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47: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相当一部分企业能耗高、污染重、经营粗放,总体上存在着工艺和装备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问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全省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各地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是:力争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以及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为达到这一目标,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切实履行职责,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进行工作分工和任务分解,部署本地区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
三、推进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广泛宣传发动,开展培训辅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
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要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培训重点,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资源警示教育,增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落实循环经济和节约经济的理念;大力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选择确定若干节能减排示范单位,树立样板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
(二)鼓励和帮助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是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帮助中小企业用足、用好各级财政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予以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支持产业集聚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和生态园区建设。
1、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各地要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供咨询、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支持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帮助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3、支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4、支持产业集聚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容易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生态园区建设,在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要针对产业特点抓紧建设节能减排公共配套设施。要本着节能减排公共配套设施先行建设的原则进行产业集群规划。
(三)加强管理、严格规范,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
要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程项目和具体责任人员。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重点抓好综合能耗高、排污量大的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各地要梳理出区域内重点用能、排放单位名单,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台账,并实施分类管理,按照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的原则,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状。
(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2、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二、三产业在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3、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向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转向,向低能耗、低排放行业转向;向清洁生产转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集约发展。
产业集聚有助于推进中小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要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标准厂房集中,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使用标准厂房;鼓励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关联形成产业生态网络和资源共享,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更高层次,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各地要加强产业集群规划,实施产业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一、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缓慢的原因探究
(一)相关政法规宣传不到位
一方面,对相关政策、文件宣传不到位。当前,许多要求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政策性文件已经出台,但却并没有利用当前发达的传媒使这些文件的思想深入到企业、民众之中。企业领导者没有树立起节能减排的思想,部分企业一心以经济利益为重,将环境效益,员工责任等都放在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对各种环保法规宣传不到位。虽然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但普法措施却少之又少,许多管理者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不甚了解,做出许多超越法律规定的行为。
(二)中小企业分布分散
中小企业的建立大多缺少规划,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随意性和分散性。这一特性严重影响了规模效应的产生,带来了资源浪费、成本增加、创新积极性不高、创新风险增大等不良后果,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地域上相对分散的企业一旦引进环保节能技术,则需独自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增加成本负担,影响企业运营。倘若企业直接将这笔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则当年就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采用一项新技术,除了固定成本投入外,分散分布的企业还要独立承担相应的花在员工培训、建立新规章等组织工作上的成本。
再次,相比大型企业在许多资源上的自产自用而言,分散分布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给上就要多耗费许多成本,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三)融资通道不畅通
我国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运行所需资金大多从两方面获得:一是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即内源性融资方式);二是借贷(即外源性融资方式),借贷对象或是商业银行,或是民间资金,或是政府扶持资金。而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利润低下,自有资金少,从而阻碍了内源性融资。而对于外源性融资方式,首先,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非常短,所以在向银行贷款时缺少符合要求的抵押物,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或担保机构,贷款难度极大。即使贷过款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如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期限较短等。其次,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始终未形成系统化政策,相关部门落实起来面临诸多困难。再次,民间筹资手段由于债务关系复杂,法律限制多,根本不能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融资难的困境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的发展。
(四)外部监督不健全,违规成本低
当前,我国虽存在《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各种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却大打折扣。一方面,当地对GDP增长的热衷极可能导致相关部门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倾向于前者,给企业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当前普遍存在的寻租行为也极易诱使企业使用一些不法手段以获得在环保方面较宽松的规定。
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创力度,推动企业实行绿色生产
一方面,建议通过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加大对环保思想的宣传,增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推动中小企业管理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以社会大众的巨大影响力迫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企业家的环保法律意识,以法律的强制作用促使企业引进或开发环保节能技术,进行绿色生产。
(二)推动产业集群的建设,形成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industeal cluster),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集群内的企业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针对节能减排而言,首先,集群可以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益增加。分散的企业需要各自引进节能减排设施,而同一产业区内的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共用排污治理设施的可能性,实现成本的分散;同时集群内企业增大了合作的可能性,同一集群内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缓解单个小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劣势;此外集群内信息共享还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信息,扩大产品销量,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其次,集群有助于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几家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可以集聚人才,共享信息,增大创新的成功率。
(三)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关于改善融资环境这方面,国外许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美国政府1953年设立小企业管理局,一方面为民间风险投资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优惠贷款;另一方面为民间风险投资的相关银行提供政府担保。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由政府出面设立小企业发展基金,在产业政策指导下实施有倾斜性的信贷和政策扶持。
考虑到因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较短给银行信贷带来的风险,可对中小企业实行短期贷款,或在分期还贷方面作出要求,这样既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又不至于使银行陷入信贷危机。
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效益,应对那些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放宽融资审核标准,优先考虑为那些社会形象较好的企业提供贷款及贷款担保。
(四)完善奖惩制度,推动绿色生产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及排污治理方面的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对超越政府制定的外部不经济性规定的企业进行严惩,甚至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其次,加大罚款数额,用经济惩罚来纠正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对那些致力于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以弥补企业的环境成本,鼓励更多的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可以通过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生产低耗能、少污染、可再利用的产品。
公司节能降耗活动方案范文1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xx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xx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
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要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力度。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节能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再用情况。严禁中小企业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资源开采、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监管。
(四)要加强协调。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公司节能降耗活动方案范文2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择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 2小时就可以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关闭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公司节能降耗活动方案范文3为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现制定以下节能减排工作措施。
一、办公室节能减排措施
(一)节电方面
1、尽量使用光驱播放DVD或者VCD,以减少光驱耗电。
2、闲置或两小时以内不用的电脑,要及时关机,确保人走机关,机关电断。
3、电脑需经常保养、清洁,注意防尘防潮,减少电耗。
4、下班前20分钟关闭饮水机、电脑、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并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5、空调使用严格执行26C标准,离开半小时以上必须关闭空调,减少能耗。
6、禁止使用办公电脑进行娱乐活动。
(二)节能方面
1、文件初稿尽量采用草稿模式,缩小行距,并使用小号字打印,达到省纸、省墨又节电。
2、复印、打印纸使用双面,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可再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
3、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公文袋进行重复使用。
4、尽量使用网络共享,在共享上互传互阅文件,或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公文。
5、卫生间根据冲洗污物的用水需要,分别使用大水流和小水流进行冲洗。
6、对跑、冒、滴、漏的水龙头及时更换,减少浪费。
(三)其他方面管理
1、减少或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2、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子笔、钢笔替换一次性书写笔。
3、多使用回形针、订书钉,少用含苯的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等。
二、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奖罚力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新晨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一、影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因素
1.经济效益
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个体,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投入资金所带来的成果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增加的企业成本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能否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本质问题。
2.政府的监管和扶持
节能减排法规执法力度以及督促力直接影响着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如果政府对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业给予丰厚的奖励措施,反之,则加大惩罚力度,那么企业一定会积极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二、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忽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政府把绝大数的精力用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国有大企业。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却在数量上占有不可轻视的地位,中小企业如果想要更新设备开展节能减排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他们而言是风险巨大的,所以,没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和能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2.激励机制的吸引力较弱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它与政府所追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目标上的偏离。目前政府出台的激励机制大多为通报表扬,给予荣誉勋章,这种行政范围的口头性激励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企业投入资金进行节能减排,消耗物力人力,也希望在资金等方面得到多元化的激励,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3.激励机制的执行力较差
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方式是由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然而,由于政绩考核和地方GDP挂钩,为了在同级地方政府中胜出,基层政府只能大量的进行招商引资。但地方政府的整合资源有限,所以,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往往被招商。因此,当中央政府下达节能减排指示时,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和经济资金的考虑,往往行动滞后,激励机制推行力度较弱,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缓慢。
三、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的途径
1.将节能减排列入政绩考核
重视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了改善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应该建立节能减排与干部业绩的挂钩,进一步规划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把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福利民生问题与政府干部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按时完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地区给予相应的财力补助和奖励,对没有完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地区,扣减相应的财力补助和奖励。
2.利用财政政策对节能减排进行激励
基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可以考虑给节能减排达到一定目标的企业提供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对于生产节能减排产品的企业实行低税率扶持,主动帮其引导新的技术和设备,反之,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征收高赋税,引导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行为,变压力为动力,利用节能减排获取绿色效益。从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产。
3.加强对绿色消费模式的引导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小企业;能源利用率
一、引言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2009)指出,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只有从现在到2014年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建立起可完整运行的低碳产业结构,才能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关爱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成为新世纪的主题,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主席在2007年9月的APEC会议和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都强调中国将坚持走低碳经济道路,发展绿色经济,积极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大力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国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势必要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道路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提供了75%左右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中,中小企业责无旁贷,当然也面临诸多问题。
1.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占GDP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1.8%,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2%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结构看,外资企业对低碳经济反映敏捷,积极加大低碳经济相关的研发投资,外资企业在华投入的研发经费增多,并不能够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其研发成果也不属于中国企业。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来看,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只有24%用于新产品开发,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不到10%,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更多精力放在短期项目,对于那些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则重视不够。这本身与中小企业大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直接关系,同时,又与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有着紧密的联系。
2.能源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仅为33.4%,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10%左右,特别是能源消耗重点行业比如电力、钢铁、石化、交通和建筑等平均能耗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20%-40%。因此,我国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要使中国的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进一步使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011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披露,按照十二五的规划: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这些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严酷的挑战,由于技术和设备落后,能源浪费较大,今后将有一大批无法满足降耗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
3.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扶持不够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向大型企业倾斜,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方面,中小企业面临诸多的不公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放小”,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就 很难得到政策上的帮助。目前,尽管国家取消了一些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中央也一直强调要把营造完全市场经济和确立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作为促进中小企业走低碳之路的基本出发点,着力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但相对于外资企业所享受到的“超国民待遇”,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所享受到的种种政策扶持,规模上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在相关政策上同样处于绝对劣势。
4.中小企业缺乏低碳环保意识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淡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节能减排重要性认识不足,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增长,没有将资源短缺和牺牲环境的成本纳入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中。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普遍存在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低等问题,加之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技术落后与管理的无序往往导致能耗大,污染严重,加之缺乏合理配置资源能力和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恶性循环。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1.大力加强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产生出大量废液、C O2、固体废弃物,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探索符合环保要求的节能、低耗、少污染的生产方法,即绿色制造技术或低碳制造技术。这项技术,立足于尽量减少中小企业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产品制造与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在提高中小企业效益的同时增进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在创新低碳技术过程中,要依托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和软环境的优势,与之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低碳产品。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还应达到I S 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
2.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化石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化石能源主要是指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得越多,则碳排放量越高。目前,我国使用化石能源的比例将近90%,因此,必须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较大。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1999年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指出,在创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庞大再造工程中,“首要工作乃是能源经济的变革”,并提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当尽快从以石化燃料(石油、煤炭)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能、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2003年他又出版了《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明确提出地球气温的加快上升,要求将“碳排放减少一半”,这必定要“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要向可再生能源转换”,即“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鼓励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业也可以借贷贴息;二是政府应加大财政倾斜投入力度,建立高效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推广的财政补贴机制,落实补贴资金,制订具体方案,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入;三是制订税收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引入创投基金,促进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今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中国银监会等八部委共同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规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4.倡导企业低碳文化
中小企业应积极倡导企业的低碳文化。一方面,通过建立低碳管理模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节水节电、节约纸张、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等,依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低碳文化。鼓励企业员工少开一天车、少开一台电梯、少开一天空调、少开一天灯、少用一张纸,杜绝浪费能源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低碳文化的建立,有利于展现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利于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预定目标。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贡献,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低碳经济,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中,要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提升经济效益。当然,政府也要在建立低碳扶持机制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广泛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18-23.
[2]郑翠华: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的两难选择[J].企业导报,2010,(12):1-3.
[3]梁 琳 杨 坤 张 丁:中小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选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79-82.
5月24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51亿元。
一直以来我国对系统性节能减排关注不足。201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未完成年初预定目标,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然而随着提振经济的需要,节能环保产业有望迎来政策密集出台期。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在推进系统性节能减排方面愈发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以重点园区为抓手推进系统性节能减排,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提高系统性
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系统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侧重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对中小企业关注不足。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企业层面的节能减排,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工作、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等等。
综观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可以发现其中所涉及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大型重点企业,中小企业涉及较少。当前很多大型企业在节能技术、能耗水平等方面已经居于国家甚至世界先进水平。而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大多能源使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分布广,存在很大的潜在节能减排空间。
其次,侧重产业链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上下游衔接不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侧重重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二是侧重重点产品节能和单项技术推广应用。
每种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加工、生产,到消费使用,再到废弃和最终处置,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消耗资源能源和排放废弃物。但是,我国对重点产品节能、工业重点用能设备及某些能耗重要环节的单项技术关注较多,从系统的角度推进某个产业链整体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比较缺乏。
再次,侧重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行业与行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重点用能行业一直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抓手。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重点用能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和工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标准修订工作等措施的实施,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产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通过产业之间的共生或者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空间很大,潜力尚待挖掘。
寻找突破口
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其具有的空间集聚、专业化、网络创新、规模经济等特征与优势,使得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系统性节能减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产业链作为分类依据,将产业园区分为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集聚形成的园区、同一环节企业的集聚形成的园区和不同产业之间集聚形成的园区三大类。不同类别的园区具有不同的特点,为系统性节能减排创造了便利条件。
第一,便于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节能减排。这类园区的显著特点是一家核心企业完全控制了园区产品价值链的某个或某几个结点,上下游结点则由众多中小企业完成。
核心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建设绿色供应链,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效应在上下游环节的扩散,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
第二,便于设施和平台共享,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这类园区内集聚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且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单个中小企业一般存在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能耗较高,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指标落后,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低的问题。
在园区内,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消耗的资源能源、排放的废弃物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使得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回收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也具有了经济可行性;同时可以通过科技研发中心、投融资服务平台、物流平台、废弃物交换信息平台、再生资源集散分拣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大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水平。
第三,便于产业间融合发展,实现协同节能减排。这类园区一般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导产业,同时存在几条主导产业链。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能量梯级利用,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这符合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构建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网,把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同时广泛采用节能、降耗、防污和循环再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例如,曹妃甸工业园区全力打造了钢铁、电力、石化三大循环经济链条,三者之间有机衔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减排之策
当前,以重点园区为突破口推进系统性节能减排已经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着手实施。针对重点园区在推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首先,要做好新建园区节能减排统一规划。新建园区要实现系统性节能减排,没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组织很难成功。必须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能源集成。不仅要求各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而且园区要实现总能源的优化利用。途径主要有两条:能源梯级利用与热电联产。二是物质集成。根据企业的上下游关系,科学管理和调整园区内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通过集成技术,完成园区生态网络的构建。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共享。主要包括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废回收和再生中心、绿地等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平台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其次,要抓好传统园区节能减排改造。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集成优化基础设施,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再次,建立科学的“两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无论是新建园区还是传统园区改造,衡量其节能减排效果都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园区层面的系统性节能减排迫切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做指导,否则其实施效果难以衡量,不利于整个园区节能减排的改进与完善。
当前从不同侧重点对园区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存在,但是在评价节能减排效果方面不具备系统性。在遵循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系统性节能减排的特征,构建科学的“两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最后,组织实施典型园区试点示范工程。为了探索系统性节能减排的路径和模式,建议组织和开展系统性节能减排试点示范工程。
IT行业绿色发展隐藏着多重市场失灵问题的隐忧,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在绿色IT技术的供给端存在着双重市场失灵:一是IT行业本身带有技术外溢性特点,大多数绿色IT技术属于能在众多行业间共同应用的共性技术,由于共性技术的纳什均衡供给小于其帕累托最优,因而对绿色IT技术创新的投资往往不足;二是IT产业本身对环境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各国经验表明,IT业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和有毒物质;IT产品的使用也将耗费不少能源和产生出温室气体。而生产的环境成本的外部化、资源要素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使得IT行业的生产行为缺乏监督和制约,很难实现绿色生产的要求。对于绿色IT技术的需求端而言,生产的环境成本外部化同样影响着各行业应用绿色IT进行节能减排的积极程度。短期经营行为在中国企业中广泛存在,绿色IT产品的市场前景也令人堪忧。需求反过来也会影响绿色IT技术供给一方的IT行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单纯依靠市场力量,信息化不一定能自然而然地促进节能减排。
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决定了IT产品在加强技术创新和重视节能减排作用方面的步调不一定协同,由于共性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十分明显,一旦被普遍采用后要进行淘汰,社会经济成本将是极大的。
以政策管制和环保标准保证绿色IT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就国内实践看,很突出的一例就是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小火电等落后生产技术在市场中多年屡禁不止,在政府出台了各行业落后技术和设备标准及公布相关企业名单后,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却开始有了实质成效。
绿色IT技术的推广应用宜从关键行业开始,来自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筑、交通和能源部门将是绿色IT技术产生最高节能减排效益的行业。我国绿色IT技术在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应用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六大行业中企业生产技术差距过大是造成行业整体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以钢铁行业为例,大中型钢企2009年的钢可比能耗为697千克标准煤/吨,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的610千克标煤/吨。
作为我国先进生产水平代表的千家企业,2006年的吨钢综合煤耗就已经达到618千克标准煤/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2010年完成的《中国钢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看,钢铁行业信息化的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利用信息化进行节能还存在很大的改造空间。
数据显示,即使是作为大中型企业的宝钢也有50%的节能贡献来自其能源管理系统。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而言,短期内建立起自属的成熟能源信息系统尚存一定困难,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对这些盈利有限的小型项目并不热衷,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改进的一大瓶颈。
若政府能帮助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加强合作意识,也许是比服务外包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银行贷款;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合同能源管理(EMC)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传统误区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超过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小企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9年6月披露的研究结果,“中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所有困难中,融资难尤为凸显。
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多数中小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实际上,银行贷款利率较高,贷款审查也较严,尤其是小企业要拿到银行贷款非常困难。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超过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比重只有约10%。中小企业良莠不齐,银行数量太少,贷款审批太严格,银行一贯“嫌贫爱富”的作风,似乎成为了阻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中国的金融环境也在逐步转变和改善,多数中小企业在苦苦追求银行贷款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很多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有效渠道
(一)成立企业联合体或战略联盟,间接获得银行贷款资源
目前,很多大型优质企业的信贷额度过剩,这些过剩的信贷额度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借用这类大型企业过剩的信用额度。中小企业可以和大型企业形成企业联合体或战略同盟,由于双方有业务往来,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更容易认可。一旦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受损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本身,对其上下游的大型企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这类业务关系的中小型企业,完全可以同大型企业商量,借用其过剩的信贷额度。双方达成协议,先由大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然后将贷款拆借给中小企业进行周转。考虑到大型企业优惠的贷款利息,就算再增加一部分支付给大型企业的利息,中小企业承担的贷款成本也会低于直接向银行借款的成本,在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二)合理运用融资租赁,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融资租赁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真正运用融资租赁杠杆来扩大企业规模的中小企业还是少之又少。融资租赁一般由出租人(企业)、承租人(如融资租赁担保公司)和供货商(厂商)三方共同参与,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担保公司出资向厂商购买所需的租赁物。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企业拥有使用权,在租赁期满前,所有权归融资租赁担保公司所有,在租赁期满后,由担保公司将所有权转让给企业。
(三)如何引入外部风险投资及私募融资
近年来,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微软、百度、新浪等众多在风险投资关注下的成功案例,让众多企业对引入外部投资趋之若骛。什么类型的企业适合寻求风险投资的关注、私募基金对哪些行业和企业感兴趣、能否成为中小企业的一条新的融资途径。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所关注的企业类型和投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总得来说,风险投资更关注于高增长、高利润率和高回报的行业和企业,这类企业的投资风险也越高。就算在风险投资行业非常成熟的美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也不到20%。
有鉴于此,风险投资一般会采取分散化和阶段化的投资策略,即在严格审查企业的素质和前景后,在初期投入较小的投资额,再视企业的发展状况追加后期投资。企业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高效率的商业模式、以及良好的商业前景,一份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就有可能敲开通向风险投资的大门。无论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只要所处行业具备高成长的潜力,并满足风险投资的偏好和通过风险投资的审查(这个周期一般半年~1年不等),都有可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相对于风险投资,私募投资基金一般只关注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企业,一般要求企业具备2~3年的经营历史,每年具备20%~30%的成长性,以及不低于15%的净利润。私募投资基金的盈利模式,就是向这类成长型良好的成熟企业提供资金,加快其发展进程,然后进行包装后在2~3年内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或将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获得价值增值的投资回报。私募投资的投资模式可以称为是“锦上添花”,只有那些已经具备良好经营记录的成长型中型企业,才能够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的青睐。
(四)合同能源管理(EMC),利用外部资金减负和增效
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在国外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对于多数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还仍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由节能改造的服务提供方投资为企业提供节能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分析客户的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方案,然后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设计,项目融资,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最终向客户保证节能效果。在合同期间(2~5年不等),服务提供方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一般为50%),在服务提供方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后,合同结束,全部节能效益和节能设备归企业所有。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一大批不符合相关环评标准和生产工艺的企业将被无情的淘汰。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在不占用企业资金的前提下,一方面达到政府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能耗并产生节能效益,这完全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五)合理应用政府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
为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各地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政府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地方科技研发津贴、地方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定要争取获得这类政府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以某水泥企业为例,该企业于2008年申报的余热发电项目,当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批节能减排工程,先后获得政府专项资金补贴800余万元,相当于提前回收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行业特征,研究中央及地方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申报各种可能的优惠政策及资金补贴,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
三、总结
国内现行的金融体制和融资环境,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由于银行自身体制和业务特点,以及国内信用体制的不完善,决定了银行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过多的精力和能力给中小企业提供太多的支持。银行贷款也并非中小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在现行的金融环境下,如何提高自身的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众多中小企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陈乃醒.《UPS亚洲商业监察》.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9-6-11
[2]李毅中.《中小企业创造价值相当于60%左右GDP》.中国新闻网.20 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