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7:0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石油测井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物探技术的创新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石油地质勘探过程中,各种勘探技术不断创新,地震勘探技术在设备制造、数据处理、数据解释及数据采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在提升勘探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勘探成本,三维可视化技术、经验技术、地震油藏描述等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先进技术将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如: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对石油勘探实施电子化的管理,同时可以对地震油藏开展实时的生产监测;随着地震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对整个钻井过程实施可视化的监控,以便于为石油地质勘探的评估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对于决策精准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测井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随钻技术、套管技术、快速平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测井技术的创新,对于测井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几种创新性的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实际的石油测井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测井速度与测量精度,正因为其具有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实际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另一种常用技术是快速平台测井技术,其最显著的优点是:在缩短测井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测井工作中的故障率,能够为实际的测井工作节省大量的时间;而随钻测井技术的最主要的优点是可靠性强、成本小、尺寸小,并且能够对其进行随意组合,并且其逐渐朝着阵列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测量数据可靠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钻井技术的创新
钻井技术的创新对于石油开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开采效率,对于石油开采成本也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创新型的石油钻井技术也比较多,如:特殊工艺钻井技术、三维钻井技术、可视化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多分支井钻井技术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多分支钻井技术,其最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油气藏的建设及开发过程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钻井效率,对于钻井成本的减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结语
英文名称:Well Logg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1338
国内刊号:61-1223/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碳酸盐岩 裂缝 孔洞 电成像 偶极子声波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07-01
碳酸盐岩油气田在世界油气田分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的油气有一半及以上来自于碳酸盐岩储层。一些主要的产油国家都分布有碳酸盐岩油田。例如在中东地区,大部分储集层为中生界或新生界的碳酸盐岩储层。这些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的油田不仅储量大,并且单井产量高。在国内,四川气田、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都属于碳酸盐岩储层。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洞穴、孔、缝为主,在一定范围内储层之间以裂缝系统沟通。整体上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形成众多具有相对独立系统的岩性圈闭。这些都给测井评价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仅靠常规测井技术已经难以满足该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需要,必须充分结合测井新技术才能更好的对储层做出评价。
1 测井新技术应用概况
目前在塔里木盆地常用的测井新技术主要有电成像测井(FMI/XRMI)、偶极子声波测井(DSI/XRMI)、化学元素俘获(ECS)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电成像测井和偶极子声波测井。
1.1 电成像测井技术
电成像测井资料具有分辨率高、能定量解释的特点。对不同岩性中的次生构造反映明显,如裂缝、溶缝、溶孔、溶洞、泥纹、泥质或方解石充填缝等。与常规测井资料比较,电成像测井图像不仅分辨率提高了2~3个数量级(常规测井分辨率一般为数十分米),而且能够揭示井壁表面地层的二维精细地质结构。与岩心资料相比,FMI/XRMI电成像测井图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在深度上具有连续性(岩心由于成本高,一般不连续);二是能够提供地下地质体的产状等定向数据(除定向取心外,岩心一般不能给出方位数据)。此外,一些在岩心上难以分辨的地质现象有时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反而清晰可辨。因此,FMI/XRMI成像测井资料是除岩心和常规测井资料外进行储层研究的一种极其珍贵的资料。
1.2 偶极子声波测井技术
偶极子声波测井技术是声波测井技术的重大突破。与以往的声波测井相比,其接收探头增多、探头间距变小,声波频率变低(DSI单极全波除外),并且增强了对地层横波信息的探测以及斯通利波的记录。能精确地进行各种地层的声波测量,从而提供了测量地层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有效方法。
利用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评价储层有效性主要是利用其斯通利波的衰减和反射特性。与纵波和横波不同,斯通利波不是体波,而是一种面波,它在井筒内沿井壁表面传播,垂直井壁方向振动。斯通利波的能量与井壁的径向距离成指数关系衰减。井壁上由于溶蚀孔、洞、缝的存在会导致斯通利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产生斯通利波的反射和斯通利波的能量衰减。因此,斯通利波能量衰减大小可以反推储层较好坏。但要受到岩性、井内泥浆、井眼条件和泥饼等因素的影响。
2 不同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四类储集空间类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溶洞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裂缝型和溶洞型储层主要发育在鹰山组。不同类型的储层测井相应特征存在差别,下面分别对这几类储层在常规、成像测井资料和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
奥陶系碳酸盐岩孔洞型及裂缝孔洞型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一间房组岩性为厚层灰色、褐灰色亮晶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砂砾屑灰岩,间夹泥晶灰岩。
裂缝-孔洞型储层段在成像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上均有响应。在成像测井资料上可见明显的高电导像素点,成像图显示为黑色斑点,具层状分布的特点。偶极声波测井资料的斯通利波能量有较大的衰减。在常规资料上,双侧向电阻率降低,呈“正差异”或“负差异”;密度测井值略有增大,中子孔隙度、声波时差曲线测井值变化不大。
裂缝型储层主要发育在奥陶系鹰山组地层中,裂缝在地层中易被地层水等所溶蚀,经过溶蚀改造后的裂缝,其形状多不规则,宽窄不一,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油气产出通道。在电成像测井图上,其颜色通常表示为黑色。裂缝面是沿井筒的圆柱面进行切割的,其轨迹展开后为近“正弦线”或“余弦线”形态,因此裂缝在成像测井图中显示为黑色“正弦线”或“余弦线”。在偶极子声波成像图上,由于斯通利波在裂缝段发生较强衰减,其在波形上为“V”字形反射。
不同倾角的裂缝在双侧向上也是有响应的,不同的裂缝倾角使双侧向测量值产生“正差异”或“负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双侧向测井仪采用聚焦电极系测量,垂直于仪器电流线的导电截面的大小影响深浅电阻率测量值的大小。在双侧向探测深度范围内,对于高倾角裂缝,深浅电阻率曲线呈“正差异”;对于低倾角裂缝,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呈“负差异”。裂缝井段在常规测井的密度、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影响不大,一般情况密度曲线略有减小,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曲线基本不变。
鹰山组溶洞在成像测井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上较易识别,在不同产状裂缝的交叉处或者地层断裂处的裂缝经溶蚀扩大,易发育成大溶洞。若洞穴中充填的是砂岩,则在成像测井的动态图像上有较亮的颜色,但比灰岩暗;若洞穴中充填的是泥质,则颜色较砂岩更暗一些。鹰山组岩性以厚层状灰色砂屑灰岩为主,夹泥晶灰岩、粉晶灰岩、灰岩,在常规测井资料上,电阻率较高,自然伽马较低。对于未充填溶洞,在常规测井资料上,井径一般有扩径现象,自然伽玛、去铀伽马测井值相对围岩变化不大;自然伽马值较低,双侧向测井值明显减小,呈大的“正差异”或“负差异”;三孔隙度曲线均有响应,密度曲线明显减小,呈“弓”形,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曲线明显增大。在偶极子声波资料上,溶洞段处斯通利波衰减严重,波形成“V”字形反射。
综上所述,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在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电成像测井资料、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可以为测井工程师快速准确的对储层进行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过套管测井;刻度系统;漏电流;地层电阻率;采集系统
引言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是我国正在研究的高新技术之一。其中俄罗斯的CHFR与斯伦贝谢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系统是国内外开发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通过测量套管上的电压降从而达到测量地层电阻率。但是测量的有用采集信号在纳伏级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此建立了刻度系统间接测量漏电流,从而减少误差。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提供仪器标定与检测的试验平台,在分析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仪器性能测试、测量精度标准;实现仪器准确度的检验;优化性能指标参数。关键技为漏电流的精确测量,极微弱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和刻度池实现不同地层介质的模拟
1.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测井原理
简单的来说,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就是在套管内通过测量套管上的电压降从而达到测量地层电阻率目的。如图1所示,如果有电流被注入套管,大部分电流会沿套管向上或向下流动,只有一小部分的电流泄露到周围地层.如果能测量出在Z长度范围内泄露电流的大小以及中点出的电压V,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可视电阻率,公式如下:
2.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
应用TMS320F2812DSP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出刻度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应实现对套管微弱电压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总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控制模块再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图1 刻度系统的总体设计
构建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仿真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的测井过程,就是在模拟真实套管的环境中,模拟不同地层介质漏电流的条件,模拟不同介质的测试环境,模拟过套管测井仪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主要由信号调理、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地面控制、信号传输、地层介质模拟器以及精密电阻阵列或刻度池等构成。
3.地层漏电流I用精密电阻阵列来计算
考虑到地层视电阻的测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地层漏电流I的测量准确度,因此对漏电流和由漏电流计算得到的电阻率进行双重标定,以确定最终的刻度系数。这是与一般测井仪不同之处。
图2 测量地层漏电流的模型
且:
从而得到:
式中Rw为围岩电阻,Rt为地层视电阻,R为套管电阻,I为地面激励电流,I为地层漏电流;
实际工程操作中我们应用集中参数代替分布参数,将各电极之间的套管的电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从而建立上图漏电流刻度模型,上图式为理论标定标准,利用节点法推算出漏电流与大电流激励源提供的电流的对应方程;因为I为纳伏级别,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在选定标准电阻Rt上加一个精确电压表从而间接实现漏电流的测量,再与理论值进行标定,得到刻度系数K1=Rw/(Rw+Rt)。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去掉了上围岩电阻,从而减少了电流的消耗,从而降低了功率。
4.采集
研究微弱信号(套管测井过程中位微弱信号)采集技术,以及信号特性和采集要求,选取合适的器件,构建图6流程图完成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工作,包括24位的-∑ADC模数转换,DSP控制.
微弱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端转差分调理后,首先要对其进行模数转换,且要求高精度.传统模数转换有并行、逐次逼近型、积分型也有近年发展起来的-∑和流水线型.24位的-∑ADC1274采用了极低位的量化器,从而避免了制造高位转换器和高精度电阻网络的困难;另一方面,因为采用了-∑调制技术和数字抽取滤波,可以获得极高的分辨率,并且不会对抽样值幅度变化敏感.内部具有自校准、系统校准等其它校准来减少误差;因此我们选用了TI推出的多通道24位工业模数转换器.
5.验证试验
采用TMS320F2812DSP为核心芯片开发制造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实现了对仪器的精确刻度,完成了对微弱信号的采集处理;根据所测的电压值得到的漏电流来计算地层电阻率的值,最后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地层电阻率测量可达到100Ω,整个系统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工作稳定.
6.结论
为了保证石油测井仪器测量参数的准确性与维护量值体系的统一,就必须对测井仪器进行刻度,未经刻度标定的测井装置是不可信的。刻度装置是指用于刻度测井仪的、具有已知准确性而稳定的量值的标准物质、装置或物理模型,不同类型的测井仪器具有各自的刻度装置。井下仪器可以通过刻度检测出工作是否正常。对于每种井下仪器的刻度高值和低值,都要求有一定的精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内,则认为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Realization of foreign fiber detec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DSP-BF533 [J].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6(8).
关键词:水平井,测井解释,井眼轨迹
0. 引 言
水平井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在石油钻采行业得到迅速普及。水平井可以大面积贯穿天然裂缝,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的控油半径,减少底水锥进和气锥进等,极大限度的开采储层,提高单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是油田高效开发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1.水平井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现状
水平井钻井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速,水平井的解释技术也相应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已钻的水平井主要分布于胜利、塔里木、新疆(准噶尔盆地) 、大庆、辽河、四川、冀东等油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莺歌海、渤海湾、黄海等近海处钻有大量水平井。
相对说来,中石化集团的胜利油田由于水平井技术起步比较早,每年的完钻井数较多,其水平井的解释技术一直处于较高水准,已开发成功的水平井咨询系统可绘制井轨迹平面投影图、空间投影图、测井曲线垂深校正图、井轨迹测井曲线图、井轨迹测井成果显示图等图件;中石油集团的塔里木油田也是较早开展水平井钻井的几个油田之一,其研制的水平井成图系统软件在井眼轨迹空间展布、井眼轨迹与地层关系对比等方面显示出实用和直观的特点,而在三维非均质地层模型中的电法数值模拟方法及大斜度井测井响应校正等应用上取得相当成效;大庆油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已研制出适合大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测井资料解释的系统,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在斜井校直、井眼轨迹绘制、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方法等方面日趋成熟;中海油的水平井技术基本是引进国外技术,在水平井的测井解释上基本是应用成熟技术;一些科研院所正在进行三维各向异性地层模型中的感应、声波、密度和中子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如水平井地层对比、测井曲线异常分析、储层评价等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国外在水平井技术发展方面跟国内差距不大。当前,水平井已不仅仅只用于油田的开发,它在油田的勘探特别是新区的地层评价中也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数据采集技术水平、发展和完善水平井测井方法进而提升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水平是中国测井界所面临的艰巨的任务。
2.水平井测井解释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测井仪器绝大多数是以直井眼轴对称地层为对象设计的,根据其径向探测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图1):径向平均型测井仪、定向聚焦型测井仪。径向平均型测井仪包括双感应、双侧向、自然伽马、声波、中子等,定向聚焦型测井仪包括密度、微球形聚焦、倾角仪等。
(a) 径向平均型(b)定向聚焦型
图1 常规测井仪器探测特征类型
在垂直井中,一般情况下地层模型可以假定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测井仪器轴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地层水平面,无论是地层、井眼还是泥浆侵入形状均认为是绕仪器轴旋转对称的,仪器一般探测的是平行于地层层理的地层参数特征;对于水平井,与仪器轴垂直方向的地层多数情况下不再是各向同性的均质体了,而是各向异性的非均质体,仪器一般探测的是垂直于地层层理的地层参数特征;同时,由于井眼和泥浆侵入形状等的对称性也不再存在了,水平井泥浆侵入规律难以掌握,很难进行有效的校正。
因此应用于垂直井中的测井仪器再用于水平井测井需要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中,受重力因素的影响,仪器的测井状态通常是偏心的。偏心对各种测井仪器的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仪器在测量过程中经常转动,这些不利因素加大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难度,也给测井解释造成了一定困难。
因此,在水平井的综合解释中,要注意测井仪器与水平井眼、地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解释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仪器测量位置、井眼和地层的各向异性、非均质性等。目前水平井中的解释模型大多采用原直井中的方法,这就要求必须首先根据水平井的特点对测井资料进行有效的校正。
3.水平井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
水平井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包括水平井井筒轨迹及地层剖面咨询(水平井咨询)和地层评价等。其处理原则是先把水平井测井资料转换为井眼轨迹信息和储层特性参数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绘制出井眼轨迹图和垂深的测井组合成果图;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直井中的解释方法为参考进行地层定量评价。
3.1 水平井咨询
水平井咨询即是根据测井资料解决水平井钻井、地质、采油工程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导水平井钻进和检查水平井钻进效果,而且对于水平井地层评价工作也具有指导作用。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水平井咨询工作可以帮助和指导钻井工程师和地质家实时修正实际井眼轨迹和修正设计井眼轨迹;在水平井完钻以后,水平井咨询工作可检验水平井的实际效果,既能检查实钻井眼轨迹与设计井眼轨迹的吻合程度,又可检验水平井井眼轨迹的地质设计是否正确。
3.2 地层评价
水平井地层评价的任务是搞清目的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及其沿井筒的变化。水平井工作重点与垂直井略有不同:在垂直井中,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地层评价,即划分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进而确定油、气、水层。在水平井中,其工作重点是与垂直井对比,找到相应的储集层,分析该储层平面上的展布和物性变化情况。,井眼轨迹。按照此目的,根据绘制出的斜深和垂深的测井组合成果图,测井分析家和地质分析家可以方便地对斜井和周围直井进行地层对比,分析储层层段的垂直厚度及斜厚度,从而对水平井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地质评价。,井眼轨迹。
3.3 井眼轨迹与油藏的空间关系
经过上述分析认识到,无论是钻井地质导向完井方案的优化,还是水平井测井解释综合评价与采油工程优化研究,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即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的空间关系问题。主要包括:
(1)水平井井眼轨迹与以油藏为核心的地层之间的关系;
(2)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储层流体分布之间空间的关系;
(3)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储层物性空间分布的关系。
井眼轨迹是利用井径、井斜角和井斜方位数据计算井轴每一点垂直深度、东西位移、南北位移、水平位移和闭合方位等空间坐标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坐标变换及演算绘制出井身结构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反映井身钻进深度、造斜点、水平段和斜井段空间方位等。在水平井的资料解释中,测井分析家和地质家借助实际垂直深度曲线(包括测井曲线和解释成果曲线),可以方便地对水平井和周围直井进行更准确的地质评价。
水平井属于复杂结构井,受条件限制井筒内各种地质工程数据的采集手段有限,普遍情况下只有地质录井和测井数据。相对而言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相比,其包含的地质信息更加丰富、连续性更好,更不受人的经验和技术影响。尽管相对直井而言,水平井中采集到的测井资料要比直井少的多,但一般而言,连续的井斜方位资料保证描述井眼轨迹的几何形状;连续的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或中子密度)资料可以定性地判断地层、流体识别和储层物性。
在直井中油藏剖面中的穿越只是一条一维的短线,用这些资料信息去分析研究油藏体的情况相对较难,而水平井井眼中轨迹在油藏剖面中穿行的路线是一个二维的曲线。如果加上导眼井的资料,则相对直眼井更能反映油藏体的很多信息,为解释评价和研究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空间关系提供了保证。
另外,开发水平井的布井前提是对油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些丰富的背景资料也能为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的描述提供良好的指导,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3.4 水平井测井解释研究思路
综合以上分析,在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方面提出了一套新的研究思路:
(1)熟悉地质数据体。在进行水平井测井解释前,要分析研究并彻底搞清水平井在油藏构造上的位置,熟悉油藏构造和储层(包括储层上下各标志性地层)的分布规律。具体步骤包括:
1) 阅读油藏相关资料;
2) 在构造背景上标出水平井井口位置及平面投影;
3) 选定参考井(若有导眼井,则首先采用导眼井),在构造图上标明参考井位置,参考井眼的位置;
4) 对参考井进行地层构造倾角处理,以备参考。
图2 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解释技术
(2)测井数据校直处理。,井眼轨迹。,井眼轨迹。利用水平井测井资料的井斜、方位数据,计算出井轴上每一点的垂直深度、水平位移,并绘制出井眼轨迹图。,井眼轨迹。同时,利用计算出的垂直深度,以垂直深度值作为新的深度系统,相应对每条曲线进行重新等距采样,形成新的数据文件,并用该数据文件绘制出垂深的测井组合成果图。,井眼轨迹。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曲线的深度对齐,在使用校深曲线法进行校深时,要保证校深测井仪器两次测量时的运行轨迹尽量一致。
(3)加强水平井的地质设计研究。综合利用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充分把握油层的空间展布和物性的三维变化情况,才能使水平井轨迹位于油层的最佳位置,使水平井测井资料的解释转变成近似均匀介质的厚层时的资料处理程度。这样就可以极大地简化解释的复杂性和技术上的难度,目前常规直井中比较成熟的解释技术就可以发挥较好的效果。
图3 井眼轨迹与地层关系测井解释成果图
4.结论
目前垂直井所固有的解释方法在水平井解释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具水平井特点的解释方法还须系统化和综合化。总体看来,水平井的整个解释评价技术都是围绕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这一核心来开展。因此,本文提出的评价解释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利用测井资料解释和描述井眼轨迹与油藏地层、流体等空间分布位置关系的描述技术;一方面研究井眼轨迹与油藏空间位置关系成果的生产应用技术。
但目前水平井的成图系统在储层的几何形状描述和油藏动态特征统计显示、储层垂向上描述与横向变化的岩石物性参数的结合以及三维可视化显示等方面还需要进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套以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空间关系为核心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解决水平井工程中的实际技术难题,提高水平井开发效率。提高数据采集技术水平、发展和完善水平井测井方法进而提升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水平是中国测井届所面临的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主编,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2]谭廷栋主编,测井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
[3]冯启宁主编,测井仪器原理[M]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1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公司人事服务中心编,测井工[M]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
[5]史小锋,水平井中随电阻率测量仪定位和预测地层界面的方法[J],测井技术
[6]Quinn R Passe H Yin C M,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地层评价中的经验问题和发展方向[J],测井技术
关键词:水资源地下水监测一孔多层成井结构
地下水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工作,是认识和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制定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措施,减轻和防治地下水污染及其相关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的重要基础,可以直接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支持和技术保障。
天津市地下水监测站网主要依托于生产井发展起来的,1999年在全市开始地下水位自动监测建设。2005年起,我市开始加大地下水监测投入力度,着力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建设和改造,重点是地下水专用监测井建设和地下水信息系统建设,目的是实现地下水监测井专有化,提高地下水监测数据精度以及地下水监测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时效性。目前,我市地下水监测井全部为单孔监测井或丛式单孔监测井群。一眼井只能监测一个地下水层组,存在相对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不便于仪器的施用和管理等问题。形成了人、财投入大,采集信息不便的现象。一孔多层(多井)成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市区,城镇地下水专用监测井建设难等问题。
一、 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技术研究概况
国内开发利用地下水成井未见一孔多层井新技术的开发。近几年随着专用监测井的发展建设,依我国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多采用巢式或连续多通道(水平通道)监测井群的建设方式,以满足多层次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动态要素获取的需求。近期虽偶见一孔多层监测井的建设,但其成井深度、井径、井内孔数及成井技术方法均不适用于天津地区大垂深、多地下含水组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
天津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技术的研究与建设,受启于石油系统的丛式定向井成井技术及单项工艺技术方法。S―1000型钻机机具经改装及配置的重新组合使其成孔直径达1.0M,成孔深度达600M之深。根据监测需求在大钻孔内成3-5眼不同垂深,监测不同地下含水层组水力状态的专用监测井,即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根据研究路线将一孔多井成井难点技术分解为单独的大口径成孔技术,多层次下管技术、多层次管填砾技术,多层次水泥环止水技术,多层次大功率空压机洗井技术。每一单独工程工艺技术按工程序实施,而各工程工艺技术或措施又为环环相连。我们在实施建设一孔多井成井研究实验除孔径略大外,各工艺工序技术均有几十眼井的成功经验和工艺措施。监测井管管材使用规制钢卷管。因其抗压抗剪加抗负压力指标满足于一孔多层井建设的需求。
二、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结构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结构是由大口径孔深,依各监测层位按序排布的泵室管、变径、井壁管、滤水管和最深层组的井底封,钻孔和各类管材之间排布不同层位的砾料、止水泥球、止水水泥环等。这种按设计钻凿的钻孔,各类井管的按序排布和其的填料共同组成井结构,按设计实施,一孔可成三至五眼井,详见图。
三、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经济效益
1)与普通的地下水监测井工程对比,占地面积小。天津市大部分地区监测站点要监测5层含水组,每层要打1眼监测井,共要5眼井。当利用了一孔多层成井后占地节省五分之一。一孔多井成井后占地面积小于1m2,加上观测设施专用井房占地面积小于10m2。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减少了征地费用问题。
2)对水质稳定性和质量要求较高而需水量较大的企业及其有关需求部门,不但解决了集约性开采的难点又便于操控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便于管理降低了成本。
3)解决了松散层地下水水资源地由分散开发集中供水变为集约式开发集中供水的问题,大幅度地降低开发建设,管理成本同时便于新技术的应用、环保节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水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诱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加重;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危害突出,令人触目惊心;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盐失衡,生态退化严重。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相关地质灾害也越来越严重,这些已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下水监测信息对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科学管理水资源的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秦家屯油田 PNN监测 机械堵水 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624.6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602
一、概 述
PNN(Pusle Neutron Neutron)简称 脉冲中子一中子,PNN测试是向地层发射高能量(14.1Mev)的快中子,探测这些快中子经过地层减速以后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与其他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的主要区别是: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是探测放射出来的中子被地层俘获以后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因此它可以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情况下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同时利用两个中子探测器上得到的中子记数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储层含氢指数。据此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分辨近井地带的油水分布,计算含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求取储层孔隙度、计算储层内泥质含量及主要矿物含量等等。而常规的C/ O 碳氧比〔1〕测井仪虽然使用时间较长,但存在记数率低、统计误差大、测速慢,探测深度较浅,受井眼影响严重(测前必须洗井)、仪器外径大、不能过油管测量,而且只适用于中高孔隙度(孔隙度大于20% 才能做定量分析)地层等诸多缺点。
PNN仪器利用两个探测器(即长、短源距探测器)记录从快中子束发射30ms后的1800ms时间的热中子计数率,根据各道记录的中子数据可以有效地求取地层的宏观俘获截面,同时利用两个中子探测器上得到的中子计数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储层含氢指数(可以有效的识别气层)。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分辨近井地带的油水分布,计算含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求取储层孔隙度、计算储层内泥质含量及主要矿物含量等等。
与传统的中子寿命测井相比,中子寿命测井记录的是热中子与地层俘获反应释放出的伽马射线,反推热中子的时间寿命,而PNN直接记录俘获反应前的热中子计数率。具有独特热中子探测:解决低孔、低矿难题;独特的高温设计:工作环境可高达175°;独特的记录方式:记录中子衰竭时间谱;独特的成像技术:可直观消除井眼影响;高精度评价技术:寻找出水点和剩余油。
二、技术特点
PNN是通过对地层中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来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得到饱和度的解析。而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是探测放射出来的中子被地层俘获以后放射出来的伽马。这是PNN 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探测热中子方法,没有了探测伽马方法存在的本底值影响,同时在低矿化度与低孔隙度地层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记数率,削减了统计起伏的影响。由于PNN 记录的是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俘获的中子少,反而剩下的没有被俘获的中子多了,这时候中子的记数率就高,统计起伏就低,提高了测量精度。PNN 可以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情况下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这也是PNN 仪器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同时,PNN还有一套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井眼影响,保证了Sigma(地层俘获截面)曲线的准确性,精度可以达到±0.1俘获截面单位。
PNN 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作业准备,可以过油管测量、仪器不需刻度,操作维修简单、记录原始数据、去除井眼影响等等多方面的优势。PNN 现场无需任何特殊的作业,仪器外径为43mm,可以过油管测量,也可以在油井生产、关井情况下进行测量。现场施工前,只要确保仪器能够下放到目的层段即可。过油管测量以及在油井生产的情况下测量,都会受到井眼不同程度的影响。多层管柱以及管柱间流体的不同都会形成程度不同的井眼影响。PNN 通过其独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包中的sigma 成像功能,成功的识别出不同的井眼影响,并避开这些井眼影响的数据,选择真正来自地层信息的数据进行地层sigma 的计算,从而最大程度的去除掉井眼影响,实现了过油管以及在生产的状况下进行测量。所以不管井筒中有水,有气、还是有油,PNN 都可以进行测量,并取得准确的解释结果。这也是PNN 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PNN测试技术在十屋采油厂秦家屯油田中的应用
SN78区块位于秦家屯油田的西部,主要含油层位为泉一段农Ⅺ油层[7],属于常温常压低渗透油藏。该区块于发现工业油流以来,经过1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中高含水期阶段,油藏情况异常复杂多变,平面上及纵向上非均质性不断加剧[8],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向生产井方向舌进和在纵向上向高渗透层突进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油水井间出现串流通道,造成了无效注水,极大地降低了水驱效果。为了明确该块油水井对应关系、缓和层间矛盾,为下一步分注、堵水等调整措施提供依据,近年,结合监测实例,对比秦家屯油田前期监测的成功经验,对该区块进行PNN监测。共监测了QK5-7-1、QK3等2井。
四、结论
1.PNN 测井克服了传统中子寿命测井缺点,大大削减了储层本身存在的自然伽马和其它核反应产生的延迟伽马对测井响应的影响,提高了测井响应对储层的油水分辨能力和主要矿物分辨能力,能在地层矿化度大于20000ppm 或低于2000ppm 的油气井中进行有效的过套管或过油管的储层饱和度和孔隙度监测。
2.PNN测井工艺特别简单,无需任何特殊作业。而且独特的成像系统可以有效的去除井眼和水泥环的影响。可以有效得出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找出出水部位,评价水淹部位,提供优化射孔方案,避免射开水淹部位给开采带来后续成本的提高和在工艺上无法处理的麻烦。
3.我们建议选井时尽量注意选择固井质量较好的井次,以此保证测量结论不受井筒工艺的影响。
4.在低矿化度地层水的条件,PNN探测热中子的方式可以得到较高的计数率,从而可以保证探测精度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吉朋松,等.双晶C/ O 能谱测井[ J].测井技术,1997,21(2):133.
[2]李慧玫,秦家屯油气田储集层评价。天然气工业,2000(20):82-84.
[3]李永刚,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吉林大学学报,2004(34):51-54.
[4]王建波,秦家屯油田储量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5.
[5]胡雅君,秦家屯油气田开发初期动态分析。天然气工业,2000(20):78-81.
[6]周靖,张春芬,王守田,秦家屯油田勘探成果及油气评价。天然气工业,2000(20):57-59.
关键词:LWD;电阻率(MPR);衰减;相位;SONDE;PADDLE
1前言
由于油田区块的开发己经到了中后期,为了开发薄油层以及残余油,地质导向仪器己经变得相当重要。另外这些区块的地质构成及地层描述都已相当清楚,再利用邻井的测井资料,就可以定性和定量描述开发地层的地质构成、各层位的孔隙度、地层骨架的岩性及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用MWD+自然伽玛+电阻率组成的LWD,就可以满足定向轨迹测量和地质导向的要求。
图1贝壳休斯LWD井下仪器示意图
2NAVIMPR仪器简介
贝克休斯公司(Baker-Hughes)的随钻测井系统NAVIMPR的井下仪器主要由脉冲发生器(UPU)、探管(PROBE)、M30短节、MPR电阻率和井斜伽玛(SRIG)几大模块组成,探管由整流模块(SNT)、驱动模块(SDM)、存储器(MEM)、定向模块(DAS)和伸展电子连接头(EEJ)等组成,仪器总长13.02m。井下仪器示意图如图1所示。仪器中有一个涡轮发电机,钻井液冲击涡轮产生交流电,经SNT整流后,供给各个电路模块。MPR(MultiplePropagationResistivity)有4个发射极、2个接收极,可以发射和接收频率为2MHz和400kHz的两种脉冲,考虑到相位延迟和衰减,共可接收32种脉冲信号。由4个发射极向地层分别发射2MHz和400kHz的电磁波,不同岩性的地层对电磁波的相位延迟或衰减不同的,从而通过泥浆脉冲经过地而传感器传到地面设备中,进行解码。
MPR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增强了薄层及其流体界面划分的能力,使储层综合解释及详细的油气水分析技术得到改进及完善。
3随钻电阻率测井原理
根据物理学,凡能在电场中极化的物质叫电介质。物质的介电性质也就是它的极化能力,用介电常数来表示。通常,泥饼的介电常数大于地层的介电常数。因此,在泥饼和地层之间会产生全反射,一部分波经泥饼传播;另一部分波进入地层,并沿泥饼和地层的界面传播,即所谓的侧面波。测量侧面波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变化,就可求得地层的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电磁波传播测井仪器采用双发双收补偿式测量(如图2)。
图2MPR双发双收补偿式天线
3.1衰减的测量与补偿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输能量衰减。衰变或衰减速度与介质(地层)的导电率成正比。衰减(有时称为振幅比)是根据两个接收天线所检测到信号的振幅计算得来的,和发射天线的距离有关。量化衰减水平最常用的单位是分贝(dB)。“振幅比”定义为:
振幅比=20Xlog()(1)
其中,A代表振幅,单位是伏特。
T1天线发射,近接收天线(R1)和远接收天线(R2)分别测得电压信号,根据公式1得到的振幅比分别为A11和A12。T2天线发射,近接收天线(R1)和远接收天线(R2)分别测得电压信号,根据公式1得到的振幅比分别为A22和A21。在T1和T2交替发射一次后,得出补偿后的衰减值:
在高导电率地层,由于远接收器信号振幅比近接收器信号振幅弱,远接收器的衰减较大。电阻率高时,发送器信号衰减较少,远接收器振幅将只比近接收器振幅小一点。
3.2相移的测量与补偿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输除了有能量衰减,还有相位的移动。如图3所示。T1天线发射,远接收天线测得的相位差为P12,近接收天线测得的相位差为P11;T2天线发射,远接收天线测得的相位差为P21,近接收天线测得的相位差为P22。在T1和T2交替发射一次后,得出补偿后的相位差值为:
虽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常数(300,000千米/秒,通常被认为是光速),但这是实际上仅适用于在真空里传播的电磁波(EM)。在电导体中,传导电磁波的速度依照材料导电性的比例放慢。扩散波的波长、频率和速度都通过以下方程式联系在一起:
V=ω*λ或V=2πf*λ
电磁波在高阻地层中的传播速度比在低阻地层快。因此,仪器传送的信号在较高电阻率地层将有更长的波长,在较低的电阻率地层有较短的波长。
图3相位信号示意图
4随钻电阻率工作原理
MPR短节由探管(SONDE)和天线壳体组成。SONDE安置在天线壳体的内部,在壳体的内侧通过PADDLE与壳体固定在一起。SONDE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它们都同PADDLE相连接:①发送器的上半部分,放置T2和T4的发射电路板;②发送器的下半部分,放置T1和T3的发射电路板;③接收器部分,放置主控板,接收板,电源板和调制解调器;PADDLE主要有以下四个功能:
同两个发射骨架和一个接收骨架相连接;
提供各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
提供发射和接收天线间的电气连接;
给记忆存储提供通信的通道。
在MPR钻铤中,PADDLE的一个插针与M30滑环相连接,通过此线与上面的探管(MASTER)进行串行通讯。68332芯片安装在主控的电路板上,它控制每一个在发送和接收电路板上的68HC11芯片。每一个68HC11芯片都控制着一个数控振荡器(NCO),68332通过总线直接和68HC11通信;68HC11会解码一系列指令,并承载一些数据进入NCO寄存器,以产生特定的频率:2MHz或400KHz。获取的数据必须保证同发送信号是完全的同步,这是由在处理器主板上的一个晶体振荡器来完成的。时钟频率是12.288MHz,这个频率允许数控振荡器以最小的失真产生2MH和400KHz的输出信号。
4.1电源板和调制解调板
图4供电与信号框图
1)电源板和调制解调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源板主要由变压器和开关电路组成。调制解调板主要由ACTEL芯片和运放电路组成。
MPR电阻率上有1个电源板和1个调制解调板。LWD的主处理器(MASTER)与MPR通过一根线进行串口通讯,这根线上同时走30V直流电和通讯信号,M30即为这根线。M30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掉信号,剩下30V直流电进入电源板,通过变压器和开关电路产生5V、+5V、-5V、+12V和-12V直流电,为主控板、接收板和调制解调板供电。M30通过高通滤波器滤掉30V直流电,剩下信号进入MODEM,转换为MPR主控可识别的1039信号。MPR测得的数据通过MODEM将信号转换成M30送给LWD的主处理器。
图5电源电路板
图6井下数据及信号通讯传输电路板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电源板变压器的缠制:变压器缠不好就得不到规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变压器会发热,影响变压器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的可靠性,还会造成功耗大的问题,此变压器还会影响信号的处理。为此,我们缠了100多个变压器进行试验,解决了此问题。
②ACTEL芯片的解密: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人能对ACTEL芯片进行解密,我们在掌握其工作原理和通信原理后,历时3个多月完成了解密。
4.2发射板
图7发射板框图
1)发射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送板主要由下面元件和电路组成:68HC711微控制器、12.288MHz的时钟电路、数控振荡器(NCO)、滤波器、输出放大器、直流电源转换器和分频器。
MPR电阻率上有4个发射电路板,位于SONDE的2端,每一端有2块。它们的外观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产生2MHz或400KHz的振荡频率,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68HC711芯片内的程序不同。主控电路板通过总线和晶振控制发射板工作,并保持工作同步。发射板的供电方式为M30线直接供电,而不用电源板供电;M30线通过滤波电路滤掉信号,只保留30V直流电,通过变压器进行直流转换产生+12V,-12V和+5V直流电给每块芯片提供电源。68HC711接到68332的指令开始工作,向NCO传送数字命令使其振荡,通过滤波器后,产生2MHz和400KHz的振荡信号;然后进行电压和电流放大,以增大其发射的功率,然后通过天线向外发射。
图8发射电路板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变压器的缠制:变压器缠制达不到要求会得不到规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变压器会发热,进而影响变压器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的可靠性,还会造成功耗大的问题。为此,我们缠制了100多个变压器进行试验,解决了此问题。
②滤波电路的调试:滤波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发射的相位和衰减,经过几天的摸索找到了调试的规律,达到了规定的相位值和衰减值。
4.3接收板
图9接收板框图
1)接收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接收板主要由下面元件和电路组成:68HC711微控制器、12.288MHz的时钟电路、数控振荡器(NCO)、滤波器、混频电路、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分频器。
MPR电阻率上有1个接收电路板,上面有2个接收通道(R1和R2)。它们的外观和功能都是一样的,接收发射天线产生2MHz和400KHz的振荡信号,并处理成6KHz的信号去主控。接收板的供电方式为电源板供电,需要+12V,-12V和+5V的直流电。主控电路板通过总线和晶振控制接收电路板工作,并保持工作同步。68HC711接到68332的指令开始工作,向NCO传送数字命令使其振荡,通过滤波器后,产生1.994MHz和394KHz的本振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放大后与本振产生的1.994MHz和394KHz信号进行混频,经过放大和带通滤波器后,产生6KHz的信号,然后进入主控板的A/D转换器。混频后降低信号频率有助于更加简单的处理信号。
图10接收电路板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混频电路的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得不到要求的衰减值和相位值,存在一定的数值差;我们检查了电路中所有的滤波电容、电感和电阻,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将接收板分割成3块进行调试,排除了本振部分和带通滤波器部分,最后把问题定位在混频器部分。对混频器电路的电容和电阻进行调试,最后达到要求,完成调试。
4.4主控板
图11主控板框图
1)主控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控板主要由下面元件和电路组成:68332主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2.288MHz的晶体时钟电路、32.768KHz的晶体时钟电路、存储器、A/D转换器和LT1039芯片。
MPR电阻率上有1个主控电路板,它是MPR的大脑,控制发射板和接收板,并处理采集的数据,使用电源板供电。68332是主控板的核心,它是M30同LWD主处理器(MASTER)通信的结点。68332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安装在发射板和接收板上的微控制器68HC711的活动,68332与68HC711的通信通过总线来完成。6KHz的信号通过运放进入A/D转换器,将6KHz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数据传送给。DSP以每秒钟24000次的速度接收A/D通道上采集的数据,DSP采用快于6KHz四倍的采样速度,这就决定了它能以0度,90度,180度和270度的角度进行采样,四个位置(0度,90度,180度和270度)的平均值的测量方法可以降低噪声对系统的影响,DSP能对数据进行采样并取平均值,除了原始的相位和振幅值外,还可算出相位差和振幅衰减值。68332把计算好的数据通过LT1039传给MODEM,然后到LWD的主处理器。
图12主控电路板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整体调试:在焊完68332、DSP及相应的电容电阻后,开始调试,68332总在复位,我们对电路板进行详细的走线检查,未发现问题;又仔细的检查了电容和电阻,发现了错误,排除了问题。持续低电平;更换68332后,正常,持续高电位。焊上剩下的元器件后调试,又出现了复位现象,卸下备用存储器后,主控板工作正常。用电脑进行测试,数据有错误,更换运算放大器后,一切正常。
5地面试验和现场试验
1)老化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了72小时的老化试验,验证其长期工作的可靠性。72小时后,测得数据正常,老化试验成功。
图13老化试验
2)抗温试验:在水平井维修车间进行了抗温试验(85℃),验证电子元器件的抗高温性能。试验得到数据如图14和图15。
图14室温情况下airhang数据
图1585℃后airhang数据
上面2图中红色椭圆内相应位置的数据差值在±0.1之间,符合标准,高温试验成功。
3)现场试验:使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仪器2009年6月12日17:30到6月17日7:00在钻井二公司30629队杏13-55-平44井进行了下井试验。从1074米开始工作,到1676.8米完钻,仪器井下循环81小时,进尺602.8米,工作正常,现场试验成功。
6结论
随钻测井是当今国际钻井界的一项高新技术,对于提高勘探开发和钻井总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深入的分析了补偿式天线和电阻率电子部分的工作原理。得出了MPR的优点如下:
1)MPR天线采用对称式结构,可补偿温度和震动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2)SONDE在MPR天线壳体的内部,靠PADDLE与壳体连接,很好的与泥浆隔离,避免了泥浆的渗漏;
3)MPR电路板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运用了DSP和FPGA等技术,受元器件的影响较小,工作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徐莉莉,夏克文,朱军.测井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283-285.
[2]谭廷栋.现代石油测井论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4-9.
[3]王若.随钻测井技术发展史[J].石油仪器:2001,15(2):5-7.
[4]石油测井情报组.测井新技术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8-21.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二、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
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三、结论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