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7:27: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彩超护士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特点。方法:对40例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病变患者拟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中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指导康复期活动及饮食等综合护理。结果:40例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健康平稳,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出血、胆瘘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方向,我院于2006年12月~2008年9月应用微创器械,采用2.5~3.5cm微小切口,在直视下行胆囊切除术40例,手术效果满意,护理过程也有别于传统方法,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32~74岁,其中结石性胆囊炎37例,胆囊息肉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例。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手术医师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加微创系列手术器械,包括钛夹钳、分离钳、分离剪、抓持钳、冷光源拉钩、微创冲吸剥离器等,经直视下做微小切口(2.5—3.5cm),通过手术步骤与技巧将胆囊切除,再进行胆囊床电凝止血,冲冼检查术野无渗血、无渗胆汁后,逐层缝合腹壁切口,用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皮肤,切口用创口贴覆盖。
结果
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1~5天,平均3天,较传统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缩短4~7天。术后并发症1例,为切口脂肪液化,经3~5次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术后微痛或无痛,术后8~10小时下地活动,12-24小时进食流质。
护理
术前护理:①术前病人准备。术前遵医嘱指导病人如何配合检查医生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等,特别要做比较详细的B超或彩超检查,以明确胆囊尤其是胆管情况,肝脏和胆囊的位置,并除外其他疾病。术前10~12小时禁食禁水,一般不需插胃管和导尿管,女病人和无胸腹多毛者不需备皮。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阿托品,术前排空膀胱,取下假牙、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一切准备完毕后,将病人护送至手术室。②心理护理。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是国内最新开展的微创手术项目,患者与家属对其了解少,因此顾虑多。为此护士应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要过程及优点,如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腹腔干扰轻微,术后8~10小时可下地活动,12—24小时可进食流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的范例,并让已手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接受手术治疗。告知患者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延长手术切口完成手术,并不影响手术疗效,使患者消除一切顾虑,增强信心,主动放心的配合手术。
术中护理:①物品准备。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准备好普通外科器械包1个,10cm×40cm多层带线纱布10块,高压蒸汽灭菌,直视微创胆道器械1套,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10小时,另备好可吸收止血绫、钛夹、4—0可吸收线、5ml注射器和1%利多卡因等。②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前30分钟调节好手术室温度,一般在22—25℃,湿度在55%左右,病人入室时热情迎接,平稳地把病人送至手术床上。协助麻醉师完成硬膜外麻醉后,帮病人取仰卧位同时对准腰桥,开腹后升起腰桥,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接通所有仪器电源及各种管道,将电极板粘贴于患者小腿部,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光源,电凝输出功率以及光源开关,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时,用温水擦净病人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痕,为病人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运时注意保护切口,平稳把病人送回到病房。③洗手护士配合。术前应对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做充分了解,熟悉手术配合步骤,详细清点器械、带线纱布、缝针,以防遗留体内,消毒铺巾后,各器械按程序摆放,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程,做到术中准确,快速传递器械,保管好切下的胆囊标本并送病检。
术后护理:①术后一般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测BP、P、R 1次/小时,连测6—8次,正常平稳后停,测体温每天2次,发热者每4小时1次。8小时后可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防止压疮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可促进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术后12小时无腹胀腹痛呕吐者可进少量温开水或流质,禁食甜食、牛奶、豆浆易产气食物。②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观察有无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现象,观察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有无黄染,观察有无发热,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的处理。③静脉补液及抗生素的应用。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做到及时、准确、有效,保证所需药物及时进入体内。④康复护理。饮食上给予低脂适量蛋白质、多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少吃多餐,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不酗酒吸烟,不暴饮暴食,少吃或不吃油腻煎炸食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做适量的活动,逐渐加大活动量,保持心怀舒畅,营养均衡,如有腹痛、黄疸症状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秉承优良传统,汲取医学精华,临淄的医疗卫生事业与时俱进,灿烂依旧,临淄区人民医院就是杰出的代表。1936年,临淄民众医院建立,这就是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前身。经历了70年的风雨,临淄区人民医院已成长为二级甲等医院。200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被评为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和山东省卫生系统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无间隙服务占据制高点
十年前,与同级医院相比,临淄区人民医院的状况并不占优势。时光在悄悄飞逝,医院却有了飞一般的发展。这十年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数字可以证明:
199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建筑面积仅为19000平方米,2006年已经达到66000平方米;
1996年医院的临床分科不过12个科室、310张床位,2006年已经发展为36个科室、650张床位;
1996年医院收治的年住院病人数才9279人次,2006年上半年,就轻松突破20000人次;
十年间,临淄区人民医院蓬勃发展,固定资产总值就从1000万元跃至314亿元,医疗设备总值1.25亿元。
临淄区人民医院院长于有德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1996年他出任院长,当时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作为一家区级医院,论技术设备,他们短期内无法赶上大医院。能不能在服务上有所作为呢々他们集思广益,思路逐渐清晰,即用服务赢得病人,用服务来打造品牌。后来临淄区人民医院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服务理念:病人至尊,服务至善,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病人。
医护人员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服务,是他们自身良好素质的体现。对每一位出院的病人临淄区人民医院都会电话随访,还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对医生、护士的工作有何感受,对医院的环境是否满意,根据反馈意见,他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医院还成立了社会服务部,与病人的主管医生一起进行家庭随访,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信赖。
做手术对病人来说都会有些恐惧和担心。为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临淄区人民医院对手术病人均实行“术前、术中、术后全程陪护无间隙服务”,在产房实行了“一对一陪护分娩”。因为他们知道,服务体现在每个小小的细节上,只有用心,才会让病人舒服。
心内科的宋爱玲写道:“一句轻声的问候,一次紧紧地握手,没有太多的语言,却有生命的支持与心灵的善诱。一阵轻盈的脚步,一次床前的驻足,没有一丝声响,却有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料。”这是天使美好心灵的写照。
医疗质量至上
医院的领导者清楚,再好的服务也是附着在医生高超的医术和先进的设备上的。要是仅仅提供优良的服务,却没有真正为病人解决痛苦,病人也不会认可。
技术突破成为临淄区人民医院在服务之外寻找的第二个突破口。10年前,临淄区人民医院只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常规治疗,如今他们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心脏介入、关节置换、各种腔镜手术、心脏直视手术等3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达到了省内或国家级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年来,临淄区人民医院共购进螺旋CT等万元以上设备455件,2005年投资2200#-元,购进1.5T磁共振和大型彩超,实现了磁共振系统、彩超系统的更新和补充。目前医院设备总值达1.25亿,已经跻身中等医院行列,设备总值淄博全市第一。2006年他们继续加大设备投入,计划设备投入1200万元,拟定购进大C臂、体外循环(心肺)机、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TCT及经颅多普勒等设备。
在全方位的医院竞争中,最核心的是人才的竞争。从1997年开始,临淄区人民医院每年设立100万元科技开发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如今,医院有副高级以上专家96名,硕士生31名,博士生3名,一名博士后在读。
人才和设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技术科研的进步乃至飞跃。2006年上半年,医院发表国家级医学论文19篇,省级论文105篇;向淄博市科技局申报科研立项5项;一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山东省卫生厅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两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超声科常洪波开展的《二维超声(2D)、三维超声(3D)、实时三维超声(4D)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山东省卫生厅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骨外科主任闫德强副主任医师等人的两项研究成果《国人脊柱椎弓根形态解剖的测定及临床应用》、《H形拱桥式接骨板的临床应用与研究》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只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有充分的发展和创新。于有德努力思考,并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1996年,医院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所有的改革都体现一个特点,就是竞争上岗。在完善成本核算、综合目标管理基础上,推行绩效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在内的分配模式,推进特岗特薪,以岗定薪,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及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分配方案,扩大科室分配自。
惠泽千家万户
在老百姓的眼里,临淄区人民医院是真正的“百姓医院”。十年来,医院惠泽千家万户,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淄博市三星级医院、山东省卫生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系统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淄博市文明单位、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2006年,临淄区人民医院联合临淄区民政局实施“阳光工程”资助贫困残疾人,仅半年时间就完成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63例,每例手术优惠患者2600元,仅此一项就让利群众42万元。
——在2005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县卫生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了。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向大会简要汇报一下我院在医院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
为了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们着力培育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了一些功夫。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几年来,医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人才,每年都要选送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医技人员到省内外知名的医院定向培训或聘请医学领域内有知名度的专家会诊和授课,为提高我院综合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每年还选派许多技术骨干参加各种短期学习班或研讨会,以更新专业人员的知识,提高各专业的学术水平。
针对我院学科建设不甚规范,专科优势和特色尚不明显,人才断档现象比较严重的现状,从前年开始,医院注重当代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对学科进行结构性调整,围绕“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把重点转移到培养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上来,对于重点学科建设医院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在学科建设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逐步形成人有专精,科有重点的格局。目前已完成外科系统的整合分科建设工作,把原有的外一科和外二科整合为三个科:即外一科(普外科)、外二科(骨伤科和胸外科)、外三科(包括脑外、泌外和烧伤),在下半年争取完成内科系统的整合与建设,即在现有内科、急诊科、传染科三个科的基础上,整合为内一科、内二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四个科。通过资源的整合,强化激励措施,培育院内重点学科,打造出多个重点学科品牌,形成拳头学科群,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二、坚持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加大医院科技含量
要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但应该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队伍,而且医疗设施的配套应紧跟当今科技的发展以及临床需要,几年来,医院先后购置了美国产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韩国产立斯特C臂机、日本产东芝B超、高氧液制备设施、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彩超、CT机、电子胃镜、动态心电图、高频X光机、全能麻醉机、爱克气体麻醉机、手术显微镜、远程会诊系统、高频电刀、超声波洗牙机、500mA胃肠X光机、电脑自动洗片机、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血气分析系统、呼吸机、光疗婴儿培养箱、多参数监护仪、牙科综合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新的医疗设备的购置和引进,使我院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的保障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医院的医疗功能日趋完善,医院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为推动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尽快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医院建立了科技创新激励制度,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临床科研活动和撰写学术论文。制定了《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业务审定及奖励办法》、《县人民医院论文审定及奖励办法》。
三、着力调整医院收入结构,促使医院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分开核算管理的推行,医院只有把调整收入结构,控制药品收入比例纳入目标管理,大力开展技术挖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总收入中的“含金量”,才能不断增强医院生存发展的活力。2003年初,我院医疗性收入仅占业务总收入的40%。为促使医院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从2003年起,医院下决心调整收入结构,为此医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把调整收入结构、降低药品收入作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控制各科药品收入的幅度,把违规受罚作为一项严厉的经济制裁手段,使之与科室、个人的奖金分配直接挂钩。二是将一百多个价格高,有普药可替代的新药品种清理出医院药架,对所有药品实行了竞争性寻价采购,有效地降低了药品价格;三是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医疗原则,努力减轻社会、单位和群众的负担,四是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抗生素用药三线三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使用进口药品和基本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制定贵重药品使用范围及购买、申领、使用审批程序等。通过两年来的调整,成效非常明显,目前药品收入降到了50%左右,遏制了不合理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为实施科技兴医战略提供了经济保障条件。
四、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自我激励机制
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我院着重解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为进一步调动全院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员工作效率,医院根据临床、医技各科室的实际需要和工作量情况及科室岗位人员职数,按“全面核算、结余提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分配方案,科室奖金从节余中提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将工作量、技术含量、风险、出勤情况、服务态度等要素作为分配依据,确定不同岗位的分配系数,加大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从根本上打破了科室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医生、护士和后勤服务人员一个样的大锅饭,使那些技术高、责任重、风险大、贡献多的职工获得应得的报酬,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融入,患者安全、环节质量、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护理人员与管理者的普遍关注。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实施护理告知程序,通过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实施护理告知,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沟通能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因此,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护理告知内容加以梳理和整合,进而建立一个基于行业准则、彰显科室特色文化的护理告知系统,本文就护理告知内容在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护理告知程序概述
1.1定义。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将临床护理告知的内容按照前后发生和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组合,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的过程[1]。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2],这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也是对病人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的规定。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履行告知程序,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2种类。
1.2.1入院的护理告知。
1.2.1.1一般患者的告知内容。心内科患者年龄大,并发疾病多,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其安全性[3]。值班护士应诚挚、热情地接待病人,首先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如卫生间的位置、用餐、开水供应时间、床单元管理要求、呼叫系统的使用方法等。其次介绍科室人员,包括负责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以及科主任查房时间,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然后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包括探视、陪床制度,尤其强调住院期间不要擅自离开病区、离院外宿,以免发生意外,否则由此发生的意外后果自负。最后进行安全介绍,告知病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防止意外伤害,年老体弱病人需留陪的注意事项等。
1.2.1.2危重患者、急症患者的入院告知内容。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病室,情况较急,应以抢救为主。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止痛、吸氧、测量生命体征等,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并做好护理纪录,需留陪送人员,以便询问、了解病史。护士对家属及其护送人员口头告知用药治疗、护理方面等情况。
1.2.2住院期间的护理告知。
1.2.2.1口服给药及注射用药的告知内容。心内科患者需要长期口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用,按医嘱规定给药。告知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测,并将各种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不良反应、药物疗效列表告诉患者。如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药阿斯匹林饭后服用,并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情况;使用利尿药时应注意观察尿量,定期检测血钾以防低钾致心律失常;服用洋地黄药物时如患者出现黄绿视、恶心呕吐等洋地黄中毒表现时应及时停药就医;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指导如何防止性低血压,还应指导患者应急处理知识;常备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并随身携带;出现胸闷及心前区不适时,立即舌下含服,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立即就医。给药时护士熟练的技术、轻柔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注射药物前告知患者药物的性能、剂量及药物反应。心内科常用血管扩张药,输液时应告知患者不能随意调节滴数,以免引起不适。
1.2.2.2特殊护理操作前及特殊检查的告知。向患者解释该项操作目的,方法,操作过程,告诉患者如何配合,减轻恐惧心理。心内科病人常常会做一些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应向患者告知检查的目的,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检查时如何配合,注意事项,检查后会出现哪些不适,如何预防。
1.2.2.3手术的护理告知。手术有急诊手术及择期手术两种情况,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拟行急诊PCI手术,由于发病急、病情重、疼痛持续不缓解、对疾病和介入诊疗知识的缺乏等,患者及家属多表现极度恐惧和焦虑。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配合医生向家属解释急诊PCI的迫切性、必要性,介绍手术方法并指导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积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消除不良心理因素[4]。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提前一天向患者告知手术前的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等。告知患者术前一天常规抽血作凝血功能,血常规,乙肝三抗,输血前四项检查。同时做好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和皮肤准备,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予以镇静催眠药。术晨不必禁食,但不宜过饱。术前30分钟给予鲁米那0.1g肌肉注射,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1.2.2.4留取检验标本护理告知。指导患者如何留取检验标本。护士必须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采集量和采血后的注意事项。需空腹抽血时,护士先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后而影响检验结果。留取尿标本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不可将粪便混于尿液中。由于晨尿浓度高,且不受饮食的影响,检验结果更具参考意义,所以应告知患者尽可能留取晨尿。
1.2.2.5治疗费用的告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费用上涨,医疗效果达不到患者的预期时,患者往往会自认为花了冤枉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也导致拖欠医疗费。因此护士要及时告知患者治疗使用的费用,对于价格昂贵的检查、治疗项目、药品等,一定向患者讲清楚应用的目的及效果,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
1.2.2.6健康教育的告知。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活动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知识,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
1.2.3出院的护理告知。出院前向患者讲解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医生决定患者出院的日期,通知家属做好准备,以出院指导的形式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康复知识,正确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式,复诊时间、联系电话等,征求患者意见。
2告知方式
2.1口头告知。即在护理活动中,护士与病人或家属在信息、情感方面以谈话方式沟通的过程。其优点是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缺点是不具有法律效力。
2.2书面告知。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告诉病人相关信息并要求病人或家属在告知书上签名的过程。其优点是随病历保存,具有法律效力,但文化层次低的病人或家属在阅读及理解能力上存在缺陷。
2.3公示告知。通过研究,提出在病区以及在相关医疗文书中采取“公示告知”的方式履行风险告知的义务,以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公示告知是指以公开的“店堂告示”的方式向病人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的一种告知方式[5]。这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公示告知”就可以作为重要证据,证明被告医院已经履行了风险告知义务。
3应用特点
3.1警示性。提高了对患者治疗护理的准确性和护理制度的执行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医护患的沟通,避免了医疗差错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3.2专业化。严格履行告知制度、落实健康教育,增强了护理工作的透明度,也增加了患者及其照顾者对治疗康复的重视程度和配合力度。
4存在问题与展望
4.1主要存在问题。综上所述,护理告知程序的统一还仅限于科内,系统培训有待完善,缺乏分层培训机制。
4.2展望。通过对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与管理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设置准则,加强科室之间的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筠,杨辉,王宝珠.临床护理告知程序,2007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15
[3]王秋芳,王璇,徐楠.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医药学论文,2010.6.26.
【关键词】导尿管结壳;尿管堵塞;尿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15―01
CE是LTCP尿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对于CE的形成首先想到的是CAUTI。但对于维持足够尿量以冲洗尿路,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稀释结晶,预防CE形成,往往缺乏足够重视。现将尿量不足致CE形成,导致尿管24小时内连续堵塞2次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5岁,脑动脉瘤术后,意识模糊,于外院带尿管入科第二天,更换尿管第14天晚22:00出现尿管堵塞。挤压尿管及膀胱冲洗均无效,遂拔除尿管,见尿管侧孔、腔内、管身球部形成CE。拔出尿管同时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可见尿液中带有结壳碎片。更换尿管后,尿液引流通畅,集尿袋内见絮状物及沉渣。嘱家属喂适量温开水,保证尿液清澈。于次日凌晨4:00再次出现尿管堵塞,挤压尿管及膀胱冲洗均无效,拔除尿管同时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可见尿中带血及结壳碎片。因考虑频繁插管导致病人尿道粘膜损伤及尿路感染。故暂停留置尿管。于晨8:00再次更换尿管。
2 护理:
2.1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病人尿管堵塞前1天尿液分析结果示病人尿液中白细胞60个/ul,PH7.0,尿培养示粪肠球菌感染。日均静脉补液量1000 ml,病人因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多汗症状,尿量少。病人陪护的家属更换频繁,未能按要求补充饮水量。尿管护理如尿道口护理、间断夹闭尿管、膀胱冲洗等同常规。
2.2解决方法:
2.2.1维持足够尿量,《基础护理学》认为尿量须每天维持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1]。由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需家属陪护,而此病人陪护的家属更换频繁,对病人喂水量交接不清。指导病人家属备一笔记本,将各个人看护时的喂水量及尿量记录。发现尿量不足后即加强喂水,力保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
2.2.2有研究认为尿液PH与尿管堵塞有一定关系:患者尿液PH大于6.8为高危堵塞类,每两周更换一次尿管;PH小于6.7为非堵塞类,每四周更换一次尿管[2]。和医生沟通后,遵医嘱改碳酸氢钠膀胱冲洗为呋喃西林膀胱冲洗,降低尿液PH值。
2.2.3加强观察、指导与交接,加强对该病人不同时段照顾的家属的健康宣教,强调维持足够尿量的重要性,并及时评价效果。
2.2.4病人发热、出汗时及时换算需增加的液体摄入量,保证充足液体摄入,维持足够尿量。
2.2.5定期复查尿液分析。
2.2.6余留置尿管相关护理同常规。
2.3效果评价:
1个周后复查尿液PH6.0,白细胞0个/ul,彩超查膀胱无结石形成。病人未再出现尿管堵塞现象。
3 讨论
LTCP(长期留置尿管病人long-term catheterized patients)即留置尿管超过28-30天的病人须定期更换尿管,因国外有资料证实留置尿管1天尿路感染率1%,留置尿管2天尿路感染率5%,留置尿管14天尿路感染率100%。CE形成理论认为:插有导尿管的尿路内的细菌除了可在尿液中浮游生长外,更重要的是在导尿管表面呈生物膜(biofilm BF)性生长,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宿主尿路某些蛋白质及尿盐共同构成了包裹导尿管及隐藏细菌的膜性结构,它们通过纤维蛋白网络粘合在一起,某些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产生尿素形成氨盐,使尿道PH值升高,尿中结晶形成。根据结石异质成核理论,尿液中的电解质、尿盐结晶和基质持续地在表面沉积凝聚,形成CE[3]。而只有定时拔除尿管,将BF赖以依附的异物去除,才能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防止CE形成。
对于LTCP何时更换尿管,于茂恒的调查研究认为:性别、年龄、部位、带管时间、材质、开闭、冲洗等分组变量CE发生率的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换管间隔长是发生CE的危险因素,高尿量是发生CE的保护性因素。认为LTCP4周为更换尿管临界点,此时如果尿量达到最宜也就是日均尿量为2500ml以上,则可以达到CE发生率低于总体患病率的效果;2500ml为尿量临界点,此时如果换管时间掌握在4周内,则可以达到CE发生率低于总体患病率的效果。专业分析两因素的意义:换管间隔过长容易形成CE, 尿量多可以冲洗尿路,稀释结晶,不容易CE形成[5]。孙桂蓉认为脑外伤病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是4周一次。因为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措施中,须常规使用脱水和利尿药物,因此每日尿量较多,日尿量为2360~4040ml,平均为2912ml,超过正常人水平,因此,尿管得到比较彻底地冲刷,形成泌尿系感染和导尿管阻塞的机会均减少[6]。
我科08年至今110位LTCP均为4周更换一次硅化乳胶尿管,病人尿液中白细胞0-3000个/ul不等,未有CE致尿管堵塞现象出现。该病人尿管在更换2周后出现CE致尿管堵塞,尿液中白细胞60个/ul,PH7.0,尿培养示粪肠球菌感染,其他尿管相关护理措施相同,首先想到的是尿量不足。故采取了以上措施。
4 小结:
4.1对于LTCP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这一点是需要病人及家属配合的,尤其是有些病人须长期带管或者是家庭病床的,病人及家属对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的重要性要有深刻认识。
4.2对于从外院带尿管入科的新入病人要做好健康宣教及班班交接,护士要掌握病人及其家属对尿管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具体执行情况,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效果评价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及时评价,及时修改和调整教育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18
[2] 潘菊银.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导尿管最佳更换时间的循证护理评价.临床医药 2011,20(3):62
[3] Evans A,Painter D,Feneley R.Blocked urinary catheters: nurses’ preventive role[J].Nurs Times,2001,97(1):37-8.
[4]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26
环境优美设备好 情系官兵保服务
一说起良好的医疗条件和优质的服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一定会是部队医院。近日,记者就有幸来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柏杨东路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进行专访。还没有进入院区,医院大门别具风格的造型就吸引了笔者的眼球,是两只手的雕塑在用力向上托举着,给人一种永不抛弃、绝不放弃的精神象征。
记者步入院区,洁净的甬道、翠绿的草坪、整齐的车辆、有序的环境,处处都让人感觉与地方一些医院嘈杂的环境有所不同。微风拂面,一阵酸酸甜甜的桂花香随风飘来,那轻柔的香气直入脾肺,让人顿感内心的宁静。环顾四周,就见前来就诊的患者纷纷围拢在桂花树下享受着甜蜜的芳香,脸上不时流露出微笑。
顺着院区东侧的一条小道,在一片幽静办公区域,何鹏飞院长在办公室里接待了记者。握着他厚实有力的大手,看着他刚毅的脸庞,笔者由衷地感到军人那特有的一种内在力量。
简短的寒暄后,记者开门见山地询问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那独特的大门造型有什么含义。何鹏飞面带笑容地介绍道,这独特的造型,是与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定位相结合,以玻璃幕墙形成“翼状”形态,取意白衣天使,整体的造型充满着韵律感和形态美。用双手托举的意象化为基座的形态,也寓意着武警总院妙手回春的高尚医德。
何鹏飞满怀深情地说:“我院的历史非常悠久,前身是中国人民川南军区总医院乐山分院,历经60余年的风雨历程和数任领导班子的传承拼搏,现在已经成为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已形成了基础与临床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专病诊治与学科衔接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肝胆、烧伤整形、微创外科、创伤急救、耳鼻喉科、心肾内科独树一帜,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4万例,居四川省省内之冠。在泌尿外科微创技术、膝关节镜诊治技术位居四川省领先水平,烧伤救治在川西南片区处于垄断地位,肾病内科、消化内科、血液透析科等专科各具优势。时光穿梭,人员变换,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坚持“姓军为兵”的办院方向一直没有变。始终把保证官兵身体健康作为武警总院的首要职责,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为兵服务先进单位”。
深入藏区为民生 爱心浇注雪域情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王继红政委问记者对藏区熟悉吗?他介绍说,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是四川省3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四川最大的藏区。看病、住房和上学一直是那里的3大难题。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党委十分关注高原地区官兵身体健康,决定在四川藏区进行“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模式试点,彻底解决好藏区官兵就医难的问题。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接受任务后,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并几次亲自带队与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一起,深入到甘孜调研。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了业务规划、人才培训、医疗技术的开展和支持工作。最终确立了“率先在藏区开展腔镜手术,力争2年内建成2个以上特色科室,3年内达到军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的一个建设目标。并抽调了54名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业务骨干深入到甘孜卫生队,建立了门(急)诊、大内科、大外科、麻醉科、特诊科、放射科等科室,在高原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服务优质、反应快捷的卫勤保障力量。忠实地履行了“姓军为兵为部队官兵服好务,为驻地群众服好务,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服好务”的宗旨。
王继红政委语气沉重地说,由于甘孜藏区自然环境恶劣,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病人转送十分困难,危重病人经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官兵时刻都受到疾病和生命威胁。特别是保障的部队,他们面临着执勤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路途遥远、气候十分恶劣等众多问题。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决定打破服务定式,由单一的为兵医疗保健和对中队卫生员业务指导转变到全面帮建上,做到坚持人才帮扶、实施技术援助以及搞好物力扶持。在距离县城3公里、面朝大渡河、背靠大平山、海拔1500米的甘孜州泸定县田坝乡,设立了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一个医疗卫生队,投入7000万元,并配备有CT、彩超、腹腔镜、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目前有床位100张,工作人员71人。经过建设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医院。同时,卫生队还利用现有的条件,在室外平台为住院官兵打造了一条景观休闲长廊,主要用于调节单调的住院生活,得到了官兵的一致好评。
强化管理重承诺 患者满意才达标
记者询问,这些成绩的取得,在管理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何鹏飞院长介绍说,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始终坚持把医疗安全和患者满意作为质量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制定并严格坚持了“制度是经纬线、行动是保障线、安全是生命线、满意是及格线、每天是起跑线”的五线工作标准,以切实保障医院全面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每个季度都要开展1~2次专项治理行动,以技术准入、手术管理、优质服务、病员安全目标管理、药占比和医疗费用控制为抓手,逐步改善不断提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抓不放,有疑必查,有责必究。
在考评职能部门和个人正向考评机制的同时,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还建立了科室满意度和住院伤病员满意度调查等反馈监督机制,实现了质量安全管理的阳光作业,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聘请院外专家、第三方人员监督评估,持续改进管控措施,加大落实力度,促进了医院管理的良性发展。还将考评结果与科室评先创优、领导提升选拔和个人晋职晋级等紧密结合,提高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何鹏飞告诉记者,一切管理工作都离不开人才的管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特别注重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从源头开始严格聘用人员规范化管理,形成了初级职称全科化、中级职称专科化和高级职称专病化的人才格局。通过几年来实施的全面质量管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药占比始终控制在35%以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高于95%,治愈好转率高于90%,病员满意率高于95%,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减少了风险隐患,奠定了医院快速发展的基础。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根据部队医院以及就诊患者的身份特点,在军人病区按照科室和建制中队,配备了科主任、政治指导员、护士长;根据军人伤病员病种特征,精心筛选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医务人员到军人病区工作,保证对官兵医疗救治质量处于全院领先水平。对军人门诊区,医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提供检查、治疗、会诊、护理全程陪同服务,牢牢把握“士兵第一、患者至上”的服务承诺。坚持做到保障部队再多的钱也舍得花,为官兵服务再难治的病也治。在这里,给部队的战友营造一个入院如归家的新环境。何鹏飞高兴地说:“我们创建的军人病区被全军、武警部队评为了‘优质示范科室’”。
“绿色通道”便官兵 为兵服务一条龙
简单的交流后,何鹏飞亲自陪同记者深入院区实地走访。路上,随行的一个干事告诉记者,何鹏飞是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武警部队第五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2012年度卫生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武警部队三届胸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是四川省第七届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四川省第二届医师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曾荣立三等功4次,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医疗成果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余篇。201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医院院长”。
何鹏飞指着前面一幢大楼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投资2100万元改建的一个精神卫生中心和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军人病区。这里有床位220张,设有中央空调、学习室、娱乐室,是集治疗、康复、疗养、学习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病区。这里有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再加上我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全可以为伤病员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近年,我们共救治重症官兵200人次,每年从单位创收入中拿出3500余万元补贴官兵医疗。”
在走访中,何鹏飞熟悉地与一些住院的病人打着招呼,并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询问他们身体的恢复情况。随行的干事向记者介绍说,这里,为丰富官兵文化生活,还建设了文体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并坚持每天晚饭后组织伤病员开展一些有益于康复的活动,晚上组织观看新闻联播,节假日期间进行棋类、球类活动,给住院的官兵创造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养环境。在医生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挂满了感谢的锦旗和多块兄弟部队赠送的牌匾。
在门诊大楼,一上电梯,就见有两个笑容可掬的导医护士,在热情为来院的病人提供着帮助,随时提醒注意脚下的电梯,并指引着便捷的就医位置。那笑而可亲的脸庞,让来此就诊的病人也消除了对环境的陌生感。无论是在诊室或病房,都可以看到忙碌的医生和护士在轻声细语地与病人交流着什么。记者向一位医生询问:“你们这样与患者交流,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她说:“我们多介绍一点、多解释一点、多问候几句,甚至是在病人面前多停留一会儿,这都是对病人一个很好的安慰,也会使病人的病痛减轻许多”。这简单朴实的话语,让记者深切感悟平凡中凸显大爱与感动。
从医多年来,我一直坚守这样的准则,坚决不收任何患者的红包,实在推不开的就交住院费或者出院后再还给他们。每年我都会拒收红包上万元。遇到有困难的患者我还经常自己掏钱帮患者垫付药费。
多年来我一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刚调到江东医院时,由于医院整体工作不完善,除了在完成日常医疗和医院管理工作外,所有的急诊、会诊以及手术等都需要我亲自主持与参加,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随叫随到。可是不论夜里加班忙到多晚,或是一宿连做几例手术,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
这么多年,我中午和晚上从来没有正点下过班,90%以上的上午诊疗工作都得到午后1点多钟左右才能结束,下午两三点钟吃午饭已成经常事,甚至有时来不及吃任何东西就赶紧参加到下午的手术中去,晚上我的下班时间基本是六七点钟。每一次出差,不论时间长短,只要回到通化一下车,我总是立刻赶到医院,从没有先回家休息后再上班的时候。不但如此,即使在我受伤、生病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过我心爱的工作岗位。
1999年9月11日,我不慎摔伤,在市医院拍片检查,肋骨有三处骨折,疼痛难忍,尤其是翻身、起床、咳嗽、变动时疼痛更加剧,就连患者家属都劝我休养一段时间。可我还是吃上麻醉止痛药,照常坚持坐诊,连续三个多月,迎来送往300多位病人。去年我臀部有一脓肿被切开,每次换药我都疼得大汗淋漓,即使这样,我也没离开过工作岗位。为了坚持工作,我买了三个气垫,分别用于办公室、车上和家里。在整个治疗期间,我只休息了半天,每天我都侧坐着忍着疼痛为患者服务。
由于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之中,疏忽了对家人的照顾,至今儿子对我都很冷漠。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我只开过一次家长会,就连儿子骨折和受伤我都没到现场。对爱人来说,我也亏欠她许多。我家住在顶楼,房子一直渗水,天棚和墙壁因潮湿布满了厚厚的霉斑。我曾想下决心彻底维修一下,可是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抽出时间。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一定要掌握高超的医术,追求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参加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会议,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和理论技术。经过不断努力,自己在神经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娴熟的实践技能,并于2006年获得临床主任医师资格。
80年代中后期,医疗市场已凸显出竞争态势。1986年我在调查了医疗市场后,把主攻方向定位在心脑血管病及外周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疗上,同时开展“蛇毒制剂治疗脑血栓”项目,1987年加入“蝮蛇抗栓酶学术联合体”。为了掌握准确的药理反应,我经常在自己的身上做试验。这期间我发表了多篇关于抗栓酶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学术论文,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1989年开展的股动脉注射冲击疗法治疗下肢脉管炎获吉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到90年代初,我又引进了注射硬化剂压迫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由于该项目既经济又简便同时还没有副作用,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信赖,十多年来已治愈了上万例的患者,目前仍然有无数患者慕名而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在血栓病防治方面,通过多年的研究,在本地区我是第一个开展“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脑血栓,第一个开展“颈总动脉下段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项目,这个项目2009年获得省卫生厅科技立项作为科研课题加以研究。我还对“高血压与高龄老人长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于2010年获省卫生厅科研立项。
2007年底,我受区委区政府委托,来到了东昌区唯一的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东昌区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上任伊始,面对房舍短缺、设备陈旧、人心浮动、工资收入较低等现状,我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医院经营面临的问题,找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之后在全院开展了解放思想讨论会,鼓励并引导全院职工献计献策,同时修改了工资分配方案,充分调动临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取消了不合理的惩罚制度,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全院职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安心工作,得到了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
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设备的老化和不足是制约医院发展的大问题。我多次找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医院解决了160万元资金。2008年上半年医院共筹集了近900万元资金,首先购进了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4螺旋CT机,成为东北三省唯一购进这种型号CT的区级医院。接着又购进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ELP体外血浆脂类吸附过滤器等,购进了全套的康复理疗设备,病房集中安装了集中供氧、中心吸引、床头呼叫系统,使医院的医疗环境档次和医疗设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设备得到了改善,环境的狭小又使医院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政策,积极申请资金,在原有旧楼的基础上新接了两层900平方米的住院病房,2010年又争取到国家扩大内需资金170万元,建成了2000平米的老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医院的使用面积达到了9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就医环境。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每年至少送出3—5名年富力强的骨干医生到北京、长春等大医院进修学习,鼓励科主任、护士长及临床骨干等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和理论。四年来,我与中国卒中预防预警检测中心、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合作,定期聘请北京的专家到医院讲学,使医院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还用优厚的待遇聘请影像、检验、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医院就职,以带动学科的发展。
现在,东昌区人民医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医院拥有大型医疗设备有飞利浦FD-20大型数字减影机(DSA)、GE公司生产的4排螺旋CT机,GE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溶血磷脂栓检测仪,DELP体外血浆脂类吸附过滤器,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心脏除颤仪等,新增办公面积3000平米,患者就诊量大幅增长,职工收入成倍增长;同时全院职工形成了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所有医务人员围绕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待患者如亲人,工作中早来晚走、节假日坚持查房、休息时间亦来医院查看患者已经形成了习惯,形成了风气。
走进医院,大厅正面的电子屏上正显示着欢迎北京某医院专家来院讲学的标语,身披红丝带的导医护士热情地在为患者答疑解惑、引导服务,挂号、诊疗、住院……楼上楼下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看着这种繁忙和谐的景象,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个人心涣散、破旧狭小的烂摊子。
临危受命担重任
科右中旗是蒙古族聚居的旗县,全旗26万人口中,蒙古族占84%,大多数群众对蒙医蒙药情有独钟。科右中旗是国贫旗,也是革命老区,旗财政无力支持蒙医院发展。1995年,全院89名员工,已有5个月没发工资,1280平方米的小楼里,设备陈旧、药品短缺、人心涣散、患者不愿登门,医院一天的收入最低时只有11.7元。那年,旗里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时任义和道卜苏木卫生院院长的白全龙,经过考试考核、层层竞争、脱颖而出,担起科右中旗蒙医院长的重任。
面对重重困难,白全龙没有退缩,经过3个月的调研,他带着院领导班子以人事和工资制度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改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人们吃惯了“大锅饭”,多年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对这种改革一时难以接受,颇多怨言。当他们看到患者多的医生工资收入已达到每月两三千元时也开始转变作风,再没有推托患者、懒散懈怠的现象发生。因为工资拉大了距离,更高出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甚至有些管理部门也来找白院长,白院长坦诚地说:“要想尽快改变面貌,就得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医院还出台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院领导带头和职工一起值班值宿,实行24小时总值班都有院级领导在岗,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经过种种改革举措,医院初步走上正轨,来院就医的患者渐渐多了,几个月后职工能开一部分工资了,当年医院收入达到35万元,第二年达到120万元。
白全龙和一班人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运转、员工能开工资,而是要让蒙医这一民族医药的奇葩传承和发展,真正造福百姓。于是,白全龙院长开始了漫长的跑项目工程。
白全龙院长在基层卫生院时是个远近闻名的好医生,医德医术都被当地群众称道。一次一个患者生急病,他坐着毛驴车赶路40多里,严冬时节,寒风刺骨,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下车跟着车跑一会……像如此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因此,许多乡亲在他调来旗医院后也常追到这里请他诊治。如今,白院长不得不暂时放下病人,投入到改变医院面貌的奋斗之中。
形象素质上水平
白全龙深知,坐等是等不来“馅饼”的,他找人、托关系,从旗里找到盟,从盟找到自治区,又找国家有关部门,终于要回了80万元,于1998年建起1500平方米的住院综合楼。医院初步改观,员工们欢欣鼓舞。白全龙更加坚定信心,协调关系、筹措资金,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06年建成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蒙药制剂楼;2009年建起67 00平方米的住院楼,2010年又建成5900平方米门诊综合楼,下一步,一万多平方米住院楼正在积极筹备。
阵地有了,还需要新型武器。白全龙上任时,医院只有一个黑白B超和一个X光机加常规检验这三件设备。他认为,蒙医要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蒙医也要借助现代设备进行准确诊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经过几年努力,医院引进了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24小时心电动态监护仪、X光机、动态血压监护仪、电子胃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先进设备共118台(件、套),到目前,先进设备价值已达2500万元,医院的硬件设备得到较大改观。
对于医院来说,更难改观的是软件,是人才,办医院必须要有一大批德技双馨的医护人员。医院逐渐健全科室,由原来的一个门诊部、一个住院部改为15个临床科室、6个疗区,下一步准备发展到15个疗区。框架拉大了,人才从哪来?医院原有的89人经整合后剩下了40人。他们从医学院校中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又把基层医院德才兼备、工作10年以上的医生调上来。仅2010年,医院就聘用了17名高素质的实用人才。目前医护人员已达到220人。
有了人,还要提高医疗素质和水平。无论是老医生还是新医生,都必须不断更新和提高医疗技术。为了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医院实施了毕业生上岗“轮转”制度,先在全院各科室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打好通科基础,使年轻医师全面而迅速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练好扎实基本功。
医院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派出80多人次到上级医院学习培训。2010年就选派了12名医生到总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深造,16人次参加了短期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了解了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但送出去的毕竟是少数,请专家来院讲课,会使全院人员都受益。医院先后与北京、沈阳、长春、浙江等十多家省级以上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这些医院的名医大家经常被请来讲学、会诊、做手术,仅2010年就有145人次接受教育培训,医学教育培训覆盖率达90%, 2010年有24人完成各种学历资格考试和取得了各级别的职称。
一个维持不下去的烂摊子,如今新楼靓丽、设备精良、功能完善!
科研创新创品牌
医院只有创出好名声,创出品牌和特色,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才能促进医院的发展。科右中旗蒙医院勇于突破蒙医传统,积极借鉴西医和现代诊疗设备,努力提高诊疗效果。白全龙说:单凭号脉,你可能知道病人有脑梗或出血,到底出多少血,梗到什么程度,还得靠CT、核磁才能诊断准确,下药才能更对症。蒙医对调养慢性病或病情未发生质变前更有它特殊疗效。
医院根据自身优势和患者需求,不断扩大特色门诊,打造重点科室。有着传统蒙医特色的专科五疗科,自开设以来,患者络绎不绝、反映良好,使蒙医的传统疗法得以传承和发展。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医院还新开展了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术、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术、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颅内段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宽了蒙医医疗技术服务领域。
医院还致力于对疑难病症的科学研究。早在1999年就在全盟率先成立蒙医糖尿病专科,从全国知名医院请来专家传授经验,并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出治疗糖尿病的蒙药,荣获了兴安盟科技进步一等奖。新近开设的蒙医治疗肿瘤专科,针对接受肿瘤放、化疗的患者常常会产生较大副反应,白全龙带领医院科研团队潜心研究通过蒙西医结合治疗缓解副作用对人体影响的课题,该项技术临床应用已经三年多,效果良好,受到患者的好评。
医院立足蒙医药宝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沿着老一辈蒙医科研人员的足迹,钻研蒙医蒙药学精髓,努力挖掘蒙医蒙药潜能,在蒙医药治疗“糖尿病”、“萨病”、“高血脂”、“骨质增生”等疑难病的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研小组研制出的“喜晶系列”、“雅顺色音”、“奇顺格根”等专病专药,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白全龙提出的蒙医“温病”论,研发的治疗腮腺炎的蒙药“哈布德日赛音”已经审批报盟级科研立项。他主持研发的治疗骨质增生的 “亚苏努赛音”、治疗高脂血症的“奇苏努.葛根”等新蒙药方剂,经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正在申请“内蒙古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
2010年,医院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多年来重点打造的糖尿病专科、萨病专科、蒙医疗术专科申报为“医疗卫生学科建设”重点专科,其中把糖尿病重点专科申请列入“农村医疗机构中蒙医特色专科”,将蒙药“喜晶号”、“防痔保健药垫”、“雅苏努赛音”、“其顺格根”申报为“卫生厅医疗科研计划”攻关项目,蒙药“哈布德日赛音”在兴安盟卫生局科研立项,并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7篇论文,为打造蒙医蒙药特色品牌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救死扶伤为百姓
“医务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和付出。”科右中旗蒙医院,坚持“病人至上”,要求医务人员“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病人开处方”,努力做好每个细节,突出抓好急诊、抢救、手术、麻醉、输血、输液等各个环节,制订了疑难、危重、抢救、死亡、大手术讨论制度,将“不让工作差错和失误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来院的病友在我工作中感到不安”的责任意识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了首问、首诊、首接、首发负责制,按照“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择用药,以主动、热情、精心的服务,在医患之间营造“给我一份信任,换您一身健康”的和谐就医氛围。
2010年的一天,内科收住一名叫陈金山的患者,他对自己的病失去信心,也是因经济困难想放弃治疗,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耐心做患者工作,并为他垫付医疗费,使患者重新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直至康复出院。外科收住的董贺林老人,左下肢骨折,家人因农忙时节无法陪护,疗区护士主动承担义务,送水送饭,细心照料。2010年,全院门诊病人达86897人次,住院392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5%,病床使用率90%,病床周转33次,业务收入1907万元。共收到感谢信5封、锦旗8面,社会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97%和98%。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济世育仁、以民为大的历史使命。
围绕博学、博爱、敬民、为民的医院核心价值观,秉承大医、大爱、大同、大成的医院精神,深化诚信立院、开放办院、特色兴院的办院理念,民大医院,正手握如椽大笔谱写跨越发展的华彩乐章。
筚路蓝缕 铸就辉煌
从一个时间节点看一个时代,无论回顾还是展望,都难免让人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1973年3月,恩施医学专科学校土桥坝中草药门诊部挂牌成立。简陋的两层楼房,屈指可数的医护人员,陈旧的医疗设备,就是在这里,打造武陵地区一流三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梦想,起航。25年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成立,医院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2011年6月,经湖北省卫生厅批复同意,医院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抚卷追昔,几经拼搏,民大医院突破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瓶颈,铺就了医院发展壮大的基石。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完善功能设施,医院环境明显提高。2009年8月,湖北民院附属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这是一栋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高91.8米,共21层的,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及人性化为一体的多功能病房大楼,其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是湖北民院扩大对外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的又一张名片,也标志着医院开启了迈向三甲等医院的新征程。
近年来,医院着力改善就医条件,美化就医环境,相继维修了门诊部、住院部一区大楼,完成了营养食堂、大型停车场建设,并完成了园林景观、绿化、亮化工程等建设。
目前,医院承担湖北民族学院医学专业的全部临床教学任务,设有17个临床教研室,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诊断学、康复理疗学、检验医学、中医学等6个专业。多年来,医院临床医学教育为省内及周边省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
筚路蓝缕,铸就辉煌。如今的民大医院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环境优美,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培训为一体的高校附属医院,恩施州纳入湖北省卫生厅三医院管理和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湖北民族学院临床医学院,恩施州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及恩施州全科医师的培训基地,恩施州红十字医院,还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中国人民总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近年来,医院还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省价格诚信单位”、“省药品质量管理信得过单位”、“恩施州2011年度群众满意站所(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舸争流 勇立潮头
人才是强院的保证,创新是医院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动力。一路走来,民大医院坚持构筑人才高地,通过外引内培,为医院发展储备精兵强将,并以科技创新技术,设备引领发展,从而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科。
恩施州首位海归医学博士、风湿免疫病专家向阳教授,入选湖北省首批“百人计划”,他组建了恩施州首个风湿免疫科,现正主持建设我省最大的风湿免疫学实验室;
医学博士祝建波教授,是我州消化内科的拓荒者,率先在我州开展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十二指肠切开胆总管取石术,造福了众多患者;
儿科教授黄华组建了我州首个规范、专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他主持开展的“危重症及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治疗技术研究”课题达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儿科还被评为“湖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外科教授黄强填补了我州外科手术的多项空白,他开展的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取石技术达省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胆胰管走向及汇合处活瓣作用与ERCP关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学博士研究生谭庆丰教授在外科腹腔镜手术方面走在了我州同行的前列,他开展的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在省内也较少见;
医学博士研究生张银高教授成功实施我州第一例异地肾源肾移植手术,他在我州率先开展的多项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始终处于州内领先地位,并进入全省同行业先进行列;
姚平教授主持创建了我州及周边地区第一个内分泌专科(研究室),尤其是在我州率先开展的同位素检测和碘131放射治疗甲亢技术,取得了显著疗效;
医院依托专家人才和先进设备,打造优势品牌,助推科技兴院。目前,设有风湿免疫、内分泌、消化、普外、泌外、儿科等4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一个州儿童医疗中心,18个州重点专科,1个硕士点学科,1个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拥有飞利浦平板血管机(DSA)、飞利浦DR、GE公司SIGNA EXCITE磁共振系统、多排螺旋CT机、西门子64排128层CT、C型臂、岛津数字胃肠机、1250MA大型数字减影X光机、大型生化分析仪、三维彩超、超声胃镜以及各种门类齐全的系列腔镜等国际国内先进的诊疗设备。
据统计,医院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省、州科研课题200余项,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100余部,在各杂志和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医院现在每年成功开展近20项新技术、新业务,多项医疗技术在武陵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不负重托 誉满杏林
立足公益惠民,保障百姓健康。改善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民大医院谨记使命与职责,争先创优,从未停歇。
长期以来,医院始终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首要任务。2004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湖北民院及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在全州率先开展旨在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全州农村和广大农民提供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知识的开展“农村巡回医疗万里行”活动。7年来,医院先后组织专家到全州80余个乡镇为群众义诊,免费向群众发放了价值100万余元的药品,受益群众达100万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
活动中,医院与多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从人才培养、技术指导、设备更新等方面进行帮扶。为乡镇卫生院赠送了价值近百万元的药品器械,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会诊、查房、手术示范、学术讲座等活动,免费为基层培训卫生人员,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综合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为保障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医院还开展了以救助贫困患者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帮扶行动以及“健康大讲堂”等活动,并多次参加“三万”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了将医院打造成患者温馨的家,2010年,医院开展创建“温馨病区”活动,要求各护理单元牢固树立“五心”服务意识,“五心”即接待要热心,倾听要耐心,护理要精心,助人要爱心,应诉要虚心。如今,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做起,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全院职工的共识。
在“温馨病区”创建活动中,医院把患者的难点作为服务的重点,把患者的需求作为服务的内容,把患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服务,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表扬信,承载着一份份感激,书写着医患深情。
医院各个病区设置了装有针线等物品的便民袋,盛开的鲜花点缀着每一个角落;每个病房及卫生间都张贴有标明了冷水、热水、注意烫伤、紧急呼叫等字样的提示;各个科室设置了书刊架,架上放有常见病的诊治、健康教育等资料,帮助病人及其家属提高健康意识;设立意见簿,虚心接受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解决的办法;医护人员笑容满面、语言亲切……和谐温馨的氛围扮靓了医院每个角落。
据医院护理部所做的护士满意度调查显示,自创建“温馨病区”活动开展以来,护理缺陷及差错明显减少,无护理纠纷及严重差错发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