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5:09: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专题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高职 旅游专业 文化素质 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消费需求高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致使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旺盛。旅游属于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目前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旅游人才流失率高,不利于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点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区别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强调的则是人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究中体现出的人性关怀,突出人性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它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性。文化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强调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即提高人的素质。二是内在性。文化素质教育除了传授人文知识,还注重人内在品质的塑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即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内在性的特点。三是相通性或通识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其内容结构上与专业课程有区别,它既具有专业性的内容,又跨越专业的限制,使不是该专业的选课学生既能掌握相关专业最基本的知识,又能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基本道理,而且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四是阶段性或渐进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经典《大学》中这样表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充盈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阶段性、渐进性。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以修身立德为根本,建立一个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教育体系。五是引导性。在文化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学人文知识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与处世哲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99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试点阶段,将文化素质教育逐渐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领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曾几何时,高职教育被诟病为“人力”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被冠以“机器人”、“工具人”等称号。在全国高等教育大声疾呼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开始从思想上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程的引导性不够。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过于功利,有些课程为了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工具性,而文化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没有或很少体现。二是课程设置存在“专业化”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其课程内容应该跨越专业的限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来分门别类,导致某些课程实质上沦为专业教育的延伸,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不够。三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大部分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课程开设随意、盲目,课程凌乱,毫无系统性、整体性可言,并且有些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学习完全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育的相关度低。四是文化素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部分职业院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当作“面子工程”,没有全面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有的院校甚至将文化素质教育甚至约化为“两课”教育,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课程的评价方式存在偏颇。目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评价方式基本与专业课程一样,大多数课程的评价仍以分数论成败。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或渐进性的特点,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非常复杂、缓慢,需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还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及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慢慢积淀为素质,其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必须经过教育、养成、熏陶等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应是阶段式的,应该是长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都有待改进与完善。
三、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做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观,明白高职教育并非“制器”,转变高职教育为“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在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系统性与针对性原则。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既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又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既要贴近社会发展,又不能完全迎合学生。第四,可接受性原则。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所开课程必须具备可接受性,让非专业学生也能“听懂”,并尽可能地增加课程的可感知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原则。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与厚重的人文精神。当今世界,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素质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又要展现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与人文精神,尤其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要与国际前沿理论紧密联系。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全球各种文化的激荡与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较量中,有能力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正当权益,才能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健康、持续与协调发展,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构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课程结构问题。通过研究,综观各高校关于文化素质课程划分的情况,笔者将旅游专业的文化素质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大类。显性课程也称显著课程或正式课程,是指学校中的正规课程,是学校或教师公开承认并讲授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除了显性课程或公开授课等以外的课程,隐性课程避开课堂上的直接说教,而是将教育目的深藏在随时都可能进行的丰富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情感体验,在无意识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通常能达到显性课程难以达到的教育目的,并且易于为学生接受,所以隐性课程通常又被称为隐蔽课程。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课程的显性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蕴含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及相关的人文表达能力的课程。必修课的设置,按照国外的经验,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类课程,旅游专业可以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世界文化与文明、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外民俗等课程;第二类是方法类课程,包括科学方法、学习方法、生活方法的引导课程,旅游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可以开设一到两门与生态环境、地理有关的课程,如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与环境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课程;第三类是表达类课程,主要学众传播和表达技巧,结合旅游专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高要求,可以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第四类是专题研究类课程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旅游是服务行业,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可以开设服务礼仪、公共关系、心理学及相关课程。选修课主要是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才能及个性发展需求相关的课程。旅游专业的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考虑开设语言类、艺术类、教育类的相关课程,语言类的可以开设各种地方方言,如粤语,艺术类的可以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类的课程,教育类的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恋爱、青春生活的等课程,如爱情、婚姻与家庭。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隐性课程被国内许多学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主要指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目的,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塑造理想人格。结合旅游专业的专业学习及社会对旅游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高职旅游专业的隐性课程的设置,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多涉猎文学、历史、文化、民俗、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要阅读一定量的中外名著;开展各类人文知识讲座,如各类音乐、戏曲艺术赏析讲座,中国画、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鉴赏讲座,中国陶瓷、雕塑及各类工艺品艺术赏析讲座,各类影视评论、文物古董及旅游文化、公关礼仪等讲座;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各类民俗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旅游技能竞赛节、西方艺术节、戏剧节,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与校内各类文化社团组织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书画摄影展等,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观看各类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围绕专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博物馆、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参观、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从而改造自我、提升自我,进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四、结语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笔者只是针对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够成熟与完善,需要我们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完善。总而言之,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 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3] 傅晓军、尹新:从哈佛通识教育到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4] 韩秀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4(11).
[5] 刘晓明: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关键词:中职学校;多媒体技术;旅游专业;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8.3;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48-01
中国的旅游教育事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学体系,而作为为旅游相关企业、单位等培养一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在旅游教育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为培养旅游方面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培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为此,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在授课中将课本没有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影像等传达给学生,而且能创设环境,实现交互练习,增加师生互动,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等,不失为提高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效率的有效之策。
一、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某种研究方向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他所进行的学习是积极和主动的,其效率要远远高于被动学习的效率。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旅游专业涉及的面很广阔,尤其是地理方面,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讲比较复杂,而课本枯燥的文字无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可把教师需要讲述的内容以声、色、光、动画等形式组合起来,创设一种情境,让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抽象内容变成可观可感的形声结合体,让静态的审美对象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一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如中国三大瓷都、世界三大饮料、中国三大佳石时,教师可在网上搜集与之有关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通过PPT,了解了一些著名的特产和手工艺术品的原貌,对这些巧夺天工的物品充满惊叹之余,也认识到旅游专业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如此一来,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必然让学生对旅游专业充满兴趣。
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增强教学效果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性格活泼,充满朝气,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可能要稍微逊色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初中阶段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因此各科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旅游专业的教材专业性比较强,里面的内容概念很多,甚至很繁杂。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这些概念。但是概念作为旅游专业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学习环节,对旅游专业课程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既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又不至于混淆,还能降低这些概念的理解难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例如,在讲述有关导游的基础知识的时候,特别是关于旅游活动的定义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旅游的定义中的重要内容如非定居者、不从事任何的赚钱活动等,教师将艾斯特(AIEST)定义摆放在课件上,然后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官方定义以及国内知名领域的学者所下的定义进行对照,让学生比较这些说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旅游的定义和发展史,教师还从网络上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照片,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如此一来,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旅游的基本概念,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三、视频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屏幕播放与教师所要讲述内容有关的视频,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学习视频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获得学习的感受。具体到旅游专业而言,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各地的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等,比单靠嘴巴讲或者文字表述效果更好。我国烹饪历史悠久,烹饪文化博大精深,各地精美的菜肴数不胜数,在给学生讲述有关中国的饮食文化的时候,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各种菜肴都给学生讲解。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烹饪文化的魅力,教师事先精心准备了与之相关的视频,如《满汉全席》《舌尖上的中国》《饮食中华》等,然后用电脑技术将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剪接,最后播放给学生光看。再如,讲述旅游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我国著名的园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地园林建设的风格特色,里面包含的内容文化以及建筑的特点等,教师给学生播放了大型纪录片《圆明园》。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被圆明园壮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和陶醉……而此时,伴随着悠扬的笛声和唯美的画面,学生们几乎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生怕遗漏了画面。而正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好地学习旅游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40-02
0 前言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原旅游业面临新一轮的升级转型。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面对着充满战略发展机遇的中原旅游业,定位更加明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方式转向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发展,模式转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因此必须加大培养旅游人才力度,努力形成旅游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
1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飞跃,旅游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当今中原经济区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高职教育占有重要比例。从学生人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大约占到高校总数的一半左右,对整个经济区经济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传统的以知识为体系教育模式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需求。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初期,不少旅游企业用人的现状是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现代旅游企业需要“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走到旅游企业一线还具备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操守与较高的个人素养。目前多数高职旅游专业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的毕业生即便成绩优异,到工作岗位总觉得不能适应,主要是缺乏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行为规范不足),职业能力不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少,陈旧,脱离实际),导致很多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一大部分都流向了其他行业。所以出现高就业率高流失率的现象,也就是一方面是旅游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用工单位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可用人才。
2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职旅游专业是为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智库,是培育旅游人才的摇篮。目前旅游业人才的总体水平与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市场所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人才培养结构不尽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吸引力弱;旅游专业建设不够完整等。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在认知、理解、技能、经验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作为以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是学术型人才,他们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实践,其课程内容就不应该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能力为核心,但很多高职院校对对培养目标具有盲目性,缺乏职教特色。很少有院校能够持整合企业相对应的岗位所需能力,坚持能力为导向来培养学生。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翻版的”本科旅游课程,太过系统化,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导致很难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旅游专业生源不尽统一,对不同生源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未能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而课程设计中缺少针对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热点课程,不能与时俱进,不符合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缺少针对地方旅游发展的特色课程,与地方经济与行业的发展脱节,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在本地区就业,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未来所需。
2.3 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重“概念原理”的知识,而轻“过程、方法的知识”。教学内容体系僵化,课程设计并未体现国家教育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选修课较少,学生跨校、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机会更少;文科与理科等不同类型课程比例不合理。特别是文理渗透课程太少,并未能根据学生特点培养,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高职导游专业设置大量的课程和中职校课程设置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各科内容的扩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相关课程内容中就出现了一些基础理论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浪费了教育资源,导致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相关学科的课程开设不足,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补充。
3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以导游专业方向为例
究其缘由,做到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做到生产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要设置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1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
教育作为特殊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社会需求。旅游人才需求很大,高职旅游教育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关键是看其培养方法与模式,这首先就要求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是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总体课程目标从大方向上指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它为制定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提供了依据。许多高职院校,为体现其层次较高,把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达不到目标,也不符合我们市场需求,我们的市场和行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高智能和具备操作技能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开办旅游专业必须明确高职旅游教育不是培养旅游管理的理论家,而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旅游专业人才。课程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真正使受教育者在正确的目标指向下去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2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的设置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的人才基本标准是接近企业需求,能迅速融入企业。高职导游专业必须以旅游企业和行业的前沿动态作为课该专业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专业理论性课程体系基础上,注重应用性课程设置,增强课程实用性和战略性。
导游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保证培养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人才需求达到成功对接,要在专业目标指导下,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目标工作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分析——课程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见图1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在设置过程中,首先要调研专业面对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并归纳、总结该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项能力,再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分析该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项能力用哪些课程支撑,达到从能力分析到学习领域的转化,使其构成导游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4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实施保障
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的核心点是课程设置,同时也是直接对应教学目标、办学特色这两个核心目标。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职导游专业实现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零距零”,还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4.1 丰富课程体系设计主体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完整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需要丰富设计主体。要让行业专家参与,主要负责导游职业能力的专项分析;要职业教育专家要亲自参与,指导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进度和方向,负责将专项能力整合为具体的课程;教师要进行市场调研,亲自实践导游工作,体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能力;学校决策人员要组织课程开发专家、行业专家、教师等多方设计主体讨论并制定出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负责监督课程开发的进程和质量;设计主体各方明确其权利义务,发挥各自优势,以确保课程体系设计的质量和流程的顺利。
4.2 强化教学方法与管理的灵活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考虑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导游专业教学不仅涉及到许多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等实物,而且涉及到许多实际操作技能,迫切需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导游专业教学的现代化,有利于接受信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也不能是僵化的条条框框,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注意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学分制的实施要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配。课程设置突出灵活性,体现高职教育面向人人的特点,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可以不采用统一的内容和进度,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4.3 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力度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对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学校的设施以及旅游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河南高职导游专业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实训教学设施。很多的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在有关课程的学时分配上,除了课堂教学外,增加了实际操作环节,但由于受实训、实践场所的条件局限,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高职导游专业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理论要点[J].中国大学教育,2009.
[2]曲秀梅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告知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学院,2009.
[关键词]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
我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旅游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在近30年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门人才。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已明显滞后于国际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别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借鉴其成功经验。本文试将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浅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以推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
1 中国与日本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概述
1.1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分析
1.1.1中国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于1981年,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和资助创办旅游系,是国内最早开办旅游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之一。1991年,第一批获得了国内旅游经济专业(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主要旅游教育机构名录。据2006年5月《科学时报》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本专业国内院校排名第7位,属于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一流院校。目前,旅游学系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已在国内多数旅游院校推广。
1.1.2日本立教大学
立教大学是东京6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日本旅游教育的先驱者。1967年,日本教育部批准立教大学在社会学部(院系)设立四年制的旅游学科(专业),它成为日本唯一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机构。这是日本旅游教育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标志着日本旅游教育完成了从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教育向旅游基础理论教育的嬗变。1998年4月,立教大学以旅游学科为主体成立了日本第一所旅游学部和旅游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培养了许多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其学科设置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旅游学科建设的方向。
1.2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是受到中日两国旅游学术界和旅游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一流的旅游高等院校,可以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两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1.2.1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管理工作。
(2)课程设置的现状
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校公共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B类为院系(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旅游学系)公共必修课,一般与A类课程同时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C类为专业必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学年,极个别的课程开设在学生的大四学年;D类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大四学年,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课程的具体学年;除以上课程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学校开设的各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E类)以及学校内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F类)。
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人类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度假村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评价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南开大学商学院取消按专业招生,实行“按大类招生、统分结合”的原则。学生在入学后的前3个学期按照类别(旅游管理属工商管理类)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不同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可见,南开大学商学院是非常重视基础课程教育的。而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旅游学科体系来设置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
1.2.2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旅游学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饭店业、旅行社业、航空业和城市产业等服务性行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
(2)课程设置的现状
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综合教育科目,是全校共通的课程,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三大科学领域;B类为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包括法学、商学、政治学、经济学、经营学、地理学等课程;C类为专业基础科目,是学习和研究旅游的基础学问,也是旅游学科的核心课程,其中,旅游概论、旅游企业论和旅游调查法是必修课,其余则为选修科目,必修科目在一年级时学完,其他科目在二年级时学完;D类和E类分别为专业基干科目和专业展开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基干科目,并在大三、大四年级学习专业展开科目,在专业基干科目与专业展开科目里又分为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同时为了达到毕业时所要修满的学分,学生还必须在专业选择科目(F类)中再选修一些科目,这就强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主要课程有:旅游地理、日本区域地理、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开发、旅游事业论、语言与文化(英语、法语、德语)、环境教育、外国区域地理、旅游调查法、环境心理学、接待消费论、国际旅游论、国际合作旅游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观光地域社会论、接待产业会计学、旅游文化人类学、住宿产业经营论、旅行社经营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投资论、旅游交通及各种实习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立教大学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外,还为他们安排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的阶段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将来的就职方向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领 域。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多学科教育,丰富国际感觉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
2 中国与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比较分析
2.1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
2.1.1课程体系设计中心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是以旅游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逻辑严谨,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日本旅游学科则是根据学校已有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将来的就职方向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关心程度而构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强。可见,两者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心有着本质的差异。
2.1.2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日本旅游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则是为旅游业以及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些狭窄,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
2.1.3课程结构的差异
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共课100多门,专业课40多门。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都规定了必修课。开设的科目除基础外语、体育是两年科目,高等数学、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英语听力与阅读是一年科目外,其余的都是半年科目。一年科目和两年科目的课程只能连续在两个或者4个学期内完成。在专业方向课里开设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3个方向的课程,课程安排相对简单浅显,没有体现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立教大学旅游学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将近200门,专业教育科目70多门。除专业基础科目规定了4门必修课以外,其余科目均为任意选修课。开设的科目除讨论课(演习课)、毕业论文等少数是全年科目外,其他科目原则上都是半年科目,学生可以将一学年的课程分成上下两个学期灵活进行选修。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在专业基干科目和展开科目里都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对3个学科近3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可以集中选修一个学科的科目,也可以跨学科进行选修学习。当然,学生要先以自己所属学科的科目学习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学习。
2.1.4课程内容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内容不是多年沉淀下来的经典理论,就是其他学科的嫁接理论,课程内容不仅陈旧和不实用,而且变化较少,与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脱离得比较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只重点涉及了传统的三大块方面的内容,即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开发规划,而关于环境保护、居民参与、旅游行政论、旅游需求调查、旅游地研究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相当薄弱,课程内容设置的国际化趋势也不明显。日本立教大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需要,尽量紧密地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旅游课程开设的领域非常的宽泛,课程内容除涉及了旅行社、饭店业,旅游开发计划等,还涉及了职业指导、社会教育、景观论、旅游文化、旅游交通、国际旅游、会议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多种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其在增进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旅游行政管理和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贴于
2.1.5课程实施与组织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班形式的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往往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对幻灯片、视听、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讨论课属专业选择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在10至20名学生的规模内由学部制定“专业讨论课”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在3个学年内,学生选取一个与专业讨论课有关的主题,从调查研究的方法到阅读专门文献以及进行野外调查,彻底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3个学年在讨论课上的学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在讨论课的基础上,一般科目也正在采纳共同研究和现场学习的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进行学习。在语言教学中以英语为主,包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从基础语言学习(全校共通)到专业语言学习,从初级到同声翻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小班形式教学。灵活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灵活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为了应对大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信息处理的教学也加大了力度。除此,立教大学旅游学部还制定了学术辅导员制度,由专任的辅导员就有关学习计划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详谈。
2.2差异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
2.2.1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师道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念,束缚了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儒家文化又讲中庸、重和谐,使人缺乏竞争意识。到了近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仿照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来建设的,而前苏联教育学家大多认同科学、学问以及知识对人的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历史不是那么悠久,所以它本身的文化积淀并不多。但日本特别重视对东西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既“崇尚”东方儒家传统道德又“嫁接”了西方文明成果,这使得日本教育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种拿来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基于模仿背后的“日本本位”心理以及把外来的东西纳入本国文化体系的转化能力。可见,日本是非常注重本国教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的。
2.2.2教育体制因素
在中国,由于基础教育至今尚未摆脱以追求升学率为主的应试教育,再加之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致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高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在经过基础教育阶段以后,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发展。这些势必会造成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习惯于进行理论的学习,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差。日本在二战前采用的是德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专门教育,战后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教养教育。现在,日本大学强调教养教育,加大本科生基础教育的比重,将本科生的一部分专业教育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另外,日本还提倡“个性”教育,根据区域和学科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2.2.3旅游行业因素
中国旅游发展走的是一种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 模式,表现为旅游发展在目的上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为选择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所营造的氛围也笼罩着旅游教育领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的是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数量很多,但整体教育质量却很低。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日趋强化的工业化和成熟的生活方式。从生活方式上讲,人们在消闲开支方面更加多样化,追求旅游、体育和文化的活动,扩大豪华消费品的开支。由于日本著名旅游景点少,以及消费水准偏高,严重影响了日本入境旅游的发展,但是,在强大经济实力的作用下,日元升值,促进了日本出境旅游的发展,使与之匹配的高等旅游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
2.2.4旅游教育发展程度不同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起步于1978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的专业教育体系。但由于成立的时间晚,基础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旅游教育还处在一个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的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这给旅游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专业教育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从总体来看,日本的旅游专业教育正在进入真正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除立教大学是以旅游学科为学部名称外,其余各大学均以国际、产业、贸易、经济等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作为学科的名称,学科所属学部以商学部为最多,其次为社会学部、经济学部和国际学部等。就是说,作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当首推商学和社会学,而旅游现象的产业和社会生活侧面应当成为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
2.3差异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
2.3.1教育的发展道路不同
我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先是入境旅游“一枝独秀”,接着是国内旅游“遍地开花”,出境旅游也“含苞待放”,旅游教育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因而选择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发展道路也是在中国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不得已之策。日本由于对旅游学科设置的审批比较严格,再加上相继出台的日本旅游法规作为支撑体系,使得它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循序渐进地有序扩展。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反映了由于日本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多年来基本是徘徊不前或微增,导致日本旅游教育的规模有限,比较容易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2.3.2行业进入性不同
目前,我国旅游高校的专业课设置更加偏重于理论化,而原本应该重点加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被大大压缩,致使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不足以及实践技能不强,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差,进入行业后缺乏发展的后劲力。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注重多学科,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因此,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会适应并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3.3学生的就业去向不同
在中国高校里,学生选课余地小,就业面窄,行业内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停留在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以及机关单位等。这与我国旅游专业设置的过细和过窄有关,既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而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相对科学合理,在课程安排上,时刻与学生的就业去向相结合,特别是专业科目的3个学科分类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学生选择余地大,就业去向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地方不只停留在旅游业,在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有所作为,这些行业不仅有旅行社业、宾馆娱乐业、运输业,还有商业、服务业、通信业、制造业等。
2.3.4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不同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大多参照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很少考虑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相对狭窄,不能适应旅游国际化的需要。而日本旅游高校充分认识到了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国际形势,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紧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培养国内旅游人才,还要培养能够满足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旅游人才。一些有特色的学科设置,如国际旅游开发合作论、比较文化论、外国史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 日本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差异。尽管双方可能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很明显,日本的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我国应该在比较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3.1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设置课程
从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下4点内容:关于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的形成;关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于重视基础、基本的教育与推进个性教育;关于重视文化传统与推进国际理解。可见,每一门课程都是针对学生(人)的兴趣和将来的工作而设计的,而且每一方面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从以上来看,我们是可以感悟到其课程的设置是从培养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考虑的。
3.2强调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
日本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合理,强调学科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立教大学旅游学部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中,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近200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科目中开设了16门课程,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在专业基干和展开科目中,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课程,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通过4年的学习,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从事旅游业务工作的能力,还具备能够适应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他们将来不但能在旅游业,而且能在与旅游业相关的更广泛的领域内施展才华。
3.3强化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
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开放人才的要求以及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旅游专业也必然会对人才的全球化视野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日本立教大学的课程设置就比较注重国际交流的迫切性,比如适时增加多种语言在课程中的比例,开设诸如国际旅游论、外国地志以及地域文化论等课程。所以,从培养国际旅游人才的角度,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应忽视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及对全球化过程的评价、认识和适应。
关键词:旅游;专业实习;策略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专业实习,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学校统一安排、统一安排与自主实习相结合、学生自主实习。本科生的实习模式主要有“3加1模式,2加1模式,7加1模式”三种,专业实习模式以“7加1”为主。“7加1模式”是指学校在第六学期后的暑假开始安排为期三个月至半年左右的企业实习。本科生的实习基地以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为主,旅游行政部门为辅。本文拟就旅游高校的专业实习情况进行分析,探求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提升策略研究,以利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更加卓有成效。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现状
1.对专业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对专业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强度与高校对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学校层次不同,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同。对专业实习最为重视的是专科层次的学校,本科教育对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专科学校,本科院校更重视的是理论学习,本科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优越感,不愿到岗位中进行实习。尤其是211、985类旅游院校本科生以后的就业目标是旅游行政部门的规划和管理人员,因此对专业实习很不重视。
2.实习岗位单调
实习岗位单调包括两方面,一是实习基地单调,二是实习岗位单一。目前就旅游院校而言,受多种因素制约,可供选择的实习基地,主要以星级酒店和旅行社为主,种类单调匮乏。许多企业将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注重学生的述求,学生希望在多个岗位熟悉工作,但企业考虑培训成本,基本要求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学生不能轻易换岗,这些原因使得学生把实习当成修完学分的任务,在实践当中不重视专业实习,工作缺乏热诚。
3.放任自流,缺乏跟踪指导
多数旅游院校起步晚,没有经验,许多旅游院系甚至是由其他专业如历史、地理转化而来。旅游专业教师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况了解甚少,在实习指导上力不从心。特别是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模式实施后,学生的实习单位类型、层次、岗位很不一致,学校的指导也就成为空谈。目前部分院校在实习期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即使配备教导老师,但指导教师在平衡学生、学院和酒店几种利益的过程中非常尴尬。指导教师需要较高的技巧来把握分寸,稍有不慎,即会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维护他们的利益;酒店希望指导教师稳定学生的情绪,不要干预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学院希望教师能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现在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多是在遇到情况时的应急指导,而且受到距离和经济上的限制,外地实习的学生基本上受制于实习单位,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学生擅自做主提前结束实习,造成学校和实习基地的关系紧张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混乱。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提升策略
1.拓展专业实习认知
①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如课上讲解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专业实习对于旅游专业的重要意义;播放往届学生专业实习的录像;通过座谈会与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实习,而且是沟通、协调、合作能力提升的好机会;实习中必要的体力劳动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是需要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的智力型体力劳动;在教学活动中安排模拟训练,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度和兴趣度。②详细的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实习协议、实习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使实习生对实习单位做到心中有数,要教育实习生做好角色的转换,确立从最基础、最基层做起的实习观念,防止好高骛远思想的滋生。③做好实习前期动员工作。如举行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学长们现身说法,帮助学生预见工作繁重、超时工作、同工不同酬等实习中的矛盾与冲突,提前做好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接受角色转变,避免实习过程中产生心理落差。
2.增加专业实习岗位
旅游实习基地的选择应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酒店、旅行社、景区外,还可选择旅游交通企业、咖啡厅、酒吧、茶馆、高尔夫球场、西餐厅、特色餐厅、游泳馆、水上世界、公园、博物馆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场所。岗位轮换是学生正常的实习期望,学校可通过与实习单位的友好商榷,让实习单位在旅游淡季适当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岗位轮换机会,对于那些表现优异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学校可向酒店建议安排一些初级管理岗位,让其得到充分锻炼。对于不愿意进行轮岗的实习单位,学生和实习单位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以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
3.选择专业实习单位
学校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非常重要,学校应该综合各种因素慎重选择合作单位。旅游院校需通过实地考察,采用各种渠道搜集实习单位的真实情况,了解实习单位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学院负责人需要与实习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本着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原则,与选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选择实习单位应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考虑, 避免由于种种原因过于频繁地更换实习地点。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笔者认为专业实习点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①所选实习单位应高起点、高层次,尽量选择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一些五星级酒店、国家级旅游景区;②所选实习单位能够满足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即能够保证学生所学专业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并促进高校联合建设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实习基地,确保实习景区的长期稳定性;③所选实习单位应客源较充足、稳定,管理要正规严格、标准化,有利于学生就业前就养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与管理理念;④所选的实习单位能真正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能够给予学生培训、轮岗的机会,满足学生生活、学习与安全的需要。
4.建立实习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制度是落实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学校是通过企业填写学生的实习考核表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际上,简单的一张考核表很难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正实习情况。学校应对学生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实习案例等进行综合考核,每部分给予一定的权重,各项成绩的内容不同,重要性也不同,应当根据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科学地确定其统计权数,最后综合得出学生的实习成绩。实习考核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客观、合理、规范。实习生由旅游实习单位和教导老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劳动态度、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日志、周记等。实习成绩评定由系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和教学秘书一起按规定的程序共同评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学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1],对于学校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校企双方合作基础上,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新型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的衔接,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索现代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如何应用,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从而适应现代旅游行业、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当前,这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如《导游业务》和《餐饮服务与管理》两门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导游带团服务技能和餐厅服务技能大多可以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不仅使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获得相应生活补助,真实地体验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流程,而且还利用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工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并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推进作用。(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并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推行。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有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2]。我国自1991年和2005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了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意见,到2014年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但针对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开展、如何实施等问题没有细化,政府部门尚未与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学徒制教学标准,对学徒制的培训目标没有统一的要求,试点教学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
学徒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并对成都希尔顿酒店、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天源豪生度假酒店、绵阳绵州国际旅行社、建川博物馆等周边地区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专业兄弟院校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来看,由于学校与企业是单纯的合作主体,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虽然众多试点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具体问题如下。(一)现代学徒制推进机制不够完善现代学徒制是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推行的,其实施过程必然要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还是单纯以学校为主,政府参与度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或联合培养学生没有要求,对企业的持证上岗、员工培训等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如何实施、企业对学徒的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政府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的补助等政策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二)现代学徒制推进缺乏政策保障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缺乏政策保障。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缺乏一定的政策补助或优惠,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见的文件,但纵观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政策不统一,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还没有推广。因此,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时缺乏热情,更期望学生从事长期工作,给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忽略了对学生的长期培养。(三)学校实施过程缺乏力度学校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热情较高,期望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从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教材与行业、企业的发展不能匹配,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过程,且多数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师资缺乏从事旅游业的经历或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不强[4]。由于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待遇不完善,不能吸引企业能工巧匠来校长期参与专业教学,因此导致学徒制工作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作为单纯的教育机构,无政府的行政能力,缺乏对企业的约束,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显现出学校热情高涨,但企业相对冷淡的教育现象。(四)企业主动参与度不高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更期望招收毕业生或社会上现有人才,而不是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在校生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另外,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再安排企业能工巧匠去实施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学徒制内容,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而言,以利润需求为主的企业显然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与学校的深入合作上。再者,由于政府部门未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热情不高也在情理之中。(五)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徒制试点企业工作过程中热情不高,他们更看重企业的福利待遇,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而旅游企业很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长期的培养,或处于企业方考虑,不愿意充当家长或教师角色去约束学生。再者,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角色转换较慢,面对工作不熟练、加班时间过长、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极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要求申请更换企业或逃避实习的想法,导致校外实习质量不高。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建议将学徒制试点工作纳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制定人社、财政、税务、教育、经信委等部门共同推进,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由劳动纠察大队、财政、税务部门等定期对试点企业进行督察;税务部门牵头,对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从事学徒制试点效果显著的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对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再者,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包括各职业院校师资、企业能工巧匠、行业负责人等的技术人才智库,围绕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建设、技术革新、人才需求、学徒制试点成效分析等问题开展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建言献策。(二)选择实力雄厚企业,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学校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旅游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专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和研讨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方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培养和考核,从而顺利开展学徒制培养工作。完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方案,并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落实实习人才输送与企业用工的衔接。在招生方面,邀请企业参与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并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同时身兼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学校内部实习环境,定期赴企业进行交互式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在就业方面,企业参与面试和选拔优秀毕业生,并与其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享受企业正式员工待遇。此外,还可以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奖学金机制,从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从事核心课程的授课,并选拔年轻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帮扶,根据“前期手把手教、后期指导”的原则,对在职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赴企业锻炼实习,深入一线开展符合专业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容,使教学过程动态更新。在培养师资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向职称竞聘方向倾斜,鼓励教师重视业务发展。(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基础、学生素养上,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为下一步适应岗位提供保障。辅导员或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科学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五)建立企业年终考评机制促进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内涵和社会贡献价值。政府部门在相关企业年终考评中,可将参与职业教育力度、参与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学徒制培养人数及达标人数等数据,作为考核相关企业对地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指标;对积极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企业进行“学徒制试点”挂牌,优先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政策;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牵头定期邀请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六)鼓励学校开办非营利性企业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专业建设,本着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开设各种集产学教研一体的校办企业或工厂,鼓励学生在校内从事生产性实习。校办企业的开设,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更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此外,还可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创业导师,结合国家政策,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或开办与之相关的企业,学校可以提供条件或启动资金。对于校内有条件开办企业的学校,可以商定盈利划分比例,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热情。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工学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奠定基础。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要求,适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2]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059―0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大,绿地面积大幅减少,交通拥挤,城市环境质量正一步步面临恶化,加之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城市中的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和假日制度调整的背景下,人们希望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享受难得的清新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而乡村旅游对脱贫致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使得许多欠发达地区开始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是浙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丽水市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悠久,乡村民俗丰富多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优势。丽水的乡村旅游兴起于本世纪初,至2009年全市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94个,其中省级旅游村15个、市级旅游村20个,省级旅游点7个、市级旅游点27个,经营户(点)859家,75%以上为星级经营户(点),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218家。乡村旅游累计投资规模达近5亿元,从业人员6 562人,餐位73282个,床位5557个。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也在不断丰富,从过去以餐饮业为主,辅以麻将、扑克、钓鱼等简单雷同的娱乐设施向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过渡(见表1)。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减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
近年来丽水的乡村旅游尽管在类型、数量和分布上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处在粗放经营的初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着品牌不响、层次偏低、规模较小、综合效益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在经历蓬勃发展后正面临瓶颈制约。随着周边杭州、金华、衢州、温州等地乡村旅游产品的不断推出,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游客消费需求日趋理性和成熟,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在投入和促销等方面力度相对欠缺的丽水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的竞争劣势,面临着新的“拐点”和转折关口,丽水乡村旅游业的整体转型提升也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乡土文化特色突出
丽水市位于浙西南的大山区,山清水秀,乡村地域广阔,“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复杂地形造就了众多美丽的乡村风光。因为地处山区和历史上距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交通路线长、道路等级低等原因,长期以来,造成这一区域信息闭塞,工业经济相对落后,属于浙江的欠发达地区。同时这一区域的农村因受工业化影响较小,乡土文化能够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古文化、古建筑、风土人情等在这一区域保存地较为完好。在丽水的广大农村中,散布着缙云河阳村、松阳石仓村等地域特色十分明显的古村落,拥有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宋、元、明代的乡村古建筑和剪纸等古老的农耕文化,这些古民居、古村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物价值。丽水的景宁县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在服饰、歌舞、婚俗、饮食、手工艺品、农业生产、体育等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畲族聚居村落和原汁原味的畲族风情在市场上很有卖点。丽水是当年中国工农挺进师活跃的地方,庆元、景宁、遂昌、松阳等各县均为革命老区县,松阳安岱后村、遂昌王村口村等乡村都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地。这些独具资源优势的村落的旅游吸引力和开发潜力都很大。
此外,丽水盛产各类水果、香菇、木耳、茶叶、笋干、野菜、中药材等乡村农副产品,迎合了游客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在乡村旅游地游客不仅可观赏品尝,还可亲自采摘或购买。如庆元县是世界香菇生产的发源地,其展示各种食用菌不同烹饪方式的“百菇宴”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二)生态环境优良
丽水市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2005年被正式命名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80.79%,林木绿化率81.62%,位居全省首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列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第一市”,也被誉为“浙江绿谷”、“浙南林海”、“华东最后一片净土”和“华东天然氧吧”等,生态优势已成为丽水乡村旅游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
(三)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丽水位于长三角边缘地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密集,经济发展快,是我国中产阶层聚集的地区之一。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对休闲和健康的诉求,另一方面,该地区城市拥挤和污染的问题又日益显现,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将非常乐观。丽水凭借秀丽的田园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正在努力推进“长三角极具魅力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建设,这对长三角地区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都市人来说县有不可抵挡的诱惑。随着金温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浙江省内“四小时交通圈”的形成,交通趋于便捷,节假日和周末到丽水进行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四)政策优势
2005年初丽水市委、市政府做出启动乡村旅游的决定,目前市本级以及9个县(市、区)均已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或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文件,丽水市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安排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资金1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也都针--对各地实际,纷纷采取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树立示范点等措施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
丽水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高富集区,乡村旅游是近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人们对其地位、特征虽有了一些认识,但认识不深刻,一些人认为乡村旅游仅仅只是传统农耕经济的一种简单补充,没有认识到乡村旅游是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还有些人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凭一腔热情简单地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经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如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指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
目前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在丽水发展的速度和深度。现阶段丽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多数还是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初始的阶段,全社会对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和决心尚未真正树立起来。
(二)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乡土性”不足,整体呈现“小、乱、散”的局面
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乡村旅游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投入少,规模小,大家各自为政,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品牌效应差,整体呈现出“小、乱、散”的发展局面。经营者在搞乡村旅游经营前不对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认真梳理和统一规划,往往直接采取照搬照抄的做法,使得许多乡村旅游点经营项目雷同,缺乏个性化色彩。
有的乡村旅游点的开发“乡土性”不足,“城镇化”有余,在建筑造型,建筑材料、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等各方面贪大求洋。如莲都区九坑村每幢楼房的铝合金窗、致富后盖起的整齐划一的豪华装修的小洋楼、农民进进出出开着的摩托车、汽车等,令那些希望在乡村游中寻找“土”味的城市游客大为失望。
(三)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接待能力低
丽水属于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虽然近年来各县市都已开始重视对乡村旅游市场的培育,设立了乡村旅游的专项发展基金,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这些投入对于开发乡村旅游、完善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所需的庞大资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目前丽水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极其有限的投人为主。丽水市的乡村旅游点大多以经营餐饮业为主,客房数量少而且档次不高,项目内容较为单一,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式”发展,如旅游娱乐项目、土特产、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部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
投入不足也制约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虽然金温铁路、高速公路使丽水与外界的大交通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使得市内各县市,尤其是地处偏远的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条件仍然使游客只能望景兴叹。大多乡村旅游接待区的休憩娱乐服务设施不足,卫生设施缺乏,厕所简陋,食宿设施的档次和卫生达不到游客的需求,也极大影响了人们的旅游情趣。
(四)管理队伍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接待服务质量
随着旅游者旅游经验的不断成熟,对接待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而乡村旅游地大多在农村,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服务人员的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粗放式的经营,重视短期效益的小农意识和淡薄的服务质量意识严重制约了丽水乡村旅游的上规模、上档次和良性健康发展。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比较富集的山区和乡村地区相对封闭,经济落后,如何吸引并留住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宣传促销等各类高素质专业旅游人才,对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水而言是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
(五)整体营销不足,对外宣传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缺乏品牌意识
丽水市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大多还处在原始、被动的水平上,投入少,形式简单,专业水准差,甚至许多乡村旅游点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促销,仅限于“回头客”的口头宣传。如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的庆元和景宁等县的各乡村拥有众多高品位的古廊桥资源,且特色各异,各有所长,但是廊桥旅游的知名度却远不及邻近的温州泰顺,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自我吆喝,各县市之间缺乏协作联动机制,难以形成宣传合力,既浪费财力物力又大大削弱了宣传效果,亟需将各自的优势整合包装起来,形成丽水乡村旅游的整体品牌和统一形象推向市场。
(六)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滞后,乡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丽水乡村旅游业的各项政策尚未完全配套,如投资开发政策、保护政策、信贷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缺少政策指导和规范,尤其是原生态环境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受到负面影响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丽水近几年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时期,道路建设和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的开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但是由于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几乎空白,许多建设项目上马前不需要经过旅游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使得象古树被伐、瀑布断流、湖泊河流被填等此类破坏旅游景观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优良的生态环境本是丽水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凭借,但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一味地滥用资源,而不愿在保护资源、治理环境上下功夫,甚至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餐厅提供野生保护动物,随意排放污染水体土壤等。而旅游者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也出现了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的战略对策
(一)充分利用生态后发优势打响丽水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升级的重要环节,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第一市”,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初步确立,“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的口号逐步叫响,丽水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态后发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式,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完美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是基于传统乡村旅游出现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文化扭曲等问题下出现的可以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型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为具有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丽水的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这也非常符合当前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的市场潮流,特色鲜明的乡村生态旅游有助于营造和打响丽水乡村旅游的品牌,并使乡村旅游向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乡村旅游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精心包装项目进行外部招商引资,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优惠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体系,保障乡村旅游建设用地,扶持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舆论宣传等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协调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应由政府主导进一步修编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布局,择优选点,使乡村旅游从目前的“零星分散”向“主题独特,优势互补”的重点区域性“成片布局”规模开发转变。
(三)深化“休闲”内涵,创新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目前传统意义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要求,必须在“特色”上下工夫,在差异化上找出路,打造新的业态,创新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是助转型的重要途径。丽水的乡村旅游要开创“一村一品”之路,突出凸显亮点,结合地方独特的自然生态、特色农业、畲族民俗文化、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
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相互融合的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和农事体验型、养生型等各类型乡村旅游,深挖休闲活动的内容和内涵,使游客“吃完就走”转变为“住下来,留下来”。并以此带动和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加强旅游业、农业、加工业、手工业的耦合联动,采取一体化经营和产业大配套与大协作的方式,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引导社区参与,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乡村旅游为乡村劳动力转移找到了新出路,乡村社区的积极参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考虑当地农户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在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自身发展,让农户参与到整个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收益中。目前丽水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多数还是由农户或业主自行管理的单一模式,可以学习遂昌三井村的经营模式,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进行管理,协会对全村乡村旅游实行统一定价、统一菜谱、统一培训、统一宣传和营销。也可以象长濂村实行公司制经营管理模式,即以成立旅游公司,作为乡村旅游对外的法人代表,统一对外经营。通过尝试成立公司、联合体或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规范乡村旅游的有序健康发展,另外还要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接待素质和参与水平,加快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5-01
中国是世界旅游强国, 而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也将突出发展贸易旅游业,建设国际滑雪旅游胜地和避暑休闲度假胜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黑龙江省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旅游人才,同时也需要加大职业教育建设力度,培养更多专门人才,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企合作共建“2112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以黑龙江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在职场环境中学习锻炼,将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现代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211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1、2学期学习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突出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对哈尔滨滑雪节、冰雪节、哈洽会、湿地旅游文化节以及哈尔滨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加强学生对旅游业的感性认识,了解职场环境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3学期开设旅行社业务实操等课程,将专业课程内容完全融入校内旅行社的业务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在旅行社各岗位的业务能力,注重对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4学期开设景区管理、会展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根据学生在各岗位的实践成绩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定位,分方向继续深化学生在旅行社、景点景区、酒店、会展服务方面的业务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旅游业各岗位群的操作流程,并将职业道德内容贯穿学习过程中。
第5、6学期根据学生职业生涯的定位安排学生到相应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毕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使学生完成社会身份的转变,与职场环境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旅游人”。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发
(一)构建“树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广泛专业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并通过对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情况的分析,归纳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岗位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并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课程。坚持德育为先,课程与“校中厂”工作任务渗透融合。“树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见图。
(二)课程资源库建设
从专业设置和专业能力要求的角度,将《导游实务》《旅行社计调业务》等6门课程设置为专业核心课,并将这6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案例库、试题库等建成资源库;教师在旅行社研发部建立旅游产品设计、景区管理、销售方法、导游带团技巧、职业素质培训等资源包,服务于各相关旅游企业。
三、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举措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黑龙江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以旅游行业动态为导向,通过在旅行社的业务操作,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和业务操作能力,构建“2112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专业核心课课程改革,构建与旅游管理岗位群无缝对接的“树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破解校企合作时间障碍和空间障碍,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合作开发旅行社虚拟运营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营销运营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三)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
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制定《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明确各方工作职责,明确校企合作制度及阶段性工作任务,理事会定期会议(每学期1-2次)、校企供需见面会及旅游类技能大赛等活动的举办。企业介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入企业新理念,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制度及学生顶岗实习意外保险制度。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提质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明显变化。概括地说,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矛盾凸显期。中国的旅游产业转型在本质上是一个以产业现代化为目的的旅游体制转换过程,体制转型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体制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产业发展也为体制转型创造条件和动力,它们共同统一于旅游产业转型过程当中。
1 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张家界以旅游而闻名,是以旅游立市,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旅游城市。张家界作为湖南旅游的龙头、开放窗口、美丽中国的名片盒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拥有世界绝版的旅游资源和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和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等“金字”招牌。自从开发旅游业以来,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已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2008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在张家界的成功举行,使张家界成为海内外旅行商和各大媒体聚焦的旅游目的地;另外,张家界旅游建市54周年庆典及湖南张家界旅游商品博览会的精彩亮相,进一步提升了张家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张家界市组织专业队伍分赴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厦门等为扩大客源,大力开展旅游产品促销活动,也不断提高了张家界的市场占有率。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5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亿;2013年接待游客3440万人次,虽同比下降4.1%,但旅游总收入却达到212亿元,同比增长1.7%,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旅游业成为全市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作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游客数量规模大,但因为休闲度假产品不足,留下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数量有限,存在人气旺财气不旺的问题,传统旅游观光特征依然明显。
2 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提质的初始条件
2.1 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的禀赋的差别形成区域旅游的特色。张家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可以从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其资源品质的一系列认定中见出: 1982年被批准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 1992年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01年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4 年又被国际地质联合会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目前,张家界以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为核心,以茅岩河、黄龙洞、天门山、普光禅寺等为卫星景区,景区总面积达500km2。融山、水、洞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是中国少有的大规模、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市场拓展的重要品牌,是发展全国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张家界因拥有世界自然遗产而使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在开发张家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不仅充分展现了自然景观,增加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挖掘了旅游潜力,创造了宣传效应,更重要的了丰富了旅游品种,形成了新的旅游社会资源。直升机两次飞跃天门山的惊险表演,蜘蛛人徒手攀爬天门山,张家界翼装飞行等,通过电视的直观报道,吸引了世人的注目,激发了旅游者的探险心理。这个事件和由此生成的话题,已成为附加于天门山自然资源之上的新的社会资源,由此产生的旅游产业效益是可观的。飞行事件是无形的资源,而横跨山峰的观光索道及观光电梯,则是有形的新资源)张家界奇峰林立,神奇秀美,索道实现了多角度的观览,最大程度的展现了自然资源的特殊禀赋与其观赏价值。土家风情园和大庸府城则很好地展现了土家民俗风情。据统计,张家界开发旅游以来,游客人数由 1989年的56.5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35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从1989年的2491万元到2013年的221亿。张家界旅游经济效益是独有的自然资源!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和和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来的新的社会资源合力的结果。
2.2 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因素
历史文化传统与地缘因素渗透在社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之中,使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作出不同的反应。它们对旅游产业转型方式和绩效的影响更为深远,有可能加速或迟滞产业转型的过程,进而影响了产业转型的路径和绩效。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传统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制度变迁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张家界地处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结合部,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162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118万。张家界在开发旅游前区位闭塞,经济落后。由于世代依山而居,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稳定思维习惯,旅游景区的开发,打破了长期的封闭,部分居民抵触心理严重,不愿搬迁下山,影响了景区的开发速度和整体规范)因此,开发初期,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以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适应了现实情况,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这是其后产业转型的必经阶段。
2.3 产业结构因素
这里研究的产业结构包括三大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张家界1989年建市之时,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7%,第二产业为 18、7 % ,第三产业为 34.3% ,是典型的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2007 年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6.8%, 23.8%, 59.4%。从中可以看出张家界国民经济增长从建市时的第一产业带动演变为第三产业带动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旅游产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容量大而且灵活、产业带动型强等特征,相比较而言在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张家界旅游产业内部的所有制结构从一开始就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张家界旅游开发是在改革政策实施以后进行的,地方和部门成为旅游产业经济运行中极其活跃的利益主体,在投资!上项目等方面拥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张家界是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为满足发展需要从一开始就大力引进资金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开发,产生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既是旅游产业转型的结果,也是其加快转型力度的积极因素。
2.4 制度因素
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旅游立市的定位以后得到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在发展初期担当了“先驱者”,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中国特殊的所有权制度使得很多旅游资源和产品归政府所有,并且在政府内部又有多个管理主体。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管理体制在旅游发展的前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是需求推动型产业,政府主导模式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诸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发育水平低、产业效益水平低等问题,并且容易形成狭隘的利益集团)这是由于在旅游资源管理中,政府的各级各个管理部门都在扮演着两个截不同的角色: 一是资源性资产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二是国家行政管理者)这两种角色存在一定矛盾,影响了旅游产业转型的速度和产业效益的增加。
3 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提质的策略
3.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加快区域旅游交通枢纽建设。①加快张花高速公路建设。②加快建设沅陵—张家界市区—桑植—湖北鹤峰公路(一纵);永顺—桑植—慈利—石门—宜昌和吉首—张家界市区—慈利—常德公路(两横);张家界市区—桑植—龙山—重庆黔江公路和张家界市区—武陵源—江垭—石门公路(两辐射)。③完善张家界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和站场设施,加快枢纽客运站和旅游客运站的建设。近期重点建设张家界汽车西站、官黎坪汽车站工程,且住岗组团预留旅游中转客站用地。④重点加开张家界与省内及邻省的中短线旅游列车以及往重要客源地的旅游地的旅游专线。⑤ 加快荷花机场的扩容提质改造,加快航班、航线与国际口岸建设,通过引进航空公司和航空基地、组织旅游包机推进航线建设,以航班补贴拉动航线建设。
3.2 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着力三大主体旅游产品建设。①观光旅游产品。加快以武陵源核心景区(含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加快以天门山为核心的国家旅游精品建设,适度控制同质景区发展,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②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中心城区的城市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会展商务旅游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武陵源休闲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以江垭、
万福等温泉为主体的温泉旅游产品提质;充分利用张家界城市滨水景观带建设特色城市文化街区,建设配套高档度假酒店和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加快高尔夫项目、文化演艺产品建设,为度假市场创造氛围;加快社会治安、行业秩序等问题的整治,为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大环境;加快部分古村古镇旅游开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如通讯、电视、邮电、网络、垃圾处理等的建设,创建良好的度假公共设施水平。③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建设。扶持会议酒店及相应设施建设;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航空线路、航班建设,尽快改善张家界的可进入性;加快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使张家界成为区域旅游宣传、推广、展示与信息交通中心,带动展览业的发展;奖励组织大型会议旅游的机构。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应树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旅游观念。在旅行社中应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可选送外向型人才到旅游发达国家培训,或者引进主要客源国的人员到旅游窗口单位工作,重点培训和引进外语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尽量把张家界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张家界旅游教育,或者依靠本地高等教育来培育专业的旅游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管理者的培养以及培育一批复合型的旅游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旅游业人才的队伍,培育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切实做好人才激励工作,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形成一个有活力的人才机制(造就和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地主导作用,努力为张家界市的旅游业打造一支合格的旅游人才队伍,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全面提升张家界的旅游竞争力。
张家界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波动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转型过渡阶段,此阶段旅游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将重新洗牌,旅游景区竞争更加激烈,目的地品牌形象竞争与区域中心地位竞争成为旅游地竞争的关键。为张家界吸引力增加正效应的形象改造、企业及其产品创新推动的产业集群成长、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增强等将成为加快张家界旅游转型过渡的关键动力。目前,张家界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张家界市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建设五年计划》,部署了六大升级行动和六大战略保障措施,铺排了32项重大工作和72各重点项目,为张家界旅游的提质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王振宇.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探新[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刘卫国,熊兴耀,龙岳林.张家界市绿地系统规划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10
[4]杨 洪,熊金星.论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