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网络安全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4 18:03: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网络安全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网络安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 中等职业院校 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教育》是中等职业院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广大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尤为重要的情况之下,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是中等职业院校和广大学生应当思考并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给大家带来的无数个便利和巨大的财富,有力的推动着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同时影响极大可参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黑客对网络的攻击、计算机病毒对互联网的威胁、犯罪分子借助互联网进行高科技犯罪、有害信息的传播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尤其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普遍较低,容易相信并无心传播后又会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二、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下,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校的学生不断增多,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更广泛,日常运用更是生活化,因此通过互联网而引起的安全问题普遍存在。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低,往往会成为网络安全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比大学生普遍较小,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中等学校学生容易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干扰。他们在校期间容易受到网络上传播的种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其次,片面的认为网络安全教育光靠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开设的网络安全内容就能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全不够的。

2、网络安全教育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免受网络信息的侵害,也在努力去采取一些措施。但由于是初步阶段,机制体制不够完善,因此还是需要做很多事情。作为中职院校更是存在这方面的漏洞。不光在 基础课程里或者在学校安全教育里参透一点网络安全知识,更是需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系统的教育。

3、网络安全教育更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职业教育本身就存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整体现象。现在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运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运用。对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涉及的方面较多,因此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也不够到位。

三、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看法

网络安全问题自因特网诞生之日起就普遍存在,人们也不断的对其想办法解决好此类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会因为发展而消失,而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去针对性的解决,预防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侵害,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大挑战。

3.1建立学校网络安全运行制度

管理制度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保障,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不仅是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是规范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制度不仅能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还能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通过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宣传阵地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能使他们具备使用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的法律意识、明辨是非的分辨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素质。从而能让他们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害,从而培养了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3.2做好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比大学生较小、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法律意识不够强的特点下,容易受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为了初步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侵害,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学生进入学校开始职业生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规划好,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各各层面,如:除了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必须有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同时,其他课程的德育目标也要参透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观看警示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网路安全教育意识。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板墙报等宣传阵地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

四、结束语

中等职业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维护校园稳定,保证中等事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回看多次发生的校园网络安全事件,都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不够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抓住任何能抓住的宣传途径,针对性的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参 考 文 献

[1]贾延秀.网络安全教育的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第2篇

网络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应当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既快捷又方便。互联网传播信息量大,而且内容及其复杂,有些内容极为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所以对中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也刻不容缓。

【关键词】

中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1.对中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中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一种通识教育。由于现在中学生运用互联网数量的迅速增长,其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学生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其中一些信息的影响,而且中学生思想意识薄弱,辨别是非和真假的能力差,就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当互联网上这些不良信息被中学生所接受以后,他们的思想意识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让中学生接触不到这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就避免了中学生受到不良信息诱惑的情况出出现。加强中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是规范网络文化环境的需要。网络文化环境当中,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网络信息的安全是网络文化环境的基础。没有网络信息的安全,各项其他的内容都无从谈起。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很大的用户群,他们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网络文化环境的水平。因此,对他们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网络文化环境的水平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适量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所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加强中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我们现在实行教育政策就是实行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更加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将来工作以后,都会把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作为判断一个人的重要标准。青少年时期是对一个人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使之切实达到教育的要求。互联网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学生的网络安全信息教育,是进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没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无从谈起。

2.对中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

对中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主要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途径。在这两种方法和途径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2.1理论教育。

第一,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政府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教育进行总体规划,并确定由某个政府部门整体负责,也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对中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进行教育。第二,通过在校的学习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理所应当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地方。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设不同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课程。通过学生系统的学习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因对网络信息的能力。学校的老师还要不断研究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研讨会。学生要努力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自发组织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以比赛的形式鼓励他们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学校之间还可以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不定期的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知识。第三,通过媒体的力量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各媒体可以推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各种期刊杂志,校刊和广播,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来传播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例如,让学生利用出黑板报的形式来宣传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来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这样的方式既方便,又有效率,同时也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2.2实践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要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教育。理论和实践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论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实践能力的水平高。任何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未必简单。学到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未必就真正能够在运用互联网的时候使用。因此,需要组织学生对运用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进行模拟,让他们动手操作,把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真正的掌握。

3.对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3.1法律规范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没有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事物。然而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法律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在我国,有多部法律对互联网都进行了规定,所以,学习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些法律法规对网民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有些人能做什么事,有些人不能做什么事都有很明确的规定。学习这些知识对于自己健康的利用互联网友很大的帮助,而且也有利于网民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2伦理道德

法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具有滞后性,因此只靠法律来规范网络信息安全显然还不够,还要依靠广大网民的自律,这就需要对网民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中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比较薄弱,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上的这一方面教育就变得更为迫切。由于网络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网络道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道德的建立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特别是国家颁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来,网络道德大有所好转。《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制定是规范青少年网络道德的重要文件,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必将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3.3防范技术

如果说伦理道德教育是让中学生自觉地不去接近不良的网络环境的话,那么进行防范技术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让中学生不能接触到不良的网络信息。毕竟中学生的自制力还是比较差,只是让他们自己抵制这种诱惑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在技术上让他们接触不到不良的信息,这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重要的一环。

作者:赵尚毅 单位:衡水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杨丹.新课程环境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J].新课程学习(中),2011(09).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直播;信息安全教育

中D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28-01

一、中学生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虽说掌握通信工具的中学生人数远不如成年人,但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在网络通信中获取信息可谓得心应手。应用软件的不断出现使得他们不断寻找着极具创新性和新鲜感的娱乐工具,网络直播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作为一种崭新的网络通信工具,限制其信息的生产及传播的措施还来不及制订就已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直播信息的多样性、开放性也使得中学生在辨别这些信息时处于弱势,因此进行网络直播信息安全教育就应首先从中学生开始抓起。

二、网络直播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已经超过五十个,单就直播平台某拍的直播菜单就涵盖“吃秀”“搞笑”“美妆”等十五个项目,注册人数已高达7000万。该平台在线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社会阅历,其中也不乏中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比其年长的人的生活充满兴趣并想方设法融入其中,这就直接导致中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缺乏细致判断。

(2)信息的开放性。信息的开放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二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在网络直播中只要是注册后的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生产者并不需要具备高学历或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只需要在屏幕上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所感所想,换言之,一个人并不知道和自己当面交流的是学者还是乞丐。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是导致信息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信息多样性是开放的信息生产者造成的直观结果。我认为,信息的多样性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担心的是中学生在面对信息的复杂多样时是否拥有辨别判断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寻求建议的主动性。

(3)信息的空间性。网络直播之所以吸引中学生的重要一点就是网络直播信息的空间性。在不同的空间领域,一个人往往会好奇在同一时间段处于不同地点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中学生这类有着强烈好知欲的人群自然不会放过网络直播这一平台。

三、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

(1)保证信息安全需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在直播平台进行监督,在审阅直播过程的同时关闭违法的直播视频,并就传播非法信息的信息者送至司法部门处理;并就直播用户实行实名制,使个人对自己生产的信息负责,对自己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负间接责任;为了加大力度治理直播平台,应尽快通过相关法律来规范直播用户和保护未成年人群。

(2)保证信息安全需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社会人士应该尽自己最大的义务,不仅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传播信息,还需要在道德层面时刻限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另外,直播平台上的青年人需要协同执法部门完成相关的监督工作,必要条件下提供相关证据来维护直播平台的井然有序,以此来保证中学生接收信息的安全性。

(3)保证信息安全需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中学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教师是其身边最关键的人群之一,因此教师对中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让中学生时刻清楚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危险性,并时刻关注学生的课余爱好,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身处发达的网络通信时代,中学生应时刻警惕不良信息的干扰,在面对虚假信息时应具备准确的辨别能力,不以网络世界为精神寄托,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需要建议时应及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职;网络安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79-01

一、前言

《网络安全》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本身自成一门学科,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密码学和数据库等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理实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对短暂紧张的教学时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高级网络管理技能型人才,成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一些问题,本文根据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网络安全》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二、以实践能力和就业为导向设置项目化的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的极短时间内就能够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为目标,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建议设置以下的教学内容:

项目一:网络安全概述。在此项目中,包括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现状及对策,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网络安全机制和管理策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项目二: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本项目主要介绍扫描、网络监听、电子欺骗、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攻击、病毒与木马。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黑客和掌握黑客的攻击方法和手段,掌握病毒和木马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防范黑客、病毒和木马等当前常见的网络攻击行为,打造安全防护系统的“保险箱”。

项目三:密码学相关知识。本项目主要包括古典密码学,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等。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 DES、RSA等加密算法,掌握报文摘要与数字签名的实现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项目四:网络安全技术。本项目主要包括 IP安全、Web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无线网络安全和VPN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尤其是 WEB安全、防火墙和VPN等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技术,培养学生从容应对众多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1.打破过度依赖课本、以纯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实时演示。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践中利用网络手段实时演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比如在讲解隐藏技术时,一般来说,学生对这种网络攻击手段的认识并不深刻,然而通过实时的操作演示跳板技术,制作一级跳板、二级跳板……最后组成一个整体称之为“跳板网络”,这种方法使入侵者在攻击对方时很容易隐藏起来,我们在演示时攻击了一台有漏洞的计算机并成功的实现了对它的远程控制,学生很自然地会意识到这种攻击手段的危害性。

2.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课堂讨论,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拓视野。比如讲到网络监听这一章节时,我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供讨论:网络监听与生活中的监听有怎样的区别?如何看待网络监听?讨论过后,我接着用Sniffer捕获密码的全过程演示了一遍。学生们恍然大悟之余,发现他们自认为的很厉害的“黑客”才能做的事情,原来并不复杂。师生互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网络监听的原理,更增强了他们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在实验课中,我们一直强调增加技能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如在密码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必须能用一种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密码算法(替代密码、换位密码)。通过对简单密码技术的设计实践后,我们再让学生去学习DES、RSA等复杂密码算法,然后各自设计一种实现这种密码技术的方案,或许学生不能编写出这些密码技术的完整、正确的代码,但这些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复杂密码技术的加密思想及原理。

4.改革传统考核方式。本课程对以往理论考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5%(包括出勤、作业、课堂问答以及单项操作实训的完成情况);笔试重点考核理论知识和部分专业能力占总成绩的25%(包括密码技术、扫描技术、木马技术等等);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25%(安全设计、密码程序编写、注册表的修改、木马四项);答辩占25%(包含编写程序难度的自评、完成过程、解决问题等和解决网络安全实例)。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多个角度的考核,许多学生改变了平时懒懒散散、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改变了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能力提高的意识,全面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高分低能。

实践证明,通过对中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精心设设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培养创新安全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无线局域两;网络威胁;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安全级别

0 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早期利用AX.25传输网络资料,到如今的802.11、802.15、802.16/20等无线标准,无线技术总是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大则跨广阔的地理区域,小则仅限个人空间,无线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伴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日益广泛。无线网络的安全也成为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于有线网络,数据通过电缆传输到特定的目的地,通常在物理链路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数据才有可能泄露;而无线局域网中,数据是在空中传播,只要在无线接入点(AP)覆盖的范围内,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无线信号,因此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 无线局域网存在的常见安全问题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的特殊性,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受到攻击,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如下:

(1)WEP存在的漏洞

IEEE为了防止无线网络用户偶然窃听和提供与有线网络中功能等效的安全措施。引入了WEP(WiredEquivalent Privacv)算法。然而WEP被人们发现了不少漏洞:

①整体设计:无线网络不用保密措施会存在危险。WEP只是一个可选项:

②加密算法:WEP中的IvfInitialization Vector,初始化向量)由于位数太短和初始化复位设计,容易出现重用现象,而被人破解密钥。而RC4算法,头256个字节数据中的密钥存在弱点。另外CRC fCyclic Redun-daⅡcv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只保证数据正确传输。并不保证其数据未被修改:

③密钥管理:大多数都使用缺省的WEP密钥,从而容易被破解入侵。WEP的密钥通过外部控制可以减少IV冲突,但是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需要手工操作,而另外一些高级解决方案需要额外资源造成费昂贵:

④用户操作:大多数用户不会设置缺省选项,令黑客容易猜出密钥。

(2)执行搜索

通过软件搜索出无线网络,然而大多数无线网络不加密,容易被人获得AP广播信息。从而推断WEP的密钥信息。

(3)窃听、截取和监听

以被动方式入侵无线网络设备,一旦获取明文信息就可以进行入侵。也可通过软件监听和分析通信量。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通过分析无线数据包来获取用户名和口令,从而冒充合法用户,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非授权命令。还有广播包监视,监视于集线器。

(4)窃取网络资源

部分用户从访问邻近无线网络上网,造成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影响网络正常使用。

(5)欺诈性接人点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设置接人点。

(6)双面恶魔攻击

也被称作“无线钓鱼”。以邻近网络名隐藏的欺诈接人点,用户一旦进入错误接入点,然后窃取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7)服务和性能的限制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带宽有限。如果攻击者快速用以太网发送大量的ping流量,吞噬AP的带宽。如果发送广播流量,就会同时阻塞多个AP。

(8)欺骗和非授权访问

当连接网络时只需把另一节点重新向AP进行身份验证就能欺骗无线网身份验证。由于TPC/IP(Trall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ffntemet Protoc01.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1设计缺陷,只有通过静态定义的MAC地址才能有效防止MAC/IP欺骗。但由于负担过重,一般通过智能事件记录和监控对方已出现过的欺骗。(9)网络接管与篡改

由于TCP/IP设计缺陷,如果入侵者接管了AP,那么所有信息都会通过无线网上传到入侵者的计算机上。其中包括使用密码和个人信息等。

(10)窃取网络资源

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购买AP.不经过授权而连入网络。部分用户从访问邻近无线网络上网。

(11)插入攻击

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由于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如果客户端接入时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人点通信,就能连接到内部网络。

(12)拒绝服务攻击DoSlf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攻击指入侵者恶意占用主机或网络几乎所有的资源,使得合法用户无法获得这些资源。这都是由于传输特性和扩频技术造成。

(13)恶意软件

攻击者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到终端用户上查找访问信息。以便获取WEP密钥并把它发送回到攻击者的机器上。

(14)偷窃用户设备

由于MAC地址是唯一的,若攻击者获得无线网网卡就拥有合法MAC地址。

2 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无线网络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多数情况下是用户使用不当而造成安全隐患,除了用有效手段来防止攻击外,也要加强用户的防范意识和强化安全技术手段,而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使入侵者无机可乘。解决安全问题方法有很多,以下介绍一些常见方法。

(1)关闭非授权接入

(2)禁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手动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TCP/IP参数等。

(3)定期更换密钥

(4)同时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

不同类型的加密可以在系统层面上提高安全的可靠性。

(5)不使用情况下关闭无线网络与网络接口,关闭无线网络接口使用户不会成为恶意攻击的目标。

(6)提高用户防范意识

了解被入侵后的迹象,及时处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与防火墙,并及时更新,定期查杀。

(7)禁用或修改SNMP设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eolI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网络上一些设备行SNMP协议,但是许多是不必要的,而由于SNMP都采用了默认的通信字符串,安全机制比较脆弱,通信不加密,容易被入侵者获取信息。

(8)MAC地址过滤

在AP内部建立一张MAC地址控制表(ACaeSS Contr01),将无线网卡的MAC地址输入AP中,只有在表中列出的MAC才是合法可以连接的无线网卡,否则将会被拒绝连接。通过MAC地址限制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注册的终端设备才可以接入无线网络,使用网络资源。以实现物理地址的访问过滤。

(9)SSID匹配

只有SSID与AP的SSID相匹配时才能连接。

(10)隐藏SSID

服务集标识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是无线客户端对不同网络的识别,用它来建立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参数是被AP广播出去,无线客户端只有收到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把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隐藏SSID能大大降低威胁。

(11)WEP加密

在每个使用的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能有效防止一般数据获取攻击。当加密机制功能启用时,客户端要尝试连接上AP时,AP会发出一个Challenge Packet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利用共享密钥将此值加密后送回存取点以进行认证比对,如果正确无误,才能获准存取网络的资源。尽量设置一个高强度的WEP密钥,使得暴力破解成为不可能情况。

(12)AP隔离

类似于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

(13)802.1x协议

802.1x协议基于Client/Server的访问控制和认证,被称为端口级的访问控制,可限制未授权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端口访问LAN/WLAN。协议对设备整体要求不高降低组网成本,使用扩展认证协议EAP。802.1x的客户端认证请求也通过Radius服务器进行认证,但费用高。

(14)WPA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fr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l暂时密钥完整性协议,是IEEE 802,11i的一个子集,其核心就是IEEE 802.1x和TKIP。与WEP不同之处是TKip修改常用的密钥,使用密钥与网络上其他MAC地址以及一个更大的初始化向量合并,每节点都用不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TKIP可以大量解决WEP存在的安全问题。WPA拥有完整性检查功能,并加强了用户认证功能,而且对802.1x和EAP(扩展认证协议)支持。和802.1x协议一样WPA可以通过外部Radius服务器对无线用户进行认证,也使用Radius协议自动更改和分配密钥。但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支持WAP,而且使用时只要对设备进行升级以支持WPA。另外WPA兼容IEEE 802.1。

(15)802.11i

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协议,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包含加密技术AESfAdvaneedEncryption 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 802.1x。IEEE 802.11i将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提供可信的标准支持。

(16)VPN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核心是在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当用户使用一个VPN隧道时,数据通信保持加密状态直到它到达VPN网关,此网关为AP,整个传输过程都是加密的。VPN连接可以借助于多种凭证进行管理,例如口令、证书、智能卡等。

(17)无线安全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是基于硬件的安全解决方案,直接安插有线网络的高速链路中,并且访问点完成数据包转换。这种路由器的目标是在大型的分布式网络上对访问点的安全性和管理进行集中化。

3 结语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已经日渐成熟,无线局域网将从小范围应用进人主流应用。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对日后无线网络是否能够发展及其发展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继续研究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就是对本论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无线网络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为社会更加繁荣、先进和进步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赖庆,无线网络安全对策和技术[J].科技资讯,2006(19)

[2]赵琴。浅谈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8(01)

[3]陈鹤,曹科,无线局域网技术研究与安全管理[J].现代机械,2006(04)

[4]王秋华,章坚武,浅析无线网络实施的安全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第6篇

关键词:信息隐藏;协作学习;立体化

随着网络中信息安全事件的不断升温,网络安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该类课程。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都相继开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技能,增加网络安全意识。以《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为例,课程分配学分为4.0,采用“2+2”模式教学,其中理论2.0为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课时,实验2.0为实验课时,即每周理论2节课,单周理论课时,双周讨论课,实验课每周2节课。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1,2]

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内容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分为三大模块:①网络安全基本知识概述。该模块主要讲述了网络安全的发展和现状问题,列举网络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种不同影响的案例。②网络攻击技术。该模块主要讲述网络中的一些攻击现象、攻击行为以及攻击工具等。③密码学模块。该模块主要讲述古典密码学和现代密码学的一些应用,以及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些实际作用等。④网络防护技术。该模块主要讲述网络中针对安全的一些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监测系统等。

以信息隐藏技术为例,该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中非常重要,它将一些保密或重要的信息隐藏到另外一个可以公开的媒体之中,如把指定的信息隐藏于数字化的图像、声音或文本当中,充分利用人们的“所见即所得”的心理,来迷惑恶意的攻击者。近几年来,信息隐藏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生活中,如隐写术、数字水印、数字指纹、隐藏信道、阈下信道、低截获概率和匿名通信等,是目前较热的话题。[3,4]

在课程中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学过程采用了比较、举例等方法,课时分配――理论教学:讨论:实验=1:1:2,理论讲授以图1中的知识框架为主线,算法原理及实现方法,讨论和实验结合中软吉大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进行教学。综合起来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1.信息隐藏位图法

位图法目前使用越来越少,但作为一种基础信息隐藏方法,仍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价值。该方法作为课程中的一个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并能通过一个案例,掌握主要运算过程如下:

例如,一幅24位BMP图像,文件头和图像数据由54字节组成,文件头不能隐藏信息,从第55字节开始为图像数据部分,这部分可以隐藏信息。图像数据部分是由一系列的8位二进制数所组成,因为每个8位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只有奇数或偶数两种可能性,因此若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称该字节为奇性字节,用“1”表示;若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为偶数,则称该字节为偶性字节,用“0”表示。我们用每个字节的奇偶性来表示隐藏的信息。

设一段24位BMP文件的数据为:01100110,00111100,10001111,00011010,00000000,10101011,00111110,10110000,则其字节的奇偶排序为:0,0,1,1,0,1,1,1.现在需要隐藏16进制信息4F,由于4F转化为8位二进制为01001111,将这两个数列相比较,发现第2,3,4,5位不一致,于是对这段24位BMP文件数据的某些字节的奇偶性进行调制,使其与4F转化的8位二进制相一致:第2位:将00111100变为00111101,则该字节由偶变为奇;第3位:将10001111变为10001110,则该字节由奇变为偶;第4位:将00011010变为00011011,则该字节由奇变为偶;第5位:将00000000变为00000001,则该字节由偶变为奇。

经过变化,8个字节便隐藏了一个字节的信息,这样就能很好地将信息隐藏在位图中了。当然逆向提取隐藏信息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LSB水印提取

LSB(最低有效位)算法是在位图法的基础上将输入的信号打乱,并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使嵌入的信息能够散布于图像的所有像素点上,增加破坏和修改水印的难度。水印信号嵌入模型如图2,水印信号检测模型如图3。

3.DCT变换域算法

DCT变换域算法是这一类算法的总称,在它下面的具体的算法会有一些不同。下面介绍一种基于模运算的数字水印算法。该方法将水印作为二值图像(每一像元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或者灰度等级状态的图像)进行处理,依据图像在进行DCT变换后系数的统计来选取适当的阈值,通过模处理加入水印。此算法的特点是在水印检测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如图4)。

模拟主动水印攻击教学过程

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信息隐藏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加深记忆,使知识应用得更好,在这部分课程最后增加了一个模拟主动水印攻击的教学模块。该模块主要应用前期的知识完成。常见的水印攻击方法有:移去攻击、几何攻击、密码攻击、协议攻击(如图5)。

通过模拟攻击实验,学生对数字隐藏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各种算法增加了兴趣。并在课堂上针对结果展开讨论。下页图6为实验模拟攻击后的有效结果之一。

选用LSB或者DCT进行水印攻击,测试可以显示如下页图6效果。

教学成效

通过对课程中信息隐藏技术教学的改进,学生对比较难懂的数字水印部分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过改革,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自学能力,开发了创新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攻击中涉及算法的选择、操作的选择、速度的快慢,学生都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烈感受到了成功感和自信感。

结束语

本文以信息隐藏技术内容教学为例,阐述了三种不同的信息隐藏技术的基本知识点,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模式将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融合,更多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该教学模式可推广到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李继芳,奚李峰,董晨.IPR―CDIO环境的计算机工程教育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8).

[2]李继芳,奚李峰,殷伟凤,高昆.基于合作式学习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0).

[3]于学斗.以CDIO为指导进行网络安全实验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0(5).

第7篇

二、数据库课程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

1.地位及其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以及公安管理等专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信息时代的优秀网络安全管理与执法人员。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数据库同样应该成为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教授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管理,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前沿,讲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对完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库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网络犯罪现场勘查与取证、电子物证分析、网络犯罪侦查、信息安全技术、恶意代码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提供基础。

2.信息时代数据管理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公安信息资源以数据形式存在,而数据驱动警务变革成为现代警务发展趋势,这对整个公安工作提供了机遇、提出了挑战,使数据库管理、维护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全球网络化使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无所不在,促成了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字世界疆域扩大和数据内容纵深发展,数据挖掘等非传统手段的使用能力,极大地体现了公安战斗力的强弱。其次,数据间各种联系对公安工作蕴藏着巨大价值,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将为公安工作提供巨大助力,极大地影响着公安工作模式。第三,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中,网上“打、防、管、控”办案,网络犯罪现场勘验,发现、收集、固定、保全电子数据证据和分析检验,开展网络犯罪案件侦查、情报研判工作,也都离不开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

3“. 互联网+”时代的公安工作新特色。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对于公安工作“互联网+”意味着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公安工作中,要求公安工作者转变思想,顺应信息化潮流。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相继以互联网、行业网为基础搭建了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整合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形成数据资源池,围绕这些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应用系统,以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其中,数据的有效性是公安应用成效的核心。

三、公安工作数据库应用能力需求分析

数据库是可以表示信息的数据仓库,在数据库中可对这些数据按照组、列规则存放,并对其进行安全、规范、去冗余等集成化管理,最重要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几乎超过任何一门语言处理能力。理解数据库存储原理和应用是数据处理相关工作之必备能力,也是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数据库课程是培养数据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学对象信息素养的有力工具。为使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有必要将该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能力需要结合起来,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输出满足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1.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开设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利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通过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存在若干不足。

(1)教学内容方面。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设计范式)、关系代数和集合运算数学理论基础、结构化查询语言等,内容繁杂且有较大跨度,但实验实训中实际结合的案例少,导致课程与实际解决问题脱节。

(2)教学方式方面。课程内容繁杂导致理论学习较困难,而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二者相比,学生提出理论知识多且不好学,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该课程。

(3)考核方式方面。数据库课程兼具强理论性和强实践性特点,导致传统的考核方式反映不出真正的掌握情况。

2.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了提升数据库课程教学质量,解决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向导,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工作。

(1)调研并确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在调研阶段,主要依据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对数据库技术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我院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传授数据库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写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

(2)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围绕着上述不同层次目标,从简单到复杂递进构建数据库课程教学体系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可将网络安全与执法的数据库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个是在大二阶段进行《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结合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学习。之后,可在大三或大二下学期开设《数据库应用实践》课程,具体学习内容为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实践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达到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迅速上手的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方案并落实教学。根据数据库教学内容及课程性质,数据库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尤为重要。依照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分析,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工程实践两部分。课程实验目标、内容和方案主要是针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吸收设置,工程实践教学则为培养创新能力而设置,要求学生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了解前沿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战演练中将锻炼和提高能力。

(4)实践总结并改进方案。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解中进行代码分析,利用演示加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用数据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现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测试课程学习效果。根据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改善。

第8篇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于2019年9月16日至22日开展了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现将我校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把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成立了由张玉光校长为组长,韩杰强、韩文斌、马明俊为副组长,信息人员及各班级班主任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该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二、精心组织, 部署落实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 我校特制定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明确了活动目的, 落实责任分工, 突出宣传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全体师生,人人参与。

(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营造网络安全宣传氛围

在宣传活动期间悬挂横挂,内容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2、开办网络安全宣传专栏。

3、每班办一期“网络安全宣传”黑板报。

4、每位学生办一份相关的手抄报,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

5、校园主题日活动

6、学校组织校委会成员召开了一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专题会议。

7、为学生和教师发放了网络安全宣传彩页260份,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8、组织学生利用“班班通”设备,认真观看了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短片。

9、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广大师生进行了一次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开展了一次网络安全清理清查活动, 对学校网络设备、 网络接入点、 上网计算机的管理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完善管理措施,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管控能力。

1、网络安全知识进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课,向学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2、各年级各班利用星期一班会课时间进行了一次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教育班会。使学生明确要绿色上网,文明上网。

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big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与网络相辅相成,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为大数据带来了更多数据、信息与资源;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为网络提供了更多支撑、服务与应用。大数据是网络的基础,这意味着大数据更多来源于网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保障网络安全,使得大数据的利用合法、安全,必将成为高难度的世界课题。目前,大学生依赖网络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娱乐或是购物等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2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3.75小时,[1]其中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成为贡献上网时长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经济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损害;同时,也对高校管理造成风险。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共480名在校大学生,内容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高校间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程度,方法为网上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共计十二题,分别调查了大学生上网情况、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及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显示有2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下,3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2-5小时,4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5小时以上,若以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为基准,那么在校大学生有一半以上超过了每日上网的平均时间,说明在当代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网络通讯设备的普及,可以很便捷地使用网络,大量的上网时长可能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还造成网络成瘾等一系列问题。调查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购物、游戏、学习、通讯这四类占据学生上网内容的主流,其中网络购物与大学生的财产信息安全直接挂钩,通讯则与用户自身的个人隐私息息相关。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

调查“大学生是否有意识地去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问题时,结果为大学生有20%“经常”、28%“偶尔”、42%“很少”、10%“没有”去有意识地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表明大学生每日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却忽视网络安全,这是大学生易遭受网络陷阱、受到网络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看到一些未证实的有关社会敏感问题时会怎么做”调查的是当学生遇到社会舆论的导向时做出的反应,调查数据为38%的学生“不理睬,直接跳过”,58%的学生“了解后,不管”,4%的学生“转载并评论”,未经证实的社会敏感问题和不良信息有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更不能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回应,总体缺乏判断能力。调查学生在遇到诸如网络病毒、垃圾邮件之后的反应以及平时使用网络的习惯,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拥有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例如有害邮件需删除,病毒用杀毒软件查杀等等。统计大学生遭受过的网络安全问题,数据显示多数学生曾遭受过有害邮件和病毒攻击,占总人数比例的90%和71%,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很难彻底杜绝垃圾邮件和病毒攻击。遭受过财物被盗(4%)和信息被盗(15%)的学生较少,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和财产的保护拥有最基本的认识,但经验不足。调查“大学生受到的具体侵权行为”,每种侵权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其中受到垃圾信息(94%)、骚扰(61%)和盗号(54%)的学生最多,这几类侵害行为的成因多为学生因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产生的后果轻者频繁收到垃圾信息,扰乱个人网络环境,重者被窃取个人隐私,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双重侵害。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统计了四所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依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理工大学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较好,有47%的学生接受过较为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范围较广,主要原因与理工大学自身教学环境相关;外院有72%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受过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的进行并不理想;中国民航大学和南开大学网络安全教育情况在与另外两所高校的比较中成中游态势,总体而言网络安全教育在整体学生中覆盖面不广且不精。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受过哪些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开设讲座的形式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开设讲座覆盖面广,一次可以容纳大量学生,专业性强,且对于学生具有一定强制性,但学生愿意接受讲座的意向不强,更多人希望通过主题班会、网络宣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整体来看现阶段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法较为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网络安全教育模式有待提高。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探究

(一)多方面入手,扩大网络教育范围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众多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安全教育从多角度入手,全面扩大网络安全教育范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四部分。[2](P.94-96)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大学生应掌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不做违反网络安全法律的行为。网络道德意识教育从道德角度入手,要求大学生应具备网络安全责任心与道德心,在网络上自己的行为不只同自己有关,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使大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能运用常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分析和防御。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上网,长时间地沉迷网络有可能会引发网络成瘾和网络心理障碍等问题,这里需要学校对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心态。

(二)因材施教,实行多层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是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数据显示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网络安全意识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各高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网络安全意识较弱的人文社科类学校或专业,可以进行普及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如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必修或选修课、定期举行全校范围的网络安全讲解活动等;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格外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以免走向歧途;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自由创业、投资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使用网络开创自己的事业,对于这些已踏入社会但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更加重要,学校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三)根源做起,增强网络监管体制

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构建,大学生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并不仅仅靠受到的网络安全教育就能够解决,高校须从自身根本开始改变,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目前,不仅是学校,某些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呼吁全社会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各大高校也应该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公安及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管理机构、网络运营部门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管系统,为大学生上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在客观环境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3](P.87-88)例如,保障先进的技术设备、采取身份认证技术、封堵、禁止对不良网站进行访问以净化网络环境、词汇过滤功能、预警功能等等。[4](P.82-84)另外高校还要负责关注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对学校周边诸如“黑网吧”等违规网络营业行为依法进行取缔。

(四)高校联合,提高网络安全教育互动性

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单一的照本宣科讲课模式,高校应着眼于采取更多元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互动程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活动中来,譬如课外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有关网络安全主体的辩论赛和班会等等。调查显示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拥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就此方面将高校联合起来,成立诸如“网络安全意识联合会”的学生组织进行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如建立网上论坛、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宣讲会等,同时还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可以以诸如开展法律讲座、交流法律知识、观看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行性较高,一方面这种由学生自发进行活动比学校施加的教育更深入浅出,学生间所交流的经验也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重要的一部分,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总结

大数据背景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人们通过网络的方式与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接触,如果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将会在大数据背景下岌岌可危。多年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一直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相比于其他网络环境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还处于实践阶段,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可一蹴而就,在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完整性、针对性、深入性,使之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并非一朝一夕的泛泛之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2]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14).

[3]董艳.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J].太原城市技术学院学报,201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