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8:03: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生诚信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
关于学习方面的诚信,中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在中学里已是普遍的事实。大部分人都有考试作弊的行为。有些同学时常抄袭作业,一个班几十份作业常有一个“版本”的情况出现,错了都错了。考试如果不及格,他们会用涂改试卷的方法欺骗家长。
(二)日常交往方面
大部分学生不管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往,还是在社会上与其他人交往,甚至是和自己的家人交往都会有言行不一致的表现,这种表现往往是与自身利益相联系的,如果会给自己带来批评、惩罚,他就会选择不诚信的作法。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在日常交往中另一个诚信缺失在初中生中表现得非常的突出,那就是学生网上利用匿名互相谩骂,互相攻击,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言论。
(三)日常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方面,同班同学极可能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家长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顺利,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有些孩子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而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感,他们会向家长提出超出家庭能够承受的生活要求,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可能会通过其他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这种虚荣心。
二、 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冲击,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随之有了变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这些变化在学生的认识中产生了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
2、 家庭原因
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只要能得高分、能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忽略。这种思想导致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平时不诚实的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错误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等话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3、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重视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一个方面,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往往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和措施来惩罚学生,但没有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自己错在哪,没有感受到道德的真正内涵。学生在校的诚信品德的形成受到了限制。
4、 自身原因
大部分中学生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会随着周围人的想法而改变,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有的中学生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这种由“从众心理”的产生到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够、诚信信念不够坚定。
三、 中学生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从理论上对孩子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
2、 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
3、 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真正做到师生家长携手,共筑诚信长城。
二、制定目标,有的放矢
根据我们班情况和初中学生特点,我们拟定了以下一些开展初中生诚信教育的目标:
1、教育学生以诚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人对事要做到表里如一,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对作业和考试要做到如实反映情况,不抄袭、不作弊。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要尽量办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能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在开展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教育,开展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立足课堂,随时渗透
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烽火戏诸候”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周幽王为了博取爱妃一笑欺骗诸侯,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的可悲下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四、开展活动,形成观念
诚信的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因此,我注重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诚信教育活动。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开展诚实守信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诚实守信的主题班会:由同学们收集历代守信重诺的故事,如立木为信、 晏殊信誉的树立的故事 ;收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观看同学们自编自演的一些文艺节目,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诚实守信教育。针对当前社会存在并关注的诚信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如三鹿奶粉引发的中国牛奶危机,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危机。通过召开诚信主题班会,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了诚实守信的观念。
2、收集诚信学材:广泛发动学生自己收集关于诚信的故事、格言、典型案例等,尤其是寻找身边的诚信故事。让学生在搜集诚信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
3、主持诚信辩论会:俗话说,真理愈辩愈明。因此,我经常针对学生中一些有关诚信的认识不清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真善美,明白是非标准。
五、指导实践,树立榜样
论文摘要:中学生的诚信意识决定着明天的社会信用。在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家庭和社会也有重大的责任,三者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诚信教育效果。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估价、辩证分析和评价学生的诚信道德
在中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教育,绝大多数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活动的蔓延,一些家长在日常行为中不讲信誉的行为,都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在诚信过程中受到欺骗,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把这种欺骗转嫁给其他同学;有的同学内心想说真话,但是又不愿在老师面前说真话,怕说了真话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有些同学对不关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既不得罪老师,也不愿得罪同学,做“老好人”……
二、教师要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的魅力是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试想,一名教师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那么他的学生就可能会不信任他,他也就难以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好学生。教师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只有这样,才会不失信于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榜样的力量。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教师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可以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学生的。
三、实施诚信教育,须净化校园环境
第一,学校应该形成一种人人讲诚信、处处有诚信的氛围。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在日常学习中,针对同学中出现的脱离诚信的现象,教师应该发现苗头,及时加强引导与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他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也是在学校的大氛围中实现的。学校要营造诚信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道德规范,让他们处处感受到“诚信”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益处,使之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远离虚伪和欺诈的环境。这是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二,学校要深化诚信道德体验教育。诚信道德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要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诚信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使之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到诚信道德对其成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和主动地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在参与活动、体验互动中学会诚信做人,恪守诺言。比如开展无人售报活动,即在校园一角设置无人售报箱,给出报刊单价和投币箱,由学生自己投币取报,并组织学生轮流管理负责清点报纸和钱币,并把每天的情况作记录,写下自己的感想。小小售报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参与管理、记录情况、发表感想等形式,使学生真实的体验了校园的诚信状况,并作出反思,较好地达到了诚信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形成诚信道德的校园舆论氛围。学校在实施诚信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板报、校园广播、电视和校报,宣传诚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诚信光荣,不守信可耻”的道德观念,真正形成“诚信者受赞扬,不守信受贬斥”的校园氛围。尤其对校园发生的不诚信的事情,要看准苗头,认真对待,及时进行舆论谴责。
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密切结合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现在诸多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诚信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者理论的灌输,更多地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帮助他们开脱或者撒谎,有时甚至还“谆谆教导”孩子,以为老实人吃亏,那样,孩子们必然在心灵上打上不诚信的烙印。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担当其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佳指导教师的责任,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另外,社会教育也要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政府职能部门在诚信道德的宣传教育中,要有号召,更要有行动。诸多报刊、电视对不诚信的案例宣传,在广而告知市民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影响作用。社会的倡导、号召和公务人员的以身作则都会在无形中对学校诚信教育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梅秋华/《诚信在召唤——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15-1
一、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
1.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一些学校诚信教育不是真抓实干,而是讲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诚信教育无制度,无计划,领导不过问,听其自然,得过且过,甚至公然造假,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2.教师认识存在误区。 有的教师怕搞诚信教育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成绩下降,将搞诚信教育与提高教学成绩对立起来,导致学校诚信教育难以开展。一些教师在公开课、示范课课前反复“排演”,对于参与其中的初中学生来说,其诚信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3.教育资源短缺,科研条件差。 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环境封闭,教育资源短缺,信息渠道不畅,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关于诚信教育理论的学习。开展诚信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直接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4.环境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人价值观认知错位,道德失范,有些人做生意坑蒙拐骗,搞工作阳奉阴违,与人交往两面三刀,混迹社会八面玲珑。这样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诚信培养。
二、诚信教育的有效对策
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等,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
2.立足课程,塑造诚信。 农村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之中,还可以就诚信教育设立单独一门校本课程,如我校开发了《善之源》,专门安排了课时,有提纲和教材。在带有共性的基础课中,教师可以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科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挖掘诚信教育资源,积极实时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诚信事实要以肯定为主,多给予表扬、鼓励、奖励;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去倾听,以理解的态度,加以疏导与指正,杜绝以罚代惩等手段。
3.营造氛围,优化环境。 通过环境塑造诚信。“一所学校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教授了多少正式的课程,而是在于学生的生活发生多少变化。这就是所谓的隐性课程,中小学校面临的挑战,是要创造一个环境,通过典范来进行诚信教育。”所以学校应加强诚信教育的领导与宣传。学校要成立诚信教育领导机构,负责对诚信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开展诚信教育的人力、物力。为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我们引导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格言、典故、故事等,并且有计划地组织讲座和班团队活动。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橱窗、广播、板报、电视等宣传媒体对诚信与做人、诚信与学习、诚信与成才的关系作全面的宣传,在校园里营造诚信的氛围,以诚信的校园环境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
4.树立榜样,赶有目标。 要使诚信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教师必须首先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讲诚信,给学生做出诚实守信的榜样。此外,还要非常重视搜集、挖掘诚信的人物和故事,特别是身边的能够体现诚信的典型人物、事例,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我班的一名同学拾金不昧,把课间在操场捡到的两百多元现金和一个手机,通过学校德育处归还失主。为此该同学被班级评选为“善之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宣传和倡导下, 此后班上陆续出现了更多的诚信事例。由此可见,我们要充分重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引导学生体验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使其学有榜样,做有目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诚信缺失,诚信教育,对策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8所中学分别分层随机抽取80人,共计4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收集了有关国内外诚信教育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共15余篇。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文字、图表采用word2000系统制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具体分析
2.1.1 关于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2.1.1.1 中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自身群体诚信意识强的学生有55人,只占14.2%;认为“一般”的占68.7%;认为差的有66人,占17.1%。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2.1.1.2 中学生对自身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调查显示,尽管中学生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认为中学生诚信意识状况“一般”和“差”的学生有85.8%,而有76.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见,中学生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2.1.2 关于初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显示:“经常”“偶尔”请假的人中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排除一部分女学生因进入青春期例假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害羞或是不愿意活动出汗、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作为迟到、见习的理由。
2.1.3 关于体育考核与运动竞赛
在体育测试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由于组织不严密,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常常出现找人代考替考的现象。
2.1.4 关于体育教师的诚信表率
体育教师的言行具有示范性和后延性的特点,出自教育者的不讲诚信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对学生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2.2 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错误思想极大的腐蚀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很强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各种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2.2.2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及教养态度、教养态度和方法存在缺陷将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
2.2.3 学校教育的偏差与失误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在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分数,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的教学就有成效,“升学率”成了评价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不仅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教师和学生的投机心理,使教育过程出现大量非诚信现象。
2.2.4 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往往有些体育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诚信意识,师德失范,影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除以上因素以外,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道德自律意识的欠缺,也会影响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
2.3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而 体育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缺点往往在剧烈的运动中比安静状态更容易表露出来。
3.结论
3.1 中学生普遍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3.2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诚实的态度,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3 在初中体育考核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出现一些诚信迷失的现象。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4 有些体育教师自身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不值得自己信赖。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4.建议
4.1. 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诚信教育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诚信教育,要大力加强诚信方面的宣传,在全校形成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4.2 与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加强诚信教育
在课余体育竞赛中,要求学生遵守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要公平竞争,公正竞赛,求真务实,要尊重对手,要正确对待他人犯规,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教师凭学生的诚信汇报来掌握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4.3 建立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做到监督护诚
一是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诚信守则,使学生有规可循且使学生的诚信状况有据可查。二是制定学生的诚信状况评估条例,定期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三是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四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便对学生诚信道德形成过程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教育。
总之,一个学校是否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教育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育体、育心、我们责无旁贷。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贯彻德育要求,把强身健体与德育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2]王启明,涂绍生,张自治.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家庭;学校;诚信教育;说谎
一、环境对青少年儿童诚信的影响
任何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或者不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受到了环境的熏陶与感染。青少年儿童也是社会的人,其诚信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必然是社会综合影响的产物。接着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诚信的影响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校、家庭而轻社会的误区,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老师和父母的事。但是,现在困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问题,例如,孩子们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在假期中得到有效延续,甚至被破坏的现
象,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学校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2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转眼即逝,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育学上有个“5+2=0”的理论,大意是说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败,足以抵消学生在校5天的学习所得。比如,孩子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回到家来,父母却在麻将桌上。当然,这样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少了,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续。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因此,它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一般,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商,而忽视了其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良好的言谈举止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父母的言谈举止总是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头脑中,有意无意地在孩子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尤其是父母不要随意许诺,对孩子的承诺要兑现;对孩子的要求要实事求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实际能力。
3.学校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诚信意识正受到冲击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撒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实的现象,虽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却在教育上。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时不能违反诚信这一原则。
二、青少年儿童说谎心理分析
卢梭认为,一旦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的道德世界,就等于向他们打开了罪恶的大门。欺骗和撒谎的行为将随着社会习俗和义务而同时产生。可见,说谎并非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当他们为他们应该承担的事感到痛苦时,他们不得不说谎来逃避和掩饰,青少年儿童说谎大多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青少年儿童因想象而说谎
曾经有人指出,早在青少年儿童十几个月大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在他们身上发现言语性欺骗行为。而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的青少年儿童往往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差别,说话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甚至夸大其词。这段期间,青少年儿童的言语性欺骗行为是青少年儿童对现实的想象或者遗忘。对此父母可不必过于在意,只要指明其不对,在青少年儿童能够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们把希望、想象和现实分开,这样有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切不可粗暴的训斥,或把它归结为道德问题,否则会使孩子感到惊慌失措。
2.青少年儿童因害怕训斥、打骂,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而说谎
青少年儿童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很好奇,尤其是家里买回的东西,非要亲自动手拿一拿,仔细看一看,往往不小心就会摔坏东西。这时由于青少年儿童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父母发现其说谎后,要搞清基本事实,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严肃并耐心地对待孩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指出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让其知道说谎的危害。
3.青少年儿童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
学校中青少年儿童攀比现象较严重,学生相互吹嘘自己的东西如何如何好。有学生捡了东西交公,受到老师的表扬,有的学生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把自己的东西交给老师谎称是捡到的。对于此,教师和家长要谨慎、耐心地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做人要实事求是,得到老师表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爱护公物;讲究礼貌等。让学生明白,只有真诚才能得到别人的夸奖。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已,为全社会创造诚实守信用的良好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亘古不变,可见诚信之重要,它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和思想保障,更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本。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种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中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
新时期,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使诚信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学生是面向未来的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如何正确把握新时期我国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很多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作简要分析。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忽视或缺失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有少数的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孩子涉世之初,父母往往教育他们说:“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从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一个理念——不做老实人!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讲诚信,给孩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家长本来在家干私活,却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甚至有的家长“教”孩子撒谎,帮孩子编理由蒙骗老师等。
2.学校因素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造成学生诚信的忽视。在德育内容上,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另外,学校的许多行为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首先,学校由于应试制度的惯性,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付诸实践,给学生留下了对诚信的疑惑与矛盾。其次,学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各班主任统一学生口径,体现了学校不诚信的一面。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都被个人利益所取代。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和税收,做假账等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的假文凭、假招聘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又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用到自己的言行中。
4.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有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现在的诚信教育也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在“成龙成凤”价值理念中,要把培养孩子的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中国古代教育中提倡为人师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各个方面都应该为学生作出表率,只有教师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学生做好,才能教育学生做好。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3.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诚信教育实施方案;举办《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遵守行为准则;要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做到:第一,说话要算数;第二,做人要正直,不袒护包庇别人错误,不揽功诿过。另外学校的教育也要讲诚信,学校要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可忽松忽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都认识到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一张“名片”,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
4.社会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诚信社会。使还处在“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学生诚信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的道德水平。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诚信建设,人人有责”,当代中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目前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把自己培养成为诚信的人。
参考文献
[1]寇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思想政治教学,1998(7/8):89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重视;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14-1
一、绪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是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但是,当今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是一个挑战,对人们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是一个挑战。针对不断出现的一些诚信问题,我们加强初中生的诚信教育也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中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教育对提高国民整体的诚信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这也是诚信教育建设中颇具意义的一个方面。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广大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城市而言还比较低,所以,加强农村教育,尤其加强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已成为初中学生行为准则之一,这对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加强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更需要农村初中班主任肩负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农村初中班主任努力对诚信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从哲学上看,诚信属于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诚信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其他社会关系培养诚信起着引导、规范和决定性的作用。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价值所在,加强诚信文化及管理体系建设是提升整体国民诚信度的重要性措施,也是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国家信誉的重要举措。
2.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的诚信也是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本,对外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离不开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增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3.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诚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诚信是人类共同呼唤和缔造的美德,诚实守信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诚信主要表现在信用、信誉上,我国自古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人名事,也流传下来许多经典名句,反映了自古诚信的重要性就不从改变过。诚信教育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能使广大中学生形成正确道德价值观。
总而言之,诚信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已经成为大家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成为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教育是对中学生人生的一种道德投资,是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社会文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需要初中班主任对确实可行的诚信教育方法进行更深刻的探究,摸索出适合于初中学生的教育途径。
首先,加强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诚信教育本身离不开教育,诚信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讲,诚信还是一个能力范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讲诚信,希望自己“言必行,行必果”,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能做到“言行一致”。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具备“行必果”的能力,所以,加强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显得很重要,这样,我们也能缓解出现在学习乃至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当今出现在中学生中的诚信考试问题也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其次,拓展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因材施教的方针对广大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统一的教育方法,可能使学生感觉到神经疲劳,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接受教育的情绪,从来不利于更好地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拓宽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正反教育的模式,提高中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
再次,建立诚信教育制度。加强诚信教育离不开制度上的规制,也离不开对诚信的宣扬制度。对于中学生而言,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肯定,是一件能令他们开心自豪的事,所以,建立诚信制度对中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肯定、认可,对于中学生塑造自身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对中学生的行为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制,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最后,广大农村初中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初步阶段,其品德与行为都处于一个质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农村初中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家长共同为诚信教育努力,给中学生塑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使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接收诚信教育,真正做到诚实信用。
诚信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每个个体,而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不讲信用,害人害己。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各种情况下立足。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疏远。缺乏诚信会使中职学生在所在单位不被信任,从而使中职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种种困难。缺乏诚信,就会有损个人或集体的形象,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原因
中职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
(1)受到社会上的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现象的影响,使中职学生有了背弃诚信的思想。
(2)家庭中家长们溺爱孩子,对孩子做错的事情不管不问。在中职学生家庭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学生在家多待一天,谎报孩子生病,替孩子向教师请假,使得中职学生养成撒谎和不诚信的习惯。
(3)学校诚信教育不足也是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学校重视文化知识,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重视,使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4)中职学生自己的道德修养不高,没有良好的道德基础,也是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
三、应对诚信教育不足的方法
1.教师应当起诚信的典范作用
要充分发挥教师诚信典范的作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应当下大气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特别注意言与行、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统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要引导学生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2.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关键阵地。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能够使中职v生在讲道德诚信的学校氛围中成长,从而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要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之中,而不能靠德育课一枝独秀。重视日常诚信品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各种手段,让中职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熟悉诚信的内涵及做人要诚信的必要性。
3.家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基础。家长应该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这样就能使家长给孩子做出榜样,使孩子有了诚信的基础,在无形中自觉做到诚信。
4.形成一个体系
学校应当与社会、家庭齐抓共管,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诚信是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课程,是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前提。家庭、社会、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诚信品质是中职学生一生所要学的必要课程,是中职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筹码。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使中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诚信道德培育环境。
5.在学校中建立诚信奖罚制度
诚信奖罚是个人行为社会意义的一种硬性评价和公开褒贬。奖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让中职学生明白诚信缺失的后果,明白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6.让中职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诚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