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护理常见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3 11:31: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常见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护理常见问题

第1篇

1.1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大

对于儿科而言,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且变化反复,需要医护人员时刻集中注意力并保持警觉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和工作量。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儿科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烦躁、沮丧、不安、焦虑、自信心减弱等负面情绪,在工作中出现为消极被动、不知所措等现象。此外,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家长对患儿病情的关注度提高,部分家长甚至存在过度溺爱、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面对患儿家属高水准高强度的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尤其是部分年轻且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在相对较大的心理压力下,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无法正常顺利展开,从而对患儿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1.2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所谓护理安全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发生了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身体、心理、机能等方面的损伤、障碍、缺陷甚至死亡。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理安全隐患较多成为此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首先,儿童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等特点,因此容易发生坠床、碰撞、烫伤、触电、误服药物和小型器具等现象;其次,儿童的免疫功能以及身体器官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属于医院感染易感人群”[3]。在医院病患复杂的情况下,患儿容易出现皮肤、口腔、器官等感染,对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再次,一些医院存在护理人力缺乏、管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督促检查不完善、业务考核不到位的现象,部分护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这一系列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3患儿及家属不配合

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自述病情,而且对就诊、医治容易产生恐惧感,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经常出现患儿不配合、情绪激动、不断哭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延误了患者的宝贵就诊时间。针对此类情况,家长应与护理人员加强配合,积极引导患儿并分散其注意力。但现实工作中,部分家长对患儿过分疼爱。为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家长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每一操作必须一步到位。一旦患儿哭闹或发现不如意的地方,一些家属就迁怒于护理人员,要求更换护理人员,甚至做出妨碍正常护理工作的举动。此外,儿童病情发展反复多变,当部分患有恶性疾病的患儿濒临或已经死亡,家属往往要求继续救治或无理取闹。患儿和家属的不配合会增加儿科护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容易造成操作反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患儿的医疗救治产生不良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对儿科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相应对策分析

2.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减少差错事故的有效途径。而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和学习,通过向其他医院引进新技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完善业务考核等措施督促和鼓励医护人员不断增强业务水平和责任心。此外,由于儿童身体综合素质较差,且缺乏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因此,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一定要注重细节学习。以卫生护理为例,由于儿童的身体防御机制尚不健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薄弱,加之其对卫生清洁等缺乏相应认知。因此,在患儿饭前、便后、睡前,护理人员都要指导其做好清洗工作。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敏感,不能仅仅根据成人的感知判断水温,而是要将水温严格控制在38~40℃,在清洗时要注意力度,轻擦轻揉。熟悉和掌握此类知识可以从细节上避免护理差错事故,也能够提升医院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

2.2从多方面缓解护理工作压力

造成儿科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缓解压力的对策也多种多样。首先,从个人角度讲,儿科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自身在业务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的缺陷,并积极锻炼自身的受挫能力、改善消极情绪,以负责任、有耐心的态度面对病患;其次,从医院、科室角度考虑,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可以适当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待遇,通过政策倾斜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呼吁社会尊重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特殊照顾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心理压力较大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适当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对患儿及家属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首先,医院应强化病房安全设备的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儿床位、病房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患儿病房的医疗器械进行安全维护,保持儿科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安全引导和教育,增强患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对于患儿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原则”[4],对患儿使用的医疗设备、日常用品等进行严格地检查和处理。此外,针对患儿的好动天性,护理人员应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以优秀的业务水准、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患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4合理改善医患关系

合理改善医患关系可以有效增强患儿和家属的配合程度,而加强医患沟通是则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患儿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其各个细节的反应,适当增加察床次数并延长交流时间,并运用语言、非语言等手段加强交流效果,增强彼此感情,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例如,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在单调的工作着装上增添部分配饰或在儿科病房张贴卡通图画,以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在实际工作中,要敏锐察觉患儿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而面对患儿家属相对苛刻的要求和偏激的情绪,护理人员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平复其情绪,并向其详细介绍患儿病情,阐明利害关系。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治疗之前,“应先对家属做出含蓄的预警,使其做好心理准备”[5],从而在家属的密切配合下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另外,医院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医患交流会,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满足患儿家属的合理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结语

第2篇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本文浅谈护理信息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护理 信息化

1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实施的特点

1.1 以信息化的方式存诸病人的数据

医院的护理信息化管理,是以网络的形式对病人进行管理,医院以对病人进行编号、分类、分级的方式存诸数据,这使病人的数据具有规范性、唯一性、指定性,这种管理方式精准了病人数据的描述。

1.2 以客户端的方式得到病人的反馈

医院使用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在病人入院以后,会给病人一个客户端,这个客户端可能以腕带或其它的方式实现,病人在住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客户端向护理中心反馈自己的病况,也可以使用客户端提出自己的护理要求。

1.3 以自动化的方式与病人展开互动

使用信息化的护理管理的时候,医护人员会将医护信息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上,提醒病人反馈自己的病况。比如护理人员每天要检查病房的数据信息,然后提醒病人按时自助测体温、量血压、测脉搏,提醒病人应当去相关的部门输液、检查等。病人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申请查阅自己的医疗信息档案,用语音的方式向医护人员咨询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等。

医护人员可将该记录单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中,让病人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病人填写完后将记录单提交给医护中心,医护人员收到记录单后,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护理方案。使用这种管理方法,能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精确性、自和效率。

2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记录不真实

从理论上说,护理信息的数据应当准确的反应出病人接受护理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化的护理数据有时却与真实的医护管理情况不一致。比如有些医生给病人灌了肠,而护理信息管理中却未录入该护理情况,为了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只好向病人询问与核对。不真实的数据记录会降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2 反馈信息有错误

信息化的护理方式从理论上说能提醒病人自主的接受护理,比如医生给予医护人员医嘱,医护人员要即时将医嘱录入到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中,由管理系统定时给病人提醒信息,可是有些医护人员忘记了输入医嘱,这使自主的护理出现漏洞。

2.3 核对管理不落实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要求录入医嘱的程序必须由两位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完成,一名医护人员录完医嘱以后,另一名医护人员需核对医嘱,直至录入的医嘱与医生的医嘱一致,才可提交记录。然后两名医护人员需留下自己的签名。然而在实际执行时,这个程序有时无法落实。

2.4 操作运行有失误

部分医护人员的计算机水准不够,他们或者不会准确的使用计算机程序,或者操作失误删改了其它的重要文件,这给信息化的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因为一旦数据发生错误,甚至数据丢失,医护中心需花费很多的精力才可恢复管理系统。

3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优化的方案

3.1 规范护理运营流程

信息化医护系统出现数据不统一的原因,是由医院没有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这使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与实际的管理不接轨。要让护理信息化系统能够贯彻,医院就必须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比如以病人出现疑难杂症,请求医护的流程为例。如果将它的流程定义为病人申请护理人员申报医生会诊讨论已会诊病人确认护理人员归档管理人员砍认归档这个流程,就能杜绝出现信息管理与实际管理不相符合的情况。

3.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不高,就会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出现漏洞。医院要以严格考核的方式强调护理人员的素质。这套考核的标准要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计算机素养等全面的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关的护理人员需接受医院安排的培训。

3.3 落实护理核对制度

在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中,医院要落实核对环节。医院可使用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签名的方式落实该环节。如果护士长发现有护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核对制度,就要将之列入考核评价内,该考核评价要与护理人员的工资挂勾,使护理人员重视到核对环节。

3.4 建立分级管理权限

由于护理人员并非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他们对算计机的操作系统可能不太熟悉,如果给护理人员太多权限,他们可能就会涉及到太多与工作无关的数据,一旦他们出现操作失误,就会让信息化护理系统出现问题。所以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划分操作人员的级理,合理分配权限。

4 总结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只有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医院才能更好的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病人展开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05).

[2]曾小东,范敏,燕,郑建智,应桂英.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6).

[3]林小青,林阿珠.信息化环境下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2).

作者简介

钱宇,女,现为吉林省四平市烧伤整形医院护士。

第3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84―01

对骨科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特就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37例,男性患者占63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1至7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8.6±9.7)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总结常见护理问题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1.2.1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

1.2.1.1缺乏完善的制度 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完备的法律意识,责任感不强,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加大骨科护理管理风险的发生几率[1]。

1.2.1.2缺乏有效的管理 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部分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意识较差,监管一旦缺乏必将酿成严重的安全问题,使护理质量大打折扣。护理工作强度较大,医院对工作人员的配置缺乏合理性会对护理效率和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1.2.1.3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地板未添加防滑标志、病床缺乏床栏以及老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等严重影响护理效果。

1.2.1.4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出现突发问题时不能准确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2.1.5患者自身原因 患者心理波动较大,治疗和护理配合度较低,部分患者由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很容易出现低落,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2骨科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1.2.2.1完善护理制度 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考核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2]。

1.2.2.2加强护理设施投入 加大对各种护理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对物、急救器材等的管理,为老弱为重患者病床增设床栏,在容易发生滑倒、触电的地方增加警示标志。

1.2.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以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由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的护士带领新人进行学习,通过提问以及考试等形式使护士的应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1.2.2.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 通过不同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做好交接班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团队意识。定期举行护理风险总结会议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1.2.2.5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统一和规范,保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各项必要的护理记录工作,以便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获得充分显示和反映[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27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54%,12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比较满意,占24%,11例患者不满意,占22%,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4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82%,7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比较满意,占14%,2例患者不满意,占4%,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4例患者皮肤潮红,占8%,4例患者头晕,占8%,6例患者便秘,占12%,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1例患者皮肤潮红,占2%,1例患者便秘,占2%,并发症发生率为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科病种类繁多,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容易伴发器官受损以及大面积软组织受伤等,而且康复进程较长,为了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为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必须及时对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华锦嫦.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10-111.

第4篇

关键词:急诊 护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3-02

急救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急诊医疗的护理工作质量是反映一所医院文明建设和技术水平的一面旗帜[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急诊科所面临的抢救任务越来越重,日益增多的急诊人数和相对较少的急诊部门已经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医疗矛盾,因此如何在高诊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急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已经成为急诊科护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次通过总结我科近三年以来的急诊护理资料,现将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问题

急诊多是涉及多学科参与救助的医疗措施,因此急诊护理多要面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和专科的患者,这就要求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医疗救护知识。并且,急诊面对的多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非常娴熟的护理技能。另外,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前沿阵地,不仅人员流动性大,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比较短,而且多数的急诊病人及家属因病情紧急,情绪常常不稳定,医护人员稍有不当则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的爆发,因而也成为医院里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的地方。基于以上的特殊性,当前我院急诊科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接诊、分诊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对抢救物品的管理不够完善;②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缺乏足够认识;③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意识不强,院前急诊出诊效率较低;④护理队伍中年轻人员比例较高,综合素质较低,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⑤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无法保证;⑥急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等。

2 对策分析

2.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护理服务的结果,急诊护理中的大多数问题与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因此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急诊护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2.1.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急诊护理工作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提高急诊护理的专业技能水皮。因此医院或急诊科应当为护士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比如开办业余急救护理课堂,由急诊护理中比较优秀的老护士等进行讲解,提高年轻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处置能力。或者让为急诊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学习其他医院急诊科室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设备仪器。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和急救基本技能的演练竞赛等方式,激励护士门不断学习进步。

2.1.2 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能。急诊科作为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当前还没有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针对急诊护理中新护士多、处理问题能力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对从加强护士学习着手,加强急救理论学习结合岗位培训和交流,提高她们判断病情的精度和精度,做到急、准、稳、快。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护士的沟通技能一密切相关,针对急诊科新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护士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尊重患者,主动询问、关心患者,诚恳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其困难,用心倾听患者倾诉,多使用具有亲和力的动作,如点头、微笑等,最终在加强自身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1.3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患纠纷的日益频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护工作的重要议题[2]。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医学证据,如对危重病的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救治,要求其及时签字等。另外还应当强化风险意识,注意自我保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在进行急诊紧急抢救时,不可手忙脚乱或者在家属面前举止不雅,大喊大叫或谈论与抢救无关话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好防范工作,另外还应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的顺利安全。

2.2 培养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观念。近年,人本护理、人文护理等护理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同[3],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一切以人为本”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技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知其所需,解其所惑,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学服务,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3 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患者增多,急诊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问题,院方或科室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士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改善排班,弹性排班,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有经验的护士和年轻护士合理搭配排班,改善急诊科工作环境,在繁忙时间段加强护理人员的投入,尽量简单护理人员的超如何工作。另外要注重对护理人员紧张情绪的消除,劳逸结合,科内可合理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些文娱或郊游等活动,调节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丽珍,叶俊,裘成,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2005,14(11):961-962

第5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39-02

1前言

现代社会经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等各领域均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骨科创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科病的种类日益复杂,病情严重,骨科创伤患者年龄跨度比较大,生活自理较为困难,康复时间相对较长。骨科创伤通常具有突发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同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受损以及器官伤害。骨科治疗中,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新技术与新项目,业务量激增,加之护理工作者未及时学习以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护理工作难免存在不足,这些复杂的因素均为现代骨科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也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而消除护理缺陷、避免护理差错,是安全护理的基础[1]。根据目前我国骨科护理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医院的骨科护理制度欠完善,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安全隐患。笔者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2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欠完善:骨科护理的相关制度欠完善是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骨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对骨科疾病患者缺乏责任心,在病发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护理问题时常发生。

2.2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诸多缺陷,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若再无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极易出现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不佳、护理人员编配欠妥等系列问题,给骨科护理带来安全隐患。

2.3硬件设施缺陷:硬件设施存在缺陷,如病房中的各种设备存在问题(床栏不够牢固或者没有床栏、地板无防滑标志及措施、触电漏电或设备使用不当等)也是护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2.4护理人员自身缺陷:护理人员是所有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因此他们护理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者。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2.4.1技术生疏:由于大多护理工作人员参加护理工作时间较短,通常只具备一般的业务技术与能力,对基础护理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专业骨科护理技术不足,临床经验缺乏,对事物的综合判断能力较低,因此,在面对突况时容易慌张而未能及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或者出现违反操作规定的情况,导致护理缺陷。

2.4.2缺乏专业知识:护龄较短的年轻护士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平时又未及时充电学习,做事盲目,因此不能对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4.3缺乏责任心:骨科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护士完成,繁忙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护士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许多护士身心俱疲,情绪波动比较大,对病人缺乏耐心,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则更易引起骨科护理问题,产生护患纠纷。

2.4.4缺乏法律意识:在以往的传统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医疗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通常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相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问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大多忽略掉其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缺乏证据收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注意证据的管理,一旦出现护患纠纷拿不出有力证据。

2.4.5患者自身原因:骨科创伤患者发病具有突然性特点,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情绪波动大,对自己身体状况过于焦虑,会出现恐惧焦虑、痛苦悲观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次,骨科患者缺乏对骨科创伤的正确认识,随着骨科创伤中高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骨折后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治疗,加之出现并发症,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极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不信任医护人员、拒绝配合治疗等,也会导致出现不良后果[2]。

3相关解决措施

3.1完善健全护理制度: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管理,而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则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如《护患沟通规定》、《护理人员职责》、《骨科护理安全措施》、《骨科患者病历书写规范》等。制定上述规章制度,能够规范约束骨科护理工作程序,有效把关骨科护理工作质量。在骨科科室内部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负其责;各组组长需每天坚持检查该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护理质量的监控重点应均匀分布在各项操作中,如输液输血、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急救措施等;护理工作管理者应不定期抽检,每周开展质量评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极个别问题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月举行的质量分析讲评中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如在检查中发现违纪违规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以告诫其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护理安全引起重视[3]。

第6篇

关键词:泌尿外科;护理工作;问题;措施

对于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来说,有些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上的方式不够规范,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②护理人员没有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关怀,进而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一定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人性化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更早的康复。

1泌尿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上不够规范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就是导尿管的更换,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技术,准确地操作。然而,现在的护理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不能进行规范地操作,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一些护理人员对于导尿管清洗应选取的清洗液不清楚,对于导尿管的选择也比较模糊。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导尿管应用不同的清洗液来进行清洗,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导尿管[1]。除此之外,一些护理人员对于先进的技术不够了解,不能准确地使用护理新技术,进而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

1.2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不够 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情绪都比较烦躁,心理上也比较容易抑郁。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护理,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

1.3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以及繁琐性,这就要求从事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而有些护理人员就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护理人员必须要根据不同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而病情的不断变化使得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一定要灵活,面对病情的变化,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抢救工作。由于患者的心情比较烦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对患者的各种要求进行恰当地处理。

2改进措施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一些护理人员存在的技术缺陷,医院部门应该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具体来说需要进行几个方面的培训,①要让护理人员清楚导尿管的种类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②要是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白导尿管的清洗方法以及更换步骤;③选取一些技术骨干进行新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先进的护理技术[2]。只有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2.2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监督力度 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只有当医院有了较高的人性化护理水平之后,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对于护理工作中缺乏人性化关怀的问题,必须要加大监督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关怀水平。对此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加强监督,对于护理满意度较高的护理人员,可以予适当的奖励[3]。这样既进行监督,有进行奖励,可以极大地提升人性化护理水平。

2.3提升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与应急能力 面对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急能力较低的问题,医院应该组织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只有当护理人员的这两项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当遇到一些突况的时候,才能采用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泌尿外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而深刻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地进行患者的康复治疗,提升医院的泌尿外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狄友华.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5.

第7篇

关键词:供应室;问题;护理;对策

    供应室是医院中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提供医疗救治所需的医疗器械和医疗物品的科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发送及回收的工作[1]。由于涉及的科室、医疗物品种类繁多,供应室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如何做好供应室物品的管理和发放,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供应室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供应室常见问题

1.1  物品供应问题:供应室涉及的医疗物品种类繁多,物品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潜在的风险相应也比较多。例如医疗物品的回收与下发集中于一人一车,交叉感染几率较大;物品的消毒、灭菌不彻底,包装过程存在漏包漏放,无菌物存放过期等,都会影响临床的诊疗操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2  工作分配及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供应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供应室往往物品繁杂,配给的人员及空间有限。工作人员一人兼多职造成分工混乱,科室内工作区域布置不合理,工作区与操作区无明显界限,操作区内也无严格区分,物品摆放无序,甚至有污染物逆行进入清洁区的事故发生。

1.3  工作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工作态度散漫:供应室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较弱,由于不与患者有直接接触,一般会认为不会产生医疗纠纷。供应室物品都要经过临床科室应用到患者身上,细小的失误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简单重复的工作容易造成惯性思维,依靠感觉做事,资历较高的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经验丰富而缺乏工作热情,一切凭借经验,长期以往就会产生思想麻痹,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散漫。

1.4  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无菌意识较弱:医疗卫生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但是供应室管理理念的滞后,员工年龄偏大,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短缺,缺乏新老交接等[2]。甚至有部分护理人员上岗之前未经专业的岗前培训,以为供应室就是简单的收发医疗物品,缺乏相应的医疗专业知识,特别是无菌意识淡漠,灭菌过程中物品摆放无序,灭菌不彻底,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放置混乱等原因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2 护理对策

2.1  强化风险教育,采取分类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使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操作不规范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流经供应室的所有物品归类管理,重复使用的器械经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发放,污染物品须经特殊消毒液消毒。可重复利用的再生医疗器械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到存储及发放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无菌。同时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其在工作中获得心理的满足,体现自我价值,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3]。

2.2  区域合理布局,提高设备配置,完善管理流程:在现有的地理条件基础上,建立健全供应室的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每个区域设置专业负责人负责日常的区域管理,严禁污染物品逆行进入清洁区和无菌区。合理增加人员配制和设备投入,同时做到合理分工,避免缺岗空岗。严格做好每天的护理记录,对供应室的护理操作做到有录可查。

2.3  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服务观念:供应室工作的职业危险性高于医院其他科室,加强医疗卫生特别是医疗事故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4]。在积极对待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完成工作任务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头脑中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维护自身的安全权益。

2.4  强化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都在不断更新,供应室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随时更新。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上岗前进行岗位职责、操作流程、理论知识等培训和技术考核,组织学习医疗新知识,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提高科室的整体素质。

2.5  分工协作,有效地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供应室工作繁复,工作量大,根据员工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身体状况等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某些繁重的工作多加人手协同办事。同时供应室与全院各科室都有紧密的业务联系,科室之间可以不定期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通过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改进工作质量。

3 小结

    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不良的护理工作除了会引发临床医疗上的纠纷,还可能对医疗人员的职业安全造成威胁。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应强化法制观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最大程度的控制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4 参考文献

[1] 王洪梅,苏  涛,彭  华,等.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工作配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25.

[2] 赵玉英.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20.

第8篇

【关键词】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护理

ICU患者留置导尿,是治疗排尿困难及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虽然大部分护士都会运用导尿术,但常因操作不熟练或导尿管选择不正确,造成置管困难、尿路感染等问题。

1 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2年1月-9月,共有387例患者因病情需要留置了尿管。年龄3岁-86岁,平均年龄44岁。留置尿管时间2-90d,平均留置8.5d。其中382例首次导尿成功,5例首次导尿失败的患者中2例有尿道外伤史,3例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无1例病人发生严重尿路感染、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2 常见问题

2.1 插导尿管困难 3例老年男性当尿管插至前列腺部时,阻力增强,导尿管无法顺利进入。

2.2 尿路感染 岳素琴[1]对尿管留置的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73例尿路感染病例,留置导尿病例占66.5%。其中留置导尿当天感染率为6%,第二d为9%,第四d为91%。说明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呈正比。

2.3 膀胱功能损伤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膀胱一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拔除尿管后出现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情况。

2.4 尿道狭窄 一般发生于男性,由于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尿道狭窄与尿路反复感染、尿道损伤也有一定关系。

2.5 尿管脱落 尿管脱落的常见原因有气囊破裂、固定不妥、患者自行拔出等。

3 护 理

3.1 插导尿管困难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马风云[2]等认为可先从尿道口注入3-5ml液体石蜡油或1%丁卡因后,再送人气囊导尿管置管,避免疼痛引起躁动损伤尿道,或于术前先麻醉后导尿。

3.2 尿路感染

3.2.1 预防尿路感染的首要护理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方法,避免反复插入,提高首次导尿成功率。

3.2.2 选择合适的尿管。目前常规选用硅胶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与尿管直径的关系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成年男性一般选用12-16F,成年女性一般选用16-18F,对于初次留置导尿患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可以保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3]

3.2.3 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1次尿管,每周更换2次尿袋,更换尿袋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3.2.4 非必要情况,不进行膀胱冲洗。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多饮水。

3.3 膀胱功能损伤

3.3.1 ICU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后容易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的现象。临床上普遍采用热敷、按摩下腹部、压迫膀胱、听流水声等方法。掌握好拔除尿管的时间,尽量在膀胱充盈的时候拔管,有利于患者自主排尿。

3.3.2 在留置尿管期间,针对病情允许,未使用利尿剂等特殊药物的患者,可采取夹闭尿管的方法,每2-3小时开放一次,锻炼膀胱功能,防止废用性萎缩导致的拔管后尿失禁。

3.4 尿道狭窄 定期更换尿管摆放的位置,防止尿道同一个部位长时间受压。如狭窄已经形成,可行尿道扩张术,也可选择手术治疗,行尿道口切开术。

3.5 尿管脱落

3.5.1 插入导尿管前,须检查清楚气囊的完好性,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10-20ml,儿童5-8ml。

3.5.2 除了气囊固定以外,还可将尿管用胶布固定于一侧大腿上,防止尿管移动牵拉导致患者不适。

3.5.3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因为不适自行拔出尿管的可能性。意识不清的患者适当约束四肢,防止意外拔管导致尿道损伤。

4 小 结

留置导尿是ICU最常见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如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ICU护士应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研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最大程度的减少留置尿管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岳素琴.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处理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07.

第9篇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专业形象、护理对象生命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是否有成效。重视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妇产科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发展的非常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

1、工作责任心不强

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工作繁忙和外人的干扰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外在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情绪、责任心不强和不遵守制度而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内在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因此在排除外部原因的同时,解决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才是根本。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重复性比较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造成采取定式判断和处理问题。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错发药品、医嘱核对错误、错打针,药液错注、漏注。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源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极强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本着以服务为目的的基本要求挺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每一位妇产科护理工作者所必备的。目前,有很多医疗差错都源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技术不过硬所造成的。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病人投诉护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欠佳,给医院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对病人和家属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3、由于工作年限原因造成护理工作出差错

妇产科护理工作专科性比较强,对于新参加工作或者由其他科室调配过来的新人来说,专科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少,是护理工作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10 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多数是非正规护理专业学校毕业,虽然工作多年,但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临床实习。其中还有一部分自认为工作年限长,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思想不稳定,对工作不热爱甚至出现厌倦心理,造成护理工作存在隐患。

4、妇产科医院制度管理不严谨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十分神圣的职业,它迎接着无数新生命的诞生,承担着每一对父母对其的寄托,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严格职守,认真对待每一对父母,细心呵护每一个问世的新生儿,但是在目前来看,有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管理药品不按规定,疏于职守,违规操作,对病人病情观察时不仔细,结果造成了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

5、妇产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危机意识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端正态度,严格职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及技术的同时,也得提高其法律意识,将陈旧的观念抛开,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机情况能过准确的把握,及时快速的采取应对措施,并对潜在的隐患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是目前很多护理人员只能做好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并没有将思路打开,将忧患意识放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内容中,甚至有一些护理工作者无法准确判断哪些危机应该是由自身可以快速解决的,遇到危机事情该如何妥善处理等。久而久之造成了护理人员的被动情绪,影响妇产科以及医院的想象。

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拥有比其他人更强的责任心及耐心,对待新生儿的诞生及每一位产妇都应该细心呵护,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另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教育,工作中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护理工作操作流程,认真做好护理工作。

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护理工作者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对待突发事件能过妥善解决,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结合他们的工作职能,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应用专题讲座,技术研究,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 加强妇产科医院的制度管理体系

妇产科人员的护理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是因为护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要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首先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切实将每一项制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在操作任何护理行为的同时都能有章可循。另外,我们要位护理人员开展奖惩分明的制度,针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我们要给予奖赏,对于工作上尚有欠缺的护理人员,我们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

4、 强化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

医院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地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逐渐培养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了解法律知识,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生育女性与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能让他们自觉地知法、懂法、守法,切实有效地按照医院妇产科相关护理流程操作进行工作,充分地做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依法行医。同时,医院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检查小组,主要负责对相关科室的检查,这包括妇产科在内的全院各科室的日常工作,设立月查制度、周查制度等措施。

结语

近几年随着医务护理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务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在众多的医务护理工作中最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两代人的生命安全问题。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医院和护理人员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意识。相信随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带动整个医务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涛花.产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