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8:03: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员工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培训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组织自身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训练,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艺、能力,以及态度等素质,以适应并胜任职位工作。
一、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企业员工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强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公司对培训越来越重视。企业员工培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企业腾飞的翅膀
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培训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受训者个人,而恰恰相反,企业组织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培训对企业的好处主要有:第一,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培训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大多数员工都非常渴求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换取更美好的未来。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和商业化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承认并重视员工作为社会人的特点,满足其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的这种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转换成深刻而持久的工作驱动力,使企业里士气高昂。要做到这一点,对员工定期培训将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满足方式。第二,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训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培训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深层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第四,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经营的生命力。公司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开发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业绩,公司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培训对员工个人的利益
第一,帮助员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这也是员工获得的最为主要的好处,因为人们仅仅从日常生活偶然出现的事件所带来的经验中学习是不够的,而培训作为一种系统有效的训练可以弥补经验的缺憾。第二,加深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员工往往都面临着永远都忙不过来的工作,从而使得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事情,而培训恰恰能够提供一个使员工远离日常工作压力的机会,可以跳出来看待工作。所以培训也有助于员工理解自身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是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认同企业的一些行为。第三,有助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适应变化的能力,还可以使其在培训中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四,有利于增强职业的稳定性。从员工来看,参加培训、外出学习、脱产深造等就是企业对自己的一种奖励。员工经过培训,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后,在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就更有可能受到企业的重用或晋升,员工因此也更愿意在原企业服务。
二、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虽然认为培训很重要,但其培训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员工技能方面,忽视了态度的培训,从而形成了一个“给员工的培训越多,员工走得越快,企业管理者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减少,员工产生不满,离职人数必然增加”的“怪圈”;很多公司的管理高层似乎都支持员工培训,但支持和重视的程度却远远不够。例如,在经费安排上,员工培训的总预算往往不到广告费用的十分之一。
2.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企业员工培训的系统性差表现在没有考虑到每个培训之间的互相协调和补充,如员工绩效方面出了问题,也不分清楚是系统的原因还是员工个人的原因,立即开展培训;针对性差表现在培训的对象以及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而孤立地看待培训,致使员工对于参与培训没有积极性,培训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缺乏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培训评估的重要性,但其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不够全面,即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工作态度的转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方面。
三、员工培训要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目前,国内外大企业都逐渐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例如,美国微软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的“职业阶梯”类文件,详细列举出了不同职务须具备的能力和经验;日本丰田公司实行“事业在于人”的经营理念,形成了独特的“丰田式”职业管理模式。简单来说,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其职业生涯计划以及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它能有效抑制企业与员工个体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并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因此,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的最佳整合。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过程,对于企业以及企业员工来说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涵盖了招聘、绩效考核还有培训以及工资福利等不同的内容。我国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还不够完善,缺乏一个成熟的系统框架的支撑,因此该项工作的系统性和灵活性都相对较差,很难获取良好的预期效果。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把组织需求以及职工需求联系在一起,实现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职能模块的协助,做好职业生涯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综合发展。职业生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人的经营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成企业价值,这是一个企业与企业员工沟通与互动的环节,更是一个增值的阶段。
二、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模式
1.切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要求
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标,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研究。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一个大方向,需要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努力实现,使得个体融合整体,个体构建整体。只有个体和整体达成一致,才能够有效的完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反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设置时,也应该充分的考虑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让目标的设置与企业的不同环节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最终达成整体与个体的共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动力都得到了提升,最终达到双赢,实现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
2.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以及工资体系
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以及工资标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树立起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企业战略目标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实现,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企业个体以及企业整体的双向提升,从而有力的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除此之外,只有确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利益的分配,更是企业培训开发甚至企业人力管理工作的一大根据,也是企业员工工资订立的一个参考依据。因此,可以说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跟企业员工的个人绩效标准是一致的,绩效考核也是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相辅相成,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一部分。
3.构建完善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对于企业以及企业员工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企业成长还是企业员工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培训环节是一个个人充电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补充更是一种优化。企业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培训平台,能够让企业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企业应该结合企业需求以及企业员工的需求定期以及不定期的进行企业员工职业规划教育的活动,让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深入企业员工的内心,对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效果来说是一种强化。除此之外,通过教育培训环节还可以强化企业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水平,强化个体对整体的归属和认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素质,有利于两者的双重发展,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4.采用合理的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合理的工作方式是促进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多样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实现多重需求的满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作组织的结构构建,工作的薪酬体系等都是实现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通道,能够从多个方面实现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与此同时,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工作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应该及时的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时俱进,企业应该随时进行监督和反馈,帮助企业员工最终实现个体目标,通过协调和结合,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重要性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43-02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发展计划和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企业能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氛围,进而促进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宁波银星海运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培育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把公司的远景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员工的晋升制度,实现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满足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正是企业实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理想工具。
一、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企业员工定位方向。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当一名员工进入这个企业后,在起初几年时间里可能还会因激情努力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名员工就会逐渐丧失当年的工作激情,因为他没有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工作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找准定位方向。相反,如果企业在每进一名新员工时都为其量身定做了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定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纠正,这样便有利于员工在定位上找准方向。员工一旦对未来有了定位,就有了目标,工作起来便就有了激情。
2.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组织的长久发展必须依托相应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内部员工提升,外部招聘等多种手段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这种存量在组织内部的存在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组织内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对人力资本的存量进行规划,形成一个"职位升降资格图",这样,一旦组织中出现空缺职位,就马上可以找到替代者,从而减少外部招聘的成本和时间。组织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清晰地知道哪些职位会出现空缺,哪些人才可以迅速弥补,无疑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3.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员工,员工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必须选择相应的企业。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并共同发展。因此,企业在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就会考虑到个人职业需要与企业职业需要相均衡、相协调,使企业和所属员工都能受益。这不仅要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要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要求,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成长同步伐、同方向,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在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内容设计简单。部分企业虽然说建立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但职业生涯内容设计较为简单,这类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能够考虑到为所在单位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不过没有为员工量身定做,仅仅是“依葫芦画瓢”式的设计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做出来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的科学性。
2.人才梯队建设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不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等,还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进行员工的人力资源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由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缺失,人才储备较少,人才梯队建设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也正是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导致现阶段的一批中坚力量经常处于过度使用状态,“一人多岗,身兼多职”的现象在一些企业非常普遍。
3.工作内在报酬吸引力不大。许多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员工在组织内的发展机会不多,员工从事的工作缺乏挑战性、创造性、趣味性。在给员工安排工作时,往往不能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有的企业管理者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某些员工所具有的技术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这类员工,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优势,而是只交给他们一些次要的或者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这造成他们在工作中带有失落感,严重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
4.员工认同度不够。这类现象重点突出表现在一些生产性企业,比如化工、冶炼,在这些企业中的操作岗位上往往是需要一些学历不是很高,比如初中、高中即可完成工作的岗位,加上企业对这部分人员没有进行员工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专项培训。这部分人员通常对员工职业生涯认同度不够,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建设时,员工不配合,即便企业生涯本身是出于考虑员工职业生涯而建立的,但他们仍然不会去认同。
5.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缺乏管理人员,技术相对落后。专门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不少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非专业的人员,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行管理内行。这样的管理现状使得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相对比较混乱。有些管理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训练,对相关的职业生涯管理技术根本没有熟练的掌握,遇到问题多数情况下采取逃避或者搪塞。
三、正确规划员工职业生涯的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员工进入企业到因离职或退休而离开企业的整个时间段,从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出,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既与企业内部要素相关,也与外部宏观环境相关;既与企业特点相关,也与员工个体特征相关,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目前,国外大企业已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美国微软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有“职业阶梯”文件,详细列出员工从进入公司开始一级级向上发展的所有可选择的职务,并且列出了不同职务须具备的能力和经验,这使员工感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的前景乐观。日本丰田公司实行“事业在于人”的经营理念,形成了独特的“丰田式”职业管理模式。中国企业也应结合自己的管理实际,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1.因时制宜,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尽管从长期看,企业可以对外部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但在短期内却只能是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生存下来,才可能使员工和企业都获得持续的发展。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包括适应现实环境和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做好应变和准备两个方面。
2.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实现系统与企业内部因素的协调。企业内部因素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机会、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空间,只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所处环境和员工需要,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并实现系统与企业内部因素的协调,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包括根据战略需要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和整合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制定与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协调。员工个体特征差异的存在使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路径选择及实现方式存在差异。也可能与企业的职业规划不一致,从而导致员工不满,甚至使二者关系破裂。因此需要企业综合考虑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寻找员工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结合点,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根据员工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心理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重通道。
4.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功能的保障系统。在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多,结构复杂,因此,要确保其系统功能的实现,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完善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制度,如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价值、收益做定量分析的职业生涯开发会计制度,对职业能力和工作表现做客观评价的绩效考核制度,培训工作的计划、审核、实施、评估制度,岗位知识技能与对企业贡献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人才进行科学选拔、跟踪、培养及优化配置的人才档案制度等。
5.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计划制定好后,员工将沿着设计的发展通道不断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直到生涯目标。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以及员工个人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会使现状与原来制定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规划有所偏差,这时需要对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评估和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仍需加强对员工生涯规划实施跟踪和指导,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勉励和肯定好的一面,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在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督导员工往职业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过程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断认识过程,也是对企业的不断认识过程,是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更加有效的手段。
另外,企业还应重视人力资源计划、筛选和培训等人事工作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比如,人力资源计划不仅可以预测企业中的职位空缺情况,而且能够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应该说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建立科学的员工职业生涯,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的努力和配合,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每个企业都应鼓励并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并加强企业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日常完善,最终达到员工发展及自我实现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 章达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 郑其彩.论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开放潮,2006(1)
关键词:民营企业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165-01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改变的时代。在过去的20年间,“职业生涯”在人们的理解认识中有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它不是来自某一种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或技术,而是来自于外部环境,来自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需要做的是首先理解这种转变;其次,才是在理念和技术上有所创新。
1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概述
职业发展又称职业计划,职业生涯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从欧美传入中国,最早对职业生涯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施恩(E.H.Sichein)教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活动它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计划、招聘与选拔、绩效评估、培训等有着密切联系。
2 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在知识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早就被企业看作一种“特殊资产”,甚至比企业的固定资产还重要的资产,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用人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就业问题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大问题,再加上2008年下半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全球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更是命悬一线。而有赖于这些企业生存的员工也在这场大风暴中岌岌自危,茫然惶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职业规划”,尤其是探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的意义就显的尤为重要和迫切。
3 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当前,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内部管理问题。无论是外企还是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民营企业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会受到局限与制约,未能在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民营企业把握和发现企业内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向,进而通过寻求有效、合理、科学的方法,从民营企业员工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把握和实施。
首先,从民营企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制订企业内部岗位晋升与发展路径图,帮助员工认识自己,找出发展的源动力,找到企业与个人结合点,不断促进和融合。
其次,从民营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面,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将人力资源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帮助员工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将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个人的锻炼和发展的愿望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多去关心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不断寻找企业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使其不断完善与成熟。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引导、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员工认识自我,以及在与员工反复交谈、沟通、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目标相融合。
4 结语
总的来说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企业只有观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才能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是想要造船,不是应该给他的船员造船所用的锤子和钉子,而应该是唤起他们对大海的渴望。因此,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为宗旨的职业生涯规划,即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方法,使员工获得个人成长、有所成就,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只是在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性的研究,尚有许多待讨论和研究的疑难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韩伟,武浩,谷阳.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10):256~258.
[2] 蔡珍美.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增强现代企业竞争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201~203.
关键词:企业 职业生涯 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企业员工或者企业组织通过对硬性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基于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利益发展的大前提下,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同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工作、学习、培训计划进行安排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员工或者企业组织。
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首先,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迅速成长,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对员工个人进行性格方面的分析,能保障员工上任到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岗位与职业。而员工由于自身特点与职业、岗位相适应,必然带着持续性的工作激情,并会有长远的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员工成长。久而久之,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信心,便能树立更强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
其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新型创新人才的客观需要。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无疑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企业核心技术性人才、知识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一定程度能帮助员工树立信心,企业对员工更加信任,员工自然对企业的未来更加期待,相辅相成的模式才能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最后,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员工与企业合作共赢。
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现状
1.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
(1)环境适应。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初期往往会充满很高的期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现实与理想其实有很大的差距,新的工作环境不仅依然有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个人期待与现实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工作环境与收入水平上并不符合个人预期,就必然会产生沮丧的情绪,进而影响整个职业规划的发展。
(2)工作绩效。每一个企业在对员工的衡量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工作绩效这个重要内容,若是企业对某位员工绩效评估不高时,必然就会影响到员工的实际收入,此时员工就会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前景产生质疑,长期下来就无法集中精力专注工作,导致业务成绩与技术水平低下,进而影响到自身职业规划的发展。
(3)工作压力。企业为了追求高更的经济效益,会适当制造一些压力给员工,但是这个度若是没有准确把握,导致压力过大的情况出现就会适得其反,尤其是为员工的心理上增加了负担,员工就会对个人的发展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
2.企业员工生涯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1)员工面临的问题。一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比较淡泊,忽视对自身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在选择岗位方面主要是从当前利益出发,缺乏一定的前瞻意识。二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够积极。员工在选择企业与职业岗位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选择的,真正以个人特征与优势来选择的比较少,而且整个过程通常会完全根据企业的安排,没有考虑过主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三是自我评估的缺乏。员工在选择工作初期,首先要对自身的特点、特长、专业、爱好等等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综合性自我评估,才进行职业岗位方面的选择,而这方面大部分员工关注度都不高。
(2)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要求与愿望的忽视。企业一般在招聘时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但是对员工的个人情况、期望了解比较少。另外,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方式较为单一,通常培训过程将较大力度投在业务介绍、技能等等方面,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培训较少。企业缺少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主要是表现在企业对员工个人价值方面的实现,往往存在员工个人收入与企业激励手段与方式上的不合理。
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策
1.加快完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制定招聘策略,要注重应聘者的个人兴趣与特点,并针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其次,切实做好岗位管理工作,分不同的阶段对员工岗位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及个人特点相匹配,加强对工作岗位的调整;再次,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化;最后,员工业绩考核标准必须要统一,并且要赋予一定的激励因素,尤其是针对有潜力的员工,可以针对性以个人特点来对考核标准进行设计。
2.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重心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通过在企业内营造出重视持续学习与员工成长的企业优秀文化,进而展示公司致力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心;另外,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项目要整体开展,充分将职业生涯发展的措施与其他对服务员工管理的策略完美地结合起来;最后,企业要照顾到每一名员工,要为每一名员工尽可能提供量身定制的职业生涯发展项目。
[关键词]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7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员工职业发展的每一步,离不开企业的指导督促。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员工职业发展成果的最好体现。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调,才能实现企业的和谐统一、持续健康发展。
1 紧贴实际,指导员工理顺自身需求
1.1 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前提
企业发展要有规划作支撑,发展规划就是企业的方向指引、奋斗目标和努力措施,搭起了企业发展的骨架和脉络。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可能脱离企业的发展。因此,员工应从企业发展规划中,梳理出企业发展必须加强的方面、重点关注的领域、着力提高的环节,明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工作任务和发展要求。员工要以企业发展规划为指引,将个人对职业发展的思考和预期尽可能放到企业发展的全局性思考和研判之中,保证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1.2 以员工自身需求为基础
以员工自身需求为基础,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企业首先要健全和规范岗位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明确岗位工作标准、岗位管理办法、岗位晋升原则、人才选拔办法及业绩评价机制等内容,细化各岗位的上岗条件、工作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等信息,做好信息公开和指导帮助,这些内容越是清楚明白,越是能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帮助。另外,员工还要针对自身进行定位,对照个人目前的岗位、学历层次、技术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等情况,对比查找差距和不足,从而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和发展方向,提出贴近实际的职业发展需求。
1.3 以个人与企业和谐发展为根本
员工提出的职业发展需求,归根结底还是以个人意愿为基础,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使员工个人意愿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通过对比员工职业发展需求,有些是始终一条道路走到底,有些可能存在由一个岗位类型转到另一个岗位类型,例如:有些员工专注于专业工作,希望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有些员工可能考虑从专业工作转到管理工作,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是员工个人意愿的真实表达和对个人实际的认真思考。企业在制定员工发展规划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员工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发展总体目标和阶段安排,以及员工所在部门、班组的组织建制、岗位设置和工作任务等情况,对比分析二者间的差距,对于偏离企业发展需要的,要做适当修正,最终将员工职业发展需求融入企业和谐发展大局中来。
2 抓住要素,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在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时,要理清哪些方面是规划的关键要素,以岗位管理制度为基础,将员工职业发展体现到岗位上来,用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作为衡量条件。为此,企业可以在员工职业发展上设定阶段目标,通过外部动力督促员工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2.1 关键要素的选择
关键要素的选择,应以岗位制度中明确的上岗条件为基准,比如:学历情况、职称情况、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职业取证情况等,将这些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一方面信息获取规范,员工取得证书都需要人事认证,获取信息正规且真实;另一方面信息比较性强,对照岗位资格条件,员工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可以进行对比检验。同时,通过这些人事基本信息,也反映出员工在职业发展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入员工业绩评价,从而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员工各方面工作情况。
2.2 阶段目标的确立
员工在选择了职业规划关键要素后,按照职业发展及取证要求,可以确立相应的时限要求,也就是明确阶段目标。一般而言,阶段时间节点可以与企业发展规划中各阶段相对应,以体现个人规划与企业规划的一致性。阶段目标应以一段时期内,该名员工应完成的取证任务和应达到的工作业绩为要求,不同的员工应确定不同的阶段目标,使员工清楚知道一段时期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阶段目标确立后还应进行检查,对于完成阶段目标的员工,在岗位晋升、待遇兑现方面应优先考虑;对于未完成阶段目标的员工,要分析主客观因素,积极采取督促、鞭策和激励措施。
2.3 综合目标的设定
对于员工职业发展还应设定一个综合目标,也就是对于每名员工,要有职业发展定位。比如:专业员工根据能力不同和发展进度各异,由高到低分为3个层面,对于专业能力突出,能分析解决重大专业问题的员工,在某一阶段应成为专业带头人;对于有专业代表性,能策划、组织本专业范围内重要工作的员工,在某一阶段应成为专业骨干;对于能独立开展并组织协调所负责专业工作面的员工,在某一阶段应成为工作负责人。通过明确一个阶段的综合目标,划分职业发展层次,并与人才选拔、岗位晋升关联起来,从而为员工职业发展确定最终落脚点,使职业发展规划不落空。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职业规划与管理
前言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广泛应用与发展,职业生涯设计已经不全是组织内成员个人的事,它已上升到了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序列的高度。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不仅有助于形成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留住那些有价值的员工,而且能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
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现状
在我国,企业依然处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们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现代的管理理念,还存在许多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冲突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因此进行企业员工生涯设计与管理既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制度、政策的变革过程。有调查指出,在中国仅有16.7%的企业建立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而真正能按计划执行的企业只有7.8%,而在企业中,这样的数字还要低一些,多数企业十分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也就要求企业尽快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为企业提供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缺乏职业生涯管理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仅限于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对于本应是员工最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观念尚显淡薄。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但是以人为本最关健的问题就应该是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而职业发展在我国,特别是在国企中间属于新鲜事物,即使是高层管理者,也只是刚刚能够接受,而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不能实现的。
(二)企业员工的职业通道单一
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员工就业参加工作一般仍采取组织安排的做法,而且以大批量集中投入为主,难以考虑员工的个人所长及爱好,在上岗之后存在很多学非所用的现象。自己想调换一下单位或岗位,没有一定的“关系"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有的职工经过培训或另有所长也难以如愿以偿,劳动力基本没有自由支配其劳动的权力。员工的过于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由于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和企业所处的主导地位,企业的员工结构非常稳定的,除非哪个岗位出现空缺,否则很可能从事一项固定的工作长达十几年,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在此情况下,要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较好地发挥是不可能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不到优化配置,对于员工个人的能力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三)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缺乏人员,管理技术落后
专门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不少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非专业的人员,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行管理内行。这样的管理现状使得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相对比较混乱。有些管理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训练,对相关的职业生涯管理技术根本没有熟练的掌握,遇到问题多数情况下采取逃避或者搪塞。
(四)员工看不到发展前途,流失现象严重
员工看不到自己发展前途和希望,奋斗目标屡受挫折,便选择跳槽,使企业的人才流失。90年代以来,企业人力资源流失极其严重,流失的绝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含量的管理技术骨干和技工,有的企业人员流失高达一半以上。近几年我国向境外的劳动力输出增长迅速,输出人员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企业中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技术骨干和技工。来自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三、如何有效的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一)公司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设计
1、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制定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以下几步骤来实现:对员工进行分析与定位,确定不同的职业锚;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对象;设计多种可供选择的职业通道。
2、个人层面的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引导核心员工澄清个人价值观;引导员工找到工作中兴建与能力的结合点;形成制度化的培训方案;提供有效的职位信息平台;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引导核心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施步骤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调查与研究
组织在职业生涯前期需要对职业生涯开展必要的基本因素以及管理体系的调查及分析,对管理体系的调查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建立、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激励制度以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等。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同时也可以掌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愿及程度,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
2、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层面的实施方案
①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
② 建立公司“人才评价中心”。 人才测评中心的测评范围:对新进员工进行测评,每年对在职员工进行重测,把握动态变化。
③ 内部公开招聘。职位需求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报纸、公文、会议等多种形式传播,动态实时地。
④ 轮岗。在职中层核心管理人员轮岗有利于形成全面的能力,便于更好地协作。
⑤ 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教育培训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设计并公布员工职业生涯路线图
公司设计井适时地公布员工选择的职业生涯路线图及职位空缺信息有利于员明确发展方向,采取适时的培训安排,有计划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4、公布任职资格要求的工资水平
建立基于能力的工资体系,公布薪酬的平均水平。
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核心员工的个人信息
员工个人价值观、兴趣、知识随着自身的成长,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的发展状态随时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对员工取业生涯发展的个人因素适时掌握,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引导和保障。
6、引导员工选择职业通道,实现人职匹配
职业发展通道等级划分是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做出的,通道等级定义是对不同能力级别的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知识、技能、能够承担的责任和经验等进行描述,它标明员工在专业领域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是员工能力的标尺。职业发展通道等级实际上描绘了员工在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方向。
(三)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制
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必须有跟踪管理制度。职业生涯目标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将对预先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产生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以便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队伍是企业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所必须拥有的。企业在管理中应该不仅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还应该关心员工的需要和期望,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通过关心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挑战性的工作,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保持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从而创造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星敏,唐孝云.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J]. 重庆大学学报,2004.(04).
[3]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石金涛.员工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发展
所谓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是指将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相联系做出的有计划的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在与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需要一致的情况下,帮助具体的员工个人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通过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
一、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
企业在制定目标时,要使企业目标包含员工个人目标,还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员工了解企业目标,让他们看到实现企业目标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在企业目标实现后企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使企业与员工结为利益共同体,达到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
二、要建立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职务分析
职务分析是对某项工作的内容与责任进行研究、搜集、分析与规范的程序,一般包括工作描述与任职说明。企业只有做好职务分析这项基础工作,才能够向员工提供清晰的企业内部岗位状况框架,为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由此可见,职务分析是企业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招聘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既要强调职位的要求,又要重视应聘者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要注重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兴趣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这是企业正确地使用和培养人才的基本条件。如果企业连员工想干什么都不了解,又怎么可能为其安排适合的工作呢?如果企业根本不具备满足员工的长远职业计划的条件,员工又怎么可能在企业中长期工作下去呢?
(三)培训
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员工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的适应性培训、员工的职业培训、变动工作的培训。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既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考虑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与他们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四)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的真正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激励员工进取,以及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的考评就是要着眼于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方法,促进员工的成长与进步。为此,必须赋予管理人员培养和帮助下属的责任,把员工的发展作为衡量管理人员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管理人员应定期与员工沟通,及时指出员工的问题,并与员工一起探讨改进对策。
三、确定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对象
根据“马特来法则”(即二八法则),企业核心员工占企业总人数的20%- 30%。 他们集中了企业80%- 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因此,企业应明确自己核心员工的名单,作为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留人计划。
四、设计职业通道
目前,职业通道模式主要分三类:单通道模式、双通道模式、多通道模式。按职业性质又可分为管理性、技术性、技能性职业通道。
根据各行业工作性质的不同,宜采用不同的职业通道。如技术性职业通道宜采用三通道模式,即技术系列通道、技术带头人通道、技术管理人员通道。其中,技术带头人是指有较强技术基础,能管理项目的员工,他们进行项目资源的计划协调与控制,并有预算能力,设立技术开发策略与产品开发方向,他们主要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进行把关,而无直接管理技术人员的权力;而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对项目的预算、人员的调动升迁考评负责。每一级职称都分别用“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工作经验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等五个维度加以界定,随着职称级别的提高各维度的相关要求也有适当的提高。这样每两级职称之间就产生了要求间距,即职称晋级考核标准,同时每一职称级别都与薪金和工作负责程度正相关,即职称级别越高,薪金与工作负责程度越高。
另外,需要注意技术与管理类型职业通道的平衡。从实践的角度看,由于“官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技术职业的重要性往往受到忽视,技术人员还是往管理序列挤,一些不想放弃技术工作的人,则通过跳槽来实现从事技术职业的梦想,那些跳不走或不想跳又挤不进管理序列的人,则士气低落。因此,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地位,为技术人员设计与管理序列各等级待遇基本相当的等级序列,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安心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意义非同寻常。平衡管理与技术类型职业通道的待遇,可直接应用工作评价技术,确定各类各层次岗位的相对重要性,以此作为确定待遇的依据。
转贴于
五、设立多种发展员工职业生涯的方法
职业生涯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分为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职务变动发展又可分为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形式:晋升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常见形式。对晋升的渴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它会使员工在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业绩,特别是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和中期的员工而言,其激励效果更明显;平行调动虽在职务级别上没有提高,但在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以发展,从而为未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
非职务变动发展也越来越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形式,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研究,组织机构呈现出扁平化发展,组织机构削减管理层,上层的空间越来越小。为留用大量有才干的中层工作人员,组织机构不得不对成长和成功的真正含义做出建设性的思考。日益成为共识的是这样一种看法:职业生涯的成功可以以横向调整的形式实现,通过工作丰富化在“原地成长”。具体而言,非职务变动发展包括工作范围的扩大、职务丰富法、员工参与管理、改变观念以及方法创新等内容。
六、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采取的重点对策
可以适时地用各种方法引导员工进入企业的工作领域,从而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更好地统一起来,降低了员工的失落感和挫折感。能够使员工看到自己在这个企业的希望、目标,从而达到稳定员工队伍的目的。掌握核心员工职业工作生命周期,采取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措施。一个员工在组织内的工作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一)引入阶段
初入组织的头两三年,现实震动非常普遍地存在于年轻员工中,在其中一些人身上会表现得十分强烈,以至使他们萌生跳槽的念头,或者变得老气横秋,缺乏应有的朝气。此时要注意部门负责人应经常与年轻人进行沟通,了解现实震动的原因和震动的强度,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雇员逐渐由陌生到熟悉。最重要的是,使核心员工适任适所,大胆使用,分配以富有挑战性工作,防止出现埋没核心员工的可能性,或者令其跳槽。挑战性工作的职责设计原则是,使所设计职责为员工现有能力所不及,具有挑战性,他不付出较大的努力就不会轻易达到,但员工通过发挥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可以达到的。
(二)成长阶段
核心员工在企业内站稳脚跟,是最容易施展才华,最有干劲的阶段。对核心员工一要信任,委以重任,给其发挥才能创造广阔天地;二要鼓励帮助,充分肯定工作成绩,帮助解决工作难题;三要培训开发以加深其专业程度,提高能力和素质。
(三)饱和阶段
当核心员工已积累丰富工作经验时,企业如能给予培训、调职或晋升机会,将会极大地发挥核心员工的积极性。例如一个企业部门的主管,在这饱和阶段,若能调至海外分公司受训,或是接受阶段性的管理课程培训,以为其接受新职做准备,完全有可能促进其才华的充分发挥,活化其工作生命周期。
(四)衰落阶段
在企业内已工作十几年、二十多年,提升、离职另谋高就的机会似乎已无的员工,可以说已进入衰落阶段。企业对这一阶段的核心员工,一不可歧视,造成他已无用的感觉;二从工作、生活、身体等各方面应倍加关心爱护;三要进行疏导,鼓舞士气,妥善安排工作,发挥其特长。
1、人才培养机制不明朗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员工得不到提升,势必拖累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一改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个岗位干到老”的陋习,灌输职业发展通道概念。企业应直面人才发展瓶颈,主动作为,为员工指明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员工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打破“一岗定终身”的惯例。
2、人员忧患意识不强烈
员工从思想深处仍习惯于“组织安排”、“服从分配”、不作为等下班的懒散态度。企业单方面出台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在较大程度上,办法和措施只是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单方意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自我发展内在需求未形成联动。员工态度上的抵制,并未形成你争我赶的竞争意识氛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和措施的落地执行。
3、人才发展通道较狭窄
企业未系统性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未科学设计、员工任职资格标准不明确。对于绝大多数处于职业发展底端的普通员工而言,不知道可以如何发展,不清楚应该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何时才能达到专家级水平,甚至认为专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管埋头苦干到退休。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职业发展道路停滞。
4、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各种人才管理、晋升、激励等制度未能与时展同进步,在员工学历提升、考取职称、等级评审、绩效提升、积极培训等方面没有有效的刺激手法,使员工对能力提升的兴趣不大,甚至认为是“花钱买罪受、花钱不讨好”。应根据企业管理实际,制定接地气的人才管理、引导、使用、激励等制度,让员工真正达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的最终目标。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企业应在总体战略部署的前提下,践行以员工为本、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有效匹配的目标。
1、理清职业发展通道
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清晰展示可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一般分为管理通道、技术通道和技能通道三条,分别代表员工职业发展的三条不同路径。
同时,应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责分工,明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等一系列岗位,包括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业绩评价、岗位胜任能力合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安规考试合格证书及车辆驾驶证等方面的任职资格,理清学历证书、岗位能力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申报时间。
企业根据各通道任职资格条件,制定切合现有工种实际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指引卡”,以指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员工可根据自身“能量”在职业发展通道的节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明确下一步提升发展的目标。
2、制定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
制定基于实际工种岗位架构的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以便员工清晰职业成长的路径,满足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目标需求。
3、填写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
有了清晰的路径,明确的地图指引,员工与直接上级根据专业分工和岗位工作需要,共同商讨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明确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意向路径,填写员工个人职业成长指引卡,并制定阶段性、个性化的具体职业开发策略及进度完成情况,以有效跟踪落实。上下级互动商讨,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性格特点和潜能,员工也能更加清晰上级的要求,建立互赢的良好局面。
4、形成员工成长蓝图
汇集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中的成长提升需求,形成包含岗位胜任能力资格、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执)职业资格、安规考试资格、车辆驾驶资格等一系列提升规划在内的员工成长蓝图。
5、与培评薪酬绩效衔接
提炼员工成长提升共性需求,并纳入培训评价计划,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绩效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评价、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同时也让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企业通过以上“五步走”的方式可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的有效匹配。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的改进措施
1、做实员工职业规划提升跟踪管理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进度表或战略地图。内容应清晰显示员工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包括能力(技术、技能、职称、等级)提升记录、职位晋升记录、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员工提升需求档案,包括员工能力提升的具体项目、提升目标、阶段性成果、时间期限等。档案记录作为供电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跟踪管理以及显示成效的重要依据。
2、做好挖掘员工冰山个性潜能工作
兴趣是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喜欢本岗位工作,才会全身心投入,经得起各种考验与挑战。通过科学测试的方式方法,对员工的性格、能力、气质、素质、兴趣、爱好等冰山潜能进行全方位、全体系、客观实际地测评,使员工更加认识自己,清楚自身特长、优劣,也让企业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其潜能。
3、不断缩小员工岗能匹配差距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学识、技术、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前提是通过优化人岗匹配,达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以当前在职岗位为切入点,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并深入分析岗位所需技能、技巧、素质等专业技能和通用管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创新思考能力等要求与个人实际具备素养是否有差距;分析员工自身规划与企业所需人才规划需求是否一致。
落实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明确能力开发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开发策略,做好个人岗能匹配提升发展规划,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提升履职能力。
4、加强培训薪酬晋升等保障措施
切实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薪酬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相关配套管理机制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班、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支持。建立考核与选拔、业绩与薪酬相结合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将职业能力提升发展与员工个人个性化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培训效果、安全意识、执行能力、责任意识等综合评估等潜能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员工提升绩效。将员工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薪酬福利待遇紧密结合,让员工感受到“能力与待遇匹配,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机制。
5、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有效沟通
畅通内部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简单、方便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快捷地向员工传递企业发展趋势、企业所需人才、人力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内部劳动力冗缺员信息、企业发展地图、内部挂牌培训师资、职业生涯规划倾斜政策、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晋升流程等信息。
6、开放横向、纵向的内部竞聘或区域组聘机会
新型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留住人才,首先需要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想从企业获得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好了,员工能回馈给企业的价值将是巨大的。企业应该采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对策。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实施区域组聘,探索解决冗员和结构性缺员问题,进一步发挥潜能评价的作用,让员工清楚自己更适合做什么。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竞聘环境,鼓励员工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和竞争力。
7、加大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及培训力度
基于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实施分层分类的课程培训,包括管理课程、技术课程、技能课程等项目。课程细化提供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岗位主修课、综合选修课、个人套餐式选修课等课程供员工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培训场地资源,通过师资挂牌等方式,优化培训资源体系,学员可通过自选、提前预约的方式方法开展灵活多变的学习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将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和个性化培训机会完成情况、培训效果检测与员工的绩效改进、薪资变化、职位变动等有机联动,全方位看员工的提升发展变化,实现员工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管控。
8、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贯,营造良好员工成才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员工良好职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让员工体会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员工知道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的方向,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点亮员工职业发展的“星光大道”,进一步冲破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终使员工获得事业的进步。
9、加快信息系统支撑建设,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为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应加快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明确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职业链条走向,让企业掌舵人更清晰把控企业人才发展趋势,掌舵人才发展方向。
四、总结
做实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对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一切的商业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