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51: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典文学总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 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国的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关键词】卫风氓 主题解读 述评
《卫风・氓》经女主人公之口缓缓道来,歌谣中的所言的初时的甜蜜到婚后的痛苦直至如今的独自悲哀和愤懑,正如诗中所述恋爱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这般思念与痴情,婚姻中“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这般无情与残忍。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时而以比喻展开议论,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这些似乎像是在告诫女性,又似乎像是在讽刺社会的不平。
一、“弃妇诗”
对《卫风・氓》的主题解读,主流倾向大都将其划定为“弃妇诗”。古代文人首推代表便是朱熹《诗集序》曰:“此为人所弃,而自述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从中可以看出朱熹认为歌谣中女主人公是抱悔恨态度,自知自己之错而活该被弃而非怨恨丈夫,故被当下学者们作为将其划定为“弃妇诗”的依据之一。而笔者对此观点有所保留,若如此这般便是弃妇诗,那么朱熹所言的核心如何体现,不然为何朱熹不用“弃妇”而是“”?笔者认为朱熹的核心观点是诗歌确是弃妇所言,或许划定为讽刺之作更为适宜,讽刺女子不守礼义,私自婚配,自食恶果[1]。而当代学者的侧重点是女主人公哭诉自己被弃的悲惨命运,有怨恨丈夫、批判社会不平之意,如余冠英的《诗经选》、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及现行教材均认同此观点,解读中有同情女主人公的情感,同时也暗含着赞扬女主人公坚强、果断、敢于言论的精神在内。
二、“刺时诗”
“刺时之作”此观点在部分典籍中有明显指出。如《毛诗传》云:“《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u也。”。《诗故》曰:“《氓》,刺时也。何刺乎?刺奔者失身也。”再者《诗序广义》曰:“此《序》谓刺时,刺当时风俗之不善也。”故现代的学者们有将这些古人评论作为《卫风・氓》的主题解读的观点之一。笔者认为“刺时之作”这一主题是站在社会价值观层面上的探讨此诗歌意义和作用方面的解读,可以自成一派。所谓文学典籍,笔者以为若非作者有心有意注以此文目的,无论是读者还是学者都是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的,为己所用,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卫风・氓》或许在这一观点的解读下,成为了类似于《女诫》一类的教导女性的读物,只是《卫风・氓》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借女主人公的哀伤自诉,现身说法,以正当时处于混乱中的“不良”社会婚俗,如刘书芬[2]《诗中“氓”字释义》一文中就“氓”的释义,认为“氓”是从“亡”从“民”,“民”形“亡”声,“氓”字既有对文中男主人公氓的身份表述,是移民,这与骆全察的观点一致,认为男主人公是外来人,流亡者;又有对爱情、家庭层面上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背叛与逃离。从中侧面道出时代的混乱,自然礼法会有所破坏,而作为当时维护并坚持礼法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来说,“子无良媒”、“秋以为期”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应受到阻碍和谴责。
三、“怨情诗”
“怨情诗”的代表为李全祥,在《也谈的主题及其艺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卫风・氓》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失望,对失去甜蜜爱情,对不平婚姻的怨情诗。正如陈金雄认为的,《卫风・氓》其实是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不一定会永恒[3]。在尚永亮《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文化关联》一文中也有提到,婚姻爱情中,男性常常与背弃承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关联,成为女性失去爱情、婚姻解体的重要原因。
这一种的主题解读或许是文本本身浅层面的显性信息,能够作为教学中诱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极具意义的启发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现代婚恋观。但是笔者认为若是贸然将“怨情”作为《卫风・氓》的主题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若纯粹是为了怨情而作,那么或许也可以将其划为爱情诗,毕竟人生过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爱情,只不过这是一首悲伤的爱情诗歌,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而已。同时也体现出了《卫风・氓》的现实主义风格。
四、“逐臣诗”
屈原的《离骚》使得部分学者开始从逐臣诗的角度尝试解读《卫风・氓》。在笔者看来,弃妇与弃臣确是有相同之处,但是是否《卫风・氓》的主题有这么的深层次的政治解读,仍然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毕竟当下的过度解读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尚永亮在《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文化关联》一文中详细探讨了两类诗歌的特点,指出两类诗歌的异体同构。弃妇诗完全可以映射到君臣关系当中,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男性却因占有主导地位而专横地可以决定女性的命运这一点上,略同于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严格的等级观念[4]。虽然尚永亮并未在文中明确提出《卫风・氓》的主题就是逐臣诗,现存的文献中也尚未寻到该类的确切观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解读为何不可,只是既然是以喻君臣,那么在教学中还得需教师与学生的相关的背景政治资料的搜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卫风・氓》六大主要的主题观点。《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卫风・氓》是《诗经》中的著名篇目,教学中也是诗歌学习的重点,主题的探讨肯定是不容忽视的。该篇的主题探讨,学者们看法一直存在争议,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品读才好,这样才能品出古典文学的魅力与味道,深刻体会到其中所传达的审美趣味,丰富情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成菊.《卫风・氓》之新读[J].青年文学家,2012(10).
[2]闫笑非.《诗经・卫风・氓》主旨述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5).
关键词:《诗经》;《关雎》;双译;确切;简洁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23-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作为“五经”之首,其地位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传播儒家思想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更成为国人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的最基本读本。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但是,在当今社会,读过《诗经》的人确实不多。一方面是古典文学的威慑力让大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是当今社会的纷繁复杂,人们已经无暇坐下来品读一本好书。《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由王方路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国风的全部内容,并给出相应的白话和英语翻译。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一共160篇,占《诗经》的大半。该书按照原诗、白话译诗、英语译诗、注、解五个部分,分先后顺序编排。它具有以下特点:(1)白话英语双译,译义确切;(2)通俗易懂。笔者将以《诗经・关雎》为例来浅析《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
一、白话英语双译,译义确切
对于《诗经》的研究,古往今来都存在着大量的著作。例如,对其释义的研究,对其英译的探讨。但是,译者这样同时从白话英语双译的角度进行探索的确实不多。他这一举也算是前无古人了。所谓白话英语双译,就是把原诗既翻译成白话诗歌,又翻译成英语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歌的主要特征有: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鲜明;韵律和谐,节奏鲜明。优秀的古典诗歌多是语言凝练,含义丰富,意境深远,饶有余味。《诗经》更是如此。首先,《诗经》采用了优美成熟的四言诗形式;其次,它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加强了抒情效果。(冯庆华,2002)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显得难上加难。有的翻译理论家认为:“要翻译诗歌,首先译者必须是诗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译者完全符合。他对诗歌有很深的研究,并且有大量的创作。下面就来看看他对《诗经・关雎》翻译的处理。
原文: 白话译诗:
关关雎鸠, 关关欢叫是雎鸠,
在河之洲。双栖河中小绿洲。
窈窕淑女, 苗条纯洁好姑娘,
君子好逑。男子汉相配最优。
参差荇菜, 长长短短金莲花,
左右流之。随水左右求取它。
窈窕淑女, 苗条纯洁好姑娘,
寤寐求之。朝朝暮暮追求她。
求之不得, 追求还不得同意,
寤寐思服。朝朝暮暮想着她。
悠哉悠哉, 缠缠绵绵日益苦,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无法。
参差荇菜, 长长短短金莲花,
左右采之。左采右采取得它。
窈窕淑女, 苗条纯洁好姑娘,
琴瑟友之。弹琴拨瑟友爱她。
参差荇菜, 长长短短金莲花,
左右d之。左择右择取得它。
窈窕淑女, 苗条纯洁好姑娘,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欢乐她。(王方路,2010:1)
原诗采用四言形式,整齐对仗。在翻译成白话诗歌的时候,他采用“加三字重组词句”的办法,把原诗的句子融进白话句子,让其意义进一步明朗。例如,第一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为“关关欢叫是雎鸠,双栖河中小绿洲。苗条纯洁好姑娘,男子汉相配最优。”“关关”是象声词,指水鸟的叫声。在翻译的时候,他保留“关关”,同时加上“欢叫”二字――“关关欢叫是雎鸠”,传神达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初看这个句子,很多人都可能会理解为“苗条纯洁的女子,君子都想要追求”。可是,“逑”并不是“追求”的意思,“逑”是指匹、配偶。因此,译为“苗条纯洁好姑娘,男子汉相配最优。”“相配最优”,译义准确。
其英文译诗为:
Guan guan happy singing are two birds,
They’re dwelling on islet by the River.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A refined young man is most fit for her.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 girl is picking them with cheer.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All day long the man is after her.
The pretty young girl has not agreed,
All day long the man is missing her.
Sentimental is he, bitter day after day,
Tossing upside down is no sleeper.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 girl has got them as a hard worker.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Playing harps the man shows love to her.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 girl’s owned them as a hard worker.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Beating drums the man tries to please her. (王方路,2010:2)
译文全篇两行为句,四行为段,做到了与原文的想匹配。且对仗工整,给人飘逸之美感。“琴瑟友之”译为“Playing harps the man shows love to her”,“钟鼓乐之”译为“Beating drums the man tries to please her”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意义传达这方面,他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窈窕淑女”――“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是指体貌美好内心宁静,“淑”指女子未嫁。(王方路,2010:3)于是译为“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Innocent即窈,slender即窕,young girl也译出了“淑”未嫁之意。
二、通俗易懂
《诗经》中的语言文字,在当代的读者看来,似乎有些生僻,需要参考注释、甚至现代汉语的译文才能看懂,其实在当时,是相当口语化的。《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其中国风占一百六十篇,收录包括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诗歌。既是民间诗歌,那么在翻译的时候,笔者认为也大可不必挑大词,用古句。《诗经》所载毕竟是当时的民歌,用通俗流畅的白话、英语翻译,可以较为贴切的还其语言风格的原貌。同时,译得通俗平易,无论是英语水平一般的中国学生,还是汉语平平的英美大众都能读懂,这正是译者著本书的目的。
请看下面的译文:
1.“关关雎鸠”白话译为“关关欢叫是雎鸠”,英语译为“Guan guan happy singing are two birds”,即使有读者不知道什么是雎鸠,但是一看到英文翻译,也恍然大悟,原来雎鸠就是一种鸟。
2.“琴瑟友之”,琴瑟即两种古乐器名。白话译为“弹琴拨瑟友爱她”,读者就明白琴瑟是不一样的乐器。而英文译为“Playing harps the man shows love to her”,即使英美读者对琴瑟完全不了解,可是看到Playing harps也可以明白琴瑟即乐器。
可见,译者的译作不但译义贴切,而且通俗易懂,为大众所接受。
三、结语
中国古诗翻译是一项很难的课题。欲得佳译,诚良难也!译者自身的中英文功底在翻译中至关重要。本书译者在《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中既用白话,又用英语进行了翻译,实属不易。而且译者在处理的时候也做到了译义贴切,通俗易懂,实乃同类佳作。译者在自序里面提到:“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呼吁学习外语(如英语)的中国学生(包括本、硕、博)应当储备自己祖国的文化传统知识,加强国际交流”。(王方路,2010:2)译者是一位高校外语教师,一直以来都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情,并以复兴中华文明、重拾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希望通过此书可以实现译者在自序里面提到的两个著书目的:其一就是希望学习外语(如英语)的中国学生(包括本、硕、博)应当储备自己祖国的文化传统知识,加强国际交流;其二是希望有意了解《诗经》的外国友人通过此书可以多读懂一些。(王方路,2010:2)最终可以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高嘉正、高菁.《孔子语录一百则》英译赏析[J].上海翻译:2005(3):76.
[3]刘小叶.《诗经・ 关雎》英译探微[J].科学教育研究:2007(3):22.
关键词:《诗经》;文化精神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学好诗歌,可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人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掘的文化内容,都承载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在漫长的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诗经》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学遗产的主体。其次,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到了周代,农业已成为周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几乎所有人都与农业生产发生直接关系,许多政治、宗教等活动也都围绕农业而展开。
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可以这样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无论从题材、从道德观念到审美情趣都带有农业文化的性质。《诗经》中有关农业生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艺术地再现了农业生活中人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淳厚平和的民风,而且在表现技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
翻开《诗经》,除了感受到它的乡土情蕴之外,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充溢于其中的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在祭祖诗中,诗人把他们的祖先奉为神明,祈求祖先神保护自己的部族事业昌盛,人丁兴旺。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是最具有伦理情味的诗歌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产生它的周代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宗族意识的农业社会。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宗族血缘关系,在周人的农业文化生活中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变成一套由家庭宗族推而广之的宗法制国家的结构模式,并由此形成一套更完善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制度,并赋予它一种理论形式。宗族观念既是周人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同时,它已经转化为周人最为真挚的社会情感,它植根于故土,情牵于亲人,继而升华为爱国之情,这已经成为贯穿作品的中心主题之一。它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或深沉或热烈,或委曲或直接地出现于《诗经》的大部分作品中,从而使《诗经》的抒情诗中处处充溢着伦理亲情,充盈着爱心。
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寄托于和妻子的相亲相爱,对父母的教敬、对兄弟的关心、对朋友的忠信,乃至对宗族的依恋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样,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颗崇高的爱心,才使诗人更加痛苦于亲人的离别、朋友的失信、宗族的破败和国家的灭亡。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西方文学相比较,如果说古希腊最发达的是史诗和戏剧,那么中国就是一个抒情诗最发达的国家。诗被中国人视为最崇高又最普通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抒发个人情感的最好的艺术工具。所以,诗歌一直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理念。
人本来就是文化的主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创作的灵感总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必须以人为中心加以表现,这应该是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诗经 民族精神 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from the "Book of Songs"
LIU Yingying
(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most famous poems in ancient China; people st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 "The book of songs" contribution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poetry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but its heritage of culture temperament and spirit of our nation, we become the cultural wealth of valuable.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the national spirit; realism
《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杰作,是汉语文学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代表着我国先秦文明的集大成的成果。《诗经》的主要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记录、收集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全面,为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此外,《诗经》集中展示了先秦时期中国人民的朴素情感与真挚精神,为我们民族特质的延续和进步提供了范例。
1 《诗经》展现了浪漫开明、大度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堪称是先秦民间文化的发端之作,在古代乃至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是独特而崇高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盛行一时,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以爱情诗为代表的《诗经》诗歌为人民集中展现了我国先民对自然、生活与未来的热爱,这是一种浪漫开明的精神和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此外,《诗经》的很多诗篇大气磅礴,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先河,为构筑汉民族大度包容、气象万千的民族气魄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从这点来说,《诗经》为我们民族的气息找到了发源点,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诗经》中的名篇《国风・秦风・蒹葭》一诗,集中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浪漫爱情、淳朴情感的向往和憧憬,也从一个侧面投射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 《诗经》集中表现了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民族主义情怀
《诗经》之所以伟大绝不仅仅先于那些浪漫主义的爱情诗歌,更重要的是因为《诗经》具备一种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怀,可以激励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振兴民族和国家为竭力奋斗。在《诗经》305篇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运用讽刺手法对封建主义制度、腐朽官员、不良现象的影射,也可以看到对穷苦百姓、下层民众的同情与怜悯。所以,《诗经》中包含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夹杂其中的民族情绪和爱国主义情怀令人动容。在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进程中,《诗经》应运而生,到了春秋时期《诗经》基本成书,所以《诗经》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显示出浓烈的时代特征,也彰显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特质。
《诗经》中蕴含的朴素的卫国情绪与宗国情感,是那个时期的人们精神特质的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熔炉。一方面,《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可以表现为对本国、本地的保护,对别国的抵御和战争;另一方面,《诗经》中以保家卫国、忧国忧民为题材的诗歌屡见不鲜,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发展早期民间爱国精神的变迁。所以,《诗经》的诗歌是现实主义主导下的创造,是民间文学的变化的产物,根植于那个时代、那种文化。
例如,《国风・邶风・击鼓》就表现了那个时期的人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其中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等诗句,就表现了男人为了参加保卫国家的战争为放弃家庭、妻子的场景,场面感人至深、让人潸然泪下。所以,《诗经》中类似的内容集中体现的爱国情怀是时至今日都值得发扬和传颂的。
3 《诗经》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感与精神
《诗经》是先秦时期民间文明的展示,其中着力渲染了具备神话传说色彩的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人类的发展状况等。《诗经》为人们的展示的则是一种自然属性下人的主导地位,引申开来可以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今天,我们强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的时候,《诗经》中的人性化色彩仍然放射着光芒。很明显,《诗经》中的大部分诗篇都已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感变化、日常劳作、爱情婚姻等为主要线索,其贯穿始终的就是“人性化”要素。也就是说,将人的生命、生活与成长作为诗歌创造的主要方向,是《诗经》的集中贡献,也折射出浓郁的现实主义气息。对于其他对于的古代文明,比如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罗马的宗教文化等,我国的《诗经》始终以人的事务为创造主线,显示出了我们民族的人本主义气质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提倡以人为本,着重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与精神动力,这与几千年前的《诗经》精神似曾相识,体现了伟大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延续。
比如,《国风・卫风・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集中鞭挞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毒害和侵蚀,展示了弃妇爱情婚姻的悲剧场景,至今读来都让人思绪波动。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其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体现了女主人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痛苦轮回;“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是借桑叶的陨落碍事女主人的心情低沉与情绪的失落,其中的真挚情绪让人感动。类似的诗句比比皆是,集中体现了《诗经》始终关注人的情感与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与写真主义的诗歌作品,为中华民族人性化精神的延续提供了可参照的蓝本。在今天,我们宣扬《诗经》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依据。
4 《诗经》体现了积德行善、弘扬正义的民族精神
《诗经》具备浓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也充满“正能量”,这一点恐怕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诗经》对那些带领族人迁移定居、开发事业、抵御自然灾害,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祖先、民族首领等给予了热烈的歌颂。如《大雅》中的《生民》歌颂了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邵地、开创祭礼的丰功伟绩,《公刘》记述了公刘带领周人自邵迁幽、开始定居并发展农业的事迹。这些诗篇都把弘扬社会正义、展示民间劳动人民的能力作为主要对象,是民族伟大精神的发源点。
其次,《诗经》对现实生活中本领超群的能人及种种社会美德大加赞扬,如《卫风・淇奥》赞扬卫武公年过九十仍严于自律、善纳人谏;《豳风・狼跋》赞扬公孙的宽厚与仁爱;《风・定之方中》赞美卫文公大兴农业、克勤克俭的美德……
综上所述,《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产物,也继承和延续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殷达兰.《诗经》中的乡土情韵[J].文学教育(下),2009(1).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培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在高中基础上,一步提高文章的阅读、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众多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三分之二的篇目。而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重视甚至厌倦,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行的分析论证。
1 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久远,而且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多是重“言”而轻“文”,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名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读起来艰涩难懂,因而产生厌倦情绪,学习非常被动。针对这种心理,我引导学生参与搜集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资料并展开讨论。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像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经常挤时间来学习汉语,并且已经具备了阅读中文原版名著的能力;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最喜欢中国的唐诗和宋词,甚至还计划写一个关于李白的电影剧本。一个日理万机的总统,都要抽空学习、研究中国的文化,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争论达成共识: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所以产生了世界学习汉语热,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了对文言文的看法时,我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了“一字千金”、“千金市骨”等成语故事的由来;从“段于鄢”、“燕昭王求士”等一波三折的文言经典人手,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大师们语言的精炼,构思的巧妙,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学识,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学习。
2 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美术专业、音乐专业、教育专业使用同一本《大学语文》,同样的教材面对的却是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需求,教学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
美术专业的不少学生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提高“诗”与“画”的构思能力。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时,教师可以可为他们搭建一条连接诗与画的桥梁。如,学习了诗经《采薇》之后,借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联古今有名的对句,让学生体验一下写对联的感觉以及鼓励他们画画时用上对联,会锦上添花,妙趣横生。
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创作诗一般的歌词和旋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既是可以吟唱的歌,又是流传千古的诗篇。古代少儿读物《幼学故事琼琳》早有孟浩然“踏雪寻梅”的记载,并有歌曲流传至今:“岭南初放一枝梅,片片晶莹入酒杯;却遇骑驴人早至,儿童背负占春魁”。这首诗在40年代被音乐家刘雪庵重新谱曲,唱响大江南北。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熏陶,会让音乐系的学生用诗化的心灵和专业技能表现美、创造美。如,一次音乐系二班的同学举行歌咏比赛,一位同学唱的是毛宁的《涛声依旧》,在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唱完后,我问大家,这首歌的歌词是依据一首唐诗的意境创作的,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唐诗吗?这首唐诗的作者又是谁呢?见同学们面有难色,我微笑着告诉大家:“这首诗叫《枫桥夜泊》: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可以看出文学素养对词作者、曲作者、歌手来说有多重要。
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打开祖国教育资源的宝库。中国古典文学可以堪称是一部丰厚的语文教育史。像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司马迁、张衡等等,不胜枚举。在给教育系的同学讲《先秦诸子语录》的时候,我把孔子列为讲授的重点。让同学们思考:孔子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了,为什么热度不减?同学们认可孔子热的原因是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非常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一部论语,有一百多处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教、问知、问耻等等,问题的覆盖面相当广,包括社会、人生的各个侧面。因此,孔子才会培养出不计其数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我鼓励教育系的学生问卷调查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焦点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提问能力,还比不上两千多年以前的学生呢?同学们干劲十足地接受了挑战。
3 学思结合,提高素养
启功先生曾是书协主席,又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般世人都以书画大师和大鉴定家目之。但如果详读先生撰述,他学术之渊深、涉猎之广博、鉴定之精审,特别是研究的旨趣、目标,是远非“书画大师”和“大鉴赏家”的称号所能概括的。
“书画鉴定”对一般收藏家而言,主要是判定真伪问题,但如从学术角度而言,则是解决书法史、绘画史的基本素材,以便形成正确的艺术史的问题。所以同是“书画鉴定”,从学术研究角度与从实用角度出发,在性质、深度和水平上是大不相同的。启功先生对古文字学、经学、史学、古典文学、哲学、宗教诸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且熟悉历代典章制度、礼仪民俗、戏曲小说,本人又是书法、绘画大师,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鉴赏眼光,所以能在学术研究与艺术鉴赏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整理、充实中国书法、绘画发展史的高度,有目的地去考订若干古代书法绘画上的重要实物和关键性的历史公案,取得卓越成就。
启功先生数十年来的大量研究工作和撰述,如《兰亭帖考》、《论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考》、《平复帖说并释文》、《山水画南北宗说辨》、《戾家考》、《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古代字体论稿》等,都是围绕着为书法史、绘画史建立科学性的材料基础和廓清伪史料这一总的目标而进行的,所研究都是些重大问题和著名的历史公案,但举证充分,说理透彻,故虽考证极其精密而始终坚持基本宗旨。
《兰亭帖考》是启功先生在书法史研究上的力作。论文把现存之唐摹本、唐宋临本、定武本石刻、历代传刻本、伪造本按系统逐一归类,化繁为简,并重点就定武本、唐临本、唐摹本三类详加论述。指出神龙本行距前松后紧,中有浓淡墨改定加字之处具有草稿特点,保存兰亭帖原本面貌最完整。此文对兰亭帖的流传经过和现存实物做了周密的分析和历史性总结,是研究兰亭序的重要成果。
对旧题唐张旭草书四帖真实年代的考定是启功先生学识与目力结合、鉴定水平高出时辈的又一例证。此帖宋人、明人先后题为晋谢灵运和唐张旭书,现代又被人大力宣扬,号称张旭传世名迹。启功先生从书风判断它应为宋人所书,他通过对帖中文字逐句逐字进行研究,发现诗中避宋讳“玄”字,而讳玄字始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十月,有力地证明了此帖是北宋佚名人的草书佳作,先后被宋人、明人强加以谢灵运、张旭之伪名,变真迹为伪物。他语重心长地规劝当代鉴定家们要为人民负责,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要学那些“宁可要古而伪,不肯要近而真”的古代帝王、商贾和“好事家”。
关键词:表现手法 对面落笔 曲折含蓄 深情婉曲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知识考查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多年来都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阵地,准确把握表现手法的运用是绕不过的一道坎,只有掌握好了手法,考生才更容易走近作品内核,进而准确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不仅如此,有不少考题直接考查的就是表现手法。我们看2011年考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而其中的“表达技巧”就是表现手法与艺术手法的统称。而在诗词鉴赏诸多应当掌握的表现手法里,有一种手法显得很特别,但大家也不会很陌生,它就是:写对方。
写对方,又叫对写法,也有人称作“落笔对面”“主客移位”,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亲友故交的思念之情,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这样,就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从源头出发
《诗经・魏风・陟岵》从题目上看写的是主人公登上高冈远远眺望的一种心绪: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全诗采用一唱三叹的方式,写想象中父母兄长的声声惦念与呼唤,从而加重了行役者漂泊天涯的孤苦之感。
在中国最古老的这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我们就能随处觅到思亲怀远之作的踪影,此后在乱离的社会里类似的作品更是多如牛毛。然而《魏风・陟岵》一诗的妙处正在于抒情手法的独特,主人公明明是在思念家中至亲的父母兄弟等人,但他偏偏从对面落笔设想家中亲人对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怀有的牵念之情,这种委婉的深情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二)看唐诗风采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繁盛时期,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这种表现手法又得到是怎样的运用呢?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是家喻户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的最后两句写了作者的“遥想”,仿佛遗憾的不是诗人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似乎并不值得诉说,诗人想象着兄弟们在佳节来临时去登高赏景,插上茱萸,猛然发现今年大家未能完全团聚,心想他们因为我的缺席会是多么遗憾呀。诗人表达这种绵绵的思念之情时用了写对方也就是从对面落笔的手法,显得曲折委婉,新颖别致。
诗圣杜甫也有儿女情长的作品,比如《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中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妻儿老小,而是从妻儿落笔,设想妻子的脉脉深情和儿女的稚气天真,以想象远方妻儿对己之思念作为切入角度,使自己的思念深情和妻儿之情融为一体,更具感人力量。
此外唐代有两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作,同样使用了这种抒情手法。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想象着夜阑人静之时,家人不肯歇息,还在念叨着远行在外的自己。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诗人想象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对自己的一片牵挂情怀,两首诗作都写在本应万家团聚的时刻,两位作者都是伤心的“远行客”,从对面落笔将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
(三)看如何延续
唐代如此,到了南宋状元诗人黄公度在除夕时写下了《乙亥岁除渔梁村》一诗:“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乙亥岁时奸相秦桧已死,曾经的状元郎终于有幸被朝廷召回,长期被打压终于迎来了被起用的时机,这样的喜讯多么想与家人分享啊,在传统的除夕夜,万家团圆时,他不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多么想早一天与他们团聚,却想象着儿女们此刻在家里围炉夜话时必定要念叨自己。恰恰是这种落笔对面的手法,将这种对亲人的分外思念表现的更加婉曲深挚。
关键词: 咏竹文学 研究 竹意象
自《诗经》始,竹便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此后咏竹文学不断传承和拓展,蔚然成为咏物文学的主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咏竹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罕有问津。直到改革开放后局面才得到改观,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
按类选编作品古已有之,如《古今图书集成》、《群芳谱》等里面就有咏竹诗词的专门归类。三十多年来,学者继承了这种“选学”传统,在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工作上用力甚勤。
有单独选诗的,如《历代咏竹诗选》(浙江省安吉县政协编,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历代咏竹诗丛》(成乃凡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这类诗选数量一般都逾千首,收录时间多为先秦至清末民初;有诗词共选的,如《中国竹诗词选集》(周芳纯等选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有录诗词之外的,如《竹君流韵・中国历代咏竹文赋画论》(徐小飞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有专门选对联的,如《咏竹联集粹》(刘星亮等主编,岳麓书社,1994年版),等等。
有各种体裁混选带有“总集”性质的,如《历代咏竹佳作三百篇》(曹毅前等主编,岳麓书社,1999年版),所选包括诗、词、曲、联、铭、赋、赞、记等。《古今咏竹集》(刘学文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除体裁宏富外,还古今通选,时间从先秦一直到现当代。《绿竹神气》(彭镇华、江泽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规模空前,所选古代诗词文赋多达万首,选文外尚附有“‘个’字探源”、“图文解说”两部分,学术含量较高。
有与其他植物作品合选的,如《松竹梅诗词选读》(徐振维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等是将歌咏“岁寒三友”的作品并选。《历代林木诗选》(吴鹤鸣等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等则是将咏竹作品置身于更广阔的植物文学中。这类合编本有利于对比阅读,区分异同,进而丰富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遵循于一定的取舍标准。这不只是反映了编者的学术旨趣和眼光,更重要的是它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可为深入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二、咏竹文学的宏观研究
咏竹文学是咏物文学的分支。要深入研究它,必须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把握和观照。在切入口上,应注意从聚点和散点两个视角来拓展。
所谓聚点,就是将眼光聚集到纵向的文学史维度,梳理咏竹文学的发展历程。如《中国竹文化研究》(何明、廖国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认为在竹由符号化到文学化的进程中,经过了滥觞(先秦两汉)、形成(魏晋南北朝)、鼎盛(唐宋)、延续(元代至近现代)四个时期。何宝年在《中国咏竹竹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文教资料》,1999年第5期)中大致同意此分法。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则认为,直到南朝“竹开始摆脱其原始的自然属性而逐渐被赋予了文学符号的性质”。王平在《中国竹文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中勾画了竹诗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揭示出其象征性和审美性的内涵。马利文的《唐代咏竹诗研究》(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则更像是咏竹诗中的“断代史”。它对初、盛、中、晚唐咏竹诗审美认识和人格象征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论述,在横向上还就咏竹诗与天师道之关系、唐代《竹枝》等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论。
所谓散点,就是截取横断面或者个案来进行观照的方法。如《中国竹文化》(周裕苍,黄河出版社,1992年版)对咏竹诗、斑竹意象、竹与成语、寓言及其他等方面作了知识性介绍。《绿竹神气》的“前言”部分,用散论的方式论及了一些以竹自况的特殊知识群体,对其中的佼佼者嵇康、李白、苏轼、郑燮等作了个案赏析。结合四大文学名著,“前言”对小说中以竹写景、以竹叙情的手法也作了细致的分析。这种个案探讨的方法,似乎更适合具体作家。例如苏轼与竹的关系很密切,赵晓红在《苏轼与竹》(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中指出,苏轼赋予竹高洁、耿直的品性,竹象征着诗人的性格和胸怀。陈守常在《苏轼竹诗考析》(文史博览,2009年第1期)中认为,苏轼竹诗精髓在于颂竹之风雅高洁,批判物欲软骨。
为了将文学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关联起来,寻找理论支点似是迫切任务。对此,何明、廖国强在《中国竹文化研究》中采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来观照,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意象结合起来研究,指出根据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可把竹文学符号分为三种类型:“神与竹游”、“情融于竹”和“以情统竹”。竹文学符号能指形式的审美形态可用“秀美淡雅”来概括,其文化土壤正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伦理观念。
与这种借助西方理论的做法相比,何宝年在搭建竹文学与文化联系的平台时,采用的方法就很传统。在《中国咏竹文学的类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文教资料》,1999年第6期)中,他论述了咏竹文学的三种文化属性,即自然、社会和艺术属性,并将社会属性细化为八种形态。
通过对咏竹文学的宏观研究,论者钩稽出竹与文学的种种关联,在整体上确立了咏竹文学的独立性,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愿景。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启迪和思维触点。
三、咏竹文学意象研究
学界对竹意象研究一直热力不减,光景常新。前述《中国竹文化研究》中采用的符号学理论,研究之对象实质就是意象符号。无独有偶,王立在专著《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中也专辟一章从文化的向度去研究“竹意象”。
唐诗中竹意象频频现身,这点易引起研究者兴趣。王美诗在《“竹”的意象与唐代诗人性情》(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中从竹表达文人淡逸洒脱的高雅性情,以病竹、苦竹、怪竹等表达诗人沉郁悲凉心境和不屈抗争品格等方面对竹意象进行了审美解读。雷晓在《浅谈唐诗中竹意象的出世与入世》(《科教文汇》,2008年第5期)中则从竹意象与处事态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诗人对事功或超然于其外,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针对具体作家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论文。如梁昌明在《白居易山水田园诗中的“竹”意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中排比了白居易一生种竹的情况,分析了当中蕴含的情感、人格和社会因素。李今珏在《论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竹意象的独特性》(《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期)中认为李贺突破了传统竹意象的性格和情愫,显示了生活经历影响下的自我价值追求和艺术意志。彭洁莹在《仇远〈无弦琴谱〉梅竹意象涵蕴剖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中强调,仇远词中的梅竹意象除传统意义外,又潜藏着落寞和忧伤、隐忍与沉郁、苦恼和幽独等情愫。
在大文化视角的俯瞰下,意象原型的研究值得关注。陈璇《潇湘馆中的竹――浅谈〈红楼梦〉潇湘馆的原型意象》(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一文,从分析潇湘馆中竹所蕴含的原型意象入手,探求了黛玉的性格特征,以及与宝玉的爱情,彰显竹在宝黛悲剧中的象征意义。王立、苏敏的《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则从人类学和神话学的角度,分析了竹成为原始植物崇拜代表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竹与龙有类似的神秘内蕴与象征功能,竹与生命意识密不可分,竹与日常人世伦理对应比附,竹与气节和坚贞天然呼应。缘其神话原型的稳定凝重和多样化,才使中国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繁盛不衰。
竹意象的研究形式上是一种微观研究,然而竹意象除了文学因素之外,还包含有伦理、人格、神话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这种研究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文化色彩。从这个层次上看来,竹意象的研究实为见微知著,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一种宏观的视野。
四、咏竹文学的拓展研究
咏竹文学中,传统诗词的研究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近年来,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体裁,如民歌、小说、戏曲、题记等。民歌中竹枝词流传甚广,很有艺术特色。它因何产生,学界看法争议较多。向柏松在《巴人竹枝词的起源与文化生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中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承屈原九歌传统而来的竹枝词开始其实是祭祀竹王的歌谣,它是西南竹图腾崇拜、竹王崇拜文化背景中的产物。
《红楼梦》总是小说研究的最热点。蓝晓光《从〈红楼梦〉看中国竹文化》(《竹子研究汇刊》,2007年第3期)视角独特,从竹的工艺美术、竹的饮食文化、竹的园林艺术、竹的美学境界四个方面阐述了竹文化的运用,指出《红楼梦》“像是一部中国竹文化的百科全书”。胡艳的《竹:〈边城〉人物的另类阐释》(《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则罕见地以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边城》里的人物性情与传统竹意象内涵极为相似,竹背景意蕴是小说审美特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戏曲方面,陈菊香的《竹文化与戏曲》(《岱宗学刊》,2008年第3期)中论述了竹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以为“竹子的文化象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化龙之神;二乃君子之德;三即淑女之爱。”王念选《郑板桥画竹题记理趣初探》(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则另辟蹊径,选取题记作为探讨对象。作者认为,郑板桥的画竹题记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
研究者在诗词之外开疆拓宇,其意义自不待言。惜其开拓不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于咏竹诗词的研究还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