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的语言艺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5 15:09: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的语言艺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的语言艺术

第1篇

关键词:教师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大都借助教师的语言来实现。因此,加强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趣味性

优秀教师语言的特点不仅简洁有力,明确无误,委婉动情,还要充满幽默和风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要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要做到趣味性,就必须密切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富有文采,饶有情趣,吸引学生。科学上给人以启迪,艺术上给人以享受。特别是医疗实践中那些成功的范例,无不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性

启发性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结构,力求每堂课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充实丰富,结尾留有余味。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阐明,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和提出问题,把矛盾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发智力,积极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俗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要做到寓理于事,深入浅出,举例得当,生动有趣,要善于应用心理学中的联想作用,把比喻、比拟、对偶、对照等修辞手法与科学语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如《病理学》中的“槟榔肝”“绒毛心”“大红肾”就通俗、易懂、形象。教师语言的通俗性往往和直观性相联系,所谓“直观性”就是应当形象、逼真、必要时辅以手势、表情和姿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如讲“舞蹈病”时,教师将患者的表情、步态、姿势等特征性改变,逼真地用手势表达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能提高讲授效果。

4 节奏性

教师讲课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表现之一。教师讲课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要运用语言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当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慢,语气加重,有高低或停顿,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教师可有意变换声调,压低嗓门,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讲课的内容上来。

5 激励性

第2篇

关键词: 教学语言艺术 形象化 灵活化 幽默化 真诚化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犹如一泓清泉,深邃而独具表现力。教学语言是一种科学的语言,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在教学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纽带,是实现师生互通交流的工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方面,语言是任何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德、识、才、学的综合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载体。无论是组织、讲解、引导、点拨或评价,教师都要依靠教学语言表情达意,方能出色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任务。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形象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而一些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多半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黯然失色。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你所讲授的知识,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教学风格、课堂气氛与教师的语言艺术密不可分。从课堂教学氛围而言,他们更期望灌入耳际的是老师形象生动、娓娓动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叩启他们的心扉,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把教学内容讲解得生动些,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印象清晰的概念。从生理角度来看,小学生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要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撑。在他们的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形象是他们进行抽象概括的感性支柱,形象性能促使其抽象思维的深入与展开,使其顺利地登上抽象概括思维的另一新台阶。对于他们而言,一些具体的东西更具吸引力,更能唤起其大脑皮质的兴奋度。因此,教学中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鸟的天堂》时,有这样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我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以其他树代替榕树,让学生观察教室外树叶在微风中颤动的各种姿态。然后引导学生说:“绿叶有的轻轻摇摆,有的左右旋转,有的互相簇拥,有的发出沙沙的响声。”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争艳的景象,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在百花园中的畅心漫游。

二、语言灵活化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双方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教学形势常常由于意外情况而出现新的变化。如何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形势,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语言、驾驭课堂教学呢?这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和语言艺术。灵活而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要求教师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敏捷的思路,善于顺着学生考虑问题的轨道,找出症结所在,因势利导,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点醒“梦中人”,三言两语地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冷静机智,耐心和蔼,善于点拨调控,妙语引入。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盲姑娘听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后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怎么从弹琴的声音中听出演奏的人来呢?”学生积极思考,但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讲给大家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还没讲完,有的学生已经举起手:“盲姑娘就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课堂气氛活跃了,问题也解决了。

三、语言幽默化

幽默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幽默教学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富含哲理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幽默不等于开玩笑,幽默也不是恶语,也不是庸语。幽默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咀嚼课文的胃口,我在教《草船借箭》之前,先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同学们一脸困惑。我故卖关子后告诉大家:周瑜的母亲姓纪,周瑜的母亲姓何。根据是什么?因为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周瑜,“何”生的诸葛亮吗?那周瑜为什么这样妒忌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一文,就明白了。一阵哄堂大笑,既增长了知识,又活跃了气氛。

四、语言真诚化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唤起学生内心对教师的好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真诚的语言,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信任你。有一次上课铃已响过,但黑板却不见有人擦,按道理,责问一番也是理所当然,更甚者可能大动干戈。但我只是说了一句话:“或许是上节课的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顾得上擦。”于是我拿起黑板擦,三下五除二弄干净了。从那以后,上课不擦黑板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教学语言的出神入化,能唤起人们所有的灵性。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语言,教师、学生、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艺术上狠下工夫,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懂得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秀的课是教师用优秀的语言创作出来的。使用优化的语言,或创作出优课,也会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幽默性语言能亲密感情,是沟通教学双边活动的桥梁

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就要把枯燥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爱听、想听、会听。教师在课堂上可运用一些谚语、俗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如:在讲哲学的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风生凤”来说明规律的必然性;用“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来说明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用“一锹挖不出一口井,一口吃不出大胖子”来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等等。使用这些俗语,烘托了气氛,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幽默性语言使学生从空间上、心灵上去缩短与教师的距离,把思想政治教师看作“快乐”的偶像和朋友,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好师生感情,形成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促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走向统一的桥梁。

二、准确性语言能提神醒脑,是指点思维的清新剂

政治课的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术语比较多,很多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要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样才不至于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出现混淆。如:在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这里就有“主体”“主导”与“支柱”之分,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要准确,否则学生一定会混淆。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把学习上难懂的内容,联系实际,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准确地阐述。或幽默,或典故,只要启导得法,切中要害,定会令学生恍然大悟,由衷会意。思维混乱与困扰的背后竟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学生就会及早回头,紧跟教学,如影随形,指向无限风光的险峰。

三、时代性语言能激发兴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

时代在发展变化,学生特点也在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教材特点,让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如:在讲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时,举“闭上眼睛就没有悬崖”的例子,经过分析可得出——面对万丈悬崖,只要闭上眼睛停止思维,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潇洒走一回”,再“拿青春赌明天”之后,“过把瘾就死”;讲人应该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时,结合现实中的一些人缺乏远大理想,只知道“一切向钱看”,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最好能知道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

学生的注意力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时代性的语言拉近师生间,以及学生与社会现实间距离,对学生的注意力起作用,首先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无意注意;然后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为有意注意。作为政治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把政治课讲“活”,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最基本的是用准确性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辨清重点,厘清难点,带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

四、综合性语言多媒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第4篇

课堂语言艺术的分类根据教学课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目的进行划分。教学课程不同,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也会有所不同,应该注意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教学对象由于年龄、学历、知识掌握不同,也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教学目的不同,教师使用的专业词汇和讲授方式也不同。

2课程语言艺术课程

语言艺术是教师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模式。课程特点彰显课程的内涵,讲授的语言艺术体现教师的水平修养。比如几何学中的马鞍图、超立方体,学生很难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研究图中内在的性质,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将图形学、美术学、计算机等技术融入到数学概念的解释中,通过计算机构建动态图像或绘制仿真模拟图形,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目的差别

语言艺术教学目的差别也要求教师使用符合目的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比如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就是教育目的差别非常明显的两种教育。成人教育基本上跟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人们认识能力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面授、函授、电视、广播、多媒体、实践、自学考试等既广泛又灵活,而且越来越成熟,适应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需求的人的需要。而职业教育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同时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在验证中发展能力,要求学生不但动脑,而且动手。教学结果有一定的成果或标准做参考,因此,其教学形式比较简单。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就使得两者在相同的教学形式上交叉。

4教学对象

语言艺术教学对象不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素养、教学表达方式,遵循的语言规则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教育对象的教育的目的划分,有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博士教育等等,这种教育性质的划分,也就将教育对象清楚的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根据对象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执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另外,由于男生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可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在实施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提问语气,照顾学生的情感状态,尽可能使教学达到最好的状态。

5课堂语言的艺术内涵

有关课堂语言的艺术内涵,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见解。王莉颖等人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科学性、教育性、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五大特点。孙利认为教学语言艺术应该注意:情感艺术、表达艺术、提问艺术和情感艺术。丁敏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审美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而钱威认为教学语言应具备一般语言的共性要求,更应把握自身的个性特征:从教学目的任务看,教学语言要具有高效的教育性;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具有专业知识性;从教学对象看,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从教学方法看,教学语言应有灵活的启发性。

6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课堂语言的准确、精炼和流畅性上。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用词恰当、发音准确、语言流畅、言简意赅。用词恰当,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授科学事实时,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结果,用准确的词汇和语言向学生解释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无中生有。发音准确和语言流畅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保证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教师教授内容的基础,如果教师带有严重的口音或者说话结结巴巴,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和热情。有些乡村教师习惯于使用方言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的正确发展,甚至导致有些学生也不会讲普通话,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言简意赅,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教课时不要说一些废话、空话和大话。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教师,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却引用一大套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因此,课堂语言必须建立在规范性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必须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

7课堂语言的系统性

课堂语言系统性要求教学语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系统性包含逻辑性,可以说逻辑性和系统性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坚实有力的整体,使得教学富有立体感。怎样才能让教学具有系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一是讲课之前必须要做好有条理性的备课,讲课时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知识之间的层次结构,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讲课内容;二是对于交叉学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衔接和拓展,构建知识层次树,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同一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三是教师讲课过程中遇到计算、推理、归纳问题,要做到概念清晰,判断准确,推理合乎规则。

8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讲课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师生之间碰撞思想的火花,讲课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应用合适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灵,教师教学是为了开启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置疑问,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对结果从不同角度做出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时机施教,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优美,还要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教师的热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教学必须要融入感情,使师生之间既有知识上的共鸣,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都有极大的影响,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设置合适的问题,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9课堂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语言是教师知识、涵养、品德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生动、形象的情景,不仅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听课更加有精神,精力更加集中。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轻“启”,因而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肤浅。老师如果语言呆板、无力、抽象、缺乏吸引力,学生听课也会有气无力,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也压抑,沉闷。有人说,幽默的人可以唤起心灵的共鸣,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讲课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体现教师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0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里都是高大的,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则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性作用。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回答,努力做到通过合适的语言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正能量,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感情流露方式,与学生之间融洽的交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要有一种理念,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差的学生,都要给他们鼓励,选择合适的表扬方式,特别是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更要懂得鼓励他们,表扬他们。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5篇

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提高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欣赏作品《长江之歌》时,教师可以在乐曲进行前奏时进行一段朗诵“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是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岁月留给我们的只是对它永恒的热恋”。此举会紧紧扣住听者(学生)的心弦,把他们的思绪带到蓝天、白云、雪山、江河。这种能够释解作品的课堂语言的穿插,不仅始终把握教学内容,而且会更大程度的让学生带着一种美妙的心情,欣赏完这首动听的乐曲。同样,在欣赏民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时,教师也可先有感情地朗诵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并言简意赅地介绍作品描写的内容:夕阳西下、月上东山时分,春江的月夜幽静而安详,水面碧波荡漾,落日的余辉洒在江面上,恬静、醉人,从远处的一叶轻舟上隐约传来在船上演奏箫鼓的声音,飘渺、悠长,使人沉湎于这诗情画意之中……在这种由教师语言组织的优美意境下,学生理解作品也就简单的多了。

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的又一重要手段

第6篇

一、高效的教育性

“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传”“授”“解”无一不借助语言。教师的语言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掌握教学语言艺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笔者曾有幸听过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深深觉得于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半句废话。印象很深的是他在短短几句拉家常式的开场白之后,就开始正式上课。一开课,于老师就问:“课前读了几遍?”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紧接着说:“愿意读的举手!”有的学生举起了手,有的学生恐怕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手举起又放下。“停!”随着这声口令,于老师说:“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最了不起!手举起又放下的人失去了第一次读书的机会。举手坚决果断的同学读第一节。”话音刚落,那些因放下手而失去机会的学生后悔不已。于老师笑着说:“其余的人如果想读,要从第二节开始。”这简洁的开头,既直奔教学重点,又饱含哲理,让学生乃至每个观摩者都明白了一个常被人忘记的事实:机会在每个人的面前是均等的,只看你是不是善于捕捉。

二、灵活的启发性

现代教学提倡没有心灵距离的师生互动。这是师生相互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新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做出的反应。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不会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才能有真正的自己的思维。只有有了自己的思维才会有自己的言语活动。

支玉恒老师在学生初读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之后揭题,学生读了一下课题,没有读出情、读出味。支老师没有直接示范,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了“只有一个”的意思,然后深情地问:“这样的地球珍贵吗?请你们读课题,用你的声调和语气告诉我。”“再柔些!”三言两语的点拨立刻见效,学生读题的情真了、味浓了。

初读课文之后,支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读出来。”学生读后,听辨能力很强的支老师立即反馈信息:“真甜呀!像是抹了蜜一样!”“读得还不够苦!”“你读得真棒,我的心也被你读酸了!”独特的启发性评价语,无形地牵引着学生走进教材,品味那“无声之音,无形之像”。学生一次又一次用心地读、投入地读,读出意味、读出神韵、读出个性。课堂气氛变得既活跃,又富有情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独特的传情性

托尔斯泰曾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情感融汇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之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确切的认识,然后通过体验或想象,把内心的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用艺术语言给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叩击学生心弦,引起共鸣。师生只有心相近、情交融,才能建立起零距离的平等关系,才能一起步入文中的境界,徜徉于语言艺术的殿堂。

笔者听过这样的一节公开课——《她是我的朋友》。这位教师凭借她对课文内容的独特理解,设计了很富感染力的语言,带着学生走进小主人公阮恒的内心世界,感受阮恒愿意帮助朋友的一番心意与担心自己会死去的痛苦心情以及由此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感。我还记得那一段抑扬顿挫的导读语:“小男孩静静地躺在席子上,一根针扎进了他的血管。随着鲜血的流动,小男孩的心也慢慢地痛苦起来,忍不住抽泣了一下。医生问他疼吗,他摇了摇了头,用手捂住了嘴。可是,以为自己会死的念头还在折磨着小男孩,不时的抽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让我们把崇高的敬意送给这位可爱的小男孩吧!”这段话语震撼了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所有的人都屏住了气,整个会场是那样的静。一会儿,课堂上响起了师生们含情读文的声音。师生们已完全沉浸在文本的世界里。不用说,学生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四、鲜明的针对性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语言应有变化。年级低的学生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易于接受,教学语言则应具体明朗,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年段高的学生对语言已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抽象思维也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教学语言则应深刻隽永,蕴含哲理。只有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语言才能发挥应有的诱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7篇

关键词:师范美术教育;语言艺术

一、美术课堂教师导入语言——别出心裁

美术课堂导入语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舒适的学习氛围,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让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和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因此,在美术课堂里,教师在导入语课环节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课堂导入语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节课的开始部分,也是美术课堂构建好教学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开始。要注意的是,在课程导入的部分,美术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悬念式的导入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让其对即将讲授的美术课堂充满了向往和渴求的欲望。美术教师也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引出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例如,课堂上运用我国著名作家郑板桥的《板桥题画竹石》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十茹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教师可以通过文中郑板桥的园林的设计描述,展开中国的美术设计艺术的悠久历史,打开学生对于中国美术设计历史的兴趣。因此,通过从上面的美术课堂教师导入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别出心裁的课堂导入语会起到先声夺人和先声服人的艺术效果。这会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因此,美术课堂别出心裁的导入语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找准切入点,适当运用好会起到别出心裁的效果,使教学语言有的放矢,让课堂每一句话都能入学生耳、脑、心。只有教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才会听得心倾神往。

二、美术课堂教师提问语言——独具匠心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互动尤为重要,教师不仅传递了所要教授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把握教学的情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快乐的教学中有所收益。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提问,培养了学生思维、语言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的提问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提问语言的选择时,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人人都能参与课堂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参与课堂成功的喜悦。

三、美术课堂教师的评价语言——暖意融融

在师范美术课堂上,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的评价,常常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应该以激励为主,通过一种评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可以的、是最棒的,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美术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亲爱的同学们”“真棒”“真厉害真好”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无不体现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也能看到学生脸上那自信的微笑和其他学生羡慕默许的目光,因此,这一言一语又引发了学生的智慧与想象,这样的课堂语言,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美术的海洋,环环紧扣美术逻辑,引人入胜。也会使美术课堂的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束语

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语言的艺术。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正确的方法探索美术教育中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美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师范类美术生更好地适应当今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

作者:冯晓莉 单位: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活动;语言艺术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积极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把前代人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一代,又不断地融合和创造着新文化,使之更适合于青少年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传递知识和繁荣文化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凭借着语言来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正确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这些都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智能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了解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一环。

在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高水平的教师语言意高旨远,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教师指导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激励性的语言能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老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问形成良性互动。

研究资料表明,课堂纪律的好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的优劣,以至于学生的成长,这些都和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语言的魅力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掌握老师讲授和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教师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语言的指导下,有助于他们开动脑筋,综合分析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使自己得到思维训练的机会,促使他们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取代的。教学课堂都是无法离开教学语言的,无论是传统的课堂,还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授及引导,只不过传统的课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教师在讲述,而在一些非正规的课堂中,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应用增多,学生活动的自由度较大,但言语活动仍占绝大多数,教学语言也是这类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饱能够饱含浓郁的情感,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心理学研究证表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这两个领域在任何的心智活动都不能被截然分割。教师的教学的语言可以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师生间的良好的情感交流也会对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增强,产生积极的影响。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与理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相协调。教学语言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流活动的重要媒介。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那些忽视或者不重视的教师往往会因为语言的运用不当,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教师的教学幽默能够很好的润色课堂,为教学填亮增色。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3 教学语言艺术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发展,还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

3.1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能够反映出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叔本华的说过“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常常我们的思考会因词汇的选择或遗忘而被迫中断、很显然的是我们的思考力严重依赖于我们的词汇量与组词能力、在现有词汇难于正确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往往会自行造词,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探知教师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思考问题的,通过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学会多角度多视角思维,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直观描述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论概括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的语言观点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的语言材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等等。

3.2 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语言还是一种榜样,是最直观、最有效、最有声无形的榜样,它能够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语言习惯、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有实践证明:如果学生长期受到言之有理、言之成序、言之有趣的教学语言的熏陶,就能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对文化产生深厚的底蕴影响,对自己产生自信和信心,使自己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3.3 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绪记忆,而且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因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能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本身就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学艺术家的语言都具有声音清亮,具穿透力的特点,让人听来十分舒服而且生动形象,有魅力;语言丰富多彩,简洁明确,感情完全投入运用自如;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变化,总让人变得那么自然、那么优美。像诗歌一般精炼的语言,像散文一般优美的语言,像小说一般生动的语言,像戏剧一般传神的语言,这些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审美材料。

教学语言的风格魅力之美,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境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教学语言魅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创新表现出来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晶。教师用气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修养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的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

形成有吸引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风格,这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所要达到的境地,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风格是一个成功教师所必须具有的,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参考文献】

[1]Tayor.语言的学习与运用[M].Englewoos chilffs,NJ:Prentice- Hall,1990:261.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言艺术;准确严谨;形象幽默

教学语言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语言对于教学,如同音响和旋律对于音乐,线条明暗和色彩对于绘画,动作和姿态对于舞蹈一样,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艺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电脑操作娴熟,能修理电脑,畅游网海,制作课件。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为学生所认同。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使用问题。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用词要准确严谨

教师语言的准确严谨,就是确切地使用概念、术语。特别是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记得在听一位教师讲课的时候,他把闪动的“光标”说成“小竖棍”,虽然形象,但不规范;还有一位教师在讲鼠标的移动时,满堂课都是“这儿”“那儿”,如果不是在机房里演示,真不知道他在讲什么。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单击”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点击”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才学、灵感和知识的结晶,是语言的调味品和剂,它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愉悦情怀,沟通感情,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要避免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学过程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例如,在教授word中使用文本框插入竖排文字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则小幽默。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他颇有感触地说:“你们中国人的祖先就是聪明,他们写的书是边看边点头,而我们的祖先写的书边看边摇头。”请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我们古人的书是边看边点头呢?学生回答:“因为古书中的字是竖排的。”教师接着说:“前几节课,我们输入的文档都是横排文字。在我们编辑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如果我们采用竖排文字,将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给文档增添古朴典雅的韵味。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如何使文字竖排。”我发现通过这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信息技术本身缺少一种幽默,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语言,很容易将课上得平淡无味,就像在读软件的使用说明一样。当然,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发挥和智慧的结晶,是要经过长久的实践经验积累的。

三、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言之启智,发展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乏味,教师教起来棘手。讲授时,笔者用诙谐风趣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以“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概念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同学们都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吧!”“看过。”“晚会上小品、相声、舞蹈等节目丰富多彩,直看得我们心花怒放。但是如果不考虑演员们的表演水平,还有什么因素使节目表演得如此成功、如此精彩呢?”学生七嘴八舌,个别学生答道“舞台好!”“对,舞台好,如果舞台不好,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而系统软件就相当于舞台,应用软件相当于舞台上表演的节目。我们将要学习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就相当于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品和相声,是应用软件。我们学习的Windows XP则相当于舞台,是一种系统软件,是Word、FrontPage等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个概念,而且知道了Windows XP是系统软件,Word、FrontPage是应用软件。

总之,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语言既要幽默风趣、准确规范,又要生动形象、有吸引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