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7:35: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精神科护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积极动员,转变护理工作理念
护士是优质护理的实施者,其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影响着工作中护理服务的实施。为此,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的相关文件及《推行“3H”护理模式,全力打造优质护理服务高地活动方案》,领会精神,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熟悉并掌握优质护理的内涵和目标,并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的重要性与意义,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护理人员的思想中,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推行“3H”护理模式
即:家庭式护理、宾馆式服务、医院个性化服务,营造温馨、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Home式护理(家庭式护理),核心是把患者当亲人,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环境人性化,营造家的氛围。实施家庭式护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每一个环节充满温馨、理解和关怀。做到“四用”:用脑去想、用心去做、用话去说、用手去干;做到“十点”:微笑多一点、仪表美一点、说话轻一点、观察细一点、操作柔一点、爱心浓一点、照顾全一点、要求严一点、效率高一点、服务诚一点。Hotel式护理(宾馆式服务),核心是用规范的礼仪、规范的技术、规范的行为服务患者。实施宾馆式服务,首先要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要学习礼仪规范,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八个规范”:迎接患者规范、文明用语规范、仪表着装规范、称呼患者规范、执行医嘱规范、技术操作规范、征询意见规范、送别出院规范。Hospital式护理(医院个性化护理),通过对患者全面细致地评估,充分了解患者不同个体、不同个性的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对患者做到“十知道”:床号、姓名、性别、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饮食、心理、护理要点。
1.3优化服务流程
做到“五有”,即入院有人迎、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质优的服务。
1.4完善质量控制
根据《方案》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及细则,确保“3H”护理模式的顺利实施。为方便评价,考核细则设计为表格形式,总分100分,内容分为2项,分别是优化就医环境60分和优化服务流程40分。每一大项又分为若干小项,每一小项分别设分值、标准、扣分、得分。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职称及年资高的护士任组员,每日查房1~2次,对照细则进行评价。每周召开质控分析会议,肯定成绩,寻找不足,制定有效措施,积极整改,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5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护理质量:对实施“3H”护理模式前后1年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等。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各4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②患者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患者对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优质护理是整体护理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能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保持躯体舒适和心理健康;同时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可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3H”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进一步补充,是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也是践行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增进医患和谐,惠及广大患者的有力措施。通过实施家庭式护理,把“女儿般的孝心、姐妹般的关心、阿姨般的爱心”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使患者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如家的服务。通过实施宾馆式服务,用规范的礼仪、规范的技术、规范的行为服务患者,使患者放心、安心、舒心。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满足了不同个体、不同个性的需求,达到了患者需要什么,护士就护理什么的目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2.2精神科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1.1临床资料
2012~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
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1.1接待入院的护理精神患者从到医院后就出现紧张,对医院没有安全感,出现焦虑的状态,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被别人看不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面带微笑、热情大方,真诚的面对患者,尽快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尤其平等的关系,为患者建立安全的住院环境,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房间采光好,配备齐全的生活用品,可适当的在室内悬挂笔画等装饰物品,提供一个和谐的人文关怀的气氛。由于接触的患者具有特殊性,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极大的耐心,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的建议,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做好医患关系工作,尽量避免医患对立。在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的人文关怀环境,保证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能过得愉快和舒适。
1.2由于这类患者没有表达能力或者表达能力不完善,无法正常思维和情感,具有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认真分析,从患者的表情和举动来了解和观察,最大限度的给予帮助,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和健康宣传中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介绍和讲解规章制度,而且要给予患者尊重,提升其职业素养和道德,使患者了解每项规定都是为了促进其健康而制定的,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同时还可以为患者举例证明,将一些表现好、恢复快的患者案例向其展示,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诊治工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也让患者逐渐的了解自己的角色,配合医院的管理。
1.3在患者接受治疗中用人文关怀使得患者积极配合大多精神病患者多不承认或者不认为自己有病,而且还会有拒绝服药和拒绝进食的情况,觉得药物是有害的,有副作用的,当护理人员面对这类患者时,要对其病情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向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主动进食。同时医护人员要以自身的情感和魅力感染患者,让患者信任药物的作用,坚定自己的信心,护理人员还要具有服务理念,对于拒绝进食吃药的患者喂饭喂药,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还需要说明的是,精神患者因常常出现多种病症,具有无法自由支配意愿的情况,情绪不稳,随时可能会出现暴躁和兴奋的情况。因而,医院的护理人员要对其耐心指导,认真聆听,通过多个方面调节患者的情况,将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出来。
1.4在出院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对于要出院的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要引导其降解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原因以及表现,根据原因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患者出院前应向其讲解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使其能够自己预防和判断精神疾病是否复发。同时详细登记患者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以便患者出院后能够进行随访,让患者感到医院的关怀,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有困难,要及时给予解决,为患者创造一个关心、爱心以及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
2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78例在本院病房采用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患者,其中男47例,女31例。均符合CMD-3诊断标准。78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36例,躁狂症27例,抑郁症9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3例,其他类型精神障碍3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年龄16~44岁,病程(3.52±1.66)年;对照组39例,年龄17~46岁,病程(3.32±2.1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仅采用保护性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约束前准备第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现病史、病情变化、有无伤人毁物、自杀自伤、外逃行为等。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解释因病情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及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第二,在治疗过程中树立“患者至上”的观念,对服务态度好、护理质量高的护士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整个护理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第三,尊重患者,给患者一个干净、温馨、单独的病房,取下患者身上危险物品和佩戴的首饰,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用具。第四,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操作技能的护士遵医嘱采取合适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1.2.2约束中的护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择4名专业培训的人员,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床边,由2名人员协助,固定好患者,另外2名人员迅速约束好双上肢和双下肢,对于特别不合作者最后固定肩部,这样可达到省力的效果。对患者态度要和蔼,边约束边给予解释和心理安慰,尽量避免不良刺激,以免引起患者不合作。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皮肤等情况,以防发生意外。
1.2.3约束后的护理对约束后的患者,要注意尊重患者隐私,减少身体暴露部位,定时供给水分和营养,关心大小便、皮肤等情况,保持床单位和衣服的平整、清洁和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做好生活和心理护理;加强观察和巡视,每10~15min1次,注意肢端血液循环及约束带的松紧度(以能容纳两指为宜),约束部位加保护垫,保持肢体功能位,每1~2h放松调整和姿势,并进行局部按摩及肢体活动,耐心与患者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及时在保护性约束观察记录单中做好巡视记录,并进行严格的床边交接班工作。如将来有护患纠纷发生时可作为法律依据。
1.2.4解除约束后的护理遵医嘱解除约束时,仔细清点约束带的数目,检查其完整性,以防遗留病房,发生意外。及时向患者解释约束的原因及目的,以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并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约束后自伤及他伤、心理反应状态、治疗依从性、躯体影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有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后,观察组心理反应良好、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自伤及他伤、躯体影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精神科患者8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品管圈长,由各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品管圈成员。其次定期举办1次活动,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重点分析近期发生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2方法品管圈活动的具体实施对策如下
(1)每位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按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沟通方法。由于患者的病史、文化层次、职业、爱好、性格、生活习惯等存在众多差异,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首先掌握其具体的特点再进行沟通;
(2)对于特殊因素应该加强管理。对于精神科的护理而言,通常特殊是指特殊时间,例如半夜、节节假日、交接班等,特殊地点,例如卫生间、人群密集区,特殊人物,例如实习生、新患者、新护理人员,对于这些因素应该加强重视程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3)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护理人员应该熟知每一个工作流程,并严格遵守;
(4)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综合护理素质。新的护理观念与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护理人员也应该及时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以提高护理效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在医患沟通率、常规操作合格率、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科室2012年9月~2013年2月份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教学查房50次,规范率为48%,不规范率为52%。3月份成立品管圈,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11月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本圈由9名成员组成,圈名为:“精护圈”,精:代表精神科,意指精益求精、精心;护:护理;希望我们精神科护士工作能精益求精,给患者身心带来精心的呵护。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圈长为护理部主任,辅导员为业务院长(主任医师),圈员7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均为自愿参加。组圈过程中每位圈员认真学习了品管圈活动理念、程度和方法,熟练掌握了QCC的使用技巧。
1.2.2选定主题:本圈应用5M选题法,圈成员分别通过对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四个方面对选择主题进行评估,按每项5分、3分、1分进行评分,最后选定总分最高的“提高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作为品管圈主题。选题理由:①近年来我院经验丰富的护士流失快,新护士多,导致整体护理业务水平有所下降,护理教学查房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和规范。②通过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让新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疾病知识和如何开展查房。③目前许多护士普遍存在缺乏问诊技巧,从而无法全面、有效的收集资料,影响护理计划的制定。
1.2.3现状把握:调查方法: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员讨论设计了《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的问卷,对问卷调查表信度效度进行检验,Cronbachа在0.7以上,对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7名护士和3名医生。问卷共有20个项目,共100分。包含:护士查房前准备、护士问诊技巧、查房过程安排、患者的合作性、组织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圈员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的50例护理教学查房分析记录进行汇总,对护理教学查房中不规范的原因查检。每次查房中存在着2个以上的不规范原因,我们将得分最低的项目称为主要原因。得分≥70分为规范,规范率=得分规范的查房次数/总查房次数。(24/50)=48%。将根据品管圈柏拉图(80/20)法则,护理教学查房中: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共占82%,把这四项作为改善重点。
1.2.4设定目标: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不规范现况率×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由表1得到改善重点的累计百分比为82%,由圈员讨论确定圈能力为71%,将数据代入公式:目标值=52%-(52%×82%×71%)=21.7%,计算出QCC活动后护理教学查房不规范率降低为21.7%,既规范率提高为78.3%,故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由48%上升到78.3%。
1.2.5要因分析:经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应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护士、患者、方法、组织四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找到了20个末端原因。①护士方面:环境、物品等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和技巧;精神科知识缺乏等。护士要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计划、干预和评价;还要具备沟通、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分析、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我院护士流失快,新来护士缺乏精神科护理知识和经验技巧,不知道如何准备护理教学查房和进行问诊;并且提出护理诊断时没有考虑到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诊断顺序没按首优、中优、次优排列。②方法技巧:一些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制定护理计划时按部就班没有针对患者个体化的护理;问诊没有时间观念,缺乏层次感。③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组织衔接松散,没有整体性;中间穿插对疾病基础知识的复习连贯性差;最后的点评和评价不到位等。④患者方面:精神疾病患者,多数在急性发作与相对稳定期两种状态之间波动交替,患者这种时好时坏的状态导致他们不合作,使问诊受阻;而有些患者的症状特别丰富,当护士问诊时患者就东拉西扯;有的老患者故意隐藏症状。应用因果关联分析图及柏拉图分析,按照80/20原则选定要因,再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4个真因: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
1.2.6对策实施:从2013年3月起针对柏拉图归纳出的因素以PDCA的方法进行整改。每项对策实施均需有圈成员专人负责,规定具体时间和场地。
1.2.6.1护理查房培训:查房前准备要到位包括:环境、物品、患者、资料等。查房的环境安静明亮,按查房次序入座。提前让患者熟悉一下环境,消除陌生感。需要的笔记本,投影仪要提前准备好。查房前与患者沟通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熟悉患者的病例,禁止照本宣科。并且提前复习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和家属做健康教育打下基础。组织学习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标准,在全院开展护理教学查房观摩会,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现场进行打分,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
1.2.6.2理论知识培训: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对新护士进行精神科基础知识、疾病护理、护理程序、护理查房等进行培训并考核。
1.2.6.3技巧的培训:聘请我院年资高、经验丰富的胡主任医师给护士们讲解与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的沟通接触技巧;尤其是问诊技巧。智力测试时可借助道具等,比如计算卡片、具体物体等,使问诊不显得枯燥,并能全面收集资料。
1.2.6.4以护理部和科室两手来抓:临床科室将护理教学查房纳入科室护士能力考核一项重要指标;护理部抽查科室护理教学查房水平,并纳入科室绩效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双管齐下,督促护士提高业务水平。
1.2.6.5分享会:参加QCC活动的护士们,将自己的经验所想及时分享给科室其他护士,并带动其他护士组成自己的品管圈,一起进步。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有形成果:QCC活动后,将2013年3月~2013年11月的业务查房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进行打分,再次对我院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下发问卷50份。问卷对象基本同前,只有2人不同。调查内容及方法与QCC活动前,收回问卷50份。得分≥70分,共43份,规范率=86%(43/50)。QCC活动后我院护理教学查房规范率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11,P<0.01)。
3讨论
病区现有护士8名,年龄20-38岁,工作年限均在12年以上,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4名.设有床位35张,2011年以来,收治患者255例,实行无陪护封闭式管理。
2方法
2.1风险识别与评估
2.1.1患者因素
精神病患者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精神、思维、情感等方面都一场,经常受到症状的支配,会出现自虐、自杀以及伤人等现象。很多患者自知能力,拒绝配合医院治疗或者出现反抗。还有的患者思想顾虑过多,病程较长,愈合较慢,患者与家庭的关系时好时坏,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再有是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自我防范和自己护理能力下降,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最后是要务的副作用,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低血性摔倒,吞咽食物困难等现象。
2.1.2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缺乏专业的知识;第二是责任意识不强;第三是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2.1.3家属因素
医学家属缺乏必要的病理知识,对病区的安全管理不理解,不配合,对于与医院的规章制度不接受,导致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纠纷,而且家属对一些采取的安全措施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2.1.4环境因素
封闭式的管理是精神科患者的一大特点,各种患者在一起,难免会差生一些生活单调和病态支配下的互殴纠纷,还有的患者难以接受临床环境选择了外逃行为;第二,病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如地面湿滑,无扶手等等。
2.2精神科护理工作风险管理措施与评价
2.2.1精神科护理工作风险管理措施
一是要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二是要完善管理制度;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四是掌握病情,严密观察。
3结果
我院精神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以来,无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发生。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得到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4讨论
4.1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开展风险管理的核心
护理工作人员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要面对一群特殊的被护理群体,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沟通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应对在护理中出现的各种突况,在面风险实,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护理的质量。
4.2成功实施风险管理是风险规避的主要途径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所收治精神病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63例。试验组男113例,女50例,平均年龄(43.5±5.5)岁,平均病程(3.2±1.8)年;对照组男116例,女47例,平均年龄(44.1±5.9)岁,平均病程(3.1±1.9)年。
1.2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手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指导护理,试验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护士从进入医院开始就接触护理风险,并分析各种发生过的事例、经验教训等,及提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整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预防讲座,增强法律意识;②监控护理风险——实施三级护理管理制度,每日随时检查,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安排交接班查房和节假日值班制;③建立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对各类不同的精神病患者,做到有针对性的护理评估,如针对有损物、走失、自杀的患者设“三防”标识,在交接班时候一定要严格交代值班期间所遇到问题,定期查房,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④完善医院服务环境——以简单、安全为标准改进服务设施,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⑤进行安全教育——为了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配合治疗及护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使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⑥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记录管理,定期对各项检查项目进行评分,对于优秀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
1.3观察指标
每周科护士长组织病房护士长进行1次护理管理检查,组织病房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检查,并制定检查标准及细则,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护理记录书写、夜间查房质量、护理技术操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两组患者经1年的护理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夜间查房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1年的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的护理记录书写评分为(90.3±1.6)分,夜间查房质量评分为(91.2±1.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1.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0.1±1.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评分为(8.9±2.4)分,夜间查房质量评分为(80.5±2.1)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3.4±2.0)分,护理质量评分为(77.8±1.9)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由于精神科患者无法控制自我意识,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及风险极高,且因患者的用药时间较长、品种繁多,易导致用药错误等潜在危险发生。风险管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保证精神病患者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该制度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也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我院声誉。有研究报道指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具有以下几点作用: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深入交流,减少因交流不畅所导致危险因素;②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一切记录忠于事实,遵循“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护理服务过程及患者的病情;③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④发现体制外的缺陷和漏洞,认真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及规学制度,从而达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作用。
4总结
护理学的分支之一就是精神科护理学,且其作为一门专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的基础之上。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广泛性、多科性等,其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性、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等。精神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个体相比,精神病患者在感知、情绪、思维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障碍与差异,使得精神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复杂而又广泛,且其教学内容也存在抽象与不易理解等问题。因而,护生在理解有关理论、临床病症以及专业术语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再者,精神卫生机构相对较少,不易安排护生实习、见习,也使得护生对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为使这种状况得到优先的改变,需在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上作不断的创新,力求多样化。就目前来说,精神科护理学的常用教学方法包括案列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而本文将着重分析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进展。
2应用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指的是通过角色扮演这一手段,模拟临床实践环境,使护生的护理分析、观察、主动沟通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想要对精神病患者作有效的观察与评估,就需要护理人员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想要使护患关系得到有效的促进与改善,就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2.1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分配护生需要扮演的角色,再由参演的护生进行拓展训练。角色扮演名单必须建立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而教师也需要注意提醒护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做到认真、严肃和注意观察等。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准备摄像机录下整个教学过程,再通过回放录像进行一定的总结与讨论。
2.2教学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上课内容创设情境,要确保教学目标贯穿始终,充分应用整体护理理念进行相关活动。参演的护生需要依据情景作一定的讨论工作,确定所演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以及所演护理人员的应对措施。
(2)课堂演示:护生需要注意角色扮演的目的不是表演,是借助这一手段进行学习与深化。护生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作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并在充分理解与关怀患者的前提下,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使患者的异常精神症状得到充分展示。另外,采集病史这一工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技能,通过课堂演示可以使护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3)提出问题:在演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演示的病例与教学目标进行提问,例如患者的发病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等。(4)分析讨论:护士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例如讨论患者的发病是否有诱因、判断患者精神状况异常的标准、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等等。小组讨论的结果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上交给教师,或者由教师随机选择几组进行口头描述,然后由教师进行强化与总结。针对演示中的可取之处可以给予护生一定的表扬,并鼓励其他的护生加以借鉴;针对一些不足之处可以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不可用激烈的言辞打击护生的自信心。
2.3教学的应用价值
(1)体现护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地位: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护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缺点是大大压制了护生学习的创造性、自觉性、主动性等。角色扮演法则可以使护生根据扮演的角色学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编写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病例与要求,使护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掌握与领悟角色要领;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体现其主导地位,及时发现与纠正一些问题,避免偏离教学目标。
(2)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强化知识点:精神疾病的病因大多不明,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具有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点,使得护生因难以理解部分概念而产生厌学心理。角色扮演法则可以使枯槁、抽象的异常精神症状实现具体化与形象化,可使护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助于护生的理解与掌握。
(3)培养护生关怀与爱护病人的观念:就目前来说,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仍存在一定的歧视与偏见,部分护生也不愿去精神疾病的专科医院就业。角色扮演法可以起到换位思考的作用,使护生逐渐理解患者的痛苦与无奈,从而产生一定的共鸣与同情,使其关怀与爱护病人的观念得到一定的培养。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