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0 18:05: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市场监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易宪容,美国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演进世界经济,高西庆。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工程项目实体的形成过程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房屋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实体的质量,也就是说工程应满足业主的需要,具有其需要的功能。对于房屋建筑项目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应主要是对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管理。当前房屋建筑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现场劳动环境以及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还无法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所以,在房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出对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管理,不断进行经验的总结,以确保房屋的安全和质量。
一、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于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我国在城市投资环境方面得到逐步的优化,当前城市人们在居住水平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很多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和在建工程仍存在很多的质量,甚至有些问题对建筑的安全使用功能和结构产生了严重影响,比如:房屋墙面的开裂、起砂、起皮,房屋墙体出现严重的渗漏,门窗的缝隙比较大,厕浴间的地面出现积水、倒坡,滴水线出现向内斜导等问题,甚至有些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严重现象、,还有个别建筑发生了整体坍塌的事故。房屋的质量问题,直接危害了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房屋等基础设施,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污染,比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周围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在通常情况下,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最大污染的是噪音污染。噪声污染会贯穿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之中,比如卡车卸载货物、挖土机的声音、打桩机进行打桩时的声音、重型卡车的马达声音、模版安装和拆卸的声音、搅拌机运行的声响等,这些噪音会混杂在一起,最高时能到达100多分贝,这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另一个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粉尘等大气污染,比如在装卸的过程中石、砖、水泥、石子、石灰粉会粉尘四起、尘烟弥漫,对附近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在对房屋屋面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会进行沥青的熬制,这也会产生烟尘和臭气,导致空气污染。同时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渣土、废弃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废包装等固废,这会给附近大气和水体带来污染。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光、水的污染,这同样会对附近居民生活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水平。
3.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
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在一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投资的预期开支以及实际开支固定资产的费用。现阶段,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房屋建筑工程在造价领域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制、政策,没有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成本控制根据,控制成本的手段和方式十分落后;工程在索赔方面的意识十分薄弱、欠缺索赔证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规定,索赔人员的素质不高等。此外,对施工附近的环境协调性比较差、不能预见的政策性变化、恶劣天气变化、人员流动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都对工程造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4.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虽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比如《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是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施工的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
第二,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中很多施工单位存在着很多的安全管理问题,比如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缺乏足够的执行力、与本单位实际情况不相符等,还有很多施工单位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制度的落实力度。没有依据制度规定的方式和时间来对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第三,监督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督。
当前,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责任主体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罚等。同时监理单位在施工的现场也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通知单的下发,也没有向上级进行及时的汇报,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从而频繁出现安全事故。
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具体控制措施
1.对施工过程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重点,即质量的控制点,涉及到加大的范围,其可能为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也可能为某一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构件或者分部、项工程,也可能为对质量产生关键影响的某一环节。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施工的工法;施工工法中能够严重影响到质量的相关问题,你如在升板法的施工过程中控制提升差的问题、失稳的问题等,这都是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第二,人的行为;某些操作或工序重点应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防止因为人的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第三,关键操作;很多操作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就无法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第四,物的状态;在某些操作以及工序中,应将物的状态当做是控制重点,即结合不同的工程特点,应将有的控制机具设备作为重点,有的则以防止倾覆、失稳、腐蚀、过热等危险源作为重点,而有的以作业场所当做加以控制的重点。第五,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对工
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将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当做控制的重点。第六,施工的顺序;有些操作和工序,应对相互之间先后顺序加以严格控制,顺序不对也会导致质量事故。
2.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检测
当前,在施工现场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大都是依据外观的观察和材料试验资料的查看来进行的,但是这是十分不够的。由于建成结构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几乎不会有人去过问。在此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例子,结构混凝土强度与其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对标养试块进行一定的抗压试验仅是确认混凝土材料配比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需要控制房屋施工质量而言,我们所希望的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的、不断的、非破损的确认。因此在施工现场应大量使用非破损检查技术手段,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确认。
3.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加强
a.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健全。
对安全方针、目标、计划进行明确,建立企业安全责任的追究制度和考评制度,进行安全管理部门的专门设置,确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性,积极调动群众热情,使其参与到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活动中,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意识。
b.应对安全管理加大资金投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本文转自:]
对安全管理加大资金投入能够实现安全设施的有效更新,使得工具、设备、材料等免遭毁损,避免或减少施工人员伤亡,降低工业污染。
c.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建立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对于施工单位应从安全教育、隐患公示、检查、整改等方面进行监控。对于出现事故的单位应进行全面量化的监管,建立惩戒和监督制度,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形成安全管理的科学格局,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常见问题;对策
输送、排放和循环城市水资源,以此来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近年来城市给排水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这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发挥给排水设施的功用性是城市居民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保证给排水工程质量极为关键,这在城市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居民正常生活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给排水的重要性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还是人们从事不同行业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在城市化建设中,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生产活动。目前,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给排水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护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重视给排水工程,本着节约水资源、提高利用率的理念,合理规划、设计给排水工程,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保护城市水资源,促进城市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城市给排水常见问题
(一)质量意识薄弱
工程施工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然而在城市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由于要增设基础设施、紧急处理设施和工期自身有限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城市给排水施工人员应付了事,违规操作,质量意识薄弱,这样的工程存在较大的隐患。
(二)排水管堵塞
由于排水管输送量较大,有时达到几十吨,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垃圾聚集和积聚现象,造成排水管堵塞。这会影响实际的排水效果,减小水流速度,导致雨水等无法及时排入湖泊,当污物达到特定程度后,排水口的直径变小,自然单位时间的排水量也会减小。如果遇到暴雨天气,无法及时排放路面积水,造成雨水充斥路面这会严重影响人们日常出行,有些甚至还会出现洪灾。另外,施工不合理和维护不当是产生排水管堵塞的另外一个原因。
(三)施工质量不合格
城市给排水工程通常由政负责筹集资金运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尚未建立统一的操作体系,导致施工质量没有了保障。施工单位只会片面地参照施工图纸施工,根本不考虑施工安全问题,引发一些问题,造成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应认真审核对比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针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采购设备时应反复多次进行运用实验,显著提升施工质量,进而避免或降低因质量不合而造成资金损失问题的出现,充分利用给排水工程中的资金。
(四)缺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在具体的城市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如若缺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则会导致工程施工的杂乱无章。施工单位依照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工作。近年来,企业规模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施工后期的工期,这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因此,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变得十分迫切。标准化的管理长期适用,它还在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监管力度不足
城市给排水工程通常由市政负责,一旦参与给排水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存在关联,则会引发许多质量问题。例如,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管理和监管等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建设中主要项目,政府部门过多地干预则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难度系数,这要求在工程前期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中均应进行全面的监管,进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城市给排水改善对策
(一)提高质量认识
质量是工程施工中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直接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不合格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会污染城市用水,一旦污染水资源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有些甚至还会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队伍应深入认识自身的职责,全面考虑工程质量不合格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增强自身责任感,严格参照城市给排水工程标准开展施工,有效落实各项工作。
(二)认真核对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给排水施工中的主要依据,因此,应认真核对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的核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检查管道的安放位置,检查管道安全位置周围环境,并考虑其是否影响公用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应组织有关专家,到施工现场针对管道位置进行具体考察和科学评测,待核对无误后,方可开展各项工作。
(二)改善供水和排水管道质量
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是解决给排水问题的关键。农药、化肥等的大面积的使用,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地表水体,因此,应着重提高供水系统质量。将水厂呈现网络分布,分散水源,不断优化水资源分配,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有效控制污水。在工业给水方面不断优化用水,可以采用水的回流,在某些工艺中可进行水资源再利用。为避免排放出来的水污染环境,应提高排水网络,进行适当的雨水管理和有效的污水控制,提高排水网络的水密性,还可以借助摄影技术监控管线运行。
(三)完善工程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不断完善工程施工管理。全面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有效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首先,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质量和规格,待核实各项指标并经过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加强现场管理,工程双方应提前协商各项事宜,并签订工程合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合理配置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最后,注重安全管理。指派特定的人员指挥施工现场,监督施工各个环节,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短路操作,应先上报给总工程单位,待得到批准后依据给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开挖。
(四)加强执行监督力度
有效的工程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应组织人员定期检测和考察,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由于工程的工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注重对工程进度的管理,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打造优质工程,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
结语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促进城市建设应加强市政道路建设,而给排水作为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乎着城市发展水平、环境保护问题和居民日常生活,因此,应高度重视城市给排水,保证其工程质量,明确其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加大监控力度,结合工作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对策,进而切实保证城市给排水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振宏.城市给排水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2]薛鹏.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3,(30):8-9.
[3]王绵彪.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155.
关键词:市政管理;城市化;管理模式;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我国现代化水平。市政机构也就是市政管理机构,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一部分,是现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门,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代表这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市政管理是党的调整管理政策,有助于政府在新形势下发挥其职能,能有协助完成市政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在市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市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市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的问题
市政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建设的效益,但是在管理人员非常重视效益的同时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忽略客观经济规律,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良好运行的基础,一旦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就会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效果偏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中,施工企业与建设局当中存在的不仅只是经济合同关系,这就很大的限制了市政部门的管理力度,使市政管理部门的职权不够明确,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市场规范化的问题上,工程建设受限于管理模式,建设单位往往对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不清楚,难以执行,再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建设进度,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1.2安全意识的问题
安全意识的薄弱也是市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政管理部门要对工程安全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强制执行工程安全的相关规定。一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和安全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不能平衡的看待安全生产和工程工期之间的关系,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目标,往往容易忽略到工程的质量,这对市政部门的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市政部门不同于一些私人企业,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所以市政部门一般会在工期内完成工程任务以便给人民和媒体一个交代,这种责任感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市政管理部门还要注意到的是相关部门在每期工程、每个环节都必须公开化,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所以市政管理必须要增加安全意识,促进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
1.3工程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市政单位不熟悉管理流程,在对施工人员进行任务分配时都是按照单位内部的计划进行自由分配的,这样难免会在建设中有违规的现象出现。而且将任务、职权进行自由分配,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标准,这样也很难将职责和权利清楚的划分,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
1.4监察力度的问题
监察力度不到位的问题也是市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市政部门,缺乏一个专一的监督部门,这样对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就不够。由于市政工程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他关系到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所以如果监察力度不到位的话,无论市政建设工程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将会给我国社会与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管理制度不完善、监察力度不够等问题都应该加快解决速度,确保城建工作稳定的发展。
2.针对市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2.1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
要想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就要遵循客观的市场规律,学习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的工程建设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中将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将每一项工程都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尽量解决市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2加强安全意识
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意识完全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当中,将安全标准列入到管理规定中,大力宣传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然后相关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市政工程能够安全的运行。另外,加强安全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轻市政管理的压力,推动市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2.3将职责明确划分
权责不明确的问题给市政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明确职责划分有助于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知道自己的职责,能够明确工作目的和工作方向。将职责明确划分还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工程进度并及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义,对一些违法的建设行为也能及时的了解并给予指导和纠正,也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市政管理部门还要注重科学技术的作用,加强有效的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使市政管理趋于公开化、透明化。
2.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市政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建设在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相关制度运行,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定,这样如果在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将损失降到最小化,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工程。另外,人民群众是市政建设的服务对象,所以市政管理如果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必须建立一致高素质、高技能和有先进思想的工作团队,管理员也要从自身出发,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将为人民服务为市政的服务宗旨,公平、公正的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实施,让市政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2.5建立市政管理数字化战略
市政管理数字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它不仅仅是市政管理的一个发展战略,还涉及到城市管理,所以市政管理数字化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才能够将数字化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市政管理数字化战略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还要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市政管理数字化能够有效运行的依托就是市政管理的服务体系,技术的支持、信息安全系统、服务体系和市政管理标准体系等四大体系构成市政管理数字化系统,保障了市政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3.结语
城市建设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市政管理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市政管理中由于其部门的特殊性,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但是市政管理工作由于涉及面广,使工作内容繁复,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市政管理有助于改善管理模式,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速度。
虽然现在我国的市政管理制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模式,但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市政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针对现阶段我国市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市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纠正;市政管理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将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开化、透明化,让市政工程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能够严格按照目标完成工作任务,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常志强,陈维东.浅析我国市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07):78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摘要:证券市场是信用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市场,具有风险来源广、传导性强和社会危害巨大等特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从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关键词:建筑;施工场地;控制测量;技术
在建筑施工前一个准备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进行放线测量,但是在测量中要保证建筑一直与地面是垂直的状态,而且建筑的形状是几何形状。在测量建筑的截面尺寸时,要注意尺寸在施工的要求内。建筑的施工放样要有一定的依据,测量控制网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结果在一个标准的精度下。而测量控制网需要使用施工单位的控制红线,同时还要以其提供的建筑具体坐标为基准点。这个测量网中要包括工程的垂直度以及建筑的轴线等。
1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平面控制网既可以单独建立,也可用原有地面测图控制网替代。但由于测图网的密度和精度有时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需要增补控制点,并重新对网进行高精度测量,然后再以平面控制网数据测设出主轴线。
2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2.1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统,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的纵轴通常用A表示,横轴用B表示。施工坐标系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丰要建筑物或者主要道路、管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2.2测量坐标系统。目前工程建设中,测量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全国统一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另一种是采用测区独立直角坐标系统如城市独立坐标系。测量坐标系纵横轴指向正北用X表示,横轴用Y表示。2.3坐标换算。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在建施工控制网时,常需要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系统的换算。
3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在平面控制施工场地上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导线;一种是建筑基线;另外一种是建筑方格网,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这几种形式。3.1导线。因为我国所有的施工场地都普及的全站仪,因此场地的平面控制一般都成导线网的形式。而且导线的等级以及精度都要在标准的规定中,(1)如果建筑场地在1km2以上或者是场地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那么场地建立的控制网一般都是属于一级导线网。(2)如果建筑的场地在1km2以下或者场地属于普通的建筑区,那么在场地建立的控制网属于二级或者是三级导线网。(3)如果场地使用的导线网是原来的控制网,那么要对控制网进行检测而且是反复的检测,保证控制网的准确性。3.2建筑基线。如果建筑的场地面积不大,而且布置的也不是很复杂,同时建筑场地又是属于平坦还比较狭长的,那么控制的方式采用建筑基线的形式。(1)设计建筑基线。设计人员设计建筑基线的时候,可以采用几种形式,一种是三点成“一”形;三点呈“L”形;或这是四点成“L”形,还有一种是五点成“十”形。以上几种形式是在设计基线中比较普遍的形式。a.建筑的基线应该与建筑物的轴线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行状态;另外一种是垂直的状态。b.建筑基线中的主要基点要保持在一个可以相互通视的状态,基线的边长在100mm至4mm之间。c.基线的主点如果不被施工所干扰,其位置就应该在主要的建筑物附近,并且要靠近建筑物。d.一个建筑基线的基线点应该在三个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检测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基点的变化情况。(2)建筑基线的测设。在测设建筑的基线上,一般测量人员都会使用平面点位放样。首先在实际的场地标出基线点的具置,然后检查基线的精度以及密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角度检查;另外一种是距离检查。如果基点在同一个直线上,那么在中间的位置上安装一个经纬仪没有经纬仪也可以安装全站仪,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人员能够测量到基点的角度。当测量的角度与180度的差比24要大,那么就要适当的调整角度。如果测量的三个基点是垂直的状态,那么垂直的交点上,测量与另外一个的夹角,当角度值与90度的差比24要大,同样的也需要调整角度。在各个基点上检查轴线长度主要是检查轴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检查出的结果与设计有差别,且误差在万分之一,那么就要调整轴线之间的距离。3.3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主要建筑物、道路及管线常按互相平行或垂直关系进行布置。为简化计算或方便施测,施工平面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利用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可按直角坐标进行,不仅容易求得测设数据,且具有较高的测设精度。(1)建筑方格网设计。设计建筑方格网时,首先选定方格网的纵、横主轴线,它是方格网扩展的基础,选定是否合理,会影响控制网的精度和使用,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主轴线应尽量选在整个场地的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三个主点,其中一个必是纵横主轴线交点,主点间距离宜过小,一般300~500m:纵横主轴线要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的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宜,以保证主轴线的定向精度。主轴线拟定后,可进行方格网线的布设。方格网线要与相应的主轴线成正交,网格的大小视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分布而定,正方形格网边长多取100~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在测设建筑方格网时,先要测设主轴线MON,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轴线端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均以0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精密测设90°。为了进行检核,还要在方格网点上安置经纬仪或站仪,测量其角是否为90°,并检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此后再以基本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
4施工场地高程控制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景就是在整个场区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或城市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施工场地高程控制一般布设成两级,分别称为首级水准网和加密水准网。首级水准网作为整个场地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按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及建筑基线点亦可兼作加密水准网点。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测绘工作,但是其工作的性质与建筑的质量有关,而且对于一个过程来说。建筑施工的全过程都要涉及到测量工作,因此在施工的场地要建立测量体系,并且保证测量的结果。
作者:韩先甲 单位:大庆市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毛淑杰.浅谈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
【关键词】暖通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显著增多,暖通设计也日益重要,暖通设计过程中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目前暖通设计人员在贯彻执行现行规范、规定、标准方面,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管网布置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
2 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设计说明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2.2 绘制内容遗漏
相当多的工程设计未完全按规定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平面图,有些未标注水平干管管径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编号;有的虽标注了立管号,但却将立管漏画;有的二层至顶层合画一张平面图, 散热器数量亦分层进但却未注明相应层次;有的仅画有首层供暖平面,而未画二层至顶层供暖平面。通风空调平面图,有些未注明各种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有的未说明冷冻水管道管径及定位尺寸。还有的公共建筑设计,将厨房部分的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留给厨房设备生产厂家去做,这是很不合适的。
2.3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有的供暖系统由1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有的供暖系统为同程式,一个环路单程长300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有的供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则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2.4 图纸不一致
暖通空调设计中,平、剖面图与系统图中相应部分的设备、尺寸等内容应完全一致,否则将给施工安装、使用管理带来麻烦。但有的供暖设计,散热器数量、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供、回水干管管径,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管道连接,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有的空调通风设计,风管尺寸,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设备、部件位置尺寸,平面图与剖面图不一致;设备编号、数量,图纸与设备表不一致;还有的空调设计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型号,平面图、系统图与设备表注写不一,让人无所适从。
3 解决暖通设计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房屋冷热不均
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是将发热量相差悬殊的房间不用一个集中低速空调系统,或采取分散机组,或采用水-空气系统,即新风加风相盘管系统。在每个房间设风机盘管,而新风统一处理,集中系统供应。由风机盘管来负担室内的冷热负荷。每个房间的室温由室温调节器直接控制风机盘管的运行;新风只负担房间的换气要求,定一个固定的送风温度,以送风温度来控制新风处理箱。这种系统的实践,已收到满意的效果,若采用风机盘管(尤其是卧式)时,应特别注意凝结水盘的大小、位置及凝结水管的坡度,还有冷冻水管的保温。要确保从风机盘管系统没有任何水滴落下。
3.2 吊顶回风断路
公共建筑中常用低速定风量空调系统,回风的方式,应视空调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如高级宾馆的门厅大堂、舞厅,大型商场,大宴会厅,保龄球场等可采用集中回风方式。而对小商店,小餐厅、小客厅及小间的游艺室等,因其间隔多,且易改变,应采用有回风管道的均匀回风方式。使每一间隔内有良好的送排风系统。吊顶回风介于集中回风与管道回风之间,实际上由于土建施工时吊顶内的墙洞堵不严实,墙不到顶等,所以不可能按理想的风量均匀回风。因而,除了在空间的房间可采用吊顶回风外,间隔墙多的小房间不宜采用集中的吊顶回风方式,因为实际上这种方式往往是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回风量大,而远处的吊顶回风口几乎不起作用。
3.3 风机并联
风机并联后之风量小于单独运行之风量。如果两台同型号风机单独时之风量为QB,联合运行之风量为QA,此时,QA
3.4 注重经济性
经济性是目前暖通空调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对采用名牌设备和采用低档设备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虑舒适性的区别,对有新风供应和没有新风供应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进行经济性比较,对集中式空调方案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以相同的使用周期为基准,进行综合经济性的计算比较,而不能简单地根据设备报价进行比较。对于同时有供暖和空调要求的项目,应考虑冬季和夏季设备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冬夏季综合经济性比较。对于可以兼供生活热水的工程,应综合考虑生活热水供应的投资和能耗。
3.5 考虑节能因素
系统的调试是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有调试良好的系统才能够满足要求,并且实现运行节能。如果系统调试不合理,往往采用加大系统容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不仅浪费能量,而且造成设备磨损和过载,必须加以重视。例如,有的办公楼未调试好就投入使用,结果由于裙房的水管路流量大大超过应有的流量,致使主楼的高层空调水量不够,不得不在运行一台主机时开启两台水泵供水,以满足高层办公室的正常需求,造成能量浪费。同样运行管理的质量决定了运行能耗。按照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运行设备,但是大多数工程对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没有量化指标,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这是应当改进的方面。例如某个项目具有三台制冷机和三台水泵的空调系统,因为水量调节阀装在距地面3米高的位置,操作不方便,致使冷冻机进出口阀门全年常开,在运行一台制冷机时,有2/3的冷却水进入停运的两台冷冻机内,没有起到应有的冷却作用,导致必须开启两台冷却水泵才能满足一台冷冻机的正常冷却要求,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暖通设计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设计人员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细致,这就要求我们暖通设计人员真正做到认真负责,在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工序上把好关,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黎兵.探讨居民住宅暖通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32.
[2]吴丽行.浅析某工程大楼暖通设计与质量管理等有关方面[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11.01.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新品种推广中常见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新品种推广者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品种;推广;问题;对策
一个新品种的问世至推广应用需要花费近10年时间。对于育种者和生产经营者来说,该新品种推广应用价值如何以及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然而,一些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宣传华而不实主要是因为推广者没有依据品种自身科学结论进行宣传,而是肆意扩大其推广价值,例如理论产量明明只能达到7500kg/hm,宣传时说成9000kg/hm,农民种植后产量达不到理想宣传产量,就会对该品种失去了推广的信心,甚至对推广者产生不信任,从而减缓该品种的推广步伐。
1.2价格决策不科学推广者往往急于求成,以求尽快获得较大利润,没有充分做好市场推广前的准备工作,不能科学决策市场价格,致使定出价格偏高,农民接受不了,降低了农民购买力。
1.3 技术服务不到位服务是新品种推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推广者没有对良种良法作系统的研究,缺乏栽培技术的指导力度,农民盲目种植,结果产量不尽人意,导致该品种不能被农民尽快认可。
1.4 种子质量有待提高多数生产者因为新品种刚刚出现,对繁(制)种技术没有彻底掌握,致使生产出种子质量不合格,在推广过程中影响了品种产量,给下一步推广留下了隐患。
1.5 利益共享体间不均衡有些推广者,特别是新品种拥有者过度看中利润,给中间商利润空间较狭小,挫伤了中间商积极性,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
2 宣传策略
2.1加强广告媒体的宣传力度推广者不做虚假广告,要密切与育种家和种子经营部门的联合,除了在电台、报纸、网络以及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外,还要搞好现场会的宣传,给种植者直观感性认识,提高其对该品种的认识程度和推广种植的积极性。
2.2合理的价格定位定价是新品种营销中重要一环,推广者要认真计算种子生产成本,本着既要符合市场规律和农民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自身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销售价格,小求过高,有利于新品种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2.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应着手搞好技术指导,加强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积极传授理论知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充分发挥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优势。在品种推广中还应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的服务,为新品种的科学推广打通绿色通道。
2.4 确保高质量的种源主要从基地的源头把关,提高繁(制)种技术水平,严格按照生产规程操作,安排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强化质量的监控,坚决杜绝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
2.5 建立合理的推广体系完整合理的推广体系可以减少新品种推广的弯路,推广者要根据品种的适应性及推广区域加强销售渠道的合作,在保证利润合理共享的基础上选择推广力度大的经销户,或当地农民比较信任的单位和个人,以期迅速打开新品种推广应用新局面。
2.6做好新品种的示范为加强应用者对新品种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要采取多种方式边示范边推广;一是在推广销售的过程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区域安排示范展示田,就近组织相关人员观摩洽谈和讨论,进一步了解品种优缺点,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二是搞好品比试验,让新品种当地主推品种或农民已经认可的品种对照,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为全面策划营销方案提供参考。
3 推广新品种要更新观念
新品种推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转变方法。
一是从根本上转变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市场拉动的观念。以前,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广新品种,虽然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而用种者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出现新品种推广大起大落的敝端。因此,当前在新品种推广上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千方百计寻找种子市场的需求点来推广新品种,这样推广的新品种才具有较长的生命力。
二是变小范围、小市场推广为大范围、大市场推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市场已不再受行政区域限制,已不分你我,初步形成了大市场种子销售推广格局。因此,在新品种推广上也不要局限于当地的小范围、小市场,要走出去,最大程度地拓宽种子经营推广的空间,使新品种能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是变分散推广为合力推广。科研部门、育种单位与种子企业要联合,种子企业之间要相互联合,种子企业还要与商联合,通过相互联合、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广。这样,新品种推广力度才能大,速度才能快。
4 新品种推广要转变误区
新品种推广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具体推广中要转变三个误区。
一是求新误区。有些种子推广者求新追新观点特别严重,强调不是最新品种不推,这样虽然满足部分求新追新用种者的需求,但因对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了
解甚少,常造成推广的新品种生命力不强、推广价值不高等问题。
二是随风误区。一些种子推广者存在着观看意识,一看大家都在推广某个新品种,便急忙跟随推广某个新品种,但由于该品种在本地适应性差,常常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而且还可能要赔偿经济损失并带来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迷外误区。有些种子推广者总认为外地的品种、国外的品种要好于本地的,且经营利润相当高,把推广的力度、功夫、着力点放在了这些品种上,而对于当地育成的新品种不屑一顾。而恰恰相反的是,一般来讲在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管理条件下育成的新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特征特性都要优于外来品种,推广这类品种虽然经营利润相对较低,但是适应性强,风险性小,安全性大,只要经营数量大,也完全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的相关环节,为保证疫苗在存储、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冷藏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及其转运过程的总称。冷链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根本不可能进行实时监控,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不容易提前预警。而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和信息全部由人工完成,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远程监控方案,可以方便的对分布的冷链系统进行集群化管理,提前预警等。
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并结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针对疫苗流通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发出常熟市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报警系统,立足于对全市范围的疫苗冷链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该系统通过在相应冷链设备内放入的温度感应探头来采集温度信息并传送到冷链设备外的温度传感器上,再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到系统服务器,而全市也通过网络实现对各冷链监控点进行实时监测。
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报警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为:冷链设备管理模块、冷链设备监测模块、报警管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冷链设备管理模块:登记被监测冷链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单位等基本信息,为所有接入的冷链设备建立一个信息库,方便工作人员对冷链设备的统一管理。
冷链设备监测模块:用来查看被监测设备的实时温度,并且还可以通过查看被监测设备的历史温度数据来判断该冷链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稳定,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并排除隐患。
报警管理模块:用来设置相应冷链设备的温度范围,一旦温度超过设定的范围,就会向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发送短信,通知对方前来处理。另外还可以报警信息统计功能来汇总统计各监测点的报警、处理次数,报警原因等数据。
权限管理模块:用来设置和分配各级用户的操作、管理权限,方便各冷链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管理的冷链设备查看和维护。
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报警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使用时无需安装客户端,只要打开网页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密码就能进入系统,所有数据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交互,便于以后的系统维护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后期的维护成本。软件的主界面是一张报警设备分部情况图,全市的冷链监测点都在上面有标注出来,可以点击图上的标注名称直接进入查看相应的冷链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哪个监测点报警的话,标注点会作出相应的闪烁提示,方便监测人员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问题。页面的左侧是系统功能区,列出了冷链设备管理模块、冷链设备监测模块、报警管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四个选项,通过点击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操作。整个系统的操作界面十分简洁,既能比较全面的囊括每个功能,又方便人们熟悉与操作,便于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