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7:53: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党性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了给行政许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我局设有条件好的档案专用库房、阅览室、档案工作人员办公室,符合“三分开”的管理要求。购置了符合规范的档案装备和设施,以及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刻录机等专用设备,为该类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行政许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局档案人员能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把档案安全放在首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把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
二、加强业务建设
局行政许可科建立健全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移交等制度,该科档案员注重从教育行政许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基础工作抓起,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范操作,以“零失误”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加强业务建设。首先,根据市行政审批中心和市法制办有关规定,局行政许可科档案员在平时就积极做好收集工作,确保教育行政许可档案的齐全完整、登记序号连续。具体的归档范围为:
(1)教育局在履行行政许可职责过程中产生形成并处理完毕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各类文件材料和申请者递交的申请材料、图表、照片等材料原件。
(2)教育局出具的受理(或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书面凭证、窗口承诺件通知书、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等办理文书原件。
(3)教育局颁发的许可证复印件和存根原件。
(4)其他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
其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规则(试行)及相关文书的通知》规定:“实行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制度。经办人员应当在作出许可决定后五日内将行政许可的全部材料按一事一档原则装订归档。”局行政许可科档案员在综合档案室档案员的指导下,在平时就及时将办理完毕的教育行政许可档案按一事一档的原则进行整理并装订归档。一个审查决定(包括申请审批的全套文件材料)组成一个档案卷盒,文件多的可组成多个档案卷盒。行政许可档案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编制卷内文件目录并编件号和页号(已装订成册的可不编号)。一份完整的审查决定(审核意见)视为一件,一个检查评估报告为一件,一份考试或考核材料为一件,一份许可证为一件,一项设计为一件,一张图纸、照片各为一件。行政许可档案卷内文件排列顺序为:行政许可决定(批复与结论性文件)在前,各种许可证在前,申请材料在后;文字性申请材料在前,申请人所填的表格、图纸、照片(含文字说明)在后。行政许可档案整理完毕,应以每个具体行政许可事项为立档单位装入档案盒保存,档案盒规格采用国家档案局标准卷盒,统一由局综合档案室发放。再次,根据有关规定,局行政许可科档案员于每年年底前将全部已整理完毕的行政许可档案移交局综合档案室,并造具移交清册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自留备查。局综合档案室在接收档案时严格把关,认真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移交。综合档案室在接收行政许可档案后再进行分类、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同时,将所有的教育行政许可档案扫描后保存为电子档案,再刻录成光盘备份保存。局行政许可科以外人员需查阅教育行政许可档案的,应经局领导同意后,办理查阅登记手续。由于行政许可电子档案查阅快速、方便,能极大地提高利用效率。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超级秘书网
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感恩道德价值大学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
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再次,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包含了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方面。作为美德的感恩就伦理关系而言,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和人与自然三重维度。处在这三重关系中的恩惠有大有小,他人物质利益或精神的帮助是原始阶段,是小恩;社会的帮助,自然的给予,是大恩。小恩小惠容易识别,大恩大德反而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识“小恩”报“小恩”,更要认识到社会和自然的大恩,只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大恩大德”,才能识大局,明大义,对自然、社会、生命万物常怀感激之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才能使感恩教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行为问题,优化策略
一、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行为?现代汉语词典把行为定义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做出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伦理学家认为,行为是基于自由意志的动作;生物学家认为,行为是指可以观察到的肌肉和外分泌腺的活动、身体某部分的运动。本研究认为行为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外显活动。
什么是教学行为?施良方认为:“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也就是教师为了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而进行的支持性、服务性、指导性的活动总和”。教师教学行为可分为教学准备行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教学评价行为。[1]本文研究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优化选择的技术,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身心健康状况等都会通过教学行为体现出来。同时,学生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理解教师的要求,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论文格式模板。
本文所研究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的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优化策略,违背教师基本素养的,不符合教师职业的角色期待的,对学生身心产生消极影响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心身健康的不当行为。
二、当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发现当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突出体现在讲述行为、讨论行为、提问行为和指导行为等四个方面。
(一)讲述行为问题
讲述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行为。具体来讲就是教师通过语言连贯地向学生呈现知识、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学生则通过倾听、思考、理解所讲的内容达到学习的目的的的一种课堂教学行为。
笔者随机抽取了某高校的20节课来分析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行为。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当前多数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在一节课中所讲述的时间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有所缩短。大多数教师改变了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形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时间开始增多。但是通过观察,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教师把握不好讲述的时机,课堂上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却滔滔不绝;一些教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的讲述;一些教师的讲课明显收到了计算机的束缚,原有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出现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的情况。
(二)提问行为问题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优化策略,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同时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行为。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知识、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活跃气氛,增进感情、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等。
笔者对随机听取的20节高校课堂中的教师提问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高校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1.从提问的问题类型分类看,教师重视事实型的问题,轻视推理型与评价型的问题。还有一些课堂提问与课程内容无关,仅仅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或提醒那些精力不集中的学生。
2.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来看,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记忆或照教材读就可以回答,25%的问题是让学生回答“是”与“否”“有”与“无”等封闭性的问题。
3.不能关注所有的学生。要么让举手的同学回答,要么故意让不举手或者是让那些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回答,更有甚者有5%的问题是教师先叫起一个同学然后再提问题。
4.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普遍不足。有些老师能够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由于师生地位不平等、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使学生无法思考、讨论充分。
5.学生回答后,有53%教师对于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基本上都能表示肯定,必要时也给予了表扬,但是只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或追问一个问题;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或不回答,只有极少数教师给予批评,同时很多教师是叫另外的学生来回答;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的也是少数教师。
(三)讨论行为问题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优化策略,可以个人准备、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选派代表发言,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课堂讨论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培养交流和表达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的讨论行为存在以下问题论文格式模板。
1.从讨论的时间来看,课堂讨论持续的时间有些短,有的给学生仅仅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2.从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辅导行为来看,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设定的讨论主题很多没有实际的探讨价值,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可是有60%以上的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看笔记或准备后续教学活动之类的,或自己看其他的东西,没有深入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中去。讨论结束时,教师还要作为一名阐述者补充完善学生的观点,作为一名总结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引导学生对讨论进行回顾,既有把正确的结论凸现出来,又要肯定学生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优化策略,70%以上的教师只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简单评价,或忙于赶教学进度,很少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
3.从学生的个体行为来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将近30%的学生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如乘机聊天、吵闹或做些别的事情等等。60%以上的学生是在按照要求讨论。
(四)练习指导行为问题
练习指导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类主要教学行为。当前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课堂练习指导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1.从布置作业的目的来看,40%的教师下课前不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布置了作业的教师中有近30%没有明确的目标。
2.从作业任务清晰度来看,60%的教师没有明确的练习任务和步骤要求。
3.从作业与学生情况的适恰度来看,80%的教师都是布置统一内容的练习,仅只有20%的教师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4.从教师的调控来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布置作业后离开教师,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很难得到帮助和支持。
5.从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只有17%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讲评;80%以上的教师都不能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反馈。
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理想的价值目标,也是高校教师教学应当体现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师实施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课程应该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倡导的高校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程核心从静态知识型转向动态生成型优化策略,重视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主张师生对所经历课程的自我解读。教师在平等对话中与学生共享知识,分享理解,在课程开发和创造性实施中施展个性,体验专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幸福;学生则在合作、研究和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展示其独特个性,体验作为课程教学的共同创造者的成长经历。课程评价从关注学生,“认知多少”到关注其在原有水平上身心发展的状态前景,不偏重结果而更重视过程,不偏废知识技能而更重视心智、情感和价值态度,凸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论文格式模板。
(二)重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是通过各种方法,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的效果进行判断以改进行为的一种评价。常用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社会评价法。教师教学行为的社会评价指社会作为主体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如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教师接触较多的人员的评价。2.集体评价法。教师教学行为的集体评价指评价者所在单位或教研组的同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以教师集体的形式对教师行为进行评价,因而又称同事评价。3.自我评价法。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价指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评价,即通常说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总结和检查。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一是成败比较法。就是将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授课情景下教学的成败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原因,以求改进的方法。二是教学后记法。就是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要记下这堂课中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特别是反思失败和原因,并将所得的经验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之中的方法。4.学生评价法。教师教学行为的学生评价指评价者所教授的学生对评价者的评价。
(三)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3]教学行为优化的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优化策略,也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策略。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各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4]高校教师在教学后即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生成实践性智慧,并将反思成果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教学行为优化,帮助教师从习惯性课堂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实现超越。反思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教学活动、自我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的反思。通过反思,高校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论文格式模板。
(四)应更加注重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并在此基础上由破而立,提出一系列旨在鼓励课程生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建设性教学策略。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还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这不仅培养不出国家亟需的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还可能断送中学课改来之不易的成果。高校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更注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不失时机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高校课堂“尽可能充分地释放学生个体多向探索的潜在激情和敢于突破陈规的思想个性优化策略,只有当学生真正作为课程主体之一而全方位、有深度地介入课程的学习中去,课程发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达成。”
(五)应更加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高校课堂教学应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则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可能使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呈现出个性化的课程形态。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使课程发展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创造、开放与动态生成。教师作为课程创造者、开发者之一,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些涌现出的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从而使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程,建构课程,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感受作为课程的共同创造者的欢乐,提升自我在课堂教与学中的生命质量。只有这样,高校课堂才能成为大学生个体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实现个人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沟通和富有创造性转换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2011-3-13.
[3]强国.追求发展: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构建有效的课堂[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