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音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5 16:4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音乐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音乐论文

第1篇

作者:王娟莲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

了解亚洲民族音乐的知识和相关文化。八年级下学期着重探究欧洲名曲。通过上网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探究意大利、英国爱尔兰、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代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欧洲音乐深刻的思想内涵。九年级上学期探究拉丁美洲音乐。重点探究内容是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哪几种音乐文化的融合?拉丁美洲音乐分为哪三大类型的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哪些?九年级下学期进行黑人非洲音乐、北美洲音乐探究。重点探究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以及北美洲音乐的主要音乐文化构成。中国民歌。结合教材内容,八年级下学期进行西部民歌探究。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的文字、音像资料,感悟西部民歌所表达的情感,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探索西北民歌形成的风格特色。九年级上学期进行长江两岸民歌探究。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各个地区的民歌及其特点,通过听赏与学唱长江两岸的民歌,体验长江上游与下游的音乐风格的不同。

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少数民族的歌、舞、乐探究。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搜集整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和体验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音乐史话。音乐家的故事、音乐成语故事、音乐名言、音乐笑话、音乐谜语等音乐史话,都是音乐教学中可随手拿来添加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巧妙添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有关的音乐史话。比如,海顿创作《惊愕交响曲》的故事,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高山流水会知音等故事;贝多芬、舒曼等音乐家的名言名句;四面楚歌、余音绕粱、对牛弹琴、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还有谜语故事。姐妹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排在队伍最后面,歌曲唱完她出场(打一音乐记号)——终止符号。小尖角头朝地,常用记号要牢记,你在歌中见到他,千万别忘换口气(打一音乐记号)——呼吸记号等谜语。创作。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咸水歌即兴填词演唱。可用一些简短的原生态咸水歌进行填词演唱。(2)粤曲新唱。用一些经典的曲调进行填词演唱,为粤曲注入现代的元素。(3)用简单的伴奏音型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4)在平时的表演中,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有感情地进行演唱或演奏。

综合素质方面。音乐实践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三年来,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组队参加了学校、镇、区、市级的艺术表演活动10多场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粤剧小组的同学在2009年4月,参加了在石楼镇国学广场举办的番禺区“党团联动,和谐实践惠万家”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连续两届在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表演粤剧唱段;2010年2月参加了石楼镇元宵烟火晚会;2010年9月参加了广州市文联主办的“迎国庆贺中秋”戏曲艺术活动暨广州文艺专题戏曲艺术培训班展演活动;2010年11月参加了在石楼镇亚运文化村举行的《亚运让番禺更精彩》文艺晚会,表演的粤剧节目均获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2010年11月参加了第2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番禺区一等奖。咸水歌表演队在石楼镇贯彻十七大精神文艺晚会上表演的新创咸水歌《如诗似画新水乡》,以及在敬老活动中表演的新创咸水歌《齐齐来唱歌》、《石楼处处好风光》等节目,均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2011年11月,《多彩的民族风》中国民歌探究小组参加了第27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番禺区二等奖。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但如何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资料,还需进一步研究。改革教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感;但在提升音乐素养方面,因个体差异而会略有不同。

第2篇

1.音乐设备单一我们都知道,音乐器材门类多样,种类繁多,如笛子、风琴、钢琴、吉他、电子琴等。但是在初中音乐教育设备配置中,由于对于音乐教育的忽视,学校对于音乐器材的采购并不重视。现在学生对于乐器学习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学校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在采购时往往只是对某类器材进行集中购置。很多学校将音乐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在设备采购上面并没有花费很大的心思。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音乐课以大班教学为主,往往只配备一架钢琴或者电子琴等。在音乐设备如此单一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音乐,甚至也认为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2.音乐设备匮乏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学习乐器也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有的学校缺乏师资力量或者资金,音乐设备的配置更是无从谈起。在音乐课堂上,往往只有非专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或者是说教式的介绍乐器,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降低。比如,在一些边远地区,音乐设备是根本不存在的,甚至连音乐教师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

3.音乐设备维修、管理的缺位目前,初中音乐设备缺少基本的维修和管理。很多学校领导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只要购置了音乐设备就可以了。但是音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特别是乐器的学习,对于器材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部位的损坏,都可能导致音色发生变化。此外,在初中阶段,学校一般都非常重视文化课,音乐课经常被占用,而音乐设备也可能被闲置,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时维护、管理,使得音乐设备处于一种管理的真空状态。

4.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不够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是“器乐进课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失去了这一保证,器乐教学将无法进行。初中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不可能做到每种乐器都会,每种乐器都懂。比如“竖笛教学”,竖笛分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三种不同音高的笛子,首先得教师自己要会,这样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有的学校虽然注重音乐设备的配备,但是出现教师没法教的局面,不能真正实现器乐进课堂。

二、解决当前初中音乐设备配置和管理问题的策略

上述初中音乐设备配置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中国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问题。我们只有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够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设立专门职位从中国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状况来看,音乐设备的管理是缺位的。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员,对音乐器材的采购、维修、更新及时进行登记,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音乐设备坏了却不知道找谁修、音乐设备无人看管的局面,才能保障音乐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

2.与时俱进,使用新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音乐设备的更新可以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方便性与快捷性。一些初中学校在音乐教育中采用视频教学,这对音乐设备的配置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样学校在采购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时,不用担心可能带来的浪费,甚至可以结合新媒体进行音乐设备的更新,比如运用互联网编排钢琴曲目。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初中音乐设备的配置应该与时俱进,采用一些符合学生需求的音乐设备。

3.配合音乐课程需要在初中音乐教育中,音乐设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质量。但是同时,音乐设备并不是以多和贵为好,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课程的需要进行采购。现在的学生个性差异非常大,兴趣爱好广泛。那么学校在采购音乐设备时,可以以“小乐器、大梦想”为原则。也就是说,学校可以采购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比如口琴、吉他等,因为初中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主要目的。所以在采购设备时,要配合音乐课程需要,适当考虑学校经费,以培养学生音乐爱好为主要目的。

4.建立专门乐器室音乐设备应该是物尽其用,而不是只在课堂上才面对学生开放。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大好时机,对于音乐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成立专门的乐器室,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得到放松。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5.加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培养随着初中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政策,推动初中音乐教师深入体悟器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方式帮助教师提高器乐演奏水平与教学技能。例如,可以开展各种级别的基本功比赛、课外展演、科研论文及器乐优秀课例评选,以及对外器乐文化交流、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活动,促进音乐教育设备的充分利用。

三、结束语

第3篇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单一的教学设计,往往导致学生感觉音乐课堂枯燥,对音乐课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加音乐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乐于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时,教师就设计先由少数民族的学生演唱自己民族的歌曲环节。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采用互动式音乐教学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的方式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音乐教学中,与同学、老师共同欣赏音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更加的投入,更加敢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见解。

三、注意课堂教学的超越性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主渠道,有的人还提出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但教师课前课后的工作并未按规定的深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就学生而言课堂确实是主阵地,主渠道,但教师的工作的真正重点应该放在课外,对此分析就不难理解,教师对教学知识的分析,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与水平的论断及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项细致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大量分析、调研。这样主动地在该环节上让学生当主角,自己导演,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下,养成良好的分析、研究问题的兴趣形成富于个性的特质。因此,注重课堂教学的超越性,也是注重课堂教学的前提。

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增加情感投入

人类的情感有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强调通过熏陶感染成形,潜移默化以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都离不开一个“情”字,离不开情感功能的运用。课堂教学只是“授业”只是信息上的交流,而没有“传道”没有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重发挥情感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完成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使命。六、注重拓展自身教学能力

(一)转换角色,彰显学生个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材为工具,对学生进行传授式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才能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扩展自身知识的储备

随着课改的深入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样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课本内容,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更灵活的处理教材,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艺

第4篇

一、重视音乐的情感灌输,提升音乐教学的品味

一是音乐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虽然各学科都谈培养创造力,但音乐在此方面尤为突出。音乐产生过程就是创作过程,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和联想,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是音乐与社会交际的关系。《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学生都爱唱,通过歌曲的学唱,我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首歌曲,不光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听,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大家都感受到了旋律比文字更加直接地到达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会为现实生活中在天灾中逝去生命的人惋惜,更为失去亲人的人们痛心,他们真正在歌曲中感受到了“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情感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三是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音符在冥冥中翩然起舞,你会忘记人世间所有的烦恼……自由自在的游弋于音乐汇成的河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态;能够承受挫折;正确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等。音乐是人类的心灵体验,是人心理的折射,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已成为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重视音乐的互动效应,提升音乐教学的深度

1.学生是主角,让教学动起来。无论是教学什么样的课程,我们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当主角,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去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去思考、创造、表达,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能力发展打下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

2.情景是主调,让教学活起来。无论是审美、还是发挥音乐对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都需要情感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让学生“心变成鸟,轻盈地飞翔在音乐构成的天空……”,我在教学《采茶舞曲》时,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3.实践是主体,让教学立起来。音乐实践活动的组织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够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动情。如欣赏《龙船调》,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唱《渴望春天》,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上课时将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创造音乐教学的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4.兴趣是主题,让教学新起来。“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兴趣是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前提,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去参与、去思考,激发其兴趣,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在听《二泉映月》过程中,我首先对阿炳的坎坷经历进行一次陈述,再让学生欣赏过程,效果自然不同。许多学生还真的走进野外,面对泉水去感受阿炳的心路历程,尽管这种想法近乎天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使学生走进音乐情景,陶冶了学生心灵。

三、重视音乐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元化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要打破“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机。

1、改革传统教法。传统教法中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培养多元化素质是不够的。教学中,应充分揭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教师在教授《梁祝》、《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不能就曲调教曲调,而是通过悠扬乐声感受“志存高远”和“生死不渝”的气节。

2、创设快乐情境。教师要努力发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讲课时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创造出快乐的课堂气氛。作为学生,他们一般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把学生的喜好从单一程度中解放出来,正确引导他们欣赏和审美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告诉他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增设《流行音乐欣赏》、《摇滚乐欣赏》、《交响乐欣赏》等,通过分角色演绎,解读情境,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且受到情感的教育,老师乐意教、学生也愿意学,以此激发师生的共鸣。

3、培养良好习惯。音乐教学是循序渐进的,音乐技能与欣赏技能不是靠一节好的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要告诉学生音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着急,要坚持。另一方面,交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欣赏学习音乐,给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学习欣赏的作品等,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去表演表达,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音乐的素养也就能够发展起来。

第5篇

一、初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教学的现状

首先,受到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就决定了流行音乐很难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学生学习流行音乐。就算学生有类似的想法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传统,对流行音乐有一种偏见,认为流行音乐没有展现艺术性,演唱缺乏科学指导,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也没有古典音乐正式,那样振奋人心。因此,很难将流行音乐贯穿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后,初中生学习流行乐的热情没有那么高,教师对流行音乐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会导致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这对引进流行音乐有一定的帮助。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唱度比较高,音乐形式新奇,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接受起来也比较快。教师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有积极健康的音乐元素的曲目,提高教学的质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充分提升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死板,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长时间受古典音乐等音乐形式的影响,禁锢了思维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引入,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新的音乐体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不同音乐视角去鉴赏艺术,在全新的领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虽然不是重点的学科,但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音乐教育提升的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长时间的音乐熏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的音乐能促进人的性格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流行音乐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探讨

(一)创新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在初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模块,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教学内容的手段有很多。首先,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结合他们学习的实际状况,尊重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意见,在教学中尽量引起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的共鸣,不断地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在讨论中增进了解,提升课堂的效率。其次,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音乐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能够从音乐中获取情感意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由于初中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对是非判断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尽量引入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旋律和歌词的流行音樂,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被作者的积极一面所影响。

(二)选择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流行音乐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流行音乐,引导初中生从音乐中寻找情感共鸣,今后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通过曼妙的音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里长大。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如果双方在流行音乐的理解和选择上发生分歧,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能独断专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交流发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科学设置课程,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不是取代传统的音乐,而是二者在交融中发展,流行音乐符合时代的趋势,传统的音乐对人的艺术性的提升更不能忽视。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进行穿插,以传统音乐为主,流行音乐为辅。同时要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变对流行音乐的偏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对两种音乐形式进行授课,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流行音乐教学,将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充分展现流行音乐的魅力。

(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精神需求也不同。初中生的年纪处于叛逆期,心理上容易受一些波动。这时候青春向上的音乐更加适合他们,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性,这样的歌曲旋律欢快,情感真挚,没有复杂的感情,适合初中生。

(六)运用形式要注意

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流行音乐也是一样,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是注入了一定的情感的。因此,教师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

第6篇

一、以情激趣,打破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的认识误区。

教育离不开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从事教育工作者所喜闻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感情最能教育人、打动人,也最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的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心理学原理认为:情感不仅是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更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情商的健康培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

在音乐课上注重把音乐作品’情感’与学生的自我的情感结合恰来,例如:在欣赏《怒吼吧,黄河》时,把曲作者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和当时我国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冼星海的爱国热情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结合起来,并且建议学生以一位爱国者的心态去聆听音乐旋律。结果学生各个情趣高涨,在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听后感时,学生都发言深刻,有的甚至联系到自己说’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也一定会投身到抗日战斗的队伍中去……’。还有许多同学表示,这一段音乐确实反映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情感。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培育情感。这是新课改下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又一重要手段。形象、生动、具体的情景创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近乎真实的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及表现,注重了’人的发展’;情景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感受音乐的机会,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空间、搭建了舞台。

在《音乐之声》的主题插曲《DAORENMI》中,让学生到操场上画方格边跳边唱,下课后问几位同学这节课有什么感受,都说:’很快乐,很轻松’,有的还说:’没有压力,这是我们上的最快乐的一堂音乐课’。情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同时也使学生的人格、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一种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这很重要,也很难得,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美与情的展示中使自己的人格、心灵得到了净化。

三、以声传情,让声音感染学生,培育情感,享受音乐的美。

音乐需要渲染力,听者更能体会这句话。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渲染力,无非是声音。老师甜美的语言,高亢、嘹亮的歌喉无非是与学生传递情感的最有力武器。同时巧设小情景、以声传情也是情感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首先,语言优美,声声入耳。柔美、富有磁性的语言有丰富的感染力,是激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音乐老师的发音、语调、语速、语言的力度等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吐字准确,发声方法正确,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把握准确,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和音量表现出来,把歌词朗诵的生动、清晰、悦耳,进而表现出天然的节奏感与音乐美。舒展优美的语言,情感真切的语感,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让学生在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美、体验情从而融入歌曲的意境中,达到以声传情。

其次,规范范唱,以声动情。范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歌传情的作用。教师用熟练、规范、流畅、含情、传情的歌声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聆听,被老师美妙的歌声中蕴含的情所打动,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唱愿望,就会带着感情自然的演唱和表现音乐。

四、以情育人,在音乐情感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7篇

(一)明确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中突出了人本思想,这也说明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并非一味地听取教学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以及性格等方面,将课堂时间利用到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当中,为学生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同时,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将自身的角色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帮助他们成长。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先应培养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情境创设恰巧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最佳方式。大家都知道,人的情绪能够被周围的人们所感知到,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找到适合学生的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下尽情的唱歌、跳舞,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好,这种贴近于生活、自然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常常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反复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就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也自然愿意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以及爱好,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也因感受到尊重而更加努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音乐体验,从个人的角度作出音乐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与众不同的看法,创新意识得到提升。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逐渐走进初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多彩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以及动态的图像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同时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现代化教学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当中的含义。

(五)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

初中生在个性和其他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它们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对于那些平时善于表达,又有能力演唱的学生,教师要求的标准也要随之提高,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唱好歌,而是让他们在唱歌的同时对音乐有所理解,将歌曲中的内涵表达出来。而对于音乐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演唱好歌曲即可。总之,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才是评价的真正意义。

二、结语

第8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更加倡导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如何为祖国培养综合发展的全面人才十分重视,而音乐教学也是培养途径之一。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很多初中学生并不是十分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音乐的学习中。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互动性教学,不仅能激发初中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兴趣,还能指导教师改进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领悟音乐情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众所皆知,音乐是音乐家表达和抒感的捷径,而对于倾听者来说也很容易引起与作者的共鸣。在新课程下对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要通过音乐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情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而将互动模式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音乐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同时,在与学生共同欣赏音乐的时候,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悟,进而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合理将互动模式应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互动模式

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互动模式,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妥,进而更为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让互动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比如教师在教授民歌《牵手草原》时,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挑选与该民歌同一类型的民歌《梦回草原》、《相约草原》、《唱首情歌给草原》、《忘不了这片草原》等给学生播放,并引导学生了解其中表述的情感,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民歌的音乐风格。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课堂歌友会”的教学方式,每当教授一首歌曲完毕,就可以安排学生上台进行演唱,彻底改变传统的那种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得到充分的活跃,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该课的内容,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学习“好声音”,将其理念引入课堂,比如在教授完一首歌曲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演唱,而教师再对他们的演唱进行相应的讲评。这样,教师采用新颖的形式有助于吸引初中生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为学生创造合理的音乐情境,让互动性教学模式得以更好地实施

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合理的音乐学习情境,并且在情境的引导之下帮助初中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音乐的氛围当中,由此实现将互动性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因而,音乐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的开始之前,就对学生进行充分地引导,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进入到音乐学习的状态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有着思想活跃的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伊始就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吸引过来,同时,还要创设合理的音乐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的教学当中。比如说,教师在教学歌曲《中国心》时,在上课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该歌曲,在学生对该歌曲欣赏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下该歌曲表达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让学生明白这首歌表达的爱国之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地引导,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和学生谈谈歌曲中哪些歌词是对爱国之情的充分表达,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地去理解歌词中“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的爱国情怀。通过对情境的创设,能及时地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充分地吸引过来,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第9篇

默读好处多

有许多人喜欢大声朗读,认为这样能帮助自己理解,其实不然,大声朗读会降低你的阅读速度和专注度,有时会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默读。

默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规定,在默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度,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时、定量、定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预习是前提和基础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对课文不熟悉或者是生僻字而导致卡壳,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在阅读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将生僻字查出来,并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内在思想有一个提前的把握,从而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完成阅读。

(二)多思考,多提问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容易僵化,容易进入思维定式。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通过阅读,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独立思考。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脉络以及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都是我们思考的范围,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才是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将阅读应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阅读教学最后应该把阅读落实在写作实践之中。阅读和写作向来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通过阅读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时,我们就应该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写作,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