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1:31: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成果转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科研创新 转变 成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医疗产权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正处于市场的转型期,传统的医院经营方式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将直接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一定的份额,必须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上有过硬的本领,争取在这一行业处于领头羊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上必须不断追求发展与创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技术创新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对于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竞争力、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充分发挥与利用高等医科院校科技资源的优势,多开展研究交流活动
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头,其开展科学研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良好的科研人才队伍;2 完善的基础学科建设;3 齐全的研究实验室。因此,医院要想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突破,就应该充分发挥与利用高等医科院校得无独厚的优势,组织集中校内多学科的人才、技术、条件优势,成立攻关联合体,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在现代医学大环境下,以医学遗传学为核心,组织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以肿瘤等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细胞因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转基因实验动物体系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等为主攻方向,依靠学科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实施“兵团”作战,在某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
为加强与高等医科院校的交流与技术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在新的领域创造成果,目前,部分医院与高等医科院校均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被纳入附属单位。高校向医院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医院向其提供临床实践基地。医院可以从高校里吸取新技术、接纳新项目,直接投入临床实践应用,而医学院校又可以根据医院临床实践结果不断更新和完善新技术继而再反馈给医院,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向前发展。我院作为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每年都邀请苏大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对我院广大医护人员进行业务技术讲座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此外,医院渐渐注重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建立院际协作交流关系。通过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医院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2增强创新意识,鼓励医院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并加强人才培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向前发展,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牢牢站稳,并且不断成长壮大,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这就明确要求科研人员要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高度的创新压迫感,积极转变压力为动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进行创新?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渴望,争取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创造,有所发现。通过常规的技术操作,不断积累经验,寻找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新的成果技术去改善或完全取代现行的方法,继而使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步入更高、更新的台阶。在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敢于打破现状,追求新的突破,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现状,循蹈不前。其次,创新在人才。医院求创新、求发展,关键在于调动院内人才的积极性,最大化发挥他们的潜能。为了鼓励全院广大医务人员不断搞科研,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医、教、研的整体水平,医院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机制。设立了“遂园工程”科研奖励基金,其中主要包括科研成果奖励、科研立项奖励,医学新技术奖,设立医院新技术项目重点扶植基金等等。对于获得国家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除了国家给予的奖励外,医院另外给予奖励。对于承担国家各级纵向科研项目的人员,医院成立了科研项目奖励,并辅以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此外,对于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积极推荐到各级各类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破格评聘高级技术职务,并给予配备助手和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激励措施更进一步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对高科技成果的重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
医院发展,人才为本。在发挥人尽其才的同时,医院还需要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是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前提。我院根据个人自愿、科室推荐、考核评估、择优录取等方法确定各级各类培养对象,通过外出研修、脱产学习、攻读硕博学位等途径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对列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的培养对象和一年以上出国进修并按期回国的人员,医院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基金”、“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3积极改善科研环境,方便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
在鼓励科研人员不断创新的同时,医院应该从基本着手,积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能让科研人员很舒适、很方便地研究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医院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科研环境支持。搞科研创新,除了凝聚科研人员巨大的精力之外,还需要医院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开展研究项目需求的仪器,建造专门的研究实验室,不断改善研究学习条件。此外,科研经费的不断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研究活动能否坚持搞下去的关键所在。日本的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企业R&D经费在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则企业难以生存。随着“科教兴国”口号的打响,国家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这仍满足不了科技界迅速兴起的科技创新热潮对经费的需求。因此,在尽量争取国家、省厅、地市级各类技术发展基金支持外,医院应尽可能开展多渠道地进行筹资以满足研究项目经费的需求。如与医药企业开展合作,医院以技术产权入股,按照合作协议规定提取税后分成。
4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步伐已经成为各大综合性医院亟待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对于新的科研成果,在一切条件都成熟时,应该积极将其转化为临床应用,而不是无限等待。主要是因为科研成果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即科研成果的有限寿命特征。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旧技术更替周期缩短,已有的科学技术作为商品的无形损耗加快,这就决定了作为商品的科技成果不能囤积,其价值随囤积的时间而减少。如果科技成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推广应用的话,就将被淘汰[4]。倘若科学研究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福利,那么研究就毫无价值,先前投入的人力、物力则是一种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性成果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独占性、垄断性、难以模仿性、甚至专利保护性等[5]。因此,将科研成果投入临床应用,将会给持有该项先进技术的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医院带来创新性社会效益。对于医院以后病人的来源及知名度的提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务收入的增多,使医院有能力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形成科研工作的连锁效应,从而使医院达到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医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体现在:1 科研基金项目明显增加,共承担大小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我院李晓忠主任承担的一项课题更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实现了医院在此方面零的突破;2 科技成果奖数量大大增多,医院共获省部级、市厅级科研成果30余项;3 以医院作为主编单位专著、专利、增多,医院先后出版6部专著,专利一项,300多篇。
参考文献
1. 利华,徐群渊,李胜,等.医务人员创新意识的调查.中华
医院管理杂志,2001,(17):527-528.
2. 邢若齐,袁波.基金管理工作与科研发展.中国医院管理,
2001,(21):48.
3. 李堂林.强化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19):306-307.
4. 林玲,孙朵国,祝元元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管理,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华医学科研
管理杂志,2002,(15):28.
一、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
(一)建言献策。当前对于一些档案的研究政治色彩非常浓厚,而研究的成果也是趋向于政治性的。此外,我国一些机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的时候,一般都会认真参考研究成果,希望通过研究成果,促进决策的合理化。能为国家机关部门提供借鉴作用的档案大部分是重要档案。因此,档案工作部门也会对这些档案予以重点管理与保护。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对这些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诸多的参考价值。
(二)治学有人。一直以来,学界一方面对档案进行理论研究,一方面也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而且,对于一些理论研究也以专著、论文等形式公开发表,这就使得整个档案研究体系更加完善,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的内容。档案的理论并不是纯粹的空洞理论,也因此具有了极强的实践价值功能。
(三)直接运用。当前,我国大部分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通过间接形式去完成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更快地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档案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希望通过直接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档案库房则是一个可以供参考的方式。中国古代档案库的建设是非常发达的,其中个别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档案库既省时省力又省资金。
二、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前我们国家许多的学科虽然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它们的社会地位却不高。哲学、档案学等等就处于这种尴尬学科的地位。由于档案学的社会地位不高且处于冷门学科等原因,国家对于这种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未能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更没有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去保障。因此,在缺乏法治保障的情况下,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没有竞争力的,也不能够激发学界进行档案科研和实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档案学的成果转化是非常不利的。然而,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最大限度内发挥档案学科研成果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治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利用这些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促进档案学科研成果顺利实现合理转化,从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实现其社会化的功能。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保证整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顺利进行并且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系统的平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应该是立足于科研成果最新转化这一基础的,而且应该与相应的体制机制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平台保护体系,做好相应的平台管理工作。此外,这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应该依据不同的类型对这些平台之上的成果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而且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避免研究成果的浪费。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正确地引导,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特殊机构,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效性。只有在这种综合性的、体系化的平台之下,档案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有章可循,有组织依靠,这样也就不会偏离研究的方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顺着正常的轨道有序地开展,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项目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约有五万件左右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没有及时应用或转化成生产力,其转化率只有10%多一点,而达国家通常为60%左右。这说明大量科研经费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
1.1 科研评价机制不合理,选题立项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实用性
选题是科研程序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科研成果能否顺利推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市场需求的成果才有推广成功的可能。由于大多数科研人员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是基础理论研究多,开发性科研研究少,真正能直接转化、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就更少了。在高校每年开发出的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员然有一部分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却不能填补生产中急需技术的严重短缺。
1.2 科研体制不健全,转化资金短缺,转化后续能力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产生后,一般都还处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都是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最多也只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的“物化”载体的知识形态的成果,即样品、样机、初步设计等。这种科研成果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生产放大、工艺设备设计、成果商品化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最后实现转化这就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近年来,政府对高校下拨的科研经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对于政府、高等学校和研究者来说,大部分成果中试与成果商品化需要的的巨大资金和风险难以承担。因此,都把希望寄托给企业而企业却又认为,从市场上买回的技术,应无需经过转化就能直接投人生产变成产品,不愿大量投人具有较高风险的转化经费。没有企业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后续能力就严重不足。
1.3 专业化的中介机构质乏,服务能力低下,转化渠道不畅
高校外的中介机构大多是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科研进步而出资设立的,具有浓厚的官办、半官办色彩,依靠政府部门为其出项目出课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中介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有些科研中介服务机构出现为假冒伪劣铺路搭桥,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行为。由于我国高校、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还未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新型关系,虽然每年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举办各级各类的技术洽谈会、成果拍卖会上千次.但是真正对科研成果转化富有实效的却寥寥无几。
2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2.1 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与科研竞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研的核心问题已不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高校作为我国当前科研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变化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都要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水平,彻底改变那种“从事科研是为了,是为了评职称”的错误观念以及研究内容仅仅取之于文献,而研究结果又仅仅用之于文献的做法。高校领导应把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放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地位去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放在与教学基础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具体组织和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和建设,为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2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重立项、重论文、重奖项的不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科研人员只注重学术价值,对成果的市场开发前景、推广的可能性和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很少关心,其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大量的成果被闲置。因此,必须克服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高校围着项目经费转,而将国家需要、市场需求抛在一边的不合理状况,尽快对科研人员不同的分工和行为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可侧重于考察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2.3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组织社会资金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它能降低单个企业和高校的转化资金压力和转化风险,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出壳。在目前国家资金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建立起国家投人引导,企业投人为主,外资、个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是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在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过程中,政府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应积极组织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机构走进校内,并为此制定种种政策,引导企业参与,促进产学研结合。对已介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企业,要在新产品试制、试销过程中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倾斜。政府也应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接对那些虽然经济效益不高,但社会公益性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促进转化。
结束语
总之,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不是一践而就的,要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的长期努力。这当中国家的宏观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转变观念,树立起知识即经济的意识,建立起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客观条件;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企业的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高校科研和管理人员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多煦,黎晖.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广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6).
今天的中国,几乎平均每隔1小时就有1项科研成果问世,但是,大部分科研成果却无法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而最终实现产业化的也只有5%。大量的科研成果湮没于“死亡之谷”,成为“休眠状态”的社会财富。
当然并不是所有“休眠”的成果都没有价值。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产权的概念狭隘化,在得出转化率的巨大“分母”中,大量的专利技术是为了给国家“知识产权布局”,用来防范国际技术壁垒。譬如,三星和苹果之战,两个跨国公司在技术上互相制约、相互设障,如果你踩到我的技术雷区,我就会制约你。
也就是说,最好的发明不一定是通过转移转化才有价值,更多的知识产权是在构筑国际范围内的专利技术防护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知识产权的总量远远“不够”。相反,中国公共知识论文的产出对世界的贡献却“足够了”。因为,按国际规则,一个国家的GDP总量与总量是1:1, 201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10%,而在世界范围内数量占国际论文总量的12%。科研人员早已不必再拿着中国纳税人的钱,写文章给全世界看了。
恰恰应该转过身来,投入智力和精力,让这些成果变为“商品”。当然,这就不得不“跨越”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一条“峡谷”!
通常,科技界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简单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室成果阶段、中间试验阶段、产品定型生产阶段。这个“中试阶段”就是所谓的“死亡之谷”。
打个比方,一项成果在实验室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要把它转化成“产品”,还需要相关诸多领域的配套技术参与。一系列不确定的、不同方向的、通向实用成品的技术难题仍待解决。要想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不仅存在人才问题,还有资金和研发仪器设备的问题。科研院所这个上家,在取得成果后就不想再管了。而企业作为成果需求的下家,更不愿承担其中的成本风险,他们要的是直接拿来就可以生产的“成品”。
这个中间阶段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科研成果“孵化”的过程,成果“孵化”需要中间技术市场、技术服务环节,需要产、学、研大力合作以及政府的支持,企业的配合。为难的是,组建高效的产学研机制需要时间,说服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耐心,寻找愿意冒险参与中试的企业需要机缘。这些问题不能一 一解决,结果就是,产品原有的市场需求、技术优势逐渐丧失,新产品“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在劫难逃。
关键词:科研成果;教学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06-02
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并不能马上胜任自己的角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理论课程与社会上所需要的能力相脱节。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地加剧,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是目前各个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一、高校教学现状
高校实施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教师看来,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在有的高校看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讲授和学习为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演变成机械的和灌输的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在乎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而并不在乎学生是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也不重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现在一些高等院校,学生由内力促进在课堂上学习的人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同时高校学风还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有些高校课堂教学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其余同学只关注能否及格、能否拿到学分。课堂效果不好,除了学生的因素之外,授课教师也有一定的因素。目前有的任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课堂的内容比较陈旧,已经赶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很多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补充以及更新。可见,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搞好科学研究,并且把科学研究不断地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科研对教学的作用
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等院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1]。教学工作是把已知的成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是把已有的知识讲解明了,让学生能够明白整个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做到学有所用;科研则是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研究,重在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如何去解决的思路和能力。
(一)科研成果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基本每门课程都是按教材授课的,对于我们工科类的专业,每门课的内容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如果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即“黑板式”式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感觉会很抽象。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把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2]。
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介绍一些新知识和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或其他的科研成果作为参考资料留给学生课后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碰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思考或讨论,这些方法对于本科学生来说都是或缺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引入科研方法,会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当然,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实际例子来证明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课题研究。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思想,这些可作为科学研究的素材。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3]。
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本宣科,应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而且应该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互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把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从而保证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授课内容,组织一些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的形式,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学科发展的动态介绍给学生,或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活动或者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策略
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学校政策方面的,还有转化经费投入方面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可以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提高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视度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使教学内容更具合理性,课程体系更加现代化,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应该树立自己不断学习的观念,因为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专业发展,更新专业知识,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与国外高校或国内名校增加信息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爱好紧密联系起来[4]。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充分利用自己或团队的科研成果,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进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任课的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如果高校的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就不利于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高校中有很多教师比较重视科学研究,而关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则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去做。这是因为目前高校教师在晋升职称时,都以科研论文的数量和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标准,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关系不大。因此,高校教师就只关心自己发表了多少篇科研论文,参加了多少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写了多少本教材或专著,发明了几项专利。高校的这种晋职评价体系加深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如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高校评定职称的一项指标,可以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的积极性,使高校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从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和社会应该尊重高校教师的自主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关系到产权拥有者现在和以后长期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的明确,可以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让教师可以在经济上得到实惠。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经济利益保障。科研成果如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会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效益,因此,对于转化效果好的教师应该给予丰厚的回报。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其他的高校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来。
(三)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大难题,在转化过程中只有在经费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应该划拨专款,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应该对硬件进行改善。如建设校园网、扩建实验室;订购科研书籍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学实验和教学开发的教师改善办公条件,适当配备计算机和扫描仪,为转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就应该搞好科学研究,并把科学研究不断扩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综合性实验、转化为学术报告或讲座,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激励机制,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参加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研究中来,以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孔淑贞.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
2015,(10).
[2]孙妍,赵海燕.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途径分
析[J].商业经济,2015,(1).
[3]李斐.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
量[J].高校教育管理,2015,(9).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机制 平台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45-0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现代中国,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就一定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1 科研成果转化背景分析
1.1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国外科技发达国家,从事科研的机构,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国家研究院所,很多科研项目就是基于应用需求而迅速立项,研究,试制,批量生产,尤其对现代电子技术产品,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特别短,国外这方面,研发阶段周期也有很多相关政策,项目组有长期战略性策划,长线基础准备和短期产品研发合理匹配,一方面有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进行理论模型研究、材料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实现,各个产品设计环节从事研究的人员、资金都匹配到位,这位短线产品设计,迅速投入市场奠定的雄厚的基础,是国内研发机构无法比拟的。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多人的追求层次也高,对探索自然,追求真理,探求科学,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追求,有些机构和个人,把对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人生的目标,把对人类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作为判定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所以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产品,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种前提下,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技术进步。
国内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是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专职人员、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国家计划内的项目,科学研究是最为工作来完成,被动性质比例较大,无论是横向基金项目还是纵向合作项目,单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较少,应用价值受限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需求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由于利益驱动、技术壁垒的客观存在,科研人员进行具有应用背景和需求的研究的热情有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较少。
1.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受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限制,民办大学在初期的教学型运行模式中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水平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仅在近几年来有所改善,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探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了一定数量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双师型人才,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快速开展。但是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的现状是有论文而实际得到的少;而得到一定程度应用的,又少探理,难以提高应用层次,在应用中,遇到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应用前景不乐观或难以推广。
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症结分析
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少,主要症结在于:
2.1 科研项目来源有限,项目扶持经费少
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截至2014年吉林省民办院校获批的不超过一位数。能获批省科技部项目,对于民办高校更是一个具有较高荣誉的大事。所以尽管各民办高校出台的科研考核办法规定中对于申报成功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奖励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能够审批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可见民办高校申报级别较高科研项目的难度之大。
一方面是目前民办高校能够申报获批的国家级基金类项目少之又少,即便是各种省级的科学研究项目能够申报下来的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使申报成功,给予民办高教的项目经费也是极为有限,很少有超过6万经费的,这有限的资金扶持还需要分批划拨。
2.2 科研成果有限,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建设了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然而这些重点建设的质量工程教学机构,所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这课堂教学理论进行,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却很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在一定阶段内无法研究出有影响的成果,重点实验室的存在代表不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只能成为一个招牌。造成这个结果,一是学校需要引进不仅学历高,更要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使得重点实验室能够在规定的阶段有相应的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起到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二是民办高校教师中不乏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各种流于表面的考核,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科研水平很难有用武之地,更难说水平提高了。
三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改制的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项目研发,试制,生产及安装调试,但是转入教学后,主要精力除了要用于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为完成各种考核,把很多精力用于诸如,完成量化指标工作任务。能够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进行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工作。
2.3 科研建设内涵流于形式,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
很多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流于表面光鲜,追逐完成量化指标。热衷于教师的科研论文在全国甚至世界核心刊物上发表,但这样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理论水平,并不代表其价值和水平,科研工作真正的价值要看科研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及转化后的实效,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企业中毋庸置疑,但是在高校中,追求的目标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成果,最多是实验样机阶段,很难达到量化生产阶段,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变成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理论研究,也要为更深入的研究起到基础铺垫作用。
2.4 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科研人才缺乏热忱
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尤其是适逢民办高校转型转设,各种量化工作细而繁杂,无论是学校管理高层、科研管理层,还是教学单位,对于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量化,都处在被动地完成工作层次上。年轻教师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教学工作。只有在为职称评定积累材料时才拼命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结题成果绝大多数是论文形式。量化层次难以划分。
同时民办高校受办学条件所限制,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上很难作出与公立大学相近的奖励奖励机制。
3 结语
通^分析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了国内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症结所在,在当前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民办高校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研究对策,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教融合,学思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为建设一流民办院校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赵圣文(1976-),男,山东临沂人,铜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7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60-02
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2011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成果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才能发挥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既有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具有大量的前瞻性、创新性的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教育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整体转化率很低,只有10%左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既使如此,这些完成转化的项目其收益和规模也不尽人意。很多科研成果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转化,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证书中, 因而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些问题也长期困扰我国高校科研发展。
二、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搞科研就是为了发文章,发文章是为了晋职称,晋职称是为了个人能取得更大利益。他们关注的是科研经费的多少、项目影响的大小、能否出名,通常重视的是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和新颖性,而忽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经费稀缺,成果成熟度不高
科研经费的缺乏几乎是所有大学遇到的共同问题。尤其自然科学类项目,需要买设备、做实验等,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项目投入的时间也较长,能否取得回报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许多高校不愿承担风险,投入过多的资金,以至于成熟度高的研究成果较少,而成熟度和可靠性不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成果相对较多,这也是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
成果转化属于高风险的活动,很难从商业渠道获得资金,而高校自有转化资金缺乏。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以政府的资本为主体也建立过不少风险投资公司,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风险投资的回报体系,政府不愿把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成果转化。资料显示,在美国,至少有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过风险投资的资助;而我国,风险投资仅占23%。
4、知识产权流失较严重,缺少利益保障机制
很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有的不知道如何申请专利,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获取专利保护,更不能合法地产业化。知识产权对创造的激励作用、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这对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非常直接的负面影响。
5、企业的需求动力缺乏
高校大部分成果不是来自企业需求,而是来源于政府的纵向项目成果。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条件落后,喜欢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而不愿作先期投入,不想承担风险。不愿对市场潜力大的、技术先进的、但尚不成熟的项目资助作进一步开发研究,而宁可出高价引进成熟但已面临淘汰的技术成果,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6、科研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作用缺位
纵观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政府都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统一的组织协调,因此,政府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被严重弱化,并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科研机构内部的一系列改革也相对滞后,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成果的转化工作。总之,科研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政府作用的缺位,使高校大量的成果游离在企业和市场之外。
7、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
技术转化中介服务是实现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由于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使得高校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未能实现有效地转化,从而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三、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涉及从国家到地方、从体制到机制、从方式到办法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1、高校要充分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在经济与科技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今社会里,科研的核心已不在仅仅追求成果的先进性,更要追求成果的商业化,追求为经济建设服务。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面对经济社会变化以及高校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高校领导层以及科研管理人员都要提高对成果转化的认识,抛弃那种“搞科研是为了,是为了评职称” 的错误理念。高校领导层应当把成果转化工作放到一个较高的战略高度去考虑,并为成果转化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草业虽然产业发展迅速,但作为畜牧业的上游产业,仍然处在“总量有缺口,质量有短板”的初级形态中,优质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苜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畜牧生产的需要,推动草业提质增量,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产业政策。
草业联盟由草产业骨干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及生产经营者组成,以构建“自主合作、优势互补、企业问诊、专家开方、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联盟发展新机制为宗旨,不断提高草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和草业发展水平。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草业联盟顾问团主席任继周说,草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草业迈上新台阶。产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农业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就是农耕农业向草地农业的转化,完成过渡要靠产业的推动,一切科技理论、技术都是由产业引起的改变。
任继周指出,我国草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按照现代草业标准来要求,有一定差距。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草产业产能和质量还有很大的距离,数量和质量还不足,草业理论和技术还需要很大的提升。草产业科技创新的原则,是针对草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前瞻性、关键性技术,以草业科技进步为目标,以契约关系为核心和纽带,推进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优化组合,围绕草产业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创新。
作为草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称,当前草产业提升仍缺乏标准,应该加快完善行业标准。草业联盟应该平台化和小草化,2016年,蒙草自建的种质资源库收集了10万份土样,全部依靠农牧民,成本又低效率又高,说明搞科研并非只靠科学家,可以广泛凝集各方面力量。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产学研历程
从温氏集团和华农大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层次来看,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
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集团内最大的股东。学校派出5~7人组成的专家组进驻集团,动物科学系主任作为温氏集团董事会成员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专家组成员主要担任技术指导工作,并兼任副总经理、经理、场长、厂长、所长等职。学校则聘任温氏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校外指导老师,形成了“校企一体”、“校企互补”的紧密合作形式。
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十五”末)
动物科学系与学校其他有关院系通过原始创新和组装集成进行科技创新。为温氏集团提供了包括饲料加工技术、鸡种培育技术、肉鸡饲养技术、动物营养保健技术、疫苗防治技术、禽病处理技术、兽药制造技术、分割鸡生产技术、配套服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的适用科技成果,并协助企业建立了温氏食品集团南方家禽育种中心、育种场、家禽研究所、鸡基因库,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阶段(本世纪“十一五”)
2006年华农大与温氏集团开展第三期合作,并签署《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食品集团合作协议》,由以往温氏集团和华农大动物科学学院为主体的合作,提升为与华农大的全面合作。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成功实践
华农大与温氏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缩短创新时间,加强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由此提升温氏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和华农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办学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加快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建设“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
自1992年起,温氏集团以技术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吸引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到公司担任管理要职、建立技术职称评定体系、以华南农业大学作为股东成立股份公司、建立温氏研究院等多种产学研合作形式为依托,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经省科技厅、发改委、经贸委批准成立省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省经贸委批准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批准成立温氏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设立温氏科研基金。为提升集团公司的科研力量和水平。企业设立温氏科研基金,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O.5%用于资助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温氏科研基金由技术发展委员会协调和管理。基金除了资助集团内部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以外,还公开向社会招标,对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潜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
建立通用研究平台。集团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了专门的肉鸡、肉猪、种鸡试验场所等科研基地作为各项科研项目的载体。各实验室(饲料质检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疫苗质检中心、生物制品研究室、信息中心)配备了如NIR近红外测定仪、原子吸收仪、液相色谱仪、热能测定仪、PCR仪等大量先进的科学仪器。目前正在筹建的P3试验室,能满足开展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动物群体水平等各类研究项目的需要。
对优质肉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系统开展特色优质鸡品系和高效配套系的选育、集约化生产条件下饲养技术研究、优质鸡营养参数研究、优质鸡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研究、饲料添加剂配方技术研究,选育优质肉鸡品种、攻克关键技术、开发相关产品,并在生产中将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学集成、相互配套,组装成优质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群,研究成果“优质肉鸡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完整的家禽繁育体系。一方面通过收集丰富的育种素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肉鸡种质资源库,收集的育种素材包括清远麻鸡等42个品种品系,并对这些育种素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生产性能,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已建立和培育了专门化品系30多个;此外,还建立了优质肉鸡的繁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家禽饲料生产体系。对各种优质肉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优质肉鸡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等营养参数;对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制定了25种饲料的企业标准;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优质鸡料中的各类添加剂的性价比及合理用量;通过全期饲养试验分类别系统研究了小麦等不同原料在不同生长阶段肉鸡料中的合理用量,在保证肉鸡生产成绩正常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建立科学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学校通过技术支撑,建立了适合一体化养殖企业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一是建立四级技术管理体系:第一级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专家教授为主,其他大学、科研院所顾问为辅;第二级为集团生产部;第三级为二级公司生产技术部;第四级为各分公司肉鸡饲养技术服务部。二是对种鸡场及养户的场址及鸡舍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三是建立抗体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四是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
建立科学的家禽食品安全系统。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实施质量管理,对传统的“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将若干养殖户组建成一个现代养殖户,内部施行全进全出、相互协作、共同劳动,提高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严格控制畜禽疫病防治环节,杜绝畜禽产品受到致病微生物和药物残留等污染现象的发生。
优质肉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系统开展种猪育种和品系培育、猪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以及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猪的集约化饲养技术和疾病控制技术等研究,在畜禽生产生物安全系统建设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体系。通过引进世界肉猪优良品种,开展大规模商业育种,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
体系。育种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多个种猪育种中心、2个广东省原种猪场和6个种猪繁殖场,培育了8个高效瘦肉型种猪品系,4个优质种猪品系,其中“华农温氏猪配套系I号”已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专业审定委员会审定。
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通过研究不同品系猪(种猪和肉猪)、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工艺,成功研制出适合“温氏”猪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温氏”乳猪料和小猪料,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猪营养与饲料技术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业。
建立了种猪、肉猪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深入研究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猪、肉猪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和预防治疗方法以及产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建立了猪重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疫苗的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启示
温氏集团的成功,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也是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典范。通过分析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产学研合作历程和科技创新实践,不难发现合作双方在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科研导向创新、合作文化创新和合作领域创新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平台建设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既不完全依赖学校科研平台。也不完全由企业自建科研平台。而是既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也投资自建通用科研平台,同时还联合申请各级政府的科研平台建设资金。既有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也有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科研平台。为产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合作模式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股份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华农大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最大的股东。派出的专家组长期在温氏开展工作,全面参与家禽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鸡病疫情监测和疾病防治、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并担任企业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公司顾问等职务,此外双方还共同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重点项目。
管理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实现企业管理建设创新。企业产品达到国际优秀企业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指标上完全达到一致性,同时使公司管理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从手工操作转向电脑全方位操作,并不断提高公司规范化、文件化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确立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科研导向创新
校企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始终坚持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好高校基础理论优势,从繁殖体系建设技术到饲料生产技术体系、饲养管理技术再到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有多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企业管理资源优势,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为导向,不断形成创新产业技术体系。
合作文化创新
华农大与温氏集团合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股份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而且,华农的教授、专家等高技术人才在温氏集团担任职务。既把华农大的技术成果、精神作风带到温氏集团,也把温氏集团的文化和做法带回学校,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基地发展等提供新型模式。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两种文化和精神的碰撞。促进了双方的发展。高校从企业汲取了新的营养,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