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力电子器件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8 11:46: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力电子器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电力电子器件论文

第1篇

1.投资业务管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投资制度有待健全,大多电建企业偏重决策管理,忽视了对过程的控制和项目的实施,缺乏一套从立项、决策到实施、运营、后评价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二是部门职责有待厘清,总部部门之间投资职责分工有待细化,管理边界存在交叉,一些职能部门在投资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投资管理环节存在脱节,总部部门之间、总部与所属企业之间交流不够,存在“各管各的事、各干各的活”,缺乏有效的上下联动机制。

2.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亟待加强。一是投资项目的责任部门长期缺位,企业也没有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对投资实施过程的监管在总部层面仍是空白。二是需要加大成本控制,企业的投资概算管理不到位,部分人员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随意超概算、任意追加投资。三是投资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项目招标与物资设备采购平台,企业难以选择到最优秀的设计、监理、施工队伍。四是投资项目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安全事故、工期滞后、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责任制度不落实、不严格执行合同、工程变更随意等情况。

3.投资考核与责任追究亟待加强。一是考核不到位,企业既未建立科学的投资绩效考核体系,也未严格按经济责任制予以考核,企业员工缺乏应有的行政和经济约束。二是投资项目的竣工审计、决算、验收及后评价等一些与投资效果评价有关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对投资违纪违规的追究不严,一些电建企业存在“处罚过轻、奖惩不明”的情况。

二、电建企业加强投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1.坚持“四严”要求,切实加强决策管理。一是严密论证,做好投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对市场发展前景、投资环境、面临的风险与问题进行全面细致调查评估,不经过充分论证的项目不得上会决策。二是严把投向,遵守“三不投”原则,即“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不投、投资回报率低的不投、风险难以掌控的不投”,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三是严格权限,按照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把投融资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集中在电建企业总部,由总部总揽全局,扭转“乱投资、乱融资”现象。四是严守程序,所有投资项目的报批必须遵守内部决策程序,不得越级上报、审批,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再造管理流程,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管理机制再造,总部各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能,担负起投资的决策、实施和运营等不同阶段的管理职责,改变以前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状况。二是业务流程再造,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严格推行投资的决策与执行、概算编制与审查、项目实施与资金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管理。三是管理机构再造,按照精减、高效的要求组建项目公司,不断优化项目公司的运行机制,细化项目公司的职责权限,硬化项目公司的考核内容,规范项目公司的运作。四是管理制度再造,构建涵盖投资业务全过程、全周期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把好五道“关口”,主动掌控过程控制。一是工程设计关,精心挑选设计单位,并使其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必要时可采取限额设计。二是概算审查关,通过对投资概算或修正概算进行专家评审,以此作为投资考核的依据,改变“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状况。三是招标投标关,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按照流程进行招投标,未经审批不得擅自招标。四是项目资金关,优化项目融资方式,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同时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支付工程价款时要严格审核合同、支付申请书等相关凭证。五是变更索赔关,凡需要增加投资的生产性变更和非生产性变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索赔,须报上级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严禁擅自进行变更。

第2篇

当前物资供应链管理中加强了合同履约、结算过程与供应商的协同,及时跟踪合同执行进度,有效降低履约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物资供应保障能力。但重点物资履约功能尚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在物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方面仍缺乏全面有效的信息化管控手段。为了及早发现物资供应问题,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需要建设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实现物资供应问题的提前发现、主动提醒、流程管理和全程跟踪。

二、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架构

根据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的业务需求,基于ERP系统物资模块进行功能扩展,在ERP系统按需求逻辑进行自定义实现,形成推送数据中心的数据源,定时推送到数据中心。通过调取数据中心明细数据,在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进行功能实现或功能展现。采用多层架构的设计思路,体系构架自上而下分可为:功能展现层、功能实现层、业务逻辑处理层三个主要层次。

1.功能展现层,是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界面,主要采用SAPWebDynpro+Portal的方式进行展现。该展现层是基于在SAPNetWeaver平台之上,SAPNetWeaver平台的稳定和安全确保了整体功能运行高效可靠;另一方面,得益于SAPNetWeaver平台提供简单直观的开发工具,能够快速实现新增展现方式。此外还可以扩展Flash、JSP等其他插件来丰富数据的展现形式。本项目利用SAPWebDynpro技术,能够使SAP业务逻辑,轻松容易的在SAPNetWeaverPortal中进行展示,作为其工作平台和各大功能模块的UI界面,同时采用B/S结构,在客户端浏览器实现流程任务的显示和操作、文档数据的选取和传输、流程图和看板的展现、统计图表的输出等。

2.功能实现层,作为业务逻辑处理层与功能展现层交互的中间层。主要完成其用户界面UI的设计,及将业务逻辑层所处理出的数据进行用户UI展示。在SAPNetWeaver平台下,充分利用其界面友好、多语言支持、易于开发的Web应用程序特点,采用WebDynproforJava方式进行业务数据的实现。

3.业务逻辑处理层,业务数据均来源于SAPERP系统并通过数据中心作为中间数据库。

三、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功能

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监控预警管理、预警督办流程管理、监控预警统计报表管理。

1.监控预警管理。监控预警管理主要包含两大方面内容,即对业务的跟踪监控和异常数据的监控预警。

1.1业务跟踪监控。主要实现物资供应过程的全程业务跟踪。功能覆盖需求计划、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结算、仓储管理各个阶段。通过优化数据存储结构和查询方式,可在一次查询中实现以往ERP中多次查询才能达到的效果,并且有效解决了ERP系统大数据量查询时的问题。对于查询出的数据,可在短时间内下载到本地电脑,即使是十万级的数据量,也能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下载,这也是ERP系统所欠缺的。

1.2监控预警。预警机制:首先针对不同业务关键点设置各自的预警时限,即提前通知天数,该预警时限可以随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变更,然后设置数据筛选逻辑,通过程序执行定时任务统计出预警数据并下发,从而实现对物资供应问题的统一监控和事前预警。预警等级:根据业务紧急程度,划分预警等级,以预警灯形式展现,主要用三种颜色标识:绿色、黄色和红色,其中绿色表示正常状态,黄色表示一般预警状态,红色表示紧急预警状态。预警范围:针对物资供应各阶段的关键环节,我们都设定对应监控预警点,包括需求计划、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结算和仓储管理。由于重点物资生产周期长,要求高的特点,还特别针对重点物资设定了专门的监控预警点,确保重点物资的供货效率和供货质量。

2.预警督办流程管理。根据物资调配中心组织架构和实际业务情况,制定由上而下的预警督办流程。预警督办功能实现3级预警机制,包括省公司、地市单位及县公司,保证业务预警督办的全面覆盖。系统根据监控预警数据自动生成督办单,然后通过工作流引擎,下发给各个单位及时处理,在系统首页形成待办工作提醒,同时监控督办流程执行情况。预警督办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2.1督办数据唯一:预警督办单的产生并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比对,由于预警督办的处理流程并不能全部在一天内走完,所以必须避免同一条数据在工作流中反复产生新督办单的问题。系统在预警督办单生成时,将预警数据和流程处理中的督办单明细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如果相同则不再生成新的督办单,以此保证了流程处理中的预警数据不会出现在新的督办单里。

2.2通知下发及时:对于最新督办数据,增加系统弹窗提醒,确保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督办信息,及时进行业务处理。

2.3紧急程度划分明确:预警督办单使用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状态灯标注紧急程度,已完成处理的督办单标注为绿色,一般紧急督办单标注为黄色,特别紧急督办单标注为红色。预警督办处理过程要求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预警处理过程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成。

3.物资供应监控预警统计报表管理。实现物资供应监控预警信息的实时在线查询,预警数据、督办数据的统计分析,生成周报、月报。具体包括:物资供应统计分析、预警点明细数据实时查询、预警情况统计分析、预警督办单的实时查询、预警督办执行情况统计分析等。

四、结语

本文主要站在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得物资供应管理更加完善顺畅。

1.通过对监控预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电力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监控预警系统,实现对物资供应全程监控预警的业务依据及其目的。

2.通过监控预警系统的运作和使用,能有效弥补ERP系统对业务监管的不足之处,加强企业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物资供应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相关部门有效、及时、准确的完成物资供应业务,保障企业日常物资业务运作。

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金管理;重要性;问题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内部资金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资金运作方式的弊端日渐暴露,企业寻求提升内部资金管理水平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电力企业是技术与资金高度密集型的企业,然而现今电力企业对与高额资金的管理方式仍较为粗放,对于资金的收支缺少统一的控制和筹划。

一、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面临着许多形式的风险,其中,在资金方面,存在筹资、投资和经营风险,而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及时发现资金风险,采取适当措施来应对,有效降低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当中,核心是财务管理,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能够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加强对资金的重视,保证资金管理的科学、合理,避免资金管理混乱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较为缺乏,主要的筹资渠道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两部分。资金的内部来源主要有电力企业的税后收益,企业提取的折旧,通过有偿地转让部分电源存量或以资产存量入股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的存量等。电力企业的资金外部来源主要是电力建设基金,如:政府的财政划拨、出售用电权的资金、供电增容的费用、电力企业股票上市、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电力产业的投资基金等。

2、监控机制不健全,内控体制欠精细化。监控机制是每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制度。它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始终,是实现企业秩序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如今,许多电力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监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3、账款回收不及时,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低的局面。账款回收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它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电力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资金管理与企业各项业务的密切相关性,调动所有员工的主动性,将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系统实现管理的完整性,达到流程优化,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2、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工作中首先要提出企业预算的总目标,根据目标制订各种计划,做好所属企业,所属部门的供电企业预算,加强预算中的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运作资金效益的必由之路。供电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利益冲突。在实施预算时,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益。加强成本预算,严格控制成本开支,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

3、提升风险规避能力,降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电力企业投入生产运营资金需求量大,而筹资来源主要是外部借款。因此企业财务风险较大,防范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核算的质量。发挥财务核算的监督职能;合理设置岗位,调整内部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加强风险管理,电力企业的理财目标并不完全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优质电能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电力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减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避免债务风险。

4、使用高素质的资金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新形势下资金管理除了传统的现金流管理外,同时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企业接轨,意味着资金管理水平也要提升,因此要扩展到资本运作范畴的学习与研究,了解相关的国际业务知识与操作,启发思维,在确保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效益性。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业务实力和素质。

5、改进财务控制制度。改进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必要方式。财务控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规范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财务控制是一项综合全面的财务管理,而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财务控制不只是财务部门进行控制的主要内容,也是确保财务管理活动运行的计划。

6、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使用计算机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落实,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创新财务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工具。

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中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能够保C资金管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中,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来保证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实施,使企业资金调配、控制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融资和投资缺乏统一性,通过选择各种投融资工具进行资金运作的程度不高,这就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斌.我国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月刊,2009,(10):42-43.

[2]袁琳.资金集中结算: 制度完善与风险控制[J].会计研究,2005,(9):57-62.

[3]朱艳.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及解决方案[J].财经界(学术版),2014,(4):105.

[4]周顾宇,王炳志.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与实践探析DD以中远集团公司为例[J].特区经济,2007,(10):282-284.

[5]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70-75.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文件管理;电子化;低碳;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文件管理一直以纸质文件管理为主,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件管理的电子化发展迅速崛起,无纸化办公成为全世界办公室的共同追求,在文件管理电子化的同时,传统的纸质文件管理方式受到很大挑战,面临创新和调整。我们认为企业文件电子化将是大势所趋,但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共存的局面也将长期存在。

一、文件管理的“二元状态”

电子文件出现后,一直与纸质文件共同存在,原因复杂多样,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工作中用电脑直接生成电子文件,但出于文件阅读和实际需要,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这种转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电脑中完成文件制作,或由网络传输的电子文件接收后,以纸质文件形式输出,比如中国石化的OA办公系统,各部门和企业在接收文件后,一般都要自行打印后存阅和归档;另一种是在归档环节为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二是先有纸质版本后来根据需要形成电子版本,也就是纸质文件的数字化过程。这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位收到外来文件后立即数字化;另一种是对已经归档的纸质档案实施数字化。

基于文件管理的两种类型,我们可以把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共存的状态称之为“二元状态”。所谓“二元状态”,是指文件管理的两种状态,可以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实行“二元状态”文件管理的企业,是在文件进入运转程序时就形成电子和纸质两种版本,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对大部分文件的管理都是采取了这种“二元状态”法。

二、“二元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文件管理的“二元状态”下,必然要对这两种文件分别加以管理,这就形成了两种管理系统的共存。这两种文件管理系统既相对独立,各自发展,又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一)文件管理电子化是纸质化的变革和提升

自从文件管理实行电脑辅助管理以来,纸质文件管理就开始发生变化,电子文件的管理对纸质文件的管理影响深远,引发了更多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件管理更加简单快捷。过去整理纸质文件需要通过实体系统固定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档案实体的科学秩序,并支持档案检索的有效实现。电子文件管理之所以导致纸质文件整理简化,一方面是因为快速度、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功能,以及随时随处的网上利用,多用户同时利用的便利,让用户更加乐于利用电子文件;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管理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只要在检索软件中标明纸质文件存放位置,便可以方便查找到对应纸质文件。这样就降低了对纸质文件实体秩序的要求,只要排列有序,位置明确,就可以借助电子文件检索功能实现纸质文件快捷查询。立卷的简化又带动了相关工作的简化,如排架方法、档案统计、手工检索工具编制等,档案部门可以从繁重的整理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与服务。

二是文件管理更加一体化。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文档一体化程度一直不高。电子文件管理使为建立统一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企业,在文件生成初期完成的工作尽量提前,使纸质文件的归档提前,通过电子文件推动文档一体化进入新阶段。纸质文件的归档提前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变革。提前归档使档案部门控制企业文件信息资源的起点明显前移。由于文件在办文部门几乎没有停留,归档之时不少文件还与现行事务具有密切关联,企业内部查阅还比较频繁。因此,业务部门需要更多地与档案部门打交道,档案部门需要更清楚地了解文件的现行价值以及运转过程。这就使得档案部门的介入时间超前于归档,自然而然向文件生命周期的起点延伸。

与归档提前发生的还有鉴定、著录等工作。按道理,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应该具有相同保管期限,对共同需要的著录项也应该形成相同著录内容,因此,有些企业开始探索两套文件鉴定和著录等工作的并轨,必然选择向电子文件靠拢。这就导致鉴定和著录等工作提前以及自动化档案学研究程度提高。在文件生成时进行的鉴定和著录会有不确定、不完整等问题,需要随文件流转而补充和确认,从而使这些工作从一次完成变成分段完成。为了保证分段实施中的顺畅衔接,必须以文件到档案全程为一体进行管理。

(二)文件管理纸质化是电子化的基础和补充。

与纸质文件管理相比,我们管理电子文件的经验要少得多。尽管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都是社会活动的记录,管理目标基本一致,在管理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共同之处。电子文件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公众信任,主要有两条:技术和管理。

来源原则是电子文件管理从纸质文件管理中获取的最有价值生命之核。在电脑进入档案管理之初,一些技术专家和业内人士曾认为电脑构成的强大逻辑力量可以取代来源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档案工作者再次就来源原则的重要地位达成共识。大家认识到,电子文件来源原则仍然最为重要,区别仅仅在于从主要指导档案实体单元的组织,变为指导电子文件生成背景的理解、揭示和维护,用来源的真实性证实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从技术层面来讲,对纸质文件的伪造、篡改也并非不可实现。实际上,人们对纸质文件、档案的信任更多来自对其整个运转、保管过程安全性的默认。这个过程

建立在文件形成与保管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运行和各种复杂情况的检验而日渐严谨与完善,其中蕴涵的科学性对于电子文件也具有应用或借鉴价值。

可见,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二者互为条件、互补长短。在这些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各自经历着改造与被改造、同化与被同化以及调整定位的过程,两种管理方法在合理叠加、混合、功能替代中动态确定着共存状态,并逐渐融合为一套综合管理企业各类文件的管理方法。

三、文件管理向低碳方向发展

可以预计,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无纸化”必然经历一个渐进过程。只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完全保证,人们就需要以纸质文件形式进行备份和保存。但是,共存的态势将持续处于变化之中,大的趋向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此消彼长,从以纸质文件为主到以电子文件为主。

一是电脑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电子文件逐步成为文件生成的最初形态。电子文件流程与信息化平台上业务流程的契合使之成为办公、设计、贸易、交往的必要工具;信息形态的多样性、极强的可操作性和传递的高速便捷,使企业和员工更愿意生成和使用电子文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文件必须通过网络传递;数字签名、用户认证、信息认证、防范攻击等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增强了对电子文件的信任;管理的改善使人们可以方便地检索利用。这些因素都给电子文件的增长和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第5篇

关键词: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器件开发应用推广

1概述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未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进入70年代晶闸管开始形成由低电压小电流到高电压大电流的系列产品,普通晶闸管不能自关断的半控型器件,被称为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研究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器件在容易和类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先后研制出GTR.GTO,功率MOSFET等自关断全控型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而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始向大容易高频率、响应快、低损耗方向发展。而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复台化、标准模块化、智能化、功率集成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一条以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研究,器件开发研制,应用渗透性,在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论文百事通

2电力电子器发展回顾

整流管是电力电子器件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目前已形成普通型,快恢复型和肖特基型三大系列产品,电力整流管对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流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工业用普通晶闸管开始,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十年间开发研制出双向,逆变、逆导、非对称晶闸管,至今晶闸管系列产品仍有较为广泛的市场。

1964年在美国第一次试制成功了0.5kV/0.01kA的可关断的GTO至今,目前以达到9kV/0.25kA/0.8kHz的可关断的GTO至今,目前以达到9kV/2.5kA/0.8kHZ及6kV/6kA/1kHZ的水平,在当前各种自关断器件中GTO容量量最大,但其工作频率最低,但其在大功率电力牵引驱动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它在中压、大客量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70年代研制出GTR系列产品,其额定值已达1.8kV/0.8kA/2kHZ,0.6kV/0.003kA/100kHZ,它具有组成的电路灵活成熟,开关损耗小、开关时间短等特点,在中等容量、中等频率的电路中应用广泛,而作为高性能,大容量的第三代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IGBT,因其具有电压型控制,输入阻抗大、驱动功率小,开关损耗低及工作频率高等特点,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IGCT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器件,它是在GT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器件,称为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也有人称之为发射极关断晶闸管,它的瞬时开关频率可达20kHZ,关断时间为1μs,dildt4kA/ms,du/dt10-20kV/ms,交流阻断电压6kV,直流阻断电压3.9kV,开关时间<2ks,导通压降3600A时,2.8V,开关频率>1000Hz。

3电力电子器件发展趋势

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进入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时代。从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电气产品的体积与重量的缩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也就说,当我们将50Hz的标准二频大幅的提高之后,使用这样工频的电气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就能大大缩小,使电气设备制造节约材料,运行时节电就更加明显,设备的系统性能亦大为改善,尤其是对航天工业其意义十分深远的。故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的主导方向,而硬件结构的标准模块是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先进的模块,已经包括开关元件和与其反向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在内及驱动保护电路多个单元,并都以标准化和生产出系列产品,并且可以在一致性与可靠性上达到极高的水平。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已开发出IPM智能化功率模块,如日本三菱、东芝及美国的国际整流器公司已有成熟的产品推出。日本新电元公司的IPM智能化功率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新晨

3.1它内部集成了功率芯片,检测电路及驱动电路,使主电路的结构为最简。

3.2其功率芯片采用的是开关速度高,驱动电流小的IGBT,且自带电流传感器,可以高效地检测出过电流和短路电流,给功率芯片以安全的保护。

第6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电力电子器件和变频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变频技术在家用电器的应用,分析了变频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谐波、电磁干扰和电源系统功率因数下降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谐波抑制方法及提高电源系统功率因数的措施。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已成为发展趋势。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启、制动性能被国内外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变频技术是交流调速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又是变频技术的核心,而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电机传动、航空航天等领域,现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一种高新技术。专家预言,在21世纪高度发展的自动控制领域内,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是两项最重要的技术。

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50年代末晶闸管在美国问世,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就此诞生。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主要是可控硅整流器(SCR),我国70年代将其列为节能技术在全国推广。然而,SCR毕竟是一种只能控制其导通而不能控制关断的半控型开关器件,在交流传动和变频电源的应用中受到限制。70年代以后陆续发明的功率晶体管(GT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功率MOS场效应管(Power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和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控制其导通,又能控制其关断,是全控型开关器件,由于不需要换流电路,故体积、重量较之SCR有大幅度下降。当前,IGBT以其优异的特性已成为主流器件,容量大的GTO也有一定地位[1][2][3]。

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开发大容量器件,国外已生产6000V的IGBT。IEGT(injectionenhancedgatethyristor)是一种将IGBT和GTO的优点结合起来的新型器件,已有1000A/4500V的样品问世。IGCT(integratedgateeommutatedthyristor)在GTO基础上采用缓冲层和透明发射极,它开通时相当于晶闸管,关断时相当于晶体管,从而有效地协调了通态电压和阻断电压的矛盾,工作频率可达几千赫兹[2][3]。瑞士ABB公司已经推出的IGCT可达4500一6000V,3000一3500A。MCT因进展不大而引退而IGCT的发展使其在电力电子器件的新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器件制造方面比在应用方面有更大的差距。高功率沟栅结构IGBT模块、IEGT、MOS门控晶闸管、高压砷化稼高频整流二极管、碳化硅(SIC)等新型功率器件在国外有了最新发展。可以相信,采用GaAs、SiC等新型半导体材料制成功率器件,实现人们对“理想器件”的追求,将是21世纪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的主要趋势。

高可靠性的电力电子积木(PEBB)和集成电力电子模块(IPEM)是近期美国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新热点。GTO和IGCT,IGCT和高压IGBT等电力电子新器件之间的激烈竞争,必将为21世纪世界电力电子新技术和变频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二、变频技术的发展过程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促使电力变换

技术的不断发展。起初,变频技术只局限于变频不能变压。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如:调制波纵向分割法、同相位载波PWM技术、移相载波PWM技术、载波调制波同时移相PWM技术等。

VVVF变频器的控制相对简单,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小,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故造成输出最大转矩减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交流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l、Itl,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化成等效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回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

三、变频技术与家用电器

20世纪70年代,家用电器开始逐步变频化,出现了电磁烹任器、变频照明器具、变频空调、变频微波炉、变频电冰箱、IH(感应加热)饭堡、变频洗衣机等[4]。

20世纪末期期,家用电器则依托变频技术,主要瞄准高功能和省电。

首先是电冰箱,由于它处于全天工作,采用变频制冷后,压缩机始终处在低速运行状态,可以彻底消除因压缩机起动引的噪声,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其次,空调器使用变频后,扩大了压缩机的工作范围,不需要压缩机在断续状态下运行就可实现冷、暖控制,达到降低电力消耗,消除由于温度变动而引起的不适感。近年来,新式的变频冷藏库不但耗电量减少、实现静音化,而且利用高速运行能实现快速冷冻。

在洗衣机方面,过去使用变频实现可变速控制,提高洗净性能,新流行的洗衣机除了节能和静音化外,还在确保衣物柔和洗涤等方面推出新的控制内容;电磁烹任器利用高频感应加热使锅子直接发热,没有燃气和电加热的炽热部分,因此不但安全,还大幅度提高加热效率,其工作频率高于听觉之上,从而消除了饭锅振动引起的噪声。

四、电力电子装置带来的危害及对策

电力电子装置中的相控整流和不可控二极管整流使输入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畸变,不但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因数,还引起了严重的谐波污染。

另外,硬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急剧变化,使得电力电子器件承受很大的电应力,并给周围的电气设备及电波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EM1),而且情况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限制谐波的国家标准,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谐波标准。我国政府也制定了限制谐波的有关规定[5]。

(一)谐波与电磁干扰的对策

1、谐波抑制

为了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谐波,一种方法是进行谐波补偿,即设置谐波补偿装置,使输入电流成为正弦波[3]。

传统的谐波补偿装置是采用IC调谐滤波器,它既可补偿谐波,又可补偿无功功率。其缺点是,补偿特性受电网阻抗和运行状态影响,易和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使LC滤波器过载甚至烧毁。此外,它只能补偿固定频率的谐波,效果也不够理想。

电力电子器件普及应用之后,运用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谐波补偿成为重要方向。其原理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谐波电流,然后产生一个与该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使电网电流只含有基波分量。这种滤波器能对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谐波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

大容量变流器减少谐波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多重化技术:将多个方波叠加以消除次数较低的谐波,从而得到接近正弦的阶梯波。重数越多,波形越接近正弦,但电路结构越复杂。小容量变流器为了实现低谐波和高功率因数,一般采用二极管整流加PWM斩波,常称之为功率因数校正(PEC)。典型的电路有升压型、降压型、升降压型等。

2、电磁干扰抑制

解决EMI的措施是克服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时出现过大的电流上升率di/dt和电压上升率du/dt,目前比较引入注目的是零电流开关(ZCS)和零电压开关(ZVS)电路。方法是:

(1)开关器件上串联电感,这样可抑制开关器件导通时的di/dt,使器件上不存在电压、电流重叠区,减少了正关损耗;

(2)开关器件上并联电容,当器件关断后抑制du/dt上升,器件上不存在电压、电流重叠区,减少了开关损耗;

(3)器件上反并联二极管,在二极管导通期间,开关器件呈零电压、零电流状态,此时驱动器件导通或关断能实现ZVS、ZCS动作。

目前较常用的软件开关技术有部分谐振PWM和无损耗缓冲电路。

(二)功率因数补偿

早期的方法是采用同步调相机,它是专门用来产生无功功率的同步电机,利用过励磁和欠励磁分别发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然而,由于它是旋转电机,噪声和损耗都较大,运行维护也复杂,响应速度慢。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已无法适应快速无功功率补偿的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饱和电抗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它具有静止型和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由于其铁心需磁化到饱和状态,损耗和噪声都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载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主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SCR、GTO和IGBT等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以静止无功发生器最为优越。它具有调节速度快、运行范围宽的优点,而且在采取多重化、多电平或PWM技术等措施后,可大大减少补偿电流中谐波含量。更重要的是,静止无功发生器使用的抗器和电容元件小,大大缩小装置的体积和成本。静止无功发生器代表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我们相信,电力电子技术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支柱技术之一,变频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中压变频调速和电力牵引领域中的发展引人注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及变频技术产业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周明宝.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制工业出版社,1985.

[2]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

【论文摘要】: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

“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这个论断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因为,在保证相同的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用电力这种优质能源最清洁、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如果能将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洁净地转换为电力使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改善。因此,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以下将对若干电力前沿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单评述。

1.分布式电源

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IC)、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_bines)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Fuel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与“小机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是功率为几千瓦至几十千瓦,转速为96000r/min,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工作温度500℃,其发电效率可达30%。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其技术关键是高速轴承、高温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见,电工技术的突破常常取决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1.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洁净和高效的发电方式,被称为21世纪的分布式电源。

1.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颇似电解水的逆过程。氢基燃料送入燃料电池的阳极(电源的负极)转变为氢离子,空气中的氧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电源的正极),负氧离子通过2极间离子导电的电解质到达阳极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外电路则形成电流。

通常,完整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由电池堆、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力电子换流器、保护与控制及仪表系统组成。其中,电池堆是核心。低温燃料电池还应配备燃料改质器(又称为燃料重整器)。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内重整功能,无须配备重整器。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成熟、已商业化的燃料电池。现在已能生产大容量加压型11MW的设备及便携式250kW等各种设备。第2代燃料电池的溶融碳酸盐电池(MCFC),工作在高温(600~700℃)下,重整反应可以在内部进行,可用于规模发电,现在正在进行兆瓦级的验证试验。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被称为第3代燃料电池。由于电解质是氧化锆等固体电解质,未来可用于煤基燃料发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有希望的电动车电源。

1.2.2性能和特点

燃料电池有以下优点:(1)有很高的效率,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理论发电效率可达10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际效率可达58.4%。通过热电联产或联合循环综合利用热能,燃料电池的综合热效率可望达到80%以上。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与规模基本无关,小型设备也能得到高效率。(2)处于热备用状态,燃料电池跟随负荷变化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1s内跟随50%的负荷变化。(3)噪音低;可以实现实际上的零排放;省水。(4)安装周期短,安装位置灵活,可省去新建输配电系统

目前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是造价高,在经济性上要与常规发电方式竞争尚需时日。

1.2.3技术关键和研究课题

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涉及电池性能、寿命、大型化、价格等与商业化有关的项目,主要涉及新的电解质材料和催化剂。熔融碳酸盐电池(MCFC)在高温条件下液体电解质的损失和腐蚀渗漏降低了电池的寿命,使MCFC的大型化及实用化受到限制。需要解决电池构成材料的腐蚀;电极细孔构造变化使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固体电解质且工作温度很高,对构成材料及其加工有特殊要求。为了得到高温下化学性稳定和致密性(不通过气体)的电解质,在氧化锆中加入Y2O3生成钇稳定氧化锆。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减少电解质薄膜厚度。通常采用熔射法、烧结法和电化学蒸发涂层法制备电解质薄膜。实用的电解质膜的厚度为0.03~0.05mm。比较先进的已达到0.01mm。这样薄的电解质陶瓷材料除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必须具有高度的气体致密性,否则将丧失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极使用镍锆等耐热金属陶瓷,镍还用作燃料重整的催化剂,空气极在运行中处在高温氧化中,难以使用一般金属。铂的稳定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寻找替代材料,可用电子导电陶瓷。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低温的质子导电的电解质。工作温度倘若能降低到700℃以下,SOFC的造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2.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硅片引起的“第

2.1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电力电子学器件用于电力拖动、变频调速、大功率换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大功率电子器件(HighPowerElectronics)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通常称为硅片引起的第。

近年来,大功率电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的一次系统。可控硅(晶闸管)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功率电子器件应用于灵活的交流输电(FACTS)、定质电力技术(CustomPower)以及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则是近10年的事。新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成为电力研究前沿。

2.2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如线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新晨

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如机械控制的移相器、带负荷调变压器抽头、开关投切电容和电感、固定串联补偿装置等,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而且,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灵活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8篇

【论文摘要】: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

“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这个论断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因为,在保证相同的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用电力这种优质能源最清洁、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如果能将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洁净地转换为电力使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改善。因此,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以下将对若干电力前沿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单评述。

1.分布式电源

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IC)、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_bines)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Fuel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与“小机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是功率为几千瓦至几十千瓦,转速为96000r/min,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工作温度500℃,其发电效率可达30%。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其技术关键是高速轴承、高温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见,电工技术的突破常常取决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1.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洁净和高效的发电方式,被称为21世纪的分布式电源。

1.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颇似电解水的逆过程。氢基燃料送入燃料电池的阳极(电源的负极)转变为氢离子,空气中的氧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电源的正极),负氧离子通过2极间离子导电的电解质到达阳极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外电路则形成电流。

通常,完整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由电池堆、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力电子换流器、保护与控制及仪表系统组成。其中,电池堆是核心。低温燃料电池还应配备燃料改质器(又称为燃料重整器)。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内重整功能,无须配备重整器。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成熟、已商业化的燃料电池。现在已能生产大容量加压型11MW的设备及便携式250kW等各种设备。第2代燃料电池的溶融碳酸盐电池(MCFC),工作在高温(600~700℃)下,重整反应可以在内部进行,可用于规模发电,现在正在进行兆瓦级的验证试验。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被称为第3代燃料电池。由于电解质是氧化锆等固体电解质,未来可用于煤基燃料发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有希望的电动车电源。

1.2.2性能和特点

燃料电池有以下优点:(1)有很高的效率,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理论发电效率可达10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际效率可达58.4%。通过热电联产或联合循环综合利用热能,燃料电池的综合热效率可望达到80%以上。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与规模基本无关,小型设备也能得到高效率。(2)处于热备用状态,燃料电池跟随负荷变化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1s内跟随50%的负荷变化。(3)噪音低;可以实现实际上的零排放;省水。(4)安装周期短,安装位置灵活,可省去新建输配电系统

目前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是造价高,在经济性上要与常规发电方式竞争尚需时日。

1.2.3技术关键和研究课题

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涉及电池性能、寿命、大型化、价格等与商业化有关的项目,主要涉及新的电解质材料和催化剂。熔融碳酸盐电池(MCFC)在高温条件下液体电解质的损失和腐蚀渗漏降低了电池的寿命,使MCFC的大型化及实用化受到限制。需要解决电池构成材料的腐蚀;电极细孔构造变化使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固体电解质且工作温度很高,对构成材料及其加工有特殊要求。为了得到高温下化学性稳定和致密性(不通过气体)的电解质,在氧化锆中加入Y2O3生成钇稳定氧化锆。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减少电解质薄膜厚度。通常采用熔射法、烧结法和电化学蒸发涂层法制备电解质薄膜。实用的电解质膜的厚度为0.03~0.05mm。比较先进的已达到0.01mm。这样薄的电解质陶瓷材料除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必须具有高度的气体致密性,否则将丧失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极使用镍锆等耐热金属陶瓷,镍还用作燃料重整的催化剂,空气极在运行中处在高温氧化中,难以使用一般金属。铂的稳定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寻找替代材料,可用电子导电陶瓷。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低温的质子导电的电解质。工作温度倘若能降低到700℃以下,SOFC的造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2.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硅片引起的“第

2.1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电力电子学器件用于电力拖动、变频调速、大功率换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大功率电子器件(HighPowerElectronics)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通常称为硅片引起的第。

近年来,大功率电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的一次系统。可控硅(晶闸管)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功率电子器件应用于灵活的交流输电(FACTS)、定质电力技术(CustomPower)以及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则是近10年的事。新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成为电力研究前沿。

2.2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如线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

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如机械控制的移相器、带负荷调变压器抽头、开关投切电容和电感、固定串联补偿装置等,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而且,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灵活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9篇

摘要:电力行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最有效的方法,实际上企业间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不断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整合企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才竞争实现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管理对于电力行业整体发展十分重要,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竞争份额,使企业可以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电力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化的发展、技术创新,使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创新技术的源泉,带动行业发展,此时,更加需要高效能的人才培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满足市场需求,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确保企业稳定发展,才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对于电力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十分广泛的学科,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借助人才,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能,提高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使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出竞争优势,实现电力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人力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具有可塑性,可以以充分调动企业其他资源,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以使企业得到更大的收益与市场占有率。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电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源管理可以使企业人才更加适合企业发展,做到人尽其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占用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发展都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紧密相连,没有有效的管理这些都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面临内外竞争,如何作好人力资源管理值得思考。

1.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人员合理调配,实现最优化管理,将合适的人才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有效发挥自身的潜能;

2.电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企业经营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有效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电力企业的人员结构,确保企业人才结构最优化,企业在任何时间都以充足的人力资源,做为企业运营的保障,避免人才断层的情况出现。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缺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信息化的市场经济正在与国际接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拥有足够的人才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人才短缺也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首要障碍,当前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电力行业更不可忽视。鉴于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更高,行业特殊性要求技术人员懂得新颖的技术,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安全,因此,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从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统计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产权层次与工作要求相距甚远,足够了解电力行业的人员匮乏,管理上缺少前瞻性,专业素质薄弱。传统观念对于企业管理存在重大影响,实际管理工作中一直沿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根本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缺少对人才知识更新的培训、缺少必备的管理技能,企业发展过程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致使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从而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受外来知识抵触现象的影响,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与其他行业不同,其存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中很不灵活,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市场经济运营的需求。电力企业的人事部门并不能合理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运用过程中,部门间的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部门之间的协调并不是很顺畅,企业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在各部门间共享,并且许多电力企业的人事部门还身兼数职,影响人力资源的细化工作,影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实施及实施效果。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并没有与员工的工资、薪金挂钩,许多电力企业还停留在奖励证书、发放称号等传统奖励层面上,根本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难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另外,电力企业员工没有晋升机会,缺少必要的竞争机会,致使工作中出现工作业绩与职位不相称的情况,使员工没有工作热情;另外,电力企业没有评估机制,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状况并不了解,难以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规划,企业运营过程不能有效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不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拓展人员招聘渠道

适应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广泛招纳各种人才,使其在电力企业大显神通,根据自身的需求,吸引更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拓展用人渠道,使人才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方式。拓展形式如:在企业内部招贤纳士,合理任用电力企业内部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即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又为企业拓展了招聘渠道,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培训费用,内部员工通过聘用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外流;在校园内招聘也是电力企业扩展用人渠道之一,大量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降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企业也得到了潜在的专业人员;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宣传企业职位信息,层层筛选,选中精通业务的人才。

(二)实现弹性人才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受到垄断企业思维影响,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社会进步,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接受新的思维方式,更好的激发人才的主观创造性,打破员工心中铁饭碗的思想,增加员工的危机意识,使管理者、员工都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企业内部存在消极怠工的员工,给予批评与教育,确保正能量在电力企业运行,促进企业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在电力企业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金与企业员工的利益紧密相连,除传统的精神奖励外,还需要设置相应的物质奖励,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坚持竞争上岗制,实现奖优罚劣,构建完善的晋升途径,保证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其所在职位相对应,使员工工作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完善人力资源评估制度,定期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评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专业性、系统性及强的工作,它使电力企业从内部发展,向管理理念改变,这种形式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经营发展需求,需要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管理模式,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根据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瞄准行业发展趋势来定位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充分发挥人力优势,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使人才发挥最佳的效益,推动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北辰新汇酒店分公司)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