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整改原则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3 04:53: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整改原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整改原则

第1篇

(一)历史原因。一是国家、社会对会计原则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在会计实务界指导会计工作的标准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更倾向于新制度、新准则、新税法的讲解学习,涉及会计基本原则的会计准则只是在初学会计时作为一种基础知识加以学习,而不是持续地着重强调其在会计实务中的指导地位。二是会计原则等同于会计准则,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会计原则特别是公正性原则应当作为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行为依据或标准,应当站在更高、更宏观的角度而不是混同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主要是用来指导会计的具体操作,属于微观方面的问题,只有原则性的东西才能从战略角度把握会计的脉搏,正像“又红又专”的人才一样,首先思想意识正确,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红”,在此基础上业务过硬、技术娴熟、这就是“专”,而长期的会计教育在“红”的方面注重不够。

(二)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包括政治上厂长、经理、单位领导为个人的政治仕途,利用职权指使会计人员篡改、粉饰会计信息;经济原因即是为满足会计企业上市、获取贷款、少缴税金等置会计原则于不顾,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环境原因。一些单位领导不懂财务,对财务工作过多干预,会计人员受制于领导,或乐于迎合领导,偏离会计公正性原则。加之社会上不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比比皆是,更多的单位不仅未受到处罚,还为单位及个人带来可观的利益,在这样的环境下仅靠会计人员个体坚持会计公正性原则艰难无力。

(四)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遵守会计准则,坚持会计原则是我们会计人员始终应该把握的准绳,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在权衡各种利益关系中,首先要考虑的就应该是原则性的东西。假如失去自我,随意迎合各方利益,会计人员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必将“湿鞋”了。

二、坚守会计公正性原则的思考

(一)推进财务会计体制改革。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体制下,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好比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身份。会计进行内部会计核算,为领导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是作为运动员身份,而为上级部门及税务机关等提供财务报表,据以考核本单位的业绩、计算税金等则是作为裁判身份。实行内部财务会计管理职能与外部财务反映监督职能分离。即是将运动员与裁判分离,企业、单位财务仍然保留内部会计核算的职能,这样更能满足企业、单位管理的需要,而外部财务反映监督职能的剥离才能保障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公正性。目前虽然有时候我们提供的财务信息通过了财务审计,但实质上会计师事务所同企业单为仍然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只有做到外部会计反映监督机构的公益化,才能更有利于保证此机构的独立公正性,不受任何一方的制约,不偏不倚。

(二)减少违背会计公正原则的外在动因1.制定更为合理的所得税征收制度。企业单位提供失实的会计信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少缴所得税,针对这个动因我们先研究一下现行的所得税征收制度。一种是查账征收,另一种是核定征收。查账征收是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做法,这种征收方法的特点是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数据为基准,不难看出,企业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势必会最大可能的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在现行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体制下,税务部门不可能逐一核实每项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这就存在利用会计信息逃税避税的风险;另外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做法本身存在问题,在有些地方理论上虽然如此,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分季或分月预交的税金,年终汇算的时候再返回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求企业经过税务审计,并且在保证地方财政有充足的资金的情况下,这种情况,试问哪一个企业单位愿意先把自己的钱先缴上去呢。相对来说核定征收方式笔者认为更为简便可行。2.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允许犯错,允许犯规、允许“倒退”。另一个违背会计公正原则的原因是厂长、经理等单位领导为个人的政治仕途,利用职权指使会计人员篡改、粉饰会计信息。针对这种原因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考核领导业绩的指标的合理性。一味的以利润额,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考核领导,不顾客观存在的其他原因是不科学的,是拔苗助长的作风。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影响长远发展的基础,比如我们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必将影响我们的长远发展,影响子孙后代的利益。是时候要慢下来了,好好整顿夯实我们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方,衡量一个领导的指标决不能停留在几个经济指标上。事业单位项目管理规定,也要经得住实践的考验,比如上面的例子某研究所课题组一个项目,项目经费规定不可列支办公费,但这个项目的开展不可能不需要办公费,办公费的解决途径是什么,有没有合理的渠道,如果没有渠道,就是“逼良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允许“不合规”现象的存在,就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判断项目管理规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判断科研体制的完善性。我们的事业才能真正向前发展。但目前的形势还是在堵,一直在教导科研工作者,这个票不能报,那个钱不能花,科研单位的情况是,“要钱难,花钱更难”,科研工作者如何专心搞科研。这是个问题,应该是很严重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效能原则。

所谓效能,就是各级政府应具有迅速回应社会需要,高效率地实现行政目标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是通过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体现出来的,而政府的各级组织及所属部门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自身的效能。因此,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合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到组合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便于指挥,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1.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2.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3.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点。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竞争上岗、轮岗、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又支持了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4.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新世纪机构改革的重点。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政事分开必须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要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对承担政府交办任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实行宏观调控。对一般带有开发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逐年裁减财政拨款,逐步推向杜会。同时,要加快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各部门所属的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推向市场,依法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参考文献

[1]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2)。

[2]李金波,《试论加入WOT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延边党校学报,2004(2)。

[3]陈素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载《南方经济》,2000(10)。

第3篇

农村建设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生产发展则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扎实推进,才能完成新农村的全面建设。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千秋各异的典型。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的联产承包,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里面的主角是农民,实验场是农村。在这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农村经历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从最初的联产承包、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种种历程,30年的征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名头响亮的江淮典范“华西村”,到“中原首村”河南刘庄,一个个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用自己的成绩谱写着农村建设发展的新篇章。而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村的上海九星村无疑也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富足的土地资源,九星村在“裂变”中成长,摸索出了一套“以市兴村”的发展模式,践行着建设新农村的光荣使命,不仅九星市场被评为AAAA级全国品牌市场,九星村更是连续荣列上海市经济实力百强亿元村第一名,成为上海市当仁不让的百强村盟主。

恰逢改革开放30年,为进一步领略改革开放带来的无穷魅力,感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旨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迁,作为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收视率与综合排名均为央视七套“第一”的大型户外人物访谈栏目《乡约》,于2008年10月18日,走进上海九星村,举办了“璀璨九星耀东方”第五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年暨上海九星市场十周年庆典大型文艺晚会,该场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全国金话筒得主、“中国第一农民之友”、《乡约》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肖东坡主持;郭凤莲、王乐义、吴协恩等40多位全国著名村庄带头人及10多位商会会长参加此次盛会;罗中旭、杨学进等参与演出,上海歌舞团、山西锣鼓队等团体献上精彩表演。随后的10月19日晚,上海九星市场十周年庆典文艺晚会暨“九星杯”世界旅游形象大使上海赛区总决赛在闵行体育馆举行。希望通过对九星村非凡腾飞过程的记录,在展示九星村十年发展的同时,创建一个对外宣传中国新农村变革发展的平台。

转变思想观念 发展绿色产业

河北工作站 王付君 王凤元

为提高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绿色蔬菜产业,11月9日,由广平县马艺峰农技专业合作社主办,在邯郸市广平县双庙乡马宋固村召开了一场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大会。

第4篇

通过参加我办开展的一系列关于治庸问责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治庸问责”是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结合自身实际,将自查自纠结果汇报如下:

存在的问题:

1、岗位荣誉感不强。一直觉得接待工作是个伺侯人的工作迎来送往,拉板凳拉车门,什么人都可以指挥我们,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当众挨板子,默默无闻,付出很多却难以看出成绩,所以没有以接待岗位为荣。

2、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工作现状。自己总认为搞接待快20年了,那些套路闭着眼睛都晓得。认为过得去就行了,因而工作中惰性较强,其实也是庸的一种表现,对新形式下接待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够。

3、学习上,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满足于被动一般的参加学习,如听报告,听传达,看看文件与报纸的标题等等。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与目标。所以,学习处于一种应付的状况。不系统、不深入。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理论学习深度广度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把理论学习摆在了次要的位子上,造成了政治敏锐性不高的局面,对接待工作服务中心围绕中心,不是中心胜是中心的实质性体会不深刻,所以才没有对接待工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2、中庸思想作怪,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追求四平八稳。

整改措施:

经过分析找到了问题,查明了原因,今后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素质:

1、认真学习,深刻转变思想。接待工作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迎来送往”,而是我市对外交往的第一窗口,是改善发展环境的特殊资源。接待事关全局,接待出投资环境,接待出生产力。只有对接待工作的本质产生深刻的认识才能热爱接待工作,才会以接待人为荣,才会对接待工作产生敬畏之心。

第5篇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效能原则。

第6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效能原则。

    所谓效能,就是各级政府应具有迅速回应社会需要,高效率地实现行政目标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是通过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体现出来的,而政府的各级组织及所属部门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自身的效能。因此,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合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到组合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便于指挥,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1.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2.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3.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点。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竞争上岗、轮岗、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又支持了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4.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新世纪机构改革的重点。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政事分开必须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要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对承担政府交办任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实行宏观调控。对一般带有开发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逐年裁减财政拨款,逐步推向杜会。同时,要加快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各部门所属的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推向市场,依法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参考文献:

    [1]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2)。

    李金波,《试论加入WOT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延边党校学报,2004(2)。

第7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改造;路基;路面

一、市政道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中的道路运输作用日趋重要。虽然我国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城市道路网的建设还有待于加强,不能适应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这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道路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不协调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增长速度缓慢,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的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产生,使大量的城市交通超负荷运行。

1.2缺乏完善的市政道路网骨架体系

虽然我国目前的城市路网骨架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城市路网骨架体系。尤其是在规划的道路网中绕城公路建设程度很低。拥有高素质服务、大容量和高速水平的公路在整个道路网之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了道路网整体的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1.3城市交通堵塞严重

除已实现规划的主干路和次干路外,许多早期建设的城市道路相对狭窄,已不能适应远景交通量的发展和交通流构成的变化。道路两侧因商业发达,行人密度高,又缺乏停车设施,路边停车现象严重,对交通造成很大干扰,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显拥挤,交叉口处通行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公交站点及路线设置不够便捷导致市民不愿坐公交或不方便坐公交,致使自驾小汽车出行率大大增加,交通更加恶化。

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要遵守平面设计原则和纵断面设计原则。

2.1平面设计原则

平面设计原则就是指城市道路的平面位置的设计应该遵守城市规划道路网的设计。道路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地址等方面综合影响了道路的水平线性。在设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方案的时候,应该使平曲线和直线充分的衔接,在半径的设计上,应该使用大地曲线半径。转变以往缓和曲线的设计,转而用圆曲线代替,尽量不改变原有设置的宽度和高度。要依据公路的等级,合理设计沿途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公共停车站、停车场的出口和入口、交叉口、分隔带断口等设施的位置。

2.1纵断面设计

在纵断面的设计之中,要根据城市规划的限制标高,与沿途的建筑物相适应,可以排除沿途的地面水。纵坡为了保证行人和车辆的舒适、安全的进行,坡度不应该起伏过大,在设计时应该缓顺。在一些工程所在区域很平缓的地区,纵坡的最小值应该适应路面纵向排水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沿途地质、水文、排水、地下管线、地形的需求。行车的舒适和安全记忆与沿途景观、环境的协调一致也是线性组合应该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保持从断面和平面的线性均衡,使路面的排水保持通畅。

三、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方法探讨

3.1路基的设计方案

路基的稳定性是决定道路是否能够经受长时间车辆荷载的基础,因而在施工中应注意对路基稳定性的检测。路基的稳定性与周围土体的结构性质、边坡的坡度与高度以及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前应全盘考虑路基的动静荷载,对地表的植物、种植土、有机土等达不到强度要求的原土进行压实处理,使其密度符合有关规范,充分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

3.2路面设计方案

使用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是一些高等级路面经常采用的方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使用时间长的优点,在使用初期花费的维护费用较少。但是在铺设地下管线时,需要一次性建设好,一旦路面发生损坏,维修十分复杂,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很大。而且在建设了软土地基之后,路面很难适应垂直沉降变形。在车辆的压力之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会产生很多缝隙,在行车途中舒适性很差。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施工速度快、铺设方便、车辆噪音低、修补方便、挖掘及二次铺设管线方便的优点。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着很多缺陷、路面缺乏耐久性而且很容易在早期出现严重破坏的现象。这些早期破坏的产生,主要是城市交通的增长速度过快引起的。路面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之中,加上在设计和施工之中存在着使用材料的性能差、渗水、粘性老化等问题都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严重破坏。

四、市政道路工程结构改造优化

4.1对路面结构设计和旧路沉降进行科学处理

因为旧路设计的时间,施工的技术,使用过程等各种原因,旧路的破损情况,强度都不一样。因为材料与材料之间存在一种如何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联系,因此路面结构设计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的年限以及工程造价的高低。根据破损调查和承载能力测试资料,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若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要求,应采取补强层措施,提高承载能力。

另外新旧路面连接部应根据情况设置调平层。旧路由于使用多年,沉降等原因,其表面可能有一定破损,基本上路面的横坡都改变了,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面层的标高平整,横坡一致。而且,新旧路面路基的强度也不太一致,因此设置调平层可以使调节横坡,路面路基的强度过渡均匀。

4.2新建路基的地基处理

老路基在自重应力及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地基的固结沉降基本完成,而新建路基则存在着较大的施工沉降和工后沉降。如果不对新建路基地基进行处理,新老路基必然会有很大的沉降差,从而会导致新老路基拼接的失败。常见的处理的方法有:复合地基法、轻质填料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对于地下水丰富的区域,还需铺设一层透水性材料。基底的压实度也必须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从而保证工后沉降,减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

4.3道路的排水系统处理

早期的城市道路对车流量的预计有限,因而其配套排水管网的直径相对较小,车流量增大之后便易造成管路的堵塞,使路面的积水,雨水等难以及时排除,加之路面的磨损以及路基的下沉等因素,造成道路表面的雨水淤积,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在对道路进行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防水和排水性能,使用具有良好水稳定性的材料作为道路的主要材料,减少水的浸入对路基造成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将路面中间的高度呈弧度略微抬升,使雨水不会在道路中间淤积;疏通地下排水管网,加大管壁的厚度以增强管道对车辆的承载能力,同时增大管径,防止路面杂物造成管道堵塞,最终达到晚上道路防水排水功能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工作是改造工程施工的前提,也是做好改造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分析设计的要点和设计的具体流程,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何冬英.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的新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8).

第8篇

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1.政府职能不完善。政府转变职能还不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涉较多,同时使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处于薄弱状态。政府的越位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如有些地方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地方政府仍然存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代替企业招商引资等,从而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政府管理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国有资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市场监管体制还要不完善,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建立。

2.政府运行的透明度不高,监督不到位。这些年来,在行政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也采取了行政公开、增强政府运行透明度的举措,如政务公开、决策公开、价格听证等。

然而,这些做法目前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尚未制度化,在实际操作上,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大。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公开与否往往取决于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封锁、截留、蚕食信息,漠视、剥夺公民的知情权,以及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寻租等非正常现象并不少见。而对政府的监督却缺少有效办法,监督渠道单一,监督手段有限。人大、政协监督缺乏刚性,公民、新闻舆论监督缺乏途径、制度、法律的保障。

3.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由于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清晰,因此承担职能的相应部门机构也存在职责交叉、责权脱节、效率低下和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即块块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强调上下对口,造成上下一般粗,下级机构臃肿是政府机构臃肿的重要原因。二是政府部门之间即条条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政府职能互相交叉,宏观管理不利的状况依然存在,部门分割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再者,政府部门既负责公共服务决策也负责公共服务的执行,这就造成决策与执行的一体化,从而引发政府管理中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政府部门的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精简原则。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统一原则。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效能原则。所谓效能,就是各级政府应具有迅速回应社会需要,高效率地实现行政目标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是通过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体现出来的,而政府的各级组织及所属部门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自身的效能。因此,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合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到组合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便于指挥,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1.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2.继续推进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第9篇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 体制 改革 创新 原则

一、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工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工商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二)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权,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工商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工商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工商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工商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工商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工商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效能原则。

所谓效能,就是各级政府应具有迅速回应社会需要,高效率地实现工商行政目标的能力。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是通过各个工商行政部门的工商行政效率体现出来的,而政府的各级组织及所属部门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自身的效能。因此,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合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到组合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便于指挥,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二、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依法规范中央及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在权限方面都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尤其是上下级工商行政机关的有些事宜不能够很好的区分,很容易导致权力和权限的不明确。也有可能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日常工商行政的办事效率,同时也损害了有关职能部分的发挥。一定要规范审批制度,还要创新管理机制。对于我国的工商行政审批机制来说,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改进。

(二)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工商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的和相近的相关职能部门交给同一个工商行政部门去分担。并且还要对工商行政执行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综合性的有效执行机构,这样才能够推进政府相关事务的管理,并且要将权利分散到几个相近部门中去。

(三)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面对在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和社会的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人员的大量流动现象,如何安置分流人员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问题,解决好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实现分流人员合理安置的首要保证。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使这些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是解决分流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保证出口畅通的重要手段。

三、小结

当前看来,我国经济运行事态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社会大发展对我国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和新要求,人民群众更加期待工商行政管理改革能够给自己带来福利。面对着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时机,抓紧转变政府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方式,做到优化和发展社会服务事业,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加强工商行政改革,把我国的工商行政改革推到一个更加高的位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