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依法治教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2 17:53: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依法治教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依法治教论文

第1篇

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分离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大一年级就开设了国家规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从这门课程上来看,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好像是结合在了一起,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虽然既包含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也包含法律基础的内容,但其中的法律基础内容仅仅是一些法律常识,没有与道德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而且,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形式仅为课堂讲授,缺乏多样与生动的形式。这就使得作为道德最低要求的法律不能深入学生心中,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除此以外,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也大抵如此,相互脱离的状况比较严重,例如马加爵案,当然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但如果事前加强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疏导,案件应该不会发生。

(二)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大众教育的趋势下,学生就业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更顺利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多学生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上,投入到了相关证书的取得和培训上,而对于不能短期见到成效的高校“两课”来说,同学们往往都抱着“别挂科”的态度来应对,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于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法律基础知识也并非完全没有,但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

(三)法制教育方法简单,手段单一

随着我国近些年对法律的重视,通过电视和广播开展的法制宣传形式越来越多样,但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吃住都在学校,很少有机会或者说很少自觉收看或收听法制类节目,使得全社会比较认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他们来说收益甚小。当前我院的法制教育,受课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往往以某些法律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作为重点,例如什么叫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有哪些,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等等,使学生觉得法律离自己很遥远,看到的、听到的也都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这类问题,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课堂简单的理论堆积却没有更深入的、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法律内容的讲解,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法律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其更加重要的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

(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和课程设置的状况来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的,我院也是这样。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很少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对现行中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上的一些法律事件,很难给予正确的法律分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而我国的综合类大学当中,有一批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法律教师队伍,他们不仅从事多年法律教学工作,而且开展比较深入的专业法律知识研究,绝大多数的法律教师还从事律师工作,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教给学生更多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指导大家对当下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给予更多的法律思考,做出正确的认识。但现实中这类专业法律教师很少愿意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这就形成了实践中的一种矛盾,专业的老师不愿代,非专业的老师又代不好,使学生成为了最终的受影响者。

二、提升法制教育效果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

从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频发的现象可以看出,当前的法制教育掺杂在道德教育当中的“观念教育”并没有达到让学生真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目的,虽然我院近些年的校园环境氛围已经比较友好和谐,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所以笔者认为,学院法制教育要切实发挥作用,需要构建一套独立的、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法制教育的作用,为树立法律意识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二)重视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法律知识。对于我院来说,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如毕业法律课分数限制,对用人单位来说,也应加强对应聘人员法律基础知识的考核。除了增长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法律意识。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学院可以广泛利用学院报刊和广播等媒介,加强法律宣传,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辩论赛、演讲赛、展览会、报告会等活动,更多地将教育从“进耳”向“进脑”“进心”转化,从思想层面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三)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作为学院的教师

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也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园中、法庭内,选择较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件,组织学生进行旁听,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法律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另外,还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取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在每次课前安排一名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这个案例,这不仅锻炼了大家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更丰富了知识,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提高法制教育师资水平

第2篇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形成及发展

语法一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它可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上半叶,以外语译成本族语为主要具体方法,内容偏重于机械背诵语法规则,其实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语。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以本族语译成外语为主要方法,内容注意到了阅读。其实用目的似是用外语表达本族语的内容。20世纪至今,在众多学派的冲击和促进下,语法翻译早已吸收了许多学派的方式方法。

二、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先详细分析语法规则,然后将这些语法知识应用在目标语、母语互译的实践途径教授外语的方法。它的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其特点如下:

1.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语言规则的归纳和列举。大多数的语法翻译课本中,教学大纲以语法知识点的顺序编排,并试图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语法。

3.把第二语言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训练,把教学看成是发展心理的一种特殊途径。

4.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考试形式自然是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

5.强调阅读和写作,几乎没有系统地注重听力和口语。

6.强调精确。

7.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课文主要作为语法分析的材料。其语言教学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1.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1)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由中国教师完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即使有些教师有短时间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口语水平仍达不到接近母语的程度。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口语要求较低,采用其进行教学绕过了对教师的口语要求。

(2)传统语文教学

语法翻译法比较接近传统语文教学,都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都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学习方法上都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中国教师和学生来说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易于操作。

(3)课堂规模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规模大,在大的课堂规模中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比较容易执行。学生在单位课堂时间学到的知识点多,教学效率高。

(4)学习方式

对中国学生来说,外语必须经过有意识的、系统的讲解才能掌握。对他们而言,“语言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繁多的句型、大量的习惯用法、困难的发音,这些内容很难在只重意思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所自行掌握。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5)学习动机

动机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一个因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短期内也没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最大莫过于通过各类学历、学力考试。英语考试内容重点总是放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在考试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句子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互译、目标语材料的阅读,强调精确,因此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一门外语考试,语法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价值

(1)其强调的语法有利于外语学习

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法”。

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of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ofuse。

廖巧云做的调查显示,不涉及语法教学的交际法对大、中学生是行不通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了四年,但进步甚微。

可见,“语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语法教学摆在恰当位置上的问题。”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词汇学习,其好处如下。

①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快、较好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这一体系。

②通过有限的语法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这是语言的生成特征。人们可以记忆有限的语法规则,却无法记忆无限的句子,而教授语法知识正是“授人以渔”。

③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它总结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

④有利于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在注重读写译的同时,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口语表达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潜在的表达素质和实际的产出能力。潜在的表达素质是一个量的积累,实际产出能力则是运用所积累量的技能问题。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缺少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就是相应的口语表达素质,往往开不了口。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关键的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和语法不清。可见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实现母语和外来语间的对比

成年人学习外语跟儿童不同。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蕴涵了庞大的母语参照体系,他们必然要利用其母语知识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

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时,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帮助。这个过程叫做语言迁移。在两种语言相似之处,迁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别之处,迁移便起负面作用。

语法翻译法通过比较二者在语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汉语正迁移,排除负迁移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在向目的语迂回靠拢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

(3)和其它教学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老师仍然普遍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方式,也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结构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与其它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语法翻译法也正好弥补了其它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1-24.

第3篇

学校应在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中发挥主导作用

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品德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应该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建立法治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为。首先应该提供良好的法治培养环境。一个学校的“法治”状况直接影响对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效果。学校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加大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和引导,绝不因人而异,要一视同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教师是中学生法治教育的传播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中学生法治意识形成的影响作用。要在提高教师的法律道德修养的同时,全面提升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等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体现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观念、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在言传身教中得到提高。再次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法律常识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法律,更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法律、运用法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不仅要讲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更要多引用案例,尤其是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例子,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教会学生用法律指导行为。最后是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法治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吸收、内省、实践。引导他们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朴素的道德情感,懂得人生活在社会里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教育他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应为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创造环境

社会是除家庭、学校之外的中学生活动最多的场所,社会法治环境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能激励中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反之,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鉴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误入歧途。孟母三迁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果中学生平时接触到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无疑对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是有益的。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要按有关规定彻底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中学生的各类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应该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依法治国的宣传教育,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场所。另外,要注意加强对中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引导,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安全。

家庭要注意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智能开发新视角

现代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某一种教育的片面发展,而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审美、体能体魄、操作技能等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它离不开融合着感性与理性、自由和规范、功利与超功利的艺术教育形式。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更是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远未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发挥;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艺术教育理论自身的局限,使学校艺术教育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艺术教育被看作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的一种辅助工具,一直未能摆脱技术工匠式教育的旧有模式,艺术教育自身的主体地位与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则远未得到认识与挖掘。再加上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而从事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未达到宏观的教育理论高度。因此,虽然艺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全面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使得我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论述缺乏说服力,在实际操作时也就容易被纳入德育、智育的轨道,或者是成为极少数特长生的教育。

我们常说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它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艺术教学中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精神和情感品质?艺术教育到底要发展学生何种艺术能力等等,我们无法做具体的阐释。可以说缺乏一套完整的、令人信服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支持,这恐怕就是艺术教育的软肋。然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到来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最好的诠释。艺术教育促进人多种潜能的开发,这些潜能具体是指什么?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给了我们答案。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能力(换言之,除了逻辑与语言文字能力之外,其他的能力都是没有价值的),而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得更多的是单一类型的人才,即语言或数学逻辑方面较有优势的人。而那些在视觉空间、音乐、肢体动作等其他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只能是在上学前后、闲暇时间去学习相关内容,在学校他们被视为不务正业的人,其特长也被埋没。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传统智力理论及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当今时代呼唤新的智能理念。

针对这种状况,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的新理论。他指出,我们社会一直以来只重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大家都以为那就是智能的全部,然而,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其实是多元的,“人的心理和智能由多层面、多要素组成,无法以任何正统的方式,仅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合理地测量出来。”并描述性地给出了智能的定义:“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①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加德纳的研究证实人类至少存在九种智能,除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之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②这些智能对于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同等重要的。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学生的智能无所谓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别。对于同一种事物,每个人都会运用不同的智能或智能组合,从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它、理解它、表现它,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多元智能拓展了对人的智能的研究领域,特别对学校教育产生很大冲击,为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视角。

三、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九种以上智力的潜能,每种智能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即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就是说,语言智能用于日常交谈时,需要讲究语言艺术,用于写诗歌和小说时离不开美学原则。同样,空间智能可以被航海水手和雕塑艺术家应用,身体运动智能能够被舞蹈家、演员、画家等运用,音乐节奏智能更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数学智能也能体现美的原则,如一种证明比另一种证明更优雅从容等,而这些智能都与艺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直觉能力,增强发散思维,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开发智能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音乐/节奏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音乐/节奏智能在九大智能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使我们艺术教育者备受鼓舞,让我们对音乐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已论证音乐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智能,也就是说,音乐并非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阳春白雪,人人都可以学习音乐。那么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和开发最主要的途径当然就是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不言自明,音乐课程重点开发和培养的自然就是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并且,童年期是一个人音乐智能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尤其是在3—5岁时,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音乐对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就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是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因此,让孩子从小接受音乐熏陶,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的生活风景创造条件。

音乐/节奏智能或许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语言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语言的发展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作为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必备工具,语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③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善于充分表达人内心的情感,就音乐来说,不同的节奏语言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从而使旋律展现不同的个性,节奏缓慢、沉重的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情绪情感总是偏于忧郁、悲伤。而那些节奏轻快、急促的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情绪情感就偏于欢快、热烈。艺术甚至能表达日常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艺术语言一般比说话要来得更深刻,比文字要来得更动人。日常语言是具体的,内容是有条件、有限度的,而艺术语言则是抽象的、感性的,是能表现无限且难以捉摸的深情感动。一般来说,大凡艺术素养较高的人,其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强。

在艺术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评论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向周围的人传递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贝内特·雷默就曾指出,每种艺术都有其主要的语言,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位艺术家都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画家的心中,绘画已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语言,一种他跟别人交流的第二语言。通过他的画,向别人述说着自己的情感;通过他的画,我们也读懂了他的内心。

相信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它们正是以各自独特的语言形式,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并为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出口,让学生想说,有话要说,而且语言表达更丰富、更富感染力。

3.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高度视觉化的倾向。幻灯片、投影片和录像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素材,如果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能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这样的艺术课教学起点就比较高了。脑科学揭示,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在理解事物,并不是感知在前理解在后,思维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觉——空间智能的重要依据。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分析,我们应该清楚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并更好地运用观察者智能,更好地开发视觉空间智能。一个人空间智能高且倾向于艺术,就可能成为一名画家、雕塑家或建筑艺术家,这也是他们所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对自然的观察,对物体的辨认和分类及洞察自然或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是加德纳所说的自然观察者智能)会比一般人强。很显然,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引领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研究事物的生长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空间智能,让他们学会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同时,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再现事物,在生活中会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观察注意,学会尽可能地调动全部感官,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从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空间形式和特点的把握和认知。事实上,学生在艺术的课堂上,不仅锻炼了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让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比一般人更细致、更深刻、更动人。

4.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数学/逻辑智能并不是只在数学教学中才涉及,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在艺术教学中也有使学生这一智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一位数学家曾深有感触地谈到:“艺术和数学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古诗跟数学很相像,它们都很简洁、干脆。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单、和谐、丝丝入扣,就像古代描写美女,增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数学就是这样的美人,真理是朴素的,平凡就是美丽。”④艺术和数学都是种简约的美,不同只在于,数学是理性的,充满逻辑的美,而艺术则是感性的,寄托深情的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通常对艺术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潜藏着奇妙的艺术因素。若科学家能动用自身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直觉、想象等艺术思维方式,并有意识地利用艺术美感、节奏、和谐感等,其科研成果将会具有更高的创造性。

音乐欣赏课堂上,在分析交响乐曲时,其内部就蕴含着严密的数的结构,每个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特殊的逻辑规律,让整个乐曲显得结构严谨。在对某段和声布局进行深入分析时,离不开精确的和声计算,离不开作曲家的巧思天工。可以说音乐思维离不开数学思维。音乐的一切基本要素,或者说构成音乐的所有元素,例如音的高低、长短、音阶、调式、音程、和弦等的构成,直到曲式、结构、……无不包含着微妙的严谨的数学构成。无怪乎有人说:音乐是形象化的数学,数学是抽象化的音乐。

在美术教学中,几何中的点、线、面更是审美观组成不可缺少的元素,特别是建筑设计、商标设计等现代造型艺术,更体现了美术与几何的综合运用。在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几何美,从而也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

5.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不要以为拥有运动智能的人只是四肢发达,也不要以为这种智能只属于运动员,因为运动智能是通过身、心来使身体表现完美的能力。我国自古就很强调身心和谐、修身养性,认为训练心智能恰当地使用身体,而训练身体能发挥心智的表现力量。其实,身体运动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源自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动作经验。中国古代文人爱好琴棋书画,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生活水准。而琴棋书画中,至少有三项与身体/运动智能有关。演员、舞蹈家、发明家、外科医生等都表现出相当的运动智能。解决一道数学题、做一个化学实验、创作一幅油画等都离不开身体运动智能的参与。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对于运动智能的开发是再合适不过了。它是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是一种有组织架构、有主题,并有强弱快慢的肢体摆动。通过丰富的形体动作刻画生动的艺术形象。当音乐响起,优美的乐曲轻轻流淌,有种向人直扑而来、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就成了一种天生的自然反应,这比通过语言传达后所产生的动作更细腻、贴切,更让人感动。而舞蹈形体训练恰恰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魅力。它通过一些形体动作训练使肢体语言更协调,发展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同时让学生具有聪慧的头脑、强健的肌肉、充沛的精力、优雅的气质、潇洒的举止等。

6.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如果说传统的智力概念更适应于校园生活的话,那么,加德纳提出的人际交往智能不仅适应于校园生活,它更多地指向未来生活。随着社会联系与人际合作的增加,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也开始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谓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艺术和艺术教育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出什么作用呢?有人心里可能会画问号,这项智能与艺术相关吗?是的,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人际交流功能。“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独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⑤

艺术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价值,是因为审美的超越性,它超越了某些民族的、时代的、阶级的界限,而具有普遍性。尤其是作为审美典型形态的世界语言的音乐,更是跨越时空,让生活在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心灵相通。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域、阶层的人,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有人说音乐超越国界,突破了各民族语言之间的隔绝。我们即使不懂意大利文,照样可以体会普契尼歌剧的深远意蕴;我们即使不懂德语,仍然可以同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通过艺术对话是人类彼此交流的普遍和有效手段。

艺术促进人际交流,让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一世界通用的语言,加强沟通和理解,和谐相处。在每一次合唱、每一次集体舞、每一次戏剧演出中,都会使参加者在一个共同分享的情感领域中达到交流与理解。每一次画展,每一次音乐会,都会使参与者获得一次情感的共鸣,每个人的情感都向四周荡漾开去,彼此之间进行着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灵对话。

7.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自我认识智能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较高的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

艺术及其教育有助于人类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表面上看来自我认识智能好像与艺术关系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与人的感情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三大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情感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察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对艺术形象的直观感受和初级的感官体验,走向对其内在意义的体验和把握,最后感悟审美对象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人生境界。

“从古至今,艺术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与功能是人类彼此沟通、理解与相爱。这体现为对故乡、亲人和自然的爱与怀恋,对改变人类命运的强烈渴望,对战争、罪恶、暴虐和专制的控诉,对死亡的抗争和超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善良而懦弱者的同情。”⑥可以说,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创造者的自我表现,艺术家的创作与表演都是一种与欣赏者的对话,其中蕴含着他们对人生、对事物的感悟,而在艺术教学中,将这些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学会观照自身,认识自身,并帮助学生勇敢面对人生,引发共鸣,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

8.存在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存在智能是人类对人生终极问题、意义及其奥秘的理解和追寻的渴望,“是在直达广阔无垠的宇宙尽头为自己定位的能力,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与存在有关的能力,及为自己的存在定位的能力。”⑦加德纳在他的存在主义智能的定义中还指出,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是一种对最终生活观念的体验与表现的方式。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学会艺术的思维方式,掌握艺术的人生智慧。在艺术课堂上,我们会让学生从中国园林建筑“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看到曲径通幽之妙境;在书法的“宛如游龙、飘若惊鸿”的曲线之美中,神思飞扬;在绘画的“雾里看花、迷离恍惚”的虚实之境中,意犹未尽。而通过这些艺术的对话方式,学生与各种艺术经典进行积极交流,从中悟出作者对自由、永恒、淡泊、孤寂、旷达等一系列生命至高境界的思考。艺术乃灵魂律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对种种至臻至善艺术范式的积极探寻,这正是对生命存在的完美形态与人生理想方式的不懈求索。⑧

面对那些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精髓,面对那些鸢飞鱼跃、水流云在的自由心灵,我们如何努力做到真正的感悟、理解、承传并将之发扬光大,使它们成为支撑我们民族文化演进的一种伟大的传统。而这一切离不开存在智能的效用,去探索艺术的价值,去思考未来艺术的发展。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智能都与艺术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艺术教育能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开发和培养人类的九种智能。可以说在艺术教学的具体内容中,蕴含着培养这些智能的素材,只不过不同的内容在培养这些智能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开发学生所有的潜能,但我们可以给学生好的艺术氛围,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创造性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感受成功、感受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乐趣。同时我们教学生学艺术,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艺术能力的同时,其他领域的潜能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帮助受教育者开发多种智能,帮助他们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更有能力或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会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社会活动。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还乡曲》中有这样一段话:心完全和海一样,有潮汐也有风雨,并且在它的深处,蕴藏着许多明珠。说明人的心智像海洋一样辽阔,只要耐心挖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宝藏产生。而艺术教育就像一把金钥匙,帮助教师开启学生潜力之门,为更好地挖掘学生智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注释:

①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②同①第5页.

③转引自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④雷道炎文.数学家的人文情怀,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⑤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⑥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⑦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⑧朱良志.曲院风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2]沈致隆.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3]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政策;教育制度

近几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加强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为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民主的政策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认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化解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握宏观,循序渐进。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深刻体会到,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

首先是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满足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长期需求,无疑是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最为关键、也最为迫切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一个更加稳定而有强制性的制度保障,仅仅依赖于政府的相机选择,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绩效管理制度。由于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就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建设。

再次是资源共享制度。为了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效益,必须在义务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建立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缩小差距的具体政策,更需要观念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有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多样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重点在保障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做文章,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尝试

浙江省将跨越式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推动均衡发展,在发展中形成高位均衡,实现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形成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基本决策: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义务教育起点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可以说,浙江省在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今天,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无论是农村或者是城市)。而这一认识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即是政府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这方面,浙江已涌现了不少典型。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江北区是宁波市三个老城区之一,2002年江北区政府实施了“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将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上划区本级管理,同时将全区所有公立中小学财务及预算外资金实行统筹管理,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城乡教育的统筹。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还推出一项新举措,首次决定对杭州、宁波等11个设区市的教育局进行以“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此次考核,总分为350分。重点考核各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的情况,共设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素质教育情况”等3类指标,30个子项目。对全市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爱心营养餐等没有做到“应助尽助”的,在该项考核中不得分;如果农村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生均办学条件比城市中小学低,相应的项目即为零分,以引导各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打造和谐教育。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政策焦点: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抓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最薄弱环节在于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子女和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相对较低。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就要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问题,追求教育公平这一原则。浙江省把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教育的差距。浙江省针对农村中小学和弱势群体的重点倾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免学杂费。浙江省现有各类中小学校9129所,在校生673.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后,各级政府每年落实经费1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承担4.6亿元,各县市承担6.4亿元,513万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第二,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为改善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每年投入约9.4亿元启动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面向全省17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

第三,扶持五类弱势群体教育。特别关注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问题,关爱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目前,有49万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政府资助;有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浙江全省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数65万人,入学率达到96%。

浙江省上述政策相继付诸实施,使得义务教育原有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得到显著改善。

(三)推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以招生制度为杠杆,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

中考招生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百姓工程,政府作为教育制度的设计者,必须把握教育现状,针对新时期新矛盾,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构建新的教育秩序。

2007年之前,浙江省内大部分重点高中实行考试选拔制,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重点高中招生推行“分配制”,即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实行“分配制”后,各重点高中将拿出部分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3年内分配比例要提高到重点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在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时,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参加初中升高中的人数、中考优秀率和中考合格率这四个指标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将几个指标结合起来,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最终计算出各学校的分配指标。

以指标分配取代原来单纯的升学考试竞争,淡化校际间的恶性竞争;以学校办学综合实力评估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造学校硬件设施,引导学校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全学科平均分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中下生的发展;新的招生制度使每所学校均有重点高中指标,从终端上保证初中教育的出口公平,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拉动教育过程优质化,引导家长安心当地、就近入学。以上就是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的制度设计的基本构思。转(四)增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改革:关注后20%学生,并以评价考核为抓手,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仅仅以分数、升学率高低论英雄,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培养的倾向。浙江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教育不能轻言放弃,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重点监控各地各校学生群体中“后进”学生的比例,了解掌握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后20%学生与前20%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化情况以及后20%学生的学校分布变化情况。对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分布较多的学校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切实解决教学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例如,金华市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通过对2006年初中阶段学业考试成绩后25%学生的研究与分析,着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并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改革和完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质量评价办法,将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情况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示范性学校、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评估一票否决的指标;建立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监控和通报制度,每年9月份在金华晚报教育版、金华教育网站公布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情况。

上述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缩小了义务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推进了教育公平。据2006年统计,浙江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为99.99%,初级中等教育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72%,三残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5%。

三、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浙江省的实践探索充分说明,只有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针对新时期新矛盾,把握义务教育现状,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的、动态的、相对的,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课题。要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仍应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在现阶段,我们尤其是要选准突破口,围绕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多样化模式的探索,重点应在内涵层面考虑。笔者认为,为推进各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当前可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加强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力度,加强政府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统筹、经费保障和政策导向。各省有关部门可择机研究出台有利于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性指标。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等级评估、教育创强中关注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6篇

(二)经济法课程的衔接存在断层性

由于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中职院校以自我的就业目标制定其培养计划,高职制定培养计划的出发点仍以高中生为基础。这使得高职教学的结果是杂乱无章。中职晋升的学生不仅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对于某些内容难以掌握,另外对于经济法的了解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存在一个真空期,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如今高职院校的生源逐渐延伸到中职毕业生,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就是中职,由中职升级成高职,因此在高职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缺乏一个新字,有的甚至依旧延续中职的老一套,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跟不上高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技能培训方面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有的甚至还远远没有中职的技能实力,教学经验也没有中职丰富,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出现技能学习的倒退,造成不良后果。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的经验、案例以及相关经济法的师资力量远比刚升级后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双师型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严重脱节。总之,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必学、必会、必懂的课程,学生以及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效率和实践性。

二、经济法课程要适应中高职衔接

(一)以职业为导向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中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待晋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是以职业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院校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课程的衔接性。在职业导向教学目标中,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在中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高深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经过中职的培训,对于资格的考试更是一种递进,在中职,参加初级的考试,高职以后直接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技能和考试形成有效的衔接。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要求,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对接和递进,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一个资格考试问题,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上,都要符合当前的要求,首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内容,其次是基于岗位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再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此基本要求下,中职中经济法的学习主要面向的是初级资格考试,以及中职生毕业以后的岗位要求,然而中职生和高职生对于职业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的教学内容是中职内容的递进和深入。在中职经济法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到更高,更切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在实际情况下,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中高职自身现状,发展适应当前的会计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同向发展,最终实现对接。

(三)以技能为重点优化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手段

中职和高职都是注重技能的培养,中职注重的是初级技能,高职注重中级技能的培养。在各自的技能培养重点下,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模式改革下,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以及角色的扮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专门的会计专业教师,避免非专业教师带来衔接上的问题。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很快适应到高职教学,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也适应了中高职的衔接,对于会计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以能力为评价设置中高职衔接的考核方法

经济法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应注重经济法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方式方法和的同步性,中职和高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以免影响两者的衔接问题。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能力,中职考核和高职考核需要一定的衔接性和共同性。避免中职步入到高职以后存在评价考核的盲目性,减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让经济法课程体系适应到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性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语

第7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风行全芙教育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潮传入我国,倍受教育改革者们的青昧。不少学者发表文章传播建构主义并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武器向传统教学发起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法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论述其对高职法语教学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法语教学

1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皮亚杰是认知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国外的科尔伯格、维果茨、斯腾伯格等学者又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从而为建构主义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认识论、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含义

自20世纪50年代起,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说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的话,建构主义则更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行为主义和部分认知主义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则特别注重学生的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老师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最终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这三个方面。建构主义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重新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中通过探索和交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终获得知识。建构主义鼓励学习者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使新知识的学习不断得到攀升,同时注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牵引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法语教学的影响

从法语教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法语知识的实践者,教师是法语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法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学习的方式应以合作学习为主,运用会话和讨论。这种理论对法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对师生角色定位的影响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法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老师是学生法语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法语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协作也是学生学好法语的前提与重要的保证。教师要改变传统讲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高职法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2对法语教学设计的影响

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可以提供援助,但是,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学生本身。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法语教学设计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所接受到的法语知识进行建构。这样,高职法语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他们学会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法语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因此,依据教学原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设计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4对法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网络化学习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网络的普及对高职法语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学习法语不再仅仅是一本教材,而是通过各种媒体完成自己对听说读写译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对于教师来说,原来个人的教学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教师和学生可以加入网上讨论,通过网络共享学习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水平。

第8篇

作者:马玉琼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师要在教材中讲解基本原理、方法以后,搜集和编写案例.教师向学生提示处理案例的要点和难点,给学生提供线索让学生去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案例,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则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归纳模式,通过案例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例如在《机械制造技术》这门专业课中,工艺规程的制订是课程的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中国一拖公司的连杆、变速箱体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作为案例,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点评,选择最佳方案.在毕业实习中到生产现场了解现行的工艺方案,与自己制订的方案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方案的优缺点,分析现行方案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知道工艺方案不具备唯一性———制订工艺方案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制订的工艺方案即为最佳.通过此类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实例及其处理方法,吸取现行案例成功的经验,学会因地、因时制宜,科学、合理地处理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即将某门或几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成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模式.每一个项目都应最终实现该项目的考核目标.以机制专业作为我们的试点专业,具体作法是: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把热加工方法、热处理方法、车削加工、铣削加工、数控加工及其他加工方法分别作为不同的项目,把相应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当中进行现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方法,变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法还解决了专业知识多、课时少的矛盾,使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得到有机的整合,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3课题教学法课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定课题方向,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现场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课题,写出综合实训报告或完成课题论文,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相关课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决断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课题教学法的结构程式是:依据教学目标选定课题(教师指定或自主选择)—结构设计—完成制造—完成课题论文、综合实训报告.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本系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七周综合实训,其中两周为生产实习,到生产现场了解典型零件的用途及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设计课题.学生利用剩余五周时间完成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从工艺过程中选择典型工序,设计专用夹具,拆出专用夹具的所有非标准零件图,分别编制其工艺规程,然后从市场调研分析着手,选择购置毛坯材料,进行非标准零件的加工制造,完成专用夹具的装配调试,最后完成课题论文或综合实训报告.课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与教学目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学目标仅仅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定向作用;目标教学是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套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具有独特性的教学范型.它的实施程式为: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反馈评价教学结果———修正、补救教学偏差———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定设计课题;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分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工艺实施过程及工装设计方案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讨论,确定多个设计方案,然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具体制造和装配、调试过程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生课题的质量由专家组综合评价;专家肯定成绩,提出缺点,让学生及时改正,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分析

通过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从业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对专业的兴趣.通过开发性的综合实训,达到了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将知识、技能、经验等能力要素转变为一定的从业能力,再通过产学结合回归于实际工作中,最终使理论、经验及各项技能得以升华为职业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七周的综合实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设计并制造出典型的工艺装备———某设备的专用夹具,学生具备了编制、实施机械制造工艺能力和设计一般工艺装备的能力,简单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基本能力,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的初步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及使用本专业CAD/CAM实用软件的基本能力,完成了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向多元化整合型方向发展,呈现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的趋势.培养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在给出设计课题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机构运动方案、手工绘图或计算机绘图、按规范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在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中,尽量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力求做到: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环节的某项任务;学生在实训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而是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综合实训的每一课题由一个课题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专用夹具整体方案的设计实施、整机的装配由课题组同学共同完成.另外每人必须负责部分零件的工艺实施,其实施的结构程式为: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购买材料———机械加工.学生从设计开始,注意市场调查,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形状,便于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学生自己联系加工设备,完成零件的加工,进而根据装配工艺完成装配过程.通过真题综合实训,让学生感受、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富于团队精神的实干家.

第9篇

关键词:发电企业 女职工 教育培训

女职工作为发电企业的一支生力军,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充当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女职工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发电企业女职工教育培训,有效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使女职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我们必须重视和思考的课题。

一、发电企业女职工素质现状

以本人所在的发电公司为例,现有在职女职工5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46%;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比50%,总体来说,发电企业女职工总体文化水平还是偏低的。虽说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女职工教育培训活动,增强了女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焕发了女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励了女职工勤钻苦学的兴趣,使她们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深层次领域进一步研究女职工目前的整体素质来看,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女职工认为,自己上班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干家务,照顾孩子,哪里还有精力去学’知识,去参加学习班,在学习上存在着惰性,学习不够主动积极。

(二)参与企业管理的人数较少。女职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与男同志一样参与企业管理,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目前女同志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数偏少。

(三)工作创新少。在过去旧的电力体制观念影响下,一些女职工认为只要进了电力企业就高枕无忧了,没有危机感,在工作上不思进取,业务上原地踏步,简单操作熟练而应变能力差,经验丰富但创新意识不强,难以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高素质人才少。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急速更新的社会,特别是发电企业,随着设备制造水平和设计标准的不断提高,自动化及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运行操作与日常维护工作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专家型人才以及生产一线的高技能、高级管理人才将是今后发电企业职工队伍的大势所趋,这无形也对发电企业女职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挑战。

二、加强女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首先加强发电企业的女职工的培训,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技术推广交流,有利于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善基层工作质量,增强企业适应形势的能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在发电企业中,女职工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女职工素质的高低对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提高女职工的素质,这是谋求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发电企业女职工分布在企业的许多关键岗位,承担着相当重要的工作,女职工素质的高低,也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因此做好发电企业女职工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四)满足女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现代企业中,女职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高级”需求——自我价值实现。培训不断教给女职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能适应或能接受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使女职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使女职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

三、做好发电企业女职工教育培训的措施和对策

(一)丰富培训内容。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女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继续教育进行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之多掌握一门或几门技术,做到一专多能,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加强女职工社会心理素质训练,通过训练,增强她们战胜多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适应企业发展和女职工自身多元化的需求。

(二)创新培训方法。应根据女工的生理、心理及成人的特点,对女职工的培训必须人性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相结合,针对女职工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通过电教化教育、知识讲座、老师授课、采用能者为师,的学习帮扶方法,使女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三)利用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的组织开展各类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比赛应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作为评委或裁判,竞赛内容可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心理素质、业务技术、个人特长等等,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女职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女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学文化的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对于优秀的女职工设法给以更好机会、更大空间施展其自我价值,使她们能够自觉、愿意帮助他人,培训下属,在企业中养成带、追、超的竞争氛围,掀起学标兵、赶标兵的热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