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建设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7 17:52: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区建设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区建设论文

第1篇

经过多年的努力,克拉玛依市(区)的社区管理机制逐渐形成规范,硬件设施也趋于完善,社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区管理和建设。但我市关于新型社区的建设方面同沿海省市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社区服务机制的起步也落后于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关于社区建设与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性偏低

由于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惯性的影响下,人们对社区的含义和社区服务的价值还处在较浅的认识层面,社会工作专业几乎不为人知。“人们把社区工作等同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把社区工作者等同于居委会大妈”。[2]所以在社区管理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反映出明显的行政化,政府制定的社区计划和任务,忽略了每个社区的特殊情况,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自上而下的执行;而所谓的“居委会大妈”,一般是在一个社区内工作工作了几年,还有的甚至超过十年,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运作相当熟悉,对社区内家庭、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处理更是得心应手。但至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技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角色等问题大都知之甚少。例如,在处理一起家庭矛盾时,他往往会把当事人双方看做是社区居民或邻居来处理,而不是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把他们作为案主来对待,也不能运用“同理心”、“优势视角”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成因,或者鼓励案主潜能来化解矛盾。

2.社区服务内容有待完善,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建设,社区内的服务和活动渐渐趋于完善,包括针对全社区居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对象的分类,但在实际的社区服务和福利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前期需求调查阶段,对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分类有待进一步细化。当前,虽然社区服务已开始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服务,但在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调查时的针对性仍然不足,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其次,社区服务的分配方式有待优化。在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发现,社区服务的分配大多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这样虽然保证了社区服务的公平性但却缺乏灵活性,使得一些服务需求较大的社区居民无法得到满足,而一些服务需求较小的社区居民则接受了过量的服务,甚至给居民带来不便。

3.社区文化建设薄弱,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较为淡薄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影响社区管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使得居民主要依赖政府的统一安排和指挥,对社区内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居民对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愿较低。近年来,由于社区宣传力度加大、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因素,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方向路线、社区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讲,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规模依旧处在较低水平。

二、形成当前问题的原因

首先,社区工作人员构成方面。目前,克拉玛依市(区)的社区工作者,年龄大多在30至50岁之间,文化程度以高中或大专为主,而政府在近几年逐渐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老一辈的社区工作者,能受到的专业社会工作培训则十分有限。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在国内仅有十余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倾向于经济发达、社会工作专业较为成熟的东部沿海城市;而新疆,地处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除非是家在新疆,或者待遇十分优厚,一般的毕业生大都不会把新疆作为首选。这几年社区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为社区注入了新的血液,但在总数上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至于拥有专业社会工作师资历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其次,社区的管理体制方面。在我国,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的形成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长久以来,行政性的社区管理模式占有主导地位,而近些年政府下放权力,倡导社区自理、居民自治,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了在社会管理上的压力。但之前的惯性还没有彻底消除,在个别社区还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现象;在社区管理上,没有在根据社区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以及对服务对象的细分不足,在服务项目的开展上缺乏灵活性,使福利和资源没有做到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最后,社区活动开展方面。就目前,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居民仍然以为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应由政府全权负责,而并不知道自己才是社区管理与建设的主体。社区活动的单一和宣传力度的不足,使得居民的参与意识一直处在较低水平,而参与社区工作的群体主要是年龄较大的离退休人员,通常是在社区工作者的劝说下被动的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参与的内容主要是偏娱乐性的,对社区的未来路线、服务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基本毫不关心。

三、克拉玛依市(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路径

1.注重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定期组织社区人员培训

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一直以来的机制是,政府带头,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给各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发动社区,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完成福利发放、教育宣传等任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行政化了的社区管理机制。应转变为把社区工作内容以服务的方式落实,突出服务于民、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工作重心,构建居民服务型社区,不能只注重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忽略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标准等未来建设路线。首先,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转变管理理念,把社区的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中心,做好社区服务项目的规划工作;实现服务机构和网络的配套实行,为社区居民能够顺利参与管理提供便利渠道,体现社区自治管理的真实性和民主性。“社区管理,其实就是社区居民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事项的执行、分配是否达到居民成员平等和享受要求的管理。社区内居民、市场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社区成员以相互支持和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民主管理的网络,共同处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3]其次,通过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社区工作基本方法的掌握。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使其认识到社区工作是一种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服务型工作而不是简简单单行政式的管理;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素质。主要利用现有社会工作院校、地方党校以及民政系统院校和培训中心等各种资源,通过拥有专业资格社会工作师培训和远程函授自学等方式,实现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稳定提高。

2.细化社区服务项目及对象,保障资源有效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日常温饱问题后,逐渐体现出对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需求,因此,社区已不能仅仅保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水平上,社区服务的范围也应该逐渐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文化娱乐服务、老年服务,还包括家政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卫生保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等等内容。注重社区老年娱乐服务、安全管理服务、卫生保洁服务,充实社区服务内涵,要围绕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广泛化的定位拓宽社区服务领域”。[4]同时,根据社区内实际情况,将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进行细化,尽量使服务送到真正需要的居民手中,把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

3.加快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民主参与意识

第2篇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纷纷启动,并出现了各种农村社区示范基地和实验基地,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明确了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农村新型社区是在规划引导下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同时该规划将农村新型社区划分为两类:在城镇规划用地内选址,逐步纳入城镇管理的城镇聚合性社区,以及由多个村庄合并新建或单个较大村庄改造而形成的村庄聚集性社区。农村新型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为聚居点建设而成。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建造楼房,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在新型城镇化总规划的引领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农村新型社区有以下新特点:第一,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个社区文明程度较高,社区内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第二,新型社区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居民真正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第三,农村新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精神以及环境生活质量,尤其在精神生活质量方面,社区教育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第四,农村新型社区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型发展模式。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社区居民观念陈旧,学习动机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各类教育水平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继续学习困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性,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据了解,部分农民认为学习知识、接受培训是年轻人的事情,离开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户个体经营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目光短浅。传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狭小的乡村范围之内,乡村既是他们的生产场所,又是一种社会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主要限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他们闭塞于农村一隅,较少与外界联系。这使一部分农民的眼光变得狭窄,往往只考虑家庭、亲属之间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特征,比较安于现状,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如果不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此举就很难推广下去。再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农民长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农业生产、建筑、清洁工、服装加工等,多是动作技能型劳动,对知识的需要少之又少。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些人认为学习技术、知识既费时又花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学成而停滞不前。有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者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号召,意识到了革新社区居民观念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教育或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学习无用”的观念。

2.社区转移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技能水平较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整体综合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生产经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不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依然维持以往的知识、技能水平,将难以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产业需求,这必将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岗,陷入失业困境。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生活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农业转移劳动力只有逐步提升就业技能才能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安居乐业。目前,他们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适应新型城镇或者新型社区中新产业的职业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择业范围狭窄,就业层次不高,只能选择简单的体力劳动。“要真正完成农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蜕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所有背负沉重的乡村文明的新市民,经历一个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实现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关键在于再教育,特别是能够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的再教育。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的部署,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东村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该规划并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但是,我们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系统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受传统离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响,社区生活方式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差。据实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将农业用具、秸秆、生活器械、拆迁杂物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社区总体美观。部分社区居民用燃烧秸秆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区内烧水、取暖或做饭,产生的浓烟导致社区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有些社区的绿化带被改为种植蔬菜、粮食。社区内即使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部分居民依然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风吹垃圾满天飞,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回收。其次,农村新型社区楼房建设速度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如部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不足,燃气覆盖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居民即使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但也因为社区配套设施不全,降低了他们对优质社区生活要求。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要社区建设的主力———社区居民的努力。客观地讲,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观念还有待革新,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社区环境尚有待改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难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改变角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发展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

1.更新居民思想观念,构建学习型社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人们内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指导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没有思想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变革,思想变革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思想观念的革新是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居民摒弃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区的聚合性优势,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将社区课堂扩展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大众传媒,对新型社区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响,宣传知识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继续学习氛围。此外,为了激发农业转移劳动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区教育要坚决摒弃传统社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居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民众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生产实践的强大的指导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了学习的动机,构建学习化社区就有了可靠的根基。叶忠海对学习化社区作了明确表述: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基于此表述,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区全体成员特别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成人群体能够渴望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能够真正做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

2.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升就业技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传统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第二、三产业进驻农村地区,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种服务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对人力资源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业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的体力劳动,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脱离农业生产后,如果不进行就业培训将很难适应新型社区生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因此,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顺应形势,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①政府出资支持并主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据有关学者调查,有54.2%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作用,有84%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很需要或者比较需要接受培训,但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状况本就较差的他们而言,培训费用却成为其参加培训的一大障碍。国家用于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资引进新型社区教育培训设备,吸引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教师,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确保新型社区教育开展就业培训的质量。同时,政府或者社区委员会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依据当地产业实际,统一部署社区培训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行分类培训,公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②农村新型社区学校与村镇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大量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消息闭塞,缺乏就业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再就业十分盲目;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工人紧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乡镇用工企业将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技术要求等反馈给新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培训。社区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熟练技工亲临现场教学。

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所以,农村新型社区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训性质上,非学历就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非学历的就业定向培训直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够短期收效。而学历教育则为长远的就业做准备,学历越高,择业范围就越广,就业层次越高。例如,江苏省在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开始,江苏率先提出并建立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并于当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户口自学考试毕业生可“农转非”政策。全省1283个乡镇建立了自学考试服务站,部分地区还在村组和企业设置了自学考试联络点,确定了联络员。据2005年有关数据显示,江苏县和县以下地区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了全年自考毕业总人数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受益面。直至现在江苏省农民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劳动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而言,应以扫盲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一对一培训的方式;对于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群体而言,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体视听法、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方式。对于返乡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提高办学层次,应该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以自学为主的网络培训的方式。

3.开展社区环保教育,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社区环境问题。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发展以社区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联合国环境卫生与发展大会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1997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汉堡成人学习宣言》中也提到“环保教育应当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认识生态问题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问题与当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人环保教育在促进社区和决策者在保护环境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行动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①依托社区建设社区环境教育馆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人一生中大部分生活在社区,社区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社区成员成长和终生发展的载体。因此,基于社区建造社区环境教育馆将对社区居民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社区环境教育馆内可以陈列各种环保科普知识刊板、张贴环保标语、展示环保图片等。可以邀请资深环保专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例如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科普知识宣传、低碳社区创建、环境案例解析等各个方面。为了激发社区居民参加讲座的积极性,参加讲座的居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教育馆可以定期举行实践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例如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开展有奖环保知识问答,拟定环保标语,鼓励居民参与填写关于社区环保的调查问卷,针对具体的社区环保行为作出评价等。通过一系列的亲身亲历活动,提高居民关注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3篇

一、平台功能特点

街道社区基层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是从技术和业务两个方面入手,并注重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业务上符合新型数字社区的建设内容,注重管理与服务两方面;技术上符合先进性与实用性,并与现有业务系统实现对接。

实用性是评价街道社区电子政务信息化综合平台的主要标准。它应该符合现行社区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社区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它是现代社区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对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功能设计

街道、社区基层电子政务平台将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1)社区事务综合管理子系统

功能包括:社区党建管理、社区保障管理、社区文教管理、社区计生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社区卫生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群团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管理、社区户籍管理、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外来人口管理等。

(2)街道、社区网络办公管理子系统

功能包括:个人办公、资料中心、科室办公、内部公文、行政事务、人事管理、物品管理、内部邮件、街道社区通讯录、电子板报信息、公告栏、投诉等。

(3)e键通社区综合服务智能呼叫子系统

即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在e键通话机上按下一个键(应急求助键、健康服务键、咨询服务键),e键通社区综合服务智能呼叫平台及时、准确的响应客户的呼叫,并及时做出响应处理,平台将救助信息通过短信发给子女或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4)街道、社区网上办事大厅

为各街道、各社区建立网上审批,实现街道的政务公开、社区的居务公开,通过网上实现低保人员公示、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公示、申请特困残疾人补助公示、区域内拆迁、停水、停电等公告、街道辖区内重大事件的公告、社区优秀事件、人物介绍社区公告,各种政策和服务信息。

(5)GIS电子地图应用

建立人口、房产和企业地理信息系统。人口、房产和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满足城市人口、房产和企业空间分析而设计的。具有面向非计算机用户的实用信息系统。它将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人口、房产和企业数据的管理、基本分析、制图及图表输出为目标,是人口、房产和企业地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并预留下一阶段进行人口、房产和企业空间结构分析等能够提供有偿社会服务的接口。

三、技术实现

街道社区电子政务信息化综合平台采用B/S结构,使用开放接口技术平台,并结合XML及相关技术,提供集成和可扩展的架构,作为创建和提供精确、全面的社区信息的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有跨平台的灵活性、开放和可扩展性、稳定的可用性。

为了保证本项目系统平台的统一性、规范性、标准化,应对所有的应用软件系统要求如下:B/S架构的各个应用均须使用J2EE体系架构开发,支持Weblogic、Web-sphere、Tomcat等主流应用服务器平台。要求应用系统提供用户、权限、菜单、故障、问题、性能、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控,提供进一步使用SNMP协议与系统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接口。

对于不同应用系统,采用平台应是通用的、产品化的、基于可视化开发方法的;要求能够以可视化方法开发业务构件、组装构件、部署构件、管理构件,完成应用功能;开发应用平台应能有效地对一般开发人员屏蔽JavaBeans、EJB、JMS、Servlet、JDBC、JTA等J2EE底层的技术细节,实现高效开发、简易维护,提高应用系统的质量。尽可能对B/S架构的应用,使用J2EE体系架构开发,基于MVC模式,将应用软件的界面层、展现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问层明确分离开来,以支持跨平台操作和分布式应用,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以利于扩展到支持XML数据交换、WebService应用集成。

四、技术关键点

街道、社区基层电子政务平台的建立,将会用到许多新的技术,包括:(1)在B/S结构下,实现GIS电子地图的全方位管理;(2)在B/S结构下,各种报表要实现自定义;(3)实现公文流程自定义要用到工作流引擎技术;(4)电子签名的实现;(5)实现文档管理中的文件夹和文件权限控制。由于该平台的开发要用到许多新的技术,虽然开发成本很高,但其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推广应用前景

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其经济效益是无可估算的。

第4篇

从经典时代开始,社会学就开始对制度有所关注。马克斯.韦伯将制度理解为是一种“权利和机会下存在的一种独特结构”。[5](p354)马克思认为制度是“是个人之间迄今交往的产物”。[6](p78)Hall和Taylor首次将在传统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文化实践而非单纯的理性选择为取向的制度分析视角称为“社会学制度主义”。[4]一般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特点有三:(1)将制度与组织进行整合,关注组织和制度存在的场域。[7](2)将制度与文化整合,修正传统的“制度理性”假设。[8](3)考察个体行动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既关注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也重视个体的偏好和理性选择对制度的建构意义。[4]可见,社会学制度主义试图将正式制度、组织与文化进行整合,并将其置于同一场域中加以考察。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制度①的共享性(广义上的制度)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属性。社区成员不仅应遵守一般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还应遵循社区中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了解相应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方式。大体上,社区制度的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组织、权威和正式制度的仪式性遵从。这表现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服从社区管理和对社区本身的归属与认同。其二是在社会行动中对社区平台的偏好。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行动者的偏好和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4]

社区成员常常习惯将社区作为其目的行动手段。[9]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讨论社区中种种制度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不断加强增强社区制度的“共享性”,努力构建作为“制度共同体”的社区应该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总体来看,社会学制度主义蕴含着对社区建设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正式制度建设。大体上,城市社区的正式制度大体上又包括三类,一是政府和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这些是建立社区组织、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成员的指导性制度基础。二是社区中主导性组织,包括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等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这些制度针对性与领域性更强,是社区运作的主要制度框架。三是各类组织、协会和民间团体内部的正式制度。第二是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组织是不可分割的,强调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作为制度平台的组织。目前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既纷繁复杂,又发育不佳。以居委会、业委会为代表的自治性组织对自身的职能、权限和与政府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组织代表不了社区成员。[10]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主要实现经济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常常成为引起社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以各类协会为代表的社区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居委会等组织的附庸,很难独立发挥重大作用。如何实现这些组织的统和非常重要。第三是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广义的制度概念的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指向社区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成员凝聚力、实现非正式的制度资源整合时,社区文化资源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对社区成员及社区本身的支持力量,这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能动因素。因此,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为重要旨趣,在正式制度、社区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可以看作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社区建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以“制度共同体”为取向的社区建设中,存在哪些制约性的张力和整合契机。

二、“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张力

“张力”一词来源于物理学,在社会学研究中主要用以表达那些阻碍结构稳定的因素和力量。[1]当我们试图将构建和完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取向时,我们会遇到种种撕裂这种“共同体”的因素,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建设中的“张力”。第一,社区成员角色的日益复杂性可能弱化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根基。一定程度上,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应对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型,实现公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11]然而,角色的转变远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简单,马卫红、桂勇(2008)指出,传统单位制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一个类似结构的出现,[12]社区成员同时也是其他组织机构的角色扮演者,多重角色身份意味着多重制度场域的交互作用,这将不可避免对社区建设产生影响。对很多社区成员来说,由于拥有大量的外部资源,社区中的支持可有可无,社区对他们而言只是住宅所在的区域,既没有必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也没有必要对社区中所谓的“规章制度”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很可能将自己作为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局外人”。在此情况下,当社区中固有的制度文化试图对个体的行为做出规范时,这种规范一旦与其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弹力量。

如果社区不能对那些反弹力量做出必要的回应,社区中的制度根基可能就会受到挑战和动摇了。第二,社区中多元组织力量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制度场域的碎片化。社区中的各类组织既是部分社区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社区制度的执行者,更是“制度共同体”的维系者。然而,社区中组织纷繁复杂,既包括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半行政半自治组织,又包括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既包括以各类爱好者协会为代表的文化性组织,又包括以业委会为代表的监督维权组织,还有大量的因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的临时性自发组织。各类组织、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复杂互动常常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后果。各类组织彼此争夺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市场化规则(物业组织)、行政化规则(居委会)、自治化规则(业委会)等都是“制度共同体”性质的备选项,这些选项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则很有可能导致这个“共同体”的碎片化。第三,社区场域与其他社会制度场域的互动可能对社区“制度共同体”造成冲击。现代城市中的社区绝非封闭的,它始终与外部社会保持的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市场、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向社区传递资源、共享文化和制度规制;二是社区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表达和信息反馈。在这些互动中,制度文化的互动占据着重要成分。相比较而言,社区可能更容易被外部的文化与制度规则所改变,特别是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冲击和来自社区外的强制性规划都可能改变原有的“制度共同体”状态。第,社区的流动性增加了“制度共同体”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但从制度建设视角来看,人口流入之于社区建设也是一种挑战。

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融入与认同。实现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是解决其社会融入的基本路径,[13]但流动人口来自于社区之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独特的制度理解,对于新的社区场域中制度、文化与惯习,他们很难完全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临时居住的流动人口来说,很难让他们产生社会归属感。其二,接纳与支持。从社区自身的角度看,外来流动人口是否能够获得与本地居民“同等资格权”也很难说。如果社区不能从文化价值层面给予流动人口以接纳,在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很难说服流动人口接受自己已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由此,流动人口可能改变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格局,也是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一种建构,但建构的方向和结果是不确定的。可以说,以上个方面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区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外部环境和社区流动等多个方面,它们或独立,或交互对社区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广义的制度层面上产生了张力作用。当然,一个健康的“社区制度共同体”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可调试。面对诸多变动性因素,作为社区行动者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应该充分把握制度文化整合的内在动机机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建构,实现“制度共同体”的理性变迁。

三、“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整合契机

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看,社区建设中的一系列张力因素可能撕裂作为整体的“社区制度共同体”,但并不意味着“制度共同体”不可实现。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运动彰显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整合契机,这些契机指向于个方面:外部支持、内在动力、制度现代化自觉、文化-情感认同环境。

第一,支持社区建设的外部环境形塑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是解决后单位制时代的基层管理与社会认同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将社区作为它的“基层管理平台”,并希望在这个平台上使它的制度规范得到贯彻、治理组织得到发展、主流文化得到弘扬。基于此,在正式制度方面,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章;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国家积极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等;在组织支持方面,近十几年来,国家积极促进居委会建设,不断强化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给予其更多资源,试图构建新的基础权力与认同中心。这些工作均能对形成整合化的社区制度场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第二,城市社区中存在强烈的“制度整合”动机。如果说国家是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建设“社区制度共同体”,那么社区居民对“制度共同体”的呼唤则基于自身权益维护和基本利益诉求。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希望在社区生活中受到公正的制度对待,享受公平的社区服务,拥有平等的社区事务参与权利,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时得到社区的有力支持。这些诉求只有在一个公正、平等、整合的制度文化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制度整合动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保障、文化资源和其他社区服务资源供给时,只有建立合理公正的正式制度,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才能使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组织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得以维系社区管理的基础。其次,在社区成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当社区能够通过制度手段和组织环境提供问题解决渠道,能够在以社区居民权益为根本诉求的价值氛围中妥善处理,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维护。最后,在社区内部出现或冲突时,不仅需要有立足于事实本身的制度处理基础,还需要在社区的文化价值共识中寻找“交往合理性”,而这,必然需要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场域”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只有当社区是一个“制度共同体”时,社区成员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社区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够得到保障,这类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努力实现制度共同体的内在动力。

第三,社区的制度现代化自觉推动了“制度共同体”的形成。所谓“制度现代化”是指正式制度适应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的现代化转型。[14]城市社区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持续现代化发展中的产物,也必然要对现代化发展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正式制度建设中。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社区都建立了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为总纲,包括一系列科层制式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服务供给制度、社区参与制度等的社区正式制度网络。这些正式制度的构建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但更是社区建设中的一种制度自觉。这些正式制度体系构成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总体框架和轮廓。

第,特定的文化—情感认同环境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纽带。城市社区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社区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作为文化规范和情感价值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元素。刘迟(2012)描述了社区权威生成中文化价值元素的作用,并将其概括为情感、认知、习惯和方言个方面。[15](p143-153)这方面的因素代表了两类文化之于社区的整合:一种是基于传统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文化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了社区所在区域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某些固有的文化刻板印象等。这些因素为社区中的居民提供了某些共享的文化资源。一种是基于社区内部的“亚文化”整合。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城市社区数量的不断扩张,不少社区中包含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形成与社区自身的文化身份相匹配的整合机制。一般来讲,这种整合是长期情感与认知积累的结果,同时,某些社区运动也可以激发出社区内的亚文化认同,形塑社区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9]无论如何,由文化—情感认同因素构成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已经成为了社区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整合力量。上述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来自于外部支持、内在动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整合契机。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张力”还是“整合”,都是一种趋向,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对社区建设产生切实的影响。我们要进行社区建设,要构建“社区制度共同体”,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整合的力量,善于调整那些社区发展中的张力。

四、结论与反思

第5篇

对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居住小区的整体规划过程中适当安排户外公共健身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自国家颁布《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以来,许多新建设的小区已经达到了“居住区、小区级每千人体育设施用地为200至300平方米”的规定要求,居住小区户外健身空间有其他体育场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如灵活方便、经济性强、环境幽雅等,可更贴近居民生活。对提高居民身体素质、缓解冷漠的邻里关系、创造和谐社区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户外公共健身空间现存问题及分析

小区的户外公共健身空间有许多优势,但一些居住小区对户外健身空间的规划尚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仅仅考虑到满足相应场地的设置,而在具体的安排和组织上缺乏周密理性的设计,可以说并不尽如人意。

1.场地位置的安排不理想,面积缩水。一些居住小区虽然安置了户外公共健身场地,但是对健身环境不够重视,因此,为了尽量少占用居住建筑的用地,场地的安排往往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甚至有的场地被挪作他用,健身空间面积缩水。如设置在小区的角落,距离住宅建筑远而且路线不畅;离居住楼距离过近,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休息;或者在长期缺乏阳光照射的背阴面设置等。由于场地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矛盾和问题,不但大大影响了小区居民的锻炼,而且可能造成户外健身场地的荒置,反而浪费了场地资源。

2.缺乏深入翔实的调查,场地规模与实际需要不成比例。

3.相关的配套设施不足。部分居住区的户外健身空间中没有设置休息座椅、照明设施、垃圾桶、电话亭、自行车停车场地等基本项目。

4.对健身场地和器械的管理缺位。据调查,一些小区的健身器械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掉漆、长期使用造成的配件松动、摩擦等,也有些是人为破坏,还有的健身器械群中器械说明牌和警告牌缺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维护、修理,将会给参加锻炼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健身器械和场地都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和消毒。

二、如何解决小区户外健身空间的组织和安排问题

1.对场地规划的建议

户外公共健身空间在小区规划中,应选择采光充足、环境清幽的平整场地,充分发挥户外运动的优势。尽量选择远离交通干道的场地,也可依靠绿篱与道路分隔,但要注意支路的通畅。位置不宜过偏,以便于各个组团的居民使用。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规划中场地的巧妙运用

①利用广场、庭间绿化、绿地、小区中心公园等现有的场地进行规划,丰富中心景观,还可将健身娱乐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②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消极空间一般无人问津,常常杂草丛生,很少在视线的监视之内,易被坏人利用,成为不安全因素。在规划中难免出现一些难以处理的消极空间,如高压电线电缆下的高压走廊、不作为道路的山墙间距、住宅背对背的间距、存在落差不宜建造住宅的空余场地等。经过科学规划,可以使这些空间得到合理利用,使消极空间活跃起来,节约用地。

③场地安排系统化。结合社区内会所、托幼、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体育运动场地、专业体育场馆等地进行整体规划布置。使健身空间形成大、中、小系统化的整体,范围辐射整个小区,避免资源的重复设置。

第二,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进行场地规划前,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搞清楚小区内人口的年龄层次、性别比例、居住状况、常住人口总数等,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这样才能科学地对场地规模的确定、器材的选择、空间的组织等进行更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居民的健身需要。

②场地必须结合居住小区具体情况,如自然地势、电线电缆、居住区规划安排等,不可随意草率布置。在争取好场地的同时,不要给整个居住区的规划带来困难。

③场地的地面铺装。水泥和地砖强度和硬度很大,有不易损坏、便于清扫的特点,是经济适用的户外铺地,现有小区户外健身空间几乎全部采用水泥或铺地砖。但对单双杠、吊环、天梯、肋木架、滑道、攀网等对铺底有跳跃要求的项目来说,水泥和地砖的硬度大,缺乏韧性,人体骨骼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需要一个韧性的承托,如果落地速度过快,便很可能造成脚骨、腕骨骨折,对老人和儿童而言则更须注意。而土壤由于密度较水泥小,受力后可以提供带有韧性的缓冲,是良好的运动场所铺地,还可以带给儿童亲近自然的乐趣。

④与道路相结合处要注意分隔,使内部自成一区,保障安全。

⑤声光要求。选择可充分接受日光照射的场地,适当布置绿化,种植树木。绿化对隔绝噪声和减弱夏季阳光的暴晒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设置路灯、广场灯等照明灯具,为夜间活动提供方便。

⑥注意器械间距。器材要根据其规格和活动面积来确定间距,避免相互影响。除使用所占空间外,两并列器械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2米,这是允许两个人并肩通过的距离。另外,可使用组合式器械节约占地。

⑦要选择通风透气的平整空间,场地可辟出一块空地作为舞蹈、竞技、集会的娱乐型广场,使功能多样化,丰富场地内容。健身器材可以围绕广场布置,也可以集中一侧布置。:

第6篇

由于社区群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因此,它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审美情趣、思想意识方面,在转变社会风气、改善人际关系发挥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特征有:

(1)广泛普及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形式要求。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它的整体水平不仅体现在质的高度,而且,体现在量的广度。通俗易懂的艺术,为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是群众文化普及的重要内容,虽在某些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却在普及的内容中蕴藏着提高的萌芽。如《东方红》源于陕北民歌,就是在群众普及的基础上提炼和提高出来的。

(2)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精神文明道德新风,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内涵要求。

在社区文体团队中,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把社区文体活动与市民学校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经常举办“公民道德大讨论”“社区新貌”、歌曲征集、摄影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区的责任感。这样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和提高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层次。

(3)自编节目是现代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扶持、引导和鼓励群众创作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反映社区中的新人新事、道德新风,体现社区群众性文化的自娱自乐,以及“热烈、隆重、欢乐、祥和”的特色,使文体活动更具有群众基础性和生命力。如将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编写成“老歌新唱”、快板、歌曲、表演唱等小节目。

(4)多样性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形式需求。

人们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社区,社区居民由于工作背景、学历和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决定了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如合唱队、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戏剧小品、书画队等,这些社区活动贴近居民,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能充分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使社区居民在参加文化活动中有所得、有所值。

2乌鲁木齐市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的社区群众文化主要以广场文化和晨练两大形式为主,而广场文化主要是群众性的集体舞、健身操、戏剧演唱、街舞等自娱自乐。为了深入了解社区群众文化的现状,近年来,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铁路局中心广场、八钢、石化及阜康、米泉等地的调查发现,目前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早晨,且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参加社区文化群众活动的人员以离退休老年人员居多,在职人员、青壮年人员参与率比较低。二是文艺团体参与较少。三是群众文艺骨干较少。综合分析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参与意识不够强。

一般来说,一项活动的参与面达到20%就属较高了,而目前我们的活动参与面与其相比相差甚远。老年人是文化活动参与的主力军,在职职工及青壮年参与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

(3)社区文化管理及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在社区,文化设施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而这些设施的活动面积就达不到所需标准,且有的设施陈旧老化,无资金更新,至于新的文化设施建设更不可能。这在客观上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

(4)社区群众文化人才缺乏。

目前许多社区居民委员会就无文化人才,而且参加文化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也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完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符合当今社区人们的需求,才能不断创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建立设施完备、健全队伍,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同时,要抓好软件建设,加强法制化、标准化进程,在活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

(1)对社区群众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有深刻的认识。

加强社区文化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激励其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成员间的文明交往方式,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素质,形成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

(2)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共同建设新社区。

(3)加大资金投入,在评比中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通过评比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规模和层次,就是要经常开展具有艺术特点和个性的社区文艺表演活动,不断更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改善社区文化活动的设施和环境。只有这样,社区群众文化才会在规模和层次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4)培育一批社区文化活动的业余骨干。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业余骨干对于市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可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通过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来丰富充实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但同样也离不开专业队伍和专业人才的示范、辅导和培训。因此各级专业文艺团体要多下基层辅导和培养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发挥他们的作用,一级一级地把文化队伍带动起来,如每年举办社区文化指导员培训班,定期对文化指导员进行必要的艺术培训和辅导,提高他们的组织和辅导能力,多给群众文艺骨干学习、交流、观摩的机会,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达到由他们丰富和提升社区文化内容的目的。

4结语

第7篇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第8篇

在了解什么是社区图书馆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社区和社区文化的概念。社区就是某一特定区域的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市场等构成的社会系统。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审美情趣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一个社区的文化建设首当其冲就是图书馆建设。那么,什么是社区图书馆呢?社区图书馆就是指在某一社区范围之内建设的,能够向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的主要文化设施。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内容都是本社区居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城乡居民,社区的文化建设将越来越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社区图书馆在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对于满足本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区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和日益壮大,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时至今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没有受到人们足够重视,绝大部分社区的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待起步阶段。现在城市内比较缺少的就是社区图书馆,即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根据国际图联的标准,城市里每1.5平方公里应该有一座社区图书馆。如果对照这个标准,我们还差得很远。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大都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而许多新形成的社区却集中于城市周边地区。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中心地区图书馆的投入,图书馆纷纷扩建、翻建,楼盖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可社区图书馆建设却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的决策失误,二是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不够,三是资金不足,四是图书馆人才缺乏,五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缓慢,六是图书馆法制建设滞后等等。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的社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建设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住宅的小区化,人们渴求的不仅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环境设施的配套及生活质量(包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已不容忽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迫在眉睫。

三、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1.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学习场所,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必将进一步扩大读者阅读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主要是“知识的差距”。我们现在已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终身学习。图书馆则是全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大课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则势在必行,为广大劳动者打开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也势在必行。从现实来看,许多劳动者文化素质知识偏低,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场所,以帮助他们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非常重要。应该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没有比建设一所社区图书馆更为重要的了,程焕文先生曾指出:“社区没有图书馆的配套,是不完善的社区。在城市社区规划中不硬性规定图书馆(室)的配套,是政策的一个盲点。”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2.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和咨询,为建设法治社区做贡献。社区图书馆有相对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有不少是法律书籍和法律文献等资料。社区图书馆可以提供给居民法律书籍,帮助居民守法、学法、用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人才,从网上寻找答案,从而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咨询。还可以不定期在馆内馆外搞些法律宣传,从而使本小区的居民增强法制观念,人人争做学法、用法的模范,为建设法治社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能够陶冶人们情操,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建设和谐文明社区服务。在现代社区文化构建中,社区图书馆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现代社区文化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现代社区文明的象征。社区图书馆在培育社区精神文化、构筑现代社区道德和价值观方面,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读书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读书报告会,开展优秀图书推介,举办科普知识展览,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联谊活动等,来陶冶人们情操,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建设和谐文明新社区服务。

4.建立社区档案,保存社区历史文献,为社区科学发展做贡献。图书馆的一大功能就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社区图书馆,可以保存社区的历史文献,包括社区重要活动记录、重要文件,等等。通过保存社区历史文献,可以为社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资料,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见证。可以为社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区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四、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思路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领导要对社区图书馆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对社区图书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转变旧的观念,建立社区图书馆建设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各级政府要把创办市民身边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运动的一个基本执政理念。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政府在鼓励和支持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可利用优惠政策来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比如建设社区图书馆可减免一切政策性收费,也可用谁开发、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市场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没有图书文化设施的小区或社区,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社区图书馆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搞起来。

2.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图书馆建设。要提高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要使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图书馆建设。要使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由部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由政府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全社会都要认识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社会整体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每个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社区的文化事业才能前进。而没有社区文化,也就没有城市的文化事业。只有将社区图书馆事业做好,城市文化也就有了内容和灵魂,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此,要鼓励社会一切力量来赞助或支持社区图书馆事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居民的积极性,社区居委会可把居民手中散落的、有价值的图书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的阅读率和利用率,以满足社区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3.坚持走公益之路,坚持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图书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创造最大的利益,要把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图书馆自身工作的主要标准。因此社区图书馆建成后要坚持处处将读者利益放在首位来考虑,要坚持走公益之路,即坚持面向社区所有居民免费开放。要坚持多层次、多元化服务。比如社区图书馆可以通过传播科普知识、举办读者论坛、开办学习培训班、举行读者联谊会、开拓网上服务等形式,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普、教育、娱乐活动,从而满足社区居民日常工作、学习的需要和休闲、娱乐的需要。

4.培训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它包括分类、整理、编目、缩印、采集文献研究等内容。就目前社区情况来看,这方面的人才十分奇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开展。为此,市、区的文化部门和图书馆的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把这些人员的培训提到议事日程。首先,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措施。要建立起全新的激励机制,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变成一种制度。其次,是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人才。图书馆是个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文化机构,图书管理员除了掌握专门的图书馆学及相关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及信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应该既是一位理论上有造诣的研究人才,又是专业上的行家里手。

5.自觉接受社区居民监督,探索社区图书馆管理新模式。社区图书馆既然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应该一切以服务社区居民和方便社区居民使用为原则。社区图书馆应该就其建设内容、发展思路、开放时间、开放内容、服务方式等等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并自觉地接受居民的监督,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应该想办法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可以把喜欢阅读、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居民,比如退休职工和暑期放假的学生,聘请为义务管理员,让他们共同参与和组织社区图书管理活动。上岗前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学会查找图书及图书归类上架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本社区的居民来宣传本社区图书馆和扩大其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既然社区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就应该探索适用于社区图书馆的灵活机动的管理新模式。

总之,社区图书馆建设关系到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到城市和谐文化建设。城市的管理者如果要让老百姓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应该着眼于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事实证明,只要当地政府和社区领导重视,将图书馆建设工作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加上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社区图书馆就一定能取得较快的发展。相信随着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居民小区的不断建成,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会越来越高,社区图书馆建设必将很快兴起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玉霞.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2,(3).

[2]张康康,周晓蓉.浅谈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的推广[J].图书馆论坛,2002,(2).

[3]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4]王晓颖,马英.试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第9篇

防盗系统是在住宅的重要位置

安装红外传感器,当住宅内无人时,如果有窃贼强行进入住宅,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发出报警声对窃贼进行警告,同时通过系统传输给小区的总监控室,小区保安人员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或者向公安部门请求援助,从而保护被盗住宅的财物。求助系统是指住户在住宅内发生意外事故时,如:入室抢劫、紧急疾病等,住户可以通过室内的求助系统向小区监控室发出求助信号,保护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烟雾传感器、天然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如果某项指标出现异常,室内发出报警声,提醒住户对室内发生的异常进行处理,并将报警信号发送到小区总监控室,如果室内发生火灾或者中毒事件,可以及时进行抢救。

门禁与楼宇对讲系统是身份识别系统,在单元门口安装防盗门和语音视频双向对讲系统。每个住宅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办理门禁信息卡,当门禁识别信息卡的内容后会自动解锁,用户可以打开门禁进入单元内。当客人来访时,通过对讲系统主机界面输入需要访问的房间号,住户接通后,住户和客人通过对讲系统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当住户确认客人身份后选择住户控制面板的开门按钮,单元门解锁,客人可以进入单元内。当客人进入后,单元门自动锁闭。门禁与楼宇对讲系统可以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单元内,给住户造成不安全因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的出入口、主干道、停车场及其他重要位置安装遥控摄像机及辅助设备,可以讲整个小区各个位置的实时情况反映到监控室并可以将录像通过监控室的存储器进行短期保存。当监控室发现可疑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控制,为小区的住户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制止犯罪事件的发生,还可以记录犯罪事件的发生过程,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小区主干网,另一部分是小区住户家用网。通过铺设光电缆可以实现光纤到户,从而可以一次完成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小区主干网是用户信息采集、物业管理平台的基础。小区内住户的水、电、气等自动抄表,安全防范系统中报警信号等都是通过小区内的主干网进行传输。物业通过光电缆在用户的终端读取三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物业管理中心,极大地减少了物业的工作量,同时使用户更加便利。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到监控室,物业可以为住户及时进行救援。

光纤到户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一次性地满足了住户的电话、传真,广播、电视,Internet网络的需求。

电话通信系统是住户日常生活使用量很大的一项业务,光纤接入可以稳定、高效地传输电话信号。电视是家庭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智能小区光纤入户不仅为住户提供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信号,而且可以实现VOD点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节目内容和播放节目时间。

光纤入户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的Internet网络速度,达到双绞铜缆传输、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接入的方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