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8:03: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经济运行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管理可以细为几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企业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 油田企业的经济机构设置 经济管理者的作用。企业的经理、厂长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最高管理者。管理者的主要作用是向企业员工宣传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经济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方针和经济管理目标,在进行经济管理时,确保经济管理的资源合理的运用,在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策划过程中,保持经济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最高的经济管理者,还要确保经济管理和企业文化相对应,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者的有效承诺。在企业内部定期的给员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建立相关的经济共识。企业管理者要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为目的,确保相关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企业最高管理者要明确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者的职责、权限。并在在企业内建立沟通平台,以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经济管理体系设定和作用。
经济是企业的血脉,也是油田企业运行的根基。经济稳定很大一部分指代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企业管理中不但可以通过经济透视一个企业现状,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把握企业的现状,经济管理不单单是组成企业的一个部分,更是企业的心脏。
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与资源结构的安排多是以分工合理、精细化管理与传统化管理模式并进结合的形式为主,但是受时代经济与技术等因素的客观限制,高端的生产技术与明确的投资决策等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重要的信息资源流动形式必然是采用垂直流动形式,即“金字塔”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安排,不仅起到的成效缓慢、缺乏灵活性,还使得经营生产管理方式与生产作业随着技术、市场需求的增加,出现脱节、偏离经营目标的现象。因此,在当今企业组织结构不再受时代生产技术与时代背景限制下情形下,企业应当建立一种紧凑、而富有活力的高校、有组织势能、灵活应变的管理团队,做好结构组织管理部署与安排,向精干化的组织模式发展。
二、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经济管理意识。在企业资金运筹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现金的流量的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由于一些管理者缺乏对现金流量的正确认识致使油田企业一味的追求求产量和成本,对于一些高成本的原油开发项目长期的进行不合理的风险投资,甚至是负债经营,以至于投资多却收益很少。
在资金的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衡,过多的把资金用于油田长期投资的项目中,造成流动资金使用率下降,这样资金就存在资金积压和资金不足,增加了财务风险和经营的风险,另外,资金链的不合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比较差。 企业经济资金内部控制不完善。虽然目前油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已经开始运行并取得成效,但就现在油田企业的内控往往是从上级检查的内容做起,并不能根据新出台的规范来检查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下属单位并没有真正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导致经济运行管理不能完全受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控工作发挥作用。
三、 加强油田企业经济管理措施 强化企业经济管理意识。
增强企业资金的管理观念,应该充分的考虑资金的使用问题,积极的开展必要的资金投资学习工作,把握好机会,按照要求选择最优的方案,提升经济价值的增加量,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规范管理实现企业国有资产增值
油田企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利润的大型企业,追求整体的经济效益是油田企业资金运作的根本目的。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也围绕这个目的,把生产成本与原油产量结合在一块,为了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企业注重投资增值。
(三)加强企业投资管理 作为资源型企业,每项投资都要围绕更好地实现油气生产的良性发展,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投资是油田企业从外部有关渠道取得资金的有效方式,在投资前必须考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并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决策理解,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杜绝投资损失和资金浪费。特别是要加强预算和结算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实现科学精细化运行。
四、强化企业管理的经济控制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核算。确定其方法、程序、人员、设备和检查的程序。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应该对那些以前没有经验可循的问题进行协商和专项研究,制定相应的方案。 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确立经济运行目标。作为经济运行的重点,企业一定要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倒推导向进行成本分解,使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柔性管理;应用;作用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背景
在进入到一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当中之后,如果各个企业想要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那么就应当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环境当中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并及时做出精准的反应。怎样才可以促使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是各个行业相关企业都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柔性管理其实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衍生出来的。和刚性管理进行相互比较,柔性管理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其实并不会依靠各项规章制度来限制员工的行为,而是将员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放置在主体地位上,更多地为员工提供一些精神激励。这一创新型管理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满足时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促使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力,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二、柔性管理的含义
在经济管理科学中,柔性管理是一个刚刚被开发出来的崭新领域,截止到目前,在经济管理领域当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管理模式和以往刚性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在对以往企业经济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了解到的是,刚性管理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在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员工是一定需要遵循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切实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否者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柔性管理模式却是将企业中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作为核心内容,切实依据企业文化及企业价值观,妥善施行人格化管理措施,在详细对每一名员工的行为规律及心理规律进行分析的背景之下,施行非强制性措施,对每一位员工的心理上进行按时,从而组织的意志也就会在无形当中演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工作,从而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三、企业经济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机制不完善
经济管理机制是管理者对企业施行的各种管理方法的集合,因为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操作者是人,但是操作者并不一定是公司所有者,因此企业需要指派一名经济管理机制代表,并明确的规定其职责范围,才可以对各项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出保证,促使管理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管理者应当实时动态的对经济管理机制进行评审,切实依据市场发生的变化,详细分析本企业经济管理机制当中存在的缺陷,并对现有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调整,才可以对本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及水平做出保证,最终也就可以在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二)企业管理出现一定错误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多企业都希望能够获取到更多经济效益,因此会逐渐提升自身的投资量,扩大本企业的规模,以此为基础促使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样一种盲目的投资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某些企业没有详细分析投资目标的实际情况,难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样一种盲目的投资方式,会导致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资金,难以对企业资金链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保证,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日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四、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领域中发挥出的作用及具体应用
(一)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领域中发挥出的作用
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及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在我国进入到科技时代当中之后,信息化产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因此可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推动性作用。针对各个行业相关企业来说,假如想要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力,那么就一定需要在原有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在脑力劳动时期当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及行为都会受到劳动强度的限制。所以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将柔性管理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调动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从而才可以保证本惬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力。
(二)构建柔性组织结构
为了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松散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应当有效控制全工作人员数量,留下少数精英在本企业当中工作,并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切实降低各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性,减少层次数量,以此为基础提升决策效率及领导反馈速度。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应当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各种信息数据的反馈速度做出保证,并对信息反馈结果的精准性做出保证。所以企业管理层一定是需要积极和操作层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构建柔性管理组组织结构,此结构的构建可以为决策速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将管理及决策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柔性组织结构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让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并让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力。
(三)产品生产多样化
柔性管理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推动企业产品多样化生产,凭借产品多样性抵抗各种市场风险,从而企业也就可以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风险抵抗能力,假如发现某一种产品的竞争太过激励,但是另外一种产品的销量却很高,就可以适当的将竞争激烈产品的销量减少,将省下的资金投入到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去,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做出保证,将其企业风险水平,推动企业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起来的过程中,起到一定推动性作用。
五、结语
在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当中,柔性管理是一种灵活性非常强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的要求更为灵活多变一些,并且信息交流沟通方式更为简单和畅通一些,可以将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精准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当中市场发生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促使本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力。因此各个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都应当切实提升柔性管理力度,找寻到适合本企业的柔性管理方案,以便于可以在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将柔性管理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企业也就可以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晨.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性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9).
[2]许芯珧.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8).
[3]李昊轩.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J].中国商论,2019(4).
一、电力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价问题
在我国的电力生产当中,主要包括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由于火电需要依靠煤炭的作用,因此,对市场行情来说,火电的价格会受到煤炭价格的影响。在我国电力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煤炭的价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价。同时,电力的消耗也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消耗。近些年来,我国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导致煤炭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煤炭的价格在上升。煤炭价格的上升又直接影响火电的价格。因此,在电力经济发展的控制当中,必须要采取措施有效改善煤炭价格的不合理现象,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从当前我国电力资源的分配情况来看,沿海发达地区的缺电现象严重,电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不平衡。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电价。
(二)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要想实现电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资源管理制度。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经济管理时都存在着问题。使得电力企业集中控制水平满足不了电力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从管理制度上来看,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电力经济竞争主体。主体不明确,必然会导致电力经济的后续发展,不能实现对电力经济后续干预形式的需要,直接影响电力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电力经济的运营和管理与一般的经济形式不同,其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独立分析电力经济运行管理形势的能力。但是在我国的电力经济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质量,使得管理程序控制达不到预期水平。[1]
二、加强电力经济运行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策略
(一)更新经济管理的理念
当前我国电力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对经济?行管理认识上的缺陷,许多电力企业都将重点放在电力经济的眼前收益上,而忽略了运行控制管理的重要价值。电力企业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时,必须要从电力经济的市场运行情况出发,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才能逐渐对电力经济的控制形式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控制形式的价值。电力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是当前电力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切入口,在现代化的电力经济管理当中,电力企业要根据现代化的管理标准,对电力企业现有的内部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形式与市场需求达到一致。为了实现现代化控制管理形式的基本目标,电力企业在电力经济发展的后续控制当中,要增加理论专业知识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干预形式的价值。
(二)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电力经济现代化发展道路,电力企业要从管理制度的完善角度着手,电力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深入观察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并对今后的发展道路做好预测。电力经济的控制形式对电力经济的长久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要着重突出控制形式的部分。控制形式的创新需要依赖于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同时还要加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2]除此之外,电力经济的管理运行对现代化技术有着特别的要求,电力企业的管理需要对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结构。
(三)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及其余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管理工作中技术价值的发挥。在电力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同的管理工作和内容,对于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素养的要求不同。[3]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要根据不同岗位性质的要求进行;除了在选拔时期就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之外,企业还要做好岗前培训,以及工作培训等工作。在岗前培训时,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理论素养的培训,在工作期间也要在固定的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此时,要注重对其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和创新,再加入业务能力培训和考察的内容。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对发电量和电力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依据电力经济发展形式的需要,进行电力经济运行管理,这些因素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企业 经济管理 柔性管理
发展持续化和资源共享化是当代知识经济体系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些新型特点的发展促使企业经济管理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并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文化管理、创新管理以及柔性管理等管理方式都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根据当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分析,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因此,对企业经济管理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既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员工的共同心理追求。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内涵
柔性管理的内涵是指以人性化作为基础,注重企业员工的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信息共享作为基础,提高企业员工的相互协作和竞争意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企业管理运营作为基础,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刚性管理而言。实现思维的转变,帮助企业能够随时掌握前进的方向,对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做出及时的、主动的反应是柔性管理的主要任务。
(二)特征分析
1.实现企业激励的科学化
激励对调动员工积极性具有明显的作用,科学化的激励方法作为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具有实现企业激励的科学化的特征。激励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激励,物质性的激励主要以奖金、职位等为主,非物质性的激励以精神鼓励为主。柔性管理通过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激励效果,实现企业管理的价值[1]。
2.实现企业决策的柔性化
由于柔性管理注重的是信任与尊重,所以它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员工意见或建议的收集与采纳,帮助企业管理问题在基层中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目标。合理讨论、有效决策是柔性管理遵循的原则,它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了更多弹性的空间,使得企业决策柔性化的实现成为了柔性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3]。
二、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很多,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其中之一。人才需求与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竞争之一,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柔性管理方法来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持员工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最大程度的挖掘员工的创造潜能,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与完善柔性管理机制
企业通过建立与完善柔性管理机制,能够使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得以更好的实现。根据人本思想理论分析,将“以人为本”思想作为建立与完善柔性管理机制应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通过精简企业人员、优化企业结构、减少层级数量等来不断的完善柔性管理机制。
(二)正确处理刚性与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运用柔性管理的同时,还应适当的运用刚性管理,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刚柔并济。虽然柔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曾经作为企业管理方式核心的刚性管理,其与柔性管理的目标如出一辙。刚性管理是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而柔性管理则是对管理内容的一个补充与完善,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和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产品结构的多样化
随着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提高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与经营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不断进行自主研发,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聘用创新型人才,以达到产品结构多样化的生产目标,促进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总结:由于市场环境、技术、制度等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企业要想实现随时适应与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的管理方式。通过文章分析,柔性管理既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又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它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志强. 试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14,32.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营运资本政策 经营绩效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发展不健全,特别是中小企业尤其严重。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Lazaridis(2006)、Uyar(2009)分别以雅典(2001-2004年)、伊斯坦布尔(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到现金周期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的一致结论;Afza&Nazir(2007)通过分析1998-2003年卡拉奇股票市场的公司样本,表明营运资本投资和融资政策越激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两人在2009年又重新选择1998-2005年的公司数据,研究得出与之前不一致的结论,即流动资产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而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负相关;Dr. Pranam(2011)选取2005-2010年印度的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实证发现流动资产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流动负债比例与其显著负相关。
(二)国内研究现状。辜玉璞(2006)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得出流动资产比例对经营绩效无显著相关性,而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张宁(2010)以1999-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现金周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营运资本周转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但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李克娜(2014)选取2009-2013年深市中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表明现金周期与经营绩效负相关,流动资产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可见,对于现金周期、营运资本周转期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两者之间负相关。但在营运资本政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中,结论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股票市场、研究方法等的差异引起的。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及变量选取。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符合多元回归的研究特点,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模型1: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回归模型
ROE=α0+α1(CCC/100)+α2WCP+α3SIZE+α4DEBT+α5SG+ε
模型2:营运资本政策与经营绩效回归模型
ROE=β0+β1CAT+β2CLT+β3SIZE+β4DEBT+β5SG+ε
研究选取一定的变量组合分别表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营运资本政策。中小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作为研究的因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用现金周期和营运资金周转率两个营运能力指标代表,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用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两个结构比率指标代表。另外,为避免控制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干扰,借鉴前人的经验,选择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性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具体见表1。
(二)研究假设。
现金周期越短,表明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经营绩效越好。
假设1:中小上市公司现金周转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营运资本周转率越大,说明公司对营运资本的使用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假设2:中小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周转率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比例越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假设3:中小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例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过高的流动负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短期偿债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流动负债比例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弱。
假设4:中小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公司绩效。
假设5:中小上市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由于负债存在一定的税盾效应,当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绩效会随负债比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资产负债率到达一定水平再往上升时,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降低,由此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就会增大,导致经营绩效下降。
假设6: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企业的成长性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营业利润增长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假设7:中小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增长率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三)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2011-2013 年深市A股中小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其中剔除了数据严重缺失和分布在4个标准差之外的异常值的公司、被*ST 或 ST 公司、 2011至2013年间主营业务由其他行业转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之后,最终剩下397家样本公司,有1 191个有效观察值。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GSMAR,数据处理由Excel和stata11统计软件分析完成。
三、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现金周期、营运资本周转率、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存在较大差距,表明各样本企业间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营运资本政策不尽相同。同时,样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成长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样存在较大差距,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从企业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来看,样本企业规模大小相当,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不大。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值为0.3804,最小值为-1.0346,差距较大,反映不同的营运资本政策和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下,企业经营绩效明显不同。
另外,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现金周期偏长,平均值138天,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低下,且公司间差距较大,最短为负93天,最长达到526天。流动负债比例平均值高达88.39%,有些公司甚至达到100%,并且,流动资产比例平均达到60%以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偏向适中偏保守型的投资政策和激进型的融资政策。
(二)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现金周期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1049,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假设1;营运资金周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1206,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假设2;流动资产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2100,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流动资产比例的增大而提高,与之前预期不一致,假设3不成立。流动负债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0245,不显著且接近于0,假设4不成立,表明我国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与经营绩效无直接关系。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均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假设5、7。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假设6。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下页表4中,回归模型R2为0.2236,说明模型1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值为68.26>2,sig.
1.现金周期与经营绩效(ROE)显著负相关,假设3成立且与相关性分析结论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0084322,表明现金周期延长100天,公司经营绩效将降低8.43%。
2.营运资本周转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4成立且与相关性分析结论一致。表明企业绩效会随着营运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而明显提高。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5成立且与相关性分析结论一致。表明公司经营绩效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有所提升。
4.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设6成立且与相关性分析结论一致。这是因为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如果继续上升,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降低,从而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导致经营绩效下降。
5.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7成立且与相关性分析结论一致。
表5中,回归模型R2为0.2151,说明模型2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即模型2中的自变量可以解释净资产收益率21.51%的变动。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值为64.94>2,sig.
1.流动资产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1不成立,但与相关性分析的结论一致。从表2中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例相对于流动负债的比例来讲低得多,在偿债高风险的情况下,好的资产流动性能降低公司短期偿债风险,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另外,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大多处于成长期,融资难,资金匮乏,抗风险能力低,需要充足流动资产维护企业经营环境的的安全性,因此企业偏向持有更多的流动资产。
2.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且相关系数非常低,只有0.0016679,假设2不成立,但与相关性分析的结论一致。从表2中发现,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流动负债比例非常高,这是因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依赖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融资。但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其很难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企业营运资本的筹资来源只能是短期借款。因此对于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流动负债比例的增大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营运资金确保其正常运转。再者,在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占比较大意味着企业试图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以缩短现金周期,从而提高经营绩效。另外,流动负债比率增大可以总体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收益。样本公司的流动负债比例一直处于高水平,变化不大,因此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不大。因此,至少从现阶段看来,高流动负债比例带来的高风险还没有从企业绩效中体现出来。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营运资本政策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得出现金周期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流动负债比例与经营绩效微弱正相关且不显著。该结论与之前普遍的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别,主要体现在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上。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与大型企业不同,他们普遍存在融资难、资金缺乏的问题,因此采用适中偏保守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以及激进型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来说是有利的。
鉴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应适当缩短现金周期,加快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适当提高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比例,保持较强的流动性,以应对成长期突发的资金需求。由于研究得出筹资方式的选择对公司绩效影响不大,因此企业在采取激进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时更要加强风险管理,控制过高的短期债务带来的财务风险。另外,中小企业应理性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成长性,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X
参考文献:
1.Ali Uyar.The Relationship of Cash Conversion Cycle with Firm Size and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Turkey[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14):186-193.
2.辜玉璞.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关键词] 电力 企业制度 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发电企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压力愈来愈大。煤炭价格上涨、环保排污收费标准提高等等导致发电成本的攀升;怎么样面对这些变化的环境造成成本加大,我们该怎么办?对此,笔者认为公司应该很狠抓内部管理:强化核算,挖潜增效,努力降低企业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挑战外部经营压力!
二、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创造经济效益上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企业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都会受到企业各种管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以及战略抉择等方面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不能忽视成本管理。如果一个企业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或者不规范成本管理行为,则不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追求的是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与成本管理涉及了许多内容,如人事、物资、生产、安全、质量、财务等,这些专业管理无不与成本管理息息相关,成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伸入到每一个专业管理中的每一个过程。因此,企业离开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一整套科学的成本管理活动,就不能真正体现加强现代企业管理。
3.成本的控制有相对成本控制和绝对成本控制之分,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收入量下才会与生产成本平衡,甚至超过生产成本,做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生产出多少产品后以在最经济管理方式下才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 4.科学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工具。企业生产经营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而成本是分析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物资消耗多少、设备使用好坏、资金周转快慢、投资收益大小都要通过成本反映出来。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是依据企业决策方案的要求,对销售、生产、分配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并表现为预计损益表、现金预算等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表,借以预计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全面预算管理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路,在模拟和预算的基础上,据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结合电厂和电厂所处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厂全年主要目标(利润、上缴、电量、费用、经济指标、燃料成本等),科学、合理地制定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源消耗指标和费用开支指标,并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3.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量本利管理子系统、费用管理子系统、指标管理子系统、综合计划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它以全面预算为龙头,以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会计与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撑;强调过程与控制,强调绩效度量与整体最优,强调企业信息实时共享。
四、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1.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市场化程度越高,成本管理领域越宽,就更要充分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成本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2.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各种规章制度,如何建立好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定,即使是同样性质的企业,由于地理环境、规模大小、人文环境、用户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同,规章制度的建立也应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适应企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3.进行成本预测,确定成本目标。企业的成本预测是指对在一定时期内预计要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测算,是确定成本目标的前提。成本预测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设备老化、电煤价格上调等各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重视调查,详细了解资料,进行反复测算,不断总结经验。
五、制订及修订各项成本考核办法
1.研究运动规律,科学管理企业成本。企业应结合实际,研究自身成本运动规律,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因地因时制宜,建立科学的各级成本管理办法。
2.发电成本按照成本和发电量的关系,同时根据发电生产流程,电厂建设成本来有效地理清哪些费用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通过各类渠道降低各类成本,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可控费用层层分解,严格考核。
3.建立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分解到每一个具体项目、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每一个职工,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完成既定成本目标从严从实进行考核。
4.加强管理,降低燃料成本。要确保入厂煤的质量关,确保到厂的数量到位。加强对运行人员管理,积极根据电网和机组负荷调整锅炉燃烧。
5.建立成本控制系统,确保成本指标的完成。在成本指标考核方面,以合理的消耗定额为前提,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部门、把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落实到每个职工,把降低成本作为职工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和自觉履行的义务,成本指标与工作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实行成本否决制。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主要目的,结合分析财务结构,才会使财务成本费用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做到“没预算不花钱、有预算不超花”,严格进行控制,定期分析执行情况,这样才会在经济运行中起到真正的做用。
摘 要 随着不断加深的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内部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维修等工作,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企业中设备的管理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做出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设备管理 经济稳定 运行
每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经营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对于大、中型的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可达千百种,只有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发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对于设备的管理就包括对设备的采购、使用、更新、维修以及人员的管理方面。
一、在设备以及备件的管理中涉及的问题
(一)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部分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于采购人员未有达到相应的业务水平,技术理论知识不强,没有对设备以及备件的市场进行透彻的分析,无法掌控设备以及备件的技术性能,致使采购的设备和备件都无法达到要求,质量较差。还有部分的工作人员为了贪图小利,采购劣质设备和备件,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当设备在进行使用与维修中出现的问题
因不同的企业中,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就会有所不同,致使其对设备未进行较好的重视,对其操作不当,致使设备提前损坏以及故障,造成较高的返修率,对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在人才的选择上出现的问题
多数国有企业中,都会有不公平的用人机制存在,与标准的现代企业管理相差甚远,无法真正实现竞争上岗、岗位交流、优胜劣汰的机制,一些领导阶层出现用人唯亲的现象,多数人才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设备管理不良的现状。正是由于人员专业素养及技术能力较差,从而更加剧了设备及备件管理问题的严重性。
二、对设备以及备件的管理应进一步加深
(一)加大力度管理设备以及备件的采购问题
在对设备以及备件的选择上,第一环节就应该是积极采购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生产较为适用且经济较为合理的设备和备件。也就是说,需充分考虑设备在技术上、生产上以及经济上的要求。对设备以及备件选择的合理性,就能够使生产的需要得到满足,使设备的投资以及耗费的资金得到有效的降低,最大化的实现设备的经济效益。于企业而言,设备以及备件的价格不再是其考虑的单纯因素,其还需注意对设备在运行期间所耗费的费用,以及设备和备件的使用寿命周期都加以考虑,以采购到寿命周期费用最为经济,以及系统效率最高的设备和备件。
此外,在实践中,应对经济的储备进行定额管理,以限制采购的批量,将资金的占用率有效降低,最大化的实现采购的经济效益。另外,应用此方法还能够有效解决设备以及备件采购中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对设备的使用以及维修管理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对设备进行正常合理的使用以及操作,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设备的磨损以及故障得以减少,使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精度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大化的实现设备的生产效率,并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迟,实现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因设备的一些操作技能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所以,对操作工的技术进行培训,实施岗位练兵制度以及交流操作经验,使其的专业水平得以加强也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的顺利进行是对设备进行维修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同时进行维护以及检修的宗旨,实施先维修,后生产的方针,以保证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检查。为使生产预测维修制得到全面加强,进行完善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使其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对较为重要的设备进行重点维护以及修理;
第二,实施设备的分级管理措施,将相应级别的维修内容进行一一落实;
第三,对不同设备实施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
第四,将点检制度作为设备维护的重点,将预防性检测作为设备维护的核心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工作;
第五,将每一次的维修都做出详细记录,分析对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第六,制定相应指标,以对维修工作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第七,实施文明生产。
在设备的运行一段时间后,即使没有出现较大的损坏以及运行问题,也会致使设备的整体性能有所下降,导致企业的生产率降低、相应的废品率以及不合格率有所提高,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加大重视力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但是当检修的费用应多于继续使用此设备产生的附加费用时,就没有必要进行下一步检修工作。
(三)对设备以及备件的更新和改进应加强管理
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设备以及备件的更新和改进。设备的更新也就是将落后的设备进行取代,应用较为先进的设备,使用高效设备代替一般的设备,对设备的自然寿命、经济寿命以及技术寿命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制定设备的更新期。当设备的使用期限大于其的自然寿命,其就必须被淘汰,这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因为,当设备的使用期大于设备的经济寿命,此时的设备就已经进入恶性的使用周期,就必须对其进行更新换代,如勉强维持运行,则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就需在设备的技术寿命达到一定时,保留原有的技术,单纯的对设备进行更新。对于设备的改进,就需以原有的技术作为基础,投入较少的资金以及较短的时间,实现了较快的经济效益。
(四)对设备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企业设备的管理人员一般包括:操作工、钳工、电工、管道工、机电点检员以及车间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等,在较为大型的企业中,有较多的设备管理人员,就必须对其的职责加以明确,实施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使其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如果缺少了专业人员的管理,即使企业拥有再高级的装备都无法实现产品的高品质以及高产量,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使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健全
设备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对设备从购进、使用到报废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创新以及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档案资料更加全面,为以后的设备维修及使用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是实现设备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实践中,应加强对设备以及备件的采购制度、使用制度以及维修制度,以保证设备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转,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针对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地,如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就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精度以及生产效率,增加维修费用、能耗以及企业的成本,严重时还能够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将以上的管理方案进行灵活的运用,以使设备得到良好的运行,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加强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经济稳定运行进行探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值得相关人士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小康.浅析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技纵横,2012(19):229-230.
[2] 薛玉梅.浅谈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J].科技信息,2012(33):166,164.
[3] 史意更.探讨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J].通讯世界,2014(21):199-200.
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大力实施。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了人人创业的大时代。在阿里巴巴、京东等新创企业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而这些小型企业在企业起步阶段是很容易因为领导层对于企业的管理不当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因此构建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路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便谈一谈这些思路。
二、中小企业开展生态经济
如今,随着全球绿色革命的兴起,生态经济管理已经成功代替了原有的管理方式,成为了现今企业管理的新时尚。传统的四维管理方式被如今的五维管理方式所替代,并且在中小型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每个企业都要注意的新要素。随着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行。单纯考虑经济效益的中小型企业将会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被淘汰,而有着最新环境保护理念的小企业小公司将会在现阶段奋起直追。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运营一定要首先注意消费群众以及社会的长远利益,而不能只关注自己目前的蝇头小利。对于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项目要积极,对于企业内部的思想要进行改变,重视生态效益的提高。所以,中小型企业一定要在经营理念上进行提高认知,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以及提高生态效益才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生态管理的关键便在于对消费者们的有效服务以及有用商品的销售,还有对于经济上的有效生产和对环境污染的减少和稀有资源的浪费。这样的行为模式才是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层次上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
1.生态管理是中小企业想要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型企业想要改善与环境自然的关系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经济管理是关键。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非常多,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开公司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公司梦。无论是在最近几年刚刚成立的公司,还是成立已久却一直没有做大做强的公司都想着在现在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能有一些起色。因此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我国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不仅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及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损耗环境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因此想要改变如今的这种经营模式以及经营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做到我国倡导的可持续性发展展露,最大限度地节约我国的物质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得益彰的统一道路。中小型企业必定要进行经营模式的改?,走国家提倡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顺应如今的绿色革命大风暴,推行生态经济管理这种新模式。
2.生态经济管理是中小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如今的这种绿色革命风暴的推动下,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的世界绿色产品市场正义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绿色革命这场大浪潮的认识与理解。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大大高于同期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些数据的显示都说明了绿色消费已然成为了人们意识里的主流消费观念。那么面对着这一高速增长的绿色市场,企业推行生态经济管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想要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环境保护观念的不断传播,如今的市民已经对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伴随着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绿色消费的理念也已经在逐渐的接受。因此,实施生态经济管理,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开拓市场份额。并且使企业在生态经济管理的状态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生态经济管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发达国家正在有效的实行着贸易保护。也因为绿色贸易壁垒这一新武器的出现,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这不小的损失。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因出口商品不符合国外的环保条令,每年在外贸经济的损失上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持续发生,我国中小型企业利用生态经济管理这一方式已经是是在必行了。为了进入国际市场,打开国际需求,生态经济管理已经成为了中小型企业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 重大融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1-0068-06
一、引言
关于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现有的研究普遍集中在讨论经营活动本身,较少涉及长期投融资活动尤其是重大融资行为①的影响,并且大多发现,当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时,即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sup>[1]</sup>。然而,如果企业确实发生过重大融资行为,那么这一行为将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呢?有鉴于此,本文从2004~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着重检验重大融资行为下中国企业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
在企业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时,即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般是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越短,用于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转速度就越快,就能越快地购入原材料进行生产并销售,资金也能越快回笼以偿还债务和进行下一轮的生产销售,从而减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绩效。
许多研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Hyun Han Shin和Luc Soenen(1998)<sup>[2]</sup>以净营业周期(NTC)作为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指标,发现企业净营业周期与盈利能力以及股票回报率显著负相关。Lazaridis和Tryfonidis(2006)<sup>[3]</sup>以现金周期作为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指标,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负相关。汪平、闫甜(2007)<sup>[4]</sup>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5~2004年10年的数据,发现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现金周转期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王秀华、王竹泉(2012)<sup>[5]</sup>从资源冗余视角对营运资金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经济繁荣时期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和经济危机时期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的营运现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等结论。孔宁宁、张新民等(2009)<sup>[6]</sup>选取现金周期作为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指标,发现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显著负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二)重大融资行为与企业绩效
上述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通常囿于经营活动,较少考虑重大融资行为的作用及其影响。一般而言,重大融资行为作为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必然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郭泽光、郭冰(2002)<sup>[7]</sup>认为股本扩张虽然可为企业增长提供资金保证,但股本资金的增加并不一定会提高企业增长率,企业负债率与利润率也是呈负相关关系;汪辉(2003)<sup>[8]</sup> 选取沪深两市1998~200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债务融资从总体上来说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来说这一作用并不显著;徐寿福、龚仰树(2011)<sup>[9]</sup>选取了总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三个指标作为度量企业绩效的指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长期业绩呈上升趋势,在定向增发实施当年达到峰值,随后在增发后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定向增发后一年内的下降幅度在统计上显著为负。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总第193期)曹玉珊:重大融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重大融资行为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三)重大融资行为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
综上分析可知,重大融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一方面,重大融资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的“重大”影响很可能会超过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重大融资行为也可能因为其“重大”作用而促使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下降。比如,企业在通过重大融资筹集到巨额资金之后,可能会降低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的关注度,导致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显著下降。下降后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可能减弱直至消失。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企业通过重大融资取得的资金往往大大超过经营性长期资产投资的需要,其“多余资金”首先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以至于不吝减少经营性营运资金以及留存资金,然后还可大量投放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非经营资产,从而使得企业盈利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比如,曹玉珊(2012)<sup>[10]</sup>对定向增发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企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在定向增发后可能存在长期下降的趋势并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总之,重大融资行为会促使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的程度减弱。
综合分析,可提出以下假设:
H3:重大融资行为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三、统计检验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
以2007年作为节点,将增发新股和大幅增加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增加10%及以上②)作为划分标准,得到3个样本。其中:样本1为2007年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的企业其后五年(2008~2012年)的数据样本,样本为2007年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的企业其后五年(2008~2012年)的数据样本,样本3为2007年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的企业其前三年(2004~2006年,在此期间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如后文所述)的数据样本。如此划分样本能够从横向和纵向更加全面地考察重大融资行为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
数据皆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查询系统。样本的剔除顺序:(1)数据缺失的公司;(2)金融业公司;(3)资不抵债公司;(4)ST或*ST等存在异常情况的公司;(5)存在奇异值的公司;(6)对样本1和样本3,剔除2004~2006年也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的公司;(7)对样本2,若某企业在2004~2012年间某年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那么自该年起至2012年的数据将被剔除,而2004年至该年的数据将被保留,最终有用数据为2008年至该年。经过数据筛选,最终得出2007年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共93家(其中增发新股25家,大幅债务融资68家),因而样本1为465(93×5)个样本数据;样本3为279(93×3)个样本数据;样本2经过筛选之后共得到515个样本数据。本文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二)变量与模型
为了检验重大融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借鉴曹玉珊(2013)<sup>[1]</sup> 等人的研究,建立如下模型。
ROA=β0+β1DWC+β2LEV+β3LNSIZE+
β4GROWTH+Year+ε (1)
ROA=β0+β1DWC+β2LNNSEO+β3CRLEV+
β4LEV+β5LNSIZE+β6GROWTH+Year+ε (2)
其中模型(1)用于检验假设H1,模型(2)用于检验假设H2和H3。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1.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分别见表2、表3和表4。从上述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
(1)总资产净利率(ROA)方面,总体水平偏低,同一企业在重大融资行为发生前后的ROA有所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均值由融资前的4.32%(表4)下降到融资后的3.31%(表2),可以初步判断重大融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绩效下降,符合假设H2的预期。虚拟变量,区分年度 注:根据前述关于“重大融资”的定义以及样本选择的标准,输入研究模型(2)中该变量的样本值均为大于或等于10%的数值。换言之,该变量值小于10%的样本被排除在外。
(2)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DWC)方面,总体来说我国上市公司DWC过长,部分印证了王竹泉等(2010) 的发现,即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高<sup>[13]</sup>。另外,在企业发生重大融资行为之后DWC均值由之前的约193天(表4)增加到223天(表2),而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的企业DWC均值也较小,为约76天(表3),可见重大融资行为可能导致DWC延长,管理效率下降,初步验证了H3。
2.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5~7显示的分别是各样本经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得出的各变量之间呈现的相关关系:(1)因变量ROA与自变量DWC之间只在样本3中(表7)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与假设H1部分吻合,而与假设H3相符。(2)重大融资行为的替代变量LNNSEO和CRLEV均与RO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表5),说明重大融资行为本身可能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与H2的预计不相矛盾。(3)样本1中(表5)LNNSEO与DWC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上述描述性统计的结果相符,说明重大融资行为会使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增长,但CRLEV与DWC之间是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各自变量与各控制变量(年份变量除外)之间亦有一些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企业财务指标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否会导致共线性问题,仍有待后文的回归检验。
表5 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样本1(发生重大融资行为的样本)
3.重大融资、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8,三个样本调整后的R2均在15%左右或以上,表明研究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且模型均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F检验。此外,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2,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关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观察样本2和样本3的回归结果DWC均与ROA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样本2的相关性稍弱,为10%水平),说明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越长、企业绩效越差,H1成立,印证了曹玉珊(2013)<sup>[1]</sup> 等同类研究的结论。(2)观察样本1的回归结果,LNNSEO和CRLEV与ROA之间的负相关性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可见重大融资行为本身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增发新股或大幅度增加债务融资均会导致企业绩效下降, H2成立。这一结论与已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是相符的,如Loughran、Ritter(1995)<sup>[12]</sup>对1970~1990年期间美国公司增发后的长期平均收益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增发后平均每年收益率远低于同期没有增发公司的收益率。
(3)样本1的回归结果说明重大融资行为发生后,ROA与DWC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H3成立。而样本2与样本3的检验结果均显示出二者之间显著的负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H3的合理性。并且说明假设H1和假设H3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重大融资行为本身会分别对企业绩效和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产生影响,使得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大大减弱。
(4)各控制变量如LNSIZE和GROWTH与因变量ROA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样本3的LNSIZE除外),且为正相关关系,说明规模大、成长性良好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这一点亦与事实相符。
四、进一步检验
增发新股和大幅增加债务融资,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这一替代性从表5中二者之间显著的负相关性可以看出),因而对于假设H3的检验,还可将增发新股和大幅增加债务融资作为哑变量,采用变量交乘的方法重新对以上假设进行检验。这一检验或可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现建立研究模型如下:
ROA=β0+β1DWC+β2NSEO+β3CRLEV+
β4DWC×NSEO+β5DWC×CRLEV+
β6LNSIZE+β7LEV+β8GROWTH+Year+ε
本模型变量与前述模型变量的不同之处在于:重大融资行为采用虚拟变量,其中增发新股用NSEO表示,即当企业存在增发新股行为时为1,否则为0;大幅债务融资用CRLEV表示,即当该年资产负债率变动率大于或等于10%时为1,否则为0。另外,样本须选取全样本(即2008~2012年),仅剔除金融行业、缺失值及异常值即可(共计7039个样本)。
此时,重大融资、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见表9。
表9显示:增发新股交乘项(DWC×NSEO)和大幅增加债务融资交乘项(DWC×CRLEV)的系数均为正,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在重大融资行为影响下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重大融资行为会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产生“覆盖”或“减弱”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假设H3。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正常经营状况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
无论是2007年未发生重大融资行为的数据样本还是发生了重大融资行为企业融资前的数据样本,均显示出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在正常经营状况下,企业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同类的研究结论一致。
2.重大融资行为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两种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重大融资行为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重大融资行为本身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是因为,企业增发新股或举借大量债务之后,往往较少进行必要的长期投资,而是在满足营运资金需要后投入非经营资产。这样导致的后果是:首先,营运资金过于充裕一般会使企业无心管理日常经营,以至于减损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剩余资金流入非经营资产使得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增强;最后,经营性长期资产投资的减少也降低了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另外,重大融资行为也会促使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延长。可见,重大融资行为对企业绩效和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印证了三大财务活动是紧密相联的,且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较大,会覆盖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或者降低经营性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从而使得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
(二)政策建议
1.企业应适度进行重大融资并合理利用资金。重大融资行为可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筹资使用不当以及忽视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因此,企业要提升企业绩效,就应该要适度筹资。盲目进行筹资却不将其用于提升绩效的长期投资,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2.企业进行重大融资的同时仍应重视经营性营运资金的管理。
企业绩效提升的动力来源于经营性营运资金的运作,重大融资行为不仅本身会反向影响企业绩效,同时也会通过反向影响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来进一步反作用于企业绩效。因此,为了能够继续发挥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在进行重大融资时企业仍应注重经营性营运资金的管理,以期不损害企业盈利。
注释:
①重大融资行为是融资额相对较大、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长期融资活动,大多伴随着重大的长期投资活动。本文选择增发新股或大幅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增加10%及以上)作为重大融资行为的替代变量。
② 经过反复测试,这个标准对于取样的数量而言比较适中。
参考文献:
[1]曹玉珊.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3,(8):109-120.
[2]Hyun Han Shin, Luc Soenen.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1998,(4):37-45.
[3]Lazaridis I, D Tryfonidis.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2006,(19):9-35.
[4]汪平,闫甜. 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报告数据的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7-36.
[5]王秀华,王竹泉. 营运资金与企业价值的情境研究――一项基于资源冗余视角的经验性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78-85.
[6]孔宁宁,张新民.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J].南开经济管理评论,2009,(6):121-126.
[7]郭泽光,郭冰. 企业增长财务问题探讨――股票发行、企业负债与企业增长的关联分析[J]. 会计研究,2002,(7):11-15.
[8]汪辉.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 经济研究,2003,(8):28-35.
[9]徐寿福,龚仰树. 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下滑[J]. 投资研究,2011,(10):98-111.
[10]曹玉珊. 定向增发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J]. 经济管理,2012,(8):129-137.
[11]王竹泉等.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J]. 会计研究,2010,(9):30-42.
[12]T. Loughran, J.R.Ritter. The new issues puzzle[J].Journa1of Finance,1995,(6):25-49.
Significant Financing, Efficiency of Oper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CAO Yushan
(Account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 Accountancy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