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54: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图书馆职称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职称 论文认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235-02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Oudeng Geli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Urumqi Xinjiang, 830004, China)
Abstract:2013―2016 Library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health series of teachers need to be promoted to the title of the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published papers identified wor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papers identified during the work more and repe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inking and analysi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Technical title; Paper identification; Countermeasure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将发表的职称论文作为重要的评定指标[1],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更是衡量学术水平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职称论文认定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难点也是针对发表的核心期刊进行甄别。普通期刊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普通刊的认定主要针对期刊的合法性和是否是正规期刊进行甄别。该校从2013年起开始承接职称论文认定工作至今,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学在职的教师及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的医生群体。
1 职称论文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读者缺乏对核心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能力
目前在高校的职称论文中,评审的形式主要还是以科研论文为主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被普遍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并作为衡量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晋升高级职称、取得硕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2]。
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职工为了能快速的,将自己的在一些非法期刊上,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只要支付版面费很快就会发表。由于非法期刊的制作和发行技巧在逐步提高,很多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对非法期刊的鉴别能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常常将文章寄给非法刊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核心期刊,近几年随着对晋升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成了必要条件。很多教职工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而是通过中介或者直接用百度搜索,往往搜索到的都是“黑中介”,这些中介会仿造核心期刊制造一个假的期刊即套刊,在套刊上的,主要表现为期刊封皮、封面以及年、卷、期都与正版期刊一致,目录和正文不一致。
1.2 教师及职工科研人员填写论文认定表不认真
每年的9~10月份是评审职称的高峰期,在评审前图书馆都会发一份如何填写论文认定的通知到每个单位的人事机构,而且在每个认定表的下面都会有个填写说明,但是准备晋升职称的教职人员,很多都不认真阅读填写说明,在填写认定表时发生一些低级的错误如论文题目经常有错别字,或者是少一字,或者是发表的刊物的名称也写错。上述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做论文认定的老师必须再次帮助重新填写表格,或者退回表格让读者重新填写,在这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延迟了认定报告完成的时间,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1.3 医学类院校在社科类论文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校是非综合类大学主要以医学类专业为主,在订购数据库资源时首先需要考虑到以医学类数据库和纸质期刊为主。但是除与医学相关的学院,该校还有一些是非医学类的学院,如:社会科学类、语言类、工程技术类和体育类等专业,在认证这些社会科学类专业老师的时候遇到社科类的资源不足。在订购数据库时首先得考虑医学类数据库,比如万方数据库,由于从2008年起,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建立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万方收录了自1998年至今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全文。在获取高质量的医学期刊文献全文时,万方(期刊)数据库有很大优势[3]。而社科类的期刊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而且该数据库每年的订购费用涨幅比其他数据库高,因每年订购数据库的经费有限不能全部订购,不能满足全学院老师的需求。还有对社科类的核心期刊不熟悉、不了解,无法认定或者认定时没有把握,必须跟社科类的院校如,新疆师范大学等联系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为核心期刊,还有一些教职工的的是民族语言,没有专门的民族语言的数据库可以认定。
1.4 委托单位与认定机构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每年的职称论文认定工作当中发现很多委托单位的人事部门与认定机构缺乏沟通,甚至不沟通。在每年的认定工作开始阶段,认定机构首先要发通知到每个单位的管理职称的部门,大部分都是学校或者医院的人事部门在负责晋升职称的工作,然后再由各个人事部门把文件传达到拟进职称教职工。在这过程中往往有一个环节沟通不清楚,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在某个附属医院通知晋升职称的人事部门因不清楚哪些条件的职工要做论文相似性检测,导致该附属医院的很多拟进职称的职工误以为都要做论文相似性检测,最终和该认定机构和医院的人事部门沟通后解决了问题。
1.5 对往年做的论文认定报告缺乏规范的存档及整理
该校自2013年开始开展论文认定这项工作至今,已完成了千余人次的论文认定报告,完成的报告也共计千份,缺乏规范化的存档,一般都是存在自己的电脑里而没有进行集中和系统的存档管理。比如一个读者今年晋升职称,今年给他做论文认定的是一个人,因各自原因未能晋升通过,明年还要继续评职称那么就不能保证还是去年的老师给他再次做论文认定。或者因老师进修休假等其他原因,还得再次重复去年的工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是不同部门的老师做的论文,可能今天刚好调休不在,使得读者不能按时拿到报告。再次就是由于电脑存在感染病毒的隐患不得不重做系统,存档的报告就可能存在丢失的情况。
2 职称论文认定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和对策
2.1 加强宣传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2.1.1 开展专题讲座
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主体,是实施学科服务的核心基础,担负着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学科信息素质教育、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院系联络人等职[3]。在开展论文认定工作前期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学科馆员对口的单位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专门针对学校及各所附属医院进行专题的讲座,在工作开展前即做好计划和准备工作。
2.1.2 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图书馆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图书馆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等通信手段推广论文认定工作的规范要求及注意事项,扩大宣传,推广多元化服务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2.2 与其他社科类院校加强合作
在解决社科类资源不足的问题上可以加强与其他社科类院校合作如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实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其他社科类院校完成论文认定的工作。再次可通过维普数据库和超星Medalink数据库中的文献传递功能弥补社会科学类期刊资源不足。
2.3 加强认定机构与委托单位的沟通
在每年的论文认定工作开展前积极与委托单位联系,找到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l布和通知消息。做好这些负责人的通讯录,积极与他们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2.4 建立新疆医科大学职称论文文档管理系统
在每年职称评审工作结束后,督促每位老师做好论文认定报告的存档工作,进行规范化的存档并建立新疆医科大学职称论文文档管理系统,建立该系统可以实现提交论文认定报告、检索、存储、统计分析的功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在3年的论文认定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问题比较简单,有的问题比较复杂。该文主要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出最常见的问题以期能够给从事该工作的其他单位提供借鉴,通过问题的提出最终提出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能更好地为新疆医科大学教职工及附属医院的职工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康玲,李艳超.国内四大文献数据库医药卫生资源状况对比分析及特点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8):157-161.
1、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我们操作的普通期刊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发表周期为1-6个月,学报另计。
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
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
6、在整体出版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期刊的版面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这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提前准备发表,不仅更放心,也更加省钱!
那么,应提前多久准备?
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6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15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核心期刊论文是自己说明论述内容最真实的反馈,要做到实事求是。即使与预期不相符的研究结果都要明确道出,数据、缘由等信息,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精准绘画,不能夸大实验结果博眼球。随意撰造虚假信息是不可取的行为。核心期刊又有哪些呢?
第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五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 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已于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第二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限于理工科期刊)。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与美国的SCI接轨,用于分析国内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体状况,帮助科教决策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帮助科学家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第三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为主线,从期刊被利用的情况来评价和选择期刊。在研制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使用率分析为基础的统计原则,注重学科特点,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
1、随书光盘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1.1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对于随书光盘的管理存在不同的方式:
(1)流通方式。主要是将光盘与书同时进行分类、编目,采用与书一致的索书号,在典藏时光盘与书分开存放、分开借还。这种方式虽有利于光盘的保存,但读者借阅不方便,光盘容易磨损,电脑不易读取。
(2)不流通方式。即将光盘存放在电子阅览室,供读者查检使用。电子阅览室应配备专门的设备,如CDH盒、CD包、CD架等,分类存放,建立目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管理有序,利用方便,减少人为损坏又不易散失,缺点是增加了读者的跑动查检时间,不便于读者随需随用。
(3)网络共享方式。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光盘塔方式,将热门光盘放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光盘塔中,供读者连网检索。这种方式所需硬件要求较高,前期资金投入相当大。
另一种是web检索方式,工作人员把随书光盘资源镜像到磁盘阵列中,开发主页提供给读者检索,读者可在校园上通过web主页浏览、下载光盘资源的内容进行阅读使用。这种管理方式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既保护了光盘,又方便了读者。据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多采用随书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而当前我馆随书光盘实行的还是第(1)种传统管理模式,我们急需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自主研发、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基于Web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与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双向融合,同时提供图书及其配套光盘的双重信息。光盘的记录标引可以从编目系统批量转入,只需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新书光盘的建设也不会造成编目人员的重复劳动。系统建成之后,减少了光盘多次外借和使用时造成的损坏、丢失情况,减少光盘因外借造成的时滞,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使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内容信息的共享。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内容,改善了信息服务的质量,体现了图书馆适应现代网络环境,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满足读者丑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2、随书光盘web检索系统的设计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由学校工作人员的许多读者和需求管理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归纳出随书光盘系统主要应包括如下功能:
(1)前台服务功能。为在校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资源检索、资源下载及在线运行、资源开放申请及读者留言等。系统为读者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另外,由于馆藏的非书资源多达几千种,读者对其关注程度不一,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资源同时上网,而是由工作人员定期或按需选择读者访问频率最高的部分资源即可,对于未开放的资源,读者可提出申请。
(2)后台管理功能。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随书光盘等非书资源提供便利的途径。主要包括非书资源的与更新(如光盘镜像文件上传等)、定期的新书数据导入、读者请求及读者留言处理以及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本系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与原有的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所有的书目及光盘目录数据都是从OPAC系统转入。本系统的新书数据导入功能则为此而设,避免了工作人员对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而在本系统中光盘镜像制作与上传是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如图1为该系统的概要模型。
2.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要管理的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书目数据,光盘数据,CD - ROM阅读器CD的发行,以及访问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设计原则衍生的主要部分。由此转换的关系主要包括:bookinfo(附盘图书信息),cdinfo(随书资源信息),uploadcdinfo(已资源信息),bookclass(中图分类对照),cd—req(资源申请)等。系统以bookinfo关系表为入口为读者检索到图书及其光盘的基本信息,并可以书的isbn进一步检索到光盘的目录数据,对于已上网的光盘,还可以通过uploadcdinfo关系表进行网上运行或下载。 2.3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建立
2.3.1 MVC概述MVC英文Model一View—Controller,MVC结构是为那些需要为同样的数据提供多个视图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它很好的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MVC把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对象类型:
①模型:维护数据并提供数据访问方法。封装了应用程序的业务处理逻辑,是应用的核心部分。
②视图:定制模型的部分数据或所有数据的可视图。
③控制器:处理事件。可以理解为从用户视图接收请求,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MV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开发,它能带来很好的软件结构和代码重用,且易于开发、维护和扩充。
2.3.2系统的MVC模型把确定的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按照MVC模式进行分层,得到系统的MVC模型。
①将直接与用户(读者或工作人员)交互的模块分离到视图层(Viewer),如资源检索入口及检索结果显示页面则属于这一层。
②把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逻辑处理分离到数据模型层(Mode1),则数据库的连接处理、数据检索(包括图书的中图分类检索、简单检索、高级检索)逻辑以及数据更新(包括新书资源导人、资源镜像上传j删除、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逻辑都被归属到Model层。
③ 对于用户各种请求的接受处理并转化为对相应业务逻辑的调用,将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页面显示,这样一些控制流程则交由控制层(Controller)完成。
3、 随书光盘web系统的实现
3.1实现技术的选择JSP + Servlet的+ JavaBeans的是在JS模型的MVC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应用程序开发,可以实现良好的MVC系统的功能模型。
(1)系统的Model数据层:全部封装于JavaBean组件(java类)中。
(2)View表示层:由JSP负责处理页面表,下。
(3)Controller控制层:Servlets接受用户在页面的输入以及提交动作,并根据动作指示,调用相应的JavaBean组件,然后根据处理结果交给相应的的JSP页面程序,由它们负责表示。
3.2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实现上述图3的模型中清晰勾勒出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结构,而JSP、Servlets、JavaBeans与MVC模式之间又具有如此良好的映射关系,至此要实现随书光盘系统功能已经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我们将系统模型中Model层的各种处理逻辑用相应的JavaBeans组件来实现,数据库采用MySQL建立;Viewer层的所有页面均采用JSP编写;同时我们主要编写了两个Servtets控制器,来处理用户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请求:QueryServlet控制处理资源检索类请求,而Updateservlet控制处理资源更新类请求。系统中资源检索模块各程序文件的MVC映射关系。其中M层包括book-cd数据库以及DatabaseConnection、DAOFactory等java类,它们是以javabean形式实现的组件。V层包括所有的JSP页面,能显示各种形式的检索结果。而QueryServlet则属于C层。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精品课程研究的深度与维度,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已形成的事实的考察和研究。笔者将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课程的现状,探寻精品课程健康发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研究结果
(一)精品课程类别分布
教育部精品课程项目启动十多年,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设评审出102门精品课程,其中4门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国家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3.92%;14门天津市精品课程(简称市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13.72%;66门校级精品课程(简称校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64.71%;18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校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17.65%。具体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内容涉及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学科领域。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呈逐年平稳增加的态势。2003—2010年,我校市级精品课与校级精品课两类课程平行有序发展并不断增加,为我校2012年实现建成4门国家级建设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还积极探索双语精品课的建设思路,共建设评审出6门双语校级精品课,扩大了精品课程的种类范畴。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精品课程院部分布
我校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和汽车学院三个学院既拥有国家级建设课和市级精品课,又拥有校级精品课和校级建设课,说明这些学院无论从层级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讲,都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职教学院的国家级建设课“职业教育学”在业界亦有较深的影响;信息学院、电子学院和理学院则从数量上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如表2所示。然而,从整体来看,我校精品课程院部发展很不均衡,外语学院等文史经管院部的精品课程建设相对薄弱,这与其他研究者对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课程学科分布
根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我校的精品课程学科大致可以分为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四类。为了统计方便,笔者将社科部的两门精品课归为“两课”类。我校理工类、教育学类的精品课程一共有94门,占全部精品课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与我校拥有强大的特色品牌专业紧密相关。我校拥有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动画、网络工程、交通运输、教育技术学、电子商务。这些专业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学科,在国内业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依附特色学科而建的精品课程亦显示出强大的专业匹配优势。相对而言,我校管理学和“两课”类精品课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五)精品课程进入方式
课程进入方式犹如打开精品课网站的一把钥匙,醒目的进入方式能让学习者非常容易找到课程网站,对利用精品课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课网站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务处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院部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教务处主页进入两种方式最终链接的是同一个精品课网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课程。但是,通过院部主页能够找到入口的精品课只有26门,占课程总数的25.4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有2门,占总数的50%;市级精品课有9门,占总数的64.29;校级精品课仅有15门,占总数的22.73%;而校级建设课信息则没有出现在各院部网站上,如表4所示。这些数据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课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课程宣传上还存在很大欠缺。师生为了解信息会经常浏览自己院部的网站,这个途径也是师生最易获得精品课信息的方式,而调查结果却凸显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对精品课重建设、轻宣传、轻应用的问题。
(六)精品课程可用性
精品课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在于资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访问课程网站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第一关。我校有72门精品课是可以成功访问的,约占课程总数的70.5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均可使用;85.71%的市级精品课可以使用;77.27%的校级精品课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级建设课可以使用。网站可用性依课程级别高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精品课不可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服务器链接不通、网页无法访问、域名解析错误或该地址无效等。国家级建设课因其拥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平台,技术标准高,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课没有专门平台,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网络课程资源部负责、维护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较繁重,导致访问使用率不理想。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课网站资源 开放共享性较差,缺乏后期管理维护,从而给师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开放教学理念在精品课中得不到体现,严重偏离了精品课建设的初衷。
(七)精品课程运行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是共享,不仅要有科学丰富的课程资源,更要有资源利用的技术保障。如果课程不能正常运行,再好的资源建设亦是无效的。相比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电子教案等课程资源,教学录像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程资源,在资源大小和使用难度上对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更高。教学录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检验精品课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仅有30门精品课可以在线点击播放,占课程总数的29.41%。其中,个别录像在播放过程中会出现声音画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畅等现象;有16门课程需要安装插件或者下载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课程虽然下载安装了插件,但是依然无法播放;录像无法打开的课程共有10门,占9.8%;还有17门课程没有教学录像。如表5所示。教学录像文件比较大,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而课程建设中又会存在带宽限制、无法顺畅浏览以及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学录像失去其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现象对我校日后教学录像的制作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带宽学习者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可以考虑提供清晰版和流畅版两个版本的教学录像。
(八)精品课程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工具的建设是衡量网络课程是否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精品课程互动交流工具可用性统计如下页表6所示。在102门课程中,只有34门设置了互动交流工具,仅占课程总数的33.33%。其中,“网上留言”、“网上答疑”和“联系我们”三种传统的异步交流工具应用比较广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课网站中却极少出现。整体而言,我校精品课网站互动交流工具部分建设内容比较薄弱,应该引起课程建设者的重视,要充分考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学习者进行人机对话或人人对话的渠道,从而将网络精品课打造成没有学校围墙的第二课堂。
三、几点思考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资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资源规模优势,但是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须我们努力改进,继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
(一)精品课程平台存在缺憾
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不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更能保证课程资源网站的正常运行。我校精品课程由各个参与院部自主确定技术规划方案,独立开发制作,由学校图书馆统一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缺乏一个成熟的课程平台,导致网站的稳定性不高,后期的课程更新和维护更是困难,极大地阻碍了我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二)重评建、轻应用现象有待改变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课程建设投入比较大,课程数量很多,但是根据课程进入方式的调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课程应用效果差,开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课程互动性薄弱,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课程为评而建,课程申报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维护,缺乏对课程的大力宣传,导致课程变成无人问津的僵死课程。这些现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相应的总体指导与规划。
(三)教师团队意识应加强
在课程建设中,我校各院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组建了自己的精品课团队,由学科教师、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等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有的院部则没有组建课程团队,课程建设基本由申报课程的教师负责。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担负了课程开发者、课程设计者和技术实现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的资源设计上。因此,导致许多课程网站建设留下了粗制滥造的痕迹,从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课程中得不到体现,使课程资源共享成为空谈,所以,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是当务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罗双兰,等.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一、网络中的地理资源信息
互联网上提供的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网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源型的,另一类是教学型的。所谓资源型网站是和地理教学内容中各类知识点相关的信息网站。教学型网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它提供有关教科书、教学参考、习题练习、教案设计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前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庞杂博大,所有可以为地理学习知识点提供参考和借鉴的都属于此种类型,职称论文它们并不为地理教学所专用。网站共同要素包括地理时事新闻报道、教案、资源库、试题课件、本地科研课题及成果展示。
网络信息资源有很多优势。信息的储量大,储存方便,通过信箱储藏和网络硬盘的储藏,可以更新和节省资源空间。这些可以克服纸质的信息资源常常容易被丢失和丢弃的现象。网络里信息的更新非常快捷,比如在高考之后的高考试题会迅速地在网络中出现和传播,显示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快,使我们能够快捷和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网络中常常有人们在现实中很难获得的资源。像人教出版社网站在网络里面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配合教材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在现实中教师很难获得的教学资源在这里就非常容易获得,里面有试题、有教学建议、有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还为地理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发表建议和意见的平台,出版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支持来提高所出版教材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对于考试和高考有导向作用的信息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教师要经常从网络中予以重视和关注。最新的考试纲要、考试动向和学习指导等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需要教师从网络中经常查询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其努力方向具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教师对于信息社会的不适应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对于网络存在陌生现象,有的教师家庭里面没有通网络,而单位的网络资源又不能够满足需求。网络是需要经常摸索和习惯的,没有经常的接触,就不可能熟悉。有的教师不会上网,不会运用网络查找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不会申请和利用电子信箱,不会在线聊天。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于网络有排斥心理,认识不到信息对于人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缺乏网络支持的教师还是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获取信息,依靠数量有限的纸质教学辅导材料,不会获取和使用电子版本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视野狭窄,影响新课程标准教学工作的进行。
2、教师在时间上的困难
教师一般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没有很多时间进行网络中地理资源的查找,只能利用夜间或者其他休息时间来寻找地理教学方面的网络资源。这样就使地理教师的网络教学和其他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查找时间相矛盾,而同类教师查找的网络地理资源有时候还常常雷同,导致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网络信息和资源的有限性
不是所有的信息和资源都能在网络里面直接找到。例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就无法在网络里面搜索和下载到,这就需要教师在获得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比如通过出版社、书店购买纸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4、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条件资源限制
学校这方面条件可能满足不了教师对于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缺乏网络地理资源信息的整合,导致教师常常独立寻找资源和处理资源;教育管理部门缺乏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三、需要采取的措施
1、提高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学校可以采取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自学的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请专家开讲座,请同行的教师互相帮助,配合个人的努力自学,尽快适应信息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需求。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取地理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也需要经常关注地理科目和相关科目的信息变化,大量储存地理教学信息资源,筛选和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教师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库。网络具有储藏资源的作用,把试题、教学设计或其他教学资源储藏起来,通过网络的储藏,建立自己的资源库,集中在自己的博客或者电子信箱里面,在需要的时候调出来使用。根据资料的性质进行归类,按照类别来储藏,在以后需要的时候也按照类别查找和下载使用。
2、多进行网络交流,学会使用网络的各种功能
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师可以建立地理博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感想和教学材料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交往地理界的朋友,坐在计算机前面就知道外地的地理教师是怎样工作的。网可以通过地理群直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询问地理问题,寻求在线网友的回答,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达到以地理会网友的目的。课改就是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与国家发展和地理相关的热点信息也是地理教师要经常了解的信息,也是地理界学者比较关注或者对考试有一定导向的内容,教学必然要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这是新课标的期望,也是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需要。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会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提高。
地理教师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邮件列表、新闻组等Internet工具与其他教师就作业、任务和信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能够掌握和熟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电子邮件、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和报纸索引、全文电子资源的功用;利用Web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目录等,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学会利用FTP进行资源下载和上传数据、文档,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库统计数据;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搜集和选择各种地理信息;能熟练地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Web网页制作工具等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Web网页,以进行信息集成;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信息获取和采访、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图书馆和光盘的利用等信息搜集的方法,培养信息运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同科教师的资源加强共享和交流
对于相同科目的教师,因为教学的相似性而需求资源相似,所以查找的资源也类似,这样,为了避免工作的重复,教师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共同促进本学科教学工作的提高。这样可以通过分工的方式查找和筛选整合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时间,形成合力。
4、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提供支持
学校尽力为教师提供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提供相关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服务系统,促使教师尽快熟悉网络和熟练处理网络教学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育管理机关需要建立能够进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适应教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转移
为促使隐性知识转移,各行各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或体制上的改变来构建良好的知识转移体系,并导入新科技、组织资讯、知识的分类进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分享的文化。情境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本文尝试从情境知识的观点为切入点,发现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点在于知识转变过程中忽视了情境。
1知识转移的技术观和社会观
当前,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都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促进知识转移,并在实践中利用技术提高知识的传递,强化知识管理。如科技接受理论强调改进科技的功能,增加使用者愿意应用科技的程度。Storey强调知识管理需要一些条件,如科技的架构、专案管理的技能及组织高阶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增加使用的意愿。Davenport主张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前,须先建立良好的知识分享文化。也有研究者从社会的观点说明知识转移导入的组织问题,Brown把对知识管理系统拒抗的原因归咎于组织忽略与科技整合过程的沟通、合作的社会程序。Hoh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职称论文。
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两个过程。知识转移有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主体,客体是知识,客观条件是传输的途径,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
最近一些研究逐渐地在知识管理中应用情境,如文献[6]设计的KnowledgeScope知识管理系统,把以过程为中心的情境信息保存在知识库中;文献[7]研究了以设计情境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文献[8]研究了虚拟协同工作下的知识情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基于Web的协同系统。
上述研究虽然涉及了情境知识研究领域,但研究局限于技术方面。笔者不否认从科技、组织及社会观点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贡献,但这些观点不足以完全合理解释隐性知识为何不能有效转移。本文探讨的是一种非结构化知识,是需要跨领域相互交叉的知识,这种知识必须与当时的情境互动,才能启发突现的知识,这就是情景知识。研究认为只有从情境知识观点才能合理解释隐性知识突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号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证明情境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达到知识的创造、储存、转移及应用的目的和作用。
2情境知识的特质
隐性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及当时的情境有关。根据情境知识的复杂及难以描述的特性,对情境知识处理得宜,确实可以促进情境知识转移,缺乏互动情境就会妨碍情境知识突现。隐性知识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属于意识范畴,具有不完全客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情境知识同样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它是与个人或集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时情境的认知,经个别或共同思考认定的结果,它与当时的情境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由于情境重现的机率很低,隐性知识必须与情境结合才有显性的机会。由于不同情境所造成的结果不同,而且出现时间非常短暂,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做的不是期盼某一种情景出现来诱发隐性知识的突现,重要的是让组织成员持续地经历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不断累积这些情境知识,只有人、社会、实体情境不断的互动,从情境中体会,才能实现情境知识触发隐性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3情境知识观点下的知识转移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辨识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媒介(情境),才能促进知识转变的模式。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变,是一个互动及其复杂的过程。Mdumolu指出,隐性知识会依赖当时实际情境所产生,而立即反应出适当的行动。因此,我们认识到情境知识埋藏在个人或群体间,具有历史背景的脉络渊源的事实。研究发现,实现隐性知识转移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两个条件才能达到隐性知识的转移目的。前提是有合适的情境;条件一是分享和继承,条件二是奉献。隐性知识隐蔽性很强或是绝密的知识,不会公开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化在逐渐消失甚至失传。继承就是为了分享,完成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传递过程,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奉献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而言,奉献的结果意味着个人献出了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方法,不仅仅是要有吸引人的奖酬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在组织成员的信任下,才能顺利地推展知识管理。这样就引入了情境知识概念,如果失去情境知识这个前提,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是非常困难的。
知识转移要考虑知识、知识转移主体及其相关情境、转移的方式。知识可以通过文件或人际互动来转移知识,通常使用结构化的格式确实对知识的转移及知识累积非常有用,实际上仅有少数情境才能被清楚地描述。比如一个预期外的复杂方案的确定,由于是从未发生类似的情况,既没有现存的案例也没有先前的经验,而且大家知道这个预期外问题若不即刻解决,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并配合当时的情境相互启发,商定解决方案,这是特殊情境下激发式的转移隐性知识。事实说明,当时的情境确实会引起隐性知识的转移。研究发现,虽然可以用文件方式记录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当时的情境及实体现象,但是无法记录隐性知识互动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出的隐性知识是极为短暂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每个人的身上或有发生,比如你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怎么都想不起来,可是提到多年前的某一情境,马上就会清楚地想起。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相关情境可以调动人的思维,激活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如果缺少情境,那么隐性知识或将埋没甚至消失,可见情境对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4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
按照知识和情境结合的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不高,也就是说,既使没有类似的情境,也可很容易被理解并转移,例如操作手册;第二类知识与情境具有高度的关联,这种知识就是情境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提供类似的情境,隐性知识才可以被完全理解并转移,否则就可能产生隐藏或误解。
研究资料显示,当隐性知识被迫分类、编码成为显性知识时不可避免出现情境上的差异,被迫转移的隐性知识实际是失去知识的价值,即使存储到知识管理系统,也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如果采取强制获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样一种情境会产生隐性知识人为设计化和一般化的结果。转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掺杂太多情境,因而形成不易转变为显性知识的事实。目前在多种数据库里,都可以检索到大量的论文,研究这些论文的价值,结论是隐性知识并不是来自数据库而是来自于经验。
现在认识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本质上的不同:①情境知识是可独立于复杂情境的知识,可以有效重复使用;②情境知识是与情境高度相关的知识,如果缺少或不同于当时的动态情境,除非使用者有经验或具有共享的知识背景,否则很难掌握抓到隐性知识的诀窍。以情境知识的观点,如果情境被简化、省略,情境知识就丧失了真实性和价值性。
5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
在知识转移社会化情境分析运行步骤中生成情境,创设情境知识的基本要求是能引进对知识的认知冲突,形成持久的知识、知识转移动机,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发信息要素,以利自主建构情境知识认知的路径。
5.1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
根据系统学观点,机制是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运行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将其各种驱动力作用于配套协作结构要素后,促进知识转移和配套情境体系的各种效应产生,并最终转化为知识转移体系显性竞争优势。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在知识转移中将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情境运行机制,甚至可以使知识转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决策者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通过情境与知识相互作用的方式,把国内外社会化目的“新结合”引入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体系,对知识转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为在多种实现知识转移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决断的一种快速反应体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为知识转移发展指明了方向。简言之,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就是以情境为中介,结合目前知识管理领域进行情境描述,引导未来可能发生的场面或途径,以知识社会化、国际化目的为大情境,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间协调发展进行知识转移为最终目标,协助决策者作出适当的选择。随着知识国际化要求,自动翻译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于语言翻译,同时也呈现语音背景所具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规范等信息,情境促进国际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构建知识转移可能发生的情境,满足情境知识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是当前研究知识转移的一项关键课题。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描述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情境化就是知识、知识转移过程等与情境匹配的过程。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产生创造等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与其所产生创造的知识通过关键技术整合为一体,通过情境形成情境知识。知识的组织存储把集成情境在内的知识进行建模描述,并存储于情境的知识库中,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共享应用等知识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匹配到相关的知识中,通过情境增强知识转移条件,形成情境的知识库,拟定知识转移未来情境中的愿景,通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较完整的情境技术,建立并模拟未来知识转移的可能情境模型,通过情境获取知识,达到知识转移在社会中的新定位。
5.2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模块分析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情境知识为核心,通过政策协作、制度协作和技术协作、文献资源协同和大学与科研院(所)进行配套知识转移,对知识社会化的总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以使情境知识体系的综合知识竞争能力达到最大化。围绕政策协作、文献资源、技术协作和制度协作进行扩展与反馈,构建出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匹配模式,如图2所示: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强调了系统中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将使系统产生出某一个子系统各要素不具有的功能和结构。要求系统中的要素在完成其自身功能时要以体系整体发展、提升体系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进行整体决策。
5.2.1政策协作政策协作主要是指将针对配套情境体系相关政策的需要进行有效协作,并采取措施提高知识转移。政策不是简单组合,而是政府以推动知识转移发展为目的构建的配套、协调的政策情境体系。
5.2.2文献资源协作文献资源协作是针对情境配套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协作服务。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走协同建设、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之路,形成合力,建立特色数据库扩大传输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文献信息保障水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5.2.3技术协作技术协作是指在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从技术的开发到最终通过创新知识实现知识转移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技术对知识转移适应能力和设计配套情境潜力做出判定,从而决定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能否使知识转移产生和发展,这将直接决定关键技术被采用的方式,也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5.2.4制度协作制度协作是指在知识转移实现的过程中,知识转移必将打破原有制度的框架,重新确定新的制度体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以及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过程,制度是知识转移成功推进的保障。
5.3情境知识运行机制的完善措施
5.3.1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在知识转移中配套情境中的各个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已有相关产业之间的情境知识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知识和情境紧密配合、专业分工完善的个人知识定位情境体系,改善目前知识转移配套情境能力弱的现状。
5.3.2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制的完善,离不开信息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信息与管理服务的核心功能是为推进配套情境的知识转移的发展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5.3.3加强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意识加强相互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体系,如何把情境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将关系到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加速自身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循环,包括与国际、国内同行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绝不能受地域的限制。提供这样的情境,对提高知识转移质量和效率是一个重要途径。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是——情境与知识转移相吻合。知识转移是否顺利不仅受到知识本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知识所处的情境约束,并随着情境差异而表现出或强或弱的转移难度,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的成败。由于知识情境范围不同,即文化、战略、组织结构等差异,有的知识或许根本就无法在源单元和接受单元之间实现主体变更,如果由于目标不明确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知识转移,则势必或无法顺利转移,或转移后知识、知识转移社会的新定位与情境不匹配而运行不畅。因此,知识转移情境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StoreyJ,BarnettE.Knowledgemanagementinitiatives:Learningfrom
failure.JournalofKnowledgeManagewant,2000,4(2):145-156
[2]DavenportTH,KalahrP.Managingcustomersupport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195-208
[3]BrownJS,anizing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90-111
[4]CliveG,NigelC.Developingmanageriallearningstylesinthecon-textofthestrategicapplicationofinformationandcommmtications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ining&Development,2001,5(1):22-34
[5]常荔,邹珊刚,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科研管理,2000,21(2):13-19
[6]KwanMM,BalasubramanianP.KnowledgeSeope:Managingknowl-edgeincontext.DecisionSupportSystenrs,2003,35(4):467-486
[7]杨涛,肖田元,张林鳢,以上下文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1541-1545
[8]KakabadseNK,KaKabadseA,KouzminA.Reviewingtheknowl-edgemanagementliterature:towardsataxonomy.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3,17(4):75-91
[9]NidumoluSR,SubramaniM,AldrichA.Situatedlearningandthesituatedknowledgeweb:Exploringthegroundbeneathknowledgemanagement.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1,18(1):115-150
[10]JarvenpaaSK,KnollK,LeidnerD.Isanyoneoutthereanteced-entsoftrustinglobalvirtualteam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1998,14(4):29-64
[关键词]城市 互联网 信息差距 治理
[分类号]G203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
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增强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高级蓝领短缺的就业市场状况会延续。城市信息贫弱群体就业以蓝领职业为主,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利于蓝领。国家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效,创建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使蓝领在社会参与、经济与文化资源分配中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提高收入和职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电子政务,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p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p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国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对策,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优先领域和推进策略,中国信息界,2009.1:36-43
咨询业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业。它一般是指在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的服务行业。
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咨询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尽管在其发展中有起有伏,各个国家也存在差异,但实践已证明了其生命力的旺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对于咨询业的依赖性比以前更强。咨询业的大发展势在必行。日本的咨询业较有些国家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成绩骄人,目前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探讨日本咨询业的发展,无疑可得到诸多的借鉴和启示。
1日本咨询业的发展状况
可以肯定地说,咨询业的产生与发展,兴盛与衰落,与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二战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奉行的是一条军国主义路线,总是企图通过扩张侵略的途径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二战中,日本到处碰壁,最终以失败告终,付出的是经济凋敝、国运衰弱的代价。惨痛的教训之后,日本意识到,只有痛下决心,发展经济,才是救国复兴之正道。随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而智力型的咨询业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人们视咨询业为决策的参考,解决问题的助手而倍加重视和青睐,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的咨询机构由战前的十几个剧增到几百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发展更为健康快速。目前,日本的咨询公司、机构、团体等有6000家左右,从事经营咨询师的人数有1万人左右。涌现出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咨询机构,如野村综合研究所、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
2日本咨询业的类型
日本的咨询机构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性质和隶属关系,大致可分为3种:
①外资系统和银行系统的大型咨询机构。这类咨询机构以大型的财团、金融机构或大型的企业集团为后盾,跨国组建,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多数为咨询业的巨头。主要为本国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财团)、国外政府和企业等提供多方面的咨询,也参与国防和尖端技术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多数是受所属系统的委托,经费也是由它们提供,不过这类机构也有一些到后来实现经济独立,进行自主研究或接受合同研究。如野村综合研究所从1965年建所到1975年期间主要接受野村证券公司的委托研究,靠金融集团提供经费维护,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上开始独立,现在的注册资本达20多亿日元。
②政府指定的事业法人机构。这类咨询机构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开发与管理的准政府机构,依法承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委托的事业,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事业支援,必须是非赢利性的,主要着眼于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事业的协调。这类机构的业务领域、活动范围和服务网络覆盖全日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推动和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此类的如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中小企业诊断协会、日本贸易振兴会、全国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全国中小企业情报化促进中心等。
③民间咨询机构。包括个人独立开业的咨询公司和各类团体机构或企业创办的或从中分离出来的咨询公司等。主要对行业内或相关专业领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这类咨询机构数量最多,最为灵活,完全是按照市场的法则进行运作,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取得中小企业诊断士资格以及技术士资格,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营咨询师创办的咨询公司,如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
2)按形式和实力,主要可分为:
①自主型的咨询机构。这类机构集中了众多的人才,专业齐全,层次较高,一般可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而无需外界的参与。如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即人多势众,自成一体,久负盛名。
②主从型咨询机构。指拥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在研究中起主导作用,但群体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经常借助外力的参与合作的咨询机构。如东京政策研究所,只有22名成员,每年都要从社会上聘请专家学者500~600人次协助研究。
③协调型咨询机构。这类机构本身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主要依靠社会的研究力量开展咨询服务,本身只起组织和协调作用。如日本神户都市问题研究所,只有4名职员维持日常事务性工作,该所确定或接受的研究课题,均由地方专家、学者和市政职员等临时组成课题组,共同完成。
3日本咨询业的业务内容
311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是一种参考性咨询。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政府部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地方政府或部门拟定有关的发展和实施计划等等,都需要咨询机构在进行广泛的调研之后提供决策的依据或可供选择的方案。这类咨询往往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多领域的综合性咨询,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协同合作方能奏效,是日本咨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决策部门减少决策中的盲目性,提高科学性,也能使政府意识到咨询事业的重要,从而予以重视和支持,促进咨询业的发展。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也需要通过咨询公司的工作,对市场的今天和明天有个正确的把握和科学的预测,才能减少失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2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是一种实施性咨询。日本咨询界把管理咨询叫做企业诊断,这是日本咨询业务比例最大的一部分。日本对企业诊断十分重视,早在1948年就建立了企业诊断制度,并建立诊断士制以保证诊断士的素质和诊断水准。日本的各类咨询机构都承接企业所需的各专业领域内的咨询课题,其任务是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深入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帮助指导实施,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企业诊断对改善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咨询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也包括工程咨询,是一种指导性的咨询。技术咨询是指咨询机构为用户提供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案。主要为科研开发、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提供可行性研究或咨询,为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的研制开发和利用提供咨询,为有关地区和厂矿企业提供技术经济情报或进行技术经济预测以及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程咨询是指对各种建设项目提供的技术咨询,包括工程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设计方案咨询,设备选型采购、施工管理等业务和技术性的监督指导咨询等。
314专业咨询
专业咨询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咨询。它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所进行的咨询活动。这类咨询涉及的面窄,专业性强,主要是就用户提出的特定问题进行解答,如情报咨询、税务咨询、保险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旅游咨询等。这类咨询目前尚不以单独的咨询企业或公司形式出现,而是依附于相关的专门服务性企业,如旅行社、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和公益事业的图书情报部门等。这类咨询最贴近于生活,贴近于普通大众,随着人们咨询意识的提高,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所以有独立出来的趋势。
4日本咨询业的特点及启示
411日本咨询业的特点
41111管理规范化
日本政府对咨询业高度重视,一方面在立法上给予有力支持,使得日本的咨询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细致、规范,使咨询业的运作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中小企业诊断实施基本纲要》、《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和《中小企业指导法》等,60年代中期,又颁布了《建设咨询业务登记条例》和《建设咨询人员注册登记章程》等,不仅对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予以明确的肯定,而且对咨询业的行为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组织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政府直接委托和指导的事业法人,也即咨询行业协会,诸如“中小企业诊断协会”、“中小企业事业团”等,是联系政府与咨询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既为咨询机构提供政府信息,也将政府的法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业制度,以此来约束会员行为,实现行业自律。另外,相应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以及重新登记制度等,保证了咨询人员的素质以及咨询水平的不断提高。
41112运作市场化
日本咨询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强化社会的咨询意识,培育咨询市场的基础上的。政府不仅是咨询业的支持者,也是咨询市场的培育者和主要用户。1948年建立的诊断士制度,主要就是规定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必须要有管理咨询专家的参与,为咨询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契机与市场。此后,日本的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本的各类咨询机构都承接企业所需的各专业领域内的咨询,企业的咨询意识也空前增强。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与咨询机构打过交道。作为用户的政府,其行为也完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化、科学化高效运作。政府的咨询项目,面向市场,公开招标,与咨询机构在合同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政府主导的信息系统,主要着眼于基础信息资源和信息设施建设,并不干预和限制信息的自由流通和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不造成国家对信息市场的垄断。咨询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信息的市场化必然促进咨询业市场化的进程。
41113手段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给日本的咨询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信息传递和反馈效率,提高信息的储量和加工能力,日本咨询业广泛建立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数据库和数据电信网络,利用电讯、视频、传真建立和完善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全国乃至全球的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基本实现电子化。
41114机构多样化
日本的咨询机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格局。从规模上看大小不一,大的公司500多人,小的公司二三个人。从性质上看,事业型和企业型并存。从业务内容的侧重上看,有政策建设型、研发型、管理型和经营型。
41115人员合理化
咨询机构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是保证咨询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指专业、年龄和层次3个方面的结构要合理。日本的咨询机构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在专业结构上营造出一种多种人才组合,协同作战的氛围,尤其在一些大的综合性的咨询机构更是如此。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化为主要特色。据日本综合研究所开发机构对183家咨询机构的调查,平均年龄在30~34岁的有64家,占34197%;35~39岁的有54家,占2915%。在层次结构上以高智能占绝对优势,据有关方面对204家咨询机构的3661名研究人员的学历调查显示:学士、硕士、博士及相当于博士的比例为6916∶2214∶8。
412日本咨询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41211政府支持是前提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政府对咨询业支持的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这是日本咨询业发展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其支持不光是前面提到的在立法、组织、基础设施等方面,而且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资助。对咨询业务实行优惠税制,每年的咨询研究费约占全日本科研经费的1%,并建立海外咨询专项奖励金,发给占预备性调研50%左右的补助金。
41212培育市场是基础
大的市场经济的繁荣才会带来小的咨询市场的发展。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迅速意识到咨询市场的重要,不失时机地率先将企业推向咨询市场,然后又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成为咨询市场的重要客户,政府的示范效应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更为积极的影响。至此,日本的咨询市场基本形成。
41213重视人才是关键
日本在发展咨询业中,紧紧把握住了人才关。资格考试从总体上把住了人才的素质关。咨询机构对人员的知识、年龄、层次结构的合理调配也就把住了这个机构的生存命脉,保证了咨询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咨询业的发展后劲。
41214面向世界是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咨询业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与欧美咨询业相比,日本的涉外咨询较弱,对此日本已充分正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设立专项奖励和补助,建立海外机构,扩展海外业务,吸纳海外人员等一系列举措,将很快地改变目前的弱势。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