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16: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心理教育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研究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述了地理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要求和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建议,它对我们全面了解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明确章节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把握教材
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转化,由被动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地理教材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由课文、图像、阅读、活动和作业等多个部分组成,它们体现着深层次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种版本的教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新课程地理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因此,分析和处理教材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显得极其重要。分析和研究教材要遵循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思路,既在概要领略教材全貌后,再将教材层层分解,最后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
三、了解学生
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因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水平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同时,也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提供背景和依据。要了解和分析学生,就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理心理特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调整、补充和删减教材。
四、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主要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教学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和设计,为教学实施提供具体的设计方案。在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进程的编排和教学环节的组织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进程的编排上,要由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种单向、封闭的教学形态,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维、开放的教学形态转变。
五、制定课堂教学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地理教学,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构建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六、选择课堂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传播和再现教学信息的工具,直接沟通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媒体的选择应该遵循实用、有效的原则,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两方面加以考虑。教学媒体应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程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地理图画和影像,使地理事物呈现出更强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中提到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重点培养人才,在如今的教育方式上面也从之前的全封闭式教育转变为了开放式的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具有特点,并倡导多元化、平等化、人性化、开放化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位的贯彻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激情。
一、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误区
(一)重行政轻人本
据了解,现在高校对于教育管理方面大多数都是凭着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用标准的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教,把命令当成一切,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不被重视,使学生的个性被束缚。
(二)重集权缺民主
在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做决定的时候,不乏有一些领导对于教师的意见不予理会,一意孤行,这就促使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顺利等情况。目前高校中的办事处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职工对于自己的职位认知不够,水平不高等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表明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民主意识。
(三)教育管理过于标准化
这一问题反映了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创新性,对于教师、学生的个性追求不够重视,没有创新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权力不是自主选择的,从而使学校对于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运转。
二、“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人才
其实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本着明文规定来进行管理的,这使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下,并没有达到原先计划的目的。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我国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也有了一些的改变,使学生对于教育管理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这既适应新社会的需求,也使学生有了自主性,便可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个性,提高了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有利于管理人员发挥自身潜能
以往的旧教育理念大多是墨守成规,导致高校的管理制度停滞不前,对其学校及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也有所影响。所以,再教育路上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教育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创新潜能,这样,不仅培养了教育管理人员及其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使学校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模式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本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高校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学校作为管理者,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然而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在新的时代是不受用的,学校要想真正地为学生考虑,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这样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者要使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由被动管理变为自我管理,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教学中的主人,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被动方,使其能够自主的培育自身的独立创新性,实现自我。并使学校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同培育各个方面的人才,扩大学生的兴趣,把教育理念的重心倾向于学生方面。
(二)以教师为本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是对于学生而言,对于教师管理也是必然的。各高校在对于教师的管理方面也可丢掉旧的教育思想,放宽对于教育制度的规范,减少对于教师在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教师们有一个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教师本身的创造力运用到学生的身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教育的知识。在对于教师自我评价方面,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教师建立一个科学的教育评估系统,使教师在通过自我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以此来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热性,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能力。
四、结语
“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仅在学生的身上受用,还对于全体教学职工有重要的影响。毕竟提高各高校的素质教育是高校管理的重心,素质教育教学是一直以来我国不变的话题。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才能变得更好,所以,跟随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提升各人的创造力、创新潜能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汤洁,苗迎春."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53~154.
[2]夏雯.高校"以人为本"创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分析[J].现代教育,2015(10).
1 教学背景分析
该课采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该讲课内容为其中项目六“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中的第一节内容―整流电路。
该次授课对象是轨道交通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具备整流和半波整流电路的知识;会用电子实验箱搭接半波整流电路;对半波整流电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学习中存在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分析能力不强、计算能力较弱的学习障碍。
在行为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善于动手实践,喜欢交流经验,并有很强地展现自我的欲望。
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制订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能使用万用表、示波器完成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波形的测量;会分析桥式整流电路中常见故障对电路的影响;会运用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的公式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爱护设备意识。
依据课程标准兼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职教理念确定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立难点和教学关键点。
(1)重点: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电流的计算。
(2)难点: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3 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
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实训环境:理实一体实训室。教学资源:学习平台、情境视频、任务单、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PPT、无线投影、在线练习题、录像设备等。
4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入项目。
教师展示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图动画并提出问题:半波整流电路的缺点。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示波器的波形,并参阅教材共同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展示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图动画并提问如果现在需要给手机充电,整流电路部分应选择哪一个?
学生观察分析后,阐述它们的不同点,从而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引入该次课内容。
环节二:分组操作 实施任务。
教师讲解该节课的任务,确认桥式整流电路的实施方案。学生小组合作,接受学习任务,确定实施步骤。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模拟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绘制桥式整流电路图。
步骤一:搭接桥式整流电路,该步骤包含两个小活动。活动1:认识电路组成。学生在学习材料和动画中通过彩色图片,逐一将元件展示。二人合作,迅速将电路所需元部件在实验箱面板上找出,在任务单中记录操作时间。活动2:搭接电路。学生借助平台资源“桥式整流电路组成”,搭接电路。此过程中,教师强调电路搭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即时录像学生操作过程,以备评价。
步骤二:测量整流电路输入输出电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的测量,填写任务单。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强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熟练使用万用表测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实录,以备评价。
步骤三: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借助平台资源中的示波器教学视频,学生组内合作,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在任务单上,教师即时录像学生操作过程。
步骤四:分析电路,该步骤包含三个小活动。活动1: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学生借助学习平台中的“电路原理”动画,通过动画分析u2正半周、负半周时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并填写学习任务单。活动2:计算输出电压和电流。学生观看学习平台动画并结合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学习成果,理解并记住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计算公式,通过做习题进一步强化计算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该次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活动3:故障分析。学生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主要原因。通过典型电路故障的原因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这是该课重点之一。对典型电路故障进行汇总,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电路分析能力。
环节三:展示交流 效果评价。
整个学习过程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环节四:巩固知识 自测练习。
学生利用平台资源的自测练习环节,独立完成自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不足,有利于下一轮教学的开展和课改思路的延续及深入进行。
环节五:课后调查 拓展任务。
在介绍设计心理学和交互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交互设计要注重用户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可用性的设计要求,还要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提出实现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概念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交互设计是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关注的是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设计原则去评价怎样才能满足用户需求,设计心理学的出现为交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方向
一、设计心理学与交互设计
1.认知心理学
交互设计中的交互,即输入和输出。所以交互设计其实就是对输入方式(一般指人)和输出方式(一般是机器)的一种设计。例如:用户通过“触摸”的方式来操作手机就是一种输入方式,然后手机在屏幕上根据用户的操作提供相对应的界面反馈就是输出方式。怎么样才能够使人与机器的沟通更为自然就要从人的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是怎样操作和思考的。人的感知流程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理解就是将人比喻成机器,人像机器一样:外部信息传递给感受器,感受器感知后传递给加工器,加工器将得到的信息与记忆对比,最后将对比后的信息传递给效应器,效应器在反馈出外部信息。感受器就是人的感觉器官,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对于感受器特点的研究有利于理解人死怎样接受外部信息的,这样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方式让人轻松的获取信息。
2.格式塔心理
学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包括3个原则:相似原则、接近原则和完形原则。相似原则。相等或相似的元素形成整体或群体。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们通常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接近原则。紧密靠在一起的元素形成整体或群体。闭合原则。我们倾向于将图形中的缺失部分“填满”。
3.心流状态
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处于这种情景下,通常是不希望被打扰的,心流状态会产生极高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如何让用户进入心流状态?首先。要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要让用户始终明确的知道他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被实现的。其次。流畅的任务。保持流畅的任务一直到任务被完成为止。再次。持续性的反馈。时刻告诉用户当前的状态,所处的为止以及操作的效果。最后。可控制的操作。尽管用户全心全意的沉浸在任务之中,但是仍然希望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可撤销、放错等。
二、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原则
1.一致原则。一致原则是指在界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风格或者表现形式应该保持不变,保持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用户的认知,避免增加用户的学习工程。
2.优先原则。优先原则就是在界面的设计中,尽可能的使用图形来传达信息,发挥出图形的优势,进而使用户与产品之间形成更好的交互,相对于纯文字的材料,图片更易被用户所理解,近而减少了用户的认知负荷。
3.反馈原则。及时有限的反馈就是要求机器对于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予以及时且有效的信息反馈,让用户明确的知道自己操作的结果。因此,提供及时且明确的反馈信息能让用户准确的获取行为的结果信息,自动建立起与外界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
4.流程原则。流畅性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认知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难易程度。单独个体对整体事物的认知加工流畅性越高,产生的积极情感反应越强。保证用户知觉的流畅性可以让用户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特点
1.易感知。感觉就是用户获得外部信息的方式,外部信息的刺激使用户产生了感觉,近而促使我们产生知觉,感知是认知的基础。外界的各种刺激对应的感知限度是不同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进行页面设计时,如果按照不同的感觉器官所对应的刺激程度和方式来传达信息,可以使得界面更符合用户的感知习惯,使用户更直观的感受界面的合理性,方便用户的感知。
2.唤醒记忆。记忆是一个人对曾经活动、感受、经验的一种印象的积累,主要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用户在与机器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短时记忆占很大一部分,记忆会随着界面的变化而变化,很快衰退,或者受到干扰而遗忘,所以要保持界面的一致性,而且还要帮助用户提取长期记忆,使用符合用户长期记忆的设计元素,用户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和本能反应就可以完成操作,减轻用户学习成本以及认知负担。
3.情绪。人类是富有感情的物种,喜怒哀乐的情绪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情绪更是人类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品就需要满足用户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化需求,让富有感情的人与冰冷的机器进行沟通交流,就是交互设计研究的方向用愉悦的体验消减用户操作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易用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效果以及对于技术的依赖。
四、结论
【关键词】信息论 大学物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2-02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的基础教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然界物质结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物理和其他教学学科相比,大学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教学难度也相对较高,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信息论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联系
从信息论的基本原理中能够看出,信息论和物理教学之间有着较高关联性,信息论中对信息数据的解释以及信息的传输原理,对于研究物理教学工作来说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教材由我国教育部门统一编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信息只是进行选择、改造以及组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丰富知识的优秀专业人才。
就物理教学来说,物理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灌输性教学,而是双向的交流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换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向学生输送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学生也会向老师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馈,老师和学生不存在绝对的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在课堂教学当中,信息数据经过输入、记忆、变换、加工以及反馈等多个流程,最终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的。上述的信息流程都是信息论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信息论即是对信息的研究原理,信息论研究信息的计量、传输、变化、使用规律以及反馈等过程,利用信息论对物理教学实施研究,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寻求改善和提升物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基于信息论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目的
(一)提高信息传播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论是应用概率论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信息熵、数据传输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信息论中指出,信息是生命系统、机器系统等适应外部世界和同步世界所开展的一种交换物质的运动形式。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的便是一种交换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的教学内容即是信息,而学生则是接收这些信息的外部世界。要保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掌握教材的教学中心,提炼准确的教学元素,保证信息的输出质量和输出效果,最终实现大学物理教育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
从信息论角度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对于改善教学质量也将起到非常积极的租用。信息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信息的传播路径、信息的传播方法以及信息的传播形式,通过改善信息通道和优化信息传播方法,以达到提升信息量和信息传播质量的目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信息论,能够对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指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来优化知识传播途径,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基于信息论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
(一)提炼教学元素,准确输出信息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对信息进行转化,将枯燥的信息转成丰富而生动的图文,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这些信息,让学生能够牢牢地记住教学知识。教材中关键点的挖掘,是信息传输的前提。许多教师虽然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课堂氛围活跃,但是教学水平则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真正的抓住教材的主要思想,没有将教学信息完全的传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大学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信息关键,消除思维屏障。
适当的教学方法,也是提升信息传输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互动学习法、实践法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比如,电动势概念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当做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概念的抽象和不便于理解,使得教师难以达到教学预期。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法,带领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较低教学难度和坡度,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掌握非静电力的有关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牢牢记住非静电力的作用原理和效果。由此可见,从信息论角度来看,教师要想准确的输出教学信息,保证信息输出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要重视信息元素的提炼和分析,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精简教学结构,畅通信息渠道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效率转化,就必须要从教学结构入手。所谓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对教学要点的合理布置,课堂教学时间的应用,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整合。
合理的教学结果,能够使信息逐层增加难度,在不断的探索和理解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达到教学预期。大学物理中的许多知识点都相对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应该根据信息论进行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改良。在香农-维纳公示,信息的频带宽越大,则信噪比越高,传递的理想信息量就会越大。信息组块是信息量的一个有效单位,也是测量人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信息论中指出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小于或者等于五个组块时才能够牢固的将信息贮存在长时记忆当中。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的运用这一原理进行结构的调整,遵从信息块不得大于5的原则,以4个信息块来设计新的教学结构。
(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发挥信息调控作用
在信息论理论当中,信息在完成输出活动之后,信息的反馈则成为信息的重要调控元素。信息的存储和长期保持,必须要有信息反馈的参与。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以实现信息的传输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学知识。然而,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和交流,学生将无法完全的吸收和消化信息,这个信息的传输工作也便没有真正的完成。由此可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发挥信息调控作用,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首先,信息的反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就本堂课所传输的信息提出部分问题,供学生回答和思考。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结果,老师能够较为清楚的了解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吸收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巩固教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之外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和学生的沟通当中了解课堂教学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改善。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老师便可以围绕这楞次定律提出相关问题:比如,感应电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当线圈当中有磁感线的时候,线圈就会产生电流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感应电流磁场是如何阻碍原磁场的变化的?会不会将原磁场中的磁感线阻碍掉一半呢?
以上问题的提出,充分的结合了本堂课所传授的知识信息,学生对该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的同时,也是自身加强记忆和信息回顾的过程,这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处理能够有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基于信息论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信息传输质量
通过将信息论与大学物理教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提取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使教材中教学内容更为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信息数据不准确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结合信息论理论,实现了教学信息传输的准确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大学物理教学应用信息论开展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信息论作为一门专业的应用数学学科,信息论原理较为抽象,导致不同程度的应用困难和障碍,最终影响到信息论的应用效果和教学效果,为此在实际的运用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用信息论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分析,必须要循序渐进,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准备阶段、教学阶段和反馈阶段,分阶段应用信息论开展评估和优化。其次,信息的传播是相互的,信息反馈是优化信息传播路径的关键。应用信息论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反馈,采取适当的手段在课上及课后开展信息反馈和整理工作,认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正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论与大学物理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学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双边共同进行和开展的信息交换。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出者,需要懂得如何去提炼信息元素,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康天斌.信息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时空,2009(11)
[2]鲍鸿吉.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J].物理与工程,2010(03)
[3]吴天刚,倪忠强,吴於人.数字化物理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大学物理教学设计[J].物理与工程,2009(06)
[4]杨国海,张增常.大学物理教学设计及理论基础[J].襄樊学院学报,2008(08)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计;规则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016年秋季,新编浙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走进了小学低年级课堂。教材编写遵循道德学习规律和儿童生活逻辑,依据经验累积程序,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等融入其间,力求实现国家意志、党的要求和儿童成长三者的有机融合。其中,“规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规则学习是一种社会价值学习,它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需要学习者经历从依从性学习到认同性学习,最后发展到信奉性学习的过程。①如何根据新教材和规则学习的特点来正确定位与确定教学目标?
以下,笔者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我们一起做”一课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
一、梳理教材,制作“规则图谱”
研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必备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品德课教师认识到,读教材不仅仅是指本册教材,如果我们能够着眼“全局”,清晰地把握全册教材的逻辑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解每一个年段的目标,那么,准确定位一课教学目标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综观全册品德教材,规则教育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遵循儿童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逐渐延展,螺旋上升,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我们的行为,又保障我们的权益。一二年级侧重家庭、学校的规则,三四年级逐步深入到学校、社会中的规则,五、六年级侧重于社会中的规则,同时兼顾家庭与学校生活。由此,我们尝试制作了一二年级规则教育图谱(见表1)。
由表格可知,“我们一起做”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它在规则教育图谱中居于起始阶段。在认识校园和老师之后,学生开始感受和了解学校和班级、公共场所的规则,初步树立规则意识。把握这一定位,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价值。
二、回归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本次新教材的编写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以《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为基本依据。值得关注的是,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依然是本次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面对新教材,我们必须“回到”课程标准,才能心中有数,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研读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念与课程实施方式不变,但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关注的重点上有所调整。课程目标强化了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到“我们一起做”一课,它从属于对儿童进行“积极愉快、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教育主题,旨在达成“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的课程标准要求。
据此,我们依照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界定,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解读课程目标和侧重点(见表2)。
课程目标是把握课时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两者有区别,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将课程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立根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区别,教学目标定位才不会出现偏差。但是要准确定位课时目标,我们还需立足规则教育图谱,找到同类主题教学的异同点,使教学活动在目标指引下准确、有序开展。
此时,结合一二年级规则教育图谱,我们注意到,本课与“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同属学校规则的范畴,是同一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年段重复出现。那么,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年段层次性,把握目标螺旋上升的特点,才能避免教学目标拔高或过低的现象(见表3)。
面对相同的教育范畴,类似的活动主题,我们要把握年段特点,把握好规则教育的目标层次,凸显重点和难点,提取生活与学习中规律性的内容,才能做到目标定位准确,真正体现课程螺旋上升的特点,促进学生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立足学情,定位教学目标
儿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既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更需要教师立足学情,灵活调整。
规则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为此,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规则贴”这一栏目,以关键词和插图等形式强化规则意识教育。“我们一起做”一课的规则贴是:“一起做,要尊重大家约定的规则。”教材配置了插图“小诊所”的“问题在哪里”(见下图),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三幅图反映了合作中常出现的情境问题,由此引发儿童思考规则。
图一侧重于讲述游戏中,一起做要遵守规则,讲究公平、公正;图二侧重于讲述一起做要互相理解、相互体谅、多为他人着想;图三则侧重于讲述一起做要讲究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不争抢。但是,学生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已经拥有模糊的公平、公正观念,他们最欠缺的是对于如何“一起做”和为什么要“一起做”,即合作规则和方法的认知与思考。因此,我们依据教材插图情境,作了调整,通过创设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齐眉棍”,了解为什么要遵守大家约定的规则,以及如何遵守。
如此,在一个活动体验中吃透“规则”,达成如下教学目标:通过体验活动、角色扮演,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邀请他人和接受他人邀请一起做的办法;能够积极参与各种和小伙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体验活动中了解一些合作的方法,认识到合理分工、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谦让,才能一起做好事情;在交流、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合作的快乐。
这一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既避免学生将合作规则和方法隔裂,又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体验中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约定的规则,到底要遵守什么规则;深刻体会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有效突破了“了解合作一定要讲究秩序、合理分工、互相配合”这一教学难点。(下附相应活动)
1.讲清体验活动“齐眉棍”的规则。
2.挑选参加游戏的8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观察并思考他们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
3.活动体验。学生动作不一致,导致齐眉棍没有达到水平放置而失败。
4.师生讨论怎么才能完成这个体验活动。
关键词 新课标 羽毛球 体育教学 羽毛球技术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前言
20世纪初,现代羽毛球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的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当时主要是一些外国传教士、商人、军人等在华期间,为了自己强身和娱乐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小范围的内部活动,后来这项运动逐渐在少数城市和学校中流传开来。因其好学有趣,羽毛球自进入学校以来就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因为羽毛球的教学及技术学习提高过程中比较枯燥,场地设施的不足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动机不足,效果不够理想,造成打羽毛球的学生很多,但是都仅仅处于玩的状态,技术动作整体不规范。国家自2001年9月1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人欲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角度,以羽毛球的基本技战术体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羽毛球教学方法,以期能为中学体育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羽毛球教学效果。
二、传统的羽毛球教学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大都属于初学者,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比较浅显,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制约了学生在羽毛球运动的良好发展。传统教学法由于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能充分激发其自觉锻炼的兴趣,所以普遍存在着被动、消极的心理,对参与羽毛球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命令、灌输、模仿训练、统一标准检查的流水线教学流程,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无法享受羽毛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三、新课标理念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新课标的特点
新课标的理念主要是:健康第一;激发运动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标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只要教学的内容达到这些标准就可以实施教学。这就使新课标下的羽毛球教学灵活性大大增强。
(二)新课标下的羽毛球教学
1.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高中羽毛球课是初级程度的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羽毛球基础知识、基本的羽毛球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课程的内容设计
新课标并没有规定具体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但要达到这些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运动形式活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部分加一些5-8分钟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3.教学内容及其课时比例的规划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设计羽毛球课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运动概述、羽毛球基本技术及教学训练和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这三大部分,内容一个学期上完。课程定为一周2个学时,一个学期一般为36个学时。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设计上要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树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定位上要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在结构形式上由讲授为主转向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形成体现自身优势和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由易到难。基本技术的教学先学习发球技术,这里主要学习正手发高远球和反手发网前球,重点放在正手发高远球上。再学习平抽球或后场正手高远球和步法,正手高远球是羽毛球一切上手球技术中的基础,步法又是一切技术得以完成的前提,因此步法和正手高远球是重中之重,每节课都留10分钟复习这两项。
4.教学方法的选择
(1)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提出诱导性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观察、判断、思维与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从而触类旁通,达到加速技能形成的效果。
首先,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提出问题如学习发高远球,怎么样的行路线才能不让对方拦截、把球击到对方场区内落在地上。要求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维与分析,得出结论。其次,教师按照得出的结论对技术动作做正确和错误的示范,针对所学技术动作的关键部分或重要部分,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如击球的用力方向等,充分理解技术动作的每一环节。如示范发高远球时,分别发“高而短的球”、“高而不远的球”、“远而不高的球”、“高而远的球”,让学生理解只有高而远的球才能达到最好的技战术效果。第三,进行教学检查,找学生做正误示范,启发学生对不同的击球效果再作判断、分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纠正?”使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进行判断、分析从而纠正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小集团”教学方法
“小集团”学习教学法基本程序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羽毛球技术较好的学生任组长,每个组固定使用一块羽毛球场地,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小集团”。教师对每个“小集团”学习提出具体操作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方法。“小集团”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讨论问题,互帮互学。
在羽毛球课中,采用“小集团”学习的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集团内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学生对动作形成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并在练习时及时得到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集团间引入竞争学习方式,通过集团间的共同操作,用集团的集体智慧参与竞争,使学生形成协同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同性和竞争性。
(3)比赛教学法
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裁判和战术知识,并且利用其中考试或学校开运动会的期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班内赛,实施比赛教学。
比赛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三到四组,每组培养出一个骨干,当选为本组的组长,也是该组的标兵,该组学生以他为目标,向骨干学习。同时每次课都对各个组进行检查与比较,每次课选出最佳学习效果组和有待于提高组。同时在教学中组长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在练习中,组长可以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组织本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又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激励机制,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4)手机或相机录像反馈法的运用
录像反馈教学是借助于现代化视听技术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电化教育范畴,是利用摄录系统将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录像,然后对其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动作状况提出改进方法,让学生再次练习并录像,再次分析与评价,如此重复进行。从而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强化巩固,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在下次的练习中得到纠正,并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5)自我持球练习为主的创新性教法
手法练习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练时不仅需要大量场地,且互相击球不容易将球合理的还击给对方,练习时间耗费在捡球过程中;若由教师陪练,则更加需要大量时间一对一进行;若用多球练习,由于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制约,很难在羽毛球实际教学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可以在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初期,让学生采取自我持球练习为主、结合简便、易得、方便实施的辅助教具。待动作粗略掌握后,再让学生采用对练,或由教师陪练、学生依次循环轮流练习。这些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主性;由于练习以学生自我持球为主,需要的场地面积小,有限的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轻了教师压力,教师指导游刃有余;在练习的最后阶段,更复杂的练习手段容易成功实施,提高了练习效率。
如高远球的练习,可采用原地正、反手变换颠球;正、反手连续击高球,配合脚步稍移动;正、反手抛、接、击高球交替练习。
推球,面对墙用力击平快球,上步正、反手推反弹球;多球对练,一人发平快球,练习者推球过网;羽毛球悬吊,正、反手连续快推。
抽球,墙壁前悬吊羽毛球,对墙连续正、反手平抽;一人发平快球,另一人正、反手平抽还击;配合脚步两侧移动,正、反手平抽打练习。
挑球,近体前、左、右侧正、反手挑高球;远体前、左、右侧挑高球,配合脚步长距离快移;控制击球的长短距离变化,对打时网前球挑至对侧底线,脚步配合长距离上、退网步法。
5.教学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是:评价与教学过程行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对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的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如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占总成绩的10%,进步的幅度占20%,素质测试占30%,技术测试占40%。
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评价时,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角度考虑,态度、技术、素质、进步幅度、相互评价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技术素质的评价内容可以是重要技术如发球、高远球技术和“米”字步法的技评、跳绳的双摇、羽毛球的掷远和垫球等,具体的标准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而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要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才能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出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羽毛球教学方法,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体育的实际需要,侧重选择能够让学生加快掌握身体锻炼和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并通过学生在运动实践中积极运用体育学习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当然,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要体现实效性的体育教学理念,充分表现出学生活泼、主动、积极、和谐的特点,教师要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真正实现在快乐中提高羽毛球技术。
参考文献:
[1]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郑超.羽毛球教程[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01.
[4] 苏平.“探究式”教学法在羽毛球课中的运用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
[5] 孙细英,陈坤明等.比赛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羽毛球课的实验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9.7(16):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五星教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61-04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且在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如2017年浙江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在高校公布的高考选考科目范围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上榜率排名第三,仅次于物理和化学[1]。信息技术学科出现以后,为追求教学最优化,自然而然产生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为宗旨,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最终促进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2]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经学者、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但在实践中仍突显出如下问题:①许多教学设计案例中没有设置激活旧知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已习得知识无法融会贯通,用于解决问题。②任务驱动法使用的泛化,使得任务设计趋于庸俗、简单;随着学习的深入,任务依然很浅显,学习不具挑战性,无法深入。[3]
当代国际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戴维・梅瑞尔于2002年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五星教学原理,它倡导以改进教学设计过程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视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和主动性强为宗旨展开教学[2],这一教学原理恰为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模式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并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导线动画”教学为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五星教学原理及其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1.五星教学原理
五星教学原理也称首要教学原理,它的主要观点:①当学习者投入到解决现实问题时,学习得到促进;②当作为新知识基础激活已有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③当向学习者示范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④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⑤当将新知识整合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图式中时,学习得到促进。[4]梅瑞尔强调,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和环境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与学。五星教学模式结构图不但强调教学过程,同时也注重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激活旧知-示范新知-实践应用-整合创新的教学过程,学习则按照知识结构-指导学习-辅导应用-反思创造的进程展开(见图1)。
2.五星教学原理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网络无处不在的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也是生活的必备技能。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提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符合信息技术教学最终发展目标,同时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下几点启示:①将旧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生活实例形式呈现教学内容;[5]②将复杂任务分解成难度递增的子问题,逐步深入地解决,且教师遵循“从扶到放,扶放有度”的指导原则;③中心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生活实际、实践能力和认知特点相和谐。④在激情中创设新悬念,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实现创新使用新知。结合该教学启示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原理指导思想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三、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
五星教学原理认为教学应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以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学活动。五星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正如肯普所说,任何教学系统设计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了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6]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应结合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强调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7]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定位于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超越学生现有水平,具一定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同时目标的设定不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设定的目标太难实现,学生努力学习后仍然达不到目标,将会打击学习激情。基于五星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过程循环圈中各环节教学设计要点如下:
1.激活旧知
复杂的学习内容要求学习者具有能将多种知识技能组织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心理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旨在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图式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或经验,激活恰当的心理模式提高掌握新知的效率。当学习者不具有相关知识或经验,教师要提供一些真实经验来引领学习者构建相关的基础知识结构,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2.示范新知
这一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二是多媒体的选择。安东尼・贝茨强调,不存在一种超级媒体,每一种媒体都存在其长处和短处。教学媒体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等的因素考虑。[8]教师应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三是学习辅导的设计。教师以实例的形式将新知的示范过程制作成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借助微视频示范新知,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疑难可以独自回顾视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且兼顾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那么在展示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性地停播视频,适时给予学习指导,例如在学习重难点知识时教师给予指导,使学习得到强化。
3.实践应用
实践应用指学习者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或任务应同展示阶段时讲解的事例有关,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且问题难度呈递增状态。学习者在解决不同问题过程中,随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教师逐渐减少辅助。
4.归纳总结
经过前几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内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已学内容的概要,对知识进行抽象化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总结、梳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5.整合创新
这一阶段是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熟练和灵活应用新知的阶段,也是激发学习者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阶段。五星教学原理强调,学生只有将已习得知识或技能应用到解决真实完整的任务中,并能灵活应用,实现创新学习,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任务,并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平台,让其在公众面前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已习得的新知或技能,促进学生反思和学习迁移,提高学习者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例
根据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依托对全国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和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的研究,本文尝试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用模板(见表1),并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6课“引导线动画”知识点,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内容,具体内容详见表1。
五、结束语
本文以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该实践围绕一个真实的完整任务展开,将任务置于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境中来完成,即先向学生呈现问题,学生在解决难度逐级递升的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然后让学生展示如何将学到的具体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或完成整体任务中去。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主要探讨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可应用于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设计,如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应用技能、算法与程序。[9] 该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新增“激活旧知、整合创新”环节,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使用。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促进了有效学习,可应用于多种学科教学,这是笔者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希望在有限的研究范围内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设计参考。
梅瑞尔提出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促进学习者融会贯通地使用已有知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并无绝对,每一种教学模式有其本身的应用价值,无优劣高低之分,紧扣目标施教、操练和评估是每一种教学设计所倡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秀芬.2017年浙江新高考技术变成一匹“黑马”[EB/OL].http:///s?__biz=MzAxMDAwMzU1Nw==&mid=205445258&idx=2&sn=65af07746e932a44ae94f63545b7c961&scene=5#rd, 2015-3-24/2015-4-23.
[2]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82-89.
[3]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31-32.
[4]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50(3): 43-59.
[5]孙文波.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五星”教学设计的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
[6]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7]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学习一些单音节形容词、多音节形容词和特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学会进行简单的比较,并表达自己的好恶,同时会进行简单的调查。
2、教材分析及处理
Unit 12 Section B(1a-2c)为本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主要构成方式,有三种情况需要学生强化记忆。
(2)本课时共有6个生词,分别出现在1a和2a中,可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处理。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words and expressions
Positive,negative,dull,loud,talent show,performer
B:useful sentences
My sister Isabel is the funniest person I know.
Who was the best performer?
(2)能力目标
本课时在前面对两者事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对三者或三者以上事物进行比较,会运用最高级谈论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事物,会和他人运用最高级的句式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本班的同学,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从而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
掌握知识目标中涉及的单词及句型。
5、教学难点
运用最高级的句式进行语言交流。
二、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本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具有幻灯片和录音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欲望,适当安排对话、抢答、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运用形容词的最高级,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过程
StepⅠ Leading-in
(1)talking freely
T:Who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
S:Wang Gang.
T:Who is the shortest boy in our class?
S:Liu Song.
T:“tallest”is the opposite of“shortest”.
[设计说明]本课一开始,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熟知的同学们的身高情况,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在多个同学之间进行比较、寻找答案,学生在边思考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了“最高级”的思维方式。
T:Whose English is the best in our class?
S:Sui Hongzhi.
T:“best” is a positive word.What’s its opposite?
S:Worst.
“worst” is a negative word.
[设计说明]由best、worst自然引出目标生词。
(2)教学生词
Positive,negative,dull(板书)
(3)Read the new words and finish the chart in 1a.
StepⅡPresentation
(1)My sister Isabel is the funniest person I know.(板书)
T:Now,boys and girls,tell your parter about people you know,use the positive words above.And then I will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act it out.
[设计说明]本部分是句型认知部分,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最高级句型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正确模仿,在运用中理解所学英语。
StepⅢ Practice
(出示幻灯片)Show some photos of the students in our own class.Talk about different students using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T:Point at the photo of Wang Gang.
S:Wang Gang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
T:Point at the photo of Liu Song.
S:Liu Song is the most creative student in our class.
…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身边熟悉的同学的特点(外貌、性格等方面),并尽量启发和鼓励他们运用刚刚所学到的形容词来模仿造句。在操练句型的同时,也对所学生词进行了巩固和运用。
SteptⅣ Listening
(1)T:Now,listen to the tape,write these names under the performers.
[设计说明]由于前面的呈现和操练,学生从谈论自己班的同学很自然地过渡到谈论这些天才表演者,所以对这段听力材料会轻松地入耳,完成这项听力任务。
(2)T:Listen again.Fill in the chart with the adjectives you hear.
[设计说明]这五个形容词,有四个是在1a和1b中出现过的,而学生对best也不陌生,因此完成这个任务也不难。
Step V Practice
Read the tapescript on page 102,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and practise the dialogue in pairs.
(幻灯片出示习题内容)
[设计说明]这个听力材料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仅仅完成2a、2b两个简单的听力任务是不够的,因此,我增加了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材料进行熟识和掌握。
Step VI Pairwork
T(look a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alent show above and make a conversation):
Who was the best performer?
S:Eliza was the best performer.
[设计说明]老师先做示范,而后两人一组就2a中出现的五个人物的五种特点进行对话操练,突破难点。
StepⅦ A game
T: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screen. Let’s play a game.Now,we devide our class intotwo groups.One is girls,the other is boys.Speak out who they are,then make a sentenceusing the supt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The one who first makes a correct sentence willget a flag.Let’s begin!
T:Show “Cheng Long”.
G:He is the most famous movie star I know.
T:Show“Yao Ming”.
B:He is the tallest basketball player I know.
T:Show “Liu Xiang”.
G:He is the fastest man I know.
T:…(找一名同学统计两个组的红旗总数,选出胜者,并对其进行鼓励。)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熟悉的名人,愉快地融合在说英语的环境中,达到了对语言知识的学以致用。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体现了“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教学理念。
StepⅧ Summary
T:What did you learn this class?
S:…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StepⅨ Homework
Interview three classmates.Write their answers in the chart below.
“Who do you think is the funniest actor?”
[设计说明]既巩固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又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预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