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5: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交流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英汉委婉语的礼貌性在人际交往中,对待彼此要以礼相待,“礼”不仅是彬彬有礼的表现,更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修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应该避免说一些令人不快的话而伤害对方的感情。一般选用比较温和的词语来表达说话人尊重、体贴他人的心理,从而达到融洽氛围、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中年轻就意味着有活力、有竞争力,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老”就意味着社会弱势群体,会被人瞧不起,因此,在英语中常使用“老”的委婉语,如thelongerliving来表示年老者,而很少用senility。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称,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如“贵姓”“请”“劳烦”,这些委婉语既传达了自己的礼貌,又使对方听起来温和、易于接受。因此,礼貌用语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2)英汉委婉语的掩饰性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外延越广,包含的意义越多,其准确性就越低。因此,委婉语一般是用修饰过的、抽象的表达来掩盖一些不好的现象,从而掩饰那些人们不愿说或不能说的事。例如行贿、贪污、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常用一些委婉语来代称,以便掩人耳目。如用blackstuf(f黑东西)代替opium(鸦片)。此外,对一些易受种族歧视的群体,常用接受救济金而非政府施舍来表示。同样委婉语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用“高墙”代替“监狱”,用“三只手”代替“小偷”等。(3)英汉委婉语的避讳性禁忌语是委婉语产生的最初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因此,人们往往比较避讳一些他们不敢说或令人恐怖的事情。这些事情多与疾病、死亡等人们比较禁忌的事情有关,直接表达不免显得比较尴尬和无礼;反之,如果委婉一点来表达,给人的印象就是含蓄、有礼并且比较中听的,从而增进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例如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属于自然现象,但大多数人却比较忌讳这个字,所以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如英语中用离别(todepart)、安息(tohavefinalrest)等来代替。(4)英汉委婉语的褒扬性褒扬性是指用褒义词来代替贬义词,如对于一些从事比较低微工作的人员,为了对他们的职业表示尊敬,常用委婉语进行美化。例如,把“清洁工”称作“保洁人员”,“理发师”称作“美发师”等等。这些委婉语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任何工作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不应该瞧不起他们,更应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感谢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等级观念的差异所谓的等级观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便可看出身份地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言的产生与它所依赖的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等级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了代表不同身份地位的词语,如圣人、凡人、等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权利的大小、财产的多少、甚至决定着身份低贱者的自由与生死。而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平等,虽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区分,但却不太明显,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不多。(2)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儒家谦恭礼让的思想中演绎出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大量存在。所以人们一般在称呼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语气,而提到自己时,则多采用自谦的形式。如:贵姓——敝姓,高见——愚见,令尊——家父,令郎——犬儿等等。在听到赞美之词时,汉文化人多用“不敢当”“您过奖了”等谦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的感觉。而英美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简洁明确,以“Thankyou”等回答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多采用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缓和的过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如“Youhavedoneagoodjob,butifyoudealwiththisdetails,itwouldbemuchbetter”。可见中文和英文针对同一种行为,出现了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来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3)英汉委婉语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倡导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自己的隐私不允许别人窥探和侵犯,尤其表现在年龄、收入以及等方面。而中国则主张集体主义,强调分享的精神和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时候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我奋斗、自我进取。因此,西方树立的是一种具有竞争意识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这些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所以,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英汉委婉语也表现出差异。
3结束语
关键词:文化 文化冲突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72-02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比较,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英语、正确地使用英语。
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文化的一些术语下了定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与其冲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冲突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及其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应适当重视文化的传播。
1 文化,交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共享共存的社会空间,或是历史和形象交流团体中的一员,当他们离开那个团体时,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都会在信仰和行动上保持标准的统一性。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文化”。更简单的说,文化既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交流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交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他们是如此息息相关以至于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两个术语几乎是同一个意思。霍尔[1]曾经说过:“文化就是沟通,沟通就是文化。”文化是通过交流来学习,表现,传达和保存的。当文化不相同时,交流的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内在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反之,文化对语言也有所影响。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学说总是被引用来说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虽然完全接受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它适用于文化和语言是显而易见的[2]。
我们看到文化在语言和交流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不只提供了交流的符号或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这些符号和语言相关的意义。此外,文化还影响了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并造成了交流障碍。
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2.1 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冲突,目标文化和根源文化都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一方面,目标文化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理解。举例来说,当一个学生问一个外国人:“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外国人答:“是一个苹果馅饼。”这个答案使学生很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苹果馅饼不仅是美国人最喜欢的食物,而且也是典型美国本地人的昵称。另一方面,文化冲突是指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知识的负迁移类型。如果一个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同样的方式理解词语或行为的,或者试图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语言,那么即使他或她懂得这门语言,他们仍可能遇到文化障碍,并且无法实现成功的沟通。向西方人打招呼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 “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文化冲突的根源
由于在前面陈述了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对我们来说,认识到产生文化差异的这些因素是很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文化冲突。
2.2.1 地理和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来自内陆地区的大风常常会带来寒冷和恶劣的天气。因此,东风是我们最喜欢的,但与此相反,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他被温和并且潮湿的西风所影响,因此,西风与温暖和积极有关。例如: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John milton )
东风化雨,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习语带有不同的内涵。“一说魔鬼他就出现”,这似乎与中国的成语:“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内涵和其暗指在文化上是不同的。
2.2.2 宗教和习俗
宗教和习俗对语言的理解也有重要的意义。三字经已被广泛用于中国。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他在597年流入英国。基督教认为人是带着罪恶出生的,而人的生命就是为自己赎罪的过程。有很多词常常出现,像:天使,僧侣,主教等。现在这些词都被广泛的使用。宗教和习俗都深刻的扎根于文化中,他们下意识的被渗透到人的认知系统中,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3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的联系
3.1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
由于语言以多种复杂的方式约束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冲突可能在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并制约英语教学,降低英语教学的效率。这可以从许多学生中看出:他们拥有大量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却没有交流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他见她一见钟情,并作了一些精密的计划去追求她,但他却连一垒也没达到。”尽管他们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单词,但仍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与表达的关系。这意味着学好一门语言不是只要掌握好语音,词汇和语法就行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还要教文化。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多获取一些文化信息。
3.2 减少文化冲突的手段
3.2.1 增加跨文化意识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间的差异要求交流者应该对文化有敏感的意识。
语言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文化和社会语言间的差异,及本土与非本土英语使用者的基本行为,而且还要将这些认识传达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可以且应该包括让语言学习者意识到在言语行为中实际存在的差异。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奋斗,并不意味着要将它同化为目标文化,相反,跨语言学习涉及了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第三位的发展,即“自我与他人的发展。”[3]。语言学习者需要了解本地人语言的意思,即使他们不选择通过重复本地人的行为来理解。[4]
3.2.2 分析,对比根源文化与目标文化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首先应该对根源文化和目标文化做出精确的描述。“除非我们对进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有更多精确的理解,否则,我们不能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Lado 1957:111)由于这两种文化清晰明确,对比分析可能会广泛用于显示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哪种本土文化习惯会被转移,并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这种方法,误解和曲解在很多情况下会被预知,并且很多的文化冲突也可能被避免。
3.2.3 使用刊登文化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
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通过与英国本地人交流或住在说英语的国家来获取英语文化知识,因此关于英语文化的教科书和资料对英语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有关文化背景和习俗的教科书让学生品位到了“真正的”英语。此外,教师应该尽可能得将许多真实的材料加入到英语课堂中。真实的材料指的是来自于真正交流中的那些材料。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他们触及到了许多有关文化和社会的要素。
3.2.4 使用教学多媒体
由于可视媒体具有一些突出特点,因此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第一,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展示目标语言与具有高真实性的文化给学生看。通过展示一幅人们在目标文化中生活状态的图片,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日常生活的了解,例如:拜访朋友,打电话,问路。第二,使用可视教具的突出特点是:交际场景控制演示。教师或学员可以中断或重新排序,冻结行动,甚至可以取消声音或图像。语言学习者可以被邀请加入到视频演示的一部分中,并可以对他们所获得的暗示有所回应。通过这类做法,学习者在目标语言中的交际能力将有所提高。
4 结论
跨文化交流注定要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干扰,因为语言,这个交流的主要手段,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反映。它不可能将语言的使用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的贡献就是对文化的冲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减少文化冲突的一些建议性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E.T.1977.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
[2] Samovar,L.A&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Lo Bianco,J.,Liddicoat,A.J.,& Crozet,C.(Eds.).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1999.
[4] Lo Biance,J.,&Crozet,C.(Eds.).Teaching invisible culture一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ory,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 Ltd,2003
(一)“西方人平等,没有等级观念”
他们对上级的指示无条件地服从。统治者要求做到的事情,全体国民都会全力以赴,上下级之间配合默契。英国人热衷于组建、参加各种俱乐部,使相同等级、身份的人在一起,存在等级差别。意大利人也注重权力距离和社会阶层。
(二)“西方人直言不讳,不绕弯子”
荷兰人的思考方式是单刀直入,从不知道忌讳为何物。只要是自己有必要去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做。但是,英国人尽可能抑制自己的情绪,言行不过于直接和露骨,而是委婉、间接地表露。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等南欧人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直言相告,一般都会拐弯抹角地说出。
(三)“西方人守时”
德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原则和秩序的民族,严谨、守时一向都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凡是承诺的就一定兑现,凡是约定就一定准时赴约。而法国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和葡萄牙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往往不能在约定的时间见面。
(四)“西方人不讲面子”
德国人、荷兰人做事不讲“面子”。比起名分和颜面,他们更注重实质和现实。他们向来做事直来直去。但是,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爱“颜”如命,凡事都会顾及颜面,这一点和中国人差不多。比如,买单这件事,在法国饭店里常见抢着付账的趣事。如果几个法国人一起开车到外地旅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车的人承担汽油费,有人负责餐费,有人负责住宿。这些关于钱的事宜,他们都会自觉地看着办,而不会说出口。
(五)“西方人善于表达”
美国人不喜欢沉默。他们宁愿谈论天气也不愿沉默。而芬兰人喜欢“沉默”,甚至比日本人还要“沉默”,日本人至少还会用点头的方式显示自己的礼貌或满意,而芬兰人则可能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六)“西方人讨厌与人身体接触”
英国人讨厌与人身体接触,而法国人认为两人的身体接触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法国人通常会贴脸三到四次。身体接触在意大利不是对隐私的侵犯而是友好的表示。
(七)“西方人一切向前看,不重视过去”
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是一切向前看。事无巨细,一概提前计划,对于既往之事大多不仅不咎,而且大都健忘。但是,英国人非常尊重历史和传统,更愿意对过去的事情不断进行改进。法国人也注重过去的时间取向。
(八)“西方人不存钱,爱消费”
美国人、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持“人就活这一次”的态度,愿意多消费享受生活,很多美国人钱还没挣到手,就已经计划花出去了。而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喜欢多存钱以防未来不测。有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德国消费者中,有52%的人表示,如果欠债会使他们睡不好觉。另外,德国国民的节约精神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九)“西方人喜欢自由,不花太多时间陪伴孩子”
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大人要指引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教育。即使孩子不乐意,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管教,因为放任不管的话,孩子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在大多数的家庭,到了晚上8点,孩子就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决不能再打扰父母。父母固然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在德国,晚上孩子和父母一起外出散步的景象非常少见。但是,在南欧一些国家,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在家庭的餐桌上,能首先享用美餐的就是孩子。夜晚来临,父母会和孩子一块儿散步。大人们对孩子态度温和,家庭相处和乐融融。与北欧家庭相比,南欧的家庭关系更为和谐、亲近。
(十)“西方人不注重人际关系”
美国人不重视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注重实际利益,强调原则性,反感因私人交情而融通的行为。但是法国人、西班牙人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友谊,法国人热情开朗,注重在谈判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谈判中间常常会举行宴会以增强彼此间的关系。
(十一)“西方人乐于竞争,注重工作绩效”
美国人强调公平竞争,注重追求物质利益和工作绩效。为了绩效一味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如20世纪初,在美国建立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得工作绩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瑞典人更强调“人”的和谐性,关注生活质量,考虑更多的是“人的非经济性因素”。法国人也追求生活质量高于事业成功。
(十二)“西方人随便,从不约束自己”
美国人在行为举止上较少约束自己,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很随便。他们说话随便,衣着随便,吃东西随便,对人的态度也随便。但是,德国人、英国人则比较死板,喜欢拘泥于细节。几乎每个英国人都知道他们怎样做才不失绅士风度。
(十三)“西方人高傲,不谦虚”
美国的求职人过于“推销”自己,他们惯于把成绩说足,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的成绩、奖励。在访谈中个个的行为都表现得十分自信、自得。但是,荷兰人的求职信写得过于谦逊,他们期待雇主了解自己实际干得怎么样,而不是自己全说出来。荷兰人总是小心翼翼不让别人认为自己自高自大,自视过高,除非有把握能办到的事情,绝不夸海口。
(十四)“西方人生活节奏快”
美国人生性好动、不甘寂寞,生活节奏很快。生活的节奏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一样,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人生活节奏却很慢。他们“不急不躁”“从容淡定”,并不意味着工作效率低,相反他们追求更高的质量。芬兰人认为“生活得快乐、自由和悠闲”最为重要,而“”安全感、生活稳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排在其次“,挣更多钱”排在最后。
二、以上只是
选取了部分常见的对西方文化格式化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在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也大相径庭,区别很大。那么为什么人们动辄说“西方文化怎么怎么样”“西方人的观点如何如何”“西方人就不那样”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对世界各国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多,但是欧洲有40多个国家。人们对欧洲40多个国家的文化并不都很了解,因而,可能出现了只要是来自欧美国家的人,看见他们长相差不多,感受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一味地、概括地认为“西方文化”如此这般,殊不知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很大。芬兰、瑞典等国的文化注重和谐,不喜欢竞争,与英国、法国的文化不同,在这一点上似乎更接近东方文化。
(二)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在世界的影响
越来越大,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也呈上升趋势。无论在电视上、电影中,还是英语学习和国际商务、国际交流中,与美国文化的接触更多,更普遍。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的人们。因此,人们习惯于把美国人的做法、美国人的文化认为就是西方文化。其实,美国人的文化与欧洲国家的文化区别也是很大的。诚然,美国人的祖先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他们大多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信奉的是基督教、新教。他们虽然是主导势力,但是不要忘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美国人的文化是一种改良了的综合多种文化特点的新的文化,与英国文化不完全一样,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区别也很大。所以,把美国文化一味地看作是西方文化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三)欧洲文化是多元的
拉丁民族是以农业为生的民族,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生儿育女的人,即“母亲”是一个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家庭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以母亲为中心。所以,拉丁民族的人形成了热情好客、说话不直截了当、好面子的性格。日耳曼人与依靠农业生活的拉丁人截然不同,日耳曼民族中身强力壮、勇猛彪悍的男性是最有地位的,形成了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因此,愿赌服输这种阶级意识和对强者的屈从渐渐成了日耳曼人的性格之一,这样,强者和弱者之间就有了等级之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适合自己的独特文化。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德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就不一样,德国人做事不讲“面子”,向来直言不讳,结账AA制,做事直来直去。而意大利人却爱“颜”如命,凡事都会顾及面子,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直言相告。英国文化与法国文化区别也很大。英国人性格保守内敛,尽可能抑制自己的情绪,待人似乎冷漠无情,难以接近。而法国人热情开朗。他们讲话时仅仅用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急切的心情,因此便会借助肢体动作、手势和表情等一切能表达心中意思的方法。因此,见到欧美某一国家人的所作所为就笼统地、不加判断地认为那就是西方文化是不妥当的。
三、当今国际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网络经济的风生水起,使交通运输业向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以往的运输组织模式、技术标准等配套体系已经不适应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客观要求加快自身改革创新的步伐。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在交通运输业转型的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客观要求其既要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又要发挥前瞻性规划功能,规范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交通物流标准要改变过去单纯的具有运输基础性保障功能的问题,与时俱进,向规范和促进物流协同运行方向转变,能动地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交通物流标准要改变过去条块分割、独立运行的问题,向体系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消除标准间的不协调问题,推动交通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交通物流标准规划来协调指导标准化工作,交通物流标准化还存在着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如,标准内容之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有些领域标准空缺,标准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尤其在物流新技术领域;标准适应性差,无法与技术进步、产业更新步伐一致等;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有限,主动性不足,国家标准与WTO规则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标准研究重点领域调整不够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交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展望为了解决标准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促进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
发展加强交通运输与物流的融合,优先制定水陆综合运输方式组织衔接方面的标准,如甩挂运输、多式联运、滚装运输、江海直达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标准。
2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
发展进程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信息应用体系建设,形成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优先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如物流信息平台、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标准。
3提升交通运输行业
物流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物流运输市场的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经营,优先制定交通运输物流企业资质和信用管理、服务质量、统计与评价等标准。
三、政策建议
实现交通物流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需要从组织、机制、财政、人才等方面出发,建立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成效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权责,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标准专项实施过程中,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批准计划、检查指导;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并制定具体政策;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宣贯。建立交通物流标准协调机构,由来自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的代表组成,加强交通物流标准化的协商工作。
2制度保障完善交通物流标准化管理机制
推动建立交通物流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机制的标准体系,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补”。全面实施从交通物流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以及宣贯、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责任制;建立与完善交通物流相关技术委员会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不同专业技术委员会、不同标准化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标准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创新交通物流标准化运行机制。引入制标竞争机制,建立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标准制修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交通物流企业标准化工作,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技术先进的交通物流企业或企业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承担更多的标准起草工作,促进企业以标准赢得市场先机,全面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标准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机制。应对发达国家“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进行技术垄断的趋势,将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交通物流标准研发创新基地,引导产、学、研各方面通过创新,共同推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物流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力争将我国优势技术领域的标准提交并制定为国际标准,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3经费保障坚持“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原则
建立交通物流标准化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设立“交通物流标准专项”基金,积极争取科技部技术标准专项基金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益性科研专项基金,保障国家层面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变过去仅依靠国家支撑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资金保障体系,运用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地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共同支持标准化事业,建立企业向标准化工作的投资、捐赠等管理制度。加强交通物流标准化经费管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保障交通物流安全、环保等领域的经费,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建立项目经费使用跟踪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
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及有关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实施交通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和完善交通物流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完善标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推动交通物流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抓好与物流相关的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培训工作,造就一支发展现代物流思想超前、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战略视野广、协调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交通物流专家人才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实施国际型交通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外语水平高、谈判能力强的跨境运输和跨境物流标准化专家队伍,选出优秀的具有较强技术背景中高级管理人才,派往国际标准化组织,进入ISO、IEC技术委员会领导层及秘书处核心层;大力培养标准化科研人才,建设学术带头人队伍,打造具有核心引导作用的交通物流专业领域的学科研究梯队。
四、结语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休克;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因而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3、在异国文化中,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三、“文化休克”的阶段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国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
2、沮丧阶段:指由于在异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尤其是跨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对新文化缺少了解而产生孤独感,之前的新鲜感和兴奋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替代,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还会产生头晕、头疼、四肢乏力、无法正常饮食和休息等生理反应。
3、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应对所处新文化的办法,逐渐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及非言语的东西,并正确理解了异文化的优缺点,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融合阶段(适应阶段):是指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原有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这一阶段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去,也能与当地人友好和平地相处。
四、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发生“文化休克”,但“文化休克”并非不可跨越。
1、跨文化培训(Inter-culture Training)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1)知识提供方式。培训往往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2)情感方式。培训内容一般除了第一种方法还包括文化模拟培训、压力释放培训、文化学习训练、强化外语学习等等。(3)沉浸方式。除了以上的内容外一般培训应在东道国进行,与本地人接触,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能力评估分析、文化敏感能力等等。
2、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Personal Coaching from Cross-Cultural Consultants)聘请文化顾问,专门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经理人如何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许多大的跨国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新的外派经理和家人解决刚到不同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翻译有助于外派经理顺利过度到东道国社会,并解释出现的误解,更快地协助外派经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与生活。
3、自我训练。有句谚语说得好“劣匠手中无利器”。无论参加了多么有效的培训,聘请了多么得力的文化顾问,跨文化交际的人本身要做好准备,在出国前做好准备,了解目标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加强外语学习,与那些在目标国家生活过的人交谈、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克服文化休克的准备,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结交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还要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结论:“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处于异文化的人来说,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做文化调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了“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跨越“文化休克”,以尽早融入到新文化中,体验新的文化,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阮晓霞,胡乐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地方文化;文化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22-05
[作者简介]李徽昭(1975―),男,江苏泗洪人,淮阴师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孙茜(1987―),女,江苏涟水人,硕士,淮阴师院国际交流处秘书。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个高校致力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与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京津沪等地的众多高校中,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在校生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学历学位生受到奖学金的吸引,更是大幅度增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给本地的高校带来了异国风情,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带来了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但对中国高校及地方教育而言,应该注意的是,这些留学生也势必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深的中国地方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观念与意识以文化相对性影响来华留学生思想上的多元性,尤其是在各地方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带来的直接而深刻的地方文化体验,给来华留学生留下独特印象,并产生新异的文化认同。这种地方文化体验势必对来华留学生回国后的继续学习或升学、就业等产生影响。因此,留学生教育应该重视地方文化,利用高校办学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留学生教育。
一、留学生教育与地方文化
来华留学生主要是进入高校学习,他们大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心理特征已基本成型。这些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原因多种多样:欧美日韩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数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或者因为生源国受到过中华文化的直接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中华文化圈的潜在影响。中国高校所在地的文化与文明是这些已进入成人阶段的来华留学生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第一站,高等教育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是留学生教育的直接文化因素。地方文化应该成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让来华留学生长期体验当地文化,以促进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一)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属性
教育与文化是一个联合体,二者相辅相承。大学有四个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承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文化的创新,服务社会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文化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1]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来华留学生教育必然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留学生教育与文化休戚相关,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文化问题。受到地理环境、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各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作为高校栖身的文化场域,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学校文化。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不同地区的高校学习也势必受到所在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地方文化的影响。因此,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属性。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留学生教育具有地方文化的传播功能。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与来华留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外来文化产生碰撞、融合,不仅让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留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的地方文化,而且使地方文化迈上了国际舞台。来华留学生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中国文化大家庭中的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诠释了“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第二,地方文化确保留学生教育的独特性。中国的地方文化如万花筒般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受到语言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影响。因此,来华留学生教育除了要重视语言教学外,还应在语言教育中挖掘当地文化的特色,以地方文化特色吸引来华留学生参与到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体验中,让留学生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性。
(二)留学生教育中的国际化与地方化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理解。从狭义上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文化“异化”。来华留学生初期教育阶段以语言学习为主,这一阶段可适当偏重这种“异化”的教学。处于这一阶段的留学生,其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海外文化背景与个人心理、思维习惯的烙印,应以留学生的个体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教学。从广义上来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是相对所在高校的教育而言的。当我们称一所高校的教育事业国际化的时候,就意味着该校的教育及文化具有相当深厚的学术水平和宽广的文化特质,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重视;与此同时,该大学所承载的地方文化也具有了国际性,并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培养面向世界的优秀人才。比如北京与上海两个城市的高校所承载的文化既有国际性也有地方性。[2]因此,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与生活,体验到了异域文化,也开阔了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学校形成多元文化的氛围。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化是指把留学生教育放在当地的文化环境背景下进行考量。无论是对学历生还是对语言进修生等非学历生,他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汉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而语言学习只有放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留学生慢慢熟悉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后,教学的侧重点由“异化”转向“归化”,在教学过程中向其“输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语言,了解语言的真谛;另一方面,留学生作为中西文化连结的桥梁,当他们对当地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学成归国后可在更大范围内“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建立中国良好的形象。
(三)地方文化是留学生教育的着力点
文化可分成“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s)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s)。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认为,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在交际中尤其依赖语境,其交际行为的特点是婉转含蓄,注重礼貌却不够真诚;而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德和北欧诸国人则坦诚和直率,其信息的传递溢于言表而很少依赖语境[3]。语言的学习是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并熟练地运用语言。语言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实施的起点,地方文化作为体现高语境文化的重要场域,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在地方文化中直接体验、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有利于他们初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感知。
来华留学生在对地方文化的感知中,也有效地传播了中国的地方文化,这一传播过程也因其地方特色促进了当地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向留学生传播地方文化,可以让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了解当地文化,使其文化体验拥有较高的满意度,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学习语言等课程;另一方面,中国的地方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可以丰富留学生教育教学的内容,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学生群体。通过来华留学生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和传播,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地方文化,进而促进当地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二、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驱动
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重视地方文化,各个高校的留学生教育机构应该注意以地方文化驱动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宣传、课程设计、师资配备、过程管理等方面注重融入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为特色发展留学生教育。
(一)招生宣传
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在以地方文化驱动留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地方的著名景点、文化特色等均可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着眼点。招生宣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宣传
通过网络进行留学生招生宣传,不受纸张篇幅的限制,可对学校情况做全面详细的介绍,且图文并茂,能够满足各种专业、各种层次的外国学生的需求。[4]在学校官方网站或是留学生招生网站上,可根据逻辑关系排列学校及所在城市的特色图片、影像资料、重大节日等信息,同时配以多种文字说明,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参观浏览。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可在招生网站上放置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及当地城市文化的外文视频资料,如各种晚会、纪念日活动的视频影像,城市节庆活动、人文传统简介、园林与人文景观的宣传动画等。通过图文并茂、以外文形式传递的有声资料吸引留学生的注意力。
2.纸质材料宣传
制作精美的留学生招生宣传手册,是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传统手段。招生宣传册上除了涵盖学校简介、招生要求等必备信息外,也可包括学校与城市文化相关的图片,或是学校与城市有关的热点新闻节选,让留学生看到招生信息的同时,对自己即将学习的学校及城市有个美好预期。这对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意义重大。
3.口碑宣传
各个高校可组织本校的留学生参观当地的景点。一方面,可以让留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当地的文化,增加文化体验的满意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当留学生的文化体验有了较高的满意度时,可鼓励他们向其他留学生介绍该学校和城市,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二)课程设计
留学生教育的课程基本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设置,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少。毋庸置疑,这种以语言技能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强的优势,但这种强化式的训练依据固定模式,受限于教材,缺少文化背景知识,不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全面提高。[5]留学生教育的初期应该注重训练语言四大基本技能,到教育的中、后期,留学生掌握了语言的基本技能后,现有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应该增设文化艺术方面的课程。据统计,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有意向或兴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的需要,课程设置可分校内与校外两个部分。校内课程除了加强语言学习的课程外,还可以开设凸显地方文化传统的艺术课程,如书法、剪纸、捏泥人、陶艺制作;此外,还可开设介绍地方文化、历史人物的课程。校外课程注重留学生的课外实践,可以组织留学生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当地文化,在地方文化中学习语言,用汉语表达地方文化,形成语言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师资配备
留学生教育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留学生教育中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应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知识,并具备传播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的词汇、短语和句子,还应该把这些语言知识放置在地方文化的语境中教授。例如,当老师在解释生词时,可以通过造句的形式来解读生词,让留学生体会在不同的语境下,词语表达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这能对留学生理解生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学生教育离不开教学辅导及管理人员。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加上语言沟通的障碍,心理上必定会产生诸多不适与迷茫。他们喜欢独自活动,常把自我封闭在个人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此时,需要教辅及管理人员与他们及时沟通,帮忙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教辅和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各种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地方文化活动,将他们带入当地中国学生的群体里,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切身感受当地的文化。当他们有了稳定的心理和积极的情绪后,就全身心投入汉语的学习。
(四)过程管理
留学生教育必须重视管理,尤其应该注重以地方文化驱动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运行,并注重柔性管理及趋同化管理。柔性管理是指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人文关怀。留学生来到一个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难免会出现各种文化适应问题。采用柔性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文化不适的负面效应。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留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或者组织各种帮扶与交流活动。例如,让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缓解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帮扶小组的中国学生在平时应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周末可以邀请留学生到自己家里做客,通过家庭寄宿(homestay)的形式,让留学生体验当地的家庭文化,消除适应问题。
所谓趋同化管理,是指在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管理采取与中国学生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模式,这是参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留学生教育管理方式而提出的一种留学生管理模式。[6]趋同化管理能够让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的当地的文化,享受学校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留学生既不会因为对地方文化的陌生而感到格格不入,也不会因为自身具有的文化定势而自我封闭。趋同化管理可以让留学生迅速调整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留学生教育地方文化驱动的意义
以地方文化特色驱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各学校的招生不会因为争夺留学生资源产生冲突。中华文化是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文明体系,各地方文化均有其独到之处。东部沿海与西北内陆,沿海发达城市与运河沿线中等城市,西南高原与北方平原地区,这些地域之间有较大的文化差别,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文化。在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驱动下的留学生招生渠道互不冲突,各个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例如,如果留学生青睐于“京派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具有浓厚兴趣,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到北京地区的高校留学;如果留学生更喜欢“淮扬文化”,那么可以选择到江苏地区的高校留学。高校以突出的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来吸引留学生,对留学生的招生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各高校以地方文化特色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弘扬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有效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留学生是中外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既是外来文化的输入者,也是中国文化的输出者。留学生对高校所在地的文化体验将影响其回国后的学习和工作,这既可以让更多外国人感受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使留学生的思想多元化,这也是留学生教育的独特意义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以地方文化驱动留学生教育可以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全面扩大。留学生在中国不同地方的高校学习语言和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特色,他们回国以后势必将这些文化体验和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而各个高校也通过留学生教育融汇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吸纳力,推动自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因此,以地方文化为着力点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徽昭.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界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宿红.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浅析[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3(1).
[4]曹树平.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 创新留学生招生工作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2006(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流行化生活化
一、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如何在完成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同中,同时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需求呢?当前,高中大多是90后学生,这些学生讲究个性、另类、思想古怪,标新立异,讲究时髦等,笔者认为只有从他们思想和行为特征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才能一举两得。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2.1教学观念误区
当前很多高中语文老师教学观念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就是要学语法,重在理论而不是应用。很多高中语文教学出现过“满堂灌”继而“满堂问”的“一言堂”现象,随之又有“习题热”,唯考试论,有“泛语文”,唯生活论。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课堂的喧嚣失去了思维的真正流动。“一讲到底”到“一问到底”的“一言堂”现象中,教师权威地位没有改变,牢牢掌握课堂的主动权,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走向固定而唯一的答案。过往的“一言堂”,现在有些课堂“群言堂”的表面繁华,教师的游离状态,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正常模式,它都是语文教学中或左或右的极端化,都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对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真实感受,未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的误区,使语文教学本质离初衷越走越远,以致出现偏离。
2.2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现在我们一些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设计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掌握课堂的发言权,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替代真正的主体——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语文课堂上多是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孤立讲解,一味重视知识积累和答题战术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审美体验,使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课堂成了教师的传声筒,使学生对语文缺乏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
2.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语文教学课程很多内容还是延续老一辈的文章,比如说鲁迅的文章,因其特定的时代性、斗争性、人民性,其内容对现在90后的学生有很强的时代距离感,学生根本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和价值。还有一些古文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现在由于网络普及,网络语言的泛滥,使得古文学习受到冲击,学生对于网言热衷度胜过诗词歌赋,而且现在是现代背景,古诗词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学生根本无法理解。
三、语文教学流行化转变
综上所述,对于教学理念、方式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学要向流行化转变。如何转变,笔者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教学观念更新
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现在的90后学生已经不合时宜,笔者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老师,其主体对象都是学生,要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是立足点,不管哪个时代都一样。所以,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立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角度,进行理念更新,最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从中找到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想法,通过他们想法,来改变自己教学观念和态度。具体措施:最近学生流行什么,在讨论什么,从中体现什么文化底蕴,通过对同学的讲解,使同学知道语文也可以生活化,流行化的。
3.2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对90后学生来说有时代距离的文章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笔者建议在内容上尽量可以选些当代比较热门的小说节选或优秀网文选读。例如韩寒、郭敬明等当代学生的偶像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符合当代背景,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些明星的作品原本就有兴趣,如果加上老师专业的引导,使之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渗杂流行元素的话,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语文实用性大大加强。
3.3教学方式多元化
所谓教学方式多元化,就是指语文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学习方式,面对语文不同的课程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拿高中生比较头痛的古诗词来说,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一位高中化学老师的做法。这位化学老师,把曲子和化学口诀形成在一起,引起网友的热捧。据那位化学老师说,化学公式对于学生很难用单纯记忆记下来,一直是他很头痛的事。后来看见周杰伦唱的青花瓷很受学生喜欢,朗朗上口。所以决定用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用周杰伦的词换上化学公式,结果同学们现在记得化学公式歌了,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加。
笔者认为此法也可适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用中学生现在最爱听的流行歌曲配上古诗词,以提高高中生记忆古诗词的能力。现在流行歌曲充斥着校园文化,与其让中学生死记硬背文诌诌的古诗词,不如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巧妙运用流行乐曲搭配古典诗词,让同学唱出来,这样对古诗词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添加流行元素,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讨厌学习变爱上学习。希望这亦能被其他学科的老师加以借鉴之。
参考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关键词:隋唐;西域文化;歌舞大曲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交流:
中国汉族在民间音乐史上,汉代的“相和歌”和“相和大曲”是以北方地区的音乐为主体的,到“六朝”时,则被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南方音乐为主的“清商乐”所取代。“清商乐”这一“九代之遗声”从此变成了古老汉族音乐之象征和代名词,至隋唐时期融入“九部乐”、“十部乐”的宫廷音乐之中,“清商大曲”则成为中国汉族歌舞音乐最高形式的一个发展标志。
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西域音乐便开始渊源不断地传入中原。西亚的生活习俗和音乐艺术开始风靡中原。这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南北朝时期相继由汉化的鲜卑人和鲜卑化的汉人统治,与西域更是血缘相近,地壤相接,“天竺乐”、“龟兹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等西域歌舞几乎畅通无阻地涌入中原,风靡南北,形成了西域音乐在中原广为流行的蔚为壮观的局面,也为隋唐宫廷燕乐多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印度佛曲也从天竺的佛教传播到了南北朝时期,由梁武帝亲制佛曲,开创了佛教音乐的华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最混乱的时期,这时期的音乐文化都处在一种各族文化音乐大交流、大融合的状态。一方面,汉族传统的“清商乐”承袭了各统治集团各个小朝廷、门阀士族、豪强大富家庭的饮宴娱乐中,另一方面,被叫作“胡乐”、“胡舞”的各少数民族民间又以胜利者的姿态风靡了南北两朝。如:清商乐中著名的舞蹈,《白紵舞》最初为三国孙皓时吴地的民间舞。后来,在统治阶层享乐需求下,它与佛曲相融合,后进入宫廷,盛行于六朝及隋唐。[1]宫廷中的《白紵舞》,虽然改变了最初作为民间舞蹈本来的健康,质朴的格调,罩上了些消极感伤的色彩。在魏晋南北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真实而深刻的展现了对生活的强烈追求。在这个基点上,《白紵舞》有它自身的意义。由于此时期常年战乱,人们心灵都已疲惫不堪,此时的玄学盛行,与其并存的还有佛学思想的传入。换个角度来讲,在人类最为悲苦的年代,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是宗教,艺术只有很小的功能。
除了《白紵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外,还有“胡乐”、“胡舞”与中原舞蹈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喜爱胡乐、胡舞成为一时之尚。胡舞“或踊、或跃”的动势姿势特点、“醉却东倾又西倒”的痴狂情调,那样放荡纵情、无拘无束,十分符合鲜卑民族的审美理想。胡舞就是在这样一个适宜自己生长的文化气氛中不断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舞蹈发展的总体风貌。这种带有“阳刚之美”的风格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追求放荡不羁、超自然的时风颇为一致,形成了同时代精神律动与历史运行步伐的相协共振。这也为隋唐乐舞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隋唐音乐交流:
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有的时候需要几个世纪的文化积淀。隋唐三百余年间,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和睦、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富裕为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使得唐朝在诗歌、建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服饰、化妆、器皿制作等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大规模传入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多民族音乐为特色的文化体制。宫廷燕乐得到高度发展,“部乐”与“部伎”的建立标志着隋唐音乐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历代宫廷音乐中具有登峰造极的划时代意义。
唐朝的歌舞音乐的形式极其丰富多样,有歌舞大曲、琴歌;有各种器乐独奏形式,如:琵琶、五弦、古筝等,而其中代表各类音乐形式最高水平的乃是“燕乐大曲”。这是继汉代“相和大曲”、魏晋“清商大曲”之后,我国歌舞大曲最具质量、规模与水平的形式,其中又是“清商大曲”、“龟兹大曲”与“西凉大曲”三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已经相当宫廷化和贵族化。《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之经典,是一部将我国歌舞伎乐推向历史顶峰的作品。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在唐朝也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民间音乐中的“曲子”有较大发展;文人音乐种的“琴乐”和“词乐”,成为文人阶层传统音乐形式和新兴音乐形式兼而有之的两大类别;佛教说唱音乐“变文”的出现,标志着佛教音乐华北的完成。唐朝对西域音乐的开放性政策,体现了唐王朝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说的就是一个“外来音乐”盛行的时代。白居易的《杨柳词》:“《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也是表现唐朝社会各阶层普遍喜爱音乐、歌舞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些都和唐朝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喜好音乐的传统和导向作用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 唐代《霓裳羽衣曲》:
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经过百年的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而这种夹杂着西域之音和中原旧乐的新风格音乐,是当时唐代歌舞音乐的主流。唐代歌舞大曲含有大量的民间音乐和西域音乐成分,风格清新活泼,生动明快。宫廷宴饮欢娱场合使用的燕乐与雅乐的仪典、教化功能相反,歌舞大曲体现的是乐舞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歌舞大曲代表了当时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
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舞蹈和歌曲,含有多段体的大型乐舞。“大曲”是隋唐时期新兴的艺术歌曲。从中亚细亚、印度、缅甸、新疆一带传入的音乐和流行于汉族地区的民间曲调,文人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法曲”本来就是道家所用的一种音乐,是南北朝一来经由道教所提倡和发展起来的。玄宗崇尚道教,因而将“法曲”纳入宫廷音乐中,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种俗乐。它源于民间,与相和歌、清商乐等有直接的关联。唐玄宗所创作的《霓裳羽衣曲》歌舞大曲的道教作品,通过乐曲、歌声、舞蹈三者层次递进和同步进行的方法及节奏节拍上强弱、刚柔、急缓、动静的幻化对比,创造出独特的形式美。《霓裳羽衣曲》有一部分内容采用的是“法曲”,是燕乐大曲中道教音乐清丽超脱色彩的一个特点。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在根据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的印度法曲《婆罗门曲》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这是一首具有“西凉大曲”音乐风格的作品。[2]
唐代汇聚了南北朝三百年乐舞和乐歌的资源,呈现出了中国歌、舞、乐历史上的一个光彩灿烂的音乐盛世。唐代燕乐以歌舞大曲为主体,建立在以多种民族音乐融合的多元化基础上。统治阶层对外交流的态度与喜闻乐见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使燕乐著名的乐曲名声远播。创造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水平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估计的宝藏。(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