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基础文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6 15:5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基础文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基础文学

第1篇

一、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学习积累观

(一)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二)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没有积累的奠基,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积累是高中语文课程五级目标中的第一级,是基础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

(三)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

二、新课标规范下语文学习积累的操作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还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里提出了阅读积累的量度。要使每个高中生达到这个基本量。教师就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态度;兴趣;习惯;语感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注重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学生学好语文,态度最重要

学生只有首先知道语文的重要性,才会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让人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当然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我们生而为人,并做着一个人应该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语文教育痴想着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养。

2.学生必须对文字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于学习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于兴趣的重要作用也有精辟的论述,他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说明了“好”和“乐”是一个人追求真知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不容小觑。

如果学生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这没关系,可以从“0”开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等。日积月累的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某一天,学生会突然发现,原来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生就是如此容易。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都是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不错选择。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有兴趣去弥补,才会有能力做得更好。

如果说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那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只要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自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罗伯特・吉尔伯特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克服坏习惯,要不你就会沦为它们的奴隶。”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还得靠自己去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不妨从学习实践及文章作品中去领会。《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自然融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了要“学”“思”结合的警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都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么,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1.培养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就不仅要精读,更要泛览。语文里的好多东西不是推理得出来的,常是不见就不识,不记诵就不行的。读什么?一是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包括同一主题或题材、同一作家、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使阅读构成相对完整的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系。二是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并结合运用“精读”“泛读”等方法,去读书,虽无目的性,但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提高文学修养。就像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的“不求甚解”法;坡的“八面受敌”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读书

方法。

2.培养听话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听。要学得好,必须学会听。听还得要听出问题的关键,不能把重点疏忽。听,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专心”“择要”。只要认真听了,并且认真按照老师所说的那样做了,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成绩的提高,都将指日可待!

3.培养说话习惯

要让学生会说话、表达。会说话,就得理出条贯层次,分出轻重先后。会表达,就得拿捏好语言运用的分寸,有时要切中肯綮、击中要害;有时要妙用修辞,形象生动;有时又要委婉、曲折、谦

敬……平时与人语言交流都要留心,做到“有序”“得体”。语文是学习语言与学习其他各科的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就不能一起交谈。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知道怎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重视语言和语感的积累

学习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古人有言,人生五十岁以前周游世界,认识社会;博览群书,积累知识。积累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好的书籍或文章,这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读时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以便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读诵的多了,便有助于形成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应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积累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体验

(1)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2)要多多参与生活实践,注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生活经验。

2.以课文的言语为对象,具体地领悟表达形式的独特性

为了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应当把课文的言语当作学生语感的对象,即将聚焦对准课文的言语。

3.在读书实践中培植语感

将所感受到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实践。继承借鉴传统的经验,重视读书并通过长期而严格的读书训练语感,是最有价值、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学习能力也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语文功夫的形成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

学习语文是一件富有乐趣的事。只有当投入其中才能发现它的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子孙,必须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垫石铺路,为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第3篇

小学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并采用认写分开的形式编排,目的是让学生提早阅读。识字量大了,课文篇幅长了,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它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好规定的教学内容,做到会读会写,并能在生活中初步使用。如果时间少了,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音形义是打开识字教学的金钥匙

一般来说,在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识字的主要障碍是字形。因为绝大多数生字是常用的实词,学生对部分字词的音、义是熟悉的,但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识字教学应以字形识字为主。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儿童掌握字音、字形的能力提高了,但由于虚词和含义较深的字词不断增多,字义理解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主要障碍。这里涉及一个教学材料的弹性、针对性、持续性和整合性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的取舍,都是紧紧围绕字的音形义进行的。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备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仔细研究低年级教材中的识字部分不难发现,教材本身更尊重学生的识字规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为引导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创造了条件。

二、革新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实践发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游戏识字。如“钓鱼”,在第三册识字的教学中,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很多带生字的小鱼,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组词,看哪个小组钓的鱼最多。

2.谜语识字。即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例如:分开是三个,合起来无数(众)。

3.说儿歌识字。例如:乱——七嘴八舌发言,学习环境就会乱;扎——俯身用手往下打,固定帐篷为驻扎。

4.形体动作识字。即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记忆字形。例如:把手放在眼睛上——看;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十。

5.图像识字。如教学“采”字,出示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着树上的果子。

三、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激发其探究创新意识

汉字数量多,笔画繁,结构复杂,难认、难记、难写,如一个个死学,费时低效,枯燥无趣,但依规律而学,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认识一组“品”字构字法组成的生字:“品”、“晶”、“森”、“众”“鑫”“淼”。以“品”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品是由什么字组成的呀?”答曰:“口。”接着设计体态语,喝茶并喝三口,然后问学生:“刚才老师喝了几口茶?”并告诉学生:“中国字有个特点,就是一个单字重复几次组成一个字,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强一次。汉语里,‘三’表示多,所以‘品’由三个‘口’组成,就表示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凡由三个相同的单字叠加而成的字,就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品字形结构的同体会意字规律是一字重复三次,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强一次。以此类推,学生就不难掌握其他几个要学的字了。

要掌握方法,自主认字,创新识记。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肩负着开启学生心扉、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学生大脑中蕴藏着的巨大潜能,让学生自己想出认字的办法,如编故事、编谜语等。

第4篇

[关键词]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15-01

当代文学基础课是汉语课程中的必修课,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时,只是简单机械的进行应试训练,把当代文学基础课上的知识作为学习语文的关键法宝,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文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随之逐渐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为主要内容。当代文学基础课除了需要注重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以及动手的综合能力。近些年随着教学的改革,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也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有对于文学相关特征的把握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当代文学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必须要进行创新,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文学发现能力差以及学习中文专业店的兴趣逐渐淡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文从比较热门的专业逐渐被大学生冷落下来,主要原因为了得到跟高的发展,社会就业严峻,工作的实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占据了血神有限的文化阅读空间,学生们根本无暇也不愿意读原著。

其次课时量严重缺乏。由于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前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现在不痛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强调素质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这样,一般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得不使用这种变化需求而改变,适当淡化专业性,偏向素质教育。

最后学术研究的体制化导致文学基础教学的刻板和僵化。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学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在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刻板冷漠。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鲜活的,但是,当今高等薛晓东额学术制度和分配制度,致使文学研究仅仅成了一种获得职称和津贴待遇的手段,不再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需要。

二、对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探讨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学习文学基础的基本功,无疑就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传统的文学基础课教师一般只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的进行简析,如果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品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作品中的众多因素来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对学生文学基础课基本功和专业鉴赏能力的一种考验。那么,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个与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就是指提高学生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判断力。当代文学也存在着文学边界的模糊性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辨识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当代文学基础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能够辨别出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也能够明白经典作品好的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沉淀多才能得到的。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去搜寻一系列的相关参考书籍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是因为当代文学基础课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文学性作品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学的体系、范畴、概念、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等是很关键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了?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精确的点评,能够道出文章的精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一些缺失。

4.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

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一些方法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朗诵,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观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选择以小组与小组辩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说让学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因为在表达的同时,感性和理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这四点都没法离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可以说与创新思维并存的。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诵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综合能力,课堂上的创新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 培养 学生 文学基础 作用

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基于此,笔者以下就这些作用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概述小学生的文学基础培养

从广义来讲,文学基础这个概念十分广泛,其包含了中西方文学、古近代以及现代文学等等内容。而就小学生的文学基础来看,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认知水平较低,因而不可能为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文学培训,但是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文学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学生文学基础水平高低与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文学审美意识文化素养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加之文学基础作为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基础,因而必须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文学基础的培养更为重要。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化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二、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

(一)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

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虽然很多学科都能传递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但其产生效果最佳的则是小学语文。尤其是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站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精心编排了教学内容,且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极其吻合,因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精心讲解教材内容中的字形字义、修辞比喻、历史文化,通过小学语文学习就能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从泛到精、从篇到段的阅读,帮助学生吸收文字蕴含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文学基础,加上细致分析,就会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基础。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少年闰土》(小说类)、《春夜喜雨》(诗歌类)、《草船借箭》(寓言故事)等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不管是在文学基础知识的传递方式还是思路都具有较强的相似之处,经过教师的精心分析,从而对小学生掌握文学基础知识取得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成效。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写作与表达能力是奠定文学基础之根本,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技能。因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既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职责所在,同时还是提高小学生文学技术水平的必经之路。经过小学语文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

所谓文学赏析水平就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是学生形成文学基础的重要环节。这是由于文学作品与欣赏和品位紧密相连。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读出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领略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实现与文学作品作者与意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教师可以深入开展语文佳篇赏析课程,通过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思路、布局、修辞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价值都可以用来赏析,并通过进一步的赏析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文学作品包含的深层意义,更加有效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一步来达到有效理解和培养学生自主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效果,学生学基础扎实则逐步形成文学素养。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对小学生文学基础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化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为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创设诗词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定。而到了高年级,延伸的古诗词篇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定。可以在教室的角落设一个小黑板,让全班同学轮流,每天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而仅仅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诗歌的学习远不止死记硬背。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如果要充分发挥诗歌分享这一环节的作用可以在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让分享诗歌的同学在讲台上讲一讲这首诗的大意,并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紧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消除焦虑的情绪,树立自信心,慢慢养成良好的台风,能够毫不怯场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课后要求学生将小黑板上的诗词收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并背下来。

写也是语文课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收集的诗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当然这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学生喜欢这首诗或者觉得有其他想法可以写下来,如果学生对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可以不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二、课文与古诗词的延伸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文和延伸的古诗词相结合。例如,在学习第十一册的课文《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用几首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词来导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宋代秦观写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正式讲课文前教师可以先朗诵一下这首诗,并简单讲讲诗的大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还能自然地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上、初步的感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古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较平铺直叙的课文内容更为深刻。学生的思想深度也能更上一个层次。另外,还可以在课文讲解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古诗词。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古诗词很多,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下一节课来分享、交流。

再如第十册的《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在途中写的一些诗词,如在征战娄山关时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等,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文学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在征战中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前途和胜利而拼搏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开展古诗词的朗诵比赛,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定一个主题。例如十月是国庆节,可以以歌颂祖国或者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自行准备朗诵篇目。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准备朗诵所用的背景音乐或者幻灯片,当然材料的准备学生自己可能很难完成,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朗诵会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与孩子合作表演,不仅能让古诗词积累得到家长的支持,还能够能好更久地坚持下去。

还可以举行古诗词的插画比赛,古诗词都一定的意境,正如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学生通过画画,可以表现出对诗作的看法。比赛可以邀请学生的美术老师来当评委,给活动增添一些乐趣,少一些正式、紧张的气氛、但是给诗词配画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能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且画画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能积极性不高。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背诵比赛,看谁积累的诗歌最多。老师可以提前两周告诉学生将要举行的古诗词背诵比赛的主题,让学生准备。如这一期以李白诗为主题,两周后看谁背得最多,给一定的荣誉称号和奖励,激发学生背诗的动力和兴趣。

四、有效诵读

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而且背了易忘,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抵制心理。因此,吟诵才是背古诗词的最好办法。我国传统古诗词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读书常常摇头晃脑不是没有原因的。教师不需要要求学生像古人摇头晃脑的那么夸张,但是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跟着节奏来诵读,加强记忆。首先,诵读时要求吐字准确、清晰,不多字不少字。第二,要正确断句,理解诗句的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三,诵读要有感情。在培养朗诵和语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诗适合怎样的背景音乐或者可以给诗配上什么乐曲可以将诗词像歌曲一样唱出来。

此外,很多古诗词已经被谱成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素材,让学生从学唱歌来积累古诗词。让学生能偶尔换一种心情,愉快地接受古诗词的积累,快乐地学习。

第7篇

关键词: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走向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⑥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学习与探索,2010(2):193

第8篇

其实占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是很多高校日本文学课程面临的共性的问题。对此有很多老师提出对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及探索。日本文学课程不管是基础型还是拓展型都需要学生有一定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所以各高校日本文学课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基于学生对日本文学失去兴趣的现状,本文以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日本文学兴趣为目的,探索在低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日本文学的重要性

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日语学习者尤其对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有几点。首先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对日语学习者日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各个阶段教科书中学过的词汇及语法在文学作品中或按部就班被应用或被赋予新的意义活用。初读文学作品只要读懂大致即可,不必死磕每个词的意思,所以有时课堂上理解不了的用法在文章的故事情节的带动下会豁然开朗。其次培养阅读习惯可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日语即使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经常阅读的人和很少阅读的人写文章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多读日本文学作品不仅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可提高阅读及理解能力,为通过日语水平测试打下牢固的基础。再有就是日本文学作品是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思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于泳老师在《高校日语专业中的日本文学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阐述道: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总和,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仅仅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意识,同时自觉不自觉的把日本自然历史政治等等相关的信息都融入到作品中。所以一部小说就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的小型的窗口。不同的作品反映不同的主题,作者看社会的视角不同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也是不一样的。而张冬梅老师在《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在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之学会走出自己,了解前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心灵,也学会走进自我,认识自己,从容地去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西方文学,日本文学也是同理的。总而言之,杨绛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读日本文学作品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正如李春雨老师在《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学阅读的主动性也就非常重要了。

二、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的可能性

首先介绍一下高校专业日语基础日语教学的情况。现在初高中学习日语的生源越来越少,几乎每个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都是零起点,即初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受欧美文化的熏陶比较大。这样文化背景的转换使得学生对日语产生好奇心,急迫想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增强。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日语教学课程。主要有精读课和视听说课。也就是说日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接受基础日语知识的教育。对于大四就开始半学习半实习找工作的他们来说一二年级是相对稳定的集中学习日语的时间。虽然各高校在积极不断地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基础教学的特点要求内容上仍然以词语说明语法解释课文的理解等为重点。教学时间长,学生心理安稳,学生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教学内容简单固定,这些低年级的基础日语学习的特点都为日本文学知识的灌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方法的探讨

1、精读课中的导入方法

关于精读课教学中的日本文学知识导入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一年级的上学期,另一个就是一年级的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的一学年。刚刚在前文提到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初高中学习英语的考生,所以一年级的上学期是他们刚刚接触日语的时期,这阶段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发音练习。刚刚掌握了假名的书写及辨认就进入课文,蜂拥而至的大量词汇和文法让学生云里雾里。这时期再大量导入文学知识只能让学生顿失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兴趣。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利用发音时词汇列举的机会把日本作家作品的名字作为词例使用,发音的同时再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或作家轶事,这样会让枯燥的发音阶段变得活泼生动,文学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求知欲望相当强烈,适当的推荐已译成中文的有意思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是可行的。最关键的应该是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整个学年,这个时期是集中讲解基础语法及词汇用法的时期。

2、视听说课中的导入方法

第9篇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 基础课程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英语专业在外语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呈现出了蓬勃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为国家在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英语专门人才。但在信息更迭迅猛的今天,外语在教学中又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

一、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实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已经深刻认识到英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人才质量培养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差强人意。问题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意识等方面。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在全球一体化中握有话语权,我们根据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刻不容缓。

二、英语专业建设思路

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包括学科、课程、教材等诸方面的问题,2013 年 7 月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在“2013- 2017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言指出,要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端英语人才,就要深化改革外语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突破口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英语人才,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不但有传承,而且有创新,语言能力培养是新旧两种培养模式之间的共核部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的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创新理念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

1、创新发展的培养模式探索。优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更要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历史、社会现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多元文化意识、思辨能力和健全人格。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曾指出:“外语专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符合社会的某种需求,还应该开发心智和想象力,提高深刻反省个体与世界关系的能力,认识语言在文化与社会建构中的作用。”尽管现在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我们一定要超越应用,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找到既符合英语学科发展方向又符合学生内在发展规律的专业定位。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要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意识和学术素养,使他们具有更强的拓展性和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践育人。实践是知识、能力的来源,在实践中养成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才得以实现。但是,从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相当薄弱,妨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

2、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优化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前提。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应能很好地体现模块化的教学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学计划结构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学生选课自主化,能力培养系列化。采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文化与跨文化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是英语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文化感,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而且要加强对本民族母语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根据市场导向选择哪些专业方向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实践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不仅包括在校的一些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实践。上述5个模块体现了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体现“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驱动”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说、写、译等输出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效果。

探索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是所有从事外语类人员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以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立足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不同类型高校英语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找出英语类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合理性和创新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Pratt,M.Transforming and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s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

[2] 陈建平. 基于新的发展形势,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转型升级[R].北京: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