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政治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0 15:22: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政治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政治学论文

第1篇

20世纪后期的西方文论发生了“范式”转换,即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向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希利斯•米勒描述道:“而今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回到更富于同情心和人情味的工作中来,论述权力、历史、意识形态、文学研究的‘惯例’,阶级斗争,妇女受压迫的问题,男人女人在社会上的真实生活情况及其在文学中的‘反映’。我们还可以重新问关于文学在人生中和社会里的用途这类实用主义问题。文学理论的关键词不再是传统文学研究所关注的“审美”、“价值”、“经验”和“作品有机体”,而是“符号系统”、“意识形态”、“性别”、“身份/认同”、“主置”、“他者”和“机构。以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左派”、后、精神分析批评、生态批评、散居族裔批评乃至同性恋和酷儿理论为主体的当代西方文论颠覆了以“新批评”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文学性”研究的总体走势,都超出了纯粹“文学的”范畴,以突出的政治性、批判性、反思性、颠覆性、解构性、公共性而强化了文学理论的政治言说维度。对此,拉曼•塞尔登等人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这些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对一切话语形式的重新解释和调整,成了激进的文化政治的一部分,而‘文学的’(研究和理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多少有点意义的再现形式。,文学理论成为“文化政治”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这一观点深刻地阐明了当代西方文论的实质,进人“后现代”时期的20世纪西方文论的确大规模地走向了“理论化”,走向了“政治化”。陆贵山先生指出:“正当中国新时期的某些学人着意淡化和消解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时候,当代西方社会却掀起了这样那样的论述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热潮。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化政治与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化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重视,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也存在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①。

一、国外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化政治”为关键词的研究几乎遍及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文化政治可以切人文学、历史、音乐、绘画、舞蹈、影视、传媒、出版、教育、翻译、身份、种族、宗教、伦理、阶级、经济、法律、国家、建筑、医疗、科学等各种观念、现象和学科,为之提供全新的阐释和研究视角。但是,从总体上宏观地探讨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之关联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笔者查阅,最早以“文化政治”为题名关键词的单篇论文是吉拉德•格拉芙写于1973年的((审美主义与文化政治》!文章主要质疑了以超功利、自足、自律为理念的审美主义的纯粹性,即审美主义自身陷人政治和反政治的窘境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米雪儿•巴瑞特的论文《女性主义和文化政治的定义》被收人1982年的一本文集’,该文强调了雷蒙德•威廉斯在人类学意义上对文化做出的理解,明确意识到文化政治会涉及到意义之争。论文通过考察“女性主义艺术”与“艺术”、“妇女的艺术”的区别,认为艺术作品不能与媒体意识形态的再现艺术相混同,从而得出结论:任意扩大艺术的政治意义是危险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艺术作品的虚构、想象和审美之维,艺术的许多方面不能缩减为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作者在文化政治渗透艺术领域的时尚之中能够做出如此深刻的反省,着实难能可贵。这两篇论文对文化政治文论的研究有首创之功,但都没有清晰地界定“文化政治”概念。成规模的有关文化政治对文学艺术渗透的研究出现于1990年前后。乔纳森•多利莫尔和阿兰•辛费尔德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了一套“文化政治”丛书②,两位总主编在《前言:文化政治》中明确认识到,在、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后结构主义话语的冲击下,197()年以来英国文学研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断裂”,新的“文化唯物主义”研究方式重点关注历史和文化语境、(文化)理论的方法、政治义务以及文本分析,因为“文化意义最终总是政治意义”,故而名之曰“文化政治”。他们强调指出,作为文化政治的文化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不再伪装政治中立,“相反,它将其任务定位于改造社会秩序,这一秩序正在以种族、性别、性态和阶级的名义压榨着人民。

显然,这套丛书就是运用文化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并以发掘其政治含义为旨归。莲达•赫哲仁的((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学》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政治概念,但主要是研究后现代的摄影、绘画、小说、历史等文化形式的“表征的政治”,关注它们表意实践背后的意识形态编码策略和意义版图的争斗,所以,此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文化政治与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莫克西著于1994年的《理论的实践:后结构主义,文化政治和艺术史》‘,’一书以“表征”、“意识形态”、“作者”为三个关键词,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理论加以剖析,凸现出这些理论的文化政治功能,打破了传统的认识论艺术史观,而代之以符号学的建构主义的文化观、历史观:一者,处于历史语境中的理论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含义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叙述和知识建构;再者,新的政治观和表意实践会使得文化价值、文化意义观变动不居、不再固定。但赫哲仁、莫克西的著作和上述文化政治丛书的共同缺陷是:有关文化政治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涉及甚少。托斌•希伯斯的《冷战批评与怀疑论之政治》第一次从“怀疑论政治”的角度全面评述和反思了战后兴起的各种批评理论。作者认为,新近出现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分析、新等政治化文论以“种族、性别、阶级”为三大主题,克服了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乃至新历史主义批评局限于“学院政治”的弊端,有所贴近现实政治,但还是处于政治隐喻的言说状态,难以落实于实际行动。

希伯斯希望强化文化政治文论的实践性和批判性,要求“后冷战批评”应当加强现实政治关怀,发挥实践功能。从全书来看,他局限于美国一隅,对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当代文化政治文论把握得不够全面,且评价过低。格林•乔丹和克里斯•威登合著的《文化政治:阶级、性别、种族和后现代世界》‘川对“文化政治”概念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他们认为文化政治是文化产品在意义、价值、主体性形式和身份建构方面所体现出的权力关系,关涉文化在阶级、种族、性别、身份等社会区分中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不过,他们放弃了文化的人类学含义,只是指艺术产品,包括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和电影。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化和教育理论开始,重点分析了文化艺术对近现代西方社会的阶级、性别、种族的分化和抗争所起到的政治作用。此书的缺点是对于“文化政治”概念使用得过于宽泛,按照他们的用法,近代甚至古代时期即已经存在文化政治文论,这就模糊了它的时代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后现代解构普遍性、元叙事、主体本质和意义的稳固性的做法表示担优,因为后现代欢呼差异政治而容易忽略真正的社会差异,在书的结尾,他们意味深长地反问道:我们是将文化政治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还是游戏?这种对后期文化政治逐渐脱离经济、制度、权力的忧虑,同晚期者,如詹姆逊、伊格尔顿、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等人的观点倒颇为接近。这也正预示着文化政治随同文化理论一起,在新世纪的“后理论时代”步人反思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马丁•麦克奎兰等人编写的《后理论:批评的新方向》、瓦伦丁•卡宁汉的《理论之后的阅读》、让一米歇尔•拉巴特的《理论的未来》、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等一批著作的涌现,西方文论进人了“后理论时代”。对于文学理论而言,恢复文学的审美、诗性、形式、伦理、价值等被“理论”所遮蔽的层面似乎又成为新的时尚。在“后理论时代”背景下,学界面临的任务是要正确估价和承接“理论时期”所馈赠的政治化文论的遗产,对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深层关联作出新的思考。#p#分页标题#e#

二、国内相关研究

“文化政治”概念在国内文艺学界为人所知离不开两位海外华人学者的引介和推广。一是谢少波,他所著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涉及到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思想:“詹姆逊在这里提出的政治是用文化斗争来抵消旧的阶级战争,这不仅因为文化始终是阶级斗争的场所,而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的消费社会里,文化是阶级斗争的特殊的甚至是惟一的场所。谢少波认为,这是一种“新葛兰西式的反霸权政治”,也是对后现代微观政治的修正。二是张旭东,他是从意义建构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政治的,认为文化是一个“意义生成结构,人依赖于这个意义结构来组织个人和集体生活,形成‘世界’或‘生活世界’的概念”,追问文化的社会政治内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追间文化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但此书并不以文学理论为论述对象,而着力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相比之下,刘象愚等人译介的弗兰西斯•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倒是对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马尔赫恩认为,“新左派”文化政治打破了自由人文主义将文化超越于政治的传统看法,发展了相反的方向,“文化远不再受制于外在的政治考验,它本身已经是政治的了。‘川孙盛涛的《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将西方从“阶级意识”向“文化政治”的转向追溯到卢卡奇和葛兰西,依据就是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这种文化政治理念恰好打开通向美学的道路,使政治与美学的关联纳人文化研究领域的思想大平台,政治与美学的关联更加细密而自然。冯宪光的《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也引用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但他认为,正是在1968年“五月风暴”失败后的后现代时期,西方的文学批评才提出了“文化政治”问题。从“新左派”文化政治角度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还包括:陈永国的《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马海良的《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吴琼的《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赵国新的《新左派的文化政治: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等等。以上著作在局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未关涉到西方文化政治文论的全貌,在“文化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也没有达成一致。

当然,国内已有部分学者从总体上注意到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化特征。童庆炳等人对文化研究影响下的西方文论政治化问题,有两点概括和担忧:一是它们的“反诗意”特征,二是“可能重新让文学理论面临‘为政治服务’的痛苦记忆”。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认为,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研究方法、价值立场,“这就是突出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与批判性精神”。,’。“文化批评是一种‘文本的政治学’,旨在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一权力关系,它基本上是伊格尔顿所说的‘政治批评’。他还注意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少数族裔理论、生态理论等非常政治化的文论的繁荣,正是文化政治赐予文学理论以自主性和反抗性的结果。另外,近年出版的《文化研究关键词》一书为“文化政治”概念编写了一个简短的释义,认为文化政治意指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具体包括性别政治、阳性政治、视觉政治、同性恋政治、身份政治、身体政治等类别,所以,批评、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身份研究、性别研究等批评理论和流派,都具有文化政治的特点。周宪也撰文指出,当代西方文论从文学理论转向“理论”,也就是从纯学术向“学术政治”的转变,其结果是将传统的人文主义、审美主义文论还原为意识形态的建构物,把任何文学研究都看作是“理论政治”的表征。姚文放甚至将文化政治文论形态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第三次转型”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国情还值得商榷③,但他认为文化政治一维的加人对于面临全新语境的文学理论具有激活的作用,倒也符合实际。本文认为,以上对文化政治文论的概括性论述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只是有助于而不能代替全面而深人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的不足

总的看来,到目前为止,文化政治对文艺理论和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文化政治与西方文论关系的研究在国内有所展开,但是,尚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因为“文化政治”概念本身的内涵非常丰富、复杂,文艺学甚至政治学界至今都没有对其做出一个清晰的梳理,运用起来相当随意和混乱,这必然会影响对文论政治化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第2篇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强调人和人性的教育,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和别人,善待社会和自然,并且学会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要达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文化,更需要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优秀的思想教育资源。在“95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课堂教学、学生思想、业余生活等各方面开展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把思想政治和传统道德思想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明确精神信仰,树立道德标准,提高思想境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的信仰和精神的追求看得比物质生活更重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同样,这对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完善,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激发“95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祖国是家庭和个人的寄托,是我们物质利益和精神世界的寄托。中国历来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传统:“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今天的爱国主义体现在:热爱祖国,矢志不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抗外辱等等各方面。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与眼界,积极而理性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中去。处理好爱祖国和爱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关系。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具备民族自尊心和进取心,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机会发展自己,又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和尊严。

3.有利于培养“95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和“进德修业之本”,当今社会上由于各种原因,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面临相当大的危机,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存在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考试作弊;恶意拖欠贷助学贷款和学费;求职过程中伪造简历;同时与几家单位签约,从中“择优录取”,单方面毁约等等。若这些情况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习以为常,踏入社会后随波逐流,丧失诚信的概念。诚信是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要求人人具有契约精神,诚信守法,结合今天的社会情况,对“95后”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加显得紧迫和重要。

4.有利于促使“95后”大学生学会自省和换位思考。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们都非常重视内省对人的道德形成的意义。反思自己的言行,改正错误的地方,学习正确的道理,并这样长期鞭策自己,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达到一个良好品德水平。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一名思想上的成年人。心理学在自省上的定义,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自我教育。但是,目前的“95后”大学生大部分比较缺乏“自省”的意识,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肯定与自我批评,在自省中,总结过去,并对未来做出规划;往好的方向,引导自身的思维和言行,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儒家提出的“挈矩之道”,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么去对待别人,这就是换位思考的方法。它是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思路。“95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来到学校,怎么和同学相处,踏上社会,怎么和同事相处,如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是重要的一课。在对待他人时,要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和体验。它可以看作是古老的儒家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头版本。如果大家都能够换位思考,以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相处,何来“清华朱令案”和“同济投毒案”呢?!

三、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1.课堂教学为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内容。

每一个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是在生活的细节中都有体现,如诚实、善良、孝顺、忠诚、敬业、脚踏实地等等,至于爱国、中华民族气节等内容更是耳濡目染。很多思想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在二者结合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相结合,不仅要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要概括,提高,体现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沟通感情,引起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效果。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根据书本内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一些专题:理想信念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古代儒家理想、做忠诚的爱国者--古代爱国情感和行为、现代法律思想一与古代法家思想等等。通过视频、学生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结合图画、音乐、表演等手段,将优秀文化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觉,让学生得到切身的感受和提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也有很多教学要点可以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融合。如以来的各次帝国主义前因后果的分析,等多次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的总结,中军民一心抗击日寇的视频再现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都能够大大激发了学生爱国精神,激励学生“少年强则中国强”。

2.实践活动为辅,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性

实践活动直观生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感受,会有和课堂不一样的收获。比如鼓励学生读经典书,看经典电影。书写读书笔记,开展导读、书评、影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2014年9月—12月,我工作的学校思政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征文比赛》,全校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写出很多有理论深度,同时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主题从传统的道德思想文化当中摘取,多位思政教师挑选出班级比较出色的文章,结合书本的内容,开展专题授课,引用学生文章中的语言和事例来讲解知识要点,颇受学生好评。征文还经过评选颁奖,这又是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和老师,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认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他方式还包括:开展演讲、书法、绘画比赛,小组课题讨论等等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的校园活动。

3.社会辅导,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渠道的多元性

举办一些和学生生活、前途、就业等密切相关的系列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名师,校友等来校做讲座,演讲,其中贯穿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演讲者与广大学生的交流,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走出校门,对社会各层次的传统文化广泛接触,比如到博物馆参观,到爱国基地考察,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学生学会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哪些内容和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是不同的,应该从什么角度认识和看待。

4.学校和家庭互相学习和配合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和终身的老师,家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学校经常性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写信、邀请家长担任外聘辅导员、学校开放日价值参观提建议等方式,倾听来自家长的声音,了解家长对学生从小是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方面来教育孩子,汲取家长中的先进经验,注入学校的管理教育方法中。同时及时向让家长传递学校的的教育理念,使家庭理解、接受和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四、结语

第3篇

1.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

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

3.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

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第4篇

1.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中政治课的延伸,内容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内容是重叠的,为此就应注意处理好与高中已学内容知识交叉部分的讲授,防止学生产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高中课程的重复,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专题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专题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关注社会问题为特点,同时要求教师要打破教材体系,从纵横两方面整合课程内容,这样才符合大学生思想具有社会性、认知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也存在知识的重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有相关的表述,专题式教学可以根据教材体系,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不同课程的重合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既有效确立不同课程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又凸显不同课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2.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高度压缩,表述抽象、理论性强和跨度较大等特点,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如果仅仅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忽略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熟知教科书的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打破章节的限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形成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而鲜明的若干教学专题。

3.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应注意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人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就形成不同的讲授风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专题,这样可以把每一位老师的特长和个性充分体现,课程具有了个性特征,才更容易打动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应注重教师的优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对于原来分别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学为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专题式教学将教师从现有的教学任务繁重“、一人一讲到底”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个人只需完成所负责的教学专题,这也就意味着一位老师一个学期只准备一个或两个专题,备课时间充足,甚至可以弥补教师本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把相关问题讲精,讲透彻。因此,专题式教学是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与教材的理论结构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思政课中实施专题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教学大纲,归纳教学目标

专题化教学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因此会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但是这个创作要有标准和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各有偏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专题化教学,所有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共同归纳出若干个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原有教学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2.针对教学专题,整合教学内容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专题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理出,然后重点讲授,理论本身要系统而彻底,也就是要有的理论根据,观点正确而清晰,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说服力。但仅仅把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合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与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大相径庭,达不到学生听课期望,即使是专题教学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讲授专题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备好课。在确定专题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历层次等具体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对专题内容和方向做出调整。

3.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各专题内容的不同,选择与其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专题教学法,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从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等要素出发,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研究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师生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营造共同探讨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对这门课程学习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入脑、入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结合专题化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

第5篇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职高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因素带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任务和生活化场景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根源于美国教育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理论。把生活教育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教育,加强政治知识的实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职高政治课的现状

职高学生毕业后将走入社会,运用掌握的专业技术投入到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治课堂的学习,能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能用敏锐的眼光分清事物的好恶。但是在现在的职高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重视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把精力投入到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认为政治课的学习对以后步入社会的帮助不大;教师对政治学科的不重视。这些问题使职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趋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使政治课堂能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好的基础。

三、职高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要使职高政治教学效率不断提高,需要把生活化的实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学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把生活化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的眼光和思维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任务的布置,会让高职学生对政治课堂失去兴趣,会感到政治学习太枯燥。由于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政治教学枯燥的理论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进行职高政治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运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进行政治情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生活化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和课堂教学任务紧密联系,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营造生活化氛围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把政治知识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分析和探索。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作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由于职高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死板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把生活元素融入到政治课堂中,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职高学生能充分发挥对知识探究的热情,使他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和学习过程的枯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并对政治课堂的学习产生兴趣。

(三)设置生活化空间使组织形式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情境和氛围中,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全部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知识的探究。在没有形式拘束的课堂中,学生在生活化的空间进行学习,能利用他们对生活化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能有效运用知识。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课后探究生活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并在运用过程中把实际生活现象和政治知识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开展课外采访、调查活动:去调查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哪些商品属于绿色商品,以及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的习惯。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理演变、现行行政管理误区剖析、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等方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了科学管理的新趋向,并深刻揭示新时期行政管理须注重的几个环节。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展开,对日常行政的指挥、监督、控制成为强烈的必需,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日益上升。实践证实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务效率和质量。因此,对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新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行政管理的演变

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实践是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走向科学化的。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工业化时期的泰罗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泰罗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学管理是由组织、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等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这使人们对科学管理开始一窥堂奥,非凡是现代行为科学的诞生,为管理注入了新的心理因素,而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此时,以梅奥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管理不仅仅是为追求有序化、合理化,同时也追求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且谋求管理的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这就是管理的科学化新问题。

现代行政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趋向性变化。首先是从流行程序管理变为倡导目标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且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自行解决。当然,不同的被管理者应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在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仍一味奉行程序性管理是过于落后了。

其次,是从单一管理发展为分层管理。系统论中的结构——层次——功能理论开始在管理中发挥功能。不同人员结构的系统5单位8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不能相同。高层次的管理者仅仅关注战略性决策,而日常程序性决策都授权于低层次管理者操办。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半径不一样,其控制力、监督能力也不一样。

再次,是从刚性管理发展为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强调硬性行政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容不得权变。而柔性管理认为管理存在弹性,管理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被管理者和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第四,从无风险管理发展为危机管理。传统的管理强调对被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的对称即所谓的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表扬的手段、树立典型的效应来带动一批人前进,不谈忧患,不提危机,害怕被管理者受刺激过度,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工作及效率。危机管理在一些非凡情况下有其独特、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如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都说明危机管理的独特功能。更值得注重的是,现在危机管理似乎有演变为一种经常性管理模式的趋向。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管理中强调“最好的软件公司离真正破产永远只有!#个月。”正是有这种危机管理技能的运用,微软公司才会日益强大。

不仅仅是管理模式在变,而且管理的指导思想也在变。如鲶鱼效应和木桶原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兴起等。鲶鱼效应是一指在一批沙丁鱼的远途运输中,假如掺入几只凶猛的鲶鱼,反而会使沙丁鱼的死亡率降低,这是因为有了逃生的竞争,使沙丁鱼游动频率增高,从而生存力增强。同样,在管理中,假如多引入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才,则会使单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这破除了传统的“一山难容二虎”的理念。木桶原理是指一只由几十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木桶,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一块木板。这给管理上的启示是摘要:面对被管理者的差异和管理环节新问题的差异,其实是最薄弱的那一个环节,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麻烦和致命伤。因此,一名优秀管理者应从最薄弱环节改进入手,去提升整体的管理绩效。只有经常性检查,经常性抓落实,抓责任制的贯彻才会获得满足的管理效果。现代科学还告诉管理者,如何将自己所管理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已是十分迫切的新问题。传统的管理认为,被管理者一次充电,受益终生,知识、才能运用只须储备一次,便可应付全部的挑战。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管理理念落伍了。只有带领组织成为持续学习型的组织,摆脱单纯的模拟,且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一个单位、组织才会生气勃勃,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同行,取得成功。

二、现行行政管理的误区剖析

当前,一些人戏称流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为“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一些管理人士并将其作为管理上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行政管理庸俗化的表现,是一熟悉误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管理将贻害无穷。

首先,将开会布置任务,理解为科学决策的替代,这首先是管理者的悲哀。这种错误的熟悉轻易造成“会海”连绵,管理者开了会就等于事情完成了,长此以往,落实工作成为顽症。而没有落实的政策一切都是空的,管理的效能无从体现。

其次,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仅仅是收费吗$把管理权限混同于单项财权行使、赚钱的所为,这是极端简单化的表现。的确,好的管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管理不是为了收费了事。这是管理导向的错误,会造成管理可有可无,机构形同虚设,人浮于事,最终断送了事业。

再次,协调就是喝醉,这是将管理极端庸俗化的表现。当然,协调是需要将方方面面的利益进行平衡,对各方倾向、意见进行妥协,但决不是一喝了事。

还有一种的管理误区就是多订制度,认为有了制度就有了管理。从而导致规章多如牛毛,有否贯彻执行则无人问津。这种错误的熟悉轻易造成“文山”现象,管理者须签阅大量的文件,哪有时间、精力去真正管理呢?其实,有了制度不等于就有管理,有了制度,只是为管理预备了一些基本前提、预备了一些条件,这只是管理的开始,实际上,被管理者是否自觉执行这些规章,这需要监控、需要调研,这都是管理题中之义。制订过多的规章等于没有规章,因此,规章过滥也会影响管理的效能。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

1、决策的科学化。作出一项正确的决策,有赖于完全准确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动力机制去刺激决策付诸实施。传统的管理以领导者“拍头脑决策”为主,凭经验、凭主观决策,轻易导致决策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决策的动力机制,健全为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办公的自动化。制度、决策的落实在于执行,它涉及到办公的启动,传达贯彻、督办决策的实施到位。传统管理这些环节都已齐备,但缺乏的是高科技手段。现代管理就是要借助于办公自动化技术,成倍地提高政务效率,建立督办网络体系,使事中、事毕都存在可测性和可控性,使决策者、管理者随时能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便实现全程动态管理。

3、管理的信息化。无论是决策,还是日常管理监督,都需要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反馈实施信息是管理的要求,总结反映、宣传信息是管理效能的体现。因此,信息化管理是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通过重视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调整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达到优化。

4、监督的经常化。好的管理,必须伴随大量的、经常性的日常监督,否则,薄弱环节随之产生,突变因素随之潜伏,久而久之,随着新问题的累积,可能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发挥群众监督,加强内控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监督,使新问题、隐患没有藏身之处,是十分必要的。

5、管理的法制化。依法管理是今后行政管理的大势所趋。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我国制定了成千上万的涉及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规章,这大大改变了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政策进行管理,而使行政管理具有很大随意性的弊端;另一方面,我国通过《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行政救济的法律制度。在这一基础上,我国于80年代末正式提出“依法行政”的口号和要求,管理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对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斌伟、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1,126-28

[2洪威雷、黄华+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湖北大学学报[J2001.215-18

[3吴瑞坚、知识经济时代摘要: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向+长春市委党校学报[J2000,62(0)62-66

[4乔革宇、石英等+略议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01,170-73

[5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孙耀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版

第7篇

1.1总体而言

大学生的消费总额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这也是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虽然总额上升了,但从比重上看各项消费上升的速度是不同的。比如“学费和住宿费”是大学生必须消费的,近年也呈现上涨的态势,但是它的消费比重在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中却是不断下降的。这也能够说明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是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最快的恰恰是看起来相对不重要的“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大学生存在“消费主义”的倾向。什么是“消费主义”呢?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大学生认识不清什么是该消费的,什么是值得消费的。这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因此,在消费方面如何使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2缺乏理财观念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对理财知识了解比较全面的占学生总量的极少一部分,大多数学生都对理财知识了解很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理财完全没有概念。很多学生的理财知识是从家人、周边朋友或者课外书籍上了解到的。而且,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了解一些理财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理财问题跟自己毫无关系。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财现状是比较堪忧的。大学生缺乏用钱的规划和预算,没有坚持记账的习惯。月初节余,月底拮据,几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生活是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钱财。

2解决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指导消费的合理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理性消费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笔者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期对促进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良好的消费行为源于正确的消费意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统对我们国家及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中坚持自觉自律。科学的消费观,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是一个有理智的敢花钱与会花钱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从而学会合理、科学的消费。其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立对中国传统优良消费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使科学消费观真正入脑、入心,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享受必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2.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创新教育体制模式,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理性思维、敢于担当、自控自律等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建立一支执行力强、技术精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及一线教师在内的所有力量紧密配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学生实际,时刻关注学生的消费动态,及时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消费问题。

2.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第8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就是既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增强学生素养;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解决矛盾。“生活化”教学由于具有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必将是实现其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中,教师通过通俗的案例给学生传授知识,首先实现了学生把知识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通过对具体时间的思考,再将知识内化为正确的认知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教师对实际案例的深度解析及同学的讨论交流,再将知识外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注入了情感导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具有高度的实践辅助作用价值。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一)哲学依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而生活是真实的,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其本质也是在于对生活真知的体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现象,特别是高中政治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为政治课堂教学联系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

(二)心理学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情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从而也导致各种各样的反应,一定的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学习就发生了。认知学派认为,认知是指在意识水平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转化,信息的储存,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的指导等。高中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他们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喜欢独立活动,独立完成任务。

三、“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细节要求

(一)依照政治课堂需求明确定位

教师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生活化课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将自身作为教学主导,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政治世界中徜徉。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政治课堂与生活课堂结合在一起,要将传统教学中的单纯言传转变为生活化中的身教,保证学生能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改善高中政治学习成效。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引路人,引导学生融入到“生活化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自主探究,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二)依照发展需求丰富课堂内容

“生活化课堂”是一种开放性较高、自由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领略高中政治的魅力。在对该项教学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知识传输给学生,更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政治本质,让学生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了解高中政治,提升自身政治知识,树立正确政治视角。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对电子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等充分融合,与时俱进,在满足学生对时代环境的好奇心中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的重要性,提升政治课堂的针对性及时代感。

(三)依照模式内容拓展教学时空

第9篇

一、知识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知识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对其基本涵义目前仍有争议,不同的学科解释不尽一致,即使在同一学科看法也不尽相同。完整的知识应当包括人类知识和个体知识,知识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知识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自然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各种媒体长期贮存,供后人学习和借鉴。狭义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客观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及其技能。

就知识与教学的关系而言,教学从一开始存在,就总是与一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知识,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现代教学论主张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从本质上说,知识与能力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教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较高的效率,它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虽然并不就是唯一途径。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在有限的生命之内亲身实践去获取无限的知识,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学更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教。高中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强和比较抽象的特点(特别是《哲学常识》部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很容易把政治课当成空洞的说教。因此,政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然要涉及到如何看待高中政治的知识和对知识进行分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进行高中政治的教学设计,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知识的分类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㈠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从行为表现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如学习“市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世界市场”等概念这样的单个命题所获得的知识就是这类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如陈述“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所需要的就是这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生死记硬背,教只做粗略、原则、机械的命题解释,目的只是给一个标准式的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

㈡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在掌握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税收”的基本含义,可利用图表将其含义与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统一理解,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又可以将学生从学习概念引向掌握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个基本特征。还可以使学生懂得,税收的含义体现了其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又是概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甚至还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白:每个公民都应维护税收的权威性,应增强依法治税、依法纳税的意识。从而使有关税收的知识不断迁移,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三、运用分类进行高中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的对策

课堂教学要优质高效地达到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进行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任何教学设计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分类理论为基础,由于知识类型的不同,教学的策略也应有所变化.如果置知识类型不顾,都采取同一种形式、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则其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㈠高中政治陈述性知识教学

一般而言,高中政治陈述性知识教学主要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学生一般采取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生死记硬背,教只做粗略、原则、机械的命题解释,目的只是给一个标准式的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过程,一定要注重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的理解过程。一些教师强调学生的“理解”,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自悟”,而不是通过千方百计地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悟性”。为了解决好地这个问题,就要按照认知结构理论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f3dsaf12zcvK:JFD:L()$#_首先,找到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并讲清二者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乐ewioK:JFD:L(其次,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和提取的关键是编码,教学设计以知识理解为核心,才能有利于按意义进行编码、组织、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储存,也便于知识的提取和回忆。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检查这种能力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陈述学到的知识。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并不反对建立在知识理解和认知结构形成基础上的知识记忆。

㈡高中政治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应用概念、规则、原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概念与规则(陈述性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变式联系,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所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则,这一点同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相同。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部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原理等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储存知识向转换信息、由缓慢的再现知识向自动激活转化,从而实现学习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陈述性知识都要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搞清哪些陈述性知识是必须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这类学习要有一个过程的指导。现在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有这种培养和训练意识,但缺乏对这个过程的周密分析和步骤排列,使学生不能全面地实现上述发展。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应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这种能力的行为指标,是能否将学过的概念与规则应用到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检验掌握程序性知识的程度。

一般而言,陈述性知识适用于讲授式教学,程序性知识则较适合以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讲授式教学和活动式教学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方面能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在取长补短、协同配合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整体教学的最佳效益。因此,教师重视学习、了解知识的分类理论,对搞好高中政治教学会有重大助益。

[参考文献]

[1]布鲁姆著,教育目标分类学:第1分册[M],邵瑞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1.见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