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47: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质量管理工作亮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地位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很多是通过电气工程实现的。电气工程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及使用功能。电气工程在建筑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做好电气工程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要做好电气工程管理工作,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必须的施工验收规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更好的配合施工,还要了解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还应熟悉本专业的相关设计规范,掌握行业主管部门的一些特别规定。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时纠正工程中的错误。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设备、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3.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3.1 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参加或主持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电气工程师在熟悉图纸时应注意强电、弱电、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户外如果有照明、闭路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探测器、公共广播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动力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风管、水管等“打架”;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浴室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后,同土建、水暖等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核对土建施工图、水暖施工图、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哪些部位存在矛盾。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控制卡措施,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将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的门路堵死;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3.2.1 基础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2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2.3 装修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专业管理人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3.2.4 安装、调试阶段的质量管理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配电箱,配电箱内要配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要挂锡,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防雷施工,做好等电位连接、防侧雷击连接、屋顶的外露金属物体的防雷连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1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气、机械设备、地质、土木工程和水工建筑等技术手段,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统一。因此,可以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人为因素。施工人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个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都会影响工程建设。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责任心、工程质量意识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人员操控的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使项目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施工质量。
1.2 建筑材料因素。建筑材料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对入驻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管理建筑材料的过程主要有:控制材料采购、对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损失、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合理处置剩余材料,避免胡乱堆放的现象。
1.3 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使用的设备状况、性能、效率、故障率、完好程度等会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施工设备的过程中,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机械设备的是否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是否便于操作和维修。
1.4 施工技术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包括:操作流程、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等。其中,施工技术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一些水利工程因为使用了落后的施工技术,会拖延工程的进度,甚至产生超出预算的现象。因此,在制定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在经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出完整的符合技术原理、经济原理的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 5、施工环境因素。施工的环境因素包括保障系统、劳动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等。环境因素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气象、地质和水文等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复杂的影响。如果施工的环境十分恶劣,会延迟施工周期,无法实现工程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针对施工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提高材料的安全性特征,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寿命,使施工工程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2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中,有些施工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无视规范的存在,造成了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困难增加,这方面的原因也是较为突出的。
2.2 施工技术问题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更新中,水利行业所牵涉到的领域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中。所以,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当前情况来说,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因为工程自身对特定空间和时间的要求不同,所以使得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技术的作难度。而传统的施工作业模式在当代工程建设项目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施工作业人员综合技能水平低下、施工机械设备不先进和施工工法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方面的缺陷给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
2.3 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它在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有关的质量监督体制是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顺利实施的有效办法之一。然而,因为在实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常常往会因为执行力度缺失的问题,权责分项不明,造成工程质量的监管与控制的力度不足,比如偷工减料、无人监管等问题屡屡发生,对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努力实现施工合同中确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必须做到事前主动控制、事中积极检查、事后严肃把关的积极预防措施。
3.1.1 前主动控制:选择施工质量信誉好,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把好施工企业的准入关,全部实行合同管理;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办法;配备组合好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明确检测质量的手段、方法。
3.1.2 中积极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规范规定的检查。施工过程即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应用保证施工质量的各项检查手段、措施、方法去努力实现目标。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并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
3.2 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规程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是工人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的法律法规及依据准则,是保证相应工程工序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所有的工程人员都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偷工减料和不合理的缩短工期的现象发生,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3.3 新原料的应用
在防渗土料的选取上,要有正确的土料设计、合适的机械施工设备和科学的压实参数。
变态混凝土是我国独创,通过掺入适量的水泥胶浆,经强力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而形成,其层面的结合质量和常态混凝土没有区别。所以,在坝的上游面、孔洞结构周边、岩石边坡接合等部位可以采用同一种混凝土,可使施工作业十分方便,减少两种混凝土接合不好的现象。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反滤、排水、隔离、防渗、防护、加筋等多种功能和重量轻、施工简易、运输方便、价格低廉、料源丰富有等优点。
3.4 提高人员的的素质
高素质的水利工程工作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拥有了良好的水利工程原始材料之后,能够将这些优良材料运用到实处的工作人员素质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以求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3.5 做好现场质量检查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通过质量检查可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产生影响之前就予以解决,防止工程完成后返工等现象。工程现场质量检查的方式主要有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及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检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贯穿于原料进场、各单位工序施工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水利工程往往存在很多隐蔽的质量问题,只有做好现场的跟踪检查才能发现,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多在施工现场走动,老呆在办公室是难以发现问题的,要多用眼睛细心的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多用手记录现场的各种情况。通过施工现场的各项检查工作,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轻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3.6 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事后验收时工程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事后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验收资料、组织自检人员、初步验收、按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通过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同时还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不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方和,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促进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building projects investor economic interests and the life and property of users in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Scientific activitie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ould reduce costs increase caused by quality problem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company's economic interests. How does the moder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arry out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key 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qual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imely implementation precau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点
Key words: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quality;management;focu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39-01
1以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为指导,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建筑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其科学的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必须以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严格的事前控制减少和降低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以此达到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发生的目的,有效减少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严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前,施工企业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通过根据自身管理结构与工作流程特点的、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适用性。避免照搬其他企业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造成的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2 施工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施工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首先要注重进场材料的检验与检查,确保进场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存放管理以及使用前的检验,对于受暴晒、雨水影响较大的材料要采用覆盖等方式保障其不受日晒雨淋的影响,确保施工用建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3 科学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换件。其科学的设置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所在地域的气候特点及季节、工程特点等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以此保障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以此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点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对工程设计方案、图纸的深入分析后,将影响施工质量的承重部位、操作技术参数及施工环境等设置成为质量控制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与验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施工质量监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施工质量的监控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其通过对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监控以及对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隐患的因素控制达到质量预控的目的。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监控能够使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应着重对施工过程的操作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或不按规定操作造成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过程的巡检与旁站,以此提高现场质量监控力度,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工序交接过程的检验管理工作,避免事后补签交接记录等情况的发生。以严格的交接检验确保上一工序的施工质量不会对下一工序造成影响,避免质量隐患治理与返工等成本的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技术参数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以施工人员培训为切入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过程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人”这一要素。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性的提高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开工前的重要工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技术文件,对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施工管理体系中明确的职责、权限,促进施工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施工人员对自身工作中质量相关工作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农民工施工技术的提高,促进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需要施工过程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其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重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有关人员的培养,以此作为基础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效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赵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资讯,2009,10.
[2]刘立峰.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J].工程监理,2009,12.
[3]王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J].建筑工程,2008,11.
关键词:分户验收 村镇建设 专项治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作为建设工程的监督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站等。首先,工作人员符合市场准入的要求和条件;再次,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最后,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方法和管理形式,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服务水平。
二、推行和完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
分户验收应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当某一套住宅的一项或几项具备质量验收条件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对所涉及建筑结构及尺寸偏差,门窗安装质量,墙面、地面和顶棚面层质量,防水工程质量,给水、排水、采暖系统安装质量,室内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等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已选定物业公司的,物业公司应当参与分户验收,已经出售的住宅应邀请用户参加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分户验收全部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分户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单位工程验收。
三、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村镇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未经施工图审查的,一律不得使用;承担村镇共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及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并严格遵守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有关部门必须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宅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新版验收的标准规范等,组织对村镇公建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一)专项治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要将现浇楼板裂缝专项治理作为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优化、细化现浇楼板易产生裂缝部位和节点的设计,强化构造措施;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设计图纸会审交底制度,针对易发生裂缝的现浇板关键部位、工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措施;监理单位应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和事前控制,对施工组织设计中防止现浇板裂缝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等进行审核,对施工中易产生裂缝的现浇板部位和工序,严格落实旁站监理等措施;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采取调整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等方法,在不影响预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质量,积极配合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二)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民用建筑实施节能外墙打底和使用中空玻璃
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质量问题:保温层与基层粘结不牢,砖墙墙面不平整直接粘贴,保温层表面接缝明显不平整等,使用单层双玻璃窗,达不到节能要求,根据国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和塔城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从2009年起,要求我区所有建筑节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外墙保温板在粘贴之前,必须先打底找平,单层双玻璃窗使用中空玻璃。
(三)2010年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治理确定建筑护栏和扶手、住宅低窗护栏、建筑散水、建筑变形缝以及砌体结构外观质量为工作重点。
1、建筑工程楼梯扶手栏杆、住宅低窗护栏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地面标高,减少误差;楼梯正式安装前在建筑首层先做样板段,每种类型的楼梯样板段长度不少于连续两跑,低窗护栏正式安装前在建筑内先做样板间,每种类型的低窗至少做一个;各单位工程项目均应制定相应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楼梯栏杆扶手和住宅低窗栏杆设计列为图纸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2、建筑散水治理措施
施工中散水下填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隐蔽,分层做土工试验,散水基土均应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小于0.92;建筑散水与建筑物之间留出10-20mm宽的缝隙,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水泥混凝土必须设置纵向伸缩缝,一般其沿长间距不宜大于3m;监理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散水基土进行隐蔽验收,并如实填写隐蔽验收记录。
3、建筑变形缝治理措施
设计文件中明确室内外墙面、楼地面、天棚、屋面及女儿墙等相应变形缝的具体做法;施工单位进行变形缝的施工时,其做法(含细部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对变形缝进行隐蔽验收并如实填写隐蔽验收记录。
4、砌体结构外观质量
一、争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快强市建设步伐
1、积极做好各项争创工作。发挥争创牵头部门作用,做好主题答辩和分答辩材料以及城市宣传影像资料的准备工作;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召开预验收部门联席会议,落实部门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加强质量强市宣传工作,依托日报、晚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展“城市质量精神”征集,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宣传城市质量精神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提升全社会对质量强市的知晓度。
2.组织实施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按照质量强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出特色,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年度考核。进一步完善全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体系,修订《市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签订各地年度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责任状,年底前组织年度考核。
3、加强质量强县(市、区)示范单位建设工作。根据省质量强县(市、区)指导意见,动员县(市、区)开展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开展具有各地特色的质量强县(市、区)活动。
4、开展强企、强业达标活动。制定我市强企、强业达标实施意见,全面贯彻市《质量强企建设标准》、《质量强业建设标准》,今年全市5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标准要求,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个行业达到标准要求,各县(市、区)要加大质量强企、质量强业推进实施力度,要培育质量强企、质量强业的示范先导区。
5、大力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完善《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年内评审出1-2家市长质量奖,发挥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标杆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争创各级质量奖。
6、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围绕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争创各级名牌,力争全市新增省名牌20个以上;力争在不同产业培育一批区域名牌,促进名牌产品由点向块发展;完善市名牌评价标准,今年全市市名牌新增60个左右;组织专家开展名牌对经济贡献率课题研究,形成名牌对经济发展贡献分析报告。
7、加大对企业质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首席质量官、质量工程师等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培训,举办3-4期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联合人社局共同推动质量工程师在企业中的作用,加强关键岗位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员和一线员工的培训,举办3-4期关键岗位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员和一线员工培训班,不断强化企业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员工质量素质。
8、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指导。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开展国有企业质量工作调研,争取出台我市《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联合市经信委开展中小企业调研,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署,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出台我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
9、深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按照要求推动质量信用评价向制造业企业覆盖,完成全部生产许可证企业、省名牌企业、省质量奖企业的质量信用建档工作,争取7家以上企业获得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评价。加快完善质量信用管理网络系统,做好信用评价推广使用,适时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作为名牌认定、质量奖评选的重要依据,推动发改、经信、科技、银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环节参考和应用质量信用报告,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激励惩戒机制。
10、积极开展宏观质量分析研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五大产业,探索开展《产业质量调研分析报告》专题研究,分析我市重点产业质量状况与发展前景。完成全市的《汽车零配件产业质量发展分析》,组织专家开展服务业满意度调查、城市质量满意度调查活动,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城市质量发展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做好履职创新、服务创新、监管创新,打造质量管理品牌
11、创新质量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全市质量管理专家库,构建质量管理服务平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邀请专家团队通过研讨交流、实地走访、现场诊断、建言献策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难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12、加强质量工作宣传。利用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运博会、质量月等活动,开展名牌企业贡献分析、汽车产业质量分析报告、卓越绩效高层论坛、各级名牌企业、质量奖企业公布,提升质量强市工作的影响力。
13、开展重点产品、产业的质量提升活动。开展质量安全主体承诺活动,开展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约谈活动。积极落实国家局、省局部署的电线电缆、儿童用品、学生文具、车用汽柴油、林木制品、化肥、节水产品、建筑防水卷材等8类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
三、完善行政许可工作,强化产品监督管理
14、完善行政许可工作。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行政审批改革对接工作。做好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或质量不合格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建议撤销或吊销许可证。
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办公室,河南郑州 450053
[摘要]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供应室能够为医疗实践活动提供无菌器材、敷料以及其他无菌物品等等,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就医安全。为此,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就医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工作人员素质、工作质量、灭菌效果检测以及无菌物品管理等角度入手,对提高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
关键词 ] 供应室;质量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16-02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安全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疗、护理以及教学等实践操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供应室质量管理监测等方面将决定着供应室质量的优劣[1]。为此,做好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强化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首先,医院应严格落实包括《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在内在的供应室管理文件。以此,为培养供应室工作人员的 综合素质,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立体化的综合培训体系提供支撑。
其次,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工作培训体系和专业教育活动,树立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强化供应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无菌物品,掌握工作技能的能力。在开展人员素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动员全体人员参与到医疗消毒技术、感染知识掌握等多种培训课程中,对包括消毒、清洁、分类、回收、包装、灭菌等分项工作在内的供应室工作环节的注意事项、操作技能等,通过培训传授给员工,构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和自我改进[2]。
最后,构建完善的监督奖惩机制。完善的监督奖惩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将能够极大的提高供应室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依据相关供应室操作规范等文件、指标,构建用于评价供应室人员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在内的监督奖惩机制。通过落实该机制,对工作认真积极、技能操作娴熟、自我学习等表现优异的员工积极精神和物质嘉奖。相反,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给予警告、处分、再培训等在内的处罚措施[3]。从而引导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树立忠于职守、恪尽职守的工作责任心。引导员工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和提炼,鼓励创新、鼓励进取。
2 做好物品洗刷工作,强化无菌物品管理
2.1物品刷洗质量管理控制
供应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物品进行洗刷,以提高物品灭菌质量。在对物品刷洗过程中,即开始了物品的灭菌工作。通过物品刷洗实现对包括血液、脓液、蛋白质、黏液、油污等在内的污染物的冲刷,确保供应室物品不会因上述污染物的存在而出现生物膜的现象发生。为此,需要在工作中,制定严格的物品冲刷质量,对刷洗的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性约束,对刷洗所用的物质,如安必洁多酶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1:200的比例在水中稀释,以免影响其清洁效果[4]。同时再对不同物品刷洗灭菌过程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和有针对性的操作。如玻璃类物品完整配套、澄明度检测、pH值测定、热源检测阴性等等,以此,衡量玻璃器皿的刷洗灭菌质量。而针对金属器皿的清洁、灭菌、消毒等工作,需要进行器皿的除锈去污等工作,在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中,保障此类器皿无弯曲、无裂痕、无破裂等等。
2.2强化无菌物品的管理
供应室在经过物品的刷洗、灭菌、消毒等工作后,需要进入物品的无菌管理环节。物品的无菌管理环节也是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开展无菌物品管理进程中,确保物品水分含量不超过3%,避免物品在潮湿、破损、字迹模糊等情况下的存放管理。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对无菌物品在供应室的摆放位置进行科学的安排,确保无菌物品能够在清洁的环境下存在,如摆放在18~25 ℃的温度和55%~65%的湿度环境中,并严格按照标准,每日对无菌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工作。此外,针对无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供应室应严格构建和落实“三查四对”工作制度,以此,确保供应室物品的包装、存放等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落实无菌操作的制度要求[5]。
3做好化学监测工作,把好质量关
3.1 3M指示胶带和指示卡监测
借助3M指示胶带和指示卡监测实现对供应室物品灭菌效果的监测。一方面3M指示胶带能够对供应室物品的灭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方面指示卡监测能够对灭菌的结果进行监测,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灭菌效果进行有机的评价,从而确保供应室物品灭菌都能够达到标准,提高供应室质量管理效果。
3.2做好B-D实验
B-D实验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做好供应室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监测和实验工作。B-D实验是保障和提高真空存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关键所在。通过B-D实验能够对进行的真空操作储备物品进行衡量。提高物品灭菌实验的质量。B-D实验合格,则证明可以进行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真空存储工作,以此降低物品在存放过程中被感染的概率。
3.3做好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是化学监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确保供应室质量的最有效的把控环节。通过湿热脂肪肝菌芽孢,实现对供应室物品无菌操作的监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取两个湿热脂肪肝菌芽孢放置在生物试管中,在标准操作规范下,将试验包放置在灭菌室内,持续一个灭菌周期。此后,将取出的生物试管芽孢放置在56 ℃的培养罐内,持续培养48~72 h。对其颜色进行观测。若呈现黄色,则证明物品灭菌失败;若颜色为紫色,且物变化,则表明灭菌符合要求。针对化学监测,需要做好监测档案记录工作。
[
参考文献]
[1]王成玉.严格供应室质量监测控制院内感染[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3(7):1076-1077.
[2]Stefancyk AL Improving processes of care: making changes that hit and miss[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09,6.
[3]Hong RathavuthMontana. LiviaMishra Vinod.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J].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qu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use of IUD in Egypt,2006,1.
[4]苏琼,卢慧娜.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调查及质量改进[J].重庆医学,2013,4(25):83.
【关键词】质量检验 工作 管理 重点
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后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慢慢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了产品生产及运营成本,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质量检验工作管理的作用
第一,质量统计与检验工作制度,补充了以往产品质量等级核验制度的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产品检验及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事项,将监督管理范围扩大到更多范围,产品质量检验中引进了全过程质量检验管理,质量检验管理部门对产品的监管责任,产品生产实施方相互之间的责任。避免后期出现“踢皮球”现象,将工作与职责相互挂钩,贯彻质量检验管理责任制。
第二,质量检验工作的出现,使得产品检验职责不再只是由质量检验部门所负责,而是将责任平摊与各个部门以及单位自身,在多方监督管理下公平、公正、客观的进行产品质量审核与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及监督管理质量。质量检验工作促使检验部门从宏观监管视角出发,从在上层指导转变成深入到产品内部对参与生产的各方进行实时把关,重点针对工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产品数量、产品工时与技术规范等。
第三,质量检验工作完善了当前产品质量检验法律法规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顺利展开。依据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各方及质量检验部门会将“质量”二字贯穿到产品生产、上市、运行及其后期监督的各个阶段,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二、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重点
(一)明确质量检验工作的各个流程与标准
就一个检验产品而言,要经历质量报告、质量考核、质量反馈等各个不同的阶段。根据全面质量的观念,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过程。质量检验工作各个阶段中,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可以讲质量检验工作阶段的质量检验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
1.生产阶段的质量检验的重点是:严把材料关和新工艺、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2.成品质量检验的重点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工序
(1)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
(2)工艺质量检验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预先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流,要求技术规程。
2)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工序质量的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各级部门要确实履行监管职能。各级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提高对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验的意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杜绝因职能的“条块分工”造成管理的漏洞。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职责不清,而且可以提高质量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不但可以促进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可以促使产品质量检验各方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各项工作真正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路线、统一目标”。
(三)质量检验部门及时进行沟通协调。随着产品生产的不继扩大,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就要求各质量检验部门定期召开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协调会,将日常对检验不合格的处理工作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并针对性地对有关质量检验提出有关要求和规定,才能达到检验不合格产品把关效果,从而促进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提高的目的。
(四)从源头控制虚假文件的使用。检验工作是把好产品质量的关键,建议检验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为涉及到关于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法律、法规要求的所有相关质量检验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管理公示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的查询了解,核实单位最终提供的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确保提供虚假文件的情况不再发生。此外,质量检验部门还需提出有关产品质量调查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建议;指导产品质量检验调查的工作,研究解决产品质量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负责各地产品质量检验及产品质量调查工作信息收集,及时公布检验工作的成果,
(五)重视检验过程的跟踪监管。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应提高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将国家标准和规范作为首要检验原则,对产品检验单位、专业技术队伍的工作成果展开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内容主要有产品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参照的技术指标是否全面合理、技术参数是否与产品标准实情相符合、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采用的仪器是否合格、产品检测成果及数量是否达到产品质量检验要求检验、监测的全过程是否记录无误等,特别是对产品质量与标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核。必要时,可对不确定是否符合产品质量管理标准的生产产品适时加以跟踪监督与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检验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来测定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产品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判断的活动。因此,质量检测部门需要将质量检验信息及时报告和反馈给企业,为企业研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献忠主编.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2]肖诗唐等主编.质量检验试验与统计技术[M].中国计量出
版社, 2001
[3]张艳.浅析加强企业质量检验工作[J].福建质量检验.
2016(04)
[4]宇春玲.质量检验工作的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测
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04)
关键词:木材检验;概念;工作特点;质量管理;要点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executes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 policy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es in wo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ood supply in serious demand exceeds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timber inspection grass-roots work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at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wood to enhanc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wood, and then can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ood's point of view.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timber insp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woo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pec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inspection wood points, the hop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spection of wood to make guide exploration.
Keywords: timber inspection; Concepts;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management; points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木材是重要的天然材料,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改善人居生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封山育林政策的影响下,在国际木材市场价格飞涨的条件下,木材供应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如何在有限的森林资源中解决木材的供需矛盾,成为林业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基层一些有识之士根据木材检验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提高对木材的利用效率,可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观点。应该在科学定义木材检验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木材检验工作的特点,提出加强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实现此项观点,并以此为起点,继续探索提高木材资源有效利用率和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的新办法和新手段。
1木材检验的相关概述
1.1我国目前木材市场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政府陆续推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封山育林等相关政策,同时,随着国际木材关税的提高、木材市场价格飞涨,导致我国木材资源缺口越来越大,很多木材加工企业、家具企业、建筑企业都存在着“木材危机”这一局面。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木材生产效益,是摆在林业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1.2木材检验的定义
本文对木材检验的定义为:在木材的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木材检验标准对木材进行尺寸检验、树种鉴别、材质评定、材种区分、材积计算等工作,是一种权威性的坚定工作。木材检验的关键在于:尺寸检量、材积多少、材质好坏、材质评定、树种识别和材积计算等环节,上述环节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1.3木材检验工作的特点
首先,木材检验工作容易出现差错:木材是笨重的物体,其检验大部分在山场、室外进行,由于检测工具不够精确,检验工作容易出现差错,又不易复查和监督。其次,木材检验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木材的价格是由树种、材种、等级、尺寸等因素决定的,其中,等级、尺寸等受检验水平的影响很大,极易产生人为误差,影响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三,木材检验政策性进较强:木材检验包含销售价、经费的收取在活动中设计林业和财税等各部门,所以其政策性较强。其四,木材检验反应林业企业的经营状态:木材检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反应林业企业经营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林业企业的利益和声誉。最后,木材检验工作繁重:木材体积庞大,重量一般以吨计算,现实的基层工作中每名木材检验员的工作都很繁重。
2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要点
根据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实际基层经验,本文将控制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要点列为如下几点:
2.1对木材检验员管理的要点
木材检验员的工作非常重要,木材检验员代表林业企业对木材进行权威检验和鉴定,这要求他们: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木材规范和相关规定,对财税、法律和标准必须烂熟于心。其次,必须掌握大量木材方面的综合知识,即能够了才木材的材质、树种、用途、尺寸、等级评定等知识。最后,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良好有沟通能力。对于木材检验员的管理要点应该放在:首先,加强木材检验员沟通能力的培养,木材检验员要与客户沟通,使其了解木材产品的优点、特点;同时在工作中难免要出现问题与摩擦,这就需要木材检验员,调整好心态,处理问题不是争执能解决的,而是心平气和的交谈、讨论。其次,完善木材检验员的素质,木材检验员是林业企业形象的代表,进行木材检验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其素质和企业素质使客户充分了解林业企业的的文化、声誉。其三,增强木材检验员职业敏感性,引导他们从客户那里了解市场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组合。其四,规范木材检验员的基础工作,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手段减少木材检验员错误的出现。最后,加强木材检验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各时期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木材检验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2.2对木材检验工作管理的要点
首先,在木材检验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如果现场发现问题,应予以制止或整改,并做好当班记录,并及时反馈报告相关部门。其次,加强对木材检验现场的查看,特别是:山场集材道路、作业伐区的警示牌、现场作业工健康状况、现场作业工人安全措施、作业山场情况、作业现场情况和集材作业的标准。其三,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木材检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最后,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只有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木材检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上,才能更好的开展木材检验工作,才能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企业在面临木材可开发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下,做好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木材检验工作是林业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关键环节,是确保木材产品质量决定性的因素,应该加大对木材检验工作的投入力度,从人力、财务和正常等方面保证木材检验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该应用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促进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希望在今后的木材检验工作中加强对实际操作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现木材检验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促进林业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肖清刚,邹振和,朱长伟.加强木材检验及合理造材的方法[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03.
[2] 吴燕,齐福德,侯海波,邢福新.浅谈加强木材检验提高经济效益[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04.
[3] 丁照月,张根运.木材检验标准应用问题浅析[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06.
[4] 国林海,关海燕.浅谈加强森工系统木材检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2.
[关键词]质量体系;实验室;质量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58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质量管理历经百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强调全过程的管理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或细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结果的重大偏差,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因此,细节管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社会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一旦报告质量出现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甚至是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笔者主要从事岩矿分析测试、职业卫生有害因素检测、水土分析测试等工作,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10余年,下面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细节处着手,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检测报告的质量。
1 适宜的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这里讲的适宜有两层意思。一是满足规范、标准和认定准则的要求。编制文件前,必须要读懂并且得到正确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要保证文件体系满足有关要求,同时要易于理解和执行,保证机构的适用性。二是符合本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划分。质量体系的架构要符合本机构的行政管理框架,在管理上不能出现交叉重复。管理职责的划分要切合实际,能够有效执行。比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要赋予其足够的管理权限和权力,保证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能独立开展工作,若管理职能交叉受行政管理干预太多,会影响质量控制。体系内的所有人员职责和权限界定清楚,才能各负其责,可有效避免“两张皮”的现象。
质量体系应把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的各阶段、各程序及各过程环节相互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标准要求、过程方法,编制出相应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表式,使实际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相互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在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保障作用。
体系文件不能照搬照抄,要花心思、下功夫,使体系文件既符合标准要求,又紧贴实验室实际情况。要涵盖到实验室技术、管理活动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特别是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每人应干什么,怎样去干,怎样才能干好,怎样才算干好,干好或干不好怎样。简单地说就是把日常工作通过编写作业指导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可操作性。
2 最高管理者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宣贯培训是抓手
最高管理者能够决定组织的命运。有权制定组织的政策,赋予员工职责和权限,提供资源。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其具有的领导权力,创造使员工积极参与的氛围和环境。这是最高管理者核心作用的体现。如果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行为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心态和工作热情。因此,作为质量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要保持和最高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并获得理解和支持,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上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充分有效地开展,并得到持续改进。
全员参与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各级员工是组织之本,承载着组织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源泉。任何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形式,如果没有全员参与并得到正确理解,就没有办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全员参与也是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在质量管理中的才能和工作热情,才能达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使员工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只有真正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才能集思广益,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一个好的体系或方法,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正确理解和接受,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也极易产生“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宣贯和培训是个有力的抓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宣贯和培训往往是薄弱环节,易流于形式。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培训效果的问题。第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是质量负责人必须完成的功课,一个好的培训计划一定要有针对性,目标要明确,解决的问题要具体,切忌泛泛。这要求质量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哪怕在一次培训中只解决一个问题,日积月累,也能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第二适当借助外部培训力量。关注与本实验室相关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优秀员工参加外部培训,以提升其技能,接触先进经验,同时也会增强其质量管理工作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优秀员工的一种激励。第三,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随时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不良习惯时,除立即纠正外,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人员即时培训,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第四,制订培训计划时,同时制订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并在培训结束时对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的目的。
3 细节决定成败
毋庸质疑,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关键过程。在关键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决定质量管理成败的就是细节。而一些细节往往在质量管理中容易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往往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下举例说明。
本实验室承接了某项目的样品分析,分析项目包括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任务分配后,操作人员按确认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测试结果出来后发现标样和空白的钠离子含量都明显偏高,超出误差要求。随后,对检测方法、操作步骤均进行了检查,并对所用玻璃器皿和白金坩埚又重新清洗,依然没有找到原因,最后怀疑检测用纯水是否被污染,于是对纯水进行检测,果然发现钠离子明显偏高,问题就出在水上。通过这个事件,经和有关领导的沟通,为确保检测质量,决定不再外购纯水,购置了一套符合标准要求的纯水制备设备,并对制备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保持水质的检测记录和实验同步进行,从而保证实验质量和效率。
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是个关键环节,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可能造成仪器数据的重大偏差。比如有一次参加盲样考核,考核项目为苯、甲苯,使用的仪器为气相色谱仪,样品的前处理完成以后开始进样检测,标准曲线的进样过程很顺利,线性良好。然后开始测试样品,测试过程中三次进样的溶剂峰和样品峰越来越小,重现性很差。此时开始查找原因,从参数设置、气路、进样口、进样垫、色谱柱等逐一进行排查,均未发现问题,最后检查进样针,发现是进样针堵塞造成的,由于没有备用针,只好等第二天购买后再检测。结果解析好的溶液经过挥发之后,第二天的结果明显低了好多。所以仪器保养很关键,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备用部件一定备足,否则会引起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地方,实验室管理层及所有员工都要时刻注意,质量是关键,安全是前提。因此,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程序和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安全隐患。比如有些矿石融样时间比较长,期间实验人员如果擅自离开,可能会造成银坩埚融化,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实验无小事,任何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变成大事故。
人是实验室检测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实验室的全部活动起着支配作用,是决定实验室质量的根本原因。实验室的管理者要善于用人和管理人。从人的角度去发掘潜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人也是最不安全的因素,有些人因为试验过程熟练或怕麻烦的心里,就会擅自减少保护措施,比如不带手套,不穿工作服等行为,有时就会带来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所以怎样让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去做,这也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4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