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个人素质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4 18:03: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个人素质培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个人素质培养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改新要求;教师;个人能力培养

自2008年7月接触新课改以来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将近一年的工作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本人感受最深的还是信息技术课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信息技术课的改革中多次明确提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仅要扮演一个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更要学会扮演一个知识海洋中的引导着的角色。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扮演好这个角色?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精髓渗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让学生能更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体会,以科学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较先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不同,其更人性化的理念更加符合高中生的个体情况,从理论上上提供了科学的教学依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教学能力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其对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等角色的扮演,最终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人认为,新课改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至少从以下二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课程设置方面新课改对课程作了更科学的规划和权重分配,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要。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模块是必修课程,另外信息技术还有5个选修模块,在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安排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任选修模块的教学,为了能胜任新的学科,教师光看懂教材,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更要明确上下文存在的隐性要素,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要经得起考验,对课程目标达成具有时效性,这需要教师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

2、反思教学反思是让理论与实践充分互动的良好途径,是教学绩效行为。传统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围绕能否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考试优劣程度而开展的,这种反思恰恰会强化教育的负面作用。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自身思考和探究能力,提升专业修养,加强合作对话,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就靠学校课堂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学校课堂资源有限,环境成分单一,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事各种活动,根据实际问题来锤炼自己的反思能力,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

从大环境看,当前高中教学主要体现学科性、理论性、应试性三大特点,学科性有利于资源规划和课程配置,但不利于整合教学、综合思维以及迁移能力的培养;理论性有利于环境安排和评价操作,但不利于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应试性有利于操作简约化和低成本化,但不利于个人实际问题求解、受挫力和竞争力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改变,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新课程一改过去只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过程,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改变过去重知识的传授,重机械重复训练,重考试过关率,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差异和创造性。

2、搞探究性学习,做研究型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善于进行科学探究,若还按照旧版教材的教学思路进行演示,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3、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第2篇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社会文化多元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市场经济的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商品意识的泛化。把学问当作一生追求的志向、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学校教育存在弊端其一,应试教育导致教育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其二,功利性的专业设置导致人文氛围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人文素质培养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这势必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信息污染带来困惑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不仅仅限于课堂、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带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冲击之列。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价值观的困惑和矛盾大大增加。价值判断的困惑严重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热情,他们在认同与失落之间彷徨。高职学生个体的内在原因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内在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对文化的选择性、解释性、领悟性、创造性。由于学习目标的功利性,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耗费更多的时间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和教育。其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语言行为过于偏激,经不起挫折的磨炼,接受不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革命歌曲的传唱以独有的形式显现出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和文化理想。这些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工农歌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的热爱。歌曲的传唱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和精神。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的传播,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回归,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当代高职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赞歌,有助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开阔艺术视野,形成大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以革命歌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注重作品选择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以教育者人文素质提升为重点,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革命歌曲的教唱是个温馨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共同的感悟、体验、演绎,师生间所建立的既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又是互动的师生情谊。同时,合唱能使学生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中,以最放松的方式,通过演唱经典歌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操。在歌曲排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学会关注他人、相互倾听、紧密配合,师生间的凝聚力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育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以及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启迪和暗示作用。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学生在人格上做出良好的示范。

第3篇

论文摘要: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它对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各有标准。但是现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线的表述也存在分歧。从素质和能力的概念出发,探讨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适当表述方式,探讨能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合适表述。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关系的表述缺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本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2 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是素质的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这里要规避一个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3 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1)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2)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在很多专业领域,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或者说知识和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分。以会计专业为例,有很多课程是既贯穿理论知识又传授操作技能,基础理论中要讲,会计实务中也是相同的内容加以训练,例如分录填写和报表的编制。这在认知心理学中被认为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具有相同的习得阶段,或者说程序性知识的习得首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为条件。在此之后两种知识的习得阶段会发生变化,作为会计理论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巩固和提取运用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理解,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则通过一系列的变式练习来实现规则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最终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技能要求即是知识要求,只不过在教学环节中多用实践性教学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而已。 转贴于

第4篇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分析

在当前,受多种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端等的影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人格问题,这些人格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信仰。很多大学生受到目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着较强的物质观念,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内心信仰缺失。他们的理想信念淡薄,责任心较差,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不能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思想,有的大学生甚至坚持一切向“钱”看的错误理念。二是迷失了自我价值。一些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的缺失,很难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内心常常感到非常失落,认为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而沮丧。因此,惰于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未来何去何从,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更没有努力的动力。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虚度光阴、不学无术的原因所在。三是贪图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上的物质诱惑缺乏抵抗力,因贪图享乐和虚荣心而使自己迷失前进的方向。但由于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面对枯燥的学习和实验课程以及困难和挫折时,选择退缩和逃避,没有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道德品质不高。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本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他们缺乏对外界不良影响的抵抗,在受到负面和消极影响时,不能用道德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常常使自己步入歧途。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所在。五是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和分析问题,不能用合适的方法处理问题和面对挫折,常常采用过激的对应方式,不利于心理创伤恢复,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对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采取不负责任态度,甚至导致自杀或杀人事件发生。大学生上述人格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其自身素质的提升产生影响,也对其未来就业和发展带来限制,也不能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急切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对策

一是积极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坚定我们理想信念、建立道德规范、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旗帜和灵魂。通过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典型事例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支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在学习实践中塑造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乐观积极的良好品质,真正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学习中去,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二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除了应具备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从而在教学生活中对学生不断加以熏陶,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对学生人格的教育,通过健全教学体系和考评依据来促使专业教师注重在实践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此外,高校的学生工作大多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这就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三是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能塑造人,改变人,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鉴于此,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弘扬和宣传优良文化,在校园内传播正能量,大力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学风优良,作风过硬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浓厚的学风和和谐向上的环境中自主培养健康的人格。

作者:王淑芬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丰富活动;自我管理;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德育渗透

1.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文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应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同时,注重教材与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为平台,科学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开设德育课程,如生命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责任培养课程、意志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审美教育课程。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历史,将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写进国旗下的讲话稿,对学生进行责任培养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心理教育课,开设“心馨空间”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注重德育体验与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母亲节、教师节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迎国庆歌咏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学校必须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从小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校要推行形体礼仪进课堂,并利用晨会、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时间,通过开展“拒吸第一支烟”“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3.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每年要举办两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如:“海之梦”舞蹈队、“我最摇摆”现代舞表演队、未来之星篮球俱乐部、毽彩飞扬的花样踢毽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4.科技实践教育活动

人文素养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将技能训练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日训练、周评比、月联赛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扎实学艺,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苦练技能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彰显学生的人文素质。

5.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每周安排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德育阵地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三、以自我管理为主线,注重道德实践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在政教处组织下,实行班级轮流值班制,时间为一周。值周班每位学生都承担全校卫生、纪律、学习、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值班期间,每位值班学生根据各自职责进行检查督促。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立体管理格局,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中,提升管理能力,培养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2.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在班主任组织指导下,实行值日班长制。班级每位同学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班级工作由值日班长日通报、周总结,班主任每月举行最佳值日班长评选,学期末进行表彰奖励。值日班长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班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构建星级学生和技能特长学生评选、百分制评价、“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评价体系

星级学生评选从日常行为表现、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同时关注特长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和表彰使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百分制评价从学生学习成绩(包括特长发展)和品德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信息系统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长。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结合,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德育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构建“宁静、典雅、阳光、和谐”为宗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让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教学楼每面墙壁都要会说话,这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楼梯间、走廊上要分别镶挂不同的宣传版、诗词欣赏、名人名言和温馨的提示语,使人赏心悦目;教室内则设计精彩纷呈的展示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就连厕所也要装饰一新,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位、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职校生;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创新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52-03

一、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

所谓创新人格,是指个体的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个性倾向,是指个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特质,是个体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中职生的创新人格养成于创新活动中,它既是中职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最高阶段,也与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同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接受创新。指行为个体愿意接受创新的思想。(2)满意创新。指行为个体能够从创新活动中得到乐趣。(3)信奉创新。指行为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致的对创新的价值判断。(4)立志创新。当学生在某一领域有了特长,并把它作为人生目标去追求时,其时间和精力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冲突。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协调这些矛盾,解决这些冲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价值判断,立志为未来的创新性事业奋斗。(5)形成创新人格。这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上,各种价值已经在个体的价值层次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被组织成内在的、一致的统一体而影响个体行为,使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从事某一活动,并且当个体受到威胁或挑战时,行为不再受到情绪的影响,创新人格形成。

二、中职生非智力因素与创新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非智力因素自始至终都影响着创新人格形成的每一环节和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很小,能否成为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广博精深的知识,更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对真理具有强烈的追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1]

在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过程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定向、引导、动力、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六个方面,而这六种作用又是依次推进、密切联系的,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定向、引导功能

人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活动的成因,“需要——动机——行为”是一般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智能的科学测验说明创造潜力具有相对普遍性。心理学的测验分析也得出结论,创造力是正态分布的。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这种能力。个体融入社会之后,往往要求积极上进,主动适应社会变化需要,产生出强烈的创造动机,从而自觉地去激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朝着努力方向不断学习创新,直到成功。这时动机表现出将人的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动机外,兴趣也往往决定着人的进取方向,是奠定其事业的基础。当然,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成才的方向。很难想象一个一生性格孤僻内向、意志不坚的人会成为一名外交家。兴趣及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活动中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又强化人的创新人格培养。

(二)动力、维持功能

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创造活动的操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系统。当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因解决难题而缺乏有关知识、方法时,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内心状态。为克服这种状态,个体就会采取各种行为模式,表现为过去获得的最适当的行为模式,或者是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动机的能量,就成为驱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动力。事实证明,动机具有引起学生的动力激活功能,即唤醒或增强学习行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维持创造的兴奋和觉醒状态。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产生巨大的动力,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密切联系着。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对某一科学奥秘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时,学习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并且在事业成就的过程中起克服困难、挫折,保持旺盛精力的支持作用。它一旦与意志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如果在创造过程中得不到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一遇上困难就会自暴自弃。就情感而言,积极、乐观的情绪如良好的心理、饱满的热情等,也如动力一般督促、维持人的积极行动,提高创新能力,为创造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

(三)强化、调节功能

可以设想,人的某种动机越强,为获得动机结果的行为活动就会越高涨。动机具有强化和调节功能。同样,人也往往从自己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出发去审度事物、强化理解、调节心理认知上的困难,以利于自己朝着既定的创新目标迈进。与动机不良、意志不坚、兴趣淡漠、情感不专相比照,无疑良好的心理因素,处在最佳“度”上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更有助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但是,万事不能如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把握不好,处理不当,就会给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活动越高涨,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但是,当学习动机过强时,由于学生处在紧张状态中,从而使其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的学习活动,降低学习效率。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情节严重者将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可导致轻生、疯狂。

三、非智力因素在当前

中职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对策

长期以来,中职校一直模仿普教强调智力教育,主观上虽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对中职生的非智力教育尚未给予高度重视。传统学科的专业教育大多考虑的是专业知识、智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对能力的、非智力的、综合性的职业素质缺乏关注。目前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已非常重视非智力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非智力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有的认为中职没有必要实施素质教育,或者认为倡导中职生创新教育,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花架子,只要学到了教给的死知识、硬技术就可以了;进而认为这样会荒废学业,影响育人质量,从而贬低非智力教育。林林总总,这些不正确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应采取有效举措培养职校生非智力因素。

(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教师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教学情绪和学习效果,学生往往因喜欢某一教师而喜欢他教的学科,因不喜欢某教师而放弃他所教的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师表作风,不断增强表率意识,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榜样与影响作用,十分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完善,用自己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激发、诱导、唤起、激励、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二)教师应讲究教学手段与艺术

教学艺术闪耀着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的丰富性两种品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培养和提高非智力因素品质。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课堂气氛,以非智力因素调控教学活动,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兴趣。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更新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并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人机对话等特征,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重现力、感染力,增进了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功能,可以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条件和技术支撑。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革和更新传统教学手段,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互相补充和融合渗透。

(三)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和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不可忽视。教学环境由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组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美化人的心境,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非智力因素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开发和培养。为此,要美化学校环境,使之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努力创造优美、安静、清新、舒适、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和课堂环境,创造亲密和谐、合作顺畅、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环境,创造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校风和学风,创造民主、平等、愉快、活跃、发人深思、诱人表现的课堂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可靠保证。

(四)重视创新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应表现出开放性,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选修课和选修课的容量,开设辅修专业,使学生能根据兴趣、个性、知识结构、社会需求自主选课。并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对体育、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课程给予重视。这些课程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渗透情感和美感教育,激发活力和热情。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有关学生思想建设、德育培养等方面课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要依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所蕴含的非智力素材,适当删除一些只单纯地关注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大胆地增加一些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内容。

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应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格、创新人才的必须。

参考文献:

[1]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 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On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Innovativ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ZHANG Jin-si

(Lianshui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Lianshui 223400, Jiangsu Province)

第7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当今社会具有高节奏、高风险、高压力的特征,是一个发展日趋迅速,竞争日趋激烈,对知识、能力和心智要求极高的社会。要求培养的学生既有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生活、学习、工作;既对生活积极乐观、讲求实效、讲求诚信,又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对学习、工作既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又有高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主动创造的精神。面对社会的变化,人才培养的方法就要适应时展、体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融合社会、学校和个人的系统工程,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要真正发挥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学校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人才素质的形成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人才的培养实质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受教育者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2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

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知识发展的最高成就就是科学。知识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能力是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某项活动的综合本领,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以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的品质结构,如健康水平、智慧、意志、情感,对人、事、物的态度倾向性等,是一个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基础,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存在相辅相成关系,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可以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传输的。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或体现,是专业人才贡献社会的直接本领和价值。知识和素质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能力表现出来的,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根据素质内在性的特征,人要把所学的知识经过自选、吸收、融合、创新、变为自己的灵魂,内化到自身之中才能形成素质,所以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的改造,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因此要充分认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增设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才是素质教育理念的目的所在。

3体现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具有主动性、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因才性、基础性的特点。

3.1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是分层次的,高等学校要科学定位,就要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的规格。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是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环节,都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来优化。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3.2业务培养规格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

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个体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必须的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环节,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技术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所要达到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要求(见表1)。

4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1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

一个优秀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更需要在知识、能力、身心、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得到全面发展。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知识可以通过教学课程进行传输的,因此,知识的有效传授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国家专业规范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化的要求,优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表2)。

以课群、系列课、模块课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五大模块:全校基本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具有相同基础的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实践环节模块组成。

(1) 核心(主干)课程模块: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系统建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

(2)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工基础、离散数学、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的方法学、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代码开发技术、工程经济学。

(3) 选修课程模块:主要根据社会需求、能力目标及其知识结构来设置教学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具有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比如有软件测试技术方向、软件工程技术方向和软件应用技术方向。通过基础课程安排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每个方向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学完后能融会贯通、自我拓展。

(4)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构建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突破传统的以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模式,扩展到经济、法律、管理、文学、艺术、科技史等领域。并且将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等环节均纳入了教育的视野。由学校统一安排,这些课程体现了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术气氛,以及校风、学风、教风等,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专业思想巩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5) 实践环节模块: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竞赛、校园文化节、课外科技作品制作、课外科研实践、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课外兴趣俱乐部、讲座和报告会等。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课堂外花费的实践时间约为课内时间的2.5倍。

4.2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实践的重要性在于实践是知识和能力转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其转化过程对教师来讲是“教”与“研”、“授”与“导”的结合过程,对学生而言则为“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过程。建立了以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社会实践体系,以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选修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校内实践体系。精减了课内理论讲授学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科学研究法的训练,并鼓励结合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式实验这样的课程外实验。

研究式实验是在导师指导下自选研究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研究内容。科研和教学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研究式实验教学重在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实验教学层次其形式较为灵活,不受课时和年级的限制,可在课内或课外完成。研究式实验也可包含科技开发内容,称作开发实验。这一类型的实验可以是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软件开发项目,培养学生产学研的意识,比较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

5建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仅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纳入素质学分,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中,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测评体系,以检查效果和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依据。根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综合素质内涵的要求及社会实践活动,设定5个1级指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人文修养、身心健康、综合能力)和50个评价要素,定期进行测评。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规范化、日常化、全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使其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素质测评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素质养成教育。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性格塑造、意志锤炼和良好习性的养成,为他们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做好素质准备,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6结束语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思路,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且要在日常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同时还要建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参加的考核测评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日常化和全员化,才能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管平. 知识、能力、素质与高技能人才成长模式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06(1):9-11.

[2] 张健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282-284.

[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03版)[S/OL]. [2009-06-10]. /portal/ xyjs/jxlw_pdf/guifan.pdf.

[4] 陈笑蓉,王晓蓉,陈梅,等.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5):63-66.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LI Wei-bo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China)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29-02

受“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和“就业至上”现象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化了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弱化了对“人”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不但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的使命,而且要把大学生培养成遵守道德规范、有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四有”现代公民。为实现此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它是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类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辞源》解释是:一切知识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文知识。人们提起人文知识通常指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等相关知识。人文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泛,是人类文明的优秀硕果,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就形成了人文精神,它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信仰信念、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人文精神是对人文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注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

我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且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只有科技是知识的误区,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中,也对高科技的实验室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的投入,这就愈发使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另外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欠缺也成为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绊脚石。高校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却忽视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回归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的是技术过硬同时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新人才。

(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也脱离不了外国的文化。但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一直见最后把重点都放在学生英语技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上,很少重视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忽视了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契机。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角度、对问题的判断与价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认识,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人文素质教育也尚未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文素质教育给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切入点。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在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变单一外语知识传授为“外语知识传授+人文素质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善思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加重要。而且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丰富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另外,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有理想有文化,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要求学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做得好,才能言传身教。用精深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态度来吸引学生,同时提升个人魅力。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

(二)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外语教师在保证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大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比重,在点滴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普及人文知识的合理选择和有效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小学开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不断线地学习语法和词汇,到了大学阶段,这些已经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已经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东西方文化习俗对比、宗教背景解读、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评析和鉴赏等,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普遍现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普及了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语境和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习材料,有意识地深层次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教育资源,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成语典故的来历等,例如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故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类似的相关知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文化的传承。适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教育意义更为深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英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展开加入其他文化知识的讲解,从中西文化对比入手引入文化讲解,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赋予英语教学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使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外延性拓展,推荐一些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布置任务,在课堂上扩充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目,优秀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增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研读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就为英语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手段,它拓展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空间和渠道。可以在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开辟人文素质教育板块,专门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文化典故等,用声音、图片和视频配上文字说明来传达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还可以开辟平台上的答疑窗口,网上沟通和交流,提高答疑度,简化答疑方法,实现一对一的帮助。

结语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必不可少的英语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为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添砖加瓦;并且节省专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人力物力。在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团队支持下,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并形成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特色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柴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语文;中学生;人格

对人格问题的研究不仅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成为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法学、教育学等的研究对象。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性

1.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便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加强我国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人格教育对农民群体人格的转变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我国人民群众普遍人格的转变具有特殊的意义。

2.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关键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表明,中学阶段是人格培养的黄金时期。从生理学角度及单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个体对某种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处于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时期,因此称作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生理处于青春期,心理方面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既是各种问题的高发期,更是人生成长阶段的危险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大可塑期。教育工作者理应研究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接受能力,依照其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实际情况以育人为本,构建新的人格教育模式,发展健康人格。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

1.加强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人格培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和根本动力,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格的发展,追求完美的人格。完美人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既来自于审美陶冶,也来自于生活实践、理性启悟。所以,我们必须深挖教材,开发人格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需求。

(1)自然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雄伟壮丽的三峡美景,看到母亲河――长江,聆听其或悲壮或雄浑的歌声而感受沉重的历史的声音(《长江三日》),感受南国温柔细腻的石钟山(《石钟山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而且能领略北国美丽、壮观的泰山日出、蜿蜒曲折的泰山十八盘(《登泰山记》),绵延万里、凝聚五千年智慧的长城(《内蒙访古》)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物宝天华。

(2)人性美的陶冶

在《一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车夫不接受人施舍和劳动光荣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在《羚羊木雕》中,“我”和万芳之间并未能因母亲的干预而失掉友情,体现出天真无邪的纯真美。所有这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人和事,是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义感,见义勇为,展现人性的闪光点。

2.真诚对待事业

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孜孜不倦地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甘做教师,甘守清贫。面对无数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面对自己深爱的学生、面对祖国的未来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在我的案头,挂着实习期结束时指导老师送给我的一幅字:“教书须怀千里志,育人但愿九州同”。她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路上特别是教学中不懈奋斗。

3.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社会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大熔炉,是进行人格教育的大舞台。同时,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社会,为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在中华大地上,无数的教育基地,过去是烈士保家卫国的战场,今天是我们教育后代的舞台。特别是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更应采取参观、调查、访问和听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美,得到锻炼和启迪。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研究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当今社会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社会都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教育环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就更应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