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口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23 15:38: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口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口学论文

第1篇

(一)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和情绪智力的关系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平均数显示,女生(119.85±13.73)>男生(119.55±15.11),文科(119.53±15.03)>理科(118.16±14.85),班干部(121.00±13.70)>非班干部(119.51±14.35),高一(120.24±13.65)>高二(119.05±14.94),少数民族(120.05±14.44)>汉族(119.59±13.99),经过对平均数差异t的检验发现,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在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在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另外,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等可以解释其情绪智力的总变异量依次为0.0%,0.2%,0.2%,0.2%,0.0%。这就表明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率都是0.2%,而性别和民族则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二)家庭和父亲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与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关系1.描述统计和分析本研究搜集的家庭和父亲相关的人口学变量的详细信息见表1。2.家庭和父亲相关的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与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即做出生次序、常同谁生活、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的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回归,得出的结果见表2和表3。从表2可见,出生次序、常同谁生活、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整体可以解释高中生情绪智力2.3%的变化;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显示,显著度<0.05,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从表2中B的估计值栏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前者与后者情绪智力的差异或变化值。比如,该列的第二个数据意指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收入中等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比中等以下的高2.316;而“老二&独生”一行则解释为家中排行老二的学生,其情绪智力会比相同条件中的独生子女低3.491。其中,该列的第一个数据显示,在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经常同爸爸妈妈一起居住,家在农村,且为独生子女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平均是116.74。该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式可以表示。但是,从显著性一栏可以看出,只有“中等以上&中等以下”“城市&农村”“老二&独生”3个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表明该3个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Beta分布一栏显示,在10个虚拟变量中,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城市&农村”“中等以上&中等以下”“老二&独生”“中等&中等以下”“老大&独生”“乡镇&农村”“老四及以上&独生”“其他&爸爸妈妈”“老三&独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从整体上看,经常与高中生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最小。这说明,经常与高中生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是谁,不管是不是父母,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都不大;高中生家庭所在地和经济状况则相对重要,且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学生的出生次序对其情绪智力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父亲相关的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多元回归分析,即做父亲的职业、年龄、学历及与父亲关系的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回归,结果见表4和表5。从表4可见,父亲的职业、年龄、学历以及与父亲关系的虚拟变量的整体可以解释高中生情绪智力4.2%的变化。且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显示,显著度<0.01,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该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式可以表示。回归结果显示,“46到55&46岁以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初中及以下”二个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表明该两个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高中或中专&初中及以下”变量的显著性(0.067)接近显著。同时这11个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初中及以下”“46到55&46岁以下”“其他&企业员工工人”“高中或中专&初中及以下”“56及以上&46岁以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工人”“较好&很好”“自由职业个体&企业员工工人”“一般&很好”“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员工工人”“一般以下&很好”。从整体来看,学生自我报告的与父亲关系状况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最小,其次是父亲的职业。这说明学生自我报告的与父亲关系状况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最小,父亲的职业的也不太重要;而父亲的学历和年龄相对很重要。

二、讨论

(一)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与情绪智力根据t检验结果可知,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其性别差异的结果与王才康对高一高二以及刘成伟对高中生的研究结果一致。Harrigan等人认为情绪智力没有性别差异,Ro-othman和Kirsten研究亦表明,性别没有影响情绪智力。但是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比如张秋艳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学女生情绪智力非常显著地高于男生;杨建锋等人的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国外Schutte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学女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Ghazali研究则发现,男孩情绪智力显著高于女孩。年级差异的研究结果与耿亮等人的研究一致。民族差异上的研究结果与宛蓉对贵州大学生的研究相一致。综合对上述数据指标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高中生的情绪智力与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和民族的关系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与高中生情绪智力总的来看,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一定影响。第一,调查数据表明高中生的情绪智力跟他们是否同父母、祖父母或其他人经常生活在一起几乎没有关系,或者说其情绪智力受家庭结构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这一结论跟Lamb的观点相契合。他认为青少年广义的适应不受家庭结构的影响,而情绪智力其实属于广义适应的一部分。青少年有了情绪智力就有了最起码的健康心理的形式;相反,情绪智力不足,许多相应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当然,本研究没有十分具体的家庭结构数据,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和所在地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经济收入中等以上家庭的影响明显高于中等以下。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相对富裕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一样的环境,比如外出旅游、公园娱乐、购物、走亲访友等。这就使得他们接触不同的人际关系多一些,得到了较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其情绪智力也就高一些。第三,家庭所在地是城市的,其影响明显大于农村。这与张秋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城市家庭一般比农村家庭富裕,城市人口密集、知识密集的环境更利于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Lifshiz认为教育的氛围影响情绪智力,城市的教育氛围好于农村,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整体高于农村,且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竺培梁在其研究中进一步推测指出,中学生情绪智力城乡差异远大于城城差异。第四,不少研究指出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对子女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国外研究显示,家庭成员越少,青少年早期的情绪智力越高。国内王才康、刘成伟等人的研究也指出,独生子女的情绪智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研究也显示,排行老四及以上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反而高于独生子女。同时,四个变量的预测系数仅有“老二&独生”是显著的。本研究认为,家庭的大小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是有影响的,且对于各个子女的影响可能是不相同的。其中,排行老二的受到了显著影响,情绪智力相比最低。所以,老二可能往往是我们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盲点,应该提醒我们更加注意加强对老二的关注、关爱和教育。

第2篇

1.1基本情况共调查600人,最终有问卷566份,问卷有效率94.33%。其中男生187人(33%);女生379人(67%);平均年龄为(19.49±1.52)岁(17~25岁);一至四年级的人数依次为122(22%)、269(48%)、93(16%)、82(14%)人;独生子女147人(26%),非独生子女419人(74%)。大学生在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和无保护的因子上的总体检出率依次为44.5%、60.6%、19.4%、35.2%、95.6%和12.5%。

1.2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在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无保护的因子上男生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3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年级差异结果显示,在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与违法行为2个因子上的检出率,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明显高于三年级大学生(P<0.05);在自杀与自残行为因子上的检出率,三年级大学生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大学生(P<0.05);在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因子上的检出率,四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P<0.05);无保护的因子上的检出率呈年级上升趋势,四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大学生(P<0.05)。各年级大学生在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因子上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出率均超过90%(表2)。

1.4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独生与否差异除了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因子外,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在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无保护的因子上独生大学生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独生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1.5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身高、体重关系分析大学生的身高与健康危险行为的6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除了自杀与自残行为外,体重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其余5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年龄仅与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无保护的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身高、体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自己社会地位与其健康危险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

2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大学生。这种性别差异与国外内的一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Lindegger和Durrheim认为,男性之所以比女性更易做出健康危险行为,基于男性性驱力的作用、征服观念、男性的冒险者角色、男性气概的扩张、理想化的男性躯体意象等原因,导致了男性特有的价值观,如坚韧、好竞争、控制欲等,因而促使他们更多地从事物质滥用、危险驾驶、暴力行为、不安全等健康危险行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与预防时,要充分考虑健康危险行为的性别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和四年级是攻击与暴力行为、违纪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的高发阶段,而三年级则是低发阶段,无保护的的发生率则逐年增高。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体力活动尽管不存在年级差异,但各年级的检出率都在90%以上,说明饮食与运动健康普遍受到忽视。既往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具有年级差异的特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这种特点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因于年龄的增长,因为研究发现,无保护与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另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因于不同年级的社会文化差异,至于究竟是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也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可能性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较,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群体,其主要原因在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不成熟人格”,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挫折耐受性低、情绪调节能力低、认知结构片面化、违反道德规范的倾向等人格特征,而这些人格特征正是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人格因素。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高与健康危险行为存在密切联系,身高越高,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概率越高。Magnusson等也研究了身高与自杀的关系,但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不一致,他们发现,身高每增加5cm,自杀的危险性就会降低9%。至于身高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体重也与健康危险行为存在密切相关,大学生的体重越重,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概率越高,但自杀与自残行为除外。这验证了Farhat等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肥胖的年轻女性更易酗酒、吸烟和吸食大麻,而肥胖的男性更倾向于从事暴力行为。

第3篇

二孩思想其实与我国的孝道思想是统一的,都是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1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1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1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第4篇

关键词:学生英语口语兴趣

笔者在学校进行成人英语教学的几年中,发现由于学生基础差,又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不多,口语底子相当薄弱。当今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很高,为了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我在口语教学方面格外下功夫,总结出口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生放弃情绪,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较多使用英语,产生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话的欲望,我们向学生先传授一些非常有趣的短语、习惯用语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短语,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Indeepwater”(在水深火热中),“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oputonairs”(摆架子),“Athornintheflesh”(眼中钉),“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等,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翻译过来,因为这些短语、习惯用语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所以课堂气氛马上高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但当我让学生用这里的词造句,尽量表达流利时,教室里顿时沉默下来。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阻力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怕说错了人家笑话。等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敢自愿上台,为了打破僵局,我用“Thickchecksbringsuccess”(厚着两脸皮,处处占便宜)来鼓励学生,终于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虽然讲的不很合语法,但紧张的气氛被打破了,课堂又恢复了轻松愉快。学生们这时一个接一个地说,真正做到了开口说话的突破,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上类似的锻炼逐渐多了起来。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些学生由于羞于开口,他们开口锻炼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也开口说英语,我就经常给他们讲英语故事,用英语介绍时事政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或者在每堂课前安排几个学生各自用几分钟进行新闻汇报或讲笑话故事,并给他们打分。通过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逼所有学生开口,无形之中他们说的机会就增多了,即使是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以后也就不再怯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话题应设计得巧妙,以让学生有话可讲,有事去讲。电影TheTitanic播映后,组织了讨论会,许多学生都发表了感慨。Whoisyourfavoritenovelist?(谁是你最喜欢的小说家),Whatisyourfavoritenovel(你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Thefunofliving(潇洒人生),Aminuteonfun(开心一刻),Believeitornot(信不信由你),学生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都很热烈。总之,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组织互助组,创造用英语说话的环境

我教的班级学生年龄的差距很大,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的差异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方面快慢不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年轻的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互相帮助,结成互助组,让他们相互带动,共同提高。

根深蒂固的“母语”对于学习外语有一定的负作用,因此,我规定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只能用英语。一开始,学生很不适应,常常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口语水平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

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课后最好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随时找、问些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翻译要相当精密,符合语法。让学生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讲究翻译技巧,循序渐进,我们应向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课后自由交谈,可纠正读音,也可让学生准备些话题,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多说多讲,尽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5篇

采用自编问卷和调查者自填问卷的方式,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在收回时检查所有的选项是否有遗漏或未填者,及时补充填好,以保证问卷的合格率。应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分两组,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描述,P值小于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3讨论

第6篇

(1)家庭教育观念。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但也有6%的家长说不清楚,5%的家长认为是社会责任,10%的家长认为是学校责任,35%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不太重要,但同时也有78%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79%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国家。(2)家庭教育行为。首先,我们从教育投入上分析。调查发现,家长在时间投入上并不多,有12%的家长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有意识地与孩子在一起,有10%的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分别有56%、34%的家长一天中与孩子有意识在一起的时间在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在教育费用的投入上要比时间多一些,有8%的家长认为,为了教育孩子花多少钱都值得,有12%的家长认为不是这样,有80%的家长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36%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学期的学杂费是家庭生活的负担。62%的家长认为还可以,不至于成为家庭生活负担,但绝大多数家庭没有额外的教育费用支出,如购买课外书、参加各种兴趣班、为增长知识而进行的娱乐活动等。其次,我们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考察。有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同时也有18%的家长认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讲究科学方法。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取得一定成绩时,42%的家长表示主要给予精神奖励,20%的家长主要给予物质奖励,38%的家长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孩子犯了错误,28%的家长会帮助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9%的家长会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打骂、不给买东西等,也有3%的家长认为随他去,孩子大了就自然懂事了。再次,从教育信息来源看。流动家庭的家长中有26%的家长能够主动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但是也有32%的家长表示不会去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依次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家长学校、看电视书报、上网、上辈家庭教育经验、向亲朋好友请教等。可见,他们的教育知识的来源渠道还是比较宽的,关键还是家长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1.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1)作为家长,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2)父母与邻里之间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加强与同龄群体的交往,不要限制孩子外出,不要限制孩子接触社区生活。(3)父母对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专横。既不能动辄严厉惩罚,也不能过分溺爱和保护。(4)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要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甚至生产劳动,如帮父母做饭、守摊点、值班等。针对此特点,家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子女做好自己的事,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就业过程中的艰辛。

2.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以及家长会、巡回报告团演讲等形式,深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普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家教,重视家教,支持家教的良好氛围。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活动,家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家教水平。因此,加强对家庭学校的管理,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3.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第7篇

从人类语言习得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人类从出生开始到能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从来都是先会牙牙学语的说话后学会认字的。学第二外语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应该先从学英语口语开始。而国内的英语教育大部分是从读写的书面语言开始的。我们都能认可的是,日常交际的用于和书面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日常交际用语只需要完成彼此交流的目的,随意性很大,而书面语或是官方用于要求重视语法和文字的使用规范。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延续基础教育的应试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习者能自由使用一门外语和人进行交流沟通,而更多的是通过各类过级、过关考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最近几年针对英语的实用性采取了很多改革,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各大高校从硬件设备方面进行改进,在外语教学方面引进了很多媒体设备,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外语教学的进步,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大部分的程序都如出一辙:都是遵照预习、讲解单词语法、阅读课文、课后作业、复习这一程序执行。利用多媒体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外语的使用环境的机会变多了,而学生很难有机会有效地进行听说训练。教学的结果是师生之间缺少沟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的听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抑制。因此,在高校,口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利用任务型教学法推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

(一)利用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高校英语口语的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形式多样的任务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特殊的形式可以包括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展现形式展示与任务相关的图片、故事、小电影等实例来创设仿真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实际水平等方面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各个组都能参与到每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去。让全体成员都能利用自己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参与讨论和进行展示、表演。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加强和巩固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提高。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动完成各类老师提出的由简到难的各项任务,以此巩固语言运用能力,习得英语口语基本知识,并能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任务主题,完成英语口语训练,以实现教学目的,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按照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程序进行。在设定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主题要与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相一致。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逐个完成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小组活动和讨论中去。每个小组的组员之间针对相同或是相异的任务进行合作和讨论。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观众,而不是一个指导者。在任务后,每组选派出代表同学针对本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性发言,表明本组同学针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达成的一致意见和得出的结论,或是对于某一特定任务通过表演、讲解、对话等形式进行表现。

(四)评价总结实现知识的提升。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评价,针对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既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也包括教师点评等几个环节。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总结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更可以对任务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加以说明。

三、结语

第8篇

青海新闻网2010-08-26 10:49

青海新闻网讯 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中国人口学界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项。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今年3月启动,通过专家评审、公示,评出153项优秀成果,《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得论文类三等奖。《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针对青海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就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作者:马海仙)

第9篇

关键词:感恩;助人倾向;特质感恩;感恩维度;社会赞许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48-02

当受到来自他人的无私帮助时,个体往往会心存感激之情并愿意以后有机会做出一定程度的回报。感恩(Gratitude)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绪,具有维护个体身心健康和激发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作用。Emotions将感恩定义为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目前国内外存在一些关于感恩特质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关注了感恩特质对于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意义,也有一部分研究从感恩特质的动机作用出发,研究其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

国外许多学者对感恩做出了定义。Emmons(2003)认为感恩是一种情绪,其核心是对已得利益的愉受。感恩的对象是他人或他物,而不是自己。Peterson和Seligeman认为,感恩是因接受礼物而产生的一种愉受(Fredrickson,2005),换言之,感恩源自于对获益于他人行为的认知。Baumganen-Tramer指出感恩的四种成分:高兴、对施惠者的仁爱、回报的愿望、回报的责任感(Cohen,2006)。

助人倾向是一种个体倾向性,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心理变量,而助人行为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受助人倾向的影响,助人倾向也会通过助人行为表现出来(田喜生,2008)。因为助人倾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可以预测助人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助人倾向来探究个体的助人心理。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的性别、生源、是否独生这三个人口学变量对感恩和助人倾向的影响,考察感恩及其各个维度与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最后考察感恩各个维度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随机选取某师范大学和某理工大学共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被试平均年龄为21岁。男88人,女101人,独生57人,非独生101人,城市63人,农村126人。

2.研究工具。大学生感戴量表。该量表由马云献和扈岩在2004年编制,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

助人倾向问卷。该问卷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付慧欣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8。

社会赞许性量表。考虑到社会赞许性可能对感恩和助人倾向的测量产生影响,通过统计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该量表由Marlowe和Crowne编制。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

3.研究程序。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共得到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4.5%。

4.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感恩及其各维度与助人倾向的相关分析。将社会赞许性作为协变量,分析感恩各个维度及其感恩总分与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结果发现感恩各个维度及其总分与助人倾向都显著相关。

2.人口学变量对感恩倾向影响的效应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感恩的影响上,三个人口学变量的交互作用和两个人口学变量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社会赞许性这一协变量的主效应显著F(1,186)=9.019,p

3.人口学变量对助人倾向影响的效应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助人倾向的影响上,三个人口学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两个人口学变量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社会赞许性这一协变量的主效应显著;性别这一人口学变量的主效应显著,其中女生的助人倾向要显著高于男生;是否独生这一人口学变量的主效应显著,其中非独生子女的助人倾向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4.大学生的助人倾向对感恩各个维度的回归分析。将性别、是否独生和社会赞许性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发现,感恩总分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性别、是否独生这两个人口学变量的效果显著,社会赞许性的效果不显著,性别、是否独生、感恩深度、感恩频率对助人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体验感恩情绪强烈的个体和表达感恩次数多的个体助人倾向更高,感恩密度对助人倾向也有预测作用,但效果只达到了边缘显著,感恩的广度,即个体对生活层面感恩的范围,对助人倾向没有预测作用。结合感恩各个维度与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虽然感恩各个维度和助人倾向都显著相关,但在控制了性别、是否独生、社会赞许性这些变量后,只有感恩深度、感恩频率、感恩密度对助人倾向有预测作用,如表3.4所示。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感恩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马云献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感恩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人格特质,对男生管教严格,对女生给予较多的情感温暖,因此,女生在情感体验上要比男生细腻,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比男生更知道感恩(史文,2008)。也有研究认为,传统的刻板印象对男女生造成了潜在影响,男生普遍被认为坚强独立,女生则柔弱依赖,所以,女生获得帮助的机会就比男生多,对支持的利用度要高于男生,因此感恩的机会也就多些(刘晓岚,2008)。非独生子女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得到父母过多的溺爱和保护,倾向于认为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感恩程度不及非独生子女。性别和生源出现交互作用,通过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城市女生的感恩倾向要高于男生,农村男女生在感恩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助人倾向上的得分也是女生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在生源地上没有差异。感恩深度、频率、密度这三个维度对助人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总之,作为人格特质的感恩对助人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感恩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五、小结

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认知情感,对助人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喜生.大学生感戴倾向及其与移情能力、助人倾向间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4,12(5):387-389.

[3]史文.大学感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4]刘晓岚.大学生的感戴与其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

[5]Ballard,R.,Crino,M.D.,& Rubenfeld,S.(1988).Social desirability response bias and the 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Psychological Reports,63(1):227-237.

[6]Cohen,A.B.(2006).On Gratitude.Social Justice Research,19(2):264.

[7]Dalbert,C.(1999).The world is more just for me than generally:about the person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scale,s validity.Social Justice Research,12:79-98.

[8]Emmons,R.A.,& Crumpler,C.A.(2000).Gratitude as human strength:Appraising the evidenc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56-69.

[9]Emmons,R.A.,& McCullough,M.E.(2003).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 - being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377-389.

[10]Fredrickson,B.L.,& Branigan,C.(2005).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Cognition & Emotion,19:313-332.

[11]Harned,D.B.(1997).Patience:How we wait upon the world[M].Cambridge:Cowley,65.

[12]McCullough,M.E.,Kilpatrick,S.D.,Emmons,R.A.,& Larson,D.B.(2001).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 Psychology Bulletin,127:249-266.

[13]McCullough,M.E.,Emmons,R.A.,& Tsang,J.(2002).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2:112-12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