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47: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兴经济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在北京。该报告指出,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对资源消耗日益增加,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脆弱,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这份报告特别指出:新兴服务业产生的经济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少,它反映了战略新兴产业的趋势和方向,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家庭与养老服务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
近年来,我国家庭与养老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对家庭服务产业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婚育家庭”和“空巢老龄家庭”。“月嫂”难请已众所周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和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对家庭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但合格家庭服务从业者却明显不足。另外,“老龄家庭”特别是“空巢老人”对家庭与养老服务业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民政部的数据,中国老年人口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随着子女出国留学和异地就业增加,“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公众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家庭与养老服务产业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加快我国家庭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首先要花大力气解决目前的薄弱环节,其次需构筑起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解决其薄弱环节,关键是要建设“两大工程”:一是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即设立区域性家庭服务电话号码,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实施公益平台建设。依托该平台,健全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管等功能,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为家庭、社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公益。二是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即以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病患陪护员服务从业人员为重点,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在职培训。家庭与养老服务业既有私人性质,也有部分公益性质,所以需要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策略推进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家庭与养老服务市场秩序。
新兴服务业的国家战略
我国面临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机构,着力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是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国更多地以新兴生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努力,将新兴服务业和服务业新兴业态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局副局长白津夫认为,新兴服务业的研究第一条要有全球的视野,要从全球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的视角来关注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危机之后,在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态势逐步加大,这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技术改革,这正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展开,而且覆盖了各个领域,推动了新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新产业的快速成长,推动了新业态大量的涌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表现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的涌现。”
白津夫对《经济》记者说:“所谓新兴服务业除了书里面概括的这些方面之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现代服务业或者新兴服务业的核心内含,就是传统服务向智能服务的转变。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新兴服务业或者智能服务业进一步形成了云服务的理念。”他认为,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云服务的概念,就是一种海量的,集成的服务,基于云计算又大量产生了云服务。“比方说在生产领域云服务已经覆盖了生活的部分领域,由于有了云服务,就进一步的把生活制造和生产服务融合在了一块,我看到了很多高科技企业和一些制造企业,生产服务转型为全流程服务,特别是借助网上平台,远程的技术服务和维修,原有的生产商大大地扩大了生产服务网络体系。”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到:我国新兴服务业有四大发展的战略思路。他们分别是:第一,引领战略;第二,科技支撑战略;第三,政策扶持战略;第四,积极开放的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夏杰长对《经济》记者说:“服务交易的是无形产品,其效果也是依赖事后的评价,所以相比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新兴服务业更加依赖无形资产的作用,所以如何来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制度需求,制度创新和健全的市场机制,对于新兴服务业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中国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夏杰长认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服务的全球化浪潮非常强烈。“我们服务之所以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变得可贸易,这样带动了服务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他指出,“我们的新兴服务业在这几年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如何走出去,这一块相对比较弱。我们在服务业的积极开放战略当中,必须秉承一个原则,就是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要同等同步地进行,不能厚外薄内。”
关于如何推动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夏农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应该有多方面的工作加强,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加强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谈不到新兴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
夏农指出,这里说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而制度创新在现阶段,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更加依赖于无形资产的发展。因此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健全,而且制度创新能够保持和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所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有一条专门强调了要积极探索适合服务业新兴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将这方面的创新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当前,由欧美经济新的振荡所导致的全球经济的波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呈现放缓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指出,目前服务业和服务经济的需求研究非常不足。“我们需要把对服务业的研究深入下去,特别是它作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拉动内需,改善我们的经济结构以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蔓延。”
中国市县招商网专家指导委员会暨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 3月24日,中国市县招商网(省略)专家指导委员会暨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有关部委的领导、专家、中外企业家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这两个机构的成立,是中国市县招商网快速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市县招商网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俱乐部,是中国市县招商网根据服务于市县政务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立的权威咨询和联谊机构,专家指导委员会由有关领导、专家、著名企业家组成,企业家俱乐部由中外著名企业家组成。两个机构旨在充分发挥有关领导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真知灼见的影响力及企业家在业内的引领作用,对中国市县招商网的发展建言献策,对市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咨询,对市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发面的支持。
中国县域经济报社总编张丹青在讲话中指出,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俱乐部的成立,对于指导中国市县招商网的科学决策,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网站的各项服务功能,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国际资本与国内项目的对接,提高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等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战略选择;发展路径
1研究基础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路径、影响与制约因素、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等方面。
1.1内涵与特征
姜秉国(2011)指出“外部经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内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门类。于会娟(2016)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涉及“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海洋高新技术是发展基础,涉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和服务,并能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1.2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
Feser(2000)指出产业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与技术扩散可以通过集群内的共生机制获得。Long(2011)认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企业间对环境、金融等外部依赖会随着相互合作、竞合协同发展而逐渐减弱。李晓璇(2016)分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协同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原理。
1.3影响与制约因素
Karyn&Cathal(2013)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是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孙加韬(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赵楠(2018)以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指出引导措施、激励体系、公共服务是主要的运行掣肘。
1.4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
Schot(2007)等认为可通过突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生态位。张玉强(2014)通过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张艺(2019)采取文献计量和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分析各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态势,明晰国内与海洋科技强国发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现有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单个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研究缺乏相对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和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更缺少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践性探索,而这对于促进高度产业关联、较高成长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显然不够。因此,文章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问题分析
湛江市是中国海岸线最长城市,海洋经济规模连续十几年居广东省内前列,拥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此外,湛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但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现出的新常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
湛江市拥有国内比较稀缺的鲎试剂等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在海洋多糖与海洋多肽利用、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向海洋的产业招商成效明显,与德国巴斯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液化空气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中国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在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未成规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优质实体企业不多,传统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创新驱动不够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该包括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目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占比较大,新产业还不能形成集群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强,涉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海洋新兴技术转化为全新的、现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2.3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够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增海洋产业省级以上新产品74项,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医药为主,总体而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海洋生物企业外,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产业、深海矿产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从无到有、加快发展、协同发展。
2.4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够
追求经济发展和海洋保护是有机统一的,湛江三面环海,海岸、海岛、海湾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043.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243.7公里,岛屿岸线799.8公里),占广东省的35.4%、全国的6.4%。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个数均居广东省首位,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看,海洋生态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在规模上需要实现有效合理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
3战略路径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单个海洋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海洋资源跨行业配置,又涉及市场一体化、产业及环境的公共治理,以及产业布局创新、技术创新、研发转化、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等诸多环节,更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3.1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创新导向型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新兴技术创新成果为起点,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最终确立以海洋新兴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强调的首先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结果,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新性和非继承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海洋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值得进一步关注,高端化、高质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战略价值,以此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再次,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上,既要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高起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让传统海洋产业成为孕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并借助新兴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渗透,从而带动传统海洋产业的革新与嬗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促进海洋新兴技术从技术供给方向传统海洋企业转移,如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就是传统海洋渔业高新技术化的结果。通过技术的渗透和适应性创新,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从而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2培育路径多样化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即集群培育路径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市场条件选择合适路径。首先,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外部性。其次,通过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水平逐渐传导给从事相关性业务的企业,从而带动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通过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术升级,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最优配套企业共同构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到整个海洋经济领域时,以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特别是要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系统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与弱项,实施短板突破计划,推进集群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3完善的政策体系
逻辑层面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形成动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培育政策应支撑重点项目选择、关键技术攻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扩张、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社会化等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保障政策应涵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筑完善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3.4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这一领域里,资源利用方面更应当具有超前意识,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海洋循环经济系统,以“减量、再利用、资源化”主线,从生产、消费源头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相关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生产理念,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也应该要对海岸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体质量,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范。
4结语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已经赶超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明显已经向出口导向型转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年度发展会议中首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国家定义为新兴工业国家,虽然这十个新兴工业国家在经济层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由于出口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当时,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安东尼•范•阿戈塔米尔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新兴市场的概念,意指那些经济处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经济体。在众多科学院所和研究机构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分析研究中,分析角度、切入方式都有所不同,在选取经济体的样本时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新兴经济体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进步,都在经济工业化发展中不断变革,本文所研究的新兴经济体是站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得到快速的发展,其规模和发展方式也有了巨大的转变,而且新兴经济体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主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经济增长方式和相关经济政策也随之快速的转变。进入新世纪,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和世界主力经济体的经济转型,对新兴经济体的负面声音也不断出现。但是有关数据表明,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的生产总值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差无疑。可见,为了使新兴经济体能够持续、高速地发展,并使其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现阶段的发展困境与发展出路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二、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新兴经济体国家内部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危机过后,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暂时性回落,世界上一些经济学家在面临该问题的出现时在增长方式转变方式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面对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新兴经济体成员国也出现一些微妙变化。比如新兴经济体中的印度,其近年来在电子软件方面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如日中天,但其经济发展阻力也比较明显:比如高贫困率、国内消费与储蓄之间具有较高不平衡性,主要面对的是自身经济增长,刺激国内消费和拉动内需等问题。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着印度经济的发展。这种内部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也在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出现,是我们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2.新兴经济体国家外部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兴经济体国家面临的外部挑战是各成员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甚至是快速下滑,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进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后,新兴经济体国还保持着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新经济时期而进行的快速经济转型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要快速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从而解决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巨大阻力。
3.新兴经济体间激烈的竞争挑战
由于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的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经济竞争,这使得新兴经济体内部出现了经济合作方面的矛盾。例如,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能源争夺战以及俄罗斯、巴西的能源价格战等,而最终的结果必将导致新兴经济体成员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互相损伤,进而阻碍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三、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增长路径
1.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构建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
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和金融风险高企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进口需求不足,并且为了保护本地市场和就业,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不断对新兴经济体的产品做出反倾销、反补贴裁定。面对外部需求萎缩以及外资抽逃,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明显受到抑制。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恶化,新兴经济体必须扭转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对外部市场的路径依赖,转向依靠国内市场拉动。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导致消费疲软的普遍现象,新兴经济体:首先,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另外,要健全失业保障金制度通过发放失业保障金使失业者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并通过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其次,新兴经济体要重视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推动行业、职业和专业间的收入均等化;最后,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来拉动企业投资需求。新兴经济体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调控,优化信贷投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努力拓宽企业的投资空间,鼓励中小企业投资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投资新兴产业提供保障。
2.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体制是维持国家和社会运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国家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是相互牵制的:一方面国家作为父机构确定其相应的子机构,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法律;另一方面制度法律规定各种组织机构的性质、职能及行为规范。所以,体制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具体反应。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看,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一层是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含义体现在:(1)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3)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4)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区域或者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并同世界大市场连在一起。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特点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民营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分析“十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一方面,从增长率上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年共增长246%,年均增长28%;特别是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约50%;私营工业利润5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50%;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和工业利润平均增长25%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总量来看,截止2005年,包括外资和港澳台在内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占65%(其中内资民营经济约占49.7%)。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民营经济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吸纳了更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情况下的基本稳定。
3.民营经济是安邦富民的基本力量。一方面,民营经济为国家税收的持续增长做出了贡献。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成为地方的财源主体。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还是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家庭多属于富裕家庭,而且民营企业户数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达到92%),乡镇民营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几亿农民的生计。
4.民营经济是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05年实现了14221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6%。而民营经济对外贸易的情况是,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3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43亿美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速3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53.3%提高到了2005年的77.4%,5年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的比例由2000年仅占1%提高到2005年的15%左右。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推手
1.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我们以浙江省来分析:浙江是全国有名的市场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市场化程度一直领先于全国。无论是当时争论不休的“温州模式”,还是后来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的“浙江现象”,其特点首先都是活跃的市场经济。正所谓“看市场,到浙江”。但是,受整个国情的影响,浙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完全自发的过程,浙江各级地方政府为培育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兴城市;宿迁;泰州;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58-03
一、引言
新兴城市是指那些建制时间不长,在较短的时间内经济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同时成为所在区域重要力量的城市。由于普遍存在发展的起点低、经济发展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缺乏等特点,这些城市不仅要快速发展自身经济,同时还要面临着与周围城市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江苏省宿迁市和泰州市分别于1996年7月和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县。总面积8 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人。面积和人口在江苏13个省辖市分别列第4位和第7位。目前,下辖三县二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以及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和苏宿工业园区。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2007年末,泰州市户籍总人口为504万人。全市总面积5 7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目前,泰州市辖2个市辖区:海陵区和高港区,代管4个县级市(靖江、泰兴、姜堰和兴化,以及泰州经济开发区)。
二、宿迁与泰州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一)经济总体情况的对比
1999―2008年,宿迁GDP从182亿元增加到672.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74%,人均GDP从3 662元增加到13 110元,平均增长率为15.39%;泰州的GDP从368.9亿元增加到1 39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99%,人均GDP从7 380元增加到27 713元,平均增长率为15.91%。这两组增长速度泰州都比宿迁要大。通过这些数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在一些年份宿迁的增长速度比泰州要快,但多年的平均值比较宿迁仍然落后于泰州。也就是说,宿迁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总量不仅在绝对值方面落后于泰州,相对增加速度也落后于对方,两地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008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675.2亿元,排在江苏13个市的第13位,人均GDP为13 110.68元,排在第13位;而泰州GDP达到1 394亿元,排在第10位,人均GDP为27 713.72元,排在第8位。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人均GDP低于泰州的全部都是苏北城市。另外,从县域经济的角度看,宿迁下辖的泗洪县、泗阳县和沭阳县人均GDP分别为10 628元、10 448元和10 116元,排在49个县(以及县级市)的第43位、44位和46位;泰州下辖的靖江市、姜堰市、泰兴市和兴化市人均GDP分别为为45 113元、29 410元、24 280元和16 400元,分别排在第11、20、25和35位。
(二)主导产业的对比
对于新兴的城市而言,经济的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否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方面,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数据,泰州以及宿迁的三产结构如下:
其中,泰州的三产结构比为8.56:58.25:33.19,而宿迁的三产结构为22.02:45.98:32.0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两个城市的共同问题都在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过小。当然,对于新兴的城市来说,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另外,从主导产业方面来看,在2007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公布的省重点培育的100个产业集群数目中,宿迁市共有木业产业、蚕丝稠产业、玻璃产业、酿酒产业以及棉纺织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入围。另有像彩塑包装、花卉等一些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五大产业集群共有企业3 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4家,2007年实现产值227亿元。其中,木材产业是宿迁的第一主导产业以及最大的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有3 0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8家。酿酒产业实现产值47.4亿元,其中,“洋河”和“双沟”两个白酒品牌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
相比之下,泰州在江苏省100家重点培养的产业集群中有10个入选,包括泰州医药产业集群、泰州内河船舶产业集群、泰州汽车传动配件产业集群、泰兴减速机产业集群以及江堰石油机械产业集群等。这些集群所在的产业在技术、资金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等很多方面明显强于宿迁的几个产业集群。这10个产业集群在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 000亿元,共有企业3 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 300余家。
根据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角度对产业集群的解释,目前宿迁的产业集群仍处于第一阶段:企业依靠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的低级阶段,离第二阶段即依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出现的高级阶段还很远。宿迁在产业集群方面还存在着效应不显著、关联配套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在人才、技术及资金支持方面,自主创新方面以及健全的服务体系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提升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外部环境的对比
宿迁和泰州作为两个几乎同时设立的新兴城市,由于其所处区位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外部环境。
从地理位置上看,泰州地处传统意义上的“苏中”地区,宿迁则地处“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在经济发展中明显呈现出逐渐递减的局面。另外,从所属的经济区域来看,泰州位于长江沿岸。江苏省2003年提出了关于沿江地区的开发战略,其中的沿江地区就包括泰州市等6个市区以及包括其下辖的泰兴市和靖江市在内的15个县市。沿江地区的开发不仅使得该区域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使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城市来说,可以享受到从全球的视角承接资本及产业转移的好处,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例如,在2007年的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中,造船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就需要整合之前的分散资源,向沿江北岸的扬州、泰州及南通三大船舶修造基地转移。在积极发展的产业项目中,生物医药行业要依托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及扬子江药业城等基地,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资源、资本的重组,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另外,泰州还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当中,可以承接上海及整个苏南城市在产业方面的转移。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长三角的16个城市中,2009年第一季度泰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3%,增幅居16个城市的第一位。另外,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5%,增幅居第一位,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增幅居第二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第三位。相比之下,宿迁作为一个新兴的苏北城市,周围缺乏大城市在经济方面的辐射。虽然江苏省政府2002年就正式批准了《徐州都市圈规划》,宿迁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城市。但该都市圈的发展难以令人满意,徐州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小。不过,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已由过去的“16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至此,宿迁也成为更广范围内的长三角城市。但是,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宿迁这个新成员享受到的好处。
(四)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比较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表述为:第一,获取新“知识”(包括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从2004―2007年,不论是人力资源、资本的积累等方面宿迁和泰州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泰州,宿迁无论在经济发展的起点、或是主导产业的层次及水平以及内外部发展环境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其中的部分差距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如何缩小差距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宿迁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宿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发挥制度供给的后发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资本、人才、技术等因素外,制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定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后发地区通过效仿或移植先发地区的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造进而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这些有时主要表现在成本优势、时间优势以及经验优势三个方面。宿迁应该充分利用新兴城市的自身优势,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市场新主体;推进市场制度该给,营造投资创新环境;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强化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
(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的软环境建设,改善人文环境,在公共服务上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善政府的形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积极承接苏南相关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重点提高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三)提升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另外,要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其他地区优秀人才到宿迁来工作或是创业,为宿迁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我国信息消费现状比较分析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广义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及系统、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狭义的信息消费是指应用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的人际交流、信息传输与信息获取的消费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终端产品、电信服务、广电传输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消费可分为政府信息消费、企业信息消费和居民信息消费三种类型。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新型信息终端大量涌现,信息内容和服务日益丰富,信息消费日趋活跃,不断引发新的投资消费需求,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促进信息消费和投资的发展政策,通过积极培育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开拓壮大信息消费市场,以缓解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工信部研究表明“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最近两年,在国内总体消费需求呈现疲弱的态势下,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却非常强劲。宽带网络和信息终端的迅速普及,促使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信息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同时,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加快建设,也加速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制造行业,进一步刺激了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商店的信息消费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应用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消费将极大地激发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众所周知,人们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日常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能否被激发,转变为正常的消费行为,关键在于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认可程度,在于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带来便捷、享受、快乐的“正能量”。
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服务和信息消费。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亟待发展壮大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依赖于建立完善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业更是信息消费潜在的重点热点领域。可以这样说,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信息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倒退。
信息消费既是当前扩大内需的引燃点,也是引发新一轮投资需求的重要热点。这是因为,信息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市场需求方面,而且体现在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拉动方面。根据工信部预测,未来三年内,由信息消费引致的国内宽带网络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投资累计将超过10万亿元,由此带动的GDP增长将超过33万亿元,强劲而有力地支撑和带动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培育发展我国信息消费的主要对策
根据党的“十”对扩大消费的新要求,应牢牢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深入研究信息消费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超前谋划通过信息消费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前瞻性对策,研究制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有效政策措施。
要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促进信息消费的有效政策。加强前瞻研究,根据消费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的要求,加快制定信息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推进实施信息消费促进工程,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长热点。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建立支撑信息消费政策法规体系、网络信任体系,普及信息化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公众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安全。设立信息消费救济制度,对城市残疾人员、贫困人口、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以及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人口购买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机以及宽带接入服务进行补贴。
抓实产品服务创新,研究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加快终端融合产品创新,深入基层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需求调研,支持信息技术软硬件企业、信息内容服务企业、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公共信息产品和融合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扩大供给能力和信息消费市场规模。推动商业发展模式创新。鼓励广电、通信运营企业与信息内容提供商、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包括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互利共赢,大力推进新融合产品(服务)在政务、经济、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科技、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兴产业 发展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凭空进行,它要借助于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当前,镇江市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今后,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拓宽和深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按照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围,新认定的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领先增长,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一)发展格局良好
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动力电池等六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新材料业。主要包括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性纤维材料三大特色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制造、软件、物联网和LED四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7家;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材料、客舱设备及内饰件、航空机电等,拥有规模以上涉航企业14家;海洋工程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海洋平台工程船、海洋工程配电系统、海洋系泊链、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
(二)增长态势较快
2012年1~9月份,新兴产业预计完成投资480亿元,增长55.7%,高于全市工业投资35.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预计完成1650亿元,增长34.1%,高于工业销售1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销售37.3%。(预计2012年全年可实现销售2200亿元,增长32.4%。)服务业发展增势良好。1~9月份,预计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服务业税收1~9月预计累计完成100亿元以上,增长20%,高于全市税收总量增速5个百分点。15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集约发展、特色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1~9月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7%。
(三)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镇江市《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施行,《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集成发展。2015年,五大新兴产业销售力争翻两番以上;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0%左右,力争形成3个销售千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确定了“5+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特色板块初步形成,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四)优势领域日益突出
目前镇江已建成扬中电力电器等5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京口航空航天高性铝材等6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这11个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各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板块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如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进一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体系;新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碳材料三大特色板块;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而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产业也在迅速起步,并且具备了爆发式增长的人才、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基础。与此同时,一批产品特色明显、企业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骨干企业竞争能力有所提高,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新能源领域的环太硅科技、大成硅科技、哈电集团,新材料领域的宏达新材料、山特维克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信息领域的南自通华、巨宝科技,航空制造领域的鼎胜铝业、巍华合金,海洋工程领域的中船设备、港盛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或是产销大幅增长,或是在手重点项目迅速推进,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新兴战略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实现镇江市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镇江市产业现状,截至2011年末,三次产业占比为4.4%、55%、40.6%呈现“二、三、一”结构,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经济发展依靠金东纸业、索普化工、京阳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企业,但是造纸、化工、水泥均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急需升级。2009年镇江市实施“千百亿工程”后,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造纸及特种金属等已跃升为本地主导产业;目前镇江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但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工业产业中表现较为明显,“十一五”末,全市传统产业共实现销售2762亿元、利税20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9.4%和57.3%;吸纳就业人员32.7万人,约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服务业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比偏小,且服务业中传统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依然占据了很大比重。
(二)能源结构以原煤为核心
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企业为主,且三次产业呈现高碳经济特征。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镇江市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原煤使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超过长三角一带的其他城市,根据《镇江市统计年鉴2012》,2011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有5个,依次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5.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7.6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增加一万元产值需要消耗5.11吨标准煤,属于高能耗、低产值行业。因此镇江市减排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三)产业层次偏低
在价值链中,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三个环节,价值呈现微笑曲线分布,镇江企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生产单机、零配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相对较低。有的上下游产品延伸不多,适应市场能力弱,缺少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附加值偏低,碳排放量较多。同时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四)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是一个地区工业实力的标志和象征。在国家统计局首次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有73家企业入围,而镇江市仅有1家,可见镇江规模企业偏少,销售总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当前,镇江市已着力打造了7个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但集聚区离“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产业内部“过得硬、打得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还不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缺乏支撑。2011年,镇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较薄弱,同时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我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能否成功,但目前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70%的低碳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的软肋制约着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六)人才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支持是关键。目前,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市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最佳用人环境,努力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将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升级”的核心是三次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是产业内部由加工、再加工向技术集约化、生产高效化演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演进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同时要促进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积极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碳汇林建设,努力促进二、三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
(二)优化能源结构
为确保低碳经济发展,应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加大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调入电力、天然气来逐步减少原煤的调入。将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低耗能和高增加值的行业与产品上,禁止新上高耗能产品项目,限制现有高耗能产品与企业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大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而减少原煤的终端消耗量,优化能源结构。
2009年,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一半。2009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外资下滑27%,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新兴经济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半数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其中,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主要新兴大国。全球前六大投资目的地中,新兴经济体就占了一半。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UNCTAD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Secondand Third Quarters of 2010, 14 Octorber 2010.
1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职教发展
随着新兴产业的形成,辽宁省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基本完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型。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占比超过一半,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各个企业招募的技术人才在逐年递增,因此,要加强对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各种人才的培养。产教结合是区域产业转型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探索产教结合新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职教发展良性互动
2.1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新的发展机制
(1)统筹发展,建立职教管理机制。第一是统筹管理,加强规划协调。辽宁省政府对此开展了相关工作,对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计划。第二是对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如果各个学校之间独立,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因而政府明确规定,凡是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培训、实习等活动,都应该在就近的职业学校进行,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2)统筹经费,建立投入机制。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在职教经费的投入上已经达到了上百亿元,这些经费来源主要是包括政府下发的经费投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而这些经费也主要用于对职业学校的建设,接近一半的经费都用于修建职业学校,剩下的则主要是用于对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以及招聘各类高级人才作为教师培养学生。(3)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辽宁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所有教师必须要持有相关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并且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争取达到与学业证书同等水平线的程度,进而将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2.2优化职教体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型人才的培养
辽宁省政府对职教体系合理的统筹,使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地方特色。以辽宁省大连地区职教为例,年招生人数近1.6万人,开办专业大类15个,专业布点数近120个。结合大连市工业转型战略部署,以产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互联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不断发展,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增长了43.5%,而与此对应的专业占据了开设专业的33%,符合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密切的教育结构体系。
2.3职业院校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增强产教结合的吸引力
(1)以地方产业结构为依托,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对目前的专业设置进行梳理和调整,有计划地开设社会需要的新兴专业和复合专业等,打造体现出服务地方新兴产业的特需专业、特色专业。(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教学改革。高职院校通过与地方行业、企业开展合作过程中,组建以行业专家为主的“校企共建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等,根据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和企业在发展中所需新技术的需求,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3)搭建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通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从社会或企业引进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队伍,承担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社会或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社会或行业的发展动向,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