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1 08:30: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梁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
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武步跃.强力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J].大连发展研究,2007(5).
3、延善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
[关键词] 江西;内河港口;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572.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76-02
一、江西省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一)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港口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港口的规模、吞吐能力,还是港口的机械化程度、装卸效率都获得了较大的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点改建、扩建了南昌、九江、樟树、吉安、赣州、鄱阳六大港口,同时新建、扩建了景德镇、彭泽等数个中小港口。2009年底,全省有内河港口59个,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1713个,泊位总长度63426米,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12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生产性仓库面积244982平方米,生产用仓库面积477758立方米,堆场面积1119371平方米;铁路专用线总长度14795米,其中装卸线长3931米;港口装卸机械2528台,其中起重机械1314台、装卸搬运机械570台、输送机械393台、专用作业机械30台、其他装卸机械192台,最大起重能力60吨。
(二)水运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江西省内河货运量4408.2万吨,货物周转量566787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4%和21.9%;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009.36万吨,同比增长25.15%,其中出口9977.35万吨,同比增长41.0%,进口5032.01万吨,同比增长2.3%;旅客吞吐量401.56万人次,同比下降14.1%,其中出港182.85万人次,同比下降20.2%,进港218.71万人次,同比下降8.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万TEU,同比增长24%,南昌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同比增长12%。
(三)江西省港口生产经营的特点
2009年,江西港口生产经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江西省港口的主要货物是矿建材料(砂石),年吞吐量达到12229万吨,占全省港口吞吐量的81.5%,同比增长29.3%。原因是从2009年6月份开始,鄱阳湖部分湖区砂石恢复采运以及江西省部分城市在2009年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场馆建设,矿建材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二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回暖,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增加幅度比较大,2009年,江西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同比增长89.7%,散装水泥、液化天然气及制品、钢材、煤炭、化肥等大宗货物的港口吞吐量分别为361.69万吨、22.95万吨、29.66万吨、307.12万吨、24.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5%、32.7%、17.4%、9.1%;三是全省成品油港口吞吐量为134万吨,同比下降22%,原因是南京至九江及九江至南昌、樟树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的开通,使得江西成品油港口吞吐量逐年大幅度减少;四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10.07万TEU,同比增长24.4%,其外贸集装箱随着国际需求逐渐回暖,同比增长20.98%,内贸集装箱受国内扩大内需的拉动,同比增长54.4%;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万TEU,同比增长12%,其中进、出口箱量分别为2.66万、2.34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
二、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江西省总体经济概况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围绕中部崛起目标,江西省不断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兴赣”战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生产总值每年均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迅速提升(见表2)。
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5—2009年,生产总值以年均14.38%的速度向上递增,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89.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6.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4.4亿元,年均增长率18.2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图1显示了2005—2009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变化趋势,三产比重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2009年的14.5:51.2:34.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江西省经济发展布局
江西省经济布局以中心城市,交通线,港口和省域边界线为依托,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的关联度、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一核二心四带”的空间布局。
1.“一核”即南昌市城区,“二心”即九江市、赣州市城区。南昌市城区是省会城市,具有综合优势,重点以金融业为核心,可以形成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九江市城区是鄂皖赣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北大门区位优势,重点以物流业为主,形成港口物流中心,旅游娱乐休闲中心。赣州市城区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衙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南大门区位优势,利用特色资源优势,重点以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主,形成商贸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2.“四带”即昌九、樟树、吉安和赣州经济带。昌九经济带的中心是南昌市城区,副中心是九江市城区,发展主轴是南昌市环城辐射高速公路,九江市沿江沿路型高速公路及昌九高速公路,经济带是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武宁县、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都阳县、余干县、东乡县、临川区等县市。这个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开放层次较高,经济资源丰富,综合实力雄厚,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其港口、江河开放等优势,建立江西省产业基地,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具活力的产业核心区之一,带动全省对接长珠闽,衔接武汉城市群,尤其是融入长江三角洲。
罗 纹:江西省内河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樟树经济带的中心是樟树、新余市,经济带是宜丰县、上高县、新干县、乐安县、崇仁县、宜黄县等。该区域岩盐资源丰富,位居全国第四,可开采性很好。可重点打造盐化工业,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强有力拉动因素。同时,依据产业特点、城市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长远发展需要,可以沿105国道大力发展医药流通及相关产业,沿樟观线大力发展保险、设备制造产业,沿清宜线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种养业,沿樟店线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形成四条延伸线,辐射周边县市。
吉安经济带的中心是吉安市城区,经济带是吉安县、永丰县、峡江县、安福县、萍乡市、永新县、泰和县等。吉安是交通部规划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在江西省的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该区域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和要素成本低,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以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型制造业为重点,在该区域建设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农产品丰富、生态环境的优越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向内河输出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利用吉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把吉安建设成为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赣州经济带中心是赣州市城区,发展主轴是京九铁路,经济带是南康市、赣县、兴国县、于都县、上犹县、信丰县、大余县、崇义县、遂川县、万安县等县市。这个经济带是江西省与珠闽协作的枢纽,省际交流的纽带,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促进省际联动,以各级园区为依托,不断推进内河产业向内地转移,内地资源向内河集聚,形成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承接珠闽内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的重要加工基地,辐射周边及大城市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合理利用;现状;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逐步实现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四大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在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民经济更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以年均10%~11%的速度在飞速增长,这一切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并走在了全国前列。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的所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生态环境建设、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从振兴东北的经济发展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有着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决策的出台,是解决东北问题的一次新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不同于西部大开发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内容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采取直接面对各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包括引进外资和民间则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看,中部六省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依托若干大、中城市,建立经济增长区域,重点放在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管理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区域政策是以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四大板块为基础制定的,每个板块的区域面积都很大,内部性质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依其所制定的区域政策难免有失针对性。(2)地区分割化严重。在地区差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地方利益驱动使各地政府以公开或隐藏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为争夺紧绌的资源,区域间构筑众多的贸易和行政壁垒,相互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地区利益。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致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竞争、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3)东西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地区的市场发达,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的发展依靠内在的动力来拉动,西部地区的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的发展依靠外部的力量来推动,所以一旦外力作用被切断,就会给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优越的市场条件势必会吸引更多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越繁荣,西部地区的经济就会越低迷。因此,要解决西部地区的问题,必定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扶持,从而控制西部生产要素的流出,实现西部地区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但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各地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差距也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必须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来改善政府纵横向的权力结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2)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序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和平台,培育具有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经济区,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中西部各地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达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3)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现实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中部和东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还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来源,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过程中受到的技术、资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黄抗生 叶晓楠.区域经济领跑中国发展[N].人民日报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93-02
1 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从古至今,巴蜀两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西南内陆地区的重庆和四川地域范围广,人口数量多,经济体量大,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在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1)成渝地区都处于西南这一特殊区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成渝两地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其他各省无法比拟的,从经济实力来看,成渝两地2007年的GDP是1.3万亿元,已居全国第四位。故成渝两地肩负着振兴我国西部的重要使命。
(2)成渝两地资源丰富。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水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除石油资源之外的各种能源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文景观方面,重庆有壮美的三峡,成都有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等,这些都为两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找到了契机。
(3)两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四川是我国第一劳动力大省,重庆人口密度也很大,整个经济区规划人口接近一亿。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人力条件。
(4)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成渝两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历史渊源:1997年前,成渝两地同属四川省,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联系十分紧密,经济布局上也极具互补性。
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在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记来到重庆以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重庆”模式。2009年以来,“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设思想的提出又把重庆发展推向了一个新起点。同样,以成都及其周边为核心的四川今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在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大省之一,拥有包括人文和自然两大环境在内的雄厚经济发展基础。
重庆四川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可谓是呼之欲出。
其实早在2004年,成都、重庆两省市就签订了“1+6”合作协议,第一次提出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增长极”的说法就已经出现。2007年4月2日,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定成渝经济区将覆盖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一纸协议,令成渝经济区从猜想走向现实,标志着成渝经济区的正式成立。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成渝经济区已被列为本届中央政府今后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是两地在发展中却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双赢的效益。其原因主要在于川渝两地同属西部,在全国布局中产业层次都比较低,产业发展也大致处于同一层次上,在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结构方面非常接近,并且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川渝之间非常容易对相似的区域发展资源进行争夺,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上相互博弈的困境,产生出两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突出问题。其次,政府之间签署的经济区共建协议,也仅仅是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破题,产业调整也许可以称之为“萌动状态”,而最具经济区意义的、由市场直接推动的产业合作、统一市场以及具有行政效力的跨区域政府协调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 成渝经济区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可谓是成绩和不足并行,但是无论如何,成渝经济区建设都可谓是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加强川渝合作也是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区整体实力都非常突出,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一旦整合联动,分工合作,就能形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发挥西部最大市场的作用,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流的形势,以区域带动整体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这充分说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路线在我国是完全行得通的。在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都应该有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当量的增长极。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各自发展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通过交换合作来达到双赢的局面。成渝两地完全满足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应当顺应潮流和趋势积极建设成渝经济区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3)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对改变西部产业结构,提升西部地区的发展质量产生巨大的作用。以高技术领域的IT产业为例,金融危机使相关产业向拥有人力资本优势的西部加速转移,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正在崛起。2009年10月,英特尔宣布对成都工厂增资7500万美元。11月底,英特尔完成对上海封装测试厂整合到成都的搬迁。2009年8月,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落户重庆。同时,重庆还进一步与台湾广达达成协议,准备建立4000万台笔记本的加工基地。这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资源正在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流动,成渝地区应该把握好这样的大好趋势,做好合作与分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IT等高新优势产业的转移。成渝经济区应做好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西部其他地区一道,做好产业结构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4)国家的政策也积极支持成渝经济区的建立。特别地,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9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在已有的政策优势的影响下,运用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前三十年东部、后三十年西部”,政府政策的倾向已经开始逐步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区域转移,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而不断增强,西部也就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应当把握好国家的政策,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使川渝两地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5)成渝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就对成渝两省省内各县市的影响来说,成渝经济区在空间格局上将形成双核五带格局,依托便利的水运和铁路交通,必将带动周围的各个区域带,形成联动效应。其次,就对周边各省来说,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地区从北至南的中心位置,西安――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则为两翼,向西北、西南双向推进。有利的中心区域位置,成为了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纽带,促进资源在西部地区的流动和分配,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西部生产的产品可以从这里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亚欧大陆腹地,促进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这将是我国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又一个新的开放战略举措,这种发展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而成渝经济区在这个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
4 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成渝两地的快速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政策方面来讲:国家应该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和灵活的措施,鼓励成渝经济区发挥西部的中心纽带作用,形成西部地区排头兵,示范区的作用。可通过政策在税收、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加大对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拨款力度,颁布能够引导优秀人才流动的积极政策,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地方政府则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发挥上级优惠政策的效用。把握优惠政策的时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立。其次,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内生化获得政策优势能差。要在政策的制定上推进政策方案的地方化科学化,要推进政策的创新性执行,灵活采取各种政策执行方式,建立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最后,应当向其他地区学习政策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经验,对先进经验中政策本质的学习,掌握政策内生化的技巧和规律。从企业方面来讲,应该把握好政府颁布的各项优惠措施,利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政策,使企业从中受益。
(2)成渝地区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谐号”的通车,为两地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和谐号”动车组的车次有限,不能满足人口的快速流动。并且98元的车费对一般乘客来说还是过高。其次,“和谐号”动车组也只限于对人的运载,货物的运输仍然并不迅速,这样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物资交流。第三,“和谐号”动车组的提速只限于铁路运输,使交通运输方面呈现出单一化的弊端。所以,成渝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十分必要。首先,应增加“和谐号”动车组的班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同时适当降低价格。第二,发展货物运输专线,提高两地物流的速度。第三,加强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是运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两地的人口的素质。在颁布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发展本地的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政策确实能够吸引到一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西部建设之中,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的素质还得从发展本地教育的根本出发。在成渝地区,已经有像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样一流的大学,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通过成教,夜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拥有再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小学中,要积极解放学生的思想,倡导创新性启发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教育乃发展之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保障。
(4)加强成渝两地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的分工与调整,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以优化产业为关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完善产业体系。要从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的角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在“抓大扶小”中实现企业梯度发展。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绿洲”,并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优、做大、做强。三是在科技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政策引导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在推进节能减排中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5)完善成渝地区区域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配套措施。首先,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健全法制,保障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二,要不断完善区域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划分明确的主体功能区位载体,研究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等。第三,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中央政府有必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尽快研究出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政策鼓励上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权力。
参考文献
(2012ZZ27)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入手,研究了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产业升级发展对策和措施,如更新流通观念、调整流通布局、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整合中部流通资源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流通业发展 现代化 整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更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服务业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事实证明,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互促作用,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在,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必然离不开一个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支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且至今尚未完全转变,阻碍了流通业在结构调整中应有的导向作用(洪涛,2012)。
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在交通、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后发优势,更因为区域地理位置,流通业的发展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为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通信枢纽,全国的商品生产及货物集散地。中部地区的流通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全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部地区的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陈栋生,2004)。2011年,我国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35967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5,中部六省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额近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6强。由此可见,中部地区流通业在我国流通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凭借流通创新,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但流通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中部地区而言,中部六省流通企业“散、小、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流通产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商品流通产业化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市场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流通业发展的科学规划。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较长时间以来,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趋同、业态趋同、结构趋同的现象,高投资进入,低价位竞争,超低水平回报。
2.流通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高。从地区结构来看,河南、湖北、湖南流通产品较为发达,安徽次之,江西流通业较为落后。从行业结构看,商业、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迅速,金融、信息、物流、会展、实物租赁、典当、拍卖、再生物资回收等行业由于技术的制约发展滞后(芩丽阳,2003)。
3.物流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较小,设施结构、运输设施布局都不合理,而且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都不高,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东西向交通流向不畅。铁路和高速公路尚未沟通和形成能力,缺少干线间联络线,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干线、干支线间存在脱节现象。主要通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交通运输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程艳,2000)。
同时中部地区的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各种物流之间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物流效率的提高以及中部地区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偏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差距较大,管理创新明显不够,单凭简单复制店铺布局,只能以豪华的装修及低水平服务来面对顾客。企业在购销运存甚至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和服务方式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芩丽阳,2003)。
发展中部地区流通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流通观念,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保证并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首先应加强理论研究,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及对流通业认识上的统一。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应更新观念:不仅是在制造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在服务领域也产生了大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应转变观念,纠正“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在思想上树立“流通先导产业”的地位,从战略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通过对产业地位与作用认识上的统一,为全面推动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保证。
(二)突出特色和强化城市群带动,展开并推进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立足特色,规划流通主体功能区。在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上,应从地理环境特点、产业发展状况、区域内省区间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特征入手,着力于合理分布流通主体功能区,即依据地理交通优势、产业特征、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中部区域大中城市的市场功能定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协调的整体区域布局。
突出“经济聚集”效应,实现整体升级发展。中部各省都把建设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圈或产业带,作为加速崛起的突破口,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目前这些城市群已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其隆起带动效应正在凸显。在突出特色发展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地理因素下的城市群之集聚、辐射区域的便利,发展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化流通业,以此带动整个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升级发展。
加强省际合作,寻求发展长效机制。省际之间应相互开放,扩大临江、临线、临边开放,构建网络开放格局。同时,省际间、区域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区域流通业发展创造空间和机遇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对流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空间。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为流通服务网点的铺设与扩张提供了动力;城镇化进程所滋化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多样化和层级化,也为流通服务业细化、纵深发展创造空间;城镇化也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动力,聚集效应对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规模发展、优势凸显提供了机遇。
(四)大力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为地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商业,推动商贸流通、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强物流软件建设;加强供应链管理建设;创新营销、流通方式,发展新型业态;推广物联网理念及技术应用。三是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流通企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经营管理,探索有型市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四是继续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的领域快速发展,鼓励发展物流配送中心。
(五)优化流通发展环境,为流通业加快发展提供健康平台及指引
改善中部地区的流通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流通网店布局和建设,使其适应现代流通发展需要,体现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建立可靠的监管、监督、诚信、自律支撑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新次序(陈栋生,2004)。另外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手段,落实专项经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应加强流通领域诚信建设,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品牌、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同时应强化重点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六)整合流通资源并加强中部合作交流,实现产业发展的凝聚及规模化
整合流通资源,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从改变工作职能入手,建立共同协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长期合作的施政机制,加强政府间的协调,推动各行政部门对流通业的支持,充分发挥流通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层面上说,应鼓励和支持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在市场、信息、设施共享的基础上,结合制、配送制、连锁经营方式,开展多边、双边合作,实行跨省的商务活动和资本运作,联合开展国际国内贸易,重点发展社会化的、跨地区经营的大型流通组织。积极开展中部六省的商业合作和交流。在中部六省政府间、行业间、协会间、企业间建立定期的协调与交流机制。如,可联手举办跨省商务交流活动,共同商榷局域商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七)建立流通发展促进机制并加大投入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在加速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中,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给予投入,真正发挥政府对现代流通发展的培育、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一般商品的销售和服务贸易等充分竞争性领域,政府主要是制定竞争规则,创造公平环境;对于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资源环境等的特殊流通行业,政府应在市场准入、规划、监管方面负起责任,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重要商品储备、大型流通市场、社会性物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政府应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加强建设;对于农村市场网络和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特征的流通领域建设。因此,建议中部各省政府设立、或联合设立促进流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流通业的改造和发展。
(八)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巩固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优势提供保证
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部六省应结合产业特点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努力培育一批中高级批发市场,建成高效合理、跨区域的农村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应规范农村市场次序,建立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法律,建立稳固发展农村流通市场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现代流通业是中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实现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良性变迁等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是顺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中部六省应将流通业的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实现满足区域经济增长要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1)
2.《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年)》(中部蓝皮书)
3.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A].王淞.中部地区经济结构问题分析及流通业发展策略[C].2012-11-16
4.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回顾
记者:2003年中央对报刊进行治理整顿,全国300多家县市报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48家。当时改革调整的背景是什么?
王国庆:当时县市报改革的主要背景是根据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摊派发行的精神,为减轻基层和农村农民负担,开展对党政部门所办报刊的压缩调整,其中也包括300多家县市报。这次报刊的调整不仅仅解决了党政部门报刊摊派和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党政部门报刊为主的报刊格局,对整个报刊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未来报刊业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对300多家的县市报进行了全面评估,对少数已经具备了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和一定实力的报纸,主要包括当地人口50万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的县(市、旗)所办报纸,经严格评估论证后,可由省级报业集团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原则上,县和城市区不办报刊,已办的要停办。对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民族自治县(市、旗)的报纸及民族文字报纸,予以保留。(整顿后县市报名单见表1)
记者:整顿治理后,县市区域报的体制有哪些变化?
王国庆:整顿后的县市区域报和过去实行的体制完全不一样,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主管主办单位发生了变化。调整保留后的县市报和它原来的县市党委机关报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不再由县市委机关来主管主办,而是把它划转到了省市报业集团或党报社主管,主办单位是县(市)报,这是一个办报体制的创新,既依托集团的优势资源又给它很大的自;第二点,它的经营方式独立自主,无论划到哪个集团或报社,都作为独立法人,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及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能力;第三个特点就是内容上,不再作为县(市)级党委机关报,既要服务于当地的党政部门,同时还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我们称它为县域性综合报纸,它既不是党委机关报,也不是都市类报纸,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性报纸。这些特点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现状
记者:目前县市区域报的总体发展趋势及生存状态如何?
王国庆: 2003年整顿县市报,可以说是报刊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实践证明,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实际。主要有3点成绩:一是发行量得到了长足增长。据统计,县市报发行总量从2006年到2008年的3年,增长都在10%以上;二是经营增长方式积极转变,从以往党报单一经营向综合性多媒体多元化经营发展;三是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县市报这样一个体制机制和模式的发展前景是大有希望的,一方面是对国家强农富农政策的贯彻,让农民农村农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整个市场的需求,文化建设的需求,需要这样。另外,小城镇的推进比例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态势,每个转化中的人都有这种城市化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文化素养等各方面都需要提高。
记者:县市区域报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王国庆:县市区域报在贯彻中央“三贴近”、“两个面向”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当地百姓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特点也是显著的:第一,区域特色显著,县市区域报在报道内容的本地化方面,具有其他报刊不具备的优势。由于县市区域报的读者对象非常明确,就是本县域内的普通群众,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表现出了很强的针对性。大部分县市区域报的本地新闻占到总版面内容的四分之三以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点。第二,读者认同感强,由于县市区域报在内容、版面以及广告等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点,所以读者对本县市报纸的文化认同度非常高,县市区域报报道的内容都是他们身边每天都能看到的事情,离他们很近,感到很亲切。他们可以从报上了解到其他乡镇或社区的工作发展情况,有利于改进自身工作。第三,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县市区域报市场观念和意识的逐渐增强,县市区域报的广告、发行和其他活动也逐渐市场化,其中部分县市区域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已比较成熟。第四,在群众与政府间起到了沟通桥梁作用,在多年办报过程中,县市区域报作为县级党报在广大群众心目中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声音,群众对报社比较信任;另一方面,报社记者在基层的采访比较深入,能够及时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要,县市区域报逐渐成为当地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县市区域报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既为党和政府宣传政策、引导群众,又为群众反映问题。
未来
记者:县市区域报也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面临新媒体的冲击,您认为在新的传媒格局中,报业应该如何发挥优势?
王国庆:的确,县市区域报也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面临新媒体的冲击,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报纸既能体现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又让读者真正喜爱,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首先,我认为面对挑战,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只有提高报纸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前来购买。要发展,就必须对新闻报道加以研究,进一步拓展新闻思路,改革新闻观念,挖掘报道深度。让报纸真正满足读者需要,让读者爱看。
此外,还可以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以内容为核心,新的技术作平台,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将其综合运用到报纸的经营和发展中去。县市区域报打造多媒体,就是要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创新内容,变革服务手段。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要建立适合新媒体的体制和机制,寻求获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模式。
记者:您认为县市区域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王国庆:我认为县市区域报的今后更多的还是要向农村拓展,因为县市区域报是和农村市场最贴近的,而且农村的消费市场一直是我们开拓不充分的领域,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第二个是内容创新和服务创新要进一步加强,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现状发展;价值理性回归;解决措施;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65-01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1.泡沫成分呈收缩趋势,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过程中将面临着很大的下降压力,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调整紧缩的政策,使得我国房地产经济的泡沫成分逐渐开始收缩,但是一些城市房价还是比较高,而且下降压力依然很大,与此同时下调的程度也不一样。
2.成交量出现萎缩,房屋空置率逐年上升。目前房价下调比例有限,很多购房者普遍存在着观望的情绪,这就促使房地产行业的成交量出现大幅度的萎缩,进而导致房地产行业中房屋空置率大幅度的上升。
3.在政府紧缩政策下的房地产商普遍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压力,而相应的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4.房地产市场日前正朝着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一些实力比较弱的房地产企业逐渐被洗出当前的市场,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加大了土地制度上的监管力度,使得一些实力比较弱的房地产开发商很难竞争到土地,有的即便拿到了土地,也没有能力及时支付地款。
(2)银行方面信贷紧缩促使房地产商资金匮乏,一些开发商没有雄厚的资金来源,他们又没有能力借助股市发行股票以或许大量的资金。
(3)由于一段时期内房价的下跌以及成交量的紧缩导致房地产的资金周转比较困难。
(4)银行利率的相应提高促使中小房地产商根本没有能力支付巨额的房地产信贷所需的利息。
(5)中小房地产商没有品牌竞争力。大型房地产商凭借自身的品牌以及信誉优势,以雄厚的实力来打价格战,并借此对市场进行清洗。以上所说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便使得房地产经济逐渐呈分化的发展趋势,而一些实力比较弱的房地产企业很容易被清洗出市场,进而很难促使市场的集中度提高。
5.房地产中介的经营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由于当前当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因素所致,房屋成交量不稳定,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政府部门规范制度的不断加强,便促使一些房地产中介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直接倒闭了。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加强对境外个人和机构进入境内的房地产市场之后的管理
境外个人和机构进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之后,我国要加大对他们的监控力度,完善境内登记制度、购房统计和外资开发,加强管理跨境的外汇资金流动,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和违法违禁流出入行为。
2.重视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
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应该出一份力量,加强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政策性金融服务。有许多国家在这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在美国,就实行“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些例子都非常成功,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意义,我国也应该逐步完善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向中低收入者购房提供信用担保或者贷款贴息等等。
3.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相关人员应该将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比如分成刚工作青年消费者、低收入家庭等,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住房金融产品。其次,在房地产管理、租赁、买卖、收购和开发等环节,都应该向人们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最后,还应该实现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形成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信托等为一体的新式房地产金融产品。
4.使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体系多层次化、全方位化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要建设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除了由信贷市场进行间接融资之外,还要建立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除了由一级市场来提供直接的融资服务之外,还要建立二级市场来分担一级市场的风险,从而解决住房贷款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和期限错配问题。此外,还要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环境,加快建设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积极扶持贷款、担保、保险、房产中介和房产评估等为一体的房地产金融服务市场体系。
三、我国房地产行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房价理性回归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在泡沫挤压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将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得未来房地产市场上的房价更加合理,而房价收入也能在整体上处于可维持的空间中。房地产开放商要在遵循经济内在规律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府部门颁发的一系列关注民生政策法规,合理经营,这样便会促使房回归到理性发展的道路上。不过怎样回归以及回归的幅度是由每个地方政府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所决定的,但是一定要以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以及确保社会稳定为前提基础。
2.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综合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及房市表现,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分析,中国房地产投资目前还处于繁荣期,整个房市还处在有利的上升阶段,但从市场表现看,房市则处于不成熟到成熟前的调整期。在未来的几年里,市场理性将逐渐回归。毕竟房地产开发是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有的是城市运营商),而房地产消费属于长期使用的大宗物品。盲目不得“不管好房、坏房”只要抢到就好,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从当前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市民购买力分析,只要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和楼市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楼市就不会倒掉。近期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是指楼市崩溃,而是引导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成熟理性的稳定发展期,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3.房价将继续小幅看涨,涨幅渐趋合理
房价是与经济发展成正比的。只要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宏观控制得当,房价就不会大起大落。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仍将是人们消费的热点。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市场持续走高的诱因。
4.政府行为要加以规范制度
随着政府自身制度建设和监管的加强,随着公民和民主的推进及法制、舆论的建设的完善以及产权的明晰,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土地交易、城市拆迁、项目开发等过程中的腐败等机会主义行为会逐渐得以规范。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的降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萧条。这与一些人的对该市场的悲观预期不完全相同。从根本上来说,即使楼市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价格的一度降低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楼盘直接出于房产商之手,还是出于炒房者之手,它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来接手。而房价到底有多高,则取决于使用者的支付能力。离开了后者的支撑,房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最近几年房价的持续攀升,已然严重偏离了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
参考文献
[1] 牛立华、忍卫卓.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解决[J].商情.2013年(03).
[2] 徐国庆.浅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3年(11).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特征
(一)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重庆市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2009年,实现汽车摩托车总产值25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基本形成了以轿车为主的宽系列、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摩托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成都市是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等1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7.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8%。德阳市已发展成为与上海、东北齐名的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水电、火电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和30%,大型轧钢设备占45%,大型电站锻件占40%,核电设备占60%。绵阳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是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二)涌现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长安股份、力帆集团、建设集团等企业快速发展,2009年,汽车产量达到171万辆,重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西铝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玻纤生产能力已超过30万吨年,跻身全国第二位。四联集团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企业。三零集团信息安全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以上,绵阳长虹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80余项,位列全国家电企业第一名。2009年,长虹彩电在家电下乡系统中销量全国第一,华意压缩机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四。东方电气水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汽轮发电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占全国风电设备1/3的市场。服务业领域,普洛斯物流企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美国信必优等世界顶级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已进驻成渝经济区,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基本都在区域内建立了办事处或旅行分社。另外,世界前50位的商业银行已有10余家以上在成渝经济区开设了代办处或办事机构。
(三)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重庆市纳入“成渝经济区”的特色工业园区35个,占全市的81.4%,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3892亿元,占全市95%。北部新区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西彭工业园区的铝加工产业、长寿化工园区的天然气化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笔记本电脑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四大园区工业产出占全市的58%。成都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园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的五大高技术产业群。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目前已扩展到71平方公里,园区内工业企业1176户,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5.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4.3%。绵阳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2009)。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35号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商务区和三圣花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达793家,2009年累计产值14.9亿元,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成渝经济区国家级科研机构及各类科研院所数量较多,各类高等院校超过130所,专业技术人员220万人,科技人才近30万。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多。区内大多军工企业设备先进,科技实力突出。高技术产业已形成较强的产业基础。东汽、二重、长安股份、长安福特、西铝集团、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四联集团、三零集团、长虹公司等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2009年,成都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2.5%,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0家、78家、74家,形成了川大智胜公司的空管系统、宁江机床集团的柔性制造岛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绵阳市是国务院命名全国惟一的“中国科技城”,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
(五)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重庆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为载体,加快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芳烃项目前期工作,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等11条产业链。成都一汽大众成都轿车、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224个项目加快建设,成飞大飞机等110个项目开工,重庆铁路物流园区、重庆中集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
总体上看,成渝经济区内产业发展呈现高新技术与原始技术、先进工艺与传统操作并存的局面。既有东汽、二重等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也有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的《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四川科技创新进步指数居全国第1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资转移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集中在加工组装阶段。绵阳市是中国惟一的科技城,但也存在高新技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尤其是能代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少的问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其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PDP八面取屏技术等主要依赖进口。
(二)产业结构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仍呈现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偏重资源开发,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9.9∶37.3,第一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2009年,油气化工业、冶金和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型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成渝经济区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在服务业内部,仍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体,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咨询等生产业规模较小,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08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仅为835亿元,同年广东省已达3700多亿元,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也超过了1000亿元。
(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招商方面滞后
2008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四川省加工贸易业务备案进出口金额为61.4亿美元,重庆市为12.0亿美元,两省市占全国的0.70%,与经济总规模占全国的6.5%相比有较大差距。成渝经济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缓慢,与产业链较为单一有较大关系,当地企业加工生产的上游资源性产品无法满足多类产业转移的需求。
(四)各市(县、区)之间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禀赋相同等原因,产业选择取向一致,各市(县、区)之间缺乏合理分工,造成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重复建设突出等问题。四川省南充市与重庆市涪陵区主导产业选择极为类似,都将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食品等作为主导产业。即使是同属重庆市的永川市和江津区产业结构也极为雷同。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成渝经济区分属四川和重庆两地,要逐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消除行政壁垒,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减少商品流通的无形关卡,促进商品自由流动。推动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以重庆产权交易所、成都西南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组建覆盖经济区的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联网对接、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市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区域内同类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区域内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行高速公路交费“一卡通”,推动毗邻地区的天然气管网互联互接。进一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在区域内布局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如沿长江线的长寿、涪陵、泸州布局建设重化工产业园,在成内渝沿线的资阳、荣昌布局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园等。
(二)积极引进内资外资,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等公共服务,为产业配套创造良好条件。依托丰富的人力、矿产、农副产品、水资源等,结合灾后重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大力引进内资。积极引进外资,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合力引导内外资投资方向。制定出台《成渝经济区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录》,鼓励内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成渝经济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三)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进一步加大对成渝经济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给予成渝经济区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优惠政策支持。对于涉及到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项目,给予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植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以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部门优化升级。
(四)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