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3 17:27: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第2篇

关键词:设计理念;文化;传承;创意

世界文化艺术设计各种流派主张的理念源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和艺术精神的弘扬。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乘中国经济强劲发展之东风,海纳中外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着力打造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之品牌,建设一流设计团队,以跻身世界现代艺术设计高峰阵容。

设计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美化生活的活动,其艺术价值在于创造。设计源于生活,以艺术的形式、美学的观念和技巧来表达蕴藏的思想和创意。同时也是一项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需要发挥创意。“艺术”是为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的创作。设计和艺术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中国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文化和艺术的造诣。艺术设计理念受西方设计影响至今。反观西方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精神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主导西方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包豪斯设计理念掀起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革命,使西方设计理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包括现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

文化是历代人类文明积累的精髓,代表着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度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包容了不同时代的新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角度看,西洋艺术现代派产生之前的流派为“传统”,属于不同时代的西洋文化传统。工业革命之前,属于传统设计。西方现代工业的变革和发展催生了现代设计。而现代工业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外来文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自然将设计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理念涵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和新设计的思想。

时至今日,中西方文化的艺术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设计理念存在着巨大差异,怎么摆脱日趋西方化设计理念的影响,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寻求属于中国人的现代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要在文化与设计两个方面传承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现代设计理念。

不同的地域由于其发展程度的不同,思想观念必定会形成差异。文化冲突显而易见,比如东西方在表达同样的含义用不同的方法,西方人在表达意思时非常直接,开门见山;东方人在表达意思时则比较含蓄迂回。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吹祖宗,美国人吹自己。中国文化蕴涵包容的思想,强调和谐的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中国人特别是搞艺术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总是津津乐道,对现代事物,特别是做人做事很低调,个人意识淡薄。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人做人做事则很高调,自我崇拜,对现实的人和事高调且张扬,个人意识很强烈。究其原因,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文化艺术的主张。中国人认为艺术家的人品好才能创造好的作品。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品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人们欣赏的角度。中国儒家思想形成传统价值的理念是“以德为本”,评价艺术作品首先注重的是设计者的德行,其次才是作品艺术性、经济性等情况。设计者首先注重的德行出现问题,其作品肯定是不被认可的,于是乎中国一部分从事艺术的人群开始追求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希望“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因此,许多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很在乎政治头衔,显示出想跻身社会上层的政治企求。一部分颇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也弃艺从政,成为政府官员。一部分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则追求个人的仕途,而荒废了艺术。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形成,以至于好的文化艺术设计作品不多。由于落后的理念,生疏的技艺,缺乏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的作品大量出现在文化产业的市场。相反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突出的艺术造诣,凸显的创新意识,好的文化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西方设计伦理道德认可和法律保护流行的先进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则带动其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人特别是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多数具有崇洋与固步自封的双重潜意识。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是大多数中国艺人追崇的目标。中国的设计作品被西方化的倾向比较普遍,且被视为高水准的艺术。另外,设计者长期受其文化的影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进取意识薄弱,安于现状的心态导致不少抄袭模仿,剽窃别人艺术成果的事件发生。由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化的转轨变型,功利性变强,学术性相对弱化,极大地制约和影响艺术设计好的作品问世。拜金思潮导致文化产业秩序比较混乱。从中外艺术设计发展看,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但从人文精神和经济活动的角度看,从事艺术设计的观念趋向融合,呈现世界文化兼容混合的趋势。

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奉行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精神诠释出来古为今用。中国画、陶瓷、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至今享誉世界。对外来文化,本着洋为中用的基点,包容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精髓,将中外传统文化融入设计,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设计源于生活,离不开文化和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衡量设计者创新能力可从心智模式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考察。心智模式指由个人经历、工作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定势思维即习惯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却不利于创新。当面临新情况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枷锁”,妨碍创意的产生。如果能弱化思维定势,就能获得创意。中国艺术设计由于受其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比较薄弱,特别是创新不够。反观西方现代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则发挥淋漓尽致。中国港澳台地区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因素,融合中西文化,现代设计和创意文化推动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中国现代设计,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大量地优秀设计人才汇集于此,利用地域经济、文化、人才资源及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倾力打造中国内地“设计之都”。在中国现代设计整体水平落后西方现代设计的情况下,北京、上海、深圳的现代设计从理念到产业状况可以说接近或达到西方现代设计的水平。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水准的现代设计对深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当数量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问世,带动内地现代设计产业规模的壮大与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性是中国设计的优势。中国艺术设计走国际化改革思路,形成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现代设计风格,在设计理念上,与国际观念同步。其设计理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现代文化,领会其文化内涵,运用现代设计的各种方法将中国文化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用特色的设计文化,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生活风貌、满足人们需求的高品质文化艺术作品,衍生新时代的文化与思潮,让中国艺术设计这朵奇葩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靳埭强,靳叔说.设计语录【M】.合肥:安徽出版

社,2009年9月版

【2】李勤.中国国情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

版社,2000年11月版

【3】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09年10月版

第3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翻译理据;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14

翻译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译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以特定文本意义再生为根本任务,以特定译文生成为最终目标而进行的语际间符号转换实践活动。它以原文本的存在为根本前提,以译者一系列的人为决定作为组成要素,因此,翻译总是一种有理据的行为。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尽管译者在翻译理据的选择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如何选择恰当的理据,如何确保所选理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1]。为此,本文尝试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谈谈文化外译过中翻译理据的选择原则问题。

一、何谓翻译理据

理据(motivation)一词最初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重要概念,意为某一现象或行为的理由和依据,也作动因解。从翻译角度看,所谓理据就是指在译文生成过程中隐匿在译者翻译行为背后、促使译者对构成原文的各要素进行某种解读或意义阐释,作出某种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并最终形成某种物化结果(即译文)的理由和根据。它具体表征为影响或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一切相关因素,如源文本因素、源文化因素、目标语文化因素、目标读者因素、翻译政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时代因素、赞助人和出版者因素以及译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因素、价值取向因素、审美偏好因素、所处环境因素等。由于特定的翻译理据既决定了译者对原文意义的阐释方式,又决定了其翻译策略或方法的最终选择,因此它对译文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看以下《春晓》的两则译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1: I slept in spring not conscious of the dawn,

But heard the gay birds chattering all around,

I remember, there was a storm at night,

Pray, 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down?

(by Robert Payne, 1947)

译文 2: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by Weng Xianliang, 1981)

第4篇

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间的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它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不同文化的背景的学者提供平台,展现各自学术成果,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在此过程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对于会议的顺利进行,保证会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关联理论的初步阐述,对于如何提高国际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沟通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国际学术会议;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

一、跨文化交际及国际学术会议

跨文化交际则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他们的文化认知和符号系统迥异并能改变整个交际事件(Samovar,2009)。

国际学术会议则是国际间的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以传播信息,展示成果,授业解惑,阐明事理为目的,具有专业水平高,信息密度大,交流活动集中等特点(胡庚申,2010)。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渐频繁,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逐年上升,参会人数也不断增多(孙泽厚,2009)。这些参会学者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学科背景,思维模式亦有所差别,这对于信息的呈现和解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对于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提高学术国际学术会议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关联理论基本框架为出发点,分别从明示-推理、关联原则、语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如何提高国际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联理论基本框架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研究话语理解,创立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影响话语理解的主要因素是听读者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即“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听者根据认知语境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做出语境假设,假如说写者设想的语境与听读者实际使用的语境不匹配(mismatch),就可能导致误解(张少云,2007)。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理论,它试图解释在口头交际中话语是如何被理解的,因而在解释语言现象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关联理论进行阐释。

1、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or produces a stimulus which makes it manifest to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that the communicator intends, by means of this stimulus, to make manifest or more manifest to the audience a set of assumptions.

(2001∶63)

根据明示-推理理论,言者要表明两个意图。一是信息意图,让听者明晰言者的一系列论断;二是交际意图,让言者和听者都明晰言者具有的信息意图。交际是明示-推理过程,包含言者的明示和听者的推理。从言者角度看,交际是明示过程,需要清晰地表达其信息意图;从听者角度看,交际是推理过程,听者需要在言者明示行为和自己情景假设的基础上完成言者的交际意图。

2、关联原则(The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Relevance

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if and only if it has some contextual effects in that context.

(Sperber & Wilson 2001∶122)

由此看出,语境效果又可叫认知效果。当言者呈现的新信息和听者已有的语境假设相互作用时,语境效果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加强已有假设;消除已有假设;与已有假设结合产出语用内涵――结论是输入信息和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个因素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效果是关联的充分必要条件。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越大。而语境效果的获取和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加工程度紧密相关。加工努力指在加工话语时付出的脑力劳动,即找出话语的命题形式,从话语中获取语境效果,推断隐含义以及选择特定的语境解读言者的话语。同等条件下,在处理加工话语过程中,加工程度越大,关联越小。因而,关联是程度问题,由语境效果和加工程度决定。

关联两原则分别是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根据Sperber 和Wilson,

Cogni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Human cognition tends to be geared to the maximization of relevanc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a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

(Sperber & Wilson 2001∶260)

从关联认知原则可以看出,人类注意力和加工资源分配给看起来相关的信息。从关联交际原则可以看出,言者对听者讲话并期待最佳关联。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言者试图解释其每一句话语期待其话语具有最佳相关;在理解过程中,听者试图找到能满足其最佳关联期待的解释,在此过程中,听者获取的解释如果和言者表达的意思出现不一致,就是造成沟通障碍。

3、语境(context)

在听者对言者话语意义解码过程中,语境和背景信息在正确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联理论则认为,语境不局限于即时的物理环境或话语本身语境,语境是动态的,并非固定和提前知道的,它是根据每一个新的话语不断重造的,这和传统意义的语境有所不同。

听者在理解言者话语过程中会在大量可能的语境中选择出最能解释言者话语意义的一个,即特定语境的选择受到关联性制约,听者选择的语境是基于最小的付出和最大的语境效果。

然而,百科知识,和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因人而异,听者实际采用的语境在很多情况下并非言者所指。因而言者和听者语境的差异可能是交际过程中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通过以下方式解释明示交际:言者发出明示刺激,听者需要付诸加工努力。由于人的思想倾向于给最具关联信息分配注意资源,如果想要被听者理解,言者至少需要产出值得听者注意的关联刺激。在假设言者话语关联的基础上,听者才能准确地解读明示刺激,达到其期待的最佳关联。

三、运用关联理论促进国际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

基于以上对关联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在处理和解释人类日常交际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国家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最佳跨文化交际沟通的效果。

1、 明示―推理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明示-推理过程,包含言者的明示和听者的推理。这就要求学术成果展示人员在做展示过程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从各个方面对研究本身进行阐述解释,包括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最后得出的结论。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展示者可以在口头陈述的同时,可以借助于其他视听手段,如借助于投影、幻灯、录像、录音,以及其他图谱、表谱、实物等作为口头宣讲的补充(胡庚申,2000)。与此同时,在言语交际出现障碍或冲突时,展示者可以采用非言语行为作为补充策略,比如通过手势,说话语音强弱等。对听者而言,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领域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对展示者的明示行为进行适当推理,这种推理是建立在对展示者本身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研究问题基础之上,对当时特定语境的正确解读下获取的。

2、 关联原则

从关联原则中的语境效果可以看出,语境效果是获取关联的充分必要条件,而语境效果的获取与听者的加工努力程度有关。这就要求听者付出最大努力,全方位调动认知机制和背景知识,找出展示者话语的命题含义,推断隐含义以及选择特定的语境解读言者的话语。而从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来看,展示人员要尽可能围绕研究问题进行展开,不要偏离核心问题的探讨导致失去听众;而听者也要在解读信息之后做出合理的回应,可以通过提问题论证等方式明确展示者交际意图,从而获取最佳关联。

3、语境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语境(指一个特定词或者部分文本的前后语言环境),抑或物理语境(话语发生的物理环境)。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不局限于即时的物理环境或话语本身语境,语境是动态的,并非固定和提前知道的,它是根据每一个新的话语不断重造的。然而,百科知识,和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因人而异,听者实际采用的语境在很多情况下并非言者所预期的。这就要求听者不仅要提前了解展示者本身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研究问题,还要尽可能通过言者解说展示各个环节努力获取语境信息,在大量可能的语境中选出最能解释展示者话语意义的一个。

四、结语

国际学术会议不仅对于获取学科前沿信息,扩大研究视野促进国内创新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提升国内相关领域科研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对于确保国际学术会议质量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指导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沟通,进一步保证学术思想学术成果的成功分享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学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Porter, R., & McDaniel, E. (2009).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Cengage Learning.

[2]Sperber, D. & Wilson, D. (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3]胡庚申.国际会议交流英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孙泽厚.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对比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唢呐艺术 文化内涵 理论思考

中国唢呐艺术在不同地域体现着各异的风土民情和文化风格,唢呐作品的音乐情趣与情绪,随着演绎的内容和场合的变更诠释出不同的音乐情感,给听众以新异的音乐体验。中国唢呐艺术源自民间,随着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唢呐演奏也被以艺术演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各类艺术作品势如破竹般涌现,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一、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

(一)唢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唢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发源地是在波斯、阿拉伯地区。唢呐艺术的流传范围极为广范,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其自产生至流传的时间跨度较大,且中国唢呐艺术在各个地区都有较为广泛的流传,但多活跃在民间,多以民俗活动的形式呈现。唢呐在形态、艺术表现上都有较明显的特征,由于其发声响亮、携带方便、应用场合多以民众日常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被大众熟知和喜爱,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发展环境锦绣勃勃。

(二)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

唢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着明显的关联和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节庆和民俗文化中,例如:农村的婚丧嫁娶、节庆祭典等内容。人们通过唢呐演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思。从意识形态范畴来说,唢呐艺术与中国伦理文化体现及文化情感确有关系。中国人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体现,唢呐艺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场合与民俗文化中都有直接的情感表达。唢呐演奏的曲目内容也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乐曲《婚礼曲》《抬花轿》等,唢呐艺术是最能表达华夏民众文化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行为价值呈现

唢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在行为价值的呈现上体现着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唢呐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为价值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扩展。对比传统的唢呐艺术,现代唢呐艺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大大拓宽。作曲技法的创作延伸,演奏技法的创新应用,更有制作专家在唢呐形态和制造工艺上所进行的大胆创造性的加工、改良(如加键唢呐、活芯唢呐),都力求在音色和音质上更能达到演奏“乐趣”,便于技艺精湛者在演奏形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达到更高的艺术追求,丰富听众的视听感受,既符合现代人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也体现现代唢呐艺术表演形式上的突破。

二、中国唢呐艺术的时展的理论思考

(一)注重唢呐艺术的技艺传承

中国唢呐艺术特有的技艺传承特点,是传统的口传心授。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唢呐工作或教育的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工作者,逐渐抛弃传统的“比葫芦画瓢”法,以规范严谨的教学体系取而代之。艺术家们对唢呐艺术文化内涵的技艺传承及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情感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这将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论价值。通过文化情感研究传统技艺,讲述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以较为细致化深入化的理论成果推动唢呐艺术的久远发展。

(二)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情感深化

唢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可见其艺术情感的体现并没有被时间所冲淡,反而其文化情感正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能够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唢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唢呐艺术的表现,人们可感受其音乐情感以及对历史文化内容的传承,尤其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中,人们透过或强劲激昂,或含蓄深沉、或悲怆伤感的情绪,捕捉艺术气息,进入艺术情境。

(三)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形式现代性演绎

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让唢呐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在表演形式上,唢呐艺术可以实现与其他乐器结合,重奏或合奏以使得音乐层次分明、音色多元化;唢呐作品的伴奏音乐可突破以往的民族乐器或小乐队的伴奏模式,采用钢琴,以期达到音乐对比强烈突出主奏乐器情绪等等;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化与多样化,能够带动大众的艺术、文化情感,丰富艺术视野,并为艺术理论的研究、艺术融合和探索实践等带来更多的挖掘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内涵性,用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唢呐艺术,实现唢呐艺术的现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唢呐艺术魅力浅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1).

[2]孙荣伟.当代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理论思考[J].艺术探索,2013,(12).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政策建议

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27235亿元,比2014年增长11%,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4.6个百分点,与GDP的比值为3.97%,比2014年增加0.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初步显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强国”的发展脉络逐步清晰。

一、文化产业属性与财税扶持的理论依据

如何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产业属性与财税支持的理论依据,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文化产业经营中的职能和角色,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也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要求政府介入

文化产业同时具有产业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产业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单纯的产业生产部门,以经济效益为经营前提,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遵循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规律,谋求经营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政策宣传工具,必须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坚持“经济效益”,而且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二)文化产业的产业特点需要政府扶持发展

一方面文化产业属于幼稚产业。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现阶段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也较弱,属于幼稚产业。根据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幼稚a业保护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超保护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实施保护政策;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内部科研不确定性问题,而且还有外部的价值评估问题,这些都使文化产业处于较高的风险之中,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主体的投入和发展。最后,文化产业具有外部性特点。具有着外部性的文化产品能给人民带来精神享受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对社会有害的文化产品,比如黄、赌、毒及文化,则会对民众产生错误的引导和错误价值观的培养。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要求政府重点扶持

2011年―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年均超GDP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在政府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生命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彰显和激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进一步确认。而且,文化产业具有“口红经济效应”,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其经济下滑的反向调节能力对当前我国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财税扶持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

在财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各国均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形成不同的财税扶持模式,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美国――市场导向型财税扶持模式

文化产业作为美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上。美国文化产业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美国政府采取的财政税收政策密不可分。总体来讲,美国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是坚持自由主义取向的,坚持市场导向,鼓励文化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即使联邦政府或各州政府对文化项目进行资助,扶持资金会有额度限制,通常对任何文化项目的资助总额不应超过所需经费的一半,其余的要靠自己筹集。而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主要集中在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私人部门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捐赠,而对营利性文化产业一般没有特殊的优惠内容。

(二)英国――选择型财税扶持模式

英国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1998年创意产业被正式提出。英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占GDP的5.2%,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英国政府制订了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财政税收政策。在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上,不仅在全国建立多层次的文化管理和运行机构,并提供数字化平台及大力发展数字化内容,提升文化资源配置,而且英国政府选择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机构进行直接拨款。在税收政策上,英国政府有选择和有针对性的对文化产业各部门进行财税扶持,如长期对图书行业所实施不收取税收的政策使英国出版业得到了稳定的增长,一直跻身于世界出版大国行列。

(三)韩国和日本――政府主导型财税扶持模式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好,而对文化产业财税扶持模式则属于政府主导型。首先,确定文化立国战略,韩国在1998年正式确立文化立国战略,而日本早在1995年就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其次,都建立专项的财政资金的扶持机制,设立官方和半官方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扶持机制;再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扶持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体系,都鼓励文化产品出口,都享受出口退税、税收抵免、进出口关税免征等多种直接和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总结发达国家财税支持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根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界定文化产业,对不同属性的文化产业和实行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其次,各国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财税政策,通常在产业发展初期财政支持力度较大,而产业逐渐壮大后,逐渐将文化相关企业推向市场,以税收优惠为主,鼓励市场竞争;最后,积极实施出口优惠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中国实践

(一)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现状

1.确立文化强国战略。近年来,党的指导性文件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明确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要职能转型,从政策、资金、机制变革等方面支持文化改革和发展;十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了要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努力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十三五”规划要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已将文化强国上升到战略高度。

2.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转制企业的扶持力度。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内容涉及影视业、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进出口等财税优惠政策;在2015年9月启动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完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制定各式各样财税政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产品创新。

(二)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问题

1.财政资金总体投入不足且区域、城乡差距较大。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支出不足财政总支出的2%,远低于欧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受文化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以文化事业费为例,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530亿左右,而中部和西部分别投入120亿和152亿,合计占比仅为51%,远低于东部地区。

2.财政资金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现阶段,由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界限比较模糊,在文化产品市场中,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时常存在“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在政策资金使用上缺乏效率,造成浪费。另外,一些大的国有文化企业在资金申请方面有特有的优势,而亟需国家扶持的中小文化企业却由于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和银行信贷的准入门槛较高,很难获得资金扶持。

3.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差异性。虽然我国在2015年已启动了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但从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主要散见于一些政府行政法规中,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税优惠体系。各地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时,往往从本位主义和短期利益出发,对文化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的热情不足,或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现阶段,文化产业中却缺乏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科技含量较高、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不足,从而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财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实施产业振兴的重要工具,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探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因为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对各文化企业发展“互联网+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在实施财政政策时:一方面应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财政资源重c加快中西部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逐步缩小同东部及城乡间公益性文化产品供给差距;另一方面,财税政策向中小文化企业倾斜,发挥中小企业灵活、创意丰富、发展快等特点,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快速发展。

(二)强化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加强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领域支持的作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进行定向税收扶持,采取免缴、少缴、返缴等措施促进此类企业的快速成长。探索更多的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其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个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例如在遗产、捐赠等税制方面制定优惠措施,提高国民捐赠热情,促进社会更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三)实施系统化和差异化的财税扶持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要厘清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界限,财税政策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进行差异化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具有外部性特征,应是国家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财税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支持应集中体现在对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而经营性文化企业应在市场经济下遵循经济规律,自由竞争发展,财税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应集中在如何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上来。

(四)创新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应积极探索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讨建立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最大化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其次,应利用财税政策有效吸引优秀人才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各级政府可因地、因时制定特色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再次,应积极创新财政投入的管理机制,在文化产业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计划确立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提高财政使用效率。最后,完善监管问责机制,在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志楣,冯梅,郭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杨京钟.文化产业财税政策:韩国的经验与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3(8).

[4]杨志勇.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财税政策[J].财贸经济,2011(12).

第7篇

[摘 要]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开放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 如何发挥镇纪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文化概念的解析 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软实力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探析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 作用及方向 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 彰显文化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浅谈档案利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及其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中的意义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作者简介:邓雪英(1975―),女,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艺创作,创作的小品《租儿子过年》等获省三等奖,辅导的小品《老爹进城》获省二等奖。现任新兴县文化馆任文艺创作员。

第8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经历多少时事的变迁,都应该始终将其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但是随着教育走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共性,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但在情绪营造方面,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积极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例如热播的历史剧,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以兴趣为切入点,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这样,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顾“四要素”,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注释:

①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③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