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科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9 17:01: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产科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产科护理

第1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护理人员决定的。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同时工作任务比较重、具体的工作比较繁琐,因此在重重压力之下,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很容易出现问题[1]。近年来经常出现的护患纠纷事件,提醒广大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妇产科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给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选取了120例产妇及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管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上的具体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及其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各60例,护理人员各10名。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27±3.5)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孕周(38±1.5)周;初产35例,经产2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26±4.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37±2.5)周;初产31例,经产29例。经比较,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生育经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人员20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2岁,平均年龄(26±2.5)岁,工作时间为1—8年,平均工作时间(5±1.3)年。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不给予护理管理,而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方法为:第一,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态度懒散、忽视管理制度的情况,因此,要加强护理管理就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查房工作、产妇的输液护理和服药护理工作、产妇的身体检查工作、医院的清洁工作等各项工作着手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2]。第二,要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护理过程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因此相关领导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如果出现失职行为或工作态度消极、护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则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患纠纷事件,则相关领导要及时了解事态、妥善解决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要培养护理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责任感是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强烈的责任感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长期的护理工作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职业自豪感是护理人员坚守岗位的信念支撑,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第四,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3]。护理工作人员既要有实践经验,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工作培训,使护理人员全面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减少工作失误等事件的发生。第五,落实责任制度,建立奖惩制度。责任制对护理人员具有约束作用,同时它也是护患纠纷的解决途径,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落实责任制,使权责分明,责任的追查有据可循;同时,要在管理中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加以奖励,对表现欠佳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经济惩罚。

1.3观察指标

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评分项目为入院接待、响铃应答、病房巡查、健康教育、按时护理等,每个项目20分,共计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1.4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2.2经过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2.3护理管理工作之后,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为5.00%,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为13.33%,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比较情况如表3所示。

3讨论

产科护理人员所处的医疗护理环境比较特殊,护理对象既包括产妇又包括新生婴儿。对护理人员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护理质量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现代护理理念中,护理管理手段的实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保证产妇及新生婴儿的生命健康,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护理管理成为了大多数医院产科的选择[4]。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加强产科护理管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护患纠纷率得到降低,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护理工作程序完成护理任务,总体而言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本次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所要用到的技能不仅包括妇产科的范畴,而且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急救知识、法律知识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学习与妇产科护理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5]。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应对多样化、复杂化的工作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相关领导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采取同行互相学习以及跨科室学习的学习方法,补充各个方面的知识[6]。只有这样,护理质量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后,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产科中的护患矛盾纠纷大多数是因为医生或护士的工作失误导致的,因此对护理人员而言,要想减少护患纠纷就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使产妇及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应有的保障]。第一,护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护理人员要与产妇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在工作中了解产妇的意愿,出现治疗上的变化时要及时告知产妇。第三,护理人员要做好产科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高危孕产妇的护理工作,并提高风险意识。综上所述,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领导要完善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任玉梅.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145—146.

[2]王燕,王忠喜等.产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1):578—579.

[3]代宏慧,关莉萍等.多方位护理管理对产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36):480—481.

[4]张咏梅.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09):683—684.

[5]张小琴.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01):381—382.

[6]高敏.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医学.2011(33):235—236.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产科2008年3月—2010年11月发生的34件问题,其中护理安全隐患25件和护理投诉9件。

1.2方法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当班护理人员要做出详细的书面报告,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拟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2结果

2.1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巡视病房不及时,未发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发生变化共8例;助产护士观察产程不细心,责任心不强,导致孕妇急产4例;治疗护士未认真执行“三查八对”,致使病人用药错误1例及给孕产妇使用过期药品1例;处理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抢救后,因不能及时记录,回顾性记录的内容和时间与医生记录不相符,字迹不清楚,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5例;发现孕产妇及新生儿病情变化但未及时向值班医生反应5例;由于专业业务能力缺陷导致母婴意外1例。2.2护理投诉事件对住院环境及医疗设备不满意者3例;输液时未能做到一针见血2例;对孕产妇及家属所提出的疑问态度生硬、解释不当、沟通不畅1例;对住院收费标准不满意和乱收费2例;予病人使用贵重药品而病人事先不知情者1例。

3讨论

3.1产科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

3.1.1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的精神,由于医护人员在观察病情及监测产程时不细致、出现问题处理不及时、机械的执行医嘱、未按要求巡视病房、交接班时口头交班和书面交班不全面导致产程异常、急产或新生儿分娩于待产室等特殊情况未能尽早发现,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从而直接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3.1.2缺乏护患沟通技巧缺乏沟通是诱发护患纠纷的高危因素,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失去耐心和细心,有时虽然工作的很努力,但也很难满足整个服务对象多方面的需求,导致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与服务对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及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于产妇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未及时进行解释和心理疏导,从而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因此,在临床上应特别重视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适当自我调节缓解压力,主动查找并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以避免护患纠纷。

3.1.3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缺陷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缺陷造成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差,对于病情缺乏判断力,对产前的评估不准确和对难产儿的处理能力较差,给产妇人工破膜时划破新生儿的头皮、保护会阴不当等,给产妇和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等意外的发生。

3.1.4医护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医院是一个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它带来的许多强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医护人员,随着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护理工作的高负荷、频繁的倒班、持续紧张的情绪刺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人际冲突、高风险的工作、高期望的个人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等构成了护理工作者的压力源[3],欠缺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在沟通协调方面和处理应急事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而使事情得不到适当的处理。

3.1.5孕产妇的不安全因素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要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痛苦和家属对新生儿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失落感,以及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助产人员心不在焉、打电话、与同事聊天、助娩时动作生硬等,让产妇觉得助产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缺乏亲和力,使其没有安全感。

3.1.6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医护人员对于病历书写不重视,随意涂改,治疗记录和特殊情况记录不及时,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部分医护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和缺乏孕产妇隐私的保护以及轻视护理文书书写等现象[4]。

3.2产科工作中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3.2.1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每个医护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加强责任心对于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产科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各类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更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制度保证,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是产科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5]。医护人员积极参加责任心和医德医风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挽救,使伤害度最小化,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3.2.2加强沟通技巧,耐心倾听和交流沟通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倾听可以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使其能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护患纠纷。

3.2.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的业务学习,熟练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和精通“三专”(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熟悉每个个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降低和避免差错的发生。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产科;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3-02

在分娩这一生理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科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如果在不良情绪刺激下,抑制宫缩,出现宫缩乏力,就会延长产程。体内肾上腺素因为紧张情绪也会增加分泌,血压升高导致子痫。可见对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一种新型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得心理护理被人们更加认可。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活动,影响到病程的长短,影响到患者疾病痊愈程度。研究患者心理,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的女性患者,患者状态的改变会给她们的精神上增加很大的压力。这一变化会使产科患者处于强烈应激状态,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或者抑郁的情绪出现。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让产妇思想上有充分准备,调整心态和必胜的信心,会给接生带来困难。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多年,现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31例产科患者心理护理情况做深入研究。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31例产科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5±3)周。

1 孕产妇人患者独特的心理特点

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患者,分娩对孕产妇而言是最重要时刻,既有盼子出生的喜悦,又有担心新生儿出现不良情况的恐惧。妊娠会加重孕产妇的身体负担,造成一系列生理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没有耐心,精神脆弱,哭泣叫喊等。这些急躁的情绪变化会加重患者的疼痛,这时的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对她们很重要。生疏的待产环境,加上持续的阵缩,使得患者的体力消耗很大,难免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就会造成产妇患者的宫口扩张变得缓慢,无形中就会延长产程,产程的延长会危害到产妇更会危及到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 根据产科患者的特点,实施临床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根据产科患者的特点,主动通过行动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主要措施如下。

21 优质病房环境便于患者心理调适为最佳状态 产科病房设置在安静的地带,通风采光好,室内湿度适宜,环境干净整洁。病房内有标准间和套单人间,卫生设施齐全,利于孕产妇心情舒适平静。每层的产科病房都配备责任护士,便于对病房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消除产妇恐惧感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说过:“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护士与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可见护患关系的重要作用。护患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关系,理解和接纳有利于推动关系的深入,经常见面也有助于关系的推动。护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孕妇入院后,护士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情绪,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缩短护患距离,便于患者配合完成各种治疗,早日康复。

23 妊娠期妇女产前心理护理 妊娠期妇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属于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产科分娩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关键在于提供临床分娩知识教育与咨询答疑,对胎儿出生前的保护和孕产妇的自我监护方法,提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讲工作。对于个别妊高征孕妇必要时进行吸氧,降血压,定时监测胎动。胎膜早破的孕妇,帮助卧床抬高臀部,观察羊水性状,孕妇出现阵痛不要恐慌,这属于生产征兆,帮患者讲解宫缩性阵痛,给患者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做好迎接宝宝出生的心理准备。

24 产程中三个阶段的心理护理 孕妇随着生产过程的临近,身体上会出现更多的变化,比如宫缩性阵痛频率的加强,体力消耗不断增大,无形中给产妇在心理上增加了很大的负担,难免会出现从未有过的恐惧与情绪上的不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产程中的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做出准确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护理。

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较长,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疼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易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扩张缓慢或水肿,应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稳定情绪,利用宫缩间歇期休息,学会放松与呼吸相结合的技巧,如抚摸产妇的额头,对其讲述顺从的生理知识,握住产妇的手,给产妇心理上的力量。将话题转移到即将出生的婴儿,分散产妇患者对阵痛的注意力。对于待产时间较长的产妇,由于患者的体力消耗很大,这时护理人员需要陪伴身边。在宫缩间隙让产妇积极休息保证体力,能进食的要及时补充营养迎接分娩的到来。耐心解释,安慰和鼓励产妇,按摩腰骨部,转移注意力,缓解其无助的心理,心态放松顺利完成分娩,充分享受分娩的难忘时刻。对于情绪极度紧张的患者需要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安抚患者紧张的心理,让平时最亲近的人来身边陪护,增强患者迎接分娩的信心。

第二产程阶段,患者会出现反应强度增大、阵痛间歇时间缩短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要鼓励产妇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帮助患者减少因为分娩阵痛带来的顾虑,相信医护人员,并努力配合,正确运用腹压娩出胎儿。

第三产程阶段,胎儿娩出后,初产妇极度疲倦。此时要告知产妇婴儿健康无畸形,保证产妇思想放松,充分的休息。对患者家属也要进行不要的产妇妊娠情况与情绪介绍,给产妇最大的心理上的支持,缓解焦虑,避免出现产后的抑郁情绪。

25 对产后产妇心理障碍的护理 部分产妇在产后会发生心理障碍,主要有产后沮丧即产后心绪不良,是短暂的抑郁;产后抑郁即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产后精神病,即一种严重的精神错乱状态。产后沮丧的发病率约为60%左右。产妇出现情绪激动,如易哭、因孤独而委屈、疲劳、失眠等状态,会在产后持续3-14天内出现率较高。产后抑郁产妇患者一般出现乏力疲劳、失眠、自责、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等行为。产后精神病,起病急,症状呈现多样性如乱语、出现幻觉、兴奋躁动、缄默少语,严重的会出现意识障碍和自杀倾向等。

产后心理障碍治疗护理,主要是让产妇患者,解除产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安静修养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产后的沮丧情绪不需特别治疗,给予心理护理,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重症产后抑郁或精神病病人需住院给予抗抑郁、抗分裂等治疗。对于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必要时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积极自我护理保健能力,早日恢复和增进健康。满足人们健康知识需求,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佘树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01)

[2] 张卫红52例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1)

[3] 师丽卿,王芬浅谈心理护理在高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16)

[4] 弓丽琪,唐素华孕产妇心理护理及对照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3)

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236例患者,其中初产妇182例,经产妇54例;年龄24~41岁,平均(28.6±1.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1.4)周。产科16例护理人员,年龄22~52岁,平均(33.4±1.4)岁。

1.2方法

在对本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综合评价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具体干预的方法如下。

1.2.1制定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要在产科内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队伍,主要成员: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对产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1.2.2具体护理方法

(1)产妇入院护理为产妇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以及温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当产妇入院时应热情的上前迎接,同时为产妇准备好配套的床单以及相关的生活用品,将其送到病房,例如热水瓶、餐具、住院衣裤以及洗脸盆等。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主管的医生、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了解产妇的情绪心理以及产妇的自理能力,积极地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简单介绍一下医院的周边环境,对于产妇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决,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最大限度的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2)产妇术前护理。指导产妇进行产前日常生理活动,例如进食、更衣以及大小便等,陪同产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工作。为产妇提前洗漱、更衣、进食以及大小便等生活服务,帮助产妇预约检查时间。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呼吸训练。

(3)产妇术后护理。术后要根据医嘱对产妇实施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将各种管道固定好,确保管道畅通,将产妇宫低的高度做好标记,对于有伤口的患者应给与消毒工作,预防伤口出现感染现象。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更换尿布,教产妇按摩的手法及正确的喂奶姿势,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4)产妇饮食护理。密切注意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供应。首先为产妇提供适当的温开水,例如先引用20ml,可缓慢增加饮水量。之后可逐渐进食流体、半流体食物。

(5)产妇卧位护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舒适,指导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对出现压疮患者的巡视工作,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出现压疮的几率。

(6)产妇舒适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对会进行处理,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调节好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使产妇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适当调整病房内的光线,保证产妇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进入病房后音量放低,在夜间进入病房时要轻开关门,走路放轻,以免影响产妇的睡眠。

2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236例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中224例产科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94.9%;10例(4.2%)患者基本满意;2例(0.8%)患者对优质护理不太满意。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讨论

第5篇

1.1观察指标①产妇出院后4周随访发放干预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调查问卷[4],包括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每项总分10分,>9分判定为掌握;②心理状态评价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5];③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6];④产妇出院时发放我科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即由产妇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任一项。

1.2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软件采用Epidata3.07和SPSS18.0;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率比较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治疗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18%(69/85),100.00%(85/8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单纯产科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开始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床旁护理干预模式一方面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自我保健及产后相关护理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于新生儿护理服务,通过制定个性化方案保证新生儿健康发育;同时作为一种独立性社会化干预模式,床旁护理干预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积极消除产妇及家属疑虑,显著提高产妇对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并加快产后康复进程。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对于产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床旁护理干预用于产科护理在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拉近护患关系。

第6篇

1产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1.1来自服务对象的因素

1.1.1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婚前较前颇有增多,入院后部分孕产妇隐瞒孕产史,导致护理人员对产程进展判断失误,产时措手不及,有时甚至来不及进入产房接生,孩子在病床上就已经呱呱坠地,给产妇及家属造成莫大的精神及心理刺激。如果母婴安全,产妇及家属也许会息事宁人,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一旦造成丁点的失误,不但给科室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甚至殃及部门负责人和医院领导,同时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参与,极大的损坏医院的声誉,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1.1.2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由于妊娠分娩期间,孕产妇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种种不可预测的危险。例如:胎膜早破致早产、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子痫等等。

1.1.3正常妊娠与分娩有赖于母婴间即相互作用又互为适应的动态平衡,血肉相连,使得任何一方病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这种特定的生存关系使得产科护理工作呈现出种种特殊的易变性和高风险性。

1.1.4孕产妇心理障碍孕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致使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佳,内分泌机能状态不稳定[1],加上其他诸多因素刺激可能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产褥期抑郁症近几年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30%[2]。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改变,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担心孕期是否顺利,孩子是否正常,恐惧分娩疼痛;自我评价降低,缺乏自信,对任何事物均缺乏兴趣,严重者焦虑、自卑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神经错乱或昏睡状态。

1.1.5护患配合不协调①由于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所限,使得我们面临的服务对象不仅来自城区,更多的是来自城区周边的郊区和农村,孕产妇文化素养偏低,同时经济实力不够,不能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缺乏分娩及育婴相关知识,有些孕妇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子痫、妊娠合并心衰等才来医院就诊,错过最佳诊治时机,使得风险系数剧升。②新旧观念交汇,由于长辈们的传统“坐月子”观念与现代科学分娩及育婴知识发生矛盾,护理人员对孕产妇进行的有关孕、产期健康教育内容得不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有的甚至觉得我们是夸大其词,不予理睬,采取不重视,不配合的态度。有些孕妇以致出现擅自离院回家,在院外出现胎心异常、或者胎死宫内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后责怪医护人员没有告知到位,自己不明白,造成的后果要求医院负责。

1.2来自护理人员的相关因素

1.2.1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近几年新增护士大都属于家庭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感,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对患者缺少同情心、爱心、耐心。同时由于产科病区的特殊性,我们的服务对象既有孕妇,又有产妇,还有新生儿,工作量大、琐碎、辛苦、而且待遇不高,部分护士出现抵触情绪,工作中消极怠慢,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给产科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

1.2.2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当下临床护士大多是年轻护士,学历高低不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过于低下。有些新护士缺乏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精神,对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不熟悉疾病护理常规及常用技术操作规程,遇见突发事件、急、危重患者时手忙脚乱、工作无条理、急救本领不过硬,不能正确熟练的使用各种急救仪器、设备,对急救药品掌握不够,不能及时、准确、无误的给予,这些都使得护理风险大大增加。

1.2.3服务态度问题细节决定失败、态度决定一切。据统计绝大多数护理纠纷究其原因源于服务态度,可见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产科面临的服务对象多是焦虑的产妇、家属及稚嫩的新生儿,产妇、新生儿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操作时要注意产妇和家属的心理感受,充分估计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给他们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有的护士说话不注意场合,随意散布患者隐私,不尊重患者隐私权,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回答草率或简单,态度过硬,引起产妇或家属反感。任何过激的、不文明的、有失分寸的言行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不满[3],这些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

2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2.1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①开设孕妇学校,建立孕妇档案,加强产前宣教,普及分娩及育婴有关知识,使孕妇及家属能足够重视产前检查,做到科学的怀孕,顺利的分娩。②护患关系和谐、融洽,孕妇及家庭能信任工作人员,能畅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可以避免因隐瞒实情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③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迁怒于产妇或家属,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2.2实行人文关怀,减轻孕产妇心理障碍产后1d—4d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主动关心体贴产妇,耐心倾听产妇诉说,给产妇心理疏导和支持,诱导产妇宣泄情感,减轻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护理,尊重孕产妇的风俗习惯,以孕产妇的满意为中心,针对其产前、产时、产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满足其需要,达到恢复的最佳状态。责任护士用礼貌的用语,热情的关爱,优质的服务赢得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信赖。

2.3加强新护士安全教育,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对年轻护士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相关安全意识讲座,培养责任意识,成功完成角色转换,同时结合一些临床案例进行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2.4提高产科护士专业技能护士长定期反复对每位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月组织业务学次,护理业务查房一次,让有经验的主管护士职称以上的护士开展知识讲座,对新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第7篇

1 针对科室特点制订带教计划、实行教学对策

1.1 入科教育 护生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应详细介绍科室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设施布局、工作性质及专科特点、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讲述整体护理的概念,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意识,使护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要求护生认真学习、严于律己,尽快进入角色,为实习打好基础。

1.2 教学计划 产科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而对孕产妇的护理又分为产前、产时、产后。为了让护生在几周内对产科护理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带教老师必须制订一个周密的、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讲课的内容和时间、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

2 增强带教老师素质

临床护理教育的本质之一就是在护理活动中造就人的素质,培养实习护生专业角色认知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她们如何去关心、爱护患者,在此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临床带教老师在整个临床护生带教中占重要地位,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习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影响。护士长应挑选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为保证带教效果,实行专人带教。

3 在实习带教中培养护生各方面素质

3.1 培养护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护生从课堂走入实习,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刻[3]。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护生,使其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如陪同产妇检查、去卫生间;产妇宫缩时给予心理护理或进行腹部按摩,帮助产妇减轻疼痛,另外注意观察宫缩和胎心情况。

3.2 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护生对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感到比较抽象并缺乏感性认识,针对这一特点,带教老师在实施操作示范前,应指导其复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督促其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带教老师也要善于把握机会,尽量让学生进行直接的护理操作训练及专业技术操作训练,如跟随老师观察产程,学会四步触诊法、会阴擦洗、女患者导尿、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并结合临床实际,每周2次晨会提问、2次健康宣教,每4周组织1次护理教学查房。

3.3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产科服务的对象是产妇和新生儿,在产科侧重于母乳喂养的优点、产后切口的护理、产妇的饮食、产后计划生育等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故带教老师要通过讲课、示范等形式帮助护生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鼓励其对孕产妇多关心、多谈心、多指导,使其能主动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和咨询服务、传授育婴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水平。

3.4 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用法律的眼光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法律隐患告知护生[4]。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带教老师要告知护生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不擅自公开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资料,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尊重孕产妇的意愿,征求孕产妇的意见,注意保护孕产妇的隐私。对护生实习中存在的不恰当方式及潜在的护理隐患及时纠正,提高护生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尤其在护理学科内容日益充实与更新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使护生学到的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在实际中得到强化和升华,已成为护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临床护理带教者,不仅要承担教学的重任,更需扮演好为人师表的角色,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对专科疾病的知识要知其所以然,使自己有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热爱护理专业,有新的意识和观念,才能够满足护理带教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艾奔.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5-4886.

[2] 张萌,崔华,杨秀瑾.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与实习带教体会[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3):263-264.

第8篇

【关键词】 产科;护理纠纷;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13-02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已经成为发生纠纷的高发学科,认真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对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防止护理纠纷发生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1.选取我科近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来分析,常见的原因有:

1.1 违反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

护理人员缺乏职业责任心,违反查对制度,如打错针,发错药,将病人张冠李戴等;违反交接班制度,对交接班事宜交接不清晰,如对孕妇孕产史及产程情况交接不清,产程进展异常报告不及时,从而导致新生儿窒息等。

1.2 服务态度不佳与病人缺乏沟通;

在孕妇在生产过程中,情况多变,有时难以预测及防范,如出现产程进展不理想,胎心音慢等情况,未能及时告知家属,或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过程中,说话态度生硬,不谨慎,解释不清楚,不耐烦等都可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不满。

1.3 护理文书填写不当;

护理文书书写过于简单或填写错误,特殊情况未能及时记录,都会容易造成护患纠纷。

1.4 社会因素。

2.防范纠纷的措施:

2.1 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遵守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时严肃细致做到双人核对。正常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等特殊情况除外。护理过程中,交接班应做到清楚,细致。工作中如出现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不能隐瞒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得到有效解决。对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床头交接班,特殊药物要按医嘱给药,控制滴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向孕妇口头讲解相关护理操作的作用、目的,需要其注意和配合的地方,特殊治疗及各项侵入性操作,如人工破膜、灌肠、导尿、使用约束带等,则需书面告知,签署书面同意书,注意保护孕妇的隐私,防止纠纷.

2.2 护理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护士的专业素质是维护安全护理的重要基础,临床实践证明,护士专业素质的高低与护理差错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产科是多学科相联系的专业,产科护士不但要掌握专科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相关专科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不断进行后续学习,增强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护理质量,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注重沟通技巧,提高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根据有关调查,60%以上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患信息不称" [1],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如孕妇待产时宫口开张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应告知家属,视如家人,理解家属焦急的心情,或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尽快结束产程等,也应及时告知并安慰孕妇及家属,交待病情时切不可讲话生硬随便,表情淡漠,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楚等,避免造成病患及家属的极度不满,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

2.3 护理文书是反映住院病患病情发展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这是对护理文书真实、客观准确的反映,及时完整的是护理文书的基本要求,用护理文书反映护理质量,使护理质量证据化,规范化。对于抢救过程的,时间记录要具体到分钟,同时还应注意医护记录的一致性。防止疏忽和遗漏[2],引发纠纷。

2.4 部分医疗机构重医疗轻护理,随意减少护士职位数,医护比例来严重失调,基础护理工作不到位,在护理过程中患者提出的要求,护士无法满足,患者就迁怒于护理人员,加之社会部分言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宣传不够,存在不良影响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负面报导,有的患者及家属稍有不满即引发纠纷,以达到减免医疗护理费用和索要巨额赔款的目的。

3.小结

要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及服务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记录,做到有效的护患沟通,保证患者的心理需要。从而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3]

参考文献

[1]滕秀蓉.从护患纠纷看护理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j].护士进修杂志,2006.3(21):223-225

第9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妇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护理程度,减少产妇的焦虑心情,减少产妇临产时的疼痛感,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对分娩产妇提供温馨护理服务,对缓解产妇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2649±921)岁,孕周37~42周,其中有初次生育40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育2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519±1051)岁,孕周38~42周,其中有初次生育37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育23例。两组产妇的孕周、分娩方式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使用温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产前护理(1)产前心理疏导: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维护好与产妇之间的关系,要让产妇感到温馨,护理人员要将医院的环境以及生产的相关注意事项详细的介绍给产妇。(2)健康教育:宣传分娩和母婴护理等有关的知识,对其进行分娩和母婴护理等有关的教育。(3)为产妇提温馨的护理服务: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产妇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定期清扫病房,从而保证病房洁净,病房定期通风,从而保证空气的流通,有效地预防产妇出现感染现象,为产妇提供一对一的温馨护理服务。

122生产护理产房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及时关注产妇的情绪状态以及疼痛表现,对产妇进行安抚。同时要时刻监视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和临床表现,如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123产后护理(1)护理:指导产妇选取最为舒适的,并按时提醒产妇进行更换,以免出现褥疮现象。(2)运动护理:护理人员要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鼓励产妇合理的进行早期下床运动,适当的进行体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疼痛。(3)沟通护理:要与产妇进行实时的沟通,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防止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等不良心理疾病。(4)出院指导:告知产妇出院后注意的事项,提醒产妇进行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焦虑程度、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和护理满意度等。

131焦虑程度分级无焦虑、轻度焦虑、严重焦虑;焦虑度=(严重焦虑+轻度焦虑)/总例数×100%

132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分级无疼痛或微感不适的0级;轻微疼痛或腰部出现轻微胀痛的1级;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但尚在可承受范围内的2级;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超过可承受范围内的3级。四个等级中,将1级、2级列为疼痛良好范围,疼痛良好率=(0级+1级+2级)/总例数×100%

132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应用护理满意度量表100分制评价, 70分以下为不满意,70分~85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百分比或率(100%)表示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焦虑度比较对照组严重焦?]的人数为16例、轻微焦虑的人数为30例、无焦虑的人数为14例,焦虑度7667%;观察组严重焦虑的人数为6例、轻微焦虑的人数为18例、无焦虑的人数为36例,焦虑度4000%,观察组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疼痛等级比较对照组产妇的疼痛等级为0级9例, 1级32例, 2级17例, 3级2例,疼痛良好率9667%;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等级为0级10例, 1级50例, 2级0例, 3级0例,疼痛良好率100%,疼痛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护理非常满意的人数6例,满意的人数为28例,不满意的人数为26例,护理满意度588%;观察组护理非常满意的人数34例,满意的人数为24例,不满意的人数为2例,护理满意度941%;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