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8 18:09: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互联网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课前预备:
互联网上的知识丰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分析英语教材、整理繁杂的知识点。但是即便这样,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还是有限。例如讲解单词,教师可能会精心准备单词的构词、拼写、文化背景等,但是对于该单词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很难充分预备。而且每个学生毕竟程度不一,兴趣也不一致。而在互联网上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知识及其丰富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搜索到所有教师需要讲解的单词、句型的各方面知识。
2.课堂教学:
互联网教学灵活多样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将从垄断知识传授的窠臼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知识传授不仅有文本上的,还可以接触到由视频图像、图形、动画和声言等运载的英语信息。在课堂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互联网辅助教学的教室具有随机分组的功能,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指定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可以按学生水平差别分组,测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一组的学习者共同设定解决方案,并请出其他组员帮助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协作方式多样,可分二人、四人或以上、或全体参加。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竞赛,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教学效果。互联网的丰富性还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互联网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互动:
互联网平台互动灵活英语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尤其是运用。在课堂之外,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运用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注重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学生才能够稳步、扎实、持续地取得进步。英语的作用注重表达。一个单词、一个短语写在书中或者记在本上,它只局限于一种记忆或书写方式。然而,一旦它出自于学生的口语表达,那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情感的诉说,一种感情的渲染。互联网外语教学正好提供了一个英语运用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email或不同的chatroom,提高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充实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英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地增加学习者摄入和输出目的语的机会。
二、对互联网利用过程中的引导
互联网主体的隐匿性、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及信息的多元选择,使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教育功能相对弱化。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极为多样、各种思想交合的一个较为复杂的聚集体。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谨慎、理性地使用互联网。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教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自我认清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网络上存在的黄、赌、毒等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或作业的形式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要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增长惰性、应付作业的方式和逃避现实社会、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场所。
2.危险性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现代远程教育
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进引导网络教育,目前国内许多机构和个人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学习网站。现代网络教育主要体现在现代远程技术教育,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国内一些高校正在探索,并且这种模式目前也只在高等教育中开展。据笔者了解,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是以网络学校的形式开展,其基本教学内容是教师在网络上利用课件上课、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等。
2.名师声乐教学视频
我们知道,音乐家、声乐家对声乐作品的讲解与范唱,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如今网络上有大量国内外知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的讲解和演唱视频提供下载,通过观看视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声乐教学网站和论坛
互联网上有关音乐的论坛和网站有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站和论坛有古典音乐网、北京音乐教育网、中国艺术教育网等。在这些网站中都有较为专业的音乐论坛,话题从声乐、器乐到音乐理论,应有尽有。
4.语音视频声乐教学
这是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即时在线教学来解决空间限制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前提是通过网络建立语音或视频聊天室,然后将聊天室ID以及视频声乐教学的安排进行通知宣传,人们可以在约定时间进行网上学习交流。这样一种网络手段,既可以解决声乐学习者和声乐教学者身处异地的空间约束,同时也可以让学习者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教师或教学资源。
二、网络声乐教学优势
1.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师资力量并没有成正比增长。因此,出现了由“一对一”演变到“一对多”的教学形式。通常是5到10人一节课,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授课教师无法能在课堂上完全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显得尤其重要,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有助于提高演唱素质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无论是歌唱发声知识还是发声训练都比较抽象。每周一次的声乐课,对于加强学习者对发声状态与感觉的记忆巩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观看网络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视频教学,可以与网络上名师的教学进行对比,加强自身对歌唱发声状态及感觉的领悟。通过与教师沟通或观摩学习别人的上课演唱,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正确声音的要求,并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更好地从各方面丰富自己,提高综合演唱素质。
3.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
由于声乐学科的特殊性以及每一个声乐学习者的嗓音条件和声音特点都不尽相同,使得声乐教学一直延续“师傅带徒弟”“面授机宜”的教学方式。这种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无形中在师生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让很多声乐爱好者望而却步,出现了课后没有教师就不知如何练声的情况。而网络声乐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论坛开展师生在线互动的学习交流,学生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汲取多方面的专业声乐知识,而且在自己遇到无法克服的难题时,可以通过在BBS上发帖来获得专业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听取广泛的意见或建议。也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在线声乐教学的方式,在专门语音视频聊天室进行学习。
4.有助于积累声乐曲目
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开阔视野、学习新曲目,是网络对声乐学习提供的又一便利。网络信息交流的便捷使得一些新歌或者一些近乎“失传”的歌曲都能被我们找到,并且网络能提供原唱、翻唱等不同版本的音乐信息,以及歌曲创作背后的相关文化信息供我们参考。学习者既可以较快地学唱旋律,还可以在歌曲的表演、情感的体验、演唱的处理上获得多方面的帮助。
5.有助于开阔视野
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如何客观、正确地衡量、判断自身的声音条件或演唱水平,如何避免“井底之蛙”式狭隘思维,就需要借助网络声乐教学。学生往往不能全面正视自己的歌唱状态,对于歌唱观念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偏差,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网络上国内外声乐教育家的视频教学进行播放,开拓学生视野和思路,使学生学会思考,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演唱方法,为己所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6.有助于共享学习资源
由于网络信息更新的迅速,学习者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并且可通过网络下载,存储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音乐声像资料、文献资料。网络还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新颖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充实的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需求寻找不同的学习资源,并将其贡献出来与他人交流。网络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既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可以满足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资源。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有益于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对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发展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网络声乐教学的劣势及解决方法
1.网络声乐教学的劣势
(1)师生交互性缺乏
目前,通过网络学习声乐,单一的知识传递较好,但交互性不强。由于面对电脑屏幕进行交流,学生与教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疏离感。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每天对着录音录像的机器讲课,而无法获得学生即时的反馈,更不用谈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自己不能很好解决,又无法等到及时的指导。而这些情况,教师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反馈,也无法保证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网络学习中教和学的双方,缺乏一定的交互性。
(2)网络资源组织管理无序
网络上资源虽然丰富,但零散的资源不利于学习,并且资源建设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系统,制约着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在线学习允许并鼓励学习者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使得一部分学习者只把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去。这就给其他学习者造成了影响,他们必须从大量的信息中去挑选真正对其有帮助的内容。如果有人想利用网络学习散布一些消极的思想或者恶搞的作品,将会给学习者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麻烦。
(3)声乐学科特殊性的局限
由于声乐学科的特殊性,其授课方式不能仅仅依靠互联网和电脑的简单操作,其必须要通过面授的方式来完成。声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对声音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远程声乐教学,由于技术、设备、网速和周围环境等原因,都会对声音的质量有所损耗,不能保证声音完全真实的效果,进而影响声乐教学效果。而且,声乐不仅仅是单一个体的艺术,其是集体合作的艺术,很多音乐形式仍然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才能完成。
2.有效避免劣势的解决方法
(1)利用现代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利用网络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究,提供有效的教学网址,鼓励学生查阅。整理收集网络上有学习价值的声乐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和文本资料,整理归类后存放在声乐教学网站的资源库里,可通过学校局域网向学校师生公开。学生可以在资源库里找到海量的信息,为学习提供帮助。
(2)建立网上论坛为师生提供交流互动平台
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辅助声乐教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互动空间,为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供了平台。网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栏目。一般平台的建设中有侧重学生歌唱技术技巧的栏目,拓展专业理论修养的栏目,还开设有交流和答疑栏目,与学生集中探讨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课后练习的技巧要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又可以带领学生集中研究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关于歌唱声音位置的训练,很多学生对此有不同的理解,难免会走入误区。教师可以通过调取论坛中的相关资源,通过对比来让学生体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独立的“学习档案”。教师把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写在“学习档案”里,包括整体的学习计划、单个练习曲的重难点、曲目的简要分析、课后注意事项等,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平台建设,就像一个永远存在的课堂,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变成无限的教学空间,有效延伸了课堂教学。
四、结语
关键词:翻转课堂、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I106;H319
在“互联网+”的时代,外国文学因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传统教学模式那种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讲授方法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味。要格外重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老师讲为主向以学生讨论、辩论、鉴赏、诵读和表演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延伸。
一、翻转课堂理论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可以为外国文学教学所借鉴。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是从英语中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制作学习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进行课程开发;学生在家、在自由时间通过教材、微课、学习任务单和网络学习平成知识的预先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交流、协作、个性化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新兴教育理念,它将传统的学习步骤“课堂学习新知识,回家做作业”颠倒过来,形成“在家学习新知识,来到课堂上消化巩固”的新教学模式。[1]73它改变了以往教学“先教后学”的流程,采取“先学后教”,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外国文学教学具有某些启示作用。
2、理论支撑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这一新的理念带来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以教橹行暮鸵源授知识为目标的模式,建立以学为中心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从单纯课堂学习转变为多种学习方式。”[2]17需要强调的是,它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是整个教学行为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2]18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过程,并且是学习者自主发现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60
二、外国文学课程特点
1、课程特点
(1)课程的丰富性
外国文学包括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两大板块,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庞杂,时间上跨越古今,包含了古希腊至当下近3 000年的文学,空间上横贯东西,地连五洲,包含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文学。学科上交叉性强,文学和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多种学科紧密相连。文化上存在着异域的隔离感,文化背景不同于中国,因此与学习中国文学不同,没有更多感性、直观的认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更为困难。
(2)课程的开放性
外国文学中有很多带争论性、开放性的问题或“热点”,如外国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人性问题、爱情问题、个人奋斗问题、异化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具体作品中的哈姆莱特的“疯癫”问题、高老头的“父爱”问题、娜拉的“出走”问题等等,都是在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学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读者对这些问题也有新的阐释,学生对此一般都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教学困惑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教好这门课,使之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深入认识外国文学史上众多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赏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理解其社会价值,并联系社会实际知道现实生活;如何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如此种种一直是困扰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3、解决办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必备理念,也让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自主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效率。
三、改革建议
1、课程设置
翻转课堂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为了确保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实现外国文学课程的基本目标,让课堂实现翻转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放手让低年级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构建大学阅读计划、形成终身阅读规划,引导他们系统全面把握外国文学知识。这样一来,翻转课堂模式指引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可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在教学任务和视频的指导下去进行自主学习,经历广泛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就有充足时间来训练学生的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
2、教材革新
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必带来教材的革新。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材必须将充分关注作品本身列为重点,教师可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对知识内化吸收的最大化来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同时做好相关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视频。所选教材和所做视频可致力于以点的深入来克服面的空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研究,提高鉴赏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养审美能力。
3、考核方式
随之而来,对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认知、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的测评,淡化标准化试卷的机械性考核。学生在教学任务、教学视频指导下,阅读作品量的多少、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和发言积极性情况、读书会上的陈述和演示、读书笔记中的书面表达水平、经典诵读会上的演绎情况都可以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提升综合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正如《学习的革命》[4]中谈到由于网络的发达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剧变,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云信息、慕课、微课等教学视频,结合学习任务单,强化自主阅读体验分享、分组合作探索研究,通过教学适时改革,外国文学的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 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1): 73-78.
[2] 秦建华. 何高大. 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5): 17-20.
智能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大学生年龄性格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这个同样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到来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南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尚不足,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头脑中也尚未彤成全面的科学理论,那么他们对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必然缺少一定的认识,所以,如果过长时间接触网络,很容易被网络表面现象所误导,所迷惑,在思想和意识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混乱。首先,智能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也严重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正在逐渐成熟,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阶段,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对未来认知不太清晰,同时网络上知识庞杂混乱,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的干扰,从而在人格形成阶段带来不良后果,从而形成十分不当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其次,大学生一般年纪尚小,进入大学很多学生由于刚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此时自制力和控制力都略微不强,而网络的丰富有趣则容易使得他们沉溺其中,不去融入真实的生活,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而大学几年一无所获。再次,智能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通过qq、短信、微信等媒体进行沟通交流,是传统沟通方式的一个极大进步,但是大学生自控性不强的特点容易使得他们过度依赖网上交流,从而忽略现实中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从而不利于同学之间感情的交流和培养,影响他们现实中的交往能力,长此以往,甚至会带来一些心理疾病。最后,网络的存在造成了一大批复制粘贴的抄袭型“人才”,过度依赖网络,不去实践和思考,会使得学生智力禁锢,能力退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智能网络时代提高大学生教育方法的研究
智能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那么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双面性,引导大学生有效的利用其优势提高自己,自觉隔离不良信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创新教育模式,有效利用网络的优势。针对网络知识丰富,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优势,在大学生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更加形象生动的课件或者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最新前沿技术,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相对自由,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面对网络中各种有利和不利信息,高校教育工作可以开展多种讲座或者讨论组,引导大家自己论述网络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得出网络的有效利用方式,以及规避不良信息干扰的方法,让大家参与其中,深刻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的认识到网络的风险和优势,更好的学习和提高。
3)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针对大学生自制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学校主要网络,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根源上避免学生受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影响,净化学校的校园环境。
4)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群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更好的班风和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家的现实交往能力。为了更好的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交流沟通,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大家交流的机会,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等组织,丰富课余生活,同时也可更贴近真实的生活,避免网络的侵袭。
5)加强学生自制力的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大家提高自制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开展网上学术讲座或思想道德辩论,从视频中观察学生的言行和举止,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对待网络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远大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能够为之不断地努力。
3结束语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评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47-02
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思想交流的工具,被视作媒体的灵魂,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移动互联网改变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涵,给高校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评论平台的多样化。“新闻评论最早起源于报刊,历经广播电视,进而发展到互联网。[1]”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评论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多平台的格局。
评论平台的移动化首先体现在媒体新闻客户端中。目前,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手机新闻客户端,在这些新闻客户端中,媒体都设置了评论栏目,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将评论栏目放在仅次于热点新闻的第二位置。除了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也成为评论的最新入口。不少媒体评论部都开通了新闻评论类公众号,例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日报评论”、《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团结湖参考”、凤凰网的“凤凰评论”等。
手机客户端评论频道、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扩大了新闻评论的入口。对评论教学而言,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资源,另一方也相应地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增补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移动平台评论的传播规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2.评论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多平台的评论格局,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媒体可以官方评论,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评论中来。
在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评论栏目中,评论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代表媒体立场的官方社论,二是记者、编辑评论,三是专家评论,四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网友来论和留言区即时跟帖评论。而在另一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除了媒体新闻评论类公众号外,也出现了大批评论员、自媒体人的个人评论公众号。例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开通的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就以优质的原创评论和新闻课、舆情课的说课栏目吸引了大批粉丝。
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对评论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关注到不同主体下新闻评论的区别。而类似于新闻课的公众号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3.话语表达形式的创新化。无论是手机客户端的评论栏目,还是评论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也支持利用超链接技术拓展评论空间,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评论文本的限制,使评论不再是单一的文字传播,而是具备了丰富的话语表达形式,能够进行整合式创新。如腾讯网“今日话题”就以整合式编辑的方式创新了评论形态;《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评论栏目,在文字基础上增加了音频,简单的创新使得评论具备可读与可听两重特性。
对于评论教学而言,除了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也应该训练学生的整合式编辑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特性进行评论创新,优化评论的阅读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
1.碎片化的阅读模式。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机制,也改变了高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学生越来越习惯从微信、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但在快速、即时、高效接收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
从笔者评论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看,学生就体现出了较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他们常常利用课堂走神时、课间休息时登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接收来自移动端的信息,但对信息的阅读往往是跳跃的、有选择性的,对其记忆也是短时化的,常常只记得住新闻标题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和评论教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同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碎片时间阅读的新闻来设置议题,进行相关评论训练。
2.网络端的表达习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通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言论的空间。新闻评论,“进入了‘公民写作’和不同观点辩驳的时代” [2]。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移动端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因而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更加愿意在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进行表达,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却常常沉默。而同时,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常常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式的,有着独特的观点却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
以笔者所带的评论班级为例,笔者的学生喜欢通过朋友圈、微博转发信息并附带评论,也常常会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笔者朋友圈的转发文章下面进行留言。比如2016年7月笔者在朋友圈转发了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关于“天涯副总编金波猝死”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累死?》,许多学生就在底下留言。但在课堂上,他们常常不愿意单独发表意见。这种现象,一是由于互联网身份的平等与自由,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端表达,而传统课堂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处于“被教导”的地位;二是出于社交安全的考量,他们更愿意在匿名或在一群人中发表意见,而不愿意单独说话。因而,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现象,有技巧地引导,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
3.学习过程中的互联网依存症。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获取渠道、观点表达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获取渠道,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隐患,许多大学生不愿意费力去记忆专业知识,阅读专业书籍,进行独立思考,而常常利用网络特别是搜索引擎完成作业,产生了学习中的互联网依存症。事实上,网络上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无法帮助学生构建起专业学习的完整逻辑。而对评论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观点的表达,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新闻形成自己鲜明、深刻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索、多写作,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评论教学改革的思路
1.课程目标的调整。以往评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传统评论,通过案例分析、写作训练让学生了解“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广播电视评论”等的文体特征,掌握这些评论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较少涉及网络评论,基本不涉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评论等新型评论样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训练,更侧重于文字技能的培养,把“新闻评论”变成“评论写作课”,忽视了移动媒体环境下学生综合编辑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完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评论课程,仅仅熟悉了传统媒体的写作套路而不了解新媒体评论。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毕业后可能会进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能会进入企业网站、公众平台从事新媒体编辑。
因而,在新闻评论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树立全媒体意识,通过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使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评论的表现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整合式编辑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全媒体平台的新闻评论人才。
2.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3]”目前国内评论教材有很多,有偏重理论的,也有偏重实践的,但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评论课程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少华编著的《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这本教材以案例贯穿评论知识,并在每章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实践性较强,比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但第二版出版时间为2012年,距今已有四年,教材内容还是以传统评论为主,网络评论只有一个章节,没有最新的网络评论专题、微博言论、微信评论等教学内容。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调整了课程内容,减少了传统评论的教学课时,增补了“网站评论频道编辑”“网络评论专题制作”“微博言论呈现形态与编辑技巧”“微信评论公众号编辑”等内容,以专题形式讲授,与业界现实接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评论写作会占据大量时间,因此教师通常将写作训练放到课堂之外,以作业形式布置。在传统评论课堂之中,还是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满堂灌”形式,使学生会认为自己处于“被教学”的地位,主体意识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事实上,“如同电视现场需要观众的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是教的角色,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的角色。[4]”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加评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以笔者教学为例,除“小组讨论”“五分钟热点讲评”常规活动外,笔者还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做中讲”活动。“做中讲”改变了传统评论写作训练在课堂之外的模式,通常在前一天给学生布置评论话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标题、论点提炼、写作思路梳理或微博评论等简单的训练内容,再讲授具体内容,讲授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次修改作业,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模式。
除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笔者还改进了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不局限于传统评论,而是在新媒体中挖掘多样化的案例。案例的讲解也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思想的碰撞。
在课堂之外,笔者利用新媒体建立了评论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微信社群,突破了单一课堂的时空局限,构建起全方位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课程网站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信社群的建立,则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社群中适时地发起话题讨论、进行观点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评论兴趣。通过多重教学方法改革,笔者较好地提升了评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丹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研究――以《南方都市报》评论版与腾讯《今日话题》为比较对象[D].暨南大学,2015.
[2] 马少华.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J].国际新闻界,2004(6).
现在情况改变了,因为互联网大潮出现了,人们的生活将出现颠覆性的革命。网络文化预言大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在中国一个媒体播出节目中曾经说过:“未来人类将与互联网共生共融,它会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人类将使自己变得更大”[1]。大众智慧、云计算、网络社区、虚拟现实、共同进化、敏捷开发、协作、共生……这些时新的概念逐渐成为生活现实,并且投射到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互联网技术已经融进我们的教学生活,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生存方式,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将有前所未有的扩展。
一、为语文教师自身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路径。
上世纪八、九年代、我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大部分是中等师范学校的普师毕业生,市教育学院的毕业生都比较少。学历不达标的老师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路径,才取得达标的学历,但是真实水平就千差万别了。老师们有主动意识,想提高自身素养,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没有经费支撑,没有求学求教的时空支持……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互联网出现了!
教学宋词,觉得自己的理论素不够。怎么办?百度搜索叶嘉莹,很快就会出现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再点击视频,很快就出现讲课视频,利用节假日时间,下班时间,听完所有的讲座,再去教学宋词,那就轻松多了。
笔者曾经浏览过知名大学中文系的网站,听过很多中文系的精品课程,自觉有了不少的收获。笔者也曾在爱奇艺网、土豆网的相关栏目中,看知名主持人王恺主持“中华好诗词”,还有河南台的“成语英雄”、央视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赛”等节目,在娱乐休息中提升了自己的中文素养。
至于新教育网站的“网络师范学院”的课程学习,则是语文教师全面提高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网络师范学院的课程齐全,互动频繁,要求严格,过程考核严实,要想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达到考核指标,得需要两年多的时间;如果要创优的话,则需要投放更多的精力。
当然,对于觉得自身中文素养不够的语文教师来说,只要上网,找到相应的路径,很快就能有所收获;可以说,互联网是自觉意识强烈的语文教师提高中文素养的适宜路径。
二、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路径
到相关的网站,如“无忧无虑语文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可以按照需求,下载相应的教学设计、精品课件、作业设计等,比较研究之后,自己课堂教学的设计、课件、作业等都会有较大的提升。教学现代随笔散文,只要输入作家、篇名,文章的背景资料、文章的多种解读,那是应有尽有,经过自己的选择,加上自己的理解,散文随笔就能教出新的东西。
网络可以让老师们收集到教师间互动录音、教学录像与录音、教学札记、教师深度访谈、以及教学讲义等;网络平台,使集市式研修模式得以出现,教师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哪怕是研修共同体QQ群、工作室QQ群),分享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教学心得、教学问题的讨论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交流,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师自我的教学个性,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为语文教师教学论文的写作提供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对策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3]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词汇学习,语料库,自主学习
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基础要素之一,也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基本材料。学生想要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用英语流畅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通过各级各类英语能力测试,词汇量不够一直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难题。而这个问题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和策略比较欠缺的高职高专学生则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否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的现状调查
根据笔者在数个任教班级学生中进行的单词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单词量多,难度大,教完就很快忘记,缺乏科学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单词记忆效果差。而将近一半的受调查学生则表示识记单词“困难重重”。他们有决心要识记尽可能多的单词,也会坚持复习所学的单词,但在记忆单词时只是通过抱着教材或是四级词汇手册大声重复朗读单词或是默背,默写的方式进行强记。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结合一定的句子或语境,来复习记忆单词。此外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反映他们通过强化记忆能“认识”许多新单词,但是在四级听力练习中,口头以及书面表达的时候往往做不到合理的语块搭配或是很难应用于正确的语境。因此,我们说学生的词汇能力,不仅在于词汇习得的宽度或词汇习得的数量,还应该注重词汇习得的深度或词汇习得的质量。
学习词汇应该在正确的语块中,语言环境中进行,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帮助有效记忆。而我们的确发现,目前高职学生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方法,不注重单词的语境联系,把单词孤立开,单个单个的“搬砖头”式的记忆,这样一来,随着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学得很累,只是应接不暇地被动学习,没有正面激励,时间长了,累积的挫败感就使他们就失去了学单词学英语的信心。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由于更加注重完成教学进度以及兼顾多方面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许多教师对研究词汇的教学方法少了,有的教师将单词教学和文章学习进行分离式处理,大量灌输单词知识,然后讲解课文,这样的教学模式日复一日,自然对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习惯造成了一定的误导。此外,在课堂单词学习检测环节上,许多教师注重单词本身的听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记住拼写、词性、词义等论文下载。将单词作为孤立的个体进行反复操练,强化,脱离应用单词的具体语境。
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教师教学思维的影响,必然不重视单词的语境联系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导致课后反反复复地单词个体识记,这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以及效果不甚理想的学习状态又会使他们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利用语料库进行单词学习是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的有效方法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学习者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交际语言教学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倡导学习者参与和决定教学内容,让学习者自己的输入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因而,基于网络的语料库是目前帮助高职学生走出单词学习困境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新的学习模式。
语料,即语言素材,是自然发生的语言材料的集合。语料库,就是按照特定的目的与方式建立起来的存贮语言材料的“仓库”,语料库中存放的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的广泛使用,基于网络的语料库使用日益广泛。语料库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也日益多元化,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和研究者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进入语料库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如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专门研究中国大、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语料库CLEC等等。
我们倡导高职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在语料库中自主学习相关单词的语料,这是二语习得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体现。此外,我们许多教师也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料库以其丰富的语料资源和方便的检索功能,为广大学生开展课内外自主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平台。
在词汇学习中,语料库作为集合了丰富、典型又真实的语言素材的学习平台,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方便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英语词汇的各种特征,准确迅速地把握英语词汇的构词,搭配、语境等多方面语料及信息,从而从质量上提高学习者对单词的掌握程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语料库具备以下几个优点。(1)可集中提供丰富的语料,有效解决教材词汇复现率低的问题,更科学地帮助学生全面习得词汇。(2)单词与语境共现,有助于学生学习单词的学习效率。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在语境中学习单词的效果要比单独学单词效果更好。因此,语料库中大量真实典型的语例能帮助学生利用语境获取语义和总结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3)语料库的语例来源于生活,内容真实,准确度高,时效性强,学生接触的是地道的、自然的语言,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料库在英语词汇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料库能有助于拓展学生课内外单词自主学习渠道,帮助学生提高单词学习效率
在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广大高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语料库进行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建立全新的自主语言学习模式。借助语料库,学生通过关键词查询技术,找出某个单词或结构在语料库中出现的词性、意义、常用搭配以及例句,自主进行研究,从中归纳、发现语言规律,而不再仅仅依赖课堂教师的授课讲义,笔记等有限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方式能摆脱学习时间、空间、以及各院校间学习资源差别等多方面的制约。
此外,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单词学习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关键词典工具书更具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更好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语料库也是教师进行单词研究,转变陈旧教学模式的有效工具
1.在词汇教学内容科学化方面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无处不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更新换代,英语也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为了不落后于语言的发展,也要时时更新,因此用互联网辅助英语教学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下载。而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词的形式和意义,还包括其句法特征、搭配、语域限制以及多义词、语体特征和文化色彩等多层面的知识信息。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师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往往在执行词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并不是以英语为母语而受到制约,有时候做出判断都凭借自己的语感和经验,不能为学生提供非常清楚的准确的解释。因此,语料库中大量的语言素材是教师进行深入备课,研究词汇知识的一个有利平台。在传授词汇知识时,利用语料库的语例提供单词使用语境,帮助学生区分一些同义词用法的区分,使用频度的差别,一些词的搭配和用法信息等,避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2.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单词的个体信息,,以大量词汇搭配,派生词等信息的灌输为主,而较少地关注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教学模式陈旧,方式单一,学生兴趣索然,课堂效果甚微。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被动的局面,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模式,既要在教学活动中把知识、信息,准确、高效地传达给学生,又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促进教学更新,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单词学习环节作这样的改革。首先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课的核心词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分组自学,通过网络语料库的素材,对核心词汇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教师不再精讲词汇,而是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展开交流学习,互相补充,解答疑问,教师则通过总结评估的活动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词汇教学就从单一的教授模式变成了人人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后,学生还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语料库进行复习,以及相关的知识延伸学习,从而提高单词的学习数量和质量,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语料库对英语词汇和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作用毋庸置疑,利用语料库辅助词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资源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适应语言教学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语言教学思想,使停留在理论阶段的语言教学思想变成可以实现的现实,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用真实语言材料的思想等等。想要让大学英语教学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并利用语料库这一工具,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何安平,2004,《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安平,2004,《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卫乃兴,李文中,濮建忠等,2005,《语料库应用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细竹,罗凌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自主学习及成效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2005,(5):128-129
陈建生,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60-64
陈玉,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J】。高教论坛,2006,(2),66-70
沈毓菁,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河海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现就职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公共外语教研室,讲师。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6—0018—01
学校网站是信息时代学校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枢纽。学校网站既是教育改革的窗口,也是学校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育创新和成果展示的重要渠道。学校网络是教师交流工作、反馈信息、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小学学生获得信息、深入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资源库建设是学校网站的后盾和基础。
一、中小学网站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实践证明,校园网的建设发展对中小学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探索青少年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及其资源开展学习,既符合时代的节拍,也符合当前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较之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且教育空间更加广阔,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生动,教育效果更加明显。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中小学校园网资源匮乏,缺少互动,内容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校网络教育仍然无法打破教育人一厢情愿、一面之词、单向输出的单一模式,这种缺少互动的、封闭的网络环境是造成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度低甚至活动兴趣低的重要原因。
第二,网络社会环境复杂,信息安全隐患多发,使中小学校利用网络的教育活动受限。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内容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为保障网络安全,根据网站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学校网站专题栏目信息传输都是专人管理,所有上传信息必须经教师推荐、管理员审核。大量学生注册或登录网站可能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需要实施监控。
二、建设高效能、低成本学校资源库的对策
网络资源库建设是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校园网站的管理,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适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网络资源库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阶段中小学校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网络资源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易用、有效。主要工作策略是:
1.本校资源,鼓励原创。教师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首先要把本校教师在工作中原创的教育教学课件、视频、班团队活动方案、国旗下的讲话、心理辅导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等积累起来。这些资源虽然不够系统,但它是本校教师创造性开展教育实践的结晶,大多经过千锤百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日积月累就是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对教师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下载资源,有的放矢。学校信息中心担负着资源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分专题下载网络教育资源。如关于少先队的历史、党团队的知识、双百人物事迹、教育科研、全国安全教育第一课、知识百科、学习指南、安全健康常识等等。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下载资源的类别、数量、质量以及时效提出要求。信息中心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根据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的要求主动作为,及时捕捉和搜集、下载和整理、宣传和推荐教育教学工作最急需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