型的生产方-消费方,即非自我供应品牌的服务,就须从市场购置品牌服务项目,那么此市场交易流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本论文表示品牌方-减少交易成本的参量是1-λ(λ∈(0,1)),其交易成本和提高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是相同的,均为厂方争取规模更大的市场、完成更多的利润方式,消费方向其余区域的生产方-消费方(包含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生产方)销售品牌服务过程中所制造出的单位交易开支,那么λ参量所表示的是此交易流程中所涉及到的交易效率。因而,品牌服务买方现实所获取的品牌服务参量是λrd。相类似地,表达生产方-消费方的参量是1-k*(k*∈(0,1)),包含有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生产方。替其他的生产方-消费方销售产品x或是y所出现的单位交易成本参量,那么k*表示此交易流程中所出现的交易效率参量。据此,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买方现实所获取的交易量是k*xd或是k*yd参量。可见,相同交易于区域中与区域内部的交易效率并不相同。假设因为存在着空间距离的缘故,区域中交易的相应效率超出区域内部的相同种类交易,假设相同种类的交易于区域中与区域之间的交易效率参量k*依次表示成k与k1,那么可以推出:0<k<k1<1。
1.1实体一体化
校企实体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共同组建教学实训基地,即学校和企业按比例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一定的费用。沙洲职业工学院与德丰集团共同在德丰集团总部构建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共同出资搭建了施工现场职业技能视频直播系统作为企业管理和学生学习公用的一个数字化平台。在学校,由德丰出资建设了施工综合实训基地。
1.2共育一体化
“德丰订单班”根据德丰集团的需求,重新审定培养目标,于2014更新调整专业设置,新设置了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共选课程,合编教材,全程培训,完成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见图2。
2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
通过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具有沙工特色的“43211”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模式,所谓“43211”运行模式是指“四个专业三线协调两会一办一中心”,“四个专业”即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直接面向合作企业,负责有关本系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三线协调”即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建筑工程专业教育理事会、建工系校企合作办公室分别在学院层面、行业层面、系部层面就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作出领导决策,形成三条运行管理线;“两会”即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和建筑工程专业教育理事会通过走访、交流与企业沟通,定期召开会议,对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作出决策指导;“一办”即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一中心”即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实现校企双赢作为工作的中心目标。
3主要成果与体会
3.1合作就业成绩斐然
沙工建筑工程系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2+1”培养模式和“订单班”。学生通过两年的时间完成企业参与制定的课程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实训,最后一年到企业进一步强化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训练,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实践教学与真实工作情景的3个“无缝对接”。建筑工程系与江苏金厦建设集团、江苏华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兴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兴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信誉资质一流的企业签订了“2+1”人才培养协议书,和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德丰班”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办学模式已覆盖本系所有专业。不仅有利于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还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图4是我系学生到合作企业就业的情况。
3.2合作发展共同提高
沙工建工系于2007年开始与“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试点,经过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多年合作,既促进了教学改革,又提高了服务能力;既推动了学生就业,又向企业输送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既推动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又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建工专业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12月,建工系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两个校企合作项目化工作室和一个视频直播中心;近两年来,建工专业申报横向科研课题4项,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参与),申报省级教学教改课题多项,申报发明专利多项,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两项,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优秀奖一项,个人三等奖两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2门,编写教材10部,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两部,省重点立项教材一部。与此同时,与本专业办学紧密结合的企业: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德丰产值为5个亿;2011年,德丰集团完成产值20个亿,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苏州市政府“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2013年,德丰集团完成产值36.5亿元,被授予江苏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成为苏州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首批预选承包商,同年还再度荣膺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称号。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沙工建工系为德丰集团提供高素质人才48个,其中8人已经成为分公司领导,26人为各分公司技术骨干。
4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发展方向
4.1成立职教集团使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充分集聚
尽管沙工建工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校企合作企业的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但是这种成绩的取得大多停留在起步阶段,合作的紧密程度大都取决于领导的重视与否。为了使校企双方的合作激励落实,成为可持续不断深化的合作行为,职教集团的成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5]。
4.2建立网络平台促进校企之间信息充分流畅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是在耦合度模型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是用来描述系统或要素之间彼此作用的影响程度[6]。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立多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耦合度对判别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此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说明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无法反映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例如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都较低时,同样也可以得到两个系统协调度较高的结果。而协调度可以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协调状况好坏程度,也就是说可以真实地反映其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为此有学者引入了协调度的概念,将模型加以改进,构造出了一个可以反映两个系统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价系统相互耦合的协调程度。
(二)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计算模型根据公式(3)和(4),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建立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二者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两个系统的指标权重同时采用极值变换法进行标准化,为了满足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对数据非负的要求,借鉴杨慧的处理方法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加0.01做非负化处理[11]。对于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
(三)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对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判断标准,目前学术界仍然没有形成定论。在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重点,综合参考陈基纯、暖[12]以及杨慧[11]的分类方法将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划分为6个等级。
二、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成都作为中西部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由于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成为许多知名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西部地区的首选城市和投资热点区域,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成都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显重要。为此,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各个要素,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动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研究区域特点,构建了衡量二者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本文数据来源如下:土地价格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其余土地市场指标数据来源于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分析报告》和《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年报》,2005-2011年区域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成都统计年鉴》,2012年区域经济数据来源于201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熵值法确定两个系统的各指标的权重一并在表2中列出。
(二)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首先根据式(5)和(6),计算出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式(2)和(4),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根据计算出的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到α,β分别为0.386和0.614),结果见表3。同时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及表1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划分标准,将成都市2005-2012年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状况的评价结果一同列于表3。
(三)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根据表3,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值除了2008年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年份都呈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分值,由2005年的0.087增加到2012年的0.517,年均增长6.14%。由此可见,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间相互配合、相互推进的作用在逐渐增强,系统运行绩效逐渐提高,耦合协调关系逐渐趋向良好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耦合协调度得分比较低,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320,处于不可接受区间。结合表1和表3中的数据,绘制出成都市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图,由图1可以直观地反映出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变化趋势。具体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2006年,此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极度失调衰退类转变为一般失调衰退类。在该阶段成都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土地市场,土地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扩张效应、激励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发挥作用,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二者发展水平均较低,造成耦合协调度处于不可接受区间。第二个阶段是2006-2011年,此阶段二者耦合协调类型由一般失调衰退类过渡到勉强耦合协调类,耦合协调区间由不可接受区间跨到过渡区间。2008年土地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复合系统的发展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土地市场滞后型,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市场的资金支撑效应和激励效应得到发挥,造成耦合协调度出现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状态。第三个阶段是2011-2012年,此阶段二者耦合协调类型由勉强耦合协调类过渡到初级耦合协调类,虽然二者发展水平都得到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增幅不大,导致该阶段耦合协调区间仍属于过渡区间。综上所述,成都市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过程可以用“二三四”来概括,即耦合协调过程跨越不可接受区间和过渡区间两个区间,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三个变化阶段,耦合协调作用遵循了极度失调衰退一般失调衰退勉强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四个路径。
(四)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由前文分析可知,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根据表3中的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分值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值绘制出图2。由图2可以发现,2005-2012年土地市场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周期性变化,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速缓慢。2008年,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跌到最低,这可能与“5.12”地震的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有关。区域经济子系统应对外界变化,可以较好地面对危机,保持自身的缓慢增长,而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却由2007年的0.180下降到2008年的0.053,下降幅度高达71%,之后连续3年的发展水平分值都低于2007年的0.180,由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因子变成了制约因子。这说明与区域经济相比,土地市场发展的稳定性较低。土地市场发展的失衡,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经济增幅较缓慢,从而造成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由此可见,土地市场发展失衡是导致近几年来土地市场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协调类型偏低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