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8:03: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的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重点病人;评估;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59-02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目前医院内保证重点病人安全迫在眉睫,须加强医院内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为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管理,强化重点病人的评估,护理管理者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流程中,要做到事先预防,是和危机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环节质量管理理论相一致的。【1】 医疗纠纷已愈来愈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工作难题,医患矛盾是当今卫生系统的敏感课题,如何提高重点病人安全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重点病人的评估与护理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工作之一。
1重点病人的范围:
随着医院和病人的需求不断变化而变化,从问题管理和护理管理的角度,通常指医院的医疗服务可能存在的或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2】。重点病人包括:(1)老年病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将成为医院的服务对象,老年病人的病情及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护理管理的工作重点。(2)疑难、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的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及各种休克(最常见的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脑性和代谢性昏迷等)。(3)手术后病人、术后感染病人、发生并发症病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业务的不断开展,复杂的手术及术后感染病人、发生并发症的病人,成为临床的重点工作对象,护理管理者将此类病人的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尤其是心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移植手术后病人;(4)新生儿病人:其高危险程度比较明显;(5)长期住院病人、高额费用及疾病晚期的临终病人:这类病人及家属承担着病情及心理负担、社会负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期望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点病人,需要进行特别照料。(6)急诊病人:尤其是成批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外伤病人,或成批中毒病人,对社会影响大;(7)社会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社会知名人士、医院协作单位、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社会闲散人员等病人。(8)与医疗纠纷或司法案例有关的病人等。
2 重点病人的评估
2.1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护理评估及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如果估计不正确,将导致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错误以及预期目标失败。优秀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为重点病人提高满意度【3】。
2.2 评估的目的:1为分析、判断和正确作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提供依据。2建立病人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3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2.3 评估的内容:护理工作者收集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护理有关,并且尽可能不与其他专业人员重复收集相同的资料。根据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理论观点,评估内容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及精神的诸方面的资料,从整体护理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命过程中这五大方面的资料,从而更好地确认病人的能力及限制,以帮助其达到最佳健康状况【4】。
2.4 重点病人评估的方法护理评估的方法与过程是在一种不断确立和完成目标的良性循环中往复进行,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中,对重点病人护理工作人员给予即时评估,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制定重点病人管理制度,以免发生危险,具体方法如下:
2.4.1系统地观察;即通过使用视、听、嗅、味、触等感觉来取得重点病人的资料,观察是进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工作者与重点病人的初次见面就是观察的开始。如重点病人的外貌、步态、精神状况、反应情况等;而重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评估及实施措施后效果的评估都依赖于系统的、连续的、细致的观察。因此,护理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重点病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中选择性地收集与重点病人健康问题有关的资料。
2.4.2 交谈;交谈是一种特别的人际沟通方式,通过与重点病人或其家属、朋友的交谈来获取护理诊断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交谈可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指预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计划地交谈。例如入院后询问病史,就是按照预先确定的项目和内容收集资料。非正式交谈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日常的查房、治疗、护理过程中与重点病人之间的交谈,此时病人感到很自然、轻松,可能认为是一种闲聊,但是护理工作者能从这样的交谈中收集到重点病人较为真实的资料。交谈时应根据重点病人的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2.4.3 护理体查:在掌握望、触、叩、听、嗅等体检技巧的基础上,运用这些体检技巧进行体格检查,以收集与护理有关的生理资料为主,而与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有关的体检应由医师去做。
2.4.4 查阅记录:包括重点病人的病历、各种护理记录以及有关文献等。
3 重点病人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妇科护理;注意事项;法制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94-01
1前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妇科中,服务对象均为女性,妇科疾病多牵涉到生殖系统,由于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患者难免会产生羞愧恐惧的心理负担[1],这不仅会影响妇科疾病的检查也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这些均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这种情况下护士良好的护理沟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妇科护理的专业实践性均很强,而当前的护理当中又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妇科护理的认识和法制护理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旨在对妇科护理中相关的重点注意事项给予简述。
2对象和方法
要求我院妇科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的心得体会注意事项以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对我院妇科护士开展每周一次的例会,对每周的工作记录进行交流总结,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探讨,完善我院妇科护理工作,加强医务工作者对法制护理的认识。
3结果
首先最基本的工作作风上的重点注意事项是:我们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工作人员对职责的认识,规范护士的行为举止,严格执行操作规则,严谨工作作风,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
妇科护理技能上妇科护理的过程整体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过程,因而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妇科护理技能的重点注意事项总结,得出的结果如下: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对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压抑以及焦躁心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取得信任[2]。当患者消除这些心理以后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以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配合,这不仅有助于各种妇科检查项目的开展,增加检查的可信度,还直接影响疾病确诊后的诊疗成功率[2]。护士应该先熟悉的了解患者的疾病详情,与患者及其家人有充分的交流,加强患者对手术目的和必要性的了解,了解他们对手术的期许,对他们对手术存在的疑问予以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单的医疗卫生教育,尤其是家属的细想工作应该做好,家属的关心体贴和照顾鼓励会收到优于医护人员的效果[3]。讲解一些必要的配合,积极传导一些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比如注重皮肤护理的重要性,预防压疮的发生,室内空气应该保持通风状态,指导有效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等等.
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对待病人尽量温柔体贴,在各种护理工作中做到既准又稳且轻。协助患者摆好手术,尽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体的隐私部位,如手术必须暴露则尽量减少隐私部位的暴露,减少患者难堪。随时关注患者的举动和表情,对患者表现出焦虑和不解时应当向患者简单讲明目的,解除患者的不适和不安。术中的护理交流可以使患者镇静、肌肉平缓[4]。对于截石位的患者,两腿分开角度应适宜,一般以100到110度较好。对下肢的各支撑点垫好棉垫避免压伤,手术中应该注意检查受压部位,在允许的情况下更换受压位置。手术结束后患者身上的血渍污秽物应该清理干净,安全送回病房。
2.3术后护理:指导家属将病人搬运至病床,安置好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的畅通,指导各管道的护理。使用不同麻醉手段的患者护理要求各有不同,对于全麻的病人来说要求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护理至患者清醒;硬膜外或腰麻患者,同样去枕平卧,6h,观察生命体征,至平稳即可,注意手术切口,注意有无渗血和内出血等异常。对于患者而言,清醒后最想知道的就是手术效果,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5],这不仅需要护士的悉心护理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关心。家人的帮助和关怀,能够很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康复。多年的护理经验表明早日的离床活动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因此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指导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合理的营养搭配促进身体的康复。
3讨论
妇科护理是一门极其复杂不易的护理专科,不仅整体性极强且涉及范围也很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人员即使是已经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人员也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冲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需的妇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当然,这些都是医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对专业术能的培养,抓住重点,不断的巩固强化,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总结妇科护理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完善我们的工作。但是作为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重点不仅在于工作技能的创新,还在于妇科护理的安全意识的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我们首先需要注重的是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法制护理的提高。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对医疗护理工作同样适行,医疗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利益。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同样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医患的交流和沟通也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护士要在医生和患者中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把所学落于实处。加强护理技能的培养,维护患者的权益,用优良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为病人服务,适应现代妇科护理的发展,最大可能的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3
[2] 刘海玲,池金凤,王秀云,等.手术患者术前访试与术后随访问卷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0,6(6):27
[3]张红.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J].河北医学,2003,9(9):844
【关键词】 输精管;结扎术;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22-02
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节育手术之一。男性参与节育工作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是重要的一环。由于男性在中处于主动性以及持续终生的生育能力,使得男性在生殖中出现主导作用,因此对男性实施节育手术能控制家庭的规模,使得生育水平下降,而且还对于妇女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减轻社会负担,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输精管结扎术的特点是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特点,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其中在全球实施输精管结扎术最高的五个国家中,我国位列第五,仅次于澳大利益、西班牙、加拿大以及瑞士[1]。虽然输精管结扎术的操作简单,但实际临床上仍需要注意输精管结扎上的护理工作。本文主要是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护理重点,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男性手术对象共223例,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随机将手术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00例,对照组共123例。两组手术对象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术者具有可比性(P>0.01)。
1.2 手术方法 两组手术对象均采用直视钳穿法进行结扎。具体的方法如下:作好相关手术前准备,受术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消毒铺敷。以三指法将输精管固定于阴囊皮下。选择血管稀少处,用1%-2%利多卡因行阴囊手术入口处皮肤浸润麻醉及精索阻滞麻醉。每侧注射2.5mL.用拇指和食指挤压麻药皮丘以减轻肿胀使皮肤变薄.再次以三指法固定输精管,用输精管皮外固定钳(以下简称固定钳)在局麻处将输精管连同绷紧的皮肤夹入钳圈内。抬高钳尖,下压钳尖前方的皮肤,使钳圈前方的皮肤绷紧变薄,致该处输精管呈高度突起。用输精管分离钳(以下简称分离钳)的一叶,在钳圈前方输精管最突出处刺入输精管前壁至管腔;退出分离钳,闭和钳尖再由该刺孔插入;以均匀力慢慢张开钳尖,使阴囊皮肤至输精管各层组织一并分开,暴露并提出输精管,游离1.5cm输精管,注意避免伤及输精管动脉。确认输精管后,在输精管拟节扎处用分离钳轻轻压挫,1号丝线结扎,剪去两结扎间约1cm长的输精管,剪下的组织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误,避免误扎其他组织,暂保留精囊端的结扎线。回纳输精管至精索内,再缓缓提出保留线,分离钳夹住带出的精索筋膜及精囊端输精管后壁,1号丝线结扎,使两残端分层隔离。检查无出血后,剪去保留线,将输精管复位。同法进行对侧结扎术。皮肤裂口覆盖无菌纱块以胶布固定。告之术后注意事项。
两组受术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结扎方式,但对照组受术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其主要内容有包括:
心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前,护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准备好手术室以及手术准备工作外,还需要对受术者进行探视交流。了解受术者的术前的心理情况,以及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基本流程,尽量引导受术者能将其心态放松,缓解其紧张心态。有些受术者会出现手术前的紧张,害怕手术会影响日后性生活的质量等。护理工作人员应该耐心详细为受术者进行解释,并告诉节育术后对其性生活不会造成影响。手术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陪伴受术者并且给予受术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可以帮助受术者进行颌放松、慢节律的深呼吸、播放轻音乐等方法帮助受术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手术中适当和受术者进行交流,用心倾听受术者感受,并表示理解同情,适时给予鼓励,严密监测受术者的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避免闲谈等。手术结束后,应告知受术者手术结束以及手术结果,告之术后注意事项,并护送受术者至观察室。注意受术者的伤口处理,在穿戴衣服以及进行搬运时动作需要轻柔。受术者术后需住站观察护理至少一天,检查局部无出血及感染等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告之受术者七天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如长时间行走、骑车骑马、跑步跳跃等。有伤口出血、阴囊肿大、疼痛、发热时必须及时就诊。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五天后去除。叮嘱受术者要注意伤口的保护,避免出现感染。指导受术者手术后的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过大的食物,注意个人的卫生工作,在手术后两周内避免,做好自我保护避免伤及伤口等。术后应避孕至少6个月或20次排精。告知受术者家属情况,并且要求受术者家属能给予受术者支持照顾。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术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手术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时间等评估两组受术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后的临床效果。其中疼痛程度的评级标准主要是[2]:0级没有感觉到有疼痛或不适感;I级有轻微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II级痛感明显;III级痛感剧烈不能忍受需要药物等。
2 结果
对比两组受术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数据对比等,详细结果,见表1。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观察组受术者的疼痛程度没有对照组受术者大,观察组受术者在II级和III级的疼痛受术者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在疼痛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计划生育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确保我国人口素质以及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有效防范。其中男性输精管结扎术是其中一种节育方法之一。随着现代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得男性进行输精管结扎术作为节育方法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常见。因为男性输精管结扎术的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但由于输精管结扎术属于小手术,很多时候往往得不到临床上的重视,使得受术者发生一系列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和后遗症,为受术者带来痛苦。根据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受术者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过程中对受术者进行干预性护理能使得受术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且能减少一定的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总结回顾几点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要点。首先是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证明,心理紧张焦虑等因素会使得受术者的身体机能等方面处于应激状态,受术者在手术中若心情放松其呼吸、血压、心率等均能处于较为稳定情况,使得受术者能全身放松[3]。由于该手术部位属于比较敏感部位,因此受术者除了在手术前担心手术结果外,还有一定的尴尬和不好意思。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对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得受术者在手术前能将心态调整好,并且能平缓其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也可能是观察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受术者短的原因。由于受术者的情绪平稳,使得手术能顺利进行。其次是手术后需要对受术者的伤口进行处理,需要帮助受术者处理清理伤口,避免伤口出现感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受术者出院时需要交代受术者出院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饮食上不要进食一些刺激性较小的食物,尽量进食清淡的食物,避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影响;另外需要告诫受术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尽量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伤口发生破裂等情况。
综上所述,输精管结扎术虽然手术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属于小手术,但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帮助受术者减轻疼痛,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由此可见,做好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工作,采用护理干预手段至关重要,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需要得到临床上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炳礼.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06.
[2] 刘小章,李顺强.输精管绝育术I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男科学杂志[J].2006,20(10):1-3.
1 病情观察
膈肌破裂时临床表现各异,受伤初期往往被严重损伤掩盖,容易漏、误诊,应加强巡视、监测,全面掌握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临床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膈肌损伤的可能。
1.1伤后出现胸痛伴同侧肩部放射痛是膈肌损伤的典型表现;呼吸困难、急促,伤侧呼吸音减弱、消失,叩诊鼓音或实音,可闻肠鸣音。
1.2胸部损伤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胸穿抽出胃肠内容物或有恶臭样胸液;胸部闭和伤出现舟状腹(Gibson征)。
1.3下胸、上腹部锐器伤所致开放性损伤或较力引起的闭和伤,腹部损伤出现胸部症状者;有胸腹部穿透伤史而无腹部原因的肠梗阻。患者常喜欢伤侧高坡卧位,腹部微曲,以减轻疝入脏器对纵隔及健侧肺的挤压及牵拉痛,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膈疝形成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一经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2 护理
2.1迅速监测生命体征 判断意识状态及气道是否通畅,评估主要脏器损害情况,对清醒患者详细询问患者受伤时的情况、受伤的原因等,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护士要有全身观念和敏锐的急诊意识和思维,对病情观察要有仔细和有预见性,有创伤患者外观预测指标要敏感,做到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理,及时发现危及生命的主要创伤。
2.2急救护理 对气道梗阻与呼吸功能不全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并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连枷胸者给予减压、封闭伤口、胸壁固定等急救处理;评估呼吸和循环功能,密切观察有无呼吸衰竭和休克表现。中流量给氧,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用留置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常规留取血标本以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备血之用,按需要行术前准备,需紧急手术者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
2.3心理护理 突发的严重创伤使患者恐惧、悲观和焦虑,患方亲属心理不能接受,情绪易激惹,医疗过程中的不到之处,容易成为患方注意的焦点,产生医疗纠纷。护士应同情、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后观察
3.1呼吸循环功能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脉博呼吸血压,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各类抢救药物及时应用。对于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并发ARDS者,持续心电监护,协助医生早期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通护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病人缺氧征有无改善,结合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输液中避免短期内大量进入晶体液,加重肺挫伤后肺水肿。
3.2协助排痰 由于开胸的创伤及气管内插管麻醉致使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上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影响有效咳嗽,排痰,使痰液淤积甚至堵塞小支气管,造成肺炎或肺不张。因此,术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十分重要。为防止剧烈咳嗽,腹内压突然升高造成膈肌修补处破裂,以致再度形成膈疝,为此协助咳痰时操作要轻柔。气管内导管吸痰时应在患者轻咳时将吸痰管迅速插入气管后才打开负压,边退边转动吸痰管,尽可能将痰液吸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3呼吸功能锻炼 由于手术前受疝内容物的挤压,使肺脏萎缩,甚至肺不张。因此,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膨胀,消除残腔,预防感染。3.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3.3.1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 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挤压时应自切口近侧向远侧挤压,以利于引流及时排出,避免血块堵塞。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脱落和漏气发生。
3.3.2注意引流液的质和量的变化 正常的引流液颜色应由深到浅,引流量应逐渐减少。若引流量为鲜红色,连续观察4小时,每小时出血>200ml,经止血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必须及时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3.3.3引流瓶的管理和记量 引流瓶内引流液应每日更换一次,量过多时应随时更换。更换引流液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应在肺已膨胀,引流量明显减少且胸腔无感染的情况下拔除。
3.4 消化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保持胃肠减压引流通畅,减轻胃肠腹部张力,有利于腹部创口愈合,及时引出胃肠漏液及腹腔渗液,减少毒素吸收,且24小时总量匀速进入。
3.5胃管的管理
3.5.1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持续胃肠减压可使胃肠处于空虚状态,不仅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也减轻了腹压,减少了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力,避免膈肌过度抬高,这对促进裂口愈合,便于咳嗽排痰都有益处。术后应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并记量,每日引流液一般在300~600ml左右,引流量过少时应调整胃管的位置,并用生理盐水50ml分次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保证引流通畅。
3.5.2拔胃管时机 一旦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肠鸣音正常或排气,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现象,即可拔除胃管。进食问题应遵医嘱,一般应从少量流质开始,进食的质和量应逐渐递增。
4 护理体会
4.1由于创伤性膈疝常伴有其它合并伤容易漏误诊,因此早期密切观察及时诊断手术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关键词:紫癜;中医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86-02
紫癜属于血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血热与气虚。前者实证居多,后者虚证为主,或虚实夹杂。在病证的发展过程中,多由实证转为虚证,甚则导致精血不足,虚火内动,血随火行,渗于脉外。严重者,可致精血内亏,导致气阴两竭。现将本病的中医调护简述如下。
1 紫癜的辨证分型与证候
1.1 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大小不等,斑色鲜红,或伴有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渴、烦躁、大便干结,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质红,脉细数有力。
1.2 气不摄血 证候:久病不愈,或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色淡紫,且常伴鼻衄、齿衄,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口唇色淡,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1.3 阴虚火旺 证候:皮肤瘀斑色黯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消失,但还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血尿较长时间不消失,尿液检查有红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舌红少津,脉细数。
1.4 瘀血阻滞 证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癜色黯或紫红,多见于关节周围,关节疼痛,或伴有腹痛、尿血,舌黯红或瘀斑,脉涩或弦。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观察病证特点 本病证的发生,一般较急,出血为其主症。在观察病情时,重点观察全身出血倾向。除皮肤、黏膜出现紫斑外,常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或伴腹痛或发热等。出血严重者,可见面唇苍白等血虚症状,甚则可发生虚脱或其他并发症。
2.1.2 辨虚实 起病急,病程短,紫癜颜色较鲜明者,多属实;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癜颜色较淡者,多属虚。
2.1.3 观察病情轻重 根据出血的程度、部位、伴随症状辨轻重。一般仅有瘀斑、瘀点者,病情较轻;除皮肤见瘀斑瘀点外,伴有尿血、便血、颅内出血或出血量较大为重症;气随血脱者为病情危重之证。
2.1.4 观察病情变化 ①定时测量患者的脉搏、心率、血压,观察面色以便及早发现内出血。②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仔细检查皮肤出血点与紫斑的增减变化。③观察精神状态,若突然烦躁不安或头痛呕吐,或突然昏迷,应考虑颅内出血。
2.2 辨证施护
2.2.1 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 ①病室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定期紫外线消毒,防止各种感染。②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活动。有大出血倾向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并认真准备好各种急救措施。③安全护理:避免跌倒或撞击身体引起外伤出血,特别是注意保护头部,以免引起颅内出血。④病情好转后也要限制活动,以免过劳后导致紫癜加重或复发。⑤预防口腔出血:注意保护口腔黏膜和齿龈,刷牙用软毛牙刷,饮食忌过烫、过硬。经常保持口腔卫生。一旦出血,可以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外敷。
2.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进软、易消化、少渣半流质食物,忌食刺激性、热性食物。鼓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及海鲜类食物,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2.2.3 对症护理 各种穿刺如输液或注射时,要注意压迫止血至不再出血,静脉注射时止血带切勿扎得过紧、过久;操作要轻、快,以免增加出血点;需要输血时,要用新鲜血。
2.2.4 健康指导 ①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②避免过度运动,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外伤,如跌仆碰撞,以免引起出血。③积极寻找引起本病证的各种原因,加以预防。驱除体内寄生虫,不吃容易引起紫癜的饮食及药物。积极防治各种外感病、扁桃体炎、鼻炎等。
3 小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3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5月收治患儿137例,男58例,女79例,年龄0~14岁。呼吸系统疾病61例,消化系统疾病52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免疫异常及结谛组织疾病8例,其他5例。
提出焦点:病人入院后护士通过与患儿及家属交流,询问病史、护理查体和病情观察等方法,评估患儿目前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或异常行为,作出判断和结论,用简单几个字的护理术语表达成为焦点。
描述资料:描述护理过程中支持焦点的资料,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以及患儿的应激反应,与病人目前病情有明显意义的资料,且与焦点相关。采取护理行为:针对患儿的焦点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反应和结果:病人接受护理行为后的反应和结果。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如:进食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
焦点记录法以F、D、A、R、T5个项目来书写,格式由五分格构成:即日期、时间、焦点、护理记录(D、A、R、T)、签名。D、A、R、T的记录比较灵活,不一定依次出现,有时可能出现D、A、R或D、T,但有护理行为(A),就必须有反应(R)。
我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焦点记录方法举例说明,见表1。
结 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实施和推广为书写整体护理病历创造了有利条件。
儿科整体护理病房采用焦点护理记录法的137例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均病愈好转出院。发放病人满意率调查表137份,病人满意率由开展前的85%达到99%。体现为健康教育和入院指导宣传到位,护理工作细致周到,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关于焦点记录法评价发放了自制护士满意度调查表20份,护理满意率达100%。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护患关系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增强;护理文本书写及培训时间明显缩短;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认为焦点记录法适合整体护理的要求,值得在各病区整体护理病房推广。
讨 论
焦点护理记录法的优点:①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焦点不需要描述相关因素,简单适用,病人的健康问题一目了然;②结构简单,易学易用。焦点记录法使用五分格记录法,病人焦点突出,条理清晰,书写方便。护士容易学、容易懂、容易使用,培训工作简单;③焦点护理记录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由资料焦点护理行为健康教育反应和结果5要素构成,相当于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一个完整的护理程序框架,符合整体护理的需求;④护理记录准确、客观、系统、全面。真实的反应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作为法律效力和有临床价值的护理病历;⑤避免重复交班,减少文本书写。焦点记录法的采用,交班时简化了病室交班报告,避免了重复记录,焦点交班重点突出,且有条理性。其次,简化了书写整体护理病历的程序,大大减轻了繁重的文本压力;⑥优化护患关系,防范护患纠纷。护士从繁重的文本书写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参与护患沟通和交流,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少的护患纠纷的发生;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调动护士积极性。临床实践要求,护士遇到焦点要分析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确实能够解决实际的健康问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过程常见的问题:①漏写焦点:护士未能将主要的焦点全部、及时记录下来或出现的新焦点未能及时提出,而仅在反应中记录;②焦点经采取护理行为后,未能及时得到反应;③支持焦点的资料不准确、不完整。原因:护理查体不详细、描写不具体;④D、A、R、T混写,把病人的D、A、R、T混在一起写,违背了焦点记录法的原则。
焦点记录法的缺点是在抢救、护理危重病人时,频繁的换药及更换治疗方案,用焦点记录时难掌握。对策:我院采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弥补了这一缺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婴幼儿;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婴幼儿是指自出生至满3周岁前,这一时期婴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加之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其输液过程护士更应加倍用心[1]。现今的儿科护士已不仅仅只是为完成繁忙的工作而输液,患儿以最佳心理状态跟儿科护士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既重要又极普遍的操作,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2009年1920例0~3岁输液患儿,其中0~1岁962例,1~3岁958例。针对不同特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护理问题
患儿静脉输液时会表现出恐惧不安、怕痛、反抗、不耐烦等问题。不仅因患儿有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由熟悉、温暖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医院,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方法解决不了现有的问题。家长担心用药后能否马上退热,对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希望能一针见血,希望在医务人员处获得患儿喂养及康复治疗中的有关信息。情绪往往会激动,不安无形中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对较小患儿进行安抚,同时取得患儿家人的支持,以减轻哭闹,对较长儿则极力减轻其紧张感和恐惧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2]。对家长解释清楚整个输液过程,注意事项,用药的目的等,告知小儿病情治疗需要一个过程,隐藏其不安情绪,给患儿以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保持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急不躁,操作稳、准、轻,以最好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3]。
2.2 静脉穿刺及固定:选择血管是保证输液成功的第一步,幼儿多选用头皮静脉,不受方向限制,易固定。幼儿多选用四肢静脉,根据病情如患儿输液天数较长,则一定要从远端静脉开始,以保护患儿的血管。宜多用“指压法”,少用“拍打法”,以免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固定针头也很关键,穿刺在头部,需剃去局部毛发,用4~5条胶布固定针柄,将头皮针末端接头处固定在患儿一侧耳朵上,以防患儿头部转动使针头脱出,也可用长胶布绕头1周固定[4]。如穿刺部位在四肢,用3~4条胶布固定,其重点在关节处,如手腕部、踝关节等,但不可固定过紧,以免影响血运。
2.3 输液滴速的管理: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药物调节输液速度,一般为早产儿4~6滴/min,新生儿10~15滴/min,婴幼儿20~30滴/min,年长儿30~40滴/min,有脱水或休克者,可适当增加滴速,但应加强心肺监护,如有异常即减速或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师。有条件的医院尽量使用输液控制泵,特别是对早产儿、病情较重或特殊药物治疗的患儿,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确保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特别注意所用药物的特性,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决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开始用一种严格控制滴数的药物换到另一种药物继续输液时,不能一下就放快滴速,一定使输液管内的液体也按原来的滴速滴完后才能重新调整滴数。
综上所述,只要在各个环节都用心的进行主动护理,针对婴幼儿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时解决家长的担忧,及时沟通患儿的病情。才能真正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切实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2] 单太华,扈爱连,李凤霞.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36.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多器官功能衰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28-02
重型颅脑损伤(SBI)病人由于昏迷时间长,自身代谢紊乱,易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病人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006年―2008年我科收治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积极治疗并加强了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0例,男65例,女25例;年龄 3 岁~86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并经X线、CT检查确诊;单纯脑挫伤45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30例,广泛性脑挫伤并硬膜外血肿6例,开放性脑挫伤并硬膜外、硬膜下血肿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手术治疗43例,非手术治疗47例;闭合性脑损伤7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
1.2 结果
本组病人好转73例,死亡17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2 并发症的护理
2.1 颅内压增高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组织的损伤严重,加之脑出血、脑缺氧、脑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是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瞳孔的改变是判断病情和发现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标志,有定侧的意义,必须严密注意,并记录之,意识障碍程度加重,或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或呋塞米20 mg,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应用脱水剂治疗期间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防止引起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30°,充分给予氧气吸入,以减少无效腔和呼吸道阻力,改善脑缺氧。
2.2 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呼吸道阻塞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应行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保证有效气体交换量和氧气供应,便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阻塞细支气管所引起的肺叶膨胀不全。辅助翻身、叩背,翻身叩背后及时吸痰,吸痰时间
2.3 多器官功能不全
2.3.1 呼吸功能不全
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致死常见原因。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动态监测病人的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持续氧气吸入3 L/min~4 L/min,以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3.2 急性肾衰竭
失血、脱水、发热、水分摄入不足,均可导致肾功能不足,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甘露醇降颅压的应用可能因血清渗透压过高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引起急性肾衰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记录24 h尿量,严密监测肾功能。重视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慎用甘露醇等肾脏排泄的高渗性脱水药及抗生素。
2.3.3 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有效的呼吸、循环通道。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集血标本测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早期行胃肠道营养维持胃肠的屏障功能;选用对肝肾功能毒性低的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肾功能损害;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及药物,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
3 讨论
对颅脑挫伤重点要把住六关:(1)脑水肿及脑疝关;(2)呼吸衰竭关;(3)中枢性高热关;(4)痰阻关;(5)褥疮关;(6)昏迷关。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机体受到创伤等致病因素的强烈刺激,可能产生全身性自我破坏性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失常[1]。因此护理时应加强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护[2];早期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护理的关键。
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护理过程中应做到勤巡视、勤思考、勤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关键。除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外,颅内压监护是重要手段。颅内压监测能持续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病情并提示预后,当颅内压≥5.3 kPa时病死率显著增加[4]。
重型颅脑损伤后肺实质多有淤血、水肿,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致误吸,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加上侵入性操作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极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因此,护理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平.重型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9):
[2] 陈玉梅.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4):199200.
[3] 黄光玉,黄春玉,王红,等.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J].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3B):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