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3 15:3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毕业流程
1.客户提出要求:包括专业、毕业论文方向、需要多少字、具体题目提纲、什么时候要等问题。
2.根据顾客说好的要求,按照收费标准,谈好价格。
3.客户付50%的定金
4.我方安排写作
5.交50%的论文给客户审核,客户审核没问题,将余下的50%付清
6.交付全部论文
7.后期的修改,在说好的要求内都是包过的,直到毕业论文通过为止。
—毕业范围
【关键词】:研究方法;硕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4.
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影响,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rnyei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从上述动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Drnyei(2005b)讨论的系列动机,并体现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多数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有期待、希望或者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兴趣,且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对论文写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其次,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这些变量在学生心目中的议题关键性超过找工作、考试、网络资源使用、顶岗实习等,并且多数因素都是外在动机,符合归因理论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暗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和对其外部环境的变革需求。最后,虽然诸多动机变量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毕业要求、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等外部因素扮演了典型的负面动机角色。从整体来看,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意见,但在实施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写作前的动机激发、写作中的正面动机保持和负面动机控制,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论文写作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动机变量,也是建构主义的本质属性,对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较大影响(Drnyei2005b:91-99;刘儒德2005;唐芳,徐锦芬2008)。《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要求。(2)在不违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论文写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生兴趣和就业的多元化需求,探寻毕业论文写作与找工作、考试、顶岗实习等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科研与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积极转化,争取教和学的双边互赢(Hidi&Boscolo2007:13)。(3)帮助学生利用在线、离线资源获取和理解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文本处理能力,促进有意义的输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反映:“每次写好了,老师又说有问题的时候,或者周围的人直接拿别人学校的论文来用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自己写,想抄现成的。”因此,还应考虑运用技术手段监督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等环节,利用过程写作和技术手段防止、遏制学术欺骗行为,避免给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带来伤害。(4)灵活管理,提倡网络写作模式,开发写作资源和写作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写作社区,方便写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实现写作全程在线支持,避免“为了论文跑来跑去,觉得无论在身心还是在MONEY上都付出了很多”;陈洁(2010)、王雪梅(2011)、陈正伦等(2012)都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5)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帮助。有学生反映:“从很多人包括有些老师那里都听说过:本科论文不过是抄,本科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什么动力去写了。”也有学生抱怨:“交给指导老师看后,答曰没有思想,是说明文!汗!只好修改再修改,完稿。写作过程中还有不少坑爹的事。”因此,指导老师自身应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应负面指导学生。(6)尽早介入,使论文写作融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早作打算,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只是学校按照教育局或者啥走的一个过程而已,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招人喜欢。况且,我们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怎样写论文,甚至从哪方面入手都不晓得。一到大四,学校就喊你交论文!”(7)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调整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认清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之间的区别,在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语言文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做出适合本科生实际情况的界定。对此,有的学生的回答很具启发性:“虽然很不专业,甚至很肤浅,但是吾笔写吾心,结果就另作他算吧。或许,以后通过更加专业、深入的学习,会创造出自己喜欢、大家认可、更加深刻的作品。”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既涉及英语写作的真实语言文化环境,也涉及所在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环境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院校的课程设置、论文管理机制和教师的指导机制需要适应这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开发技术简化或自动化写作程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论文写作动机,想方设法转化负面动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Drnyei(2005a,2005b)、Drnyei和Ushioda(2011)的过程动机理论与动态动机理论兼顾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层面,共同指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机的过程和动态特征,比较符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责任;合作博弈;旅游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6]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竟合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023】
关 键 词:工业设计 创新教育 意大利 米兰理工
高等技术学院[2]——这是1863年意大利米兰理工创建时的名称,其学校标志则是取自拉斐尔著名的绘画作品《雅典学院》(图一)。米兰理工大学位于意大利的工业制造中心,二战后米兰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成为活跃在意大利设计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际的设计师,把意大利的产品打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其代表的意大利式的价值观获得世界认可。
米兰理工在工程、建筑、设计等学科中以其创新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为“意大利设计”在世界设计领域独树一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尝试通过米兰理工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来分析其教学特点,为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意大利的高等教育体制。1999年根据欧盟间的协议意大利开始逐步实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其大学教育模式与欧盟其他国家的模式接轨。这种模式是为了统一欧盟各国高等教育中的学习年限及学分制的计算方式,方便各欧盟国家对彼此大学学位的互相承认,促进欧盟各国学生的相互学习与教育交流。
其普通大学学分制的名称为Crediti Formativi Universitari(CFU)/艺术院校学分制为Crediti Formativi Accademia(CFA)。学分代表学生的学习时间总数,包括必修课时,选修课时,准备考试的时间,实习时间。1学分代表至少2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本科段的每个学生平均一年需完成60学分的学习,3年的本科学习时间大约4500小时。大学本科毕业需取得180学分,硕士毕业需再取得120学分,即一个硕士毕业生需要300学分的成绩才能通过参加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取得学位。
学分不能替代毕业考试成绩及论文。成绩代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分代表学生完成了特定时间的学量。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大学完成学业,可以是本国内的大学或欧盟其他国家的大学。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3个级别:
1.初级(1° livello) — Laurea(L),学制3年,相当于本科教育,学士学位。学生需获得180学分,考核合格后授予初级文凭。教学目的是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必需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2.中级(2° livello) — Laurea Magistrale(LM)/Laurea Specialistica(LS),学制2年,相当于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生需获得300学分(包括初级阶段的180学分),考核合格后授予中级文凭。此阶段的教学目的为使学生具备在专业领域从事较高层次工作的能力。意大利对个别学科有特殊要求(如:牙科,人体药学,兽医药学,药物学和建筑学等),转学时学生需提供一个意大利大学或相应的外国大学开具的入学考试证明,同时这些学科的学习期限也不一样。
3. 高级(3° livello) — Dottorato di Ricerca(DR)/Diploma di Specializzazione(DS),博士研究生/高级进修研究生。学生需通过专业委员会的资质考核,方能入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为使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学制至少3年。高级进修生的培养目的是为使学生具备从事高等级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学制通常为1年。
下面介绍米兰理工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与初级(三年本科)课程的设置:
教学理念
要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设计对象,无论它是一种消费手段、一个工具、一辆汽车或是一件家具,都是指“有计划的”结合材料和技术的手段将功能性的、技术性的、形式的以及审美的特性赋予这件物体。产品设计成为设想一些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使用及消费的产品的途径,并同时回应负责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的需要。事实上对产品设计感兴趣的人也有着对技术世界,新的或是传统的,对材料领域和这些材料工作的方式,以及对制造技术的偏爱和好奇。
“知道如何去做”是一个产品设计师专业技能的灵魂。这些技能包括通过文化和评论的工具去体味社会文化框架的变化,通过企业管理的知识去理解企业动态、市场趋势以及消费行为。
教学目的
工业产品设计初级课程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教育。
学生必须学习适当的相关工具和技术来表现产品的形式和功能(从手绘草图到设计技术,从产品的拍摄到三维产品的制作),学习数字化图像制作技术,视觉语言,人所特有的感性和色彩系统机制。还必须了解产品设计的计划方法论、设计方法论、产品市场的分布与销售。
系统了解材料的科学与工艺,产品原型的转化技术,以及随后产品的工业生产,对于成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制造的过程和技术,经济制度,商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样重要的还有了解相关产品在美学与符号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历史演变和批评。
专业出路
毕业生能在所有相关的专业设计领域和生产企业找到足够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一些优秀的专业工作室和企业中找到如下相关的工作:
--专业的合作者
--设计助理
--实物模型技术或虚拟产品技术助理
课程设置
其中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学期
1. 艺术史、建筑史、设计史的课程。
每个班展开的方式不同,有任课老师自主安排授课内容。一般任课老师会按照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来讲。
2.设计中的材料学课程
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基础力学的讲授,按材质分类介绍各种材料的特性;高分子化学的讲授;2-3人一组完成作业。作业为确定材料规格后,以室内或室外两种不同用途,期间需要到图书馆的信息资料库里选择合适的三种材料,计算其不同材料的受力范围并确认材料强度的范围,再从其中选择最优材料完成作业。
3.设计工作室课程
包括基础制图(三视图,透视图,轴测图)、摄影、模型制作(纸,塑料,木材)。
最后的作业可以是为某个意大利的著名品牌的产品做一个产品手册,学生需要运用以上所学知识,手册的规格为4张A3折叠在一起,包括正反面。
4.曲线与表面、几何分析的课程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各种曲线曲面的形成方法以及方程推导,上机操作的部分为学习数学建模软件。最后由3人一组来完成作业,由任课老师指定产品,学生分析其外形后确定数学方程,再用矢量软件做出来。
第二学期
1.设计项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分析作业,老师给出不同的课题,分别需要在课堂内和课外完成。比如分析老幼残疾人士的日常生活中不便之处,分析各个流派风格的元素, 分析物品开与关的方式,分析把手的材料等等,后半部分根据之前的分析完成一个非电子类且无复杂机械结构的小物件的再设计。
2.设计项目的视觉元素课程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课程主要介绍各种视觉元素,如点、线、面、韵律、密度的视觉形成方式。后半部分主要介绍色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平面绘图软件 (如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的简单应用。最后的作业则是把所有小练习整理成册。
3.设计项目的方法与工具课程
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原理(如计算机主板内存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介绍3D建模软件 Solidedge的简单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2010年一年级的部分课件图片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其教学内容:
图二和图三是《设计的工具与方法》课程中讲授的关于AutoCAD2010版软件应用的课件。
图四与图五则是《设计技术》课程中关于设计最基本最基础讲解的课件。包括A0、A1、A2、A3、A4规格设计图纸的尺寸大小,到产品截面图的的介绍。
结论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到,在一年级他们没有专门的设计基础课程,也没有素描课程。但是从授课的内容来看,他们的课程所讲的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同时也是很必要的知识。在他们的课程中还有一门课很有特色,叫《设计与设计师的保护》课程,请律师来讲课,包括合同的签订等内容。正如其教学理念中所说到的‘知道如何去做’是一个产品设计师专业技能的灵魂”。这些专业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涵盖的面很广,不过都是紧紧围绕“产品设计”这个主题来安排课程的。当我们还在讨论是要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时候,先进的国家在设计教育领域似乎已经走得更远了。
专业应该是本科教育的本质和前提,我们不能抛开专业谈通识教育。所谓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或全人格教育,应该在中学阶段是主要的教育,到了本科阶段,就是次要的教育,但次要不代表不重要,作为教育的整体,即使是次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必要辅助和对中学教育的有序延伸。
再先进的教育模式都无法照搬,因为背后是民族文化在支撑,照搬只会水土不服。设计创新与教育也是一样,中国的设计要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一定要是先进的。愿我们站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上,学习并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并不断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远的将来我们才能看到中国的设计能够立足于世界前列。
注释
关键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76-05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s Full-time Sport Masters Cultivation
WANG-Jian,QU Lu-p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Delphi method and hierarchy analysis and by the process of indicator content selection, weight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 composition and system verific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ndex structure which can provide necessary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 school. It concluded that:1)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d six Level-1 indicators (namely, enrollment, tutors composi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academic thesis and social evaluation), eight Level-2 indicators and 33 Level-3 indicators.2) The index, weight and level of this system are reliable and valid. They can reflect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China’s full-time sports masters.
Key words:full-time; master of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体育硕士”)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体育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5年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全国21所体育院校首次开展在职体育硕士教育培养试点工作。2009年,教育部再次出台文件强调指出: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迫切需要。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开始由学术型向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转变。[1]就体 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体育学学术性学位教育对比来看,主要体现在职业性、实践应用性和教育对 象的特殊性等特点。[2]目前,我国高校具有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学校63所,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增多以及招生规模的增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准确定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论文形式?如何评价和提高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
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特尔菲法构建适合评价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以便上述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旨在增强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意识,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为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查阅关于全日制体育硕士、在职体育硕士、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指标构建的相关文献,及相关培养方案等资料,为指标的筛选和构建提供参考。
1.2特尔菲法首先,构建全日制体育硕士评价指标内容;然后,请有关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二轮咨询,据此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其效度和信度;最后,在第三轮调查中,将修订后的专家调查问卷呈送给20名专家,请他们再次进行填写并收回,据此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
1.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由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4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专家咨询表,然后请专家评价对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据此对评价指标内容的一致性进行修改并整合,最后形成一级指标6项(招生情况、导师构成、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18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表3)。
2.2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1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3]判断矩阵是以上一级的某一要素作为判断准则,针对本级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元素。其中,判断矩阵B中,Pij(i=1,2,…n,j=1,2,…n)表示对于上层要素Ck而言,Pi对Pj的相对重要性。通常Pij的取值及含义选择1~9比率标度法, 其中,P1代表招生情况、P2代表导师构成、P3代表课程设计、P4代表教学过程、P5代表学术论文、P6代表社会评价。(表1)。
2.2.2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判断矩阵,用乘积方根法求指标因素的向量近似值Wi′。
W′ i = nPi1Pi2…Pin
W′ 1=51×1/2×1/5×1/2×1/4×1/3=0.25;W2′=0.58;W3′=2.59;
W4′=0.84;W5′=2.21;W6′=1.41
第二步,将指标因素的向量近似值Wi′进行归一化处理,求指标因素权重向量值W ′。
W ′ = ∑ 5 W′ i= 0.25+0.58+2.59+0.84+2.21+1.41=7.89
W1 = 0.03;W2′=0.07;W3′=0.33;W4′=0.11;W5′=0.28;W6′=0.18
第三步,根据公式γmax =∑γi /n ,计算最大特征向量γmax。
γ1=(1×0.03+1/2×0.07+1/5×0.33+1/2×0.11+1/4×0.28+1/3×0.18)÷0.03=9.81
γ2=7.43;γ3=4.45;γ4=6.57;γ5=4.85;γ6=5.48
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C.I。γmax=(9.81+7.43+4.45+6.57+4.85+5.48)/ 6=6.430;C.I=(6.430-6)/ (6-1)=0.086,表明该矩阵具有一致性。
第五步,计算C.R。比较C.I(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与R.I(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表2),得出C.R=C.I /R.I=0.086/1.24=0.0693
第六步,结论。C.I和C.R均
2.3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阐释
2.3.1招生情况二级指标包括招生结构(0.13)、招生来源(0.29)和招生考试(0.58)三部分,其中招生考试由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构成,初试由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等指标[4]。招生考试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各招生单位的规定执行,在复试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3.2导师构成二级指标包括导师结构(0.32 )、导师指导(0.43)和导师来源(0.25)。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导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以精湛水平指导学生。[5]对体育硕士而言,指导教师自身素质、科研水平和指导水平是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表明,在教学和培养实践中,指导教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包括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内的几个年级的研究生,难以保证指导实践和精力,从而降低了培养的质量,与培养要求不吻合。[6]因此,建议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实现以本校老师为主导,校外教师为辅的校内、外共同培养。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等担任研究生的指导,并承担一定教学任务。
2.3.3 课程设计二级指标有课程内容(0.32)、课程比例(0.20)和课程性质(0.2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有效的设置课程,有利于体育硕士研究生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范围内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着重于专业理论、基本规律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课程设计应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关注本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热点,把握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积极吸取营养是研究生深造与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7,8,9]
2.3.4教学过程二级指标指标包括教学方法(0.24)和教学评价(0.10),三级指标包括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程度、课题气氛的活跃程度、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考核制度的严格程度。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多为应届本科生,为提高其教学和训练的实践能力,建议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实验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专题讲座。
2.3.5学位论文二级指标有论文选题(0.20)、论文形式(0.52)、论文撰写(0.13)和论文答辩(0.15)四个部分。学位论文的质量既是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评价的硬指标,也是学术素养和内涵的具体表现。[10]建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实践、社会体育竞赛和指导的实际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解决教学、训练实践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等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
2.3.6社会评价二级指标有实践能力(0.46)、科研能力(0.32)和创新能力(0.22)三个部分。我、们知道,社会评价主要是体育硕士研究作出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和实践中对其的评价。体育硕士研究培养质量最终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表现,这就对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2.4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2.4.1评价的方法抽取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河北体育学院2009级全日制体育硕士各30名(各120名),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根据指标权重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通过现场和邮寄的方式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并回收,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最后,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便于研究,将其评价标准划分为[11]:优(90分及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差(60~69)、不及格(59分以下)。评价时在五个等级上做出判断,即认为在某个评价指标上属于某个级别时,在相应的级别上划“√”。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由于整个评价体系包含一、二、三级指标,故先求出三级指标模糊关系矩阵,再求出二级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然后求出一级指标模糊关系矩阵,并最终计算出评价总分。
2.4.2评价的结果与分析从总评价得分结果得出:总分最高90.26分,最低52.88分,平均78.28分,评价的5个等级人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学生之间有较大差距。其中,13人为优(90分及以上),56人良(80~89分),35人为中(70~79分),10人为差(60~69),2人为不及格(60分以下)。这一结果说明,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评价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同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从评价结果显示:学术论文得分最高,然后依次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导师构成和社会评价,最低是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应该继续加强管理和严格要求。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培养质量,其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分较低,建议课程设置应加强前沿性和应用性知识的内容,同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突出职业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社会评价一项,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毕业生较少,社会的认可度有待继续提高;导师构成中,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次数得分较低,这可能与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以及部分导师具有行政职位等原因造成的,这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目前体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建议构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型,既可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12];招生情况是评价培养质量的一个初始性指标,加强生源结构的合理化、招生考试的宽口径和自由度将是研究生招生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同时提示我们,只有加快发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扩大招生规模才能符合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3]。总之,培养单位应注重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5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身的不足,致使本研究构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系统。本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和性质及研究生自身特点而制定,但体育硕士专业方向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用同一的指标和标准无法保证对其评价的绝对性,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第二,权重的确定是评价中的关键,本文尽管采用了特尔斐法和较为客观的层次分析法,但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仍是少数专家的意见,难免会带来偏差;第三,在验证过程中,由于部分指标难以量化,评价过程不可避免的带有评价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另外,仅采用研究生自身评价也导致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今后研究中,应继续进行专家、导师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从而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3结论
1)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招生情况(0.03)、导师情况(0.07)、课程设计(0.33)、教学过程(0.11)、学位论文(0.28)和社会评价(0.18)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2)全日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别用来评价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招生情况、导师情况、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的状况,及培养质量的整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通过指标筛选、权重确定、体系构建和验证等过程构建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其构建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理化,能够反映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培养质量的现状,可为培养单位的工作提供参考,为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征求意见的函[Z] .教学司函[2009] 2号.
[2] 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09-1101.
[3] 郑旗,李吉慧.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98-201.
[4] 张惠君.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1):68-70.
[5] 李俭川.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月[J] .中国研究生,2004,(3):45.
[6] 林贝贝.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 .运动,2012,1(34):106-107.
[7] 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54-656.
[8] 马光,张云龙,陆燕.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2,3(3):108-110.
[9] 李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5-78.
[10] 宋杰,孙庆祝.在职体育硕士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体育学刊,2006,13(5):139-141.
[11] 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3):98-100.
关键词:法律文化 民间法 国家法 冲突 和谐
一、 民间法概述
民间法是与国家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尚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本土资源说认为,民间法实际上是指本土资源,不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也包括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1]。民间法的特征主要有:1.具有民族性。法律与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行为心理等方面。从此种程度上说,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2.具有地域性。国家法强调立法、执法与司法的统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中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就要求在坚持法律普遍性的同时,还要兼顾法律的特殊性。3.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民间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等方式,得以延续下来。它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成为民间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
二、民间法约束力的社会基础和表现形式
长久以来,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并没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为了弥补国家法在这些间隔地带的缺失,国家允许在这些地区实行民间自治。虽然这种方式,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一种妥协,但由此形成的国家对民间自治的依赖,构成了以国际法为主的多元化的法律体系。民间自发形成的秩序与国家制定法形成的法律秩序相结合,形成一种等级式,以国家法为主,民间法为补充的社会调整制度[3]。
国家—社会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社会基础,在社会秩序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们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中形成了以道德、风俗、习惯为主的民间法,用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纠纷,化解矛盾,这使民间法具有不可取代的约束力。
三、民间法的文化解读
我们对国家法的研究,着重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国家法的强制力是为了保障国家法的统一性,但单单依靠法的制裁仅仅实现了形式上的法律统一,未必能够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客观的研究法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律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受到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外来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世界上的国家因不同的地域、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决定了法律的多元。
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人们以土地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以宗法血缘为主体的定居文化。地缘的封闭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某种团体意识,形成特定的内聚力和向心力[5]。这些团体意识的形成多是风俗、习惯、道德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人们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的。这些风俗、习惯因为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得到普遍的遵守,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代替了国家法,发挥了法的调节作用。
历史法学家萨维尼曾经指出:法律和语言、风俗一样,是自然而然逐渐形成的,都是作为特定民族的属性自然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之中,这个整体就是特定民族的共同信念和内在意识,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产生和发展的本原,自然也是作为民族属性的法律的始基和本原。这种观点使我们有必要重视民间法。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法律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更多的表现出以礼、风俗、习惯代替法律。这是了解中国传统国情、社情、民情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民间法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法律文化传统,可以说,民间法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延伸。正是由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在国家法存在的同时,民间法以自身的特点,长久地存在[6]。
文化具有传承性,除非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人们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文化偏好,外来因素的强行介入都会遭到人们心理上的拒绝[7]。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保留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法在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摒弃了一些落后的观念,不断地引入合理成分,使其在某些方面能够符合国家法的要求,这种文化的流变性,使民间法充满了活力。
四、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
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单单依靠国家法是行不通的。社会生活中的习惯、风俗、道德等都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因素的配合和支撑,国家法难以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法律不仅要满足国家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立法者创造的法律仅仅是一小部分,更多地应该是对已有的行为规范的吸收、借鉴和补充。
国家法的局限性,给民间法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民间法因其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两者在调整范围、调整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彼此冲突的现象不可避免[8]。
五、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和谐发展
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冲突。国家法从国家的角度,追求的是一般性地对待问题,而民间法从社会的角度,体现的是地方性的特殊性要求。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统一性,所以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立是必然存在的[9]。但是并不意味着民间法是实现法治的一种障碍,完全忽视民间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恰当地处理好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对建立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视两者冲突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
(一)在调整对象方面。不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是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在同一时空下的人们不是受到国家法的调整,就有可能受到民间法的调整。
(二)在调整方式方面。单独运用民间法,会过度关注人情,有可能出现执法不公的情况,而国家法又过多强调统一性,有可能忽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法的社会效果,造成人们对国家法的抵触。为了更好地实行国家法,不得不利用民间法的优势,可见,两者在调整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三)在价值追求方面。无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只有符合公平、正义的国家法和民间法才不会被淘汰,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遵守[10]。
从片面地强调国家法到重视民间法,表明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已经引起了法学研究者的重视,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有序。我们在处理国家法的普遍性和民间法的特殊性问题时,应该坚持,在承认两者差异的前提下,相互吸收、借鉴,这样才能扬彼之长避己所短。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法律的多元包含着法的普适价值,法的普适价值又通过法律的多元体现出来[11]。就国家法与民间法而言,民间法的特殊性当中包含了国家法的普遍价值,国家法的普遍价值通过民间法的特殊性得以实现。
现代法治不仅要实现法律规范形式上的统一,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更要注重法律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和谐。法律体系内部的各个要素和法律体系两者就像树叶和树叶上的脉络,脉络之间的畅通与否,会影响树叶能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法律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各个要素与法律体系之间只有达到“同条而共贯,相扶而成治”的效果,才能够确保法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语和:民间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2)同(1)第38—40页。
(3)薄振峰 邹庆国:国家—社会二元架构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4)同(1)第92,93页。
(5)同(1)第53页。
(6)郑君: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及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
(7)周石甫:民间法的运行.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8)袁雪: 法律多元格局中的国家法与非国家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谢晖 陈金钊:民间法(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10)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96,197页。
关键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经济增长;
经济学总是致力于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解释经济繁荣的机制。詹姆斯・托宾曾说过:"增长是一个永远使经济学者着迷和神往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见解,形成我们今天研究有关经济发展问题的许多理论。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先后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式的制度安排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什么一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量相当而且制度相似的国家会经济绩效会截然不同呢?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缺乏物质资本却能够飞速崛起呢?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这一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因素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也就油然而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其如何影响经济的增长一直是困扰着经济学家的问题,社会资本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
一什么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所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最早是由海尼凡提出,但这些均未引起学术界的较大注意。直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此概念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作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概念更为流行,引来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将社会资本量化进入经济增长模型,来说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斯蒂格利茨在1999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社会资本》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包括隐性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累积以及组织资本,在组织理论的语境下,它可以被看做是处理道德陷阱和动机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更关注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在解释有着广泛内涵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时,他考虑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组织理论、社会资本与市场制度的关系。
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的能力, 是一系列社会品德的统称, 如诚实、守信、对他人的责任感、善于合作等等。它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而非个人美德。信任、组织、规范、信息是它的主要构成因素。
二社会资本对经济的作用
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因素,但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想要探寻的话题。本文通过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来探讨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信任和社会规范,进而影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有助于物质资本的积累和集中, 形成规模经济,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高信任度的社会容易聚集大量的中小资本, 形成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大型企业组织, 从而提高生产率, 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取得规模经济。而且在一个高社会资本的社会中,监督的难度较低,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实施制裁的投入较少,从而大大节约了正式制度的实施成本
(2)根据卢卡斯模型的假设, 人力资本对产出有重要影响, 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人均资本的平均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共同努力, 会极大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培育出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往往会在社会网络中获得更多的信任,获取"公共资源"的支持,并通过各种社会网络建立口碑,树立起一种无声的威望,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激励,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表现出对人力资本的凝聚、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3)社会资本的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人们的很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与别人的交往和交流获得的,从而能够带来收益。高社会资本的社会中,普遍的互惠规范和密集而良好的人际网络有利于个体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从而有助于创新以及知识的共享、发展与扩散。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知识源和信息源(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建立各种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社会资本使不同企业之间的网络更方便,技术创新更容易实现,从而引致经济增长。例如,硅谷的成功就在于技术创新及其商业化, 技术创新的基础来自于人们之间通过互相交流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4)社会资本与正式制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而不应该将它们放在对立的层面。社会资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行政效率。成员彼此关爱的社群更愿意参与投票,社会资本的普遍信任、社会网络及公民参与可有效促进政府效率,减少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社会资本有利于"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高一致性的集体行动可有效遏制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
2消极方面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增强组织团体之间的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面又会产生负面效应增加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例如寻租等行为。如果一个人或者组织利用他人对其的信任来谋取私利最终却损害了更集体的利益,而且一些利益集团彼此互相勾结,为了孤立狭隘的目的而不是生存性的服务,如卡特尔,这些组织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增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时候就需要国家正式制度的存在,发挥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需要正式的国家制度来维持和促进其繁荣,而且国家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有效了经济运行环境,维护了经济发展的秩序,保证经济资源合理利用,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极力寻找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来促进经济增加的方法。文中所提到的社会资本在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正式制度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显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但是社会资本如果运用不当势必会带来许多负面效益,如人际关系和政治权利结合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常常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更大团体的利益等等,这些因素均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不稳定。因此,我们要应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正面效应时警惕并避免社会资本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的发挥社会资源带给我们的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1]刘国亮,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z1,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第2辑
[2]郭少新,何炼成,社会资本:解释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思路[A]财贸研究,2004(2)
[4]郭晓宇,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分析,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12月
[4]孙力,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A]经济问题,2007(3)04- 4-22.
坚持特色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本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导向作用,在教学方面指导和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在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研究导向和研究侧重,凝聚一批具有相同研究旨趣的科研攻关团队。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全国范围许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逐渐意识到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优势,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尝试。比如:一些理工科类的院校依托本校科技研究平台和研究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民族院校和边疆地区的院校侧重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些农林类院校依托本校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研究优势,注重开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思维的研究和教学;还有一些院校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借鉴和吸收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交叉研究,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学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视野。同样也应该看到,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各院校仅仅是从各自的经验和传统出发,从院校自身来看缺乏系统的学科支撑和长远规划,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来看,又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指导和规划,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既要厘清思路、整体规划、服务大局,又要突出特色、独树一帜。具体说来要突出以下三方面特色。
第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地域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是一项面向实际的工作,其直接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人才。从以往的人才毕业流向来看,大部分毕业生扎根于母校所在省市,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从院校自身来看,各个院校又是才智汇集地方,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谋助力,具有较强的才智针对性和辐射力。例如,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科点培养目标,无论是从扎根西北的毕业生,亦或是学院教学科研贡献,都为西北地区边疆稳定和谐、民族安定团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独特的力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不仅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培养专门性和针对性人才的需要。
第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时代背景下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来说,也意味着在内容、载体、规律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调适和更新,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网络和人学等前沿性问题的教育教学,在教学载体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介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方面也要不断熟悉新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学习规律,掌握新情境下的人们的认知习惯、交往习惯和沟通方式。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合理设置新的教学研究议题,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的时代责任感。
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是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紧密结合的。一方面,专业建设依托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也是扎根于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学科支撑平台;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色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整体部署的同时,也要顺应和依托各个具体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课程规划、教材体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筹划、形成特色。例如,在民族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理工科类院校以及职业技术类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应当是各有侧重的,即在围绕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色建设一是要根据所在院校的性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育方向和教学定位,二是要基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传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总体规划、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导向和不同侧重。
二、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学科范围内唯一能够衔接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培养阶段的二级学科,其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逻辑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个培养层级的基础阶段,本科生的培养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尝试建立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往往更多的注重“专”的一面,忽视了专业的通识教育和实践培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现口径过窄的弊端。拓宽专业口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宽口径,实现两个“并重”,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和实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拓宽本科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第二,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要实现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五个结合”,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育的结合、主干课程和辅修课程的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引导教育和自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教育,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方面着力培养本科学生的“一专多能”,即在夯实专业功底的同时,实行主辅修制,使毕业生能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辅修专业的相关知识,拓宽就业面。第三,注重本科培养的教学实践。当前,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在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要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设立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形成系统完整的专业实践体系和操作流程,并且相应地增加专业实践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保障专业实践的扎实有效开展。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培养要求,硕士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本科期间的教学为主转变为科研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收集的能力、研究问题的发现能力、议题阐释和论证的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等。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硕士生培养的三年时间里,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培养要求。第一,硕士生一年级阶段的培养重点以夯实专业功底、尝试科研入门为主,在研一阶段需要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不同于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此阶段的要以开放和引导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相应地增加学科前沿和科研方法论的讲授比重。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经典名典,“制定本专业的指导性(或基本)读书目录,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训练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对于通识性科研方法的掌握。第二,经历了硕士一年级的“磨合期”之后,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都有了较为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且导师和学生相互之间也逐渐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此阶段导师对于硕士生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个人潜能和职业规划,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如,对于完成硕士学业就要找工作的研究生,既要注重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根据不同学生职业规划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安排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具有一定科研潜力和研究兴趣的研究生,需要指导学生在专业的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不仅要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性研究方法,也要精通专业领域的研究特性和研究方法,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确立固定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硕士生三年级阶段在遵循上一阶段培养思路的同时,应重点围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学生熟悉和巩固所学知识,熟练研究方法论的应用,强化学生在专业研究的精细操作方面的能力。而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则是一种精英式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打下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也要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和独立的研究能力,能够对理论和现实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阐释和解题,并且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和突破。国内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一般采用导师负责制,也有采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一般采取导师或小组指导下的博士生独立研究、自学为主的形式。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学科平台和学术氛围有着特殊的依赖,这就需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学术群体的整体联动优势,为博士生开展研究工作创造平台、营造氛围、提供契机。导师在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和调整培养计划、指导研究选题和学位论文,同时也要关注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状况,使博士生能够德才兼备。同时,独立和创新是博士阶段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特征,博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博士生涯也要有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步骤、研究方向和领域、阅读文献和书目等,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此外,博士论文的撰写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头戏,在研究主题的遴选上要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掌握学术前沿,填补研究空白,回应现实需求,创新研究方法,规避重复选题;在研究规划上,既要有宏大叙事,又要精细化和操作化,掌握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研究方法和论述方式上,既要继承已有研究方法,又要有所创新突破,既要保证各个章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又要注意具体行文的内在逻辑,确保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