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职称评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教学是教师的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第一位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教学是给学生系统地讲授基本理论的根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对教师来说,教学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因此,学校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中应把教师的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即教学工作作为主要的标准,而不能是其他工作任务作为主要的标准。然而,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实际上否认教学是教师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普遍地存在着单纯看科研论文的极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把科研论文看作是评审教师职称的唯一的标准或依据,口头上是教学重要,实际上是不重要。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不少教师由于职称的压力,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而是放在科研论文上。这是因为,即使教学质量再好,但如果科研论文不够,就不能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相反,即使教学质量差或一般,甚至不搞教学,只要有一定的科研论文,就可以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在教师中,由于科研论文级别和数量不够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但是因教学问题没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极少,几乎没有。因此,学校在今后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一定要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标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衡量标准,便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努力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是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必要的条件,去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而且取决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素质。科研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和本专业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才能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生动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并不否定教师科研的重要性,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
但是科研对教师来说,必须是搞好教学基础上的科研,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进教学。因此,搞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合格教师的第一位的或首要的条件,而科研是第二位的条件。
三、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二者又是不一致的、互相矛盾和对立的。
首先,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备课的过程对科研起促进作用。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知识储备,即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弄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不同学派的各种观点和同一学派的不同说法等等。教师备课的过程并不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加工和整理,使知识体系趋于更加完整和严谨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较快的条件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本学科和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否则,就不可能有生动而有效的教学。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思考和钻研的研究过程。第二,教学过程也促进科研。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而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总是渗透着探索的成分,常能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利用他们了解和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辨别是非,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疑难问题。教师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第三,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也能促进教师的科研。在教学的实践中往往需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过程中,可以了解企业、农村和各行各业、各地方的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教师在批改这些社会调查和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科研信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其次,教学与科研又是互相矛盾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学与科研又是两项独立的活动,它们有各自的目标、规律和要求。教学不等于科研,科研也不等于教学;教学好不等于科研也好,科研好也不等于教学好;优秀的教师不等于优秀的研究者,优秀的研究者也不等于优秀的教师,对二者的要求是不相同的。第二,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有限的。因此,相对地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多了,那么投入到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相反,相对地投入到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多了,那么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二者是按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第三,教学与科研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次的。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位的、主要的,而科研是第二位的。教学是教师的第一位的工作任务,而科研是第二位的工作任务。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的或第一位的条件应该是教学工作,而不是科研,科研是第二位的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国学者就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由规模、数量向内涵、质量及效益发展的战略转型展开热烈讨论,而高职“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作为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成为热点话题,为了总结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状况和主要观点,在“中国知网”中,分别以“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搜索到文献为分别14篇、14篇、40篇、162篇,时间跨度从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搜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类总结,以便于更好的总结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予以借鉴。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有学者考证后认为,王义澄是我国提出“双师型”概念的第一人。肖玲君,宋魁在他们《论“双师型”教师概念研究的误区》一文中指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时任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的王义澄先生。自“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文件,并对“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及其内涵有相对明确的界定,但是研究者们对双师的概念仍然有着不同的定论,主要有“双证书”、“双职称”、“双来源”、“ 双能(双素质)”、“双叠加”等说法。覃丽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龚蓓在《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王琼在《山西省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雷新亮硕士论文《兰州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对此均有详细概述。
后来的很多研究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论逐渐融合了上述几种说法,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独特理解。如:王琼在《山西省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中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实践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行业道德、职业素养、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讲师(或以上)职称证”,以及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职称”或“行业特许的资格证”的专兼任专业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统一
吴燕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中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观念有待更新,她指出一些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基础性问题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双师”即“双证”;有的认为“双师”即“双能”;还有的视“双师”为“双元”等等,如此说法层出不穷。这种对高职“双师”认识的模糊性已经直接干扰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造成了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的整体水平和“双师型”教师个体水平的参差不齐。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结构不合理
徐东、张姝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李卫平、余宁在《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如:“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偏低;专业课教师普遍实践能力低等。覃丽在分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中指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不和谐
在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现有管理方面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崔兰英《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师资流动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较大;专业兼职双师素质教师聘请和管理难;师资培训工作滞后;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缺乏;“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还未形成等问题。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措施不配套
李利《当前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研究》指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缺失、职称评审政策不配套,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崔兰英指出我国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对高职学院教师职称的评定其主要标准仍参考研究型大学,存在着重、轻实际应用研究的倾向,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种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也极大的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也有研究直接通过对某省、某地区、某所或数所高职院校的进行调研,对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梳理。如:石兆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 湖南省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建设机制滞后、结构比例失衡、培养通道不畅、评价模式落伍、产业联系较少、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政府应应给与帮助和支持
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舆论上,为“双师型”教师扬名,使“双师型”教师建设收到足够重视;政策上,制订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上,应加大投入改善“双师型”教师待遇。徐东、张姝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建立一整套促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政策和法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
2.高职院校也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应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
王学民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文中提出学校要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要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重视质量;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放宽教师引入的渠道;三是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四是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2)学校和企业合作,实行联合办学
曲丽娜在其期刊《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走简捷高效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实现双赢的策略,她认为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的途径。她还提出应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王振国、朱健在他们的期刊《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工学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基础。
(3)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何春在《浅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中提出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的策略,他指出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实际需要,把在关企、事业单位中既有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来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将新技术、工艺、方法、观念及社会对从业人员最新的素质要求带到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和学校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交流中,从而更好地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除了整体性的对策研究,也有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某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如:李平利在《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种模式》文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建成一支符合要求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两个视角进行改革探索,具体可实施 “双师素质培养”模式、“双师结构构建”模式、“双师资格认证”三种建设模式等。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教育研究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要求、在“双师型”培养途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利.当前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 [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9).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平等对话
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的语文教育为了能够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变革,这场变革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维,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其实,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眼、手、口、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段落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讲讲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从而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开展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共享中形成,优化了他们的学习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还不具备挑选图书的能力,老师应帮助孩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保证读书的质量。由于这些书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笔者认为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四、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出疑问,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说话练习。那么两种训练必不可少:
1.课堂训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捕捉语言信息的良好习惯。
2.拓展训练。因为有了读文的基础,学生甚至能熟读成诵,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老师的鼓励,所以学生说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六、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课提问。只有勤于思考才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靠思考自得,是一个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是低年级学生首先应培养的素质。
刚开始上课,鼓励学生对老师提问时,学生不是不敢提问,便是就参考资料提问,一堂课是较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但感觉学生还是像被牵着线的木偶,没体现他们的主体意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1.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联系社会大课堂。学生既充当了主体角色,又通过互相提问深入到课文中去了,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比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效果要好得多。
2.提问时,老师要作精心备课,学生提问时必须让他们围绕一个中心来问,上课做恰当提示,控制好一个度,否则学生提问热情高涨时,一窝蜂似的提问,会使课堂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形。提问方式也可形式多样,比如师生互问,课内知识拓展问,课外知识拓展问等。老师们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既能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让学生真正当了课堂的主人。
不管怎样改革,我们必须守住一颗平常的心,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对传统经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才能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而不致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定位;特色
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蓬勃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高职学院如雨后春笋,高职在校学生数迅猛增多。一方面部分办学较早的高职学院对高职教育有了初步认识,但许多问题并未从实质上弄清楚,需要研究以提高认识、解除疑惑、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许多新办高职学院尚不知道高职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办,也需要探索研究,于是形成了高职教育特征研究的踊跃现象。大部分研究者是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如高职学院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教师,研究机构的部分专业人员,限于研究者的经历与视野,限于高职教育尚处发展初期,高职特征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经验层面的,如果说有一部分是理论也只是经验理论。一般而言,当前的高职研究是直接为办学实践服务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必须用创新思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正规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模式“普教化”的倾向,过多地重视学历教育。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行改组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函授教育,还要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使职业技术教育主阵地逐步转向社会、家庭。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居住分散。当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从过去的封闭型教育模式为主体,逐步转向以开放教育为主体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取向。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术资格并重的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的同时,高职教育应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转岗、下岗人员提供接受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机会。
具体说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其知识与能力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的要求,且强调理论的应用形态;第二,相关的专业知识要宽广些;第三,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强。原国家教委中专处处长杨仲雄认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横向扩展能力培养为主,纵向延伸能力为辅是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横向扩展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一定层次上,依托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向相关专业渗透联接的实践能力;而纵向延伸能力是接受本专业较高层次的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主要是本科教育应重点培养的能力。横向扩展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要求高职学生具有相对宽而浅的知识结构。教育部也提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二、职业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
职业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上。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现代化,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放弃传统的单一政府办职业学校的体制,而应以企业为主,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办学多元体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职业教育因其与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是现代企业制度劳动力开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具有很强的企业行为,企业是职业教育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职业教育的大头。其次,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包含政府行为,政府应承担办学的责任。再次,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它以提高国民自身素质和个人的职业地位、经济收入为目的,因此又具有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要求社会承担办学的义务,同时个人也应交纳一定的学费。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还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另外,目前由于利益的多元化,加上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各办学主体之间还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致使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因此,今后在进行职业教育办学规划时,应做到:第一,坚持区域规划、区域覆盖的原则,学校布局实行省、市、县统筹,以市为主;第二,对办学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学校予以合并或撤消;第三,做到职前、职后并举,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就是要放弃传统的终结性、封闭式的运行机制,实行终身化、开放化的灵活运行机制。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教育部门为主制定,容易造成供需双方的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式的道路,主动与企业和社会“联姻”。同时,职业教育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走终身职业教育的道路。
三、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要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确定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现代行业和企业制度要求培训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高技能操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行业素质、懂外语,还要掌握网上技术。在教学方法上,要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激发其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交替式教学,鼓励青年完善行业或企业培训制度,促进青年在行业或企业中融合,保证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和交替培训教学的研究。在教学手段上,推进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等教学手段,让职工根据需要在国内外互联网上独立地学习,同时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加强新颖课程和现代化教材建设。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业院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在对专业任职岗位群作职业能力分析并确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宜将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改为两段(公共课、专门课)三块(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式。对于专门课中的主干课程适当综合化就是把原来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内容与框架,构成一门新的课程。高职教育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能将常规的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达到1∶1左右。但课程综合化不是学科型教材简单地加加减减,而是通过课程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有机地重新组合,并引进一定的新知识。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同时对于课程综合化的教学工作,也应做到以下几点:编制一个能满足课程要求的教学大纲,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教材或讲义,对任课教师必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必须开发新的教学方法等。
四、高职院校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渗透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经济社会,经济规律左右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在充满竞争的经济大潮中,那些有危机感、生存意识强烈的企业及从业人员才能够获得生存空间,而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最为欠缺的。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更远离企业间的残酷竞争,在电视、因特网及报刊上零星获得的一些有关竞争的信息,也往往觉得与自己非常遥远甚至毫不相干,而独生子女的特性又使他们唯我独尊,缺少合作精神。这种种与企业竞争格格不入的状况,使企业竞争意识对教学过程中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强化竞争意识,甚至可以将应试教育中的排名引进学习竞争中,这既能照应企业竞争中企业间的比对,也能照应企业排名的惯例,让他们时时带着压力去学习,带着目标去努力。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首先确立竞争对象,为避免竞争对象过于狭窄造成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可把竞争对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的竞争,把程度相当的同学结成对子进行竞争;第二是面临同一岗位群的相关专业间的同学结成对子进行竞争,使学生的跨专业能力和复合型素质得到强化;第三将专业对应企业岗位的优秀从业人员作为学习和竞争的对手,进行生活修养和能力修养的培育和训练。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源于企业面对竞争的现实,而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对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之外,还要专注于强化内功,就是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企业适应残酷竞争的内在因素。为经济发展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企业培养岗位从业人员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种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灌输。具体操作中要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一方面对某种难题要让学生设计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每一方案都进行客观的优缺点分析,最后让学生综合设计出全面具体的方案;另一方面在具体专业,尤其是在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客观规律不断地对具有定论但实际上由于某种原因已经不够完善的结论进行质疑。让学生多学一些具有创造性和个性思路的文章并努力于对问题固定的透视视角进行改变,从而获得全新的结论。由两方面培养起来的求异思维会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创造性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