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档案管理政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5 15:0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档案管理政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档案管理政策

第1篇

关键词:当地产 档案管理 对策

当地产管理部门主要利用房地产档案,在管理活动当中,形成各种具有价值的登记材料,这些登记材料当中记录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地产等级活动等,具有凭证的作用,如果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管理当中,发生房产纠纷和征地拆线等问题,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当前房地产的档案管理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解决措施进行完善。

一、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意义

在审批和建设以及管理当地产档案的过程中,其中档案资料的载体形式包括文件、图纸、音像等。房地产档案具有动态性和广泛性特点,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决策依据,也是我国财产清查的主要依据,可以将房地产纠纷和产权争议等进行解决,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对于房地产档案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将房地产档案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避免发生浪费的情况。针对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房地产档案管理重视资料管理,但是档案利用并没有得到重视。重视档案的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服务没有得到重视,还没有形成档案信息检索体系,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也比较低。因此当前需要将房地产进行加强,合理的利用档案信息,为决策机构提供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房地产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

建立房地产档案,主要是为了提供给人档案用户进行使用,可以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房地产档案的开放度比较低,如果检察院需要利用相关的房产资料,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平常的人们,很难真正利用房地产档案资料,将彼此的纠纷进行化解,进行实际实施也具有很大的困难。

(二)当地产档案信息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

房地产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用户对于房地产信息的各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前房地产服务是有限的,客户对于自身当地产档案信息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要利用各种渠道,获取需要的知识。房地产当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编排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化,房地产管理部门需要补录已经形成的产权登记档案,但是建国以来的管理文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录,很难进行查找,这样一来,当地产档案信息资源更新的速度就会变得比较慢,信息的实际内容也会比较变得比较枯燥,信息的形式也非常的单一。

(三)房地产档案检索体系不够完善

在信息化背景的影响下,在各行各业当中,信息化网络技术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多,要想是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工作人员在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并且得到有效的管理成果。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与此同时,房地产档案管理也面临着隐患危机。网络环境具有很强的虚拟化,在这个虚拟的环境当中,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约束。房地产管理人员需啊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但是针对实的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其引起注意,使房地产档案出现遗漏和丢失的情况,当地产档案管理也因此出现管理方面的危机。

三、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用户对于房地产档案的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房地产档案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房产权管理部门可以研发出有关房产档案的再现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针对房屋产权,实现在在线查询和房屋产权办理等,提高房产权信息的利用率。对房地产档案资料进行整合,结合当前二手房的交易情况,使用户可以具备有关房地产产权的原始的档案资料,可以有效的保障二手房的合法交易,使我国二手房市场可以更加有秩序的进行下去,房地产档案部门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对房地产的原始资料进行利用,并且结合各种类型的房产纠纷的案件,可以使案件的解决变得更加快速,使法院的办案效率得到提高,产权人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会得到保障,当地产档案管理部门也会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整合房地产档案信息,城市规划和房管部门可以利用动态的房地产档案信息,相关的部门也会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制定出科学的城市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将房地产档案经济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

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无法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变革带来的变化没有得到适应,房地产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多的漏洞。要想将房地产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利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设备,结合科学流程,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规范,转化人工记录,利用智能输入进行取代,这样在输入的过程中,就会减少出现数据误差的情况。实现房地产档案挂历的现代化,需要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将国家上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的引进到国内,需要定期举行当地产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将泛地产档案管理人员自设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进行提高,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和当今社会保持同步发展。

(三)完善房地产档案信息检索体系

针对房地产档案材料,需要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类,有效的核查档案信息,及时的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编排房地产档案,采取科学的分类,并且建立出严谨的检索标准,使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房地产答案信息,用户只要检索需要的信息,就可以迅速的找到,并且可以得到比较便捷的服务,除此以外,信息的防病毒工作需要得到有效的注重,需要针对房地产档案,建立备份,并未定期清理垃圾,这样一来,信息检索系统才可以保持施工保持顺利。

(四)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档案管理资料源自人们的生活,还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房地产档案资料是从人们的生活当中发展来的,如果人们有真的需要,就要向人民展示房地产资料。可以增加网络办公环节,当今社会电子科技非常发达,人们可以享受到来自档案带来的福利。需要定期树立档案资料,并且实现定期更新,并且定期进行更新,使档案的资料可以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避免出现陈数据和陈档案的情况。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需要得到加强,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深圳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质,对用户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管理人员还要具有很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对用户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进行培训,优化档案信息的界面。

结束语:

房地产管理工作自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其中的问题,使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谢福敬. 信息录入工作在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讨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155.

[2]刘婧孜. 基于房地产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215-216.

[3]李小青. 高职高专院校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职业教育,2010,09:52-54.

第2篇

所谓档案服务能力,是指档案专业系统控制并运用档案资源,服务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参与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价值的本领或力量。人事档案的服务能力,往往悠关党和政府的人事政策的落实。这里专门讨论对档案信息有需求的人事政策的落实,其涉及档案服务能力的情形。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人事档案员,拟用最近两个人事政策实施的实例,从人事档案与档案馆藏文书档案的关系、人事档案的管理环节这两个日常档案管理的角度,表达对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问题的认识。

先介绍档案服务成功的实例。由于注重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顺利地完成了省赋予的“解决未参保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和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实施。2013年3月15日福建省财政厅等两部门下发《福建省解决未参保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和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办法》。县级转发,并对年龄认定、劳动关系认定等档案材料的要求作了细化。其中,属于人事档案材料的有本人招工(干)登记表、履历表、工资表等十份左右原始档案。属于文书档案的有调动表、职工花名册、工资名册等。历史原因,部分本应归人事档案的材料竟移位到文书档案(档案馆)。以教育系统为例,我们考虑到上述实际,把操作步骤具体定为:先到县教育局人事档案室查找个人原始档案,再到县档案馆查找补充。全县本系统第一轮百余人报名,确定上报省部门审核23人,仅获批3人。县报送严格依照原始档案,省审批也准确、完整地依据县送原始档案(复印件)并及时反馈,故档案服务水准不容置疑,档案服务能力倍受尊重。求助档案服务、努力补充查找原始档案,成为社会共识。当事人对上级人事政策理解不深、有关部门操作经验不足,似乎与档案服务能力没有关系。但“至善乃止”。如果档案员主动学透相关人事政策文件精神,提升档案服务主导能力,引导其完整地查找档案材料,而不是依其要求被动提供材料,档案服务能力精益求精,该项人事政策必落实透彻。启示一:档案员要加强学习,甚至要了解一些非档案专业的知识(如人事政策的某些要求),只要有利于档案服务能力的提高,相关知识都可以学习。启示二:亡羊补牢,尤未晚矣――人事档案员带领其前往县档案馆补充查找,档案馆档案员更热情地协助该补充查找,促使其尽快补办成功。无形之中,档案员的档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介绍一个档案服务不尽如人意的实例。是有关“清退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的统计、待遇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档案服务能力拖累人事政策实施的情况。2011年之后,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解决上述人员待遇的文件,市教育局下发了补充通知,不可谓不重视。统计时间跨度大,节点是1962年前后、1979年前后、1998年前后,对原始档案的需求相当严格和浩大。县(区)教育部门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两年、三年眼看过去,相应人员的统计、待遇仍未尘埃落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基层单位档案缺失严重,无法准确摸底统计。档案服务能力的弱化引发了相关人员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也给上级及时决策造成了困难。据悉,有的学校仅保有1990年之后的档案材料,档案缺失程度令人咋舌;大部分学校档案材料从改革开放起源。县一中建有专门的校史馆大楼、档案材料可以追溯到解放前,这类单位少之又少。人事档案、文书档案性质的材料都呈稀缺状态。档案如此缺失,怎么能指望相关人事政策顺利实施、有关人员待遇政策及时落实?

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的关系,笔者概括为:互相补充,各有长短。保管期限、管档单位不同:人事档案全部是在专门的人事档案室永久保管,不用担心材料到期、销毁;文书档案,有永久、三十年、十年等不同的保管期限,依法移交档案馆之前多由各职能办公室附带保管,有时会出现难以查找甚至已遭销毁的情况。人事档案较单纯(以个人为立卷单元,更稳定,易查找),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规范;文书档案较综合(比较包罗万象、材料丰富,但可能较难查找),由文书档案管理法规规范。

可见,要做好人事政策等工作,就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就要努力提高档案查找(检索)的能力;要提高查档能力,就要求档案员充分认识和发挥人事档案室和档案馆各自特有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如,部分人士因身份问题、历史问题,其人事档案散失,就只好到档案馆查找线索;上级人事政策文件要求提供多种档案材料时,也可能要求人事档案室、档案馆共同提供档案服务。上文所述补充材料的例证,即人事档案室保管的材料没有其工资信息,人事档案员就必须引导其另行到县档案馆查找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员的积极引导,文书档案员的热情再接待,该同志如愿以偿找到了工资材料原件。这里体现的是: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的互补互助,人事档案员与文书档案员的通力合作,档案员对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自觉性。通过实际工作中对档案服务对象的积极引导、热情接待,潜移默化,档案员的档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以上两个事例,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日常档案管理中“如何提高档案服务能力”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身心修养,增强体魄,提高道德水准。上述两例,都是时间性较强的中心工作,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大量查档工作,保障人事政策的按时实施。这就要求档案员有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劳动的强健身体和道德勇气,同时不能收取加班费。档案员面对这种政策性、应急性的档案服务,必须多一点义务思想、雷锋精神,不斤斤计较经济待遇,以高质量完成档案服务为唯一追求。这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主体保证。

二是:要重视协调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的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基层人事档案室无法配备多名专职档案员,比如笔者所在的人事档案室,就长期只有一名专职档案员。新颁布的人事政策往往对档案服务要求甚为紧迫。怎么办?除主动加班加点,就只好请局领导临时安排协助查档人员。档案服务过关,紧接着是干部、财务部门的流水作业,这就要与这些部门协调时间安排。良好的协调能力,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剂。

三是: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本室正在进行的非在职人员基本情况电子材料录入取得初步成果,加快了检索速度。利器在手,何愁服务能力不提升?

一正一反,两个档案服务的例子,体现了提高档案服务能力的必要性及部分实现途径。追本溯源,提高档案服务能力,不是空中楼阁,要从平时抓起、从档案的管理环节抓起。

人事档案的管理有收集、鉴别、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等八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档案服务能力的提高。这里试析人事档案的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它们与档案服务能力的关系。

收集能力。笔者平时注重主动出击,养成定时专项通知催收材料的习惯,各种登记表格也力求完善,便于到时即刻准确再次催收。所有通知、表格都收藏在U盘。常年专项催收通知分别与录用人员材料、转正人员材料、年度考核材料等常规材料有关。每年的相应时间即通过宽带教育网专线发出专项通知,收集进度全部登记在专门表格,期限到达立即以手机短信催欠,保持相对高压。这样,档案收集的能力就比较强势,基本能保证档案材料不“欠收”,为档案服务能力的提升打下了物质基础。

整理能力。表现在整理方式的创新能力上。首先是整档工具的“四大发明”:人事档案装订专用穿引钩(摒弃直形针)、目录专用业务条章(摒弃传统抄写)、新录用人员专用电子目录、档案分类专用架。其次是管理程序的统筹兼顾:先由专职档案员做好档案分类等技术密集型步骤,再定期聘请临时人员协助完成上目录、装订等劳动密集型步骤。工具的创新和管理程序的合理化,使得档案整理时间比传统方式减少了50%以上,极大地强化了档案整理能力,也把档案管理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第3篇

关键词:市政工作;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22-02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地加快其步伐,市政档案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迁和进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展市政工程项目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与相关市政档案的作用分不开。档案作为市政工作展开的参考依据,能帮助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规避风险。然而,我国当前的市政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间接影响了市政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探讨市政工作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从而解决问题,以期更好地发展市政档案。

一、市政工作档案的概况

1.市政工作档案的概念和范围。市政工作档案是城市行政辖区内进行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模型、音像资料等材料的总称,是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翔实记录。它主要分为:城市规划档案,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城市规划档案、国土整治规划档案;市政工程竣工档案,包括工业建筑工程档案、民用和公共建筑工程档案、交通运输工程档案、市政公用工程档案、水利工程档案、城市战备工程档案;市政管理档案,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档案、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档案、环境保护和卫生档案、园林绿化档案;市政技术档案,包括工程设计档案、施工技术档案、建筑材料和城建工业自动化档案等。

2.市政工作档案的特点。首先,市政工作档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城市作为一个综合体,市政工作是在这个综合体的基础上开展的,无论是城市建设的规划、施工阶段,还是城市管理和科研阶段,都需要与之相对的各个方面的资料作为依据,需要研究一个城市内部的诸多因素。因此,在利用市政工作档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它的这种特性,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其次,市政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学科,因此在对市政档案进行采集、处理加工时要考虑它的专业性,才能充分发挥市政档案的效能。再次,市政档案具有典型性,这也是档案文件普遍具有的特点。具体到市政工作档案,则体现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研究时使用的典型事例,这是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最后,市政档案具有成套性。一项市政工程往往有几百张,甚至上千张工程图,一个市政工程方案往往涉及几十个专业。对城市或地区的综合评价,需要大量的实物检验、观测和测量结果作为参考。从时间的维度上看,研究市政工作档案不仅要看现状,还要参照历史。因此,对市政工作档案的利用应当充分考虑它的成套性,在存储市政档案时也应当为成套的档案编制专题目录,以便调用查阅。

二、市政工作档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市政工作档案的现状。(1)利用对象多层化。市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层次增加主要是由于利用档案的群体在逐渐增加。过去使用市政档案的大多是城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档案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更多的群体也加入到市政档案的利用中,包括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拆迁部门、律师、评估部门等。随着城市化的纵深推进,市政档案正逐步向更多有需求的群体开放,逐步成为与人民群众和市政工作人员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2)档案工作者高素质化。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市政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市政工作档案作为城市发展的翔实记录和缩影,在逐步发生着信息化的转变。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拥有多样化的档案工作操作技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再到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的过程。另外,为了实现档案信息化为社会提供广泛而便捷的档案信息这一目标,需要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了解档案学的基础理论,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深对档案信息化的理论理解。(3)利用方式多样化。随着市政工作逐步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传统的人工查阅档案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市政档案用户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用户可以多渠道、快捷使用档案成为可能。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用网络查阅取代调档查阅,甚至可以足不出户直接下载到客户端,更加快捷、方便、简单、高效。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主要基于市政档案载体的形式多样,不但包括传统的文字、图表形式,还包括城市模型、音像资料、实物等。这意味着,在存储和采集市政档案时要注意根据载体的形式特点,进行分门别类保管。

2.市政工作档案存在的问题。(1)档案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普遍素质偏低。我国档案部门普遍存在现代高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其中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首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低,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即使档案馆中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政档案管理人员中很少有从事过档案相关科研开发和汇编的专业人员,对档案分类汇编和信息检索做得并不专业,这对市政工作信息的整合和开发、利用都是潜在的阻碍。其次,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是大项目,内容庞杂,档案工作者的劳动量大,因为专业素养低而无法界定如何取舍价值不同的档案资料,这些或多或少会降低市政档案的价值。再次,档案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市政档案的认识不足,不了解市政档案对城市发展建设的意义。一些企业和建筑部门上交的市政工程档案敷衍了事,或者彻底不上交,对档案的统一管理和后续工作的展开造成阻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意识到市政档案的重要性。(2)市政档案完整性差,质量参差不齐。市政档案的完整性取决于市政工程文件资料的形成状况。市政档案是市政工程在规划、施工、管理、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城市建设文件资料,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市政档案的完整性和整体质量造成影响。首先,最普遍的问题是市政档案资料的丢失遗漏。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档案员是施工员兼任,专业素养低,对档案没有明确的采集意识和科学的采集方法,对于遗失的数据和材料等又没有及时找回,造成档案的残缺。其次,粗放式地接收档案资料。档案馆对市政档案文件一律接收,无论档案文件的价值高还是低,抑或是一些档案材料本身并不具备被馆藏的价值,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3)市政档案信息化程度低。这不仅表现在市政工作档案的管理上,其实,我国档案管理整体上存在着信息化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档案馆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不能达到完全信息化的标准,加上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硬件和软件的配备需要消耗大量资金,管理技术的提升、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升级以及后期的安全性能维护都需要经费做保证,而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另一方面是人员缺乏信息化意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习惯于手动收集、整理和调用资料,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改进市政工作档案管理的对策分析

1.完善市政档案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建设。首先,认清市政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一系列的法律规章条例就是权威的执行依据,比如,《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关于加强管理城市基本建设档案的意见》等。档案管理机关只要严格依照法律条例执行管理任务,就能保证市政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其次,完善与市政档案相关的法规体系。《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是城市建设的基本法规之一,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根据法规的总体要求制定详细具体的执行细则,使繁杂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至于陷入盲目无序。最后,健全市政档案法律监督体系,对档案形成、移交、存档过程中存在的违法现象,严格按照法律给予惩处。只有强化档案管理机构的权威,才能让人们意识到市政档案的重要性,提高市政档案的效能。

2.加强市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明确市政工作档案信息化的目标,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现局部目标到实现全局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真正实现市政档案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市政档案管理系统运用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搭建可供市政相关部门利用市政档案信息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对电子档案实时采集和利用,借助互联网市政档案管理信息。对市政工作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应当根据市政工程各部门和参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智能,建立市政工作数据库、市政档案管理平台、市政工程网络系统。

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档案的服务方式。首先,转变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拥有多样化的档案工作操作技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再到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的过程。其次,为了实现档案信息化为社会提供广泛而便捷的档案信息这一目标,需要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了解档案学的基础理论,这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深对档案信息化的理论理解。而服务方式的增加,主要是指应当增加主动向利用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提前对利用者的需求做出分析、概括、总结,进行城建档案编研。最后,尽可能将市政档案的馆内利用和馆外利用相结合。馆内利用有利于档案保护和保密工作,馆外利用有利于市政档案的开放,这就要求档案馆在人员培训和档案馆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最大限度地将市政档案向外部打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市政档案的社会服务性。

参考文献:

[1]杨东权.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1,(5):14-20.

第4篇

一、电子证照档案管理现状

2013年12月,福建省宣布首批省直部门涉企电子证照系统正式开通,它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省份。其中,首批共有25个部门、200种涉企电子证照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企业在申请这200种事项时,获得纸质证照的同时,也将领取到相应的电子证照。换句话说,未来企业办理其他证照时,只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就可以实现电子证照档案的在线查验和传递,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在线预览,在电子政务平台内实现审批,加盖电子印章,实现无纸化操作。电子证照档案的产生减少了因携带大量资料以及资料复印件带来的不便,降低了因证照丢失给企业带来的商业风险和经济损失。

作为电子证照档案应用的先行者,泉州市政府先后建立了“网上审批管理信息平台”、“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平台”等具有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功能的管理系统。同时,国税、地税、医保、社保、公安局出入境、交警、自来水、电力等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也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

目前,电子证照档案生成流程支持两种方式生成的电子证照,一是通过人工二次录入扫描生成的电子证照,通过发证单位对存档的纸质电子证照进行数字化或者是用户应用电子证照时,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证照鉴定,生成电子证照;二是通过电子证照采集,在电子证照颁发的过程中完成电子证照档案的生成工作或者是在业务流程中明确所需要的电子证照档案,开设端口,设置采集程序,完成对所需电子证照档案的采集工作。如图1所示。

二、电子证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分散,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并存,未能集中统一管理

电子证照种类多样,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批文、证件、执(牌)照、鉴定报告、证明材料等文件。上述文件形成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证照档案共享平台,部门间各自为政现象还比较普遍,涉及各个部门的电子证照档案的业务系统和高效的电子证照档案资源管理模式与服务平台建设,未能满足多个部门协同办公的要求。同时,由于早期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证照信息记录方式仍为纸质档案记录方式,尚未采用信息化记录方式,使得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档案并存。从长期来看,这样会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推广,进而制约政府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

(二)电子证照档案标准缺乏,需要制定专业标准

电子证照的生成、审批、利用、归档都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并且这套标准必须全面可行,既要符合国家规范,又要符合企业的特点和个人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国家层面缺乏关注,尚未有直接针对电子证照管理和应用的标准;地方层面的实践缺乏深度,尽管福建省出台了《推进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创新行政审批模式的实施意见(暂行)》,从总体上对其进行了标准的设计,但专业标准制定进程滞后于电子证照推进速度,其后果是对电子证照应用标准、生成标准、内容与格式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定,进而使得部门间对接不畅。

(三)电子证照档案应用流程亟需改善

目前,电子证照档案应用流程包括:证照生成、证照颁发、证照申报、证照应用、证照链分析。由于各应用流程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较为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第一,各行政单位在受理、审批相应的事项时,由于没有形成专业的证照信息库,使得证照信息重复使用率低;第二,公众、企业进行相同项目申报时存在重复提交证照的情况,影响行政服务能力的提高;第三,申报材料中的证照信息无法及时校验,使得证照的真假无法识别。

三、电子证照档案管理对策

(一)推进电子证照档案业务系统的应用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电子证照档案基础性工作建设,统一编码规范,根据证照的内容,分析共性、优化差异,形成满足不同单位对证照内容的共同需求。对已经办理业务系统进行调研,结合各类证照的颁发流程与制证过程,采用数据采集、证照扫描、审批系统提取等方式实现对证照信息的全覆盖,使历史数据自动入库。进而通过建立证照数据采集平台,形成证照信息大全。二是采用企业和个人门户的方式建立电子证照档案公共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查阅和审批申报功能,涉及证照发放、用户管理、个人消息定制、个人消息提醒等模式,以实现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为政策导向提供服务。三是加强电子证照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将办事节点过程中的纸质证照替换成电子证照,不仅解决了纸质重复提交问题,还能更好地打造电子证照档案全流程应用平台。其中,网上审批流程的节点包括:证照受理、证照验证、证照办理、证照管理、原件召回、证照纠错、证照添加等。

(二)制定标准,加强规范引导

国家层面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鼓励地方的试点和实践探索。建议电子证照档案主管部门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出台涉及电子证照档案生成、数据填报、数据处理、数据封装、数据管理、证照集中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等标准和规范。同时,地方层面的探索可以从如下方面展开:制定电子证照档案数据著录标准、电子证照档案数据库建设标准、政府部门数据和技术共享标准、电子证照档案应用服务标准、电子证照档案签章系统、电子证照档案数字化扫描标准,以保证电子证照档案管理符合标准。此外,开展证照档案业务调研,充分了解证照档案的形成规律,以便制定电子证照档案相关标准和规范时能够有的放矢。

第5篇

关键词:文化执法;档案管理;规范化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为了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不得不向信息化方向转变。而文化市场行政活动的记录与凭证就是档案信息,因此如何规范管理行政执法档案是我国政府部门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浅谈了规范文化行政执法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全”字入手

(一)建档要全面

文化市场管理档案工作牵涉到行业内广大用户,需要构建健全的综合管理建档。行业内有典型行业经营群体和代表性经营业户都需要进行建档。这样,一个区域中的文化市场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构建起来。

(二)收全放宽

档案材料不但是收进与发出的红头文件,而且也是一系列记录数据的材料。在文件材料归档拟定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扩大归档范围。唯有这样做,才可以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来。

(三)类别要全面

一个地区的文化市场管理档案要包括很多种,如:影响档案、文书档案、技术档案、专业型档案等。在档案载体上,既需要有传统纸质型的,也有现代录像、照片、视频等类型的。

二、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安全人才队伍

文化执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必须要由专业的人负责,因此确保档案信息整体安全和有效,应强化建设信息安全人才队伍。首先,要吸纳大量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素养。其次,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积极的、主动的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三是,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的水平,并积极的学习各项新技术,从而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三、档案管理要搞活“用”字

(一)因人利用

结合档案建档管理需求,将各个年份的文化市场经营门户种类、经营状况和行业分布等数据信息,统一的规划入档,便于有关工作人员的有效使用。

(二)严加管理和使用

建立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卷,应结合具体法律条例规定,反复检验,最好咨询相关法制部门,在他们的建议和指导下,真正做到依法建档。若是特殊类型的档案,严加使用,更不允许建档。

(三)用多种形式传递档案信息

将文化市场业户经营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文化市场信息等以多种形式传递给广大社会公众,形成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格局,规范行政执法档案的管理,从多方面上加强行政档案的管理。

四、档案管理要注重“改”

(一)上下两级共同发力

由政府直接牵头,县乡财政预算中列入档案管理经费,并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文化市场档案集中管理,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规划、监督文化市场档案工作。

(二)稳定档案干部人员

文化市场档案干部需要结合我国颁布的有关于档案管理法律条例,并尽可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并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晋升渠道,由于工作实际需要确实要提拔档案干部,应征得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后,并适当的补充档案管理干部。

(三)改进档案工作方式

转变以前单一的重指导轻服务的做法,向着强化法治推行监督检查和做好有效转化服务形式工作,向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加强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方向转变。并且,应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进行调查分析,对档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并深入探索管理文化市场档案的新方法。

五、建立健全的档案信息法制管理加大力度

对档案信息管理进行法制建设,为强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做好各方面工作。由于只有在行政执法的状况下,才能减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是,政府应出台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而强化建设档案信息管理法制水平。二是,档案信息安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还应该在制度与组织上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因此,既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制定出应急处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进而尽量减少威胁档案信息安全的一系列行为,最大程度上做好预防档案新威胁工作。

六、档案管理可以从“收”字着手

(一)大力宣传与推广

要在强化推广与宣传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定下,达到提高全民档案管理意识的目的,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二者的关系。要加大力度宣传利用档案创造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事例,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注重,激发个人或者部门对管理档案的欲望和热情。在普及档案知识教育下,消除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真正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可以说无论对于任何工作的开展,宣传这一环节工作尤为重要,想要切实的提高文化行政执法档案管理水平,势必要加大力度宣传与档案管理有关的理论知识,使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在自身工作中可以负责任的、认真的进行每项工作,最大限度上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应结合单位具体状况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最好建立形式多样的档案归档制度,将归档的文件材料面放宽些,规定更加具体些,以达到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的目的。对于典型的经营群体档案信息、培训记录、综合性材料等等都应保存好,分类进行归档,便于后续的使用。同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档案管理人员应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进而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反之,对于表现差的职工应给予惩罚,情况严重者应给予开除处分,从而给其他工作人员一个警示的作用。

(三)经常检查和指导

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对档案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主管局也要经常去监督与指导文化市场档案工作,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采用相应的对策妥善解决问题。同时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中还需要做到明确权责,唯有明确权责,才能扭转权责不清这一局面,才能在出现问题后找到相应的负责人,从整体上加强档案管理质量。

七、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文化执法档案信息的安全有效,应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方面,应定期或者不定期扫描网络设备,应充分利用黑客扫描工具,保证档案网络信息的有效与安全。而还需要记录下这些扫描的信息,进而便于管理人员监督与检查。另外,在客户端与局域网服务器中安装上查杀病毒的软件,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使用多种网络安全产品来管理系统,进而从根本上消除网络给信息管理系统带来的威胁。

八、做好建设档案信息基础设备工作

想要确保文化执法档案信息的有效与安全,必须要对档案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大力建设。首先,在选择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设备中,以高质量为标准,购买和安装硬件设备质量高的产品。而因为文化执法档案信息中有很多数据,因此要结合档案信息的特征来相应具体的存储介质,并备份数据信息。其次,要做好管理和维护档案信息传输设备工作。为了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这项工作,应安排专人维护与管理这项设备,并且负责管理设备所处于的环境,进而保证设备可以安全有效的运作。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档案管理质量,就必须要对档案信息中的安全问题妥善解决,进而为保障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建设好档案信息管理基础设备设施,也需要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并健全与档案信息管理有关的法律规定。唯有做好各方面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规范行政执法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启红.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5(03).

第6篇

一、从行政监管功能角度看,档案登记备份的监管方式是行政登记,可以借鉴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行政登记方面的程序设定

在《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有关档案安全保护方面的行政措施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上,《档案法》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并列举了“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等八种涉及档案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这些都是属于事后监督。档案登记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属于事前监督,档案法律法规还没有对此做出统一规定。当然,我国现行法规体系中也不乏有关登记的规范。比如,2007年颁布施行的《物权法》,确定了不动产登记的基本制度,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登记赔偿等做出规定;2008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土地登记办法》,规定了土地登记的概念、原则、效力、类型、内容、程序以及土地登记各项基本制度;还有《企业登记办法》、《房产登记办法》等。分析上述登记规定,可以得出档案登记备份制度与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政府以国家的公信力来保护权益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于社稷于民生影响很大。

二、从电子文件管理角度看,档案登记备份管理重点在于电子文件,要研究分析国内外电子文件管理的应对策略

信息化促使档案载体发生重大变化,电子文件日益成为文件主流形式替代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方兴未艾,最新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电子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法律与责任要求中已十分普遍。如美国2002年出台的《电子政府法案》,电子文件管理被纳入政府资源管理,成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英国已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现代政府白皮书》和《电子文件管理的电子政府政策框架》中,2007年又将其纳入《信息资产登记》,电子文件管理被视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资产管理和政府变革管理的重要内容;澳大利亚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包括电子文件管理的文件管理绩效审计》中,电子文件管理成为电子政府绩效管理和法律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机构职责、形成办理、归档移交、保管利用以及奖励惩处,其中涉及档案备份中心建设等内容。

三、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角度看,档案登记备份的目标之一在于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及政策规定

信息安全保障的提出最早源自美国。1996年美国国防部在国防部令S-3600.1对信息安全保障作了如下定义:“保护和防御信息及信息系统,确保其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特性。这包括在信息系统中融入保护、检测、反应功能,并提供信息系统的恢复功能。”2003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等要求,并且将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列为四个重要环节。《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等一系列有关信息安全政策规范也相继出台。不容置疑,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述对信息安全保障要求可以得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可以包括行政监管、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基础设施、产业支撑、人才培养等体系,这些体系内容应当在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的立法中有所体现。

四、从司法证据认定角度看,档案登记备份的核心价值是档案的证据保全作用,参照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三大诉讼领域涉及的相关法规文件十分必要

“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对档案真实属性的正确概括,它已成为档案学中的经典。这一属性使档案在诉讼案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证据作用。传统的纸质档案强调原件才具有法律凭证作用,而电子文件的易改性,使其完整性、客观性都有一定缺陷,并且一旦被拷贝,很难区分与原件有何差别,其法律证据作用靠什么来实现?这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对整个问题的处理直接涉及档案登记备份制度实际发生效力的范围。反之,档案登记备份制度也为司法实践中电子文件的证据保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0电子文件是否可以作为证据。证据法学上所说的证据,一般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电子文件作为证据除了这些特点外,还必须借助相应设备,具有非独立性。诚然,如果在诉讼中只承认原件才能作为证据,这样大量电子证据就会丧失其存在价值,某些只能由电子文件证明的纠纷案件就不能解决。虽然我国没有单独的证据法典,但现有证据体系下,对相关电子文件证据都作过一些规定。比如《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示所载内容的形式。”这认可了数据电文作为书面形式的可采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2003年8月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对于证据的分类中也提及“电子数据”等。

20什么是电子文件的原件形式。电子文件的原件形式对证据价值的实现显然是十分关键。《电子签名法》的出台,解决了电子文件如何等同于传统书面证据这一问题,尽管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以及涉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不适用《电子签名法》的调整范围。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电子文件的原件形式,即能够有效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调取查用,能够保证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自形成起完整无缺、来源可靠,未被非法更改,在信息交换、存储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电子文件内容真实、完整。上述这些对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或原件形式的规定,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功能等同原则。这项原则由三项等同内容组成: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书面要求;只要使用一种方法来鉴别数据电文的发端人并证实发端

人认可了该数据电文的内容,即可达到签字的基本法律功能,在法律效力上,把电子签名等同于传统的签名;数据电文首次以最终形式形成后保持了完整性且可视读,即满足原件标准。这为电子文件的证据认定提出了规则。

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方面的改革步伐也不断加快,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这导致社会各个阶层不断提升对成人教育档案的优化管理的要求,不仅要求该方面的管理工作更为准确和及时,同时对于保密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令人沮丧的是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识别成人教育档案的几大基本特征是优化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

二、成人教育档案几大特点

教务教学、学生学籍、文书和招生档案以及函授站(点)和教学站(点)的档案管理是成人教育档案主要组成部分。期间包括了录取成人学生、引导学生入学、学生在读情况和学生毕业等一切校内活动,到学生网上信息收集、上报毕业生名单、颁发学生毕业证书、学生离校等,这些都离不开教育档案的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展示高校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且成人教育档案亦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特性。(一)涉及范围广泛且社会性较强。与普通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的社会基础十分之广泛,除了普通教育院校的青少年学之外,其余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或社会青年几乎都是其招生对象,所招收的学子不仅数量庞大,并且涉及社会各阶层。正是成人教育的这一原因导致了成人教育档案的复杂性和社会性,也正因为如此,成人教育档案具有极强的社会性。高专成人教育的学生主体大都是社会青年和在岗人员,因招生范围广,形式多样,而且相对于普高生来说配备的人手也少,管理的难度加大,学校往往只重视普通教育学生的档案工作,认为成人教育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多此一举,对于成人教育学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因此在档案管理机构中没有配备专职人员,没有对成人教育档案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创新,只是被动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致使成人教育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成人教育档案工作服务环节部分功能缺失或不完善。由于成人教育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比较广泛,相对于普通教育档案而言条理性要弱一些,同时有的学校对于成人教育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于普通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在规范性、科学性上给予的关注度不高,更有甚者对于成人教育档案几乎根本不会予以针对性的分类或集中管理,而是将档案直接保存在成人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处,这进一步给成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压力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成人档案管理的混乱无疑为相关社会人士查阅或者借阅成人档案信息增添阻碍,使得成人教育档案服务环节有部分的缺失,无法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拉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三)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的使用率不高,社会价值偏低。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相关人士以及部门提供开发利用成人教育档案资料的机会,但因材料采集缺乏全面性、所使用的管理措施不够科学合理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普遍较低等系列因素,导致该类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被动服务的状态之中,最终致使这些档案的作用无法得以最大化的发挥,成为“死档”,这也意味着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不复存在,前期简单的收集、管理工作都成了无用功,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于高校而言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三、优化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对策

在优化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端正态度,将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树立并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意识。除此之外,为进一步优化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以信息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一手积极做好成人教育档案的采集与分类工作。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的采集建档。为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时效性,将该项工作落实很有必要,并且也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后期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实际上,并不是说该类档案的相关资料收集得越多就越好,就越能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服务,但这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采集信息之后的分类整理工作也不容小觑。做好这一点,优化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后盾。(二)强化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力量,完善成人教育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从综合的角度来看,院校的教学科研与成人教育档案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建立特色的院校档案管理机制,建立有助于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快速实现这一目标,应将各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细致化和明确化,做好组织内分工协作的工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成人教育工作实际的档案管理新模式。

四、总结

加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是做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挖掘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利用价值,以确保高校成人教育的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等各项工作能更加顺利、有序地开展,就必须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提升高校成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提升。

作者:孙红玲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电子业务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电子业务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对提升工作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都大有裨益。为了实现公路路政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在公路路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体系化的电子管理体系。目前,部分单位在进行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时已经可以用电子管理系统作为支撑,但从实际的工作成果来看与纸质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电子系统的档案录用更为复杂,与纸质档案书写相比耗用更多的时间,导致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2.路政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公路路政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手段,档案管理人员作为公路路政管理机构的重要成员,其专业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公路路政工作开展效率。通过对部分公路路政部门进行走访调研后发展,公路路政档案管理相关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对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对于档案工作的开展主动性较差,同时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配合性较差,当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时很难快速跟进,这就导致公路路政工作效率较低。3.管理服务的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各个交通体系都在不断推进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提供帮助。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以手工的形式为主要的方式,此外部分区域的现代化手段投入不足,这导致我国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较为落后。

二、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公路路政管理人员提高对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加强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公路路政档案管理人员的作用与地位,有助于协调好公路路政部门内外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此外,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还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监管监察,对其中发展的问题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必须清楚认识到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公路路政的常规工作来,实现公路路政常态工作的统一部署、考核与组织,真正实现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跨越。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推进公路路政档案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作用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路政工作的推进情况将会产生决定影响,所以在加强公路路政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单位需要定期组织路政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保证路政档案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和理解公路路政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制度,并能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去,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3.推进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建设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公路路政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公路路政内业和外业的有效互动,就需要不断加大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公路路政的档案管理工作来。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多吸取同类执法部门档案管理的宝贵经验,推进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的科技化。此外,在做好档案保管和归档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路政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出公路路政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在保证公路路政档案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公路路政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执法文件、日常公文以及各项公路路政管理制度的归档和管理,通过声音、视频、纸质等形式进行保存,实现对出发记录、超载运输以及违章建筑的处理,这些文件的准确保存对于加强公路路政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方式方法,时刻确保档案的完成性与科学性,使其能成为对路政工作的发展最真实的反映,从而达到维护路产路权,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素君,姜万庆.高速公路资产运营评价与管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创新.公共管理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部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服务与管理,并通过网络技术使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的重组得以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人为限制,使服务和管理都更规范、更优质、更全方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获得提高,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管理技术,以便档案信息资源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电子政务下的档案管理可使档案信息获得长期储存,有利于查询和利用,可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不够完整。原始性和真实性是电子文件档案的固有属性。纸质档案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容易就可对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进行确认,而电子文件档案在其形成和处理过程中,信息的可变性是非常大的,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删除或者修改了原始文件,是不易被识破的。同时,在电子档案的处理过程中还具有与信息载体相互分离的属性,因此,电子档案很容易在形成的过程中被人修改,对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都造成了影响。

(二)档案难以长久储存。硬件、软件以及环境等因素都会在电子档案的生成、传输、应用等阶段产生影响。在储存过程中,电子档案对载体的性能以及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加上其使用寿命并不长,储存载体无法对自然灾害或者病毒的侵蚀进行有效抵御,操作失误或者电压不稳都会严重损坏或者丢失信息内容。因此,档案信息难以进行长时间的储存。

(三)档案的安全性、稳定性不高。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能享受到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捷,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较强,覆盖于世界的各个地区,因此每个人都可自由进入因特网实现资源共享。在电子政务环境下,重要文件的传输大部分是通过因特网来实施的,在传输过程中,电子文件极易遭遇黑客攻击,导致文件内容被伪造或者泄露出来。电子档案在保存、管理和接收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的影响,目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黑客较多,就算电脑中安装了防火墙,简易防火墙系统也易被其攻破。所以,电子档案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和稳定性均不高。

三、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源数据库。健全的档案资源数据可为政府提供更可靠、更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其查询与利用。确保档案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建立健全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前提与基础,因为这样才能使档案资源数据系统与电子政务的需求相符。健全的档案资源数据库不仅能深度挖掘信息数据,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政府决策。

(二)实施“前端控制”。档案管理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特点是整体性、连续性和现实性,要想使其作用得到良好发挥,就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后端控制”的服务阶段,必须将这种传统落后的策略进行转换,实施“前端控制”策略。档案管理部门主动地提前接入对信息资源的整理、收集和利用工作中的方法就是“前端控制”,这种方法可实现自身管理工作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同步发展。“前端控制”不仅是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系统管理原理、档案即时归档和长期利用的要求,也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性的需要。

(三)加强信息安全与标准规范。档案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管理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产生了很多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标准规范问题可保障档案管理顺利进行。由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导致档案信息要面临的问题较多,为了加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对电子政务中内部网络的建设进行加强,这也是管理部门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网络安全的保证对电子政务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从根本上说,政府部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也体现出国家对档案信息的建设。所以,政府中的档案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所制定的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框架实施对档案信息的安全建设工作,从更深层次上解决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信用档案模式。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对信用档案模式的建立可将某对象的信用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反映以及证明。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信用档案建设可为政府机构的联合监管提供更好的服务,不管是对政府档案信息所实施的公开决策,还是对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以使其服务能力扩展于社会中,都是以信用档案为基础的。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信用档案建设使科学、合理地管理信息资源的目的得以实现。因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信用档案的建立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五)政务档案信息实施公开服务。对国家机关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就是政务档案信息公开服务,公开国家所运行的行政权利,因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是政务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公开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政务机关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群众的利益来公开、公示政务档案信息是实施政务公开的前提,这样可有效改善政务档案信息的质量。

四、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