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8:03: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女生心理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人际关系、学习、青春期问题,现试述如下:
1.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由于一些女生心胸狭隘及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表现为孤独、同学关系不融洽、小团体内拉帮结派等现象。
2.与父母关系的问题。由于与父母缺乏相互理解及沟通不当,加上初中女生个性娇气、叛逆,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3.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心理特别脆弱、敏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她们往往会产生老师偏心、不公平、不关心自己等错误的认知,以及感到失落,没有归属感。
4.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题海战术,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5.青春期心理问题是初中女生心理困扰中较为又一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初中阶段,性器官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女生主要表现为性情多愁善感,容易产生青春期闭锁心理。另外,初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出现好奇与向往,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女生更容易涉足早恋。
综上,由于初中女生情感脆弱,且敏感多疑,在人际关系问题、早恋问题、学习适应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冲突比男生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尤其要正确认识初中女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针对初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师和家长必须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1.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女生产生这些心理困扰,既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她们自身生理发展有关,如学习竞争加剧,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所造成的烦恼与忧虑,以及部分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这些都需要初中女生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使其主动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只有她们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才能自觉克服、纠正其心理困扰。对初中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她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2.积极关注,激发学生心智潜能
要消除初中女生的学习困扰,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大多数女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低下造成的,这就严重地挫伤其学习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往往能激发其智力活动,使其智力活动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评价方式积极关注学生,以建立自信心,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中女生学习负担过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理负担过重,只要加强学习辅导,注重学习信心的培养,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其负担过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3.引导健康情感,鼓励学生正常交往,
论文摘 要:由于年龄逐渐增长,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综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权衡考虑来说,主要有主、客两方面因素。同时,主、客观因素相辅相成,集中在主观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通过女生的心里活动特点表现出来。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两性差异; 初中物理; 因性施教
近日,上海八中成立男子高中班申请获批,因性施教的观点在教育界再度引起热烈反响。因性施教是教育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认为根据两性心理发展及智力、学习能力上的客观差异与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尝试对因性施教做简单探究。
一、男女两性差异及其成因
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在观察认知方面,特别是对情感和主观意识波动的感知能力上,女性从小学起就普遍比男性强;而男孩的优势则更多的表现在对逻辑的理解与抽象思维的构建上,通常这种优势会在初中或之后更容易得到体现。又如在记忆能力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雄雌荷尔蒙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女性的记忆容量远大于男性,但男性的记忆持久性却胜于女性。这种差异表现在初中阶段,女生更多的是心思细腻,拥有较高的EQ(情商),拥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感性表达能力与专注力,但在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理工科上通常表现较为弱势;而男生则倾向于豪放粗犷,拥有较高的IQ(智商),在理工科目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思维上比女孩有较明显的优势,但语言表达通常不如女生,且由于其好奇的天性显得缺乏专注力。
从成因上看,这种男女之间的差异最早是来自于生理因素,其次是后天教育中担任先锋角色的父母的影响。父母的期望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男孩从小被教育需要阳刚之气,感性的文笔会被认为是娇柔做作;女孩则常常被认为不应对机械和物理逻辑相关的事物感兴趣。此外,学校的一些有意无意的做法亦强烈暗示与导致男女生的分化,如老师更青睐于文静不惹事、成绩优异的女孩,调皮、成绩差的男孩通常得不到认同,物理等理科竞赛重男轻女等。
二、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确认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因性施教完全可以作为因材施教的一个子分支而合理存在。
区别于其他学科,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科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从内容上看,初中物理的课程设计中并没有包含过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硬性公式,相比之下它更注重于对如声、光、热、电、力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做简单易明的解释,重原理的解说而不是对数值的精确把握或演算证明。从目的上看,它更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对日常物理现象的思考能力。结合初中物理的特性与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性施教应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一)纠正偏见,树立自信
根据多年的观察及长期的反馈,初中女生大都自认女性思维不太适宜学习物理,普遍对学习物理缺乏足够的自信;而在初中阶段,男生则由于学习成绩通常不如女生,同样缺乏自信。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偏见亦同样存在于社会当中并影响到学生,因此很多学生潜意识中就自信不足进而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点,树立学习信心,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加以正确引导,引领他们走出心理障碍与成绩低谷。例如对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弱而对物理避之三舍的女生,可通过帮助分析初中物理的特点,鼓励其充分利用女性思维细腻的特点勤思进而善思,从而不断提高其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能力,增加其学好物理的信心。而对成绩并不优秀的男生,则需要更多的肯定其抽象思维的长处,并鼓励其发挥特长,树立信心。
总之,教师要从认同的角度从心理的内因入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偏见,发挥各自优势,树立学习自信,这是因性施教的基础。
(二)尊重差异,科学应对
(1)根据两性的风格差异区别对待。男生大多从小爱摆弄物体,玩具多是车辆、武器、工具等,并喜欢进行拆卸、安装,以至于改装,往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相对于女生,对于物理现象,男生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会产生求知欲望,可令其进行自驱动学习。因此,教学中可让男生通过实验或课外活动接触更多的事物,更好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他们动手与创造的特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而女生小时喜欢的玩具多是布娃娃之类,对机械物体不大感兴趣,也很少主动进行探究,动手、创造能力较差。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她们倚仗的往往是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女生应注重比现象更为细化的解释,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公式定理记忆,这样才能将女生从机械学习中解放出来。例如教学《凸透镜的折射原理》,对男生可从课外实验做起,利用凸透镜的聚焦现象激发男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眼镜(凹透镜)的散光现象进行对比,男生会更容易自行理解两种镜片的聚集与散光原理。对于女生,课外实验也能更好的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女生并不擅长于抽象的思维,很难如男生那样自行理解其中的原理。因此,教学中,需要利用从空气到玻璃的两次折射,通过简单原理的组合来让女生理解镜片的聚焦与散光原理。
2.根据两性的能力差异区别对待。男女之间能力的差异是多元且层次化的,无视差异化等同地对待容易导致“扬短避长”,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全面发展观的指引下,教师尊重性别的能力差异,让学生发挥长处,弥补短处,才是合理的教学之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莫过于女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生。在教学中,我们应因性施教,灵活应对。如,应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向女学生提供客观现象,发挥其形象思维的长处,以弥补其在抽象思维上的不足;有意识地多用字母表示概念和物理意义,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并强调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运算;课堂提问少提一些判断题,多提一些“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引导其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其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区别性教学,会切实有效提高女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总之,正确认识男女性别之间多元化、层次化的差异,通过区别化施教,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会让我们的物理教学事半功倍,值得我们积极思考、尝试。
参考文献:
[1]郑新蓉. 《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女生;物理;障碍;对策
一、女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
1.心理障碍
女生不允许别人的挖苦、讽刺,她们自尊心强,怀疑心重。若老师一味训斥、指责,把握不好分寸,女生就会有自卑心理,从而放弃物理学习。尤其对于物理成绩差的女生,教师在处理时一定要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2.社会环境
传统观念中存在女子不如男的思想,现实中成功人士女性也少于男性。加之人们普遍认为男生有学习理科的天赋,认为他们更喜欢做一些动脑筋的游戏和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所以男生在学习物理上相对于女生就会有一些优势。而一般来说,女同学较为文静、听话,她们更喜欢玩“娃娃”之类的玩具。因此,大多数女生从小养成内向的性格,收敛思维的习惯,久而久之,女生在理性思维上就会有一定的局限,学习物理就有一定的困难。
3.思维障碍
物理的特点是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物理概念、规律较为抽象,需要分析、推理和综合。由于生理结构上男生大脑右半球发达一些,而女生大脑左半球大脑要发达一些,因此,女生擅长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易理解一些概念和规律。
4.方法障碍
要承认女生是感性的,她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喜欢用直觉和背诵代替理解,只满足于教师讲解或课本的注释。女生不喜欢质疑,对问题的认识不深刻,课后不注意总结、归纳,对所学物理知识没有形成网络化和系统化认识。女生注重死记硬背,物理学中大多数的定义、公式和原理的运用对她们来说就显得难以捕捉和高深,当然在自我完善的方法上就有很大的欠缺。
以上是导致女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其实,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女生是完全可以化“怕学”为“爱学”的,下面是笔者在物理教学上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如何让女生学好物理
1.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证明,男女生在认知上的智力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一些女生在思考问题时不愿去做全面、深层和立体的探索,渐渐使她们在理科的学习上有了心理障碍。部分女生由于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长期处于害怕和失败的消极情绪中,天长日久就会怕学物理,甚至直接放弃。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做学生的思想导师,尤其是做女生的“心理医生”。
2.构建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留下好印象,让学生喜欢自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用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尤其是女生,充分激发她们的兴奋神经,让她们在愉快中学习,在成功中体会到自身价值。在物理教学之外,教师要多多与女生进行课后的交流,尽量多发现女生学习物理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让她们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念。
3.强化实验训练,提高实验效果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上好实验课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很多的实验课是男同学做女同学看,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时要把女生优先考虑进去,引导她们自己分析,观察现象与数据,使女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物理世界。同时要鼓励女生参加物理课外活动,让女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让她们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学会观察物理现象,感受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这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喜欢上物理。
三、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女生是值得和必须关注的群体,物理教师不以可忽视她们,更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把女生的方方面面加以分析,充分相信、尊重女生;让她们积极思考,参与生活,体验乐趣;关爱她们,引导她们,鼓励她们,才能使物理学习不只是男生的专利,而是一件男女生都感到愉快而有趣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正确树立科学的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锻炼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物理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已逐渐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于众多农村初中的女生来说,选择担当“看客”已是常态,这些“看客”一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或正襟危坐,或低头思考,或歪头观测他人,或持笔充当记账员,俨然一副闲人作风。
【案例】
片段一:
器材准备: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火柴,刻度尺
(上课铃响了,师生问好后,实验室里男生很兴奋,大部分仍在摆弄着桌上的仪器,教师没有加以制止,而绝大多数的女生则正襟端坐,集中注意力准备听讲了。)
师:在我们的桌上都有一个凸透镜,请大家通过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看到了怎样的像?
(提问一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瞄了一下本课前一节的内容笔记,小声且流利地回答,显然课前已经有所复习。)
生:正立、放大的像。
师:大家都看见书本上的字放大了吗?
众生:看见了。(男生中有几个人早已拿起凸透镜,靠近眼睛,观察起远处的物体来,师依然没有制止,一男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还看见了什么?
男生1:我发现当把凸透镜离书本上的字远一点时,看到的像会大一点。(教师给予了表扬。)
男生2:(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来)我看见了缩小的像。
师:请观察到缩小的像的同学讲一讲观察的方法。
男生2:我刚才拿凸透镜,观察前面黑板上的字,发现是缩小的像。
男生3:是倒立、缩小的像。
(回答问题的都是男生,他们经历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之后,能快速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此时女生仅作为“看客”,无声地聆听教师和男生的对白。)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进行实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地讨论,研究方案。
学生活动:
小组1:两男生开始边操作边讨论,是固定光屏、蜡烛移动凸透镜,还是固定蜡烛、凸透镜移动光屏……两女生在翻看书本,全然不在讨论之列。
小组2:两男生动手操作,一个忙着固定凸透镜、光屏,另一人忙着移动蜡烛,在光屏上找到所成的像,两女生就座一旁,歪头观察他人操作。
小组3:两男生操作后,报出实验数据要求女生记录,女生持笔记下,全然不加思考。
……
(总体来看男生好动手操作,而许多女生常常畏首畏尾,许多操作由男生包办代替,自己选择担当“看客”身份,出现问题时也要由男生代劳提出,更羞于回答问题以及发言讨论。)
【分析】
由于女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比男孩子早,因此,在小学及初中前阶段,她们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获得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要从实践中观察,在实践中体会,而女生操作兴趣一般不如男生,因此,通过观察得到的物理知识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深入地挖掘知识的内在必然性了。这样,女生不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形象、生动、直观的语言传达给大脑,这就造成初中女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只能囫囵吞枣,而一味地只将物理学习停留在规律定理的熟记上,知识条理模糊。即使能把所有定理公式背得一字不差,她们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影响下,有一些传统看法如“女生适宜读文科,男生适宜读理科”等,增加了女生认为学好理科的难度,从而也造成了女生对学习物理缺乏信心。长此以往,她们性格表现为内向、胆小、敏感、脆弱,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往往许多女生在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习题时,就开始自我否定,“我不是学物理的料”“我将来可不学理科”等。所以,女生在实验面前就会给自己做出心理暗示:我可以有几个不会,我可以比最好的男生差一些。这些想法的产生直接导致女生在物理动手实验学习中缺乏竞争力,因此,他们情愿选择充当“看客”的角色,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反思】
1.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挫折
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克服“看客”们在物理动手实验中的障碍心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正确对待挫折。教师可引导她们向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及其长女伊伦、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王贞仪、当代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和女华裔物理实验学家吴健雄等学习,鼓励她们以物理学界的女名人为榜样,树立学习好物理的信心,告诫她们:“学好物理不是男生的专利”,让她们在心动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对一个问题专心、细心的特长,提高她们“敢想”“敢做”,参与竞争的意识,加强她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树立“不服输”的信心,彻底排除物理实验的心理障碍,正确地对待挫折。
2.激发并培养“看客”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女生心理敏锐的感知特性是使其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新颖奇妙的物理实验正是引导她们步入物理之门的阶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原理突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一方面可帮助她们理解物理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可鼓励她们课外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对实验的兴趣。
3.积极动手操作,变“看客”为“做客”
教师在授课中做演示实验时,鼓励“看客”上台操作,让她们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叙述自己的想法、体会;在做分组实验时,尽量将男女分开,鼓励女生亲自动手,变“看客”为真正的“做客”。教师让“看客”通过合作学习,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打开其心灵之门。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培养众多“看客”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激发团体成员的热情和行为动机,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更可以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让“看客”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提出问题,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的境界。
总之,要提高女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就必须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发挥其自身优势,让充当“看客”的女生亲近物理,从而产生兴趣,彻底和“看客”说“88”,真正地变“看客”为“做客”,使每一个“看客”成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乔际平,刑.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物理;性别因素;初中生
长久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对初中生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这一言论,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者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为部分学生学不好物理提供了有力的借口。但基于美国时代杂志中“WhosayawomancantbeEinstein?”一文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且现今国内从事科研及工程领域的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高,由此必须转变教育者及学生的固有教学理念,以此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影响的传统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男女生由于性别因素影响,其在思维模式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甚至于将理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都划归给了男生,而将感性思维与超现实主义思维都划归给了女生,这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其认为,由于男性视觉感官较为发达,所以能够有效实现抽象化理论与具象化模型之间的转变,可以将原本物理理论转化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其思维能力上的优势,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女生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就女生来看,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习惯性记忆,轻视对物理知识客观本质的理解,在课程中容易受教育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再加上其多由感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所主导,由此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初中物理学习成绩中的性别比较
基于传统观念以及现代教育理念中性别因素对初中物理学习影响所存在的矛盾,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在本校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的物理成绩测试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男生与女生的物理成绩进行了系统对比,其结果显示,男女生物理成绩平均值都处在70~80范围间,且同批次考试男生与女生物理成绩差距不大,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对比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三、初中生物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动机性别因素比较
为调查本校初中生物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动机情况,笔者制定了与物理学习相关的问卷调查,以百分制计。本次调查涵盖初二全年级学生,其具体参数见表2。本次调研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其评分均值见上表所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笔者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得出,本校男女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方法应用性别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二)初中生物理学习习惯性别比较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及笔者对学生平日学习习惯的观察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习惯上女生习惯较好于男生,能够采用教育者教授的方法自主进行学习,并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但男女生在学习方面对比差异并不明显,并无传统视域下男女性在学习习惯上差异极大的问题,男生也多能够高效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之中。该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性别比较在本次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的制备中,笔者主要参考了相关心理学及教育学基础理论,同时参考了相关专家的意见,以本校初二年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男生学习兴趣评分均值为61.32,女生学习兴趣评分均值为61.45,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四)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性别比较根据对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比较可以得出,男生与女生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笔者对本校初二学生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影响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男生与女生在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动机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似性,该结果与传统观念下男女性别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存在根本性质上的差异。另外,结合美国政府鼓励男女分校制度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女性学习工程及科学类学科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而男性学习人文艺术类学科的人数也呈现与女性相符合的情况。为此,可以得出,性别因素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所以教育者必须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确保其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物理学习的优势,并加强对女生的鼓励,以此消除其他不良因素给女生物理学习带来的影响,继而全面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作者:杨帆 单位: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武占玲.浅析性别差异对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7+15.
[2]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6):98-100.
[3]赵建芬,吴超群.中小学语言科目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现状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05):112-117.
目的-了解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CL-90自测量表,对南充第十二中学校700名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结果-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与非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相比较,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如何通过中学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初中女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
留守初中女生是指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而与父母双方中的一方留守原居住地,或单独留守或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留守原居住地的在校初中女生。这个阶段的女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本文从中学这个立场,通过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和心理测量,收集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健康成长。
一、调研数据分析
2016年10月-11月,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留守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校在校初中学生进行了SCL-90心理测试,测量卷发出700份,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为了进行比较研究,用SPSSforwindows19.0统计软件上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组分析: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与留守男生,强调留守和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总分评分分析。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1~5级评分。评分规则之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总分大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表示呈“阳性”,被测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1)
图1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17名女生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21.1%,总分大于160的非留守女生38人,占比11.9%;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有70人,占比22.1%,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非留守女生有45人,占比14.2%。数据分析显示,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留守男和留守女
图2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36名留守学生当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19.9%,总分大于160的留守男生53人,占比16%;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70人,占比20.8%,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男生46人,占比13.6%。数据分析显示,与留守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因子分分布状况分析。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与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需要,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处理:将参与测试的每个学生的10个因子分进行计算,用因子分除以该因子项数得到每个因子的平均分:当因子均分=1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完全正常:1<因子均分<=2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轻微症状;2<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中等症状;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严重症状。将不同群体(例如,留守或非留守)的因子均分求和并除以该群体人数,得到群体因子均分不同群体之间,群体因子均分越高,该群体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大。反之,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小。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3)
图3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因子均分在每一项的得分都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女生的因子均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因子均分。这应该引起关注。
(2)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
图4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这一结果跟相关研究基本吻合。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显示,与同龄的女生相比,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留守的同龄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如何帮助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与同龄人比较,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比数据从留守和性别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因此,要找到为何留守女生这个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1.留守造成的影响。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留下的是祖辈或者留守女生自己在家,或者是留下父亲照顾女生,以上这些情况,让进入青春期阶段的留守女生无处了解青春期,有了困惑也不能及时解决。当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时,要么找不成熟的同龄人求助,要么自己独自承受,这些都加重了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2.留守女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上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状况比男生要早一到两年,留守女生特有的生活状况促使留守女生比同龄人更成熟,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女生在青春期心理感受力比一般人要强烈,心理困惑更甚。另外,有学者认为,女生特有的心细、敏感、脆弱等特点也使其在学生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相对高的焦虑感。
三、教育对策
(一)中学对留守初中女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学对留守初中生,尤其是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常态化,实时跟踪留守初中女生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基本情况档案。每个学年入学季使用调研问卷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收集,做到学校和班主任对每个留守初中生都有纸质档案资料。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测试,得到留守初中生,尤其是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并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档案中。档案建立以后,由学校、班主任、学校心理老师分别保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实时更新这些留守初中生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常态化。很多中学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这一现象应由中学自身主动调整。不管是素质教育需要,还是学校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迫在眉睫。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对初中生人群和特殊人群如留守初中生进行全校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更要对突出的个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年的4月和9月分别进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月是中学中考的时间,6月是高考时间,在4月举办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找到积极的方法应对考前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9月是中学生入学季,可以在这个月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学会如何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可聘请心理学专家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通过学校展板、校报、学生手抄报、学生主题黑板报、学生主题班会等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
(二)中学促进留守家庭教育发展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中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充分发挥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的作用。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日常联系家长的工作机制。中学应每天通过班主任利用学校联系家长的通讯工具,如家校通,校翼通等方式,将留守初中女生的每天在校情况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每天都能掌握留守女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并敦促家长每天都关注留守女生的学习和情绪状态。2.定期指导留守初中女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比家庭掌握更丰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家庭。中学可通过与家长联系的通讯工具,将对留守女生教育的一些指导意见传递给家长,指导家长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定期对留守初中女生身边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留守初中女生更多信息,并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将对留守女生的教育注意事项传达给监护人,促使监护人能积极关注和定期教育留守初中女生。3.建议家长能留下父母一方陪伴留守女生。对于青春期的留守初中女生来说,这个阶段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对于留守女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陪伴和教育作用。因此,中学应建议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尽量留下母亲陪伴孩子。
参考文献:
[1]曾红,ZENGYu.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24-125.
对象: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的764名学生,其中初中学生194名(男生90名,女生104名),高中570名(男生215名,女生355名),年龄范围12~17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BMI值,筛选出肥胖学生,将肥胖学生104人作为肥胖组,将筛选出的体重正常学生511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问卷分析。
方法:在检测时被测者在条件下,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测量身高、体重,求出BMI值。使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学生进行群体测试,EPQ问卷包括E(内外向)、N(情绪稳定性)、P(精神质)和L(掩饰倾向)4个量表。测试完毕后分别计算出4个个性维度的原始分、T分,并以T分确定其个性倾向。采用团体调查方式,主测教师经短时训练,统一指导语,被测学生均为自愿合作。为使资料准确,学生可以不署名,也不得与他人讨论或受他人影响。测试结果运用电脑统计分析,本文根据国内使用标准,所得数据应用SPSS12软件电脑统计分析处理。
体重指数测定(BMI):BMI=体重/身高2(kg/m2), 按年龄及性别的肥胖及超重患病率根据季成叶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法计算儿童的BMI值。以体重超过相应性别、年龄别的BMI肥胖值为肥胖。
结 果
肥胖患病率总体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P<0.05);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的个性比较: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高于于对照组学生。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外向性格人数比例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其余各维度无显著差别。
男女肥胖学生的个性比较: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男生和女生肥胖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男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内向性格人数比例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女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学生。L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男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男生肥胖组学生掩饰性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以上数据说明肥胖组学生外向、精神质明显,较体重正常学生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人相处方面要差。
不同年级肥胖中学生与对照组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比较: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高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高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外向性格人数比例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N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初中肥胖组学生神经质人数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L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初中肥胖组学生掩饰性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其余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说明肥胖组学生外向、精神质、神经质明显,掩饰性强。
讨 论
青少年肥胖通常是指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简称肥胖),本次调查显示,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学生肥胖患病率高中为14.56%,初中为10.82%,差异显著。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检出率为12.46%,女生为14.38%,与以往报道不同。
说明青春期是青少年的肥胖敏感期,但少数民族有其特殊性,有饮食习惯的不同,朝鲜族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致使学生营养不均衡。另外,由于学生是朝鲜族学生,有2/3学生属于留守学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致使学生愿意食用一些高能量的饮食。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学生就会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致使学生发胖。
单纯性肥胖不仅易产生生理问题,还会影响个性特征的发展。本次调查表明肥胖学生性格外向,这可能与是由于与肥胖中学生掩饰性高有关,或者随着时代的变化肥胖人群真正做到了心宽体胖。精神质明显,这些人性格孤僻,对人抱敌意,缺少同情心,好冒险,倾向进攻性,脾气急躁,易激动。神经质明显,这些人表现为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并且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这可能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致使心理上有偏差,也不容易被发现;学校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开展不彻底,应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资料表明,引起肥胖的原因不外乎是:①过食和不合理的膳食习惯;②运动过少;③社会心理因素;④遗传因素;⑤胎内因素。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次调查由于例数少,女生占大多数,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有人认为,肥胖问题的对策是未胖先防,已胖防变,早防早治,预防肥胖从小抓起,做好肥胖的宣传教育,采取平衡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矫正等措施。而且还应该对这些学生分别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解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举办心理、营养辅导课,减少肥胖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有助于减肥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性别因素
根据大量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方面会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由于初中物理学科本身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初中男女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而女生则偏重于感性思维,因此男女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男女生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不同。尤其有些学生的思维定势比较明显,导致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呈现出了多维度的差异。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概述
现阶段,我国初中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在初中物理学习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并且大部分物理教师认为男生的物理成绩更优异,极少数教师认为女生的成绩更优异,只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男女生的物理成绩没有差异。可见,由于教师的个人教学经历和性别偏好不同,他们对物理学习方面性别差异的认识还无法达到统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普遍认为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是从初中阶段就开始的。换句话说,初中生在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教师根据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和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感受,经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这种差异。具体来说,教师主要是根据物理学资料、教学实践和自己学习物理的感受等方面做出准确的评判。同时也有很多教师是从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课堂听讲情况和学生的物理成绩等方面总结出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普遍认为男生在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物理应用能力、物理学习方法和物理学习兴趣等方面优于女生,而在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女生更占优势。基于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归因,教师普遍认为在智力方面,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是男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认同会影响不同性别学生的物理学习。教师普遍认为男女生学习物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男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女生在想象力和记忆力方面占优势。此外,教师认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学习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男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更浓,而女生在物理学习动机和意志品格方面处于优势。
二、基于性别因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由于性别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站在性别角度考虑教学策略问题。大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不考虑学生的性别因素,也有极少数教师认为物理教学中应该侧重女生。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促进不同性别学生的物理学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对每个学生应该有共同的要求,并且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引导学生及时巩固物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情绪,采用兴趣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技巧点拨,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对学生思维的方向性进行强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忽略学生的性别差异,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男女生的生理和思维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可以让男生展示自己物理操作方面的能力,让女生展示自己基础知识记忆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应该培养女生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引导男生将物理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同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练习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更要提升他们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受到自身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男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首先概述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再探析基于性别因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刘电芝,戴惠,惠晓红.初中生物理学习策略的掌握现状与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