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海峡两岸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5 19:3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海峡两岸关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海峡两岸关系

第1篇

【关键词】海峡两岸 经贸关系 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逐渐变得频繁,同时随着两岸经贸合作政策的变化,致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也开始由浅入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就目前来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方向,并促使海峡两岸经贸可以更稳定的发展下去。

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两岸的经贸政策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就目前来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由于我国政府对台湾一直采取开放的政策,并当台湾同胞来大陆开展业务时也会适当的给予其优惠,进而促使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发展,而台湾却有所不同。因而久而久之,致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开始出现了问题。其次,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大陆严格按照WTO中规定的内容对来到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实行完全开放,但是台湾对此仍保持消极的态度,并对大陆来台湾经商的同胞实施了限制政策,进而给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困境。

(二)两岸经贸双向交流不平衡

由于两岸的经贸政策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因而严重影响了两岸经贸双向交流的进行,同时开始出现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容易,而大陆产品进入台湾较难的现象。同时台湾内部一直在实施“宽出严进”的政策,并对大陆产品保持的消极的态度,因而致使两岸经贸双向交流不平衡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在投资方面,由于台湾相关政府的限制,因而致使大陆企业迂回进入台湾发展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三)两岸合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两岸经贸合作的内容都只是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其中部分合作是由民间推动所产生的。对于此现象的发生,我国相关政府应针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两岸合作机制,进而促使两岸合作关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加深。同时通过对两岸合作机制的健全,也可促使两岸经贸合作项目变得更为规范化,并为日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经由ECFA实现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

现阶段,由于台湾对大陆实行“宽出严进”的政策,因此为了实现两岸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应在ECFA的推动下,促使两岸在经贸关系中实现平等互惠的原则,进而为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在加深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合作方向和目标对ECFA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而通过农业合作的深化推动两岸经济各领域的有效发展。其次,两岸相关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两岸经贸合作予以支持,并有效促使农业合作市场的完全开放,同时为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缓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海峡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的方向

(一)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力度

为了深化海峡两岸农业的持续合作,相关部门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两岸银行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在两岸针对农业进行合作的期间,银行可以为经商者提供充足的贸易资金。其次,两岸应针对就业的问题进行协商,并在协商下达成共识,有效加强两岸农业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台湾应安排相应的农业专业人士来大陆讲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操作等方面的知识,有效促使双方在农业技术方面可以共同进步。其次,海峡两岸还可以在技术认证等方面进行合作,进而为农业合作的深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取消限制措施,实现农业投资便利化

在深化两岸农业合作之前,两岸相关政府应针对农业合作制定相应的计划,以便促使两岸农业合作可以先从冲击较小的农业合作项目开始,然后再对农业合作进行逐渐的加深,最终达成完全开放的目标。其次,台湾应取消“宽出严进”等限制措施,逐步扩大大陆投资规模,进而慢慢由接受的态度转为积极合作的态度。再次,大陆也应对农业投资等相关法律进行相应的完善,以便保护台商权益的同时,致使大陆的经贸效益也能有所提升。

(三)减少贸易壁垒,逐步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为了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两岸相关政府应根据WTO的规定内容对农业非关税的壁垒进行消除,进而有效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频率。其次,在两岸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也应对农业合作项目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便促使两岸农产品项目的合作可以先从冲击较小的开始,进而循序渐进的展开,最终走向自由化贸易模式。

四、结论

综上可知,目前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为了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实现有效的进展,那么海峡两岸相关政府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两岸的经贸合作。同时,在海峡两岸深化农业合作方向的进程中,也应在合作之前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等,进而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促使两岸的经贸合作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蔡婕萍.浅析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J].福建论坛,2010.

第2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

近期,海峡两岸就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协议展开协商,其中最受关注的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最为艰巨的重大任务。目前海峡两岸对此已有不同的主张与思维,可能影响到后续协调的顺利进行。

首先,海峡两岸在货物贸易协议方面的认知差距甚大。在货物贸易协议方面,台湾方面的主张不是签署一揽子的或整体性的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即在―定时间后完成两岸90%左右的关税减让与零关税目标,而是采取阶段性的“次早期收获计划”模式。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表示,在ECFA货物贸易协议中,仍坚持将农产品贸易开放进口、关税减让与零关税排除在协商之外,不协商,不谈判,仅主张将剩余的5000多项工业产品项目分阶段降税,力争在短期内将5大泛用塑胶、整车及面板等台湾关注的强项产品纳入早收清单,实行“立即”降税。显然这不是大陆所希望与主张的,大陆希望按照国际FTA或类FTA的国际规则,签署整体性的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即一揽子解决,确立零关税时间表,逐步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实现两岸经济的整合或一体化发展。

台湾方面在ECFA协商或处理相关议题上,一直主张遵守国际规则,按WTO规则办事,尤其是在处理两岸签署投资保障协议问题上更是如此,希望纳入国际仲裁机制,但台湾现阶段的主张显然是不符合国际规则的。ECFA的早期收获清单已经与国际上的早期收获清单有很大差别,一般FTA是将部分农产品降税或零关税列为早收清单,但海峡两岸没有,台湾还完全拒绝对大陆开放农产品市场,而且只有大陆单方面对台湾部分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同时,早期收获清单中的工业产品比例过大,而且台湾的优惠规模是大陆的数倍之多,在国际上也是很少见的。国际上从来没有所谓的“次早期收获清单”降税或零关税做法,没有在实施早收清单后又提出新的早收清单,而是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后采取逐步降税做法与降税时间表。台湾的这种主张与做法存在巨大的政经风险,可能让海峡两岸迟迟无法签署一个整体性的货物贸易协议,无法确定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显然,台湾方面是以“利己主义”与“单边思维”来处理货物贸易协议问题,只强调什么货物开放,什么货物不开放,什么应纳入,什么不应纳入,完全忽视大陆的主张与经济利益,也没有长远的、宏观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构与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是典型的短期行为,不足取。

第3篇

【关键词】两岸高校 音乐教育 交流合作机制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陆与台湾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两岸关系已进入和谐发展阶段,两岸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正热切期望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而加强两岸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交流合作,使两岸的文化交流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领域更广阔,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设两岸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举措,也是两岸音乐教育工作者和两岸文化人应携手担当起的共同责任。如何实质性地启动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两岸音乐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构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需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音乐文化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萌芽,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进,中国音乐已形成各民族和地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音乐文化,同时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异彩纷呈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统一体,以此决定着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方向。同时,中国音乐的胸怀始终向世界敞开,吞吐吸纳,汇聚世界音乐文化精髓,使中华文化的乐章更加绚丽多彩。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过去千百年历史中,大陆居民不断迁过去定居,他们把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节日礼仪、音乐文化等传播到那里,使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在血缘、语言、文字等方面早已一脉相承、亘古未变。台湾同胞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有着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己当家做主的朴素愿望。其独特的历史,成就了具有台湾浓郁特色的文化。台湾音乐,既传承中华传统音乐精髓,又发展本土特色,更借鉴和吸收外来音乐元素,使中华音乐文化内涵更丰富。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并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创造的重要媒介,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交往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大融合,必然要求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交流合作,因此,构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需求,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二、构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需建立长效机制和规划实施步骤

据中国台湾网3月10日北京消息,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2013年两会台湾团和政协界别组关注的话题之一。由此可见,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重要性。建立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是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环节。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是要结合海峡两岸高校的实际情况,要有超前意识,充分把握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既要找出两岸共性,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又要发挥两岸优势,适应国际化需求。海峡两岸高校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需要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首先要明确海峡两岸高校交流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当中包括编写制度规范、搭建平台渠道、协商重大问题、协调海峡两岸政策等。其次,要研究如何通过海峡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让海峡两岸高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并最终形成一套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还需要由海峡两岸组建专家顾问团队,从专业的角度,对交流合作协议和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吸纳各方意见,形成可行性报告和工作步骤,提前进行规划和部署。两岸高校和社会各届共同努力,尽早将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和机制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商讨议题提出,通过探讨和商议,一定能加快建立起对两岸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并行之有效的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三、构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初步设想

(一)构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合作平台,促进两岸高校音乐教育师资交流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要培育出国际化音乐人才,需要有国际化经验的优秀音乐教育师资。目前,台湾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学历普遍较高,其音乐与文化、科技产业的结合也比大陆早,有成功的案例,与国际接轨。虽然大陆音乐教育师资的国际化比台湾地区低,但音乐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和开设音乐专业的院校远多于台湾,师资力量宏厚,拥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因此,两岸高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应积极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构建多种交流合作平台。具体做法是:可以组织开展海峡两岸高校音乐教师交流与培训活动,彼此分享对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在高校音乐教师教育领域,可定期举办海峡两岸高校音乐教育教师教学技能或音乐学术论文培训或比赛。两岸教师还可以互相观摩学习课堂教学实践,彼此分享和借鉴对方的课程设置方案及课程与教学资源。待条件成熟后,两岸教师可互相参观考察、访问和访学,还可以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开设讲座甚至短期任教,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进。

两岸高校教师除了要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外,还应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音乐人才,为两岸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发展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还可以通过文教基金会等团体运行,扩增老师与学生参访、交流、研讨机会,鼓励师资分享等,通过合作平台,为海峡两岸高校音乐教育带来更实质的帮助,共同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二)设立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及学术论坛机制,合作研究课题

海峡两岸在平等互惠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为增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研究,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可以设立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及学术论坛机制,使两岸高校音乐教育学者,可依托中心或论坛这一平台,广泛吸收两岸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开发共同研究课题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课题研究内容可以在充分契合当地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到两岸的全面交流合作,以有效推动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共同繁荣发展。

在合作研究两岸高校音乐教育课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开展各个层面的教研交流活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可以开展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比活动,编写出版两岸高校音乐教学课例及评析等方面的教学参考用书,为弘扬传统音乐,突出地方特色,也可开发地方教材。

(三)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搭建两岸高校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两岸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均具有积极向上的活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因此,两岸的青少年应多交流和接触,加深了解和包容,加强互动和合作,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

两岸高校除了可多进行音乐艺术表演活动的交流外,也可以尝试探讨异地教育见习、实习和艺术实践的模式,构建学生短期互换交流机制,学生可以分享各校电子图书馆资料,还可设计供两地学生共同选修的网络课程,探讨部分课程互认学分的可能性。此外,鼓励两岸本科毕业生异地报考研究生,并在这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引服务。

(四)合作创办网站和刊物,加强两岸信息交流

在资讯传播十分发达的今天,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也需要搭建一个快捷、便利的交流平台,以便于两岸的音乐教育同行能够及时交流信息、分享成果。因此,创办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的网站很有必要。创建网站的操作性强、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且随时可资源共享,如果顺利成立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可以由该研究中心具体负责网站的设计和维护。

建立“海峡两岸音乐教育网”,可呈现音乐教育资讯、音乐课外活动交流、音乐教师学术交流或音乐课优秀教案展示等内容。网站中可开设两岸远程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由两岸高等院校优秀的音乐教师做主讲教师,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互助学习,充分利用两岸的教育资源,增加接触,增强互信。

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可考虑创办《海峡两岸音乐教育》期刊,收集两岸高等音乐教师音乐教学、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海峡两岸音乐教师学术交流。

为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海峡两岸可定期互派代表团,定期交换信息、资料和出版物,同时开展培训研修、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发共同研究课题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合作创办网站和刊物,能加强两岸信息交流,以全方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而充分展现海峡两岸音乐教育的交流合作成果。

(五)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与产业交流

综观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文化对经济的推动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更多新的机遇和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欧美一些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产业,如美国,其文化产业出口额已占其总出口额的30%以上,因此,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在文化产业中,娱乐产业占有很大比重,音乐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历来在中西方娱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网络科技和电信技术的发展,音乐产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促成了新媒体TMT(Telecommunications,Media & Technology)产业的诞生和数字音乐的发展。音乐已经超越了艺人、唱片、媒体等传统产业端,向数字音乐、网络娱乐和信息影音等多元化的新媒体方向延伸,助推设计、包装、影视、动漫、演艺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音乐与品牌的整合营销。成功的企业要将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给消费者,有着引领潮流作用的音乐无疑是重要元素,因此,音乐与社会和各产业息息相关,相互交融。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两岸高校与行业和产业协会、商会及企业共筑交流合作平台,构建两岸“课堂+舞台+岗位”的工学结合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培养出能为社会和产业服务的音乐专业实用优秀人才,使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的成果能在全球化舞台绽放光芒,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海峡两岸关系和谐发展正翻开新的一页,为海峡两岸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契机,以高校音乐教育合作为切入口,推进海峡两岸音乐教育合作,实现两岸音乐教育双赢,与台湾地区音乐教育机构共同谱写海峡两岸音乐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为了让两岸都成为合作的受益者,从政府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外,两岸的音乐教育合作是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两岸高校均拥有各自优势,能否实现两岸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和共享,成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两岸高校可以在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下商讨解决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计划,逐步推动两岸音乐教育交流合作,通过两岸高校的有效沟通和共同努力,为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

海峡两岸高校音乐教育的交流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集思广益,不断提出新的看法和思路,在两岸高校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下,增进两岸的互信和了解,互相取长补短,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携手共建两岸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平台,为两岸文化产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注:本文为广东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参会论文)

参考文献:

[1]房晋.先行先试:拓展对台交流——加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第4篇

《经济》:作为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两岸经贸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殷存毅: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都是经官方授权的民间团体,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两岸官方之间是不能直接接触的,为了便于处理一些受官方委托、具有官方公权才能解决的问题,“两会”应运而生。虽然海协会和海基会都是民间团体,但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首先,“两会”的成立和协商机制的建立标志着两岸“互不往来”的结束,自此以后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扩大,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两会”起到了解决矛盾纠纷、互通信息、相互磋商的功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岸经贸互动的协商,我们一般称作事务性协商,其分为两大块,一是两岸人员的交流,二是经贸往来。在经贸往来中,尤其是在2008年以前,大量的台商来大陆投资,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通过“两会”平台来解决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2008年以前“两会”在两岸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2008年至今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两会”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了,它们是两岸关系制度化建设的平台。到目前为止,两岸之间签订了二十几个协议,都是通过“两会”来组织签订的,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有“两岸直航”、《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最近签订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些协议在整个两岸关系发展中都是里程碑式的成果,都是通过“两会”的协商机制和协商平台来完成的。

《经济》:现在很多人都在提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在您看来这个“深”字着重表现在经贸合作的哪些方面?

殷存毅:在两岸关系取得了诸多标志性进展之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已成为一种共识,“深”就是说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再往前走。随着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两岸之间在某些产业领域难免会产生竞争,这种竞争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妨碍两岸的经济合作,甚至会妨碍两岸经济的进一步交流。

因此想要实现双赢,两岸就需要遵照市场规律在产业规划发展中进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因为台湾在技术层面上也没有特别强大、特别自主的新兴产业力量,还是需要大陆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和销售市场。所以说深化经济合作实际上就是深化产业合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品牌的创立、新标准的制定这些方面进行深化合作,这样不仅能够惠及两岸百姓的生活,还能提升两岸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扩大产业融合不但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就业和消费,而且还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经济实力,我觉得深化的“深”就表现在这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制度的建设。

《经济》:要规范两岸经贸领域的竞争,目前存在着哪些制度缺口?

殷存毅:举个例子,比如人才的竞争,台湾方面埋怨大陆把他们的高端人才吸引过来了。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台湾方面没有主动地和大陆建立起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试想如果两岸之间签订了一个人才流动方面的协议,让人员的来去都是自由的,这样不仅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双方在研发上的合作与分工。此外,台湾方面的制度缺口还表现在《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上,这部1992年3月23日由台湾“立法院”通过的条例,缺乏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内容,已经不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需求,也声称修正该条例,但至今无果。

就大陆方面而言,在制定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也应该将台湾纳入其中,比如“十二五”发展规划。如果不从宏观层面把台湾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规划的范畴,那么大陆对台的经贸规划就只能是对台部门和商贸部门的事务,纳入的话就能让相关部门有法可依,还可以减轻大陆内部部门之间的协商成本。所以在制度健全上,海峡两岸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经济》:政策在两岸经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何如处理市场规律和政策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认同;台湾青年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23—03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认同问题的研究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世界是施动者在客观环境中建构的世界”。“自我的身份和利益是在与他者的互动过程中得以建构、产生意义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认同问题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议程。认同问题又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认同出现了折裂,主要表现在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统一认同尤其国家认同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这不仅成为岛内分裂势力推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也是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修复台湾民众的两岸认同撕裂,是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工程与核心目标所在。在这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对两岸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认同概念界定

认同问题由来已久,它涉及的是个体对于自身意义的辨别和个体与他人、群体关系的确认。在当代,认同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学科都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从认同的角度表达和表现各自关注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认同”有着众多不同的界定与解释。在学习参考各种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认同”的涵义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认同是辨识的结果。认同首先意味着以差异为基础的“同一性”,而人的同一性不仅体现为外在物理形态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更体现为对总体性自我的理解与把握。第二,认同是建构的结果。无论个人还是群体的认同都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社会行动者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中,重新安排经验材料的意义而建构起来的。第三,认同是可以多种共存的。人们通过确认自身的意义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从而进行自我界定,但是对于个人和群体而言,自身意义的来源可以并且可能不是唯一的。总之,认同是个体对所属身份或群体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判断,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的一种认可或一种情感的投入。

总之,认同是个体对所属身份或群体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判断,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物的一种认可或一种情感的投入。它是“‘成为’(becoming)以及‘存在’(being)的事情,它属于未来和过去,而不是那些已既存的事物……它并不是永久地固定在某一个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处于不断的历史、文化与权力的游戏之中。”[2]

2.政治认同概念界定

政治认同问题的提出,则是认同问题在政治领域的扩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每一个做政治研究的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政治认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情感上的感知与认可,更是有着实体性主客体的政治实践活动,它对人们政治身份的确认、政治价值的判断和政治行为必然有着客观的作用。因此,政治认同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稳定、政治发展等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而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正如普遍意义上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样,政治认同也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动态变迁过程。在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基于差异和冲突的各种政治观点、学说、理论的争辩,对各方利益的考量,政治力量的博弈,都可能使特定时期与环境下看似静态、稳定的政治认同发生变迁。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社会结构、交往方式的发展与变化都构成了政治认同变迁的深层次原因。

在有关政治认同问题的众多研究中,产生了许多对政治认同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的界定和阐释,归纳起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界定如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一个政治单位的归属感,表现为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则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归属感,包括感情和意识上的,界定为政治认同。人们通过形塑自己的身份,并以组织和政治过程的规范来作为行动的指导。

二、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

在两岸关系语境中,政治认同问题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制度认同等三种认同。国家认同指的是对国家体制、国名、国号的认同;民族认同指的是所属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制度认同指对现行的政治体制的认同。

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张文生指出,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显示出分布的复杂性,反映在上述三类的核心要素。“中华民国”目前在台湾的身份合法性得到承认,的权力在重新上台后得到扩展,被描绘成在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中的最大共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台湾各种政治势力作用下遭受污名化的命运。虽然台湾社会中支持统一的人坚守最后的战壕,但仍然承受来自各方的强烈抵制,受到在台湾社会中的身份认同的阻力。“台湾国”认同是“”势力通过各种政治,文化,法律的话语,企图重新建构身份认同[3]。

在台湾的政治定位、“统、独”议题、两岸关系等问题上,台湾的主流民意关系两岸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本文所指的两岸关系中的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在内涵上泛指台湾对“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在外延上则包括对自己究竟“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亦或“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同属一个中国”、“一国两区”、“特殊国与国”或“台湾是独立国家”等问题的认知。所谓“统独”议题,是指台湾民众对两岸的最终走向是两岸统一还是台湾“独立”,还是维持现状等的基本想法[4]。

第6篇

以社会为舞台,参政议政

最美的声音,听起来无声无息;最美的形象,看不见任何痕迹。大音希声,因此我们只能用心灵去感悟,大爱无痕,因此我们只能用眼睛去观察。这时便会发现,原来慈善和爱心,就像身边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

对于一直低调行走在社会服务道路上的黎锦文先生来说,他的爱心和善举,及对于社会活动的关注,就像是每天需要空气和阳光一样自然,而又洒脱。慈在他心中,善自然能够行遍天下。而与之对应的,是他对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热忱,是他于个人事业及公众服务方面锐意进取的精神。

实际上,对于社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活动,黎锦文先生是抱着喜欢的态度的。当谈及服务社会时,他依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依然觉得自己时间很有限,尽管他一直走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如果要把事业和服务社会在他心里进行排位,毫无疑问,黎锦文先生会将服务社会摆在第一位。他担任多项社会公职,长期致力于社会服务,出入社团之间,甚至参政议政,所抱负的本心,就是希望尽自己的心力,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多做一点事情。

且看社会冠与黎锦文先生的荣誉与头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会长,广州培正商学院校董,博爱医院董事局主席(辛酉年)及永远顾问,台湾大学香港校友会荣誉会长,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荣誉会长……人们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黎锦文先生已经走在了前面,在社会服务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低调的奉献中,用爱心和真情谱写奉献的精彩乐章。

不必说他在香港崇正中学中,作为校董兼校监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不必说他在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中(总会长是吴伯雄先生),做出多少奉献,才能够享受到荣誉会长的荣誉,令到同仁发自内心去尊重;亦不必说他在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作为会长是如何为两岸关系献智献力;单单是在全国政协这个位置上,就可以看到他在参政议政、为民生献力量,十年如一日的别样精彩和执着付出。

全国政协每五年一届,然而黎锦文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做却是三届,跨越了他生命中的三个五年,也伴随他走过了十五个富有故事的春夏秋冬。直到他因为年岁已高,才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的换届中退下来。在此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积极发出民众的声音,一言一行都彰显爱国情怀。他说,我所以参政议政,就是想对国家做点贡献。本着爱国的立场,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希望有利于国家的更好发展。

因此从台湾到香港,从香港到台湾,黎锦文先生在往返之间,却不觉辛苦与劳顿。作为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政协委员,也作为在香港生活的市民、曾在台湾求学的学子,他乐于看到海峡两岸关系越来越融洽,乐于看到香港的不断良性发展,也乐于见证国家在短短时间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尽管对于国家不好的一些现场仍存忧虑,但这些却正是黎锦文先生不断行走于社会服务道路上的初衷。于他而言,服务社会的过程首先是尽他自己的能力,通过自我的关系和能力,能够带动一部分有能力、而且能够服务社会的人走在一起,去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从律师到善长,人生精彩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黎锦文先生都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从不停歇服务社会和奉献自我的能量,不以名利为追求,不以金钱为目标。他的人生经历,反而因为那份低调和平实,而烙上了浓的色彩。

而在政界,律师行业和社会活动上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亦使黎锦文先生更显淡定从容。如同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他给予笔者的印象,就是宠辱不惊,但同时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坚持。他宠辱不惊,是因他不图名,不图利;他深深坚持,是因他希望,能够一直地为慈善事业去做点什么。

如果顺着时代的脉络去搜寻,揭开黎锦文先生人生中的点点滴滴,便会发现,他一切的爱国情怀和爱心慈善,都有了最初的能动力――这便是家学渊源。可以说,黎锦文先生对于社会活动的付出,对于慈善爱心事业的奉献,受到家庭影响颇多。他的父亲是新界原居民,早年在澳洲谋生,而他在十一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华侨的爱国情怀和家庭的熏陶,无疑都深深影响着他。

或许正因如此,热爱中国文化,所以在求学的选择上,黎锦文先生只身前往台湾求学,因为在香港读大学,是英文教学,黎锦文先生便到了台湾大学,从此也与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随后的社会活动中,都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海峡两岸的发展。

然而,从台湾求学回到香港,因为台湾的学历在港英时代的香港不受承认,黎锦文先生不得不辗转前往英国学习法律课程,依然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英文。但源于对律师行业的喜爱,他却毅然努力挑战,以勤奋刻苦去面对一切困难,在律师行业一步一步走来,去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梦想。而在今天,黎锦文先生从英国求学归来后和合伙人一起创办的黎锦文李孟华律师事务所,也已经走过50年风风雨雨,已经成为律师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黎锦文先生的名片上这样写着:英国、澳洲、新加坡、香港执业律师,国际法律公证人,中国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很简单的内容,但是却自然地透露出大量的信息,那就是,在律师行业,黎锦文先生是一个专业卓越的人,是一个在行业中有地位的人。能够成为中国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就是他在律师行业资历甚深的一种体现。

据悉,中国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必须具有香港认可律师资格及执业十年以上的资深律师,由中国司法部集中组织有关业务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予以委任。在全香港,中国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只有数百人。正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因为卓越,所以承担更多。在行业中,黎锦文先生在处理好法律事务的同时,也无疑对行业挑起了作为律师的责任。

而从黎锦文先生的谈话中亦可以得知,尽管其在地产行业亦有所发展,在香港、台湾和内地都置有产业,但更注重的依然是自己的律师专业。只因为律师,更具备国际视野,只因为律师所关注到的社会问题更多,而这一切,都更加促成他在行业的努力中,逐渐成为一个对爱心和慈善孜孜以求的长者。

慈在心中,善行天下。或许这便是对于黎锦文先生从事慈善爱心事业的写照。作为博爱医院董事局主席(辛酉年)及永远顾问,黎锦文先生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博爱医院作为香港的一个大型慈善机构,晋升机制是很困难的,只有在慈善事业中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且赢得众人的认可,才能站到更高处,带领更多人去行善,去奉献。从博爱医院董事局总理到副主席,再到主席的位置,近二十年的跨越,也是黎锦文先生近二十年的尽己所能。

第7篇

海峡经济区是由海峡东西两岸构成,主体是隔海相邻的福建省和台湾省。一些对区域经济和海峡两岸关系有深人研究的专家学者认为,海峡经济区还应该包括与福建毗邻的浙江温州、广东潮州和汕头、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地区,这些地区历史上属于古闽越国,与福建形成了紧密的经济文化关系。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海峡两岸有着深厚的血缘、亲缘、地缘、商缘、文缘关系,资源察赋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经济发展呈现差距明显缩小、融合加速的趋势,并具有背靠祖国大陆腹地、海岸线长、深水良港众多等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纽带作用不断增强,海峡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专家认为,我国已经完整地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且强调要通过区域互动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总体战略布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必须加快整合推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形成完整的空间布局。与会专家认为:区域经济整合需要的最佳条件是紧密的地理联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资源察赋和产业的互补性,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然转移,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类似的经济运行机制。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还存在着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形成的必然性。如果忽视了海峡经济区的存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将形不成整体优势,全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薄弱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整合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优势,形成海峡经济区,既有利于促进这一区域的高速发展,也有利于把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两岸这三大区域组合成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条完整经济繁荣带,提升我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更有利于构建两岸统一融合的前沿平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构建海峡经济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海峡两岸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战略位置十分特殊。从地理区位看,海峡两岸同处于太平洋西岸经济带的关键部位和国际主航道的中部,面对太平洋东岸,内联亚洲大陆,是南北半球东西大交流的交汇点;两岸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密集的城镇群、相互配套的产业链群,整合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将共同构成我国通向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还可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腹地,将进一步凸显这个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地位看,我国是世界上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促进形成海峡经济区,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合作基础看,大陆与台湾相互的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对祖国大陆的依赖程度已不断加强,他们依托祖国大陆市场作全球布局已是必然趋势,依靠祖国大陆拓展台湾经济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已成为其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只要我们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区域的整体布局,就能够更好地提升两岸合作对接的水平。从现实发展看,福建省正在大力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城市经济圈为依托、以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的经济区,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为东部加快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新增长极创造了条件;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使闽台发展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l:4D的差距缩小为l:5,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互动和双赢增添了活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将会有力地推动内地与台港澳的共同繁荣,推动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区的密集区。

与会专家学者对海峡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以两岸双赢为基本原则,以两岸毗邻的闽台两省为主体,以浙南和粤东为两翼,以赣南纵深拓展为腹地,形成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加快构建海峡经济区。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考虑,可提出“加快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整合东南沿海发展优势,推进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带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从加快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上考虑,应提出“加快建立海峡两岸城市联盟,形成环海峡城市群,推动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全局考虑,应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机制,拓宽两岸更加紧密交往的通道,着力构建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加快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分工。从优化配置资源结构上考虑,应提出“加强海峡经济区域的产业对接,加速两地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形成产业协作的配套机制”,以整体优化我国区域的经济结构。

2.加快形成海峡经济区,应充分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客观上连接着东岸,它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间地带,是连接“”的咽喉,尤其是“闽南金三角”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两岸两洲中形成了特殊的“黄金三角”,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上对两岸两洲形成了优势互补,它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全方位重构我国区域发展体系,重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优势,促进形成海峡经济区发展活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8篇

糯米饭

糯米饭是台湾乡村人民最爱吃的主食,占全部食物的70%。台湾做糯米饭的方法是:头天晚上用水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把米捞在一个竹编漏斗状有盖的容器内,将其套架在盛水的陶锅口上,架火烧蒸。这种糯米蒸饭黏性好,软硬适中,香甜可口。

在台湾许多乡村,当地人将糯米饭盛在一种竹编小饭篓里。吃饭时,把饭篓的盖子打开,抓出一小团糯米饭,用手使劲攥、捏,然后蘸着用鱼露、辣椒等制作的调料一起吃。据说,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

台湾农村吃糯米饭是用手抓的。我外公是军队里的营长,后来遭胁迫被要挟到了台湾。后来,外公因为对不满,就隐姓埋名,在台湾偏僻的农村当了一名农民。

海峡两岸关系正常化以后,我曾两次到台湾乡村去看望外公。在外公所在的村庄里,我就遇到了手抓糯米饭的问题。开始我不敢用手抓,怕不卫生,只是用勺子舀着吃,但由于糯米饭黏性特别好,舀起来很费劲。

台湾的村民非常友善。为了不让淳朴的台湾亲戚朋友见外,我也就入乡随俗,学着用手抓,但还是不如台湾当地人那样自由,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手抓来吃。

台湾乡村的竹筒饭也是一种美味食物。把糯米或紫米加上盐,或加上糖、椰蓉等,放进竹筒里,注入水,密封后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炭火上烧熟。把竹筒劈开后,一根长条米饭上粘着一层竹膜,吃起来别有一番香味。

野菜

我在台湾探亲期间,外公村庄里的村民非常热情地招待我,对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和变化赞不绝口。在餐桌上,除了当地人通常用来招待客人的煮鸡、蒸鱼、烧猪、烤肉串等食品外,还经常摆上一盘盘新鲜的树叶、野菜、野果等等。

据当地人介绍,在日本鬼子侵占台湾时期,台湾的乡村曾一度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于是,聪明的台湾人民就利用野外的一些野菜和树叶充饥。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台湾人‘民享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友爱和实惠。

如今,台湾乡村逐渐富裕了。为了激励后人不忘本,台湾乡村人民仍然保持着吃野菜的习惯。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前吃野菜是为了活命,而今吃野菜是为了尝鲜。

他们把野菜清洗干净,然后用手抓起野菜,蘸着已调好的酸、甜、辣、香、成适中的鱼露汁,一样一样地品尝,感觉其味道各有不同。

台湾乡村野外有一种紫红色的树叶,味微苦;一种像豌豆粒大小的野果,则比较苦,当地人称为“苦豆”。还有一种树上结的尺把长、寸许宽的大扁豆角,奇苦无比。

台湾朋友介绍说,有苦才有甜。这些野生蔬菜虽然味苦,却有祛病健体的药用功能。吃过几次之后,我还真喜欢上了这些野菜。后来,我认识了生长“苦豆”的野草,便经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去寻觅采摘“苦豆”来吃,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腊肠

腊肠是一种颇具台湾民族特色的菜肴。我第一次到台湾探亲时,外公和外婆就做腊肠给我吃。做腊肠的方法是:将新鲜鱼肉或猪肉、鸡肉、牛肉、鹿肉等剁碎,拌以辣椒、香菜、薄荷、柠檬、葱、蒜、盐、鱼露等各种作料制成,分别称为“鱼腊肠”、“猪肉腊肠”等等。

台湾腊肠有生、熟、半生半熟三种。台湾乡村人不仅平常家里喜欢做腊肠吃,而且将腊肠作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据台湾朋友介绍,吃腊肠还有讲究呢,腊肠一般在招待客人和喜庆的日子里吃,而在丧礼上是不能吃腊肠的。

蚂蚁蛋

第9篇

促进两岸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关系正常化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自由贸易协议的一种初级形态,其本意就是降低关税或实施零关税,消除贸易障碍,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扩大服务市场准入与开放程度,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以及实施投资贸易便利化。长期以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使两岸经贸关系呈现失衡局面,影响两岸贸易发展与经济合作。两岸推动并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就是要“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实现两岸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两岸贸易与投资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率先通过制订“早期收获”,对两岸合计806项商品实施关税减让,并在3年内实现零关税:相互开放26项金融服务贸易项目,以及大陆对台湾18项农产品实施零关税。

依据协议规定,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在实施“早期收获”基础上,两岸将就“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等“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显然,“早期收获”只是两岸自由贸易与服务市场开放的前奏,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其主要目标则是在此基础上尽快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在更大范围内,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两岸货物贸易的零关税,大幅开放服务市场,降低限制与准入门槛,实现两岸自由贸易与服务领域的广泛合作。

不过,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两岸经济规模的差异性,尤其是考虑到台湾经济的困难与处境,在推动两岸自由贸易与服务市场开放过程中,大陆对台湾采取了诸多特殊照顾措施,即大陆“让利”举措。这些“让利”举措主要表现在早期收获清单中大陆单方面对台湾部分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台湾对大陆不增加新的农产品开放项目,维持现行的高关税:台湾对大陆工业产品降税项目只有大陆对台的一半:台湾对大陆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远较大陆开放的范围与程度要小。这正是两岸经济合作的“两岸特色”所在,既遵守与符合世贸(WTO)规则,又超世贸规则,充分体现两岸经济合作的务实性与灵活性,体现两岸特点与两岸特色。

开创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新局

长期以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市场机制主导与推动。制度化合作滞后,影响了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与经济合作进程。近两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大幅改善,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取得了新进展,两会在经济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确立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目标、原则、程序与内容,未来两岸经济合作将在这一制度框架下运行与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与机制化发展做出安排。并在序言中提出,“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是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的制度性保障,也只有制度性保障才能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有序发展与实现互利双赢。

目前涉及各个领域的两岸两会协商机制,已逐渐不能适应未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两岸经济制度化发展需要,而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协商与运作。对此,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专门制订了“机构安排”条款。确定双方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召开临时会议:委员会由双方指定的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关的事宜,并提出5项所承担的任务。同时规定,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工作小组”,处理特定领域中与ECFA相关事宜。可以说,ECFA文本确立了未来ECFA的协商机构与运作功能,目前对两岸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协商、推动与落实这一设想,尽快建立制度化的协商机制,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与机制化的发展。

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国际经济领域基本发展趋势与时代的显著特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开端。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依据关税减让与商品自由流动程度、共同对外关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及经济政策协调情况,逐步建立经济联合体,其一般发展进程是从签署优惠贸易协定、启动自由贸易区、打造关税同盟、形成共同市场直到最终建立经济联盟。海峡两岸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既有优惠贸易的性质,也是自由贸易协议的雏形,其实质目标就是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为未来更高层次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可以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之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