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16:35: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代文学小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一、教学变化
十年的时间,社会变化万千推动了教学活动的日新月异:1、学情变化。高职学习生活远不如高中紧张,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有的学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课程,表现出实用性心理增强。2、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成为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主持人。3、教学方法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方法要由灌输式转变为体验式。4、教学手段的变化。由传统的板书转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5、教学评估的变化。由单一的试卷评估转向多元化评估方式。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学生整体素质略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准确定位,学习没有目标,对为谁学、为什么学、如何学感到迷惑,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有以下主要原因:
1、学习动力没有被有效激活。由于当前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使得高职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对老师、考试采取应付的态度。“60分万岁、61分浪费、59分白费”的思想在高职大学生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2、个人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班风的好坏和辅导员对班级管理的严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
3、需要与愿望不能得到满足。若老师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授课时超脱大纲,内容讲授很深,或考试题目出得很难,结果使用功的同学与没有用功的同学一样,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教师知识陈旧、思维狭隘,教学缺乏创新,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所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教学效果举措之一―――多感官教学
1、概述
对于“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的调查显示: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对所教内容平均回忆率仅为5%,而学生实践所达到的回忆率可以达到70%,这说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才会让学生收获更多。拿我所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来说:视觉用动画、录像、图片再现历史画面;听觉用音乐烘托历史气氛;触觉点击鼠标搜集历史资料,身体运动再现历史经典;味觉分析历史背景,体尝酸甜苦辣;嗅觉洞察历史前进的气息。
2、教学案例
案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这里涉及四个小知识点:①延续时间最长。为了使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师生数说朝代更替。调动他们的触觉。活动二:展示国外学者评价。调动学生视觉。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展示古代科技图片,调动学生视觉,触觉。活动:学生评价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③文学艺术美不胜收。音乐,图片展示古代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活动:谈谈你欣赏之后的感受!调动触觉。④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提问,学生讨论。调动听觉,视觉,触觉。
3、建议
以上案例各从一个方面展示了如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们还可以考虑以下几条建议:
1、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感官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起到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
2、倡导体验探究式学习,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在教学设计中,不仅需要讲授式的教学,还应该使用讨论、合作、参与、体验、探究、实验等多种学习形式,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更多的感官参与学习。
3、倡导多种作业形式,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纸笔作业是最常见的课后作业,纸笔测验也是最常见的学习评估方式。然而,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来说,这对很多非视觉偏好的学习者来说并不公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更多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比如画出来、讲出来、做出来,充分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这也是多感官教学的重要观点。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举措之二――实践教学
1、菜单式实践教学项目
围绕学生生活实际确定主题,开展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我们在我们在尊重学生、突出主体,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贴近生活、力所能及等原则来构建主题菜单式实践活动项目。举例:平时成绩中教师制定多种实践活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每一单元可以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学生不必每个都参加,有选择性的参与即可。比如实践项目可以有:讲故事、舞台表扬、社会调查、朗诵、辩论、演讲、手抄报、歌咏比赛等,形式多种多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可以从自身的个性和爱好出发,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参与学习,达到让学生主动“动起来”的效果。
2、微实践(碎片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影视资源 课堂教学
在人类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从影像兴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众多青年学子已经无法潜心阅读文学原著。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新时期以前的当代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和政治人文环境的变迁,使青年学子对其有一种无法逾越的隔膜感,致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缺乏兴趣。所以,现当代文学课堂中以相对顺应的姿态融入了一定的影视资源成为势所必然,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来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将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课堂这一教学手段并不成熟和完善,许多教师对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目的、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利弊也不甚明确。下面笔者就以上相关问题进行一些实践与学理层面的探讨。
一
笔者在最近所做的一次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表示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文学名著的,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缺乏兴趣,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有一半的作品阅读是在观看影视之后进行的。
这种阅读状况是由一些现实原因导致的。正如一些论者所言,影视与文学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文化现象。自从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巴黎诞生以来,文学作品便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外国文学名著如《荷马史诗》、《十日谈》、《唐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系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复活》、《罗生门》……,中国文学作品如《封神榜》、唐传奇、四大古典小说、《聊斋志异》、鸳鸯蝴蝶派小说、《阿Q正传》、《骆驼祥子》、《边城》、《雷雨》、《围城》、《妻妾成群》、《金陵十三钗》、《集结号》、《温故一九四二》……,纷纷被搬上电影荧幕。众所周知,大部分改编的作品(小说),中长篇居多,自然字数不少,阅读时间少则花费半天一天,多则十几天,而电影通常都是两个小时左右的片长。在当下信息高度膨胀、生活内容日益繁杂的时代里,人们通常选择影视欣赏而非文本阅读。而在大学高校中,中文专业开设的文学课有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每一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少则一学期,多则两至三个学期不等。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要通读重要的作家作品,显然是有难度的,所以中文专业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来了解文本也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二
据调查,百分之九十的现当代文学授课教师都会对学生提出文本阅读的要求,可是大多数教师表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在这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中,不少学生表示虽然没有进行文本细读,但还是会通过网络对作品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或者通过影视剧来了解作品。基于此,许多授课教师在现当代文学的教授中会选择融入影视资源进行作品分析。的确,影视资源在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优势大致体现在如下几点:
首先,影视作品的融入可以丰富现代文学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对文本又生疏,除非教师满堂以说书的方式进行讲课,否则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听课兴趣。而采用影视中的一些片段来进行直观的呈现,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阐释启发,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阿Q正传》的讲授中,教师选择合适的电影版本,选取阿Q在土谷祠做梦的片段进行观赏,然后分析作品的主题意蕴,揭示作者对革命和启蒙以及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其次,巧妙运用影视资源,加以适当的启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如由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早春二月》,导演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尤其是结尾,影片将其改为主人公萧涧秋投身革命了,然而文学作品中的萧涧秋依然沉浸在个人主义的圈子里,矛盾彷徨,并未能找到明确的生命方向;此处若结合影片加以引导提问:在当时的时代环境里,像萧涧秋这样的小知识分子,会有哪些生命姿态、人生选择?小我融入到大我的洪流,是不是当时的一种思想主潮?然后指出:其实,在柔石的原著里,对这个问题有着更为丰富深广的探寻。
最后,可以拓展学生对艺术作品欣赏的视角、宽度和高度。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往往会有情节或者主题上的分离,这是因为:其一,比起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文化产业特征更为显著,它不仅要注重艺术价值,更注重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口味,也就是注重其市场效应;其二,导演或演员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所以可能在影视拍摄中进行了一些思想主题的重新定位。基于此,教师在运用影视资源时,对以上问题应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从文化角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三
影视资源融入文学课堂这一教学手段显然也是一柄双刃剑,优劣势共存,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容易以影视取代原作。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影片,对影视片断的选取不进行充分的分析选择。比如笔者听过一名教师讲授鲁迅的小说,其中分析了鲁迅的名篇《药》,当分析作品的主题意蕴时,截取了电影《药》的开篇部分取代了文本描写分析,然而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来看效果差强人意。如果将一段话――“华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1]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强调一系列的动词,并配以肢体语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影视材料选择不当可能引发对原著的误读。如前文所言,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在情节和主题表现上发生变化。对于是否将“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当作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理论界历来对此众说纷纭。有些论者认为只要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具体的细节是可以改编的。比如在改编鲁迅小说《祝福》时指出:“为了使没有读过原作以及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写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情风俗等等缺乏理解的观众易于接受,还得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2]然而有些细节的改编也将使主题精神发生变化,比如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拿起刀砍门槛,以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这就大大削弱了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判。
四
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老化、僵化、不适应时代的问题”。所以,如何将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扬长避短,完善这一教学形式,必须科学采用“两手抓”的教学形式,即坚持文学和影视的互读。在这个互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作出精心的准备安排,比如对作品阅读的安排要合理,对问题的设计要巧妙且具有吸引力,而在教学影视资源的截取选择中,要反复比较,力求选择在主题和细节上忠实于原著的作品进行分析。
总之,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文学课堂是一种不容回避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在大量阅读和观赏影视资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组织准备,科学严谨地选择材料,以启发提问、讨论文本与影视的异同等为重要教学手段,让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尽量扬长避短,取得更为优良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1年江西省高等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论现当代文学融入影视资源的得与失”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1-75-17。)
注释:
[1]金隐铭校刊:《鲁迅小说全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2]陈阳主编:《影视文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书娟父亲;灰色小人物;汉奸;父爱
《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父亲“汉奸”形象颠覆了以往影视剧中惯有的汉奸模式。
电影《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1937年遭受日军肆虐的南京城,14位避难教堂的挺身而出保护女学生的故事。电影以独特的战争叙事给观众带来了深刻、震撼的审美享受,电影塑造了一群群、一个个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国军将士放弃撤离逃生的机会殊死战斗保卫女学生,们舍生取义用性命换取女学生的安全,曾是二流子、贪财好色的殡葬师约翰在女学生遭受日军时奋不顾身撒下国际人道主义旗帜并冒着生命危险成功转移出女学生……人性力量的处处闪现,是本部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女学生书娟的父亲——孟先生,这是一个比国军、群体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相比英勇无畏的国军、大义凛然的,孟先生的行为显得猥琐怯懦,但惟独这个小人物,他呈现给观众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却是那样真实,令人感慨深思。
一
书娟父亲在原著小说《金陵十三钗》中是一个留过洋、呆里呆气的双料博士,是他的家族中惟一一个与妓有染的人。书娟父亲与玉墨的交往和恋情,掀起了家庭的轩然大波,最后书娟母亲施展计谋与丈夫远渡重洋去了美国以解决家庭危机,留下女儿在国内继续完成学业。南京失陷,书娟在炮火的轰炸下怨恨逃之夭夭的父母,更憎恨那个让她和父母分离的女人——玉墨。与此同时,远隔千里之外的书娟父母“一直守在无线电旁边,半天不换一个姿势,听着那个美国男广播员不关他痛痒地报告着日军的每一步得逞”[1]。小说中的书娟父亲仅仅是玉墨的陪衬,是玉墨跳出苦海追求幸福的赌注。电影完全淡化了原著书娟父亲与玉墨的关系,书娟父亲孟先生在电影中只是一个爱女心切、因未及时转移出女儿而心怀焦虑愧疚的父亲,但这个孟先生却推动着整个电影情节的发展。教堂女学生们在战火中贸然跑出教堂,是因为书娟说她的父亲能搞到逃出南京的船票,结果女孩们没等到船票却等来了凶残的日本鬼子。孟先生为救女儿,委身日寇当了汉奸。他利用汉奸身份,为教堂临时神父约翰送来了修车工具和通行证。最后,十几位风尘女子顶替女学生赴日军“宴会”,孟先生惨遭杀害,约翰开着卡车成功将女学生们转移出南京。
书娟父亲孟先生在电影中的出场并不多,但影片却赋予他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书娟父亲虽然以生命为代价救出了女儿及女儿的11个同伴,但他并不伟大,也算不上英雄,他毕竟当过汉奸,这不光彩的一面是他一生的污点。这是一个匍匐在战乱中的灰色小人物。“灰色”透明度差,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和灰蒙蒙的地,给人沉重、压抑、模糊不清之感,因而“灰色”一词具有忧愁、情绪低落、没有生气的象征意义[2]。“苦”是孟先生的精髓和心理脉络。战乱前,他在交通部任职,有一定身份和地位,还会日语和英语。可是国难当头,他没有能力和勇气与日寇做斗争,他首先想到的是逃跑。女儿不肯丢下同伴独自逃走的纯真和仗义让他犯难,他没有办法搞到那么多离开南京的船票。女儿陷入困境,他无能为力,只能委身日寇为日本人服务而得以接近女儿。见到女儿,他抱怨女儿不听他的话,他理解不了十几岁女孩心中对友谊的珍视,女儿宁愿与同伴一起死,也不愿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孟先生跟在日本军官身后走进教堂,点头哈腰、谦卑的表情和袖子上套着的日本旗让女儿书娟厌恶到极点,“汉奸”一词从女儿同伴嘴中鄙夷愤恨地喊出。他对约翰坦言,“我既救不了国家,也救不了人民,只能救我自己”。他有小知识分子的劣根性,软弱怯懦,面对残酷的现实,他选择逃避,选择信仰的失落。为了救出女儿,他能做到的有效的办法就是为日本人服务。这一步踏出,他丧失了人格和骨气。
书娟父亲委身日寇,却不是纯粹的“汉奸”。“汉奸”作为专有名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书娟父亲向女儿保证“绝不会做坏事”,“爹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他用全部家产贿赂日军,不惜前途和生命去救女儿。他冒着生命危险弄来修车工具和通行证,他小心翼翼找到约翰,风声鹤唳的形势让他紧张,说话急促,“约翰……我把女儿交给了你……我答应过她母亲要好好照顾她……”书娟父亲身上完全没有汉奸败类的典型特征。电影银幕上我们见识了太多的汉奸,《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伪军司令高大成,《敌后武工队》中的侯扒皮、哈巴狗,《烈火金刚》中的高铁杆儿,《苦菜花》中的王惟一、王柬芝,《平原枪声》中的杨百顺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汉奸形象。这些汉奸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对国人残暴至极,对日本人却是奴颜媚骨;二是对物欲权势的贪求,比如《敌后武工队》中的哈巴狗,平时就为害乡里残暴不仁,但对日本人卑躬屈膝,得到日本人的夸奖,就像狗得到了主人扔的一块骨头那样高兴。[3]书娟父亲虽然迫不得已当了汉奸,但不是坏人。他为日本人服务不为升官发财,也没有仗势欺人。人本主义观点认为,生存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求生是人最起码的生存本能。书娟父亲性格软弱胆怯,但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他默默地履行着对死去妻子的承诺好好照顾女儿。南京失陷,战火纷飞,倔强的女儿不肯独自跟他离开,他没有舍弃女儿自己逃走,而是留了下来,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危险。书娟父亲用行动兑现了他对女儿说的话,“爹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书娟父亲不顾一切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女儿,女儿曾经不领情,厌恶当汉奸的父亲,直到最后女儿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约翰遗憾没能安葬书娟父亲,他告诉书娟“你的父亲是个好人”。书娟父亲用死表达了一份深沉的父爱。
影片中的书娟父亲有软弱怯懦的一面,但影片又自然转换展现他无私、勇敢的一面,性格行为转变的契机是对女儿博大的爱。书娟父亲为了在日军横行的南京城存活,昧着中国人的良心当了令人唾弃的汉奸。他当汉奸,舍出全部家产贿赂日军,抓住任何进入教堂的有限时间,躲避日军的监视,为约翰提供帮助。他明知日军已经对他产生怀疑,还孤注一掷弄来了稀缺的修车工具和通行证。他把心爱的女儿托付给约翰,絮叨地交代逃离细节:“离开教堂时,记得往西走,那里有离开南京的路……”内心里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他当汉奸,没有为自己谋一点私利,最后还倒在日军杀人灭口的枪下。书娟父亲身上凝聚了中国普通父亲的特点,善良和蔼,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这份父爱在战乱时期显得那样压抑和苦闷,在残暴的日军面前,书娟父亲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人物,他既无名声也无权势,背后也没有援军,他一个人在孤苦地支撑,为了女儿,他不得不与现实妥协,不得不忍受女儿对他的误解。女儿和同伴安全离开南京,九泉之下的他瞑目了,死是他的解脱和升华。
二
《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父亲“汉奸”形象颠覆了以往影视剧中惯有的汉奸模式。传统影视剧中的汉奸,几乎都是容貌丑陋,仗势欺人,比如《平原枪声》中的汉奸杨百顺,是肖家镇有名的无赖,长得贼眉鼠眼,干瘦的脑袋充满了馊主意,老百姓给他起个外号叫“杨大王八”;又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高大成,长得五大三粗,鹰钩鼻子,一副变色眼镜遮住右边的大瞎眼。以往影视编剧对汉奸形象的塑造趋向类型化、符号化,这样容易让观众了解汉奸丑恶的内在本质,激发对汉奸的痛恨。书娟父亲一开始出现在银幕上是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带着绅士帽,身材微胖,胖嘟嘟的脸上挂着谦卑的表情,人物出场确实没给观众带来什么好印象,但他诚恳的话语,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无畏救女儿的行为,让观众一点一点感受到了他的勇敢和无私的父爱。书娟父亲在片中始终是苦闷的,日军层层包围的教堂他每一次出入都极为谨慎小心,急切、短促的言语更显得怯懦。女孩们上车赴宴前,他哀求日军,执意要见女儿最后一面,在疑惑宽慰间,残暴的日军给他当头一枪就轰然倒地。他的死来得那样突然,观众为之揪心,不禁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他的胆小、平凡和慈爱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他就是中国普通民众一员,仿佛就存在我们父辈中间。
《金陵十三钗》塑造了一个“汉奸”父亲形象,虽然这个汉奸不可恨,带给观众那么多感动,但“汉奸”身份毕竟是不光彩可耻的。是什么让一个有家庭责任感、慈爱的男人变成汉奸,确实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电影开头南京城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死人,全副武装的日军在坦克的推进下,手拿机枪肆意扫射平民百姓,抵抗重重逼近的日军只有十几个国军将士,国军教官毅然违背上级撤退的命令,指挥部下抗击鬼子,保护柔弱的女学生。国军将士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抵挡鬼子的坦克、机枪,场景惨烈。秦淮河的14个擅自翻过墙头跳进教堂,只为寻得暂时安宁。无所依靠的百姓拿什么保护自己?国难战乱前,老百姓的生命如同蝼蚁。在这种形势下,书娟父亲为救女儿委身日寇确实是没有办法无奈的选择。联系史料记载,时期汉奸大量出现,为日寇作战的伪军超过百万。[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汉奸的出现主要是由中国自身原因造成的,国力衰微,政府腐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当外敌入侵时,相当一部分普通老百姓因无法生存以致不得不去做汉奸维持生计。结合多灾多难的中国近现代史,电影书娟父亲的形象令人痛心,发人深省。
电影《金陵十三钗》把中国民族记忆深处的痛苦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一切故事的存在都具有直接的历史性,导演张艺谋讲了一个好故事。书娟父亲的形象是那样沉重,他承载了民族、战争太多的内涵,他的形象又是那样真实,深沉的父爱无需渲染铺垫,他是影片中刻画很成功的人物形象。美中不足的是,影片对原著小说中书娟父亲与玉墨关系的完全淡化,让片中书娟对玉墨的刻骨憎恨成了无源之水,显得不合情理,书娟的行为举止在女学生群体中也没来由地显得怪异和特立独行。既然电影中书娟与玉墨毫无瓜葛,书娟何以会超乎寻常对玉墨好奇,又何以会痛哭流涕忏悔内心曾对的憎恨?这是影片对原著小说中书娟父亲的改编留下的明显漏洞。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严歌苓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2] 周秀娟.颜色域隐喻义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3] 杨丽.汉奸形象初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